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08萬盞法會12 三個殊勝 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2008年萬盞法會(十二) 關於三個殊勝的開示 上

達真堪布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這就是發心,發菩提心,任何時候都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發菩提心,我們無法能夠解脫成佛。我們也經常講三個殊勝。修任何法,做任何事的時候都是,應該由菩提心、由三個殊勝來攝持。這樣的話,都是修行。若是沒有三個殊勝的攝持的話,都不是真正的修行,也不能成就。所以,這三個殊勝非常的重要。

    第一個就是剛才說的發心,前行發心殊勝,要發什麼樣的心呢?要發菩提心。就是為眾生想成佛,這是願菩提心。其實菩提心分很多種,有勝義菩提心,也有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就是一地以上的菩薩的發心。世俗菩提心,是一地以下的菩薩的發心。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屬於世俗菩提心。

    我以前也跟大家講過,為了解脫而學佛修行,為了自己能修成佛果而學佛修行,這都不是大乘修行者,這都不是菩提心。為了救度眾生而學佛修行,這才是真正的大乘修行者。

    菩提心,比如說願菩提心要具足兩個條件。一個是為了度化一切父母眾生。第二個條件就是發自內心地想、渴望修持成佛,就是能下決心要修持成佛,這是第二個。它有兩個特點,一個就是對眾生的悲憫,對眾生的悲心一定要強烈。對眾生的悲心是平等的,面對的是法界所有的眾生。為了某某眾生,或者為了一部分眾生想修持成佛,這不算,這不屬於菩提心。

    為了三界六道所有的眾生,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它要具足的條件,是自己有要成佛的決心。這兩個條件都具備了,才是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有情父母眾生而要修持成佛,這個決心叫做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就是為了早日圓成佛道,而要精進聞思修行。剛才第一個就是願菩提心,願菩提心是為眾生要成佛的這個決心。第二個就是行菩提心,就是為了早日能夠圓滿,早日能夠為眾生修成佛果的因緣而聞思修。我為了成佛,要精進聞思修行。我要聞法,我要修行,這個決心這叫行菩提心。一個是為果發的心,一個是為因發的心,這兩個都是菩提心。一個是願菩提心,一個是行菩提心。發菩提心非常重要,這樣我們才能解脫,才能成佛。

    我們已經發心了,去修行的時候,要從自身做起,從自己周圍的人做起,這個非常重要。然後要一步步擴大范圍,不是一下子就為所有的眾生做事。

    從自身做起,從自己身邊這些有緣分的眾生做起,這樣才是如法的。我們為眾生學法、修行的時候也是,我們去利益眾生的時候也是,從自身做起,從自己的家人做起,從自己的家裡做起,先把與自己最有緣分的眾生度好,然後再慢慢擴大范圍,擴大到一個地區,然後一個國家。

    我們發心的時候也是,我們在家修行的時候也是,就是要這樣做,這個非常重要。實際上我們真正能夠為眾生,我們能夠為大家的話,我們才能夠得到解脫。我們經常講,這些自私自利,我執我愛都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我們現在還繼續這樣自私,還繼續為了自己一些暫時的利益而去忙碌的話,我們一定會陷入輪回,我們一定會感受這些難忍的痛苦。所以我們一定要為眾生。

    我們為什麼要發這些心呢?就是為眾生。我們為什麼要發為眾生的心呢?我們要斷除這些私心雜念,就是斷除私心。每一個人都有私心,隨時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忙碌。所以,這都是痛苦的來源,這都是煩惱的來源。若是我們不自私,若是我們不為自己的利益的話,我們就一定會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這都非常重要。

    我們為什麼要發慈悲心、菩提心這些心呢?我們要斷除這些私心,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忙碌,這樣的話,我們一定會痛苦的。沒有別的什麼原因,知道嗎?都會找很多很多的理由,都會找很多很多的原因,但這都不是真正的理由,都不是真正的因緣。所以一定要統統斷掉,一定要多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我們很多人也發心,但都是虛假的,都不是真實的,所以發心還是不到位。要從內心裡發出來,這個非常難。剛開始的時候,肯定發不出來,一定要練,多發。通過各種方式方法來發菩提心。這樣慢慢才能夠發出來。我們真正把菩提心發出來了,其他的都不難了,解脫就不難了,可以說是解脫了,可以說是圓滿了。所以大家一定要下功夫,通過各種方式來修菩提心,通過各種方法來修菩提心,隨時都要修菩提心。這樣的話,慢慢我們才能發出來這個心。

    我們修法的時候要發菩提心,平時也要發菩提心。如果平時也能發菩提心的話,我們行住坐臥都是修行的過程,吃喝玩樂都是修持的方法。我們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眾生,那吃有什麼罪過啊,喝有什麼罪過啊,玩有什麼罪過啊?吃喝玩樂都可以。為自己吃喝玩樂都有罪,為眾生吃喝玩樂都有功德。這都不一樣。

