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釋迦牟尼佛傳《大悲白蓮花經》道源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開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釋迦牟尼百科名片
釋迦牟尼佛像釋迦牟尼佛,(約為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本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太子,屬剎帝利種姓。父為淨飯王,母為摩耶夫人,佛為太子時名叫“喬達摩·悉達多”,意為“一切義成就者”(舊譯“義成”)。
目錄[隱藏]

釋迦牟尼道源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開示
【往昔因緣】
【娑婆應化】捨利簡介
【佛國淨土】印光大師開示
【十大弟子】摩诃迦葉尊者
優波離尊者
羅侯羅尊者
捨利弗尊者
須菩提尊者
富樓那尊者
阿那律尊者
摩诃目犍連尊者
摩诃迦旃延尊者
阿難尊者
【如來十號】
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最初教義 釋迦牟尼 道源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開示
【往昔因緣】
【娑婆應化】 捨利簡介
【佛國淨土】 印光大師開示
【十大弟子】 摩诃迦葉尊者
優波離尊者
羅侯羅尊者
捨利弗尊者
須菩提尊者
富樓那尊者
阿那律尊者
摩诃目犍連尊者
摩诃迦旃延尊者
阿難尊者
【如來十號】
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最初教義 

 

[編輯本段]釋迦牟尼
  佛陀以本誓願,於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示現成佛(詳見八相成道),開顯佛教,度化眾生。
  釋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義即“釋迦族的聖人”。
  據佛經記載,佛陀在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在菩提樹下悟道,遂開啟佛教,弘法45年。年80歲左右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盤。另一說為30成道,弘法49年。
  釋迦牟尼佛心咒:達雅塔 嗡牟尼牟尼瑪哈牟那耶梭哈 [1]
  
道源法師開示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本師者,根本教師。西方阿彌陀佛、東方阿閦鞞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釋迦佛說出來的。設若釋迦佛不說,我們連一尊佛,亦不會知道。因此,我們稱念釋迦佛名號時,特加“本師”二字,稱曰:“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以表感念佛恩,特別尊重!我們對於本師的名義,尤應留心詳記。
  梵語“釋迦牟尼”,華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眾生,“寂默”者,不著相。“寂”是不著身相;所謂“不離菩提場,而至鹿野苑”。終日出入往返,著衣吃飯,及至赤足走遍全印度,悉皆寂無身相。“默”是不著語相;所謂“終日說法,無法可說”。乃至說法四十九年,不曾說出一字,是皆默無語相。茲再詳解其義:能仁者,是大悲;寂默者,是大智。凡夫有悲無智,二乘有智無悲,菩薩雖具悲智,而未能究竟。佛是大乘極果聖人;大乘者,即是大白牛車(比喻)。這輛大白牛車,有兩個輪子,一個是悲輪,一個是智輪。釋迦佛駕著這輛大白牛車,悲智二輪,一齊雙運,普載一切眾生,由凡夫地越過化城,直抵寶所。唯佛一人,悲智雙運,究竟圓滿,故號為能仁寂默。一切萬法,悉皆含攝於悲智二法之中,故稱為萬德洪名。又能仁是事,寂默是理,理事無礙故號能仁寂默。又能仁是相,寂默是性,性相圓融故號能仁寂默。又能仁是俗谛,寂默是真谛,真俗一如故號能仁寂默。廣而言之,三藏十二部,一切功德莫不具足於釋迦牟尼四個字中,故稱為萬德洪名。[2]
  
