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居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第二卷10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黃念祖

 

第二卷

 

積功累德第八

  本品中法藏菩薩發大願已,從願起行,於無量劫,住真實慧,植眾德本。教化無量眾生,住於無上之道,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是功德,說不能盡,是故品名「積功累德」。

阿難: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如來前,及諸天人大眾之中,發斯弘誓願已,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

  法藏菩薩於佛及天人大眾中,宣發以上之「弘誓願」。「弘」者,廣也。《法界次第》釋曰:「廣普之緣,謂之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雲願也。」弘誓願者,泛指佛菩薩弘大之誓願。今言「斯弘誓願」,則專指法藏菩薩之四十八願也。發斯願已,由願生起無邊殊勝妙行。

  本品開章明義,其第一句,直曰:「住真實慧」。此一句子,乃一切妙行之大本,為無量人天開正眼。本經《德遵普賢品》曰:「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大教緣起》曰:「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今雲:「住真實慧。」此三句雖各有異,而其真實則不二也。真者,真如也。實者,實相也。《觀佛三昧經》雲:「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窮極真如實相之源底曰真實之際。當來一切含靈,皆因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而得度脫者,真實之利也。能顯此真實之際,惠此真實之利者,即此真實之慧也。慧者,《大乘義章二》雲:「據行方便,觀達為慧。就實以論,真心體明,自性無闇,目之為慧。」是乃以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方名慧也。「真實」者,《大乘義章二》雲:「法絕情妄為真實。」故即離妄之本真,亦即自性清淨心。《大乘止觀》曰:「此心即自性清淨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又《教行信證》曰:「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直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從如來生,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故知「真實慧」者,即真如、實相、自性、佛性、自性清淨心等所诠理體之照用。簡言之,「明心見性」是明本體也。於此徹透,安往如如,從體起用,即為「住真實慧」。又真實際者,法身德也。真實利者,解脫德也。真實慧者,般若德也。今三真實,亦即涅槃三德,如伊字三點,非並非列,不縱不橫,即一即三,即三即一也。今經於妙行之先,首曰「住真實慧」,此誠畫龍點睛之語。住真實慧,即入一法句。一法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繼雲:「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勇猛精進」者,無間無雜也。「一向專志」者,心志專一也。「妙土」者,精美絕倫,不可思議之國土也。「莊」者,恭也,正也,盛飾也。「嚴」,尊也,肅也,裝也。可見「莊嚴」二字,可以俗語解為以尊重、恭敬、正肅等等善美,而裝飾之。今大士妙德是能莊嚴,妙土是所莊嚴,以萬德融成妙土,是謂「莊嚴妙土」。

「住真實慧…莊嚴妙土」是極樂淨土之大本,普賢妙行之綱宗。本經《禮供聽法品》阿彌陀如來開示十方來臨之正士曰:「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道破淨土真因。與今所雲一味無差,互為表。蓋一切空無我,仍求淨土者,是真實慧也。專求淨佛土,安住一切空者,是真莊嚴國土也。無生可度,終日度生。莊嚴佛國,佛國離相。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遠離二邊,妙契中道。圓修圓證,彈指圓成。故曰:此即彌陀大願之本,普賢大行之宗也。蓋明真實之體,方起真實之慧。住真實之慧。故能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如珠發光,還照珠體。故極樂水鳥樹林一色一香,悉皆圓明具德。一一皆是圓圓果海。皆是真實之際也。復因一一是彌陀大覺真心,果覺妙德。一一又是我等當人自心本具之如來智慧德相。彌陀所顯,乃我本心,是我家珍,非從外得。發心念佛,正似珠光,還照珠體。親切自然,不勞功力。是故能廣施真實之利也。本品表法藏大士修如是之妙因,故證得淨土法門如是之妙果也。