    我們的修行是為了眾生,為了成佛。為了修行,我們需要健康,需要好的身體,需要有好的心情。這樣才能學,才能修。若是身體不好,心情不好的話,修行會有障礙。所以我們可以吃,吃好。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吃有營養的,有價值的東西。一定要休息好,我們的身體現在雖然是個肉體,若是休息不好,它就會受影響。身體老疲勞,慢慢就會生病,身體不好了,這樣很難修行。

    所以現在我是這麼想的,我們應該吃,吃好;應該喝,喝好;應該休息,休息好。吃好了,喝好了,休息好了,這樣的話,我們才能有好的身體。我們的身體好了,我們可以修行。我們修行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眾生。我們為眾生吃,為眾生喝,為眾生休息,為了眾生玩樂。出去散步啊,出去跑步啊,出去鍛煉啊,出去玩啊,這都是為了眾生。

    這怎麼是為了眾生呢?這不都是自己吃,自己喝麼?這不是貪吃麼,貪喝,貪玩麼?不是!如果你是為自己,你沒有發菩提心的話,那都是貪吃、貪喝、貪玩,都是在造業。若是你有發心,有發菩提心的話,不是貪,都是為眾生吃,為眾生穿,為眾生玩樂。都是為了修行麼。

    念一定要轉。我們有好的身體,有好的心情,才能學佛,才能修行,才能精進。否則不可能,很難。尤其是我們這些初學者,尤其是我們這些還沒有什麼定解的人。若是身體不好,心情不好的話,就一定會受影響,這都是魔,這都是障礙。很多人一定會灰心、退步,或者走火入魔。這樣多危險啊!多大的障礙啊!

    所以我們應該吃好、喝好,應該休息好,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情。這都是為了修行,為了遣除修行上的障礙,為了我們的修行更有進步。這叫發心。那我們修行是為了什麼?也不是為了自己能夠得到解脫,或者自己想得到一些神通。我們修行的目的是成就佛果,這也不是為了自己。

    我們修成佛了,我們的福德,智慧都圓滿了,我們可以轉法輪,我們可以有自己的教法,這樣才能自立地饒益眾生,度化眾生。現在這個教法,不是我們自己的教法,我們現在在幫助釋迦牟尼佛呢。我們還沒有成佛,還沒有轉法輪,所以我們現在還沒有自己的教法。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也可以說是我們的佛祖,釋迦牟尼佛的事業。

    按世間來說我們現在還沒有自己的事業,在給別人打工呢,知道不?真的,給釋迦牟尼佛打工呢。我們現在還沒有自己的事業,我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企業家,或者大老板。應該希望自己有個教法。那才是真正自力地度化饒益眾生。我們成佛的目的就是這個。這都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眾生。為了眾生,我們才能自力,才能夠獨立。那個時候我們真有了自己的教法,自己的事業,那個時候也有很多佛菩薩,善知識們來幫助我們,給我們打工。自己是主人,那多好啊,是這是種目的麼。

    我們的事業是利益眾生,饒益眾生,救度眾生。這都是為了眾生,始終都是為了眾生。在表面上看,貪吃、貪喝、貪玩,還像個修行人麼?實際上不是。他吃喝玩樂都是為眾生,你吃喝玩樂都是為自己,這兩個能一樣嗎?表面上看,你們兩個都在吃,都在喝,都在玩耍,但是發心不一樣。一個是為自己,自私的,一個是為眾生的,不自私的。“哎喲,多大的罪過啊,這不是貪吃、貪喝、貪玩嗎?別吃了,少吃點,修行人麼!別喝了,少喝點。”認為自己是修行人麼,什麼也不講究。什麼都吃,那些生的,爛的都吃。穿的也是,破爛爛的,用的也是,破爛爛的,家裡也是,破爛爛的。人不像個人,家不像個家,哪有這樣的修行人啊?真的,這都是修偏了!

    不是這樣。發心非常重要,要有發心。若是沒有發心,如果你不發心:“哎喲輪回太苦了,人世間這事太多了。”“哎喲,阿彌陀佛救救我吧,我要往生,我要往生!”然後到處跑啊,念啊,把自己關在屋裡。“我什麼也不管了,你們自己去做吧、弄吧,我要修行呢!”那麼自私地修。這都是什麼?這都是自私自利,都是貪,知道嗎?貪修行,貪西方極樂世界,貪念佛,都是自私的,都是自利的,為了自己的利益麼,覺得輪回苦。他也不懂什麼輪回,就覺得人苦,做人難,人世間太苦了,事太多了,煩惱太多了,他實在受不了了,就是這種逃避心,不是出離心。

