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索達吉堪布:佛教眼中的物質世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在座的各位教授、老師、同學們:

晚上好! 

今天有幸來到復旦大學,跟大家進行交流,我感到非常高興。復旦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歷來就有濃厚的多元文化氛圍,及自由開放的學術特點。這次,應宗教文化研究所、國學社、禅學會之邀,我來到這裡探討“佛教眼中的物質世界”,願將自己多年來對佛教的少許理解與知見,與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我們在切入主題之前,首先要知道何為佛教?佛陀在《別解脫經》中講過:“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也就是行持一切善法,斷除一切罪惡,調伏自己的心,這即是真正的佛教。由此可見,世界上的宗教思想雖有許許多多,但為人類文明、為整個社會完全無我奉獻的,才是佛教的精神。而今天我在此跟大家共同探討的,也正是這種精神內涵。

一、梁啟超眼中佛教的超勝之處

佛教的信仰是智信,不是迷信;是兼善,不是獨善;是入世,不是厭世;是無量,不是有限——這四點,並不是我這個出家人的見解,而是近代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梁啟超先生,在《論佛教與群治之關系》一文中提出的。

1、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

佛教具有崇高的智慧、無上的大悲,是智悲雙運的一種信仰。盡管信佛的個別人可能帶有迷信色彩,但這不是佛教的過失,而是人的過失。佛陀從初發心到積累資糧,直至最終現前二身果位,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恆時都是以轉迷成智為目標。佛陀還親自告誡弟子:“不知佛而自謂信佛,其罪尚過於謗佛者。”因此,佛教的信仰並不是盲目的迷信。

2、佛教是兼善,不是獨善

佛教不像有些人所理解的,只是燒香拜佛、搞些簡單儀式。實際上,佛教的真正內涵是度化天下無邊的一切眾生,以大慈大悲的菩提心來攝受他們。這樣的精神和行為,遠遠超過其他任何行善之舉。而且佛教所體現出來的大悲心,其范圍不僅僅只有人類,而是要將所有的生命,都當作自己的父母來對待。這種境界究竟有多偉大,通過與其他宗教或非宗教的高尚思想進行對比,就可以完全體會到。

3、佛教是入世,不是厭世

信仰佛教,並不是人生遇到了挫折,就對世間生起厭離心,萬念俱灰、走投無路之下,才選擇學佛乃至出家的。現在有些人認為學佛就是避世,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在大乘佛教的理念中,就算為了一個眾生離苦得樂,哪怕付出自己最寶貴的生命,甚至入地獄感受無量痛苦也心甘情願,那世間上的一點區區小苦,又怎麼不能忍受呢?

4、佛教是無量,不是有限

佛教承認來世存在,不像唯物論所認為的,人死如燈滅,死後猶如火滅了、水干了、燈熄了一樣,一無所有。實際上,生命在無邊的輪回中會一直延續不斷、不停流轉,故我們要為了來世的長久安樂著想,不能只耽著眼前的暫時苦樂。當然,這個道理,大家要通過長期學習才會明白,不是我用三言兩語就能讓你恍然大悟的。 

梁啟超先生的這篇文章,我以前曾看過,今天之所以在此引用,是因為你們都是知識分子,擁有一定的學識和聰明才智,依靠他的這番話語,也許有人會重新思考佛教的真谛。 

大家都知道,佛教的創始者是釋迦牟尼佛,2002年,我在廈門用了五個月的時間,翻譯過一部三十多萬字的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裡面記載了佛陀無量劫來為利益眾生而行持六度萬行的整個經歷。在那次翻譯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一次又一次付出頭目腦髓,就是為了換取無上的智慧結晶,開啟我們的智慧眼目。這一點讓我從心坎深處,對佛陀生起了不可退轉的信心。 

現在有人覺得釋迦牟尼佛跟印度的甘地等差不多,這是對佛陀生平一無所知的表現。其實這樣的佛陀,不少世間上的名人也承認他無與倫比。比如,亞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我認為釋迦牟尼佛,乃世上最偉大的聖哲!”魯迅先生的朋友許壽棠,在《亡友魯迅印象記》中也講過:魯迅從日本留學歸國後,1914年開始大量閱讀佛教典籍,努力研究佛學。這一年,他購買的佛書多達七八十本,其中有《釋迦成道記》、《金剛經》、《大乘起信論》、《瑜伽師地論》、《大唐西域記》、《玄奘法師傳》、《高僧傳》、《閱藏知津》等。有一次,他對許壽棠感慨地說:“釋迦牟尼佛真是大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大哲!” 

