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老法師講: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

    這三句就是佛法講的三善根,即無貪、無嗔、無癡。佛告訴我們,三善根能生無量無邊的善法;反之,貪、嗔、癡是三毒煩惱,能生無量無邊的惡法。三毒、三善根關系我們的切身利害,而明了利害是對一切法認知的最低層次。具有高等智慧的人,能辨別是非、善惡;具有低等智慧的人,懂得利害。

    佛在《遺教經》上說:‘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欲望多的人,貪心重,沒有得到的想要得到,已經得到的又怕失去,所以患得患失,心理負擔太重了,煩惱太多了。諺語所謂‘憂能使人老’,一個人憂慮、操心的事太多,就容易衰老、多病,壽命必然不長。

    我們發願為社會、為人民、為眾生做一些好事,如果有緣分,則應當去做;無此緣分,乃是眾生無福,我們落得清親自在,絕不攀緣。如果想著;我一定要這樣做,一定要那樣做’,自己就有欲望,也就有憂惱了。

    諸佛菩薩在十法界隨類化身,隨機說法,是不是他自己想要到此地來老化眾生?不是!他是如何來的?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應,是被動的,不是主動的,正如應邀、應聘。眾生有感、有希求,他就來了;若眾生無希求,他就不會來。主動會有煩惱,心就不清淨。佛教導我們‘隨緣而不攀緣’,隨緣是被動的,攀緣是主動。有‘我要如何做’的這種念頭,就違背了自然法則;自然法則就是自性的性德。儒、釋、道三家都講求心地清淨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就是感應。

    佛又說:“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如何才能在三生中,過得自在、幸福?常言說:“理得心安。”明白道理之後,欲望就沒有了,心就安寧了。

    所以,與一切眾生相處時,他要的,我們盡量給他。他要名,名給他;他要利,利給他;他要財,財給他。他們需要的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我們要與眾生結歡喜緣。我們所需要的,他們不要;他們所需要的,我們不要。因此,我們與一切人不會有沖突,都能相處得很好。世間人為何不能和睦相處?有利害沖突,彼此競爭。

    “受辱不怨”是指無嗔,這是真實德行。“忍”是修學成功的先決條件。《金剛經》雲:“一切法得成於忍。”古人也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世出世法成就的大小,全在於忍耐功夫之高低。忍耐功夫愈高,成就愈大;忍耐功夫愈低,成就愈小。不能忍耐,則無成就。所謂“看得破,忍不過”,只是習氣深重之人的搪塞之辭。明知故犯,何能成就!

    “怨”是怨恨。一般人受到侮辱,縱然能克制、不報復,但怨恨的念頭依然存在。此怨恨的念頭即是將來報復的業因。假若這一生忍過去了,沒有報復;來世遇到了,仍難免報復。《陰骘文》中,文昌帝君敘說自己怨怨相報、愈演愈烈的往事,仍心有余悸!若不是遇到佛法,帝君也很難覺悟回頭。

    因此,佛菩薩、聖賢人教導我們,要常想別人的好處,不要思別人的惡處;常念別人之恩,不記他人之怨。真能做到,則生生世世享福,能得到別人的愛戴和幫助。

    如果心中在嗔恚,一遇侮辱之外緣,立刻發作,於是有意無意中,就會與人結下深仇大恨。當對方有能力報復時,往往招致殺身、滅族之禍。是故我們對人,尤其是對惡人,對心量窄小之人,一定要謙虛和恭敬,不要與其結怨。

    “受辱不怨”確實很難做到,但是必須做到。為什麼?與自己的切身利害關系太大了。“怨憎會苦”就是由於不能忍耐,從小怨而結成大怨的。

    能忍不僅不吃虧,還占大便宜。忍辱的花報在這一生,來世的果報更殊勝。冤家對頭都變成了朋友,都變成熱心幫助的力量。我們無論做會眨巴事,都容易成就。所以,佛菩薩教導我們,寧捨生命也不與人結怨。生命算不了什麼,捨身受生是一切眾生都不能避免的。人生在世的時間短促,百年彈指即過,為何要與人過不去?因此,要與人為善,不要與人結惡。

    他人惡意對待自己,我們不要一味地責怪對方,一定要回頭反省:“是濁 自己做得不對?或是言語不慎,有意無意得罪了人?”自己造下不善的因,應當隨不善的果報。縱然自己這一生沒有與其結怨,或許是前生結的怨。我們不報復,賬就了結了。如果事事者責任推給對方,事事都責怪別人,就是重大的過失。若自己能冷靜地去想,心就能平靜,就能生智慧。