以上三句是總綱。「所修佛國」下四句表所嚴淨之佛國。「開廓廣大」。「開」者,張也。「廓」者,空也,大也,虛也。故「開廓」者,空闊之貌。《往生論》曰:「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即「開廓廣大」之義。《淨影疏》曰:「開廓廣大,明土廣也。」《嘉祥疏》曰:「廓以安眾為義,明淨土廣安往生之眾,蕩然無限極也。」憬興師解雲:「無量德成故。」綜上三說,蓋佛國開廓廣大者,乃法藏大士無量妙德之所成。國土空曠無有涯際,能廣容無盡往生之眾,無有極限也。「超勝獨妙」。「妙」者,《法華游意》雲:「妙是精微深遠之稱。」又《大日經疏一》雲:「妙名更無等比,更無過上義。」是謂無比無上為妙。又如《淨影疏》:「超勝獨妙,明土勝也。」《會疏》雲:「超勝獨妙者,明非特廣大,其中莊嚴之事,身土依正,皆悉第一無比,超諸佛剎,最為精。故謂超勝。唯此一土,最不思議,故言獨妙。」此下復舉七事,以顯極樂之獨妙。疏曰:一、「謂法報應化,所出本國故」。其中「本國」,即指極樂。謂極樂乃法身佛、報身佛、應化身佛,三身果佛之土。故超諸應佛之化土也。二、「佛身光壽超過諸佛故」。因彌陀為佛中極尊,光中之王,壽命無量也。三、「名號利益,獨出難思故」。謂彌陀聖號,名聞十方。若有聞者,至心信樂,十念必生。聞名信受,速至菩提。諸佛同宣,十方共贊,故雲「獨出」。復以聞名發心、聞名得福、聞名得忍;以聞名故,住三摩地,證不退轉。功德無量,是以「難思」。四、「令五乘齊入報土故」。五乘者,㈠人、㈡天、㈢聲聞、緣覺、㈣菩薩、㈤如來也。報土乃法身大士之所居。今命凡夫、二乘、地前菩薩,悉可圓登報土,故雲「獨妙」。五、「二乘、根缺、女人類,頓轉一乘故」。一登彼土,悉皆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同乘大白牛車,一如來乘。故曰頓轉一乘。六、「往生正因,易修易獲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往生正因。無論男女老少智愚忙盻,人人能行。甚至五逆罪重,地獄相現,臨終苦迫,觀想難成,仍可稱名,而得往生。故雲「易修」。信願持名,十念必生,故曰「易獲」。七、「生後得果,太頓太高故」。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即得往生,迳登不退。故曰「太頓」。帶惑凡夫,橫生彼土,便是阿鞞跋致,位齊補處。故雲「太高」。此誠十方之所無,故雲「獨妙」。如《禮贊》曰「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國最為精。」也。

「建立常然,無衰無變」。「建」,初興也。「立」,終成也。「常」,恆也。「然」,如是也。「衰」,浸微也,弱也。「變」,更也,易也。「建立常然,無衰無變」者,謂一經建立,恆常如是,無有衰弱、減退與變壞等相。《淨影疏》雲:「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明土常也。」又《嘉祥疏》雲:「建立常然者,於此間(娑婆)壞劫,而彼(極樂)無改,相續常然。」憬興師雲:「建立常然者,因滿果立,無改異故。無衰無變者,不為三災之所壞故。」(三災者,水、火、風。)又望西《無量壽經鈔》依善導大師教,於上經語深有發揮。今依其義,以釋經文:據《佛地論》「常」有三種:㈠本性常、㈡不斷常、㈢相續常。又據《三藏法數八》曰:「㈠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謂法身本性常住,無生無滅也。㈡不斷常者,即報身也。謂報身常依法身,無間斷也。㈢相續常者,即應身也。謂應身於十方世界,沒已復現,化無窮盡也。」又《華嚴演義鈔卅四》又「自性,即凝然常」指法身。善導大師《事贊》雲:「極樂無為涅槃界。」又雲:「無衰無變湛然常。」可見今之經文,所雲常然等,即本性常、凝然常也,法身也,自性也。是故常然,無衰變也。望西設問曰:「既是修因感果之土,而亦有始,寧容得言,非因非果,凝然常耶?」復自答曰:「修因感果,是始覺智。無為凝然,則本覺理,始覺究竟,無非本覺。如《釋大衍論》雲:『若得始覺,還同本覺。』談能證曰(談到能證之時曰):雖似有始,至所證時,始本不二,本有常住。」望西末後數語,宜著眼。談者,說也。至者,到也。在有說有證之日,雖似有始。當到家時(即至有所證時),言語道斷,一切不二,本有常住。以上皆引申望西之說。此下復據密部《大乘密嚴經》雲:「佛已超過彼,而依密嚴住。極樂莊嚴國,世尊無量壽。」又雲:「密嚴淨土,超諸佛國。如無為性,不同微塵。此密嚴中,諸佛菩薩,並余國土,來此會者,皆如涅槃。」《密嚴經疏》雲:「如無為者,密嚴土者,即是諸佛他受用土,於法性土,以悲願力建立故。此淨土如法性土,離無常過。以是故說,如無為性。」又雲:「今此密嚴藏,但於清淨如來藏心之所現,故非微塵成。」依上經疏,極樂乃如來妙心之所現,法性妙土之所成,非如其它世界乃微塵聚集之一合相。微塵者,非指塵埃,乃組成物質小而又小之粒子。前所知者電子為最小。今已發現更有小於電子者,暫名誇克。現科學家亦知誇克亦非最小,此小而又小者,亦不可窮盡(自一九八○年後,科學家發現微中子,它在空間所占之區域,只等於一個電子一百億分之一。彼等彌漫於太空之中。微中子能穿透十億公裡厚之鋁板或鋼板,如穿薄霧。)。如是小而又小之粒子,即是微塵之義。今經謂:極樂與密嚴,皆非如是粒子之所成,舉體是如來妙心,是當人自性。故不生不滅,無衰無變,凝然常住,「如無為性」。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不起貪瞋癡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行寂靜行,遠離虛妄。依真谛門,植眾德本。不計眾苦,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惠利群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