對魯迅先生的這段話,我後來也思考過。雖然他的有些言辭,個別人恐怕不愛聽,但真正有道理的語言,後人也不得不接受。尤其是對物質文明高速發展的當今,他所預見的某些現象,以及對此提出的批評,確實具有深遠意義。像這樣的思想家、文學家,對釋迦牟尼佛的悲心、智慧乃至整個學說,尚且都高度贊歎的話,那其他對佛陀一知半解的人,就更沒有資格隨意诋毀了。假如你實在不想承認佛教,那也需要進行研究,如果沒有徹底了解,便沒有權力去肆意評價。莎士比亞也講過:“千萬不可評論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則,你可能會用生命的代價,來補償你所犯過的錯誤。” 

現在社會上有些人,對佛教毫無了解,就口口聲聲批評、否認。要知道,佛教的教理甚深如大海、廣大如虛空,就算你是高等學校的老師或學生,想用一般的分別念去駁倒它,恐怕也是不可能的。古往今來,有無數哲學家、科學家、理論學家都交口稱贊佛陀的功德,所以,佛陀的功德並不像有些人想象得那樣膚淺。 

前段時間我翻閱《大寶積經》時,看到幾品著重宣講了佛身不可思議、佛語不思議、佛智慧不可思議的功德。當了解到這些功德後,自己生起了極大歡喜心,只可惜許多人沒聽過這樣的道理。此外,宗喀巴大師在《緣起贊》中,也通過闡述緣起空性的道理,間接贊歎了宣說緣起者的本師釋迦佛,讓我們明白在這個世間上,除了佛陀以外,任何人都難以開啟這樣的法門。 

當然,對佛教不太了解的人,也許會以不解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認為佛陀不一定有如是偉大,他的教法不一定有如是深廣。但不管你怎麼想,我都希望你先潛心研究佛教之理,在此過程中,你自己就能找到答案,甚至會被佛法的甚深所折服。以前我看過一本書叫《幸福的藍本》,裡面就講了一位雷斯·戴維斯博士,他是英國著名神父的兒子。最初他鑽研佛教的初衷,是想證明相較於佛教,基督教所具有的“優越性”。後來他這個任務雖失敗了,但卻取得了比預期還要大的勝利——他成為了一名佛教徒通過長期的深入研究,佛教真理讓他口服心服,於是他發心將巴利文佛典翻譯成英文,令數以千計的西方人第一次接觸到了珍貴的佛法,對利益眾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樣的人,如今相信也不在少數——為了破斥或推翻佛教,利用漫長的時間作研究,最後卻臣服在佛教真理的腳下。所以,大家第一個應當明白的是什麼?就是佛教的甚深廣大之處。這一點並不是我們佛教徒自贊毀他,而是站在公正、客觀的立場上,通過觀察所得出的真實結論。

二、對三轉法輪的認識與弘揚

佛教的教義,概而言之,可分為小乘和大乘。這二者之間,主要是以發心來區別:倘若你修行全是為了自己快樂、自己解脫,縱然學的是大乘淨土宗、密宗,這也叫做小乘法;如果你聞思修行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利益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讓他們獲得圓滿正等覺的佛果,這就叫做大乘佛教。 

現如今在世界各國,佛教雖有不同的傳承,但其源流均可追溯至2500多年前佛陀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而這八萬四千法門歸攝起來,則是第一轉法輪、第二轉法輪、第三轉法輪。

1、第一轉法輪

第一轉法輪講述了四谛法門,內容主要是人無我、因果存在、輪回存在等等。

2、第二轉法輪 

第二轉法輪講述了般若法門,抉擇一切萬法皆為空性。 

空性實際上有兩種:在具執著的眾生面前,暫時承許一切萬法不存在,這叫做單空,或者相似的勝義谛;而抉擇最究竟的法性時,一切萬法不是有、不是無、不是二俱、不是二俱非,遠離四邊八戲,這種境界叫大空性、大離戲,是第二轉法輪所抉擇的究竟意義 

