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三寶弟子,無論是經由親讀佛傳,或是通過旁人輾轉口述,對於教主的生平事跡,或多或少都有某種程度的認知。
記得剛學佛不久,由於友人推薦,特地請購星雲大師著《釋迦牟尼佛傳》。盡管佛入滅已近三千年,在大師生花妙筆下,佛陀仿佛再次活現在讀者的心坎。
該書描述悉達多太子悟道的經過,尤其令我印象深刻。
放棄六年無益身心解脫的苦行,悉達多接受農家女波羅乳糜的供養。恢復體力後,太子隨即走到尼連禅河岸的菩提樹下,結跏趺坐。當下發願:“若不能了脫生死,達到正覺涅槃,我誓不起此座。”發下莊嚴誓詞的太子,終於在十二月八日“明星出時,得智慧光,斷於習障,成一切種智。”悉達多太子得道,成為世間的覺者——佛陀。
當時讀到釋迦夜睹明星而成道這段文字,總有種說不出的親切感。因為我每每於夜闌人靜時獨坐陽台,白天想不透、看不開的煩惱瑣事,只要靜下心來望著滿天星斗,立刻洗滌塵勞,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
個人的“頓悟”自不能比擬佛陀的“解脫”,不過我倒是經常有“夜睹明星”的經驗。對於夜空的印象,必須回溯至童年懵懂的記憶。當年街道上較少高樓大廈,視野遼闊,空氣污染不似今日嚴重,天空沒有層層烏煙瘴氣,星光燦爛,清晰可見。
然而年幼的我,卻對月夜星辰有種莫名的恐懼,似乎有著數不清的眼睛,正在頭頂上監視我的一舉一動。嬌嫩的身軀籠罩在無數只“天眼”下,我不敢直接面對星辰。
這種恐懼感直到中學時代方才被另一種情懷取代。那段日子,我似乎吃錯了藥,三天兩夜便做錯事。來自親人的責罵,讓我難過地躲到陽台自艾自憐。有一回,我又上了陽台“自言自語”宣洩委屈。正當情緒低落,跌至谷底,猛抬頭仰天長嘯,突然發現夜空竟是如此迷人,一顆顆“星鑽”全成了我傾訴的對象。
蒼穹夜幕讓人感受自我的渺小,冷靜細想,我又何必為此小小委屈鑽牛角尖。就這麼一念翻轉,哀憐的心情止跌回升,急轉為歡喜踴躍。
上大學後,我不但未改對星夜的執迷,反而變本力加厲。夕陽西沉、華燈初上,那時候的星空有種清澈之美。美景當前,我既不會畫,又不能詩;唯一能做的是對著星星唱歌,抒發個人的感動。同學在知道我的舉止後,都詫異什麼時代了,竟還有此浪漫情懷。
無視旁人異樣的眼光,我依舊繼續做我的“星星夢”。有時在夜裡欣賞星空,天邊會偶爾出現流星,我都會趕緊低頭默禱,許下心願。許願未必一一實現,只是這背後有顆單純的心。
這些感覺持續至今,仍不稍減,甚至添加不少色彩。最近我腦海裡經常浮現一個畫面:夜裡微風徐徐,月上枝頭,星光閃耀,一個小男孩(或小女生)依偎在我身旁,一手指著遠處的星辰,用著稚嫩的聲音,訴說著他的夢想。
這些年來,每當獨自望著天空的星星,心中不免自問:生活在都市叢林下的你我,多久沒有抬起頭來,仰望靜谧的星空。緊張忙碌的生活形態,早已讓我們失去欣賞星夜的閒情逸致。
事實上星辰並非是與我們毫不相干的冷漠物質,在《大霹雳》這本探討宇宙起源的書中,提到“在宇宙的演化過程中,恆星的形成是一個必須觀測的關鍵……但是當恆星步入生命的末期,它將會遭到嚴重的核能危機……此時氦原子迅速燃燒變成碳、氮、氧、矽等元素。最後當恆星爆炸成超新星時,這些元素都會被拋散到太空中。又經過幾世劫之後,終於化做行星或人類的一部分。我們體內每一個碳原子的原子核,也都毫無例外地產生於恆星之中。”
人體內的“小宇宙”和外在的“大宇宙”息息相關。下次見到滿天繁星,請務必放緩腳步,駐足凝視,仔細聆聽“星空無言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