宣化上人開示

   「釋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釋迦牟尼」是梵語,「釋迦」翻譯成中文就叫「能仁」。怎麼叫能仁呢?就是能以仁來愛人,以仁愛這種的心來教化眾生。「能仁」也就是慈悲,慈能予樂,悲能拔苦,能拔除眾生的苦,而給眾生快樂。悲能拔苦。悲有三種:
  一、愛見悲。愛,就是這種情愛的愛;見,就是看見了的這個見;悲,就是悲愍。這是什麼人所具有的?這是一般凡夫所具有的;也就是一種同情的心,又叫愛見同情。
  怎麼叫愛見悲呢?因為我們人類,和你近的,你就愛他,就憐愍他;和你遠的,你就不愛他,不憐愍他。所謂親,如果有什麼困苦、艱難,你可以幫助他;你這個親戚朋友和你最好的朋友,你都可以幫助他,看見他有痛苦,你會盡你的力量去幫助他,這都叫愛見悲。可是和你遠的呢?沒有什麼相干的人呢,你就見到他受苦,你也不管他。為什麼呢?你對他沒有一種愛心。有這愛心,你才能有你這個悲。
  還有,和你同類的,你就有這種愛見悲;不同類的呢,你就沒有這種愛見悲了。好象對一切的畜生,牛呀、豬呀、雞呀、鵝呀、鴨呀……,你不單對它沒有一種愛見悲,而且還要吃它的肉!要把它的生命奪取了,來滋養你自己的生命,這也是沒有這種愛見悲了。人哪,幸而還不吃自己;不吃自己,就吃羊呀,吃牛呀,吃雞鴨魚呀,還沒有人吃人。沒有說是,人看見一個人,把他捉住了,就把他殺了,吃他的肉,這還比豺狼虎豹好一點。可是這個虎豹,它也不吃它自己同類。我們雖然沒有自己吃自己,沒有吃人,但是對於眾生、對於畜生,可就沒有這種愛見悲了。
  二、法緣悲。法是佛法的法,緣是十二因緣的緣,這是屬於二乘的。二乘人,就不單有這個愛見悲,而且還有法緣悲。二乘人,他觀一切的法都是從因緣生,但是「因緣無性,當體即空」,因緣它自己沒有自性,所以當體即空,他就觀這個法緣悲。所以他教化眾生,而不著教化眾生這個相,認為一切都是空的。這是二乘人有法緣悲。
  三、同體悲。那麼菩薩、佛的悲又不同了。菩薩和佛這種悲,就叫同體悲,同體大悲。諸佛菩薩和眾生是一個的,因為佛的法身遍滿一切處,佛的心性也是遍滿一切處。因為這個樣子,所以我們眾生都在佛的心性裡頭包容著。我們是佛心裡頭的眾生,佛是我們眾生心裡頭的佛。因為我們這個心,和佛的心是一樣的,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佛的心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我們這個心也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所以佛和眾生是同體的,沒有分別,這叫同體大悲。
  那麼釋迦牟尼佛這個能仁,就具足這三種的意思。要是往寬廣了說,那是無量無邊,這意思是很多很多的。釋迦牟尼佛的這個「釋迦」,是他的姓。
  「牟尼」是佛的一個名字,這也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就叫「寂默」。寂是寂然不動;默是口不言,不單口不言,心也不思,這種境界就是不可思議的一種境界。所以釋迦牟尼佛雖然說法, 但說而未說;雖然未說,可是未說而說。那麼「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這叫寂默,寂然不動。雖然不動,但是感而遂通;雖然感而遂通,可是常常寂默。這是釋迦牟尼一個特別的名字,只有這一位佛叫這個名字,其它的佛就都不叫這麼一個名字。 所以 「釋迦牟尼」這四個字是別名,「佛」是個通名,每一位佛都叫「佛」,這是一個通稱。[6]
[編輯本段]【往昔因緣】
  佛陀於此濁世的因緣在《悲華經》、《大乘悲分陀利經》中有詳細的記載 ,亦可參閱藏地大成就者麥彭仁波切著的《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4]
  在明末,藕益大師為廣弘《悲華經》,曾作偈雲:“此經若能長久住世,五濁惡世不難度盡!”《悲華經》記載此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眾生,剛強難化。釋迦世尊大慈大悲大願大行,為度脫五濁眾生,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所修廣大布施行,為三世諸佛中最為第一!娑婆國土每一寸塵土,無不是釋迦牟尼佛苦行之處!以此善緣,令五濁眾生,有機緣聽聞到佛法。故而在《阿彌陀經》中記載“捨利弗。如我今者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說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捨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經題‘悲華’,即‘慈悲的白蓮華’之意,喻指釋迦牟尼佛,以及如諸佛般發大菩提心,慈悲攝受眾生的大行願者。
  在藏地,大成就者麥彭仁波切依於《大悲白蓮花經》所著的《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中,記述了釋迦牟尼佛因地時,上以國王之軀、下憑畜生之身,為利益眾生而發心、修持、犧牲等種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如果說當今大多數人,包括眾多佛教徒,對釋迦牟尼佛的理解僅僅停留在他曾是印度王子、後出家求道並最終證悟成佛的層次上的話,這本廣傳則向世人全面、詳細、系統地介紹世尊無數劫中六度萬行之行跡,使大家對佛陀,多了一些感性認識與理性了解。
[編輯本段]【娑婆應化】