當然,這些內容,需要經過長期聞思修行才能通達。現在個別人稍微學了幾部經論,就自以為掌握了佛教的教理,斷章取義地宣講佛法,這種行為不太合理。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佛法,前提必須要有次第、有系統地進行聞思。 

剛才所講的第二轉法輪,主要揭示了萬法究竟為大空,而這方面的甚深道理,是通過中觀來抉擇的。中觀的創始人龍猛菩薩,於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出世,他通過撰著《中觀根本慧論》,剖析了佛陀第二轉法輪的究竟密意。之後,對《中觀根本慧論》的觀點,又有佛護論師造《佛護論》、清辨論師造《般若燈論》、月稱論師造《入中論》和《顯句論》進行了不同解釋,並由此分別形成了中觀自續派、中觀應成派。 

中觀應成派,是針對利根者抉擇空性的一種派別,直接指出一切萬法為大空,而不是單空,相當於禅宗的頓門派,直指心的本來面目。對利根者來說,因為根基與善根已經成熟,故與中觀應成派的教理十分相應,一下子就能契入這種境界 

而中觀自續派,是先將一切萬法抉擇為名言中存在、勝義中是單空,然後再進一步將層次提高,慢慢趨入離四邊八戲的大空性,與中觀應成派的觀點匯為一體。這相當於禅宗的漸門派 

在漢地,禅宗學修的幾部經典,主要是《般若經》、《金剛經》、《六祖壇經》,這與第二轉法輪的法脈比較相近。而在藏傳佛教中,修持第二轉法輪教義的,也有斷法派、中觀派等。 

中觀自續派與應成派之間的許多不同觀點,藏地各大佛學院、寺院,歷來就有十分激烈的辯論,其實這些最早是來自清辨論師和月稱菩薩。不過,無論你持哪一種中觀理論,實際上都源於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大學——現在不少學者承認,2000多年前有兩所最早的佛教大學,一是印度南方的戒香寺,又名布扎瑪西拉,這個現已不復存在,但裡面曾湧現過不計其數的高僧大德;另一個是那爛陀寺大學,昔日漢地的唐玄奘法師去那裡參學過,藏地的阿底峽尊者、靜命論師也是出自那裡。這些佛教大學流傳下來的中觀思想,到目前為止不但沒有斷絕,而且在藏傳佛教的傳承中非常興盛。 

我有時候去藏地很多寺院的辯論場,常會生起一種感覺:“要是漢地的高等學府,像清華、北大、復旦這些大學,也能開因明的辯論課該多好啊!”通過互相辯論佛理,就可以徹底遣除我們心中的疑團,真正認識到佛法的甚深奧妙。否則,光是口頭上會說一兩句佛法,卻從來沒有以辯論的方式對此產生定解,那這些真理不可能在心相續中堅不可摧、牢不可破。 

現在清華、北大等各所大學,都設有一些佛教社團,但這些不能光停留在表面上,而應該系統地去研究佛教真理。其實,只要我們佛教徒能跟得上,佛教真理永遠也不會落在歷史後面,這一點完全可以證實。如今國外的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都設有禅學社及辯論研究中心,並經常邀請藏傳佛教的許多法師,進行因明和中觀的研討。所以,我們也不能把佛教只定位在慈善的理念上,或者簡簡單單的行為上。 

當然,對文化不高的善心人士來說,將佛教的教理付諸於實際行動,做些慈善、積些功德也無可厚非。但在座各位身為高級知識分子,一定要對佛教的真理生起定解。我們作為凡夫人,雖然很難生起登地菩薩那樣不可思議的超勝境界,但對佛法生起不可退轉的信心和智慧,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就我個人而言,1985年到藏地最高的佛教大學——喇榮五明佛學院求學,一邊學習一邊授課,至今已有25年了。剛才我跟你們的王教授交流時,發現他也是1985年進入復旦大學,一邊帶宗教系的學生,一邊潛心研究宗教的真理,如今也正好25年了。這25年的時間,對我們來講,說長也長,說短也短。在此期間,我們都深深體會到佛教的甚深與微妙,並堅信要學習佛法的話,必須經過長期的研究,而且要有堅強的毅力,不能遇到一兩個挫折就退失信心。 