    因為他有逃避心,而且這個心特別強烈,然後到處跑,念這個,修那個,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整天都不出來,覺得自己很精進似的。這都是貪淨土,貪西方極樂世界這些清淨美好的東西。一說西方極樂世界好,那裡沒有痛苦,沒有煩惱,而且地都是瑪瑙等各種珍寶,連樹都是珍寶,貪心就起來了:“哎喲,這個世界多好啊,我一定要到那個世界。”一說阿彌陀佛如何如何的好,他就貪。這也是一種貪心,因為他的私心還沒有斷啊。他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不叫願望,不是願,這完全是欲望,是貪心。

    為什麼說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希望能見到阿彌陀佛是貪心呢?因為私心還沒有斷。都是自私的,統統都是欲望,是貪心。這樣念佛求往生,絕不可能往生。因為和佛講的往生的四個條件正好是相反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佛講的往生的四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發菩提心。念佛法門也講菩提心,講的是勝義菩提心,更殊勝。現在很多念佛人都不懂這些道理,根本沒有弄明白。

    這樣都是貪,都是有罪過的,都是造業的。我經常說,在嘴上念佛,心裡念魔,表面上修行,實際上造業。難道不是嗎?嘴上念的是阿彌陀佛,但是心裡都是私心雜念,都是貪嗔癡慢疑等這些煩惱。最根本的發心都是自私的,都是為了自己能夠解脫,為了自己能夠避免現世的這些困惑或煩惱,都是逃避心,連出離心都沒有。沒有菩提心,都是自私自利。這樣念佛是念魔的!“我學了那麼多年的佛,念了那麼多佛,怎麼還不好呢?”你還能好嗎?你正在走火入魔。嘴裡念的是佛,但是心裡念的是魔。你已經著魔了,還能好嗎?這樣念佛沒有意義,知道嗎?

    所以一定要發菩提心。我們發心後,怎麼都可以。吃好喝好,把家裡的事做好,為家人做家務,都是發菩提心,都是行菩薩道。你干家務,上班工作都是為了家庭麼,家裡的這些眾生都是跟你最有緣分的眾生。我們學了佛,發了心後,不是不要家,也不是不要照顧這些家人,我們更需要家,我們更需要照顧這些家人。

    因為這些家人啊,是與我們最有緣分的眾生。也屬於是我們的冤親債主,我們應該先度化這些眾生。每一個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我們要饒益每一個眾生,但是我們的家人,我們的兒女,我們的親朋好友,跟其他的眾生也有不同。因為這些對我們最有緣分的眾生,最需要我們的眾生。兒女家人,跟我們今生今世有特殊的緣分。在一個環境,互相都會受一些影響。這樣的話,我們把這些眾生都度好了。我們做不好的話,很容易傷害這些眾生;我們做好了,很容易利益這些眾生。跟其他的眾生不一樣。所以我們更應該先度化這些眾生,自己的家人兒女。我們可以照顧關心,我們可以為他們付出,但是都要因為是眾生而做。

    我們以前也是,也關心,也照顧,也付出,但也是都是自私的。都是因為是我的:我的家人,我的兒女,我的親朋,我的好友。然後開始去照顧,去關心。這都是自私的,都是在造業。那我們現在發心了,因為是眾生啊,因為是與我們最有緣分的眾生,最需要我們的眾生,所以才去關心照顧。這樣發心念就變了,就轉了。我們這樣關心他們,照顧他們,為他們付出,這也是一種修行。

    真的,統統都是修行啊。你想修,就把家務干好,把家裡弄得干干淨淨,利利索索。這樣你自己的家就是淨土,就是佛國啊!家人都是佛菩薩啊!其實打掃衛生,整理東西,其實就是打掃自己的心,整理自己的心。有什麼不干淨,有什麼不好,這都是自己的心,自己的業障。你打掃,去整理,這都是打掃自己的業障。

    你把家務統統都做好,一定要好好關心、照顧家人,沒有私心,不自私自利,沒有要求,不要回報地去付出,不可能不感動人心,不可能感化不了他們。我們現在做任何事情都是,為家人做的時候也好,為其他人做的時候也好,都是有要求的,要回報的。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暫時沒有什麼回報的話,心裡就很煩躁,開始煩惱,開始痛苦。這都是發心不正確,自己在造業麼。發心一定要到位。沒有要求,不求回報地去付出,這樣才能得到回報。

    我們要好好思惟,觀察,我們為家人做事的時候,為大眾做事的時候,為他人做事的時候,是不是沒有要求,不求回報?如果有要求,求回報,想得到一些好處,或者是想得到一點功德啊,這樣統統都是發心不純正。一定會有不好的後果。所以發心一定要純正,沒有要求,不求回報地去付出,這才是菩薩的行為。對家人也好,對其他人也好,一定要誠心,不能虛偽。

 

上一篇:讀《地藏經》真實感應
下一篇:達真堪布:08萬盞法會13 三個殊勝 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