本品初段明莊嚴淨土。此下三段表嚴淨自心。蓋心土不二,心淨則佛土淨也。「於無量劫,積植德行」。是此下三段之總標。劫者,表極長難喻之時間。無量劫者,表劫數又無量,此乃無量之極長之時。故其時間,無法稱說,不可計量。以表修行久遠。「行」者,身口意之造作。「德行」者,所成之善謂為德,能成之道謂為行。故德行指功德與行業,又指具足功德之行。即戒定慧三無漏學與六度也。又《會疏》雲:「行謂行業,三業所作。德謂福德,行之所感。」又「非朝夕所得,故雲積植。」積者積累,如點滴所聚。植者培植,似育苗成林。經時久遠,不可計稱,故雲無量劫也。

  「不起貪瞋癡欲諸想」。「想」者,對緣生心曰想。如於境執取男女等種種差別之相,謂之想,能取境界差別故。貪想、瞋想、癡欲想是三惡想。如《郁迦羅越問經》,謂菩薩行布施時,以離欲想、修慈想、無癡想對治三惡想。菩薩捨所施物,生離欲想。於求者與樂因緣,故瞋恨心薄,名修慈想。以此布施功德,回向無上道,則癡心薄,是名不癡想。今法藏大士不起三惡想,離諸煩惱。

「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不著」者,不貪著也。「色」等,六塵也。㈠色塵。一切形色,如青黃赤白,及種種形象。㈡聲塵。一切音聲,樂聲與噪聲等等。㈢香塵。鼻之所辨別者,芬香與惡臭。㈣味塵。舌之所辨者,飲食之種種美劣之味。㈤觸塵。身之所辨者,例如細滑粗澀、寒熱溫和等等。㈥法塵。謂意根對前五塵分別好,而起善惡諸法。又此六塵中,如男女之美容,絲竹歌詠之樂音,栴檀與男女身香,飲食肴膳種種美味,上妙衣服與男女身分柔軟細滑之觸覺,皆令眾生貪著其事,不得出離。今法藏菩薩,內無惡想,即離惑因。不著六塵,是離惑緣。憬興雲:「內因既離,外緣斯止,故雲不著。」由於無三惡想,乃離惑業之因。六塵為緣,不著六塵,復離起惑之緣。憬興師明其因果,謂內離惑業之因,故能止外惑業之緣,內外皆離矣。

「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自《宋譯》)。「但」者,唯也,獨也。此二句與前二句,應一氣讀下。前二句是「萬緣放下」,此二句是「一念單提」,此正淨業之綱宗。《華嚴經》明,十地菩薩,地地不離念佛。本經《大教緣起品》雲:「去來現在,佛佛相念。」又《觀佛三昧經》雲:「爾時會中即有十方諸大菩薩,其數無量,各說本緣,皆依念佛得。」又「佛告阿難:汝今善持,慎勿忘失。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皆說如是念佛三昧。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是故彌陀亦如釋尊及十方如來,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證無上菩提。故但樂憶念諸佛也。「所修善根」指諸佛所修之功德。憶念佛德,感恩圖報,思欲齊等,是名憶佛。佛之善根,念佛最勝,今欲齊等,故亦當持名念佛。名具萬德,總攝一切善根。故知老實持念,實暗攝憶佛功德也。又《安樂集》曰:「或有三昧,但能除貪,不能除瞋癡;或有三昧,但能除瞋,不能除癡貪;或有三昧,但能除癡,不能除貪瞋;或有三昧,但能除現在障,不能除過去、未來一切諸障。若能常修念佛三昧,無論現在、過去、未來一切諸障,悉皆除也。」是故法藏菩薩,於淨心諸行中,首雲「但樂憶念諸佛」也。