現在有些佛教徒,學佛只是三分鐘的熱情,剛開始時雄心萬丈、豪氣干雲,說一定要有信心、有悲心,務必要看破一切,將家庭、單位統統都捨棄了。結果沒過幾個月,自己又重新一一撿了起來,學佛的熱情也隨之銷聲匿跡,這樣的行為不太莊嚴。其實,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佛法,對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要求,對在家人有在家人的要求,並沒要求所有在家人都像米拉日巴那樣,將自己的一切全部放下 

有人經常問我:“佛教不是出世間法嗎,我是不是應該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樣做?”我告訴他:“米拉日巴那樣的境界,是修行人中最高的層次。對普通人而言,佛教沒有要求這麼高。你們現在處於城市中,可以一邊研究佛教、學習佛法,一邊承擔起作為在家人的責任,做自己該做的事。這樣的話,生活與修行就不會矛盾。” 

在佛教的歷史上,其實也有許多大德顯現上是在家人。聽說復旦正在學《維摩诘經》、《優婆塞戒經》,這都是佛陀給在家人開示的真理,讓他們一邊過世間生活一邊修持佛法,最終也能獲得成就。假如你不了知這一點,就會覺得佛教與生活格格不入、時時抵觸,進而自己的修行無法增上,最終只能一無所得、一敗塗地。

3、第三轉法輪

第三轉法輪主要宣講了如來藏。這方面的道理,佛陀在《楞伽經》、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都有敘述。第三轉法輪的教義,實際上跟第二轉法輪並不相違,若欲了達這一點,必須要學習《寶性論》。學了以後你就會明白,名言中每個眾生都具足佛性,這也是佛經中所講的“一切眾生皆具如來德相”。 

佛陀的這三轉法輪,其實也可以作為一個眾生的成佛歷程:第一轉法輪破實有的執著;第二轉法輪破實有和空的執著;第三轉法輪告訴我們,當“有”、“無”的念頭都真正消失後,剩下的不是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而是存在一種用言思無法描述的東西,這就是一切萬法的本體——如來藏。 

這一點,各位若修過密法或禅宗,當內觀自心時,就會完全明白。因為無論你生起貪心、嗔心或歡喜心,沒有去觀察這些分別念時,它會一直此起彼伏;而一旦你真正觀察它,它就像波浪融入大海一樣,當下消失。但消失以後,是不是變成虛空般空空蕩蕩、一無所有呢?也不是,它仍存在一種明明清清、不可思議的境界,這用語言或思維無法表達,就像啞巴吃湯圓一樣,只有自己心裡有數。這也是禅宗的最高境界。 

第三轉法輪所揭示的眾生與佛陀的關系,達摩祖師曾用了一個很好的比喻:“眾生與菩提,亦如冰之與水。”冰和水完全是一個東西,除了冰以外沒有水,除了水以外沒有冰,只是在不同溫度下,才有了水與冰的各自顯現。那麼同樣,眾生與佛陀的本心同為如來藏,因為被無明遮障,就有了具煩惱的眾生;一旦遠離了無明的垢染,這即稱之為佛。 

不過在眾生位時,無論迷亂顯現如何起伏,它的本體也永遠如如不動。從“如如不動的本體根本不存在”這一層面,佛陀著重宣講了第二轉法輪,依《大般若經》等抉擇萬法皆為空性;到了第三轉法輪時,《法界贊》、《如來藏經》中又揭示這種空性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存在一種無離無合的光明 

當然,這種光明(又名大樂),並非像燈光一樣,是種光亮的東西;大樂,也不是快樂無限,天天開心得不得了。有些人從字面上理解佛教名詞,就像一個不懂企業的人,對企業的專用術語依文解義一樣,結果只能是贻笑大方。其實佛教需要“專業人士”來講,否則,就算你智慧再高,完全憑自己的分別念、想象力去揣測,也不一定明白佛教所講的甚深道理。誠如《華嚴經》所雲:“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 

因此,學習佛法務必要依止善知識。而這位善知識,對佛法要有真實的修行,最好是已經開悟了,即使沒有這種境界,理論上也要講得過去,對佛教的教理多多少少曾串習過。這樣的善知識給你開導之後,你自己再去思維、再去學習,效果就會完全不一樣。