    忍讓最重要!特別是是對小事,更不可計較。重大的侮辱都不計較,何況細節小事。對於怨結,一定要用智慧去化解。人,漢有不能感化的;不能感化他人,是自己的德行不夠,智慧不足。

    舜王的家庭環境惡劣到了極處,他都能忍耐。他能成為大對,就是不見他人之過,只見自己之過。他能感動父母,能感動鄰裡鄉黨,最後感動了國王。堯王聽到他的事跡,就召見他,將王位禅讓給他,並把兩個女兒嫁給他。《二十四孝》中,舜王名列第一。他何以能受到如此崇高的尊敬?就是事事反躬內省,一切過失歸於自己。這就是惠能大師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古今中外的領導人選擇助手,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是“忍耐”。一個人雖有才干,但遇事不能忍耐,就不能擔當征途。反之,一個人才干雖欠缺一點,然遇事能忍耐,就可委以重任。能忍耐的人,頭腦清醒,心思不亂,則生智慧。

    受辰時不但沒有報復的行為,連報復的念頭都不起,才是真正的福德相。我們受辱時,能否隨順佛陀的教誨,正可勘驗自己的福德。有福德之人,會心平氣和;若心中還有一絲嗔恚之念,立刻要覺察到自己福薄。

    佛陀教導我們要“福慧雙修”。“福”是第一,“慧”是第二,如此排列的用意很深。古人講“福至心靈”,也是“福”在先。一個人的福報現前時,會變得聰明。福與慧是一不是二,智慧開了的人,必定懂得修福。

    注解引鄭暄的話,第一句是“默、默、默,無限神仙從此得。”默,指沉默,少開口,少說話,能止語,就可以作神仙了。凡夫做不了神仙,就是因為廢話太多,心定不下來。古人講,要“少說多聽”。在現代社會,不但要少說,也要少聽,因為聽到的大多是煩惱。佛陀沉默寡言,唯有他人提問請教時,他老人家才給予解答。如果不問,佛就不說;不說就是說、就是教。教什麼?教少說話。

    第二句是“饒、饒、饒,千災萬禍一時消。”饒就是恕道。原諒他人,不與他人計較,與他人的矛盾和沖突就化解了,災禍就不至於發生。這是從內心消除災禍。

    第三句是“忍、忍、忍,債主怨家從此隱。”人生生世世,與一切眾生結了多少恩恩怨怨,糾纏不清。如果不能忍,種種障難,必定避免不了。

    第四句是“休、休、休,蓋世功名不自由。”休就是放下。

    鄭暄教給我們四種方法;"沉默、寬恕、忍讓、放下。”這些都是拔除三毒煩惱的入手之處。如果修學,自己的道業才能成就。說到最淺近處,自己的生活才能幸福美滿。不但能得到精神享受,也能得到物質享受。鄭暄所講的,都是求功名、求富貴的好方法,正當的方法。如理如法的求,所得到的是真實的福報,是自己應當享受的。若不如法的求,就是造業,眼前雖然貪到一點小便宜,後果不堪設想。

    自己受到他人的欺負,怎麼辦?忍讓。我們以善心對待人,天神必定保佑。其實,弱者總是容易獲得大眾的同情,天道亦如此。存心善良的人,縱然受到欺負、侮辱或迫害,仍然以善良之心對待他人。如果自己被害死了,不必再在人間受罪了,何嘗不是福氣!死的時候,天神會來接引。天神也會懲罰迫害我們的人。“公道自在人心”,我們對作惡 之人何必計較!

    古人講“仁者無敵”。一個仁慈的人,有慈悲心的人,一生一世絕對沒有冤家對頭。事相上的冤家對頭當然會有,然其心中沒有,心地清淨慈悲。縱然是冤家對頭,也能真誠地愛護,熱心地幫助。果能如是,後福無窮。即使前生沒有修福,福很薄,這一生相信感應之理,依教奉行,做得很認真,福報也會現前。

    無量劫中,一切眾生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我們自己亦不例外。即然能原諒自己,寬恕自己,為何不能原諒他人,寬恕他人!古德教導我們:“以恕己之心恕人”,與別人的冤結就能化解;“以責人之心責己”,方能改過自新。

   《禮記》第一篇名為“曲禮”。“曲”是委屈,指委屈自己;“禮”的精神就是委屈求全。一切要為佛法著想,為眾生的福祉著想。往往自己受一點委屈,就能為佛法、為眾生多做一些事,這是真實功德。人一生中能為佛菩薩服務,能為一切眾服務,這種機緣太難得了!遇到機緣,有人來障礙,是魔障現前。克服魔障的唯一方法就是“忍辱”。

 

上一篇:達真堪布:沒有時間做早晚課怎麼辦?
下一篇:達真堪布:什麼是所知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