  「行寂靜行」。《探玄記》雲:「無余涅槃名寂靜。修彼名行。」又《資持記》曰:「寂靜,即涅槃理也。」又世尊釋迦牟尼聖號。牟尼譯作寂靜或寂默。《理趣釋下》雲:「牟尼者,寂靜義。身口意寂靜,故稱牟尼。」又《大日經疏》雲:「牟尼者,寂默義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絕,幽深玄遠,不可以言說之。如是法界大滅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淨,故名牟尼也。」今經所雲「行寂靜行」是大菩薩入無余涅槃之行,是法界大滅度法,非指二乘之寂靜行也。

  「遠離虛妄」。無實雲虛,反真雲妄。虛假不實,故雲虛妄。《圓覺經》曰:「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又《涅槃經卅八》曰:「一切惡事,虛妄為本。」是故首應遠離虛妄,為止惡之本也。法藏菩薩所住是真實慧,所行是清淨行,故能遠離一切虛妄。

  「依真谛門,植眾德本」。「谛」者,真實不虛之義。世間與出世間之道理,決定不虛妄者,名為谛。《二谛義上》雲:「谛是真義。有於凡實,空於聖實,是二皆實。」意謂:凡俗以有為實,聖智以空為實。故有與空皆是實,故立二谛。順凡俗迷情之法,曰俗谛,或世谛。聖智所見涅槃寂靜真實之理,名真谛,或勝義谛、第一義谛。《智度論卅八》雲:「佛法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義谛。為世谛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谛故,說眾生無所有。」又《大乘義章一》雲:「俗謂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世谛。真者,是其絕妄之稱。」「門」者,法有種種差別,能使人趣入涅槃,故稱為門。「依真谛門」者,依第一義谛為門也。依真谛之勝義,植眾德之根本。故曰「依真谛門,植眾德本」。《金剛經》曰: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依真谛門」,即無四相也。「植眾德本」者,修一切善法也。「植」者,種植也。「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諸善萬行之功德,為佛果大覺之根本者,稱為德本。又萬德之根本稱為德本。依是義故,阿彌陀佛名號,體具萬德,名召萬德,故曰德本。如《教行信證六》雲:「德本者,如來德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至德成滿,眾禍皆轉。十方三世德號之本,故曰德本也。」如上所引《觀佛三昧經》,釋尊曰:「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亦與之同旨。皆以持名念佛為十方三世德號之本。故知植眾德本可有二釋:㈠者,菩薩因中,萬德圓滿。從因得果,故雲「植眾德本」。㈡者,眾德本者,即念佛名號也。且此二說實不相違。因菩薩因行不離念佛故,故㈠中有㈡;又念佛圓具萬德故,是㈡中攝㈠。故雲無違也。

  「不計眾苦,少欲知足」。「計」者,計較執著也。「苦」者,《佛地經五》曰:「逼惱身心名苦。」「眾苦」者,如二苦(內苦,外苦),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四苦(生、老、病、死)、八苦等。分類不同,均表苦類眾多。菩薩了達一切諸苦,皆是虛妄,畢竟不可得。故能安忍,住於平等。故曰「不計眾苦」。「少欲」者,不多求也。「知足」者,所得雖少而不惱恨也。如《涅槃經》雲:「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又《遺教經》雲:「少欲之人,則無谄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余,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唯貧而富。」又《法華經勸發品》雲:「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又義寂師引《般若經》雲:「雲何菩薩少欲,乃至阿耨菩提尚不欲,何況余欲。是名少欲。雲何菩薩知足,得一切種智,是名知足。」此意不求他境名少欲,安住自法名知足。他境即是色等五欲,自法即是現量之智。「准義寂意,則不於心外取法,無一法當情者,名為少欲。體露真常,寂滅為樂,如如不動,為知足。於此」少欲知足「一句,具如是妙意,足證佛經語深。

  「專求白法,惠利群生」。「白法」者,白淨之法,指一切善法。《大乘義章七》曰:「善法鮮淨,名之為白。」《魏譯》為「清白之法」。《淨影疏》雲:「所顯之法,出離邪謗,名為清白。」《嘉祥疏》曰:「是無漏明,故雲清白。」《會疏》雲:「大乘法,名為清白。」「惠利」者,「惠」者惠施,「利」者利濟。故經義為:專求無漏大乘清淨之法,用以普施有情,利樂群生。

  「志願無倦」。「倦」,疲也,厭也。《華嚴經》普賢大士十大願王,概括其願末之意為: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至回向)乃盡。

  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乃至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是即」志願無倦之義也。