\

三、知識分子對佛教的責任

如今很多人自認為是知識分子,但實際上到底是不是也很難說。我看過一本書叫《公共知識分子》,裡面就說“知識分子”在東西方的定義有很大不同。西方的知識分子是以知識為謀生手段、以腦力勞動為職業,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群體。而現在我們所謂的知識分子,譬如老師、醫生、公務員,盡管也在從事腦力勞動,但對整個社會乃至人類,有沒有“社會責任感”卻不好說。這樣的知識分子,由於沒有使命感和責任心,到底能不能真正理解佛教、接受佛教,可能需要打個問號。 

當前,我們佛教面臨著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老年化。有些年輕人雖然口頭上會說一點,但卻沒有時間去鑽研,以至於連一部經典也沒修學過。其實你如果想代表佛教說話,至少要系統研究過十到二十本經論,否則,只是聽了只言片語,便認為那就是佛教,如此很難成為佛教的“代言人”。 

所以,我今天在此呼吁:以後的佛教要步入年輕化、專業化、組織化、規范化,只有這樣,佛教才有希望在世間上得以弘揚 

你們復旦大學開設國學社、禅學會,對佛教的貢獻應該說很大,但在此基礎上,還必須要具備實質的力量,自身的修養和智慧方面要超勝別人。若能如此,你才會有能力引導更多人明白:佛教並不僅僅是到寺院燒香拜佛,以保佑自己升官發財。 

那天我去龍華寺,見那裡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當時就有種感覺油然而生:“這麼多的佛教徒中,真正通達佛法、真正按大乘佛教所講的那樣發願度化眾生、真正為了眾生而求生極樂世界的,到底又有多少?如果只是以自私自利心來拜拜佛,或者研究佛教只停留在學術上,對佛陀所講的緣起空性、大悲菩提心、如來藏不可思議的光明境界,一點都沒品嘗到的話,那也只是形象上的佛教徒罷了。我又該怎樣將內心的感受、體悟,傳遞給每一個有緣者呢?” 

當然,佛教的弘揚和維護,也不能只是靠出家人。試想,漢地一個大城市裡有幾百萬、幾千萬人,出家人卻是鳳毛麟角。就算有個別的出家人,可能對佛法也沒系統聞思過,這樣的話,就沒辦法用佛法去利益眾生。所以,如今當務之急是要培養一些對佛教有定解、責任心比較強的年輕知識分子,此舉對今後的弘揚佛法非常關鍵!

四、佛教的世界觀:宏觀與微觀

或許有人心存疑惑:“佛教的這些真理,到底能不能經得起真理考驗?佛陀的思想會不會遲早被淘汰掉呢?” 

這一點,你大可不必擔心。2500多年以來,世界上湧現過無數的科學家,他們連佛教的一個理論也沒能推翻過。因此,不管是宏觀、微觀哪個層面,佛教的真理始終都顛撲不破,站得住腳。 

從宏觀世界而言,佛教對整個世界的成住壞空有著詳細的描述。尤其是《時輪金剛》、《俱捨論》所揭示的道理,在天文學中也得到了一一印證。而且,佛教中早已發現的一些簡單原理,科學人士絞盡腦汁長期研究之後,才推得出來。就拿天文歷算來說,藏傳佛教中有非常簡單的公式,兩三個人在黑板上寫寫算算,就能把一整年的日歷算出來,包括出現幾次日食、月食,時間具體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全部都標得清清楚楚,不需要借助任何天文儀器。這種《時輪金剛》的歷算方法,並不是這幾年才有的,而是很早以前就推廣於藏地,對天文地理有非常明確的分析。 

還有從微觀世界看,佛陀根據不同眾生的根基,也開示了深淺不同程度的教言: 

一、有部:認為外在的一切萬法不存在,而是由無分微塵組成。他們抉擇到最後時,必須要承許無分微塵存在,認為它是組成粗大物質的基礎,就像物理學中的原子、誇克一樣。

而觀察心識時,認為粗大的心識皆由最微小的無分剎那組成。這種無分剎那不可分割,且實有存在。 

二、經部:對微觀世界的認識,基本上與有部一致。也認為粗大的物質或心識並不獨立存在,而是由許多無分微塵或無分剎那組成,這兩種極微都是實有 

三、唯識宗:對組成心識的無分剎那並未破斥,但對組成外境的無分微塵進行了否定。認為外在的物質世界並不存在,實際上都是內心的現象。 

四、中觀自續派或中觀應成派:不僅外境不存在,而且自明自知的內心,本體也是一無所有。也就是說,不管外境還是內心,統統抉擇為空性。不過,一切萬法雖然是空性,但空性中卻可以產生一切,正如月稱論師在《入中論》中所言:“如是一切法雖空,從空性中亦得生。”這就是中觀宗的最高理論。可見,這個世界的真相十分奇妙,聖天論師在《中觀四百論》中也說:“世間諸所有,無不皆稀有。”
    而人類隨著科學發展,逐漸對此也有了一些認識。比如,愛因斯坦說過:“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法國著名哲學家、物理學家笛卡爾,也曾深有感觸地說:“我怎麼知道我不是在做夢?我又憑什麼將夢境和現實區分開呢?世間上包羅萬象、形形色色的東西,雖然一個也不成立,但卻能在眼前無欺顯現。因此,完全可能有一個魔鬼,一直在欺騙我,讓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真的、什麼時候是假的。”他們所得出來的結論,在空性問題上往前邁了一大步,比經典物理學的觀念更接近於真相。 

以前經典物理學推廣於世時,人們最初以為物質的最小單位是分子,後來又相繼發現了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直到科學家蓋爾曼發現了誇克,並以此獲得196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人們才知道還有更小的微粒存在。大家都覺得他發現了特別微妙的真理,卻不知佛陀早在眾多經典中對此就有過描述。 

我有時候跟國內外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等知識分子交流時,常會深深感覺到,不管是講哪一個領域的知識,實際上在佛教中都能找得到,這些知識並不太新鮮。我有時候在書店看到一些暢銷書,比如《當下的力量》、《秘密》,翻開以後,發現這些所表達的都不離大乘佛教的教義。當然,也可能是我對世間比較孤陋寡聞,但至今為止,我所接觸的包羅萬象的各種知識,確實都可以攝集在佛教的理念中。 

有些科學家發現一些現象震驚世界,大家就覺得不可思議。例如前幾年暢銷的《時間簡史》,是英國劍橋大學霍金博士寫的,當時可謂轟動一時,成為關於量子物理學與相對論最暢銷的書。霍金博士還在《果殼中的宇宙》裡告訴我們:人類的肉眼只能看到三維的物質世界,但實際上宇宙還存在著多維空間,維數甚至可擴展至十一維。這就說明還有許多肉眼根本看不到的事物存在,我們如今的所見極其有限。這個道理,與《華嚴經》中提到的芥子納須彌,一念遍三千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其實不謀而合。 

此外,16世紀顯微鏡被發明出來時,人們驚奇地發現,水中竟有很多密密麻麻的細菌,對此深感稀有。卻不知釋迦牟尼佛早在《阿含經》中,就告訴過弟子:一缽水中,有八萬四千蟲。由於這些蟲不是肉眼的對境,故即使我們喝了水,也不算是故意殺生。 

諸如此類的許多佛教道理,希望大家去仔細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相信你會進一步認識到佛教的甚深與廣大。 

假如你想參閱一些佛教經論,那佛教的甚深之處,龍猛菩薩、月稱菩薩進行了解釋,後由寂天論師等作了更詳細的闡述;而佛教的廣大之處,則由世親論師、無著菩薩等進行了宣說。印度的這兩大傳承,後來完整地傳到藏地,並弘揚至今。現在包括西方的很多知識分子,對此深廣法門也有特別強烈的希求心。 

有時我遇到國外的一些老師和大學生,他們不管是安住的境界還是所學的理論,都非常高深,我在他們面前顯得特別不好意思。在座的各位也同樣是知識分子,所以不管你學佛還是不學佛,都應以公正的態度、客觀的智慧,來觀察佛教到底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五、佛教對當前的現實意義 

也許有人問:佛教講一切萬法皆空,既然如此,那我們所作所為是不是就沒有意義了? 

並非如此。佛教承許的一切萬法皆空,是指在勝義當中;而在名言中,一切萬法還是存在的。有些人對二谛的關系搞不明白,要麼以為一切皆空,什麼事都不必做;要麼以為一切不空,對什麼都去拼命執著。其實這是沒有學過《二谛論》、《解義慧劍》的緣故。倘若你學了這些論典,就會明白佛教在哪些場合提倡空性?這個空性的層面怎麼理解?不空的話,是否意味著可以去執著? 