「忍力成就」。「忍力」者,忍辱之力。法住師雲:「忍有三種:一者安苦忍,謂於世違事能受故。二、他不饒益忍,謂他於己有違損能受故。三、法思維忍,謂於法無分別故。」此三忍成就,故曰「忍力成就」。又《會疏》明十忍,疏曰:「」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及。能行忍者,可名為有大力人。忍辱正治瞋恚,通斷三毒。《寶雲經》於菩薩所修法,各說十法。中說忍法,菩薩有十法,能淨於忍。何等為十?㈠內忍、㈡外忍、㈢法忍、㈣隨佛教忍、㈤無方所忍、㈥修處處忍、㈦非所為忍、㈧不逼惱忍、㈨悲心忍、㈩誓願忍。㈠內忍。雲何名菩薩內忍?菩薩饑渴寒熱,憂悲疼痛,身心楚切,能自忍受,不為苦惱。是名內忍。㈡外忍。雲何名菩薩外忍。菩薩從他聞惡言罵詈,毀辱誹謗,或毀辱父母兄弟姊妹眷屬、和尚阿阇黎師徒同學,或聞毀佛法僧,有如是種種毀譽,菩薩忍辱,不生瞋恚,是名外忍。㈢雲何名菩薩法忍。佛於諸經說微妙義,諸法寂靜,諸法寂滅如涅槃相,不驚不怖,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經,不知是法,終不得菩提。』是故菩薩勤求咨問讀誦。是弘法忍。㈣雲何名菩薩隨佛教忍。菩薩瞋惱毒心起時,作是思維:『此身從何而生,從何而滅?從我生者,何者是我?從彼生者,何者是彼?法相如是,從何因緣生?』菩薩作是思維時,不見所從生;亦不見所緣起;亦不見從我生,亦不見從彼起;亦不見從因緣生。作是思惟,亦不瞋,亦不惱,亦不毒。瞋怒之力,即便減少。是名隨佛教忍。㈤雲何名菩薩無方所忍。或有夜忍晝不忍,或晝忍夜不忍;或彼方忍,此方不忍。或此方忍,彼方不忍。或知識邊忍,不知識邊不忍。菩薩不爾。一切時,一切方,常生忍心,是名無方所忍。㈥雲何名菩薩修處處忍。有人於父母、師長、夫妻、男女、大小、內外如是中生忍。余則不忍。菩薩忍者,則不如是。如父母邊生忍,旃陀羅邊生忍。是名修處處忍。㈦雲何名菩薩非所為忍。不以事故生忍,不以利故生忍。不以畏故生忍。不以受他恩故生忍。不以相親友故生忍。不以愧赧故生忍。菩薩常修於忍。是名菩薩非所為忍。㈧雲何名菩薩不逼惱忍。苦瞋因緣,煩惱未起,不名為忍。若遇瞋因緣時,拳打刀杖,手腳蹴踏,惡口罵詈,於如是中,心不動者,則名為忍。菩薩若有人來起發瞋恚亦忍。不起發瞋恚亦忍。是名菩薩不逼惱忍。㈨雲何名菩薩悲心忍。爾時菩薩若作王,若王等,有大功業,為苦眾生而作其主。是苦眾生,若來罵辱觸惱之時,菩薩不以我是主故,而生瞋恚。如是眾生,我當拔濟,常為擁護,雲何而得生於瞋惱。是故我今悲心憐愍,不生忿恚。是名菩薩悲心忍。㈩雲何名菩薩誓願忍。菩薩作是念:我先於諸佛前,曾作獅子吼,發誓願言,我當成佛,於一切生死淤泥中,為拔諸苦眾生。我今欲拔,不應瞋恚,而惱於彼。若我不忍,尚不自度,況利眾生等(以上節錄)。法藏菩薩滿足諸忍,故雲「忍力成就」。

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勸谕策進。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偽谄曲之心。

上雲「惠利群生」,慈也。「忍力成就」,忍也。是故「於諸有情」,常以慈忍為懷。「和顏」,柔和之顏容。《會疏》曰:「內離妄染,故外常溫和。故雲『和顏』。」《勝天王般若經》曰:「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隨順佛清淨教。視諸眾生,面門先笑,曾無嚬蹙。所以然者,心離穢濁,諸根清淨。不染離垢,心不瞋恚。內無恨結。」「愛語」者,四攝法之一。四攝法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親愛之心,依附我受道。謂之愛語攝。故《勝天王般若經》言:「下聲細語軟美之言,順彼意語故。」「勤喻」者,歡導慰喻也,為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也。「策進」者,勉之使進,即常雲之促進,今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也。

  「恭敬三寶,奉事師長」。自謙曰恭,尊人之德,曰敬。《法華經嘉祥疏二》雲:「謙遜畏難為恭,推其智德為敬。」「三寶」者,一切之佛陀,佛寶也。佛陀所說之教法,法寶也。隨其教法而修業者,僧寶也。至於佛滅度後,住於世間者,稱為住持三寶。木佛畫像,佛寶也。三藏之文句,法寶也。剃染衣者,僧寶也。所以名「寶」者,據《寶性論》,共有六義:㈠世間希有、㈡離垢、㈢勢力、㈣能莊嚴世間、㈤最上、㈥不變。又佛者,覺知之義。法者法軌之義,僧者,和合之義。「恭敬三寶」,欽仰其德也。「奉」者,尊崇奉養。「事」者,承待。「奉事」者,敬養服待也。「師」者,教我以道者。「長」者,德行,或輩分,或年齡高於我者。省庵師

  《勸發菩提心文》曰:「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師長恩重,故應奉事。又密宗以恭敬上師為根本戒。又謂「一切供養功德中,供養上師最為勝」。可見「奉事師長」,實為修行要務。又《會疏》雲:「此(奉事師長)中,含攝孝養父母之句。師者,出世本;父母,世間福田,菩薩必須恭敬奉侍故。」此說亦有所據。如《觀經》雲:「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無有虛偽谄曲之心」。「虛」者,虛妄不實。「偽」者,詐現假相。「谄」者,佞也。逢迎人意而吐其言,即常雲之阿谀奉承也。「曲」者,不直也,枉也,邪也。無有虛偽、谄偽、谄曲,則心端直無過。如《淨影疏》雲:「無有虛偽谄曲之心,明離心過。」《維摩經佛國品》雲:「直心是菩薩淨土。」肇公注曰:「直心者,謂質直無谄。此心乃是萬行之本也。」肇公以質直無谄之心,為萬行之本。語至切要,未可忽之。

莊嚴眾行,軌范具足。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莊嚴眾行」者,《淨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莊嚴」者,福智二嚴。「眾行」者,「檀(布施也)等一切行也。」意謂:以福與智,莊嚴布施等度及萬行。《唯識述記七》曰:「善資糧者,福智二嚴。」《涅槃記廿七》曰:「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知佛性。」又《探玄記三》曰:「莊嚴有二義: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故知「莊嚴眾行」者,表一一行中悉是從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淨影疏》謂「莊嚴眾行」,是彰明所行成就也。「軌范」者,軌則與模范也。又「軌」者,法則也;「范」者,法也,常也。由於所行皆具福智,故所說所教,皆成軌則。所行所示,為眾模范,故雲「軌范」。悉是常法,無可變易,無所欠少。故曰:「軌范具足。」

  「觀法如化」者,觀一切皆如幻化也。「觀」者,智之別名。《大乘義章二》曰:「粗思名覺,細思名觀。」又《游心法界記》曰:「言觀者,觀智。是法離諸情計,故名為觀也。」又《會疏》曰:「觀之字,即三觀也。蓋夫三谛三觀者,萬行之要樞,菩薩之肝膽也。」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諸法。」「如化」者,《會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則是中谛也。」意謂:既言如化,則非絕對空無,故言非空。若言是有,則只如幻化而已,並非實有。又既雲如化,乃非有而現假有。既是幻化,則所現舉體是空。故《會疏》謂為「非空非假,而空而假」,是顯中道之義。「觀法如化」者,即觀一切法,皆是中道。

  「三昧常寂」。「三昧」者,正定也。「常寂」者,真體離生滅之相,謂之常。絕煩惱之相,謂之寂。《唯識述記》曰:「不生不滅,絕名相於常寂之津。」是故《淨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處曰止,乃禅定之異名也)。」絕名相,離煩惱,不生不滅,住於常寂。如是三昧,故雲深也。由於常行中道,住一切如化之妙觀,自然入於不生不滅甚深常寂之正定。又《遺教經》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此表定慧等持之因行。本經《大教緣起品》曰「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是其果德。

  「善護口業」下六句,表菩薩身口意三業清淨。三業之中,則以「善護意業」為首要。是即菩薩「善護己念」之正行。由於深契中道,正定常寂,了達真源,遠離生滅。自然遠離一切煩惱之垢,是以意業,「清淨無染」。意業清淨,身口隨之。於口業雲「不譏他過」。「譏」者,譴也,誹也,指責人之過失也。口業不譏他過者,實由於意業之不見他過也。「他」者,一切有情也。進言之,則包括有情無情,萬事萬物之一切法。一切無過,本自無染。清淨本然,本自圓成。如「首楞嚴」義為「一切事究竟堅固」。又如《圓覺》,「諸戒定慧及YIN怒癡,俱是梵行」,又「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是故一切平等,無有可譏者。