那麼,對我們而言,通達空性有什麼必要呢?在現實生活中,雖然你可以過世俗生活,但若能對空性的道理有所了解、有所證悟,那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感情問題、家庭問題、工作問題,處理時都能迎刃而解;不管出現多大的困難,都不會看得太實有了。否則,你執著越大,煩惱、痛苦就越強。藏傳佛教偉大的佛學家全知無垢光尊者,在眾多論典中也講過:對某個事物的執著程度,與它給你帶來的痛苦成正比。因此,我們對空性法門應當有所認識,若能如此,不但可以處理許多實際問題,對行持善法也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現在城市裡的很多人,天天上班下班、忙忙碌碌,像螞蚱一樣漫無目的,根本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我曾看過一本書叫《本性論》,70年代非常暢銷,書中就說:人到了35歲才會反問自己:我活著到底是什麼目的?如今很多人不懂前世後世,對金錢貪得無厭,成天為了自我而奮斗,從來也沒有想過對社會付出。這樣的人雖然表面上看似快樂,其實內心的痛苦非常大。

 聽說英國有一對老夫婦,他們的別墅值一億人民幣,而且在法國還有一座莊園,每年光是維修的費用,就要兩百多萬人民幣……即便如此,他們也過得一點都不快樂。實際上,七八十歲的兩個老人,為了這樣的生活而操勞,真的不一定有很大意義。不過,人一旦陷入這種境況,價值觀被很多虛幻的東西包裹著,自己往往不容易察覺。就像現在不少人,為了房屋與錢財而奔波,一輩子都心甘情願、樂此不疲。而在古代,盡管物質條件沒有現在豐富,住的環境也簡樸寂靜,但他們內心的寧靜愉悅,遠遠超過了現在很多人。所以,當今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確實需要值得反思! 

在反思的過程中,我認為,佛教的理念對大家非常適合。尤其是當前社會,人們的分別念極其繁亂,思緒非常復雜,此時的佛教猶如甘露般,無疑是消除內心煩躁的一劑清涼。現代人總把金錢與成功劃等號,認為誰有錢,誰最成功;沒錢的人則一無是處,卻不知這種判斷標准完全是錯的。許多高校老師可能都有這種感覺:喝一杯咖啡,看一本書,清閒地度過一天,就是人生的一種快樂。這種快樂,跟金錢的刺激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反觀人生的時候,大家也不妨問問自己:錢真的可以帶來快樂嗎? 

明白此理後,我們理應尋找快樂的真正來源。佛陀曾告訴我們,了知前世後世、斷惡行善才是快樂之本。倘若不知道後世存在,為了短暫的今生利益不擇手段,那就會像《涅槃經》所形容的:不見後世,無惡不造。最終將自己帶入痛苦的萬丈深淵 

其實,我曾研究過很多論典和經典,也跟不少知識分子,包括對生命科學有貢獻的學者進行過探討,結果發現:沒有任何理由說明前世後世不存在,卻有確鑿的證據足以證明前世後世存在。當然,這種存在不一定能馬上展示給你看,且不說前世後世,就算是明天、後天的存在,給你看看也有一定的難度。然而,很多人就是因為證明不了來世存在,便肆無忌憚地大造惡業,最終下場特別可憐。 

在座很多人都是大學生,你們大學裡的生活比較單純,每個人可能對人生充滿了幻想、憧憬,對未來也有很多美好的計劃。可是一旦你離開了校門,真正開始步入這個社會,到時就會發現,外面的天地並不像想象得那麼美好,人際關系復雜、競爭極其強烈、金錢泛濫成災、倫理日益不堪……你若沒有充分的思想准備和忍耐力,恐怕很難經得起各種考驗,到最後只好隨波逐流,選擇一些不道德的行為。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用佛教的理念來武裝自己。 

六、以無常觀對待生活 

佛教的教義博大精深,倘若你無法一下子契入,那按照佛教的觀點,尤其是藏傳佛教嘎單派、寧瑪派的傳承,先了達無常之理非常重要。當然,修無常並不是讓你厭離社會,而是以此來客觀了達人生,對一切興盛衰敗、悲歡離合不要看得那麼重。 

我讀過一本叫《哈佛心理課》的書,裡面就講了一位在哈佛大學商學院任教九年的傑教授,他後來離開學校時,學生們依依不捨、神情悲傷。於是,教授就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 