  「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律」者,戒律。「儀」者,儀則。《大乘義章十》雲:「言律儀者,制惡之法,說名為律。行依律戒,故號律儀。」其意謂:所謂為律儀者,防惡止非之法,稱為戒律。行為依止於戒律,稱為律儀。又《行持鈔資持記》雲:「通禁制止為律,造作有相名儀。」綜上之意,依止戒律,體現於行儀,名為律儀。又律儀戒者,乃三聚淨戒之一。三聚戒者:㈠攝律儀戒。受持五、八、十、具足等一切之戒律。㈡攝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為戒。㈢攝眾生戒,又雲饒益有情戒,以饒益一切有情為戒。上三為大乘菩薩通受之戒,於㈠攝律儀戒中,在家菩薩受五戒與八戒。出家菩薩須受㈠中之十戒與具足戒。《涅槃經卅一》雲:「戒亦一切善法梯橙。」(「橙」同「凳」,見《中華大字典》。)又《璎珞本業經下》雲:「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五燈會元》雲:「法要有三,曰戒定慧。」以上經論,廣顯戒德。《普超三昧經一》曰:「被戒德铠,化度眾生。」此正為「善護身業,不失律儀」之真意。戒铠於此有二義:一者,護持義。以戒德為铠甲,如消防隊員衣石棉衣。入三界火宅,冒三毒烈焰,拯濟群生,無所畏懼。二者,莊嚴義。以持戒德,而自莊嚴。不失律儀,軌范人天,令眾欽仰歸止,來受教化。慕我戒德,學我戒行。進修定慧,而度彼岸。

  前引《圓覺》:「諸戒定慧及YIN怒癡,俱是梵行。」與今「不失律儀」,互相照映,正顯中道,理事無礙,圓解圓修之妙行。了知戒定慧與YIN怒癡平等平等,仍嚴持淨戒,不失律儀。雖嚴持律儀,軌范具足,但自心常寂,一切平等,悉無取捨,更無愛憎。不見己是,不道人非。如是持戒,是真持戒。如是修行,是普賢行。如是知見,方契中道。若人稍聞平等之意,便謬斥持戒為著相,誹謗戒律。或稍能持戒,便增我慢,自贊毀他,侈談他人過失。是皆以病為藥者也。

  上三段為法藏大士嚴淨自心之德行。下為成就眾生之德行。

所有國城、聚落、眷屬、珍寶,都無所著。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

  「聚落」即村落,即今之鄉村居民點。「著」者,執也。有所執著,則難離捨。今無所著,故皆可用以布施。於布施下,續戒、忍等五度。因諸度鹹以無著為本。是即《金剛經》宗旨,遠離四相,修一切善法,故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此六度,乃菩薩究竟自他兼利之大行,能到涅槃彼岸。菩薩自行此法,亦以此教導利益眾生。故續雲「教化安立眾生」。《會疏》釋曰:「以道授他為教,轉惡成善為化。引導眾生安住正道,建立大心,故雲安立。」蓋大士以六度教導與攝受眾生,使之轉惡成善,發起大心,安住正道。此道非是小道,蓋為「無上真正之道」。「無上」者,無有更能勝過之者。《淨土論注》曰:「無上者,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又《華嚴大疏鈔十三》曰:「無有能過者,故號為無上。」「真」者,真實,無迷無妄。「正」者,於理無差曰正。又無邪無曲曰正。又禅門解「正法眼藏」中之正字曰:「正」者,是佛心之德名。此心徹見正法,故雲正法眼。「道」,一者,以能通為義。《俱捨論廿五》雲:「道義雲何,謂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又《華嚴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二者,涅槃之體,排除諸障,無礙自在,謂之道。《涅槃無名論》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由上可知,道者,通至涅槃之路,又即是涅槃也。綜上經論,「住於無上真正之道」者,真正者,真實無差也。無上者,此道窮性盡理,更無有能過之者。大士教令眾生,登涅槃彼岸,安住涅槃道果。

  下明,由於如上之殊勝妙德,而感如下增上勝果。

由成如是諸善根故,所生之處,無量寶藏,自然發應。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為剎利國王、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如是功德說不能盡。

  「如是諸善根」,指上文積功累德之種種善根,是為能感。感必有應。果必酬因。是故法藏菩薩感得勝果。生生世世,所生之處,均得如下文所得之妙果。首雲「無量寶藏,自然發應」。「寶藏」者,《箋注》曰:「累積珍寶之庫藏也。妙法能濟眾生之苦厄,故以為喻。」「發應」者,相感而自然開發也。《會疏》曰:「菩薩於多劫積布施持戒功,故自感寶藏湧出應其德。」

  「長者」,乃印度古時,對年長並具德財者之通稱。《法華玄贊》雲:「心平性直,語實行敦,齒(年)邁財盈,名為長者。」「居士」者,在家修佛者之通稱。《法華玄贊十》曰:「守道自恬,寡欲蘊德,名為居士。」又《會疏》曰:「姓貴位高,大富年耆,是名長者。多積財寶,深歸佛乘,居家豐盈,名居士。」「豪姓」,指名門、望族、大姓、貴家(如鄉裡之貴者,稱鄉豪)。「尊貴」,指高官顯吏。「剎利」,梵語,印度四姓之第二。具雲剎帝利。據《西域記》義為王種。即今所謂王家貴族。又《智度論卅二》曰:「剎利者,王及大臣也。」二義稍違,或古印度大臣多是貴族欤?「國王」者,一國之主。「轉輪聖帝」,或稱轉輪王、轉王。身具卅二相。即位時從天感得輪寶。輪有金銀銅鐵四種,依其次第,統領四三二一之大洲,如金輪王領四洲,余依次例減。《會疏》曰:「轉輪王者,四洲之主。由輪旋轉,威伏一切故。」「六欲天主」,乃欲界六天之王。六天者,㈠四天王、㈡忉利、㈢夜摩、㈣兜率、㈤化樂、㈥他化自在。「梵王」,大梵天王之異稱。梵天總指色界諸天。以上蓋表菩薩以善根力,感得生生尊貴,德高望重,財富充足,乃至或為人王,或作天帝,上宏下化,能滿所願。更以善根力故,大願力故,常得值佛,「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所作功德,無量無邊,「說不能盡」。

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栴檀、優缽羅華。其香普熏無量世界。隨所生處,色相端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

  大士廣修不可思議普賢大士之德,故其勝感,亦不可思議。首雲「身口常出無量妙香」。「栴檀」者,乃印度香木之名,我國所無。譯作與樂。據《慧苑音義》,此木有赤白二種,白檀能治熱病,赤檀能去風腫,故名與樂。「優缽羅」,譯為青蓮花、紅蓮花。其花香氣芬馥。《慧苑音義》曰:「優缽羅,花號也。其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佛眼似之,經多喻之。」大士身口常出妙香,是乃戒德之所感。《觀佛經三》曰:「常以戒香,為身璎珞。」又《戒香經》曰:「世間所有諸華香,乃至沈檀龍麝如是等香,非遍聞,唯聞戒香遍一切。」本經曰:「其香普熏無量世界。」,故知其香應是戒香也。

  「端」者,端正。《魏譯》言「容色端正」。「嚴」者,莊嚴。「三十二相」,就佛丈六化身而言,則有三十二相。若就報身,則有八萬四千相。「八十種好」,指八十隨形好,此亦就丈六之身而言。若是報身,則有六十四億一千六百萬隨形好。《觀經》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又《法界次第下》雲:「相好乃同是色法,皆為莊嚴颢發佛身。但相總而好別。相若無好,則不圓滿。輪王釋梵亦有相。以無好故。相不微妙。」又《智度論》曰:「相粗而好細。眾生見佛則見相。好則難見故。又相者余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別說。」由上可見,「相」乃其粗者,共者,顯而易見者。「好」乃細者,不共者,微妙難見者。法藏菩薩因地,於卅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無有缺少。

  「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手出諸寶,如《維摩經》中之寶手與妙臂二菩薩。羅什大師曰:寶手者,手中能出無量珍寶也。又雲:「以施報故,手出無盡寶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義寂師判此為十地菩薩之行,以智度成故。妙智融通,故隨意無礙。淨影曰:「手出供具,供養諸佛。」義寂雲:「施諸有情,供養三寶。」可見手中所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所須最上之物」,端為上供與下施也。如《唐譯》雲:「諸寶香華、幢幡缯蓋、上妙衣服、飲食湯藥,及諸伏藏珍玩所須,皆從菩薩掌中自然流出。」普施眾生,「利樂有情」。於一手中流出如是無量無邊種種最上之物,正顯《華嚴》一多相即、圓明具德之玄旨。

    由是因緣,能令無量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由是因緣」,總指以上種種殊勝因緣,能令所化之眾生,發起無上菩提之心。深表法藏大士,以無量心,發無量願,起無量行。一一皆稱真如法界。是故願無虛發,功不唐捐。故「能令無量眾生」,亦稱法界,「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心即是真如本心也。

 

謝謝來訪!歡迎經常來上品蓮生的空間訪問交流

請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蓮生的空間”,即可進入本空間。

點擊(上品蓮生的空間 )即可進入

 

 

上一篇:達真堪布:為什麼要在固定的時間做課?
下一篇: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