“IBM公司的總裁湯瑪士·華生,原本患有嚴重的心髒病。一次他舊病復發,醫生要求他必須馬上住院治療。華生一聽到這個消息,當下毫不猶豫地拒絕道:我怎麼會有時間呢?IBM可不是一家小公司!每天有多少事情等我去裁決,沒有我的話……’ 

我們出去走走吧!醫生沒有和他多說,親自開車邀他出去逛逛。不久,他們就來到近郊的一處墓地。 

醫生指著一個個墳墓說:你我總有一天要永遠地躺在這兒。沒有了你,你目前的工作還是有人接著做。少了誰,地球都照樣轉。你死後,公司仍然還會照常運作,不會就此關門大吉。 

華生沉默不語。第二天,這位在美國商場上炙手可熱的總裁,就向董事會遞了辭呈,並住院接受治療,出院後又過著雲游四海的生活。而IBM也沒因此而倒下,至今依然是舉世聞名的大公司。 

傑教授講了這個故事後,所有的學生也都釋然了。 

其實,不管是集體還是家庭,皆難逃聚際必散的規律,最終必然要面對無常。甚至到了死亡來臨時,就算是自己最珍愛的身體,也會萬般不捨地留在人間,唯有一人隨業力而前往後世。對於這一點,只不過有些唯物論的人持一種逃避的態度,不願意接受也不願意這樣想而已。 

他們這些人覺得學佛是在逃避,而我倒不這樣認為。不承認後世,對下輩子沒有任何打算,才真正是一種逃避。你這一世只有短暫幾十年,死了以後多少萬年、多少世的快樂和痛苦,都取決於這一生的業力——這麼重要的事情,你能輕易忽略嗎?因此,佛教最重要的就是要關心後世 

然而,現在的大多數人,對此沒有任何概念,包括一些佛教徒,也把佛教看成是獲得今生快樂的捷徑、給內心帶來安樂的手段,至於最關鍵的解脫大事,或者生生世世的快樂和痛苦,自己從來也沒有考慮過。有時候看這個世間,就像月稱論師在《中觀四百論大疏》中所講的:整個國家的人都發瘋了,國王最初是清醒的,但眾人看到他與眾不同後,紛紛指責他是瘋子。結果國王也不得不喝下毒水,跟他們一樣變成了瘋子。 

對有智慧的人來說,其實學佛並不消極、也不落後,不管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前世後世都的的確確存在。既然它是肯定存在的,我們又豈能沒有一個長遠打算?現在不少人為了安度晚年,都要買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那你死後永遠快樂的保險,不知道買了沒有?當然,沒有這種信仰的人,不想這些也情有可原,可有些人自稱已皈依佛門多年,甚至是大乘佛教徒,對此都根本不考慮的話,這個問題就非常嚴重了。 

如今很多西方的佛教徒,一提到就退避三捨,給他一講後世有輪回、地獄,他馬上就捂著耳朵:不要講!不要講!我害怕,還是快樂點好,我不願意聽這些。此舉無疑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但也由此可見,佛教信仰若想深入到每個人的見解中,確實還存在一段距離 

   

今天我也不算什麼演講,只是跟大家聊聊天,把自己的觀點跟你們交流一下。 

最後,我想引用中國科技大學前校長朱清時院士的一句話,作為今天的結束語。他有一篇文章叫《物理學步入禅境:緣起性空》,文字不多,但意義很甚深,裡面提到了20世紀最大的失誤,就是唯物主義哲學成為許多國家世界觀的組成部分,誤導人們片面地追求物質,而忽略了精神的快樂。同時,他還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了佛教緣起性空的合理性,並在文章最後一句總結道: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這句話,希望大家去深深思維。它並非出自我這個出家人之口,而是對科學有殊勝貢獻的一位院士的話語。你們有時間的話,不妨去翻閱一下他的文章,看這個意義到底怎麼樣理解。 

總之,今天我所講的道理不算很深,也不算很廣。佛教的教理浩如煙海、高深莫測,我所提的不到滄海一滴。大家如果對佛教有興趣、有信心,最好能深入研究、系統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揭開佛教深廣境界的神秘面紗!非常感謝!

 

 

上一篇:專家建議牙膏品牌每月需換一次
下一篇:凡夫都要感謝投胎後的“隔陰之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