  《妙法蓮華經》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釋迦牟尼佛誕生於三千年前的中印度,佛陀在降生之前為一生補處菩薩,於兜率天說法,號「白幢天子」,後因諸佛以天樂等各種莊嚴,勸請佛陀:如過去燃燈佛所授記,賢劫千佛之第四尊佛——釋迦牟尼佛,您降生世間、說法度眾、示現成佛的時機已到,請您以過去生於燃燈佛前,所立之誓願,於兜率天說法十二年後,降生於世間,轉大法輪,利益無數有情眾生。 以諸佛殷切之勸請,佛陀遂生起降生世間、說法度眾之堅定心念。 兜率天之天眾聽聞白幢天子(釋迦牟尼佛前世)將降生世間,鹹感哀傷悲泣,憂慮從今後,不能再聽聞白幢天子講經說法,白幢天子知悉天眾之心念,乃告知天眾:吾雖決定降生世間,但吾將一生補處菩薩之權位,以寶冠為記,授與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將繼續於兜率天為諸位講經說法,此事之殊勝,無可比擬,故彌勒菩薩又號「無能勝」,即源於此。
  白幢天子觀種姓、氏族、時、地、母親等五相後,決定降生於中土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之王族,於是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蓮花,入住迦毗羅衛國王後摩耶夫人之母胎。 摩耶夫人夜夢六牙白象入住母胎後,即懷有身孕。
  經十月懷胎,依印度當時的習俗,摩耶夫人返娘家天臂城待產,在許多的侍衛護送下啟程,當行至藍毗尼園時,見樹林蒼翠蓊郁、百花盛開,一切景物均極為清淨殊勝而美好,當摩耶夫人手扶無憂樹之枝葉,佛陀即於此時,於沒有任何痛苦的情況下,由摩耶夫人之右脅誕生。佛陀誕生之時,有各種殊勝妙相與瑞兆產生,大地有六種吉祥之震動,帝釋、梵天以各種化身示現,守護四周;天女散花,天眾以天樂莊嚴,並以殊勝美妙之甘露沐浴佛身,諸天以殊勝妙好之甘露沐浴佛身之緣起,即為後世浴佛法會之由來。佛陀誕生後,隨即於東、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地皆湧現寶蓮承接佛足;世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以此為佛陀於世間示現成佛之緣起。
  (在《我等本師釋迦牟尼佛之來源》中有更深密的講解[3])
  佛陀出生後便成為了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取名“悉達多”意譯為“一切義成、一切事成”,王後摩耶夫人在悉達多太子出生後七天便去世了。太子由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即後來的大愛道比丘尼)精心照料和養育。太子天資聰穎,幼年就通達五明、四吠陀(古印度傳統思想),並且相貌英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人能及。17歲時,娶表妹耶輸陀羅為妃,生下兒子羅睺羅。
  雖然王族的生活優裕而舒適,但太子卻並不貪戀這些世間的享受,太子曾由城之四門出游,見到生、老、病、死、等現象以及修道的沙門,深感人生之苦痛與無常,遂萌出家修道之志。於十九歲,太子夜出王宮,自脫衣冠為沙門。初訪毗捨離國求教,復至王捨城求道,但都沒有得到解脫之境,遂至摩揭陀國伽耶南方的優樓頻羅村苦行林,開始六年的苦行生活,當時淨飯王派了五位侍者與太子一起修行。苦修期間,太子日食一麻一麥,雖至形體枯瘦,心身衰竭,但始終未能成道,遂出苦行林。當時,共修的五位侍者,誤以為太子退失道心,遂捨之而去。
  太子來到尼連禅河沐浴,接受牧女乳糜之供養。恢復體力後,至伽耶村畢缽羅樹下,以吉祥草敷金剛座,東向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靜心默照,降伏諸魔,入諸禅定。四十九日後,於十二月八日破曉時分,豁然大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世人尊稱為“佛陀”(意為覺者),佛號“釋迦牟尼”,時年35歲。由此因緣,畢缽羅樹被稱為菩提樹。釋尊降魔、成道的經過,皆由太子的侍者,即後來蒙佛教化而成道的大尊者優波離所見證。釋迦牟尼佛成道時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指出一切眾生皆具佛性。(昔禅宗五祖為六祖講《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六祖頓悟,即而說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釋迦牟尼佛示現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後,為令眾生入佛知見,以無量的善巧方便開始了49年的弘法事業(詳見一乘三乘),於此同時十方無量的諸佛、菩薩亦化現於娑婆世界,助佛教化。其中熟知的有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等。
  在49年的弘化生涯中,最初佛陀直暢本懷,宣演《華嚴經》二十一日,後觀機逗教,又說《阿含經》十二年,《方等經》八年,《般若經》二十二年,《法華經》和《涅盤經》共八年,這是大會式的宣講,而對於個人各別的教化,不知說過無量數次。佛陀因材施教,點化迷萌,感化無量數人求皈受戒,改惡修善,得大解脫,了悟無上菩提。 如佛陀在波羅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最初和他一起共修的阿若憍陳如等五人,宣說四谛、十二因緣、三十七菩提分、五蘊、四禅等,五人聽後便獲果證,當即皈依了佛陀,成為最初的佛弟子。與此同時,度捨利弗、目犍連等使其捨棄外道,各獲果證。佛陀的弟子有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等國王,及韋提希夫人、末利夫人等王妃,也有社會下層的蓮花色、摩登伽等。佛陀度阿那律、難陀、阿難陀等諸王子出家,也不捨棄理發匠優波離、挑糞工尼提。總而言之,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攝眾,以法領眾,以智教眾,以法養眾。
  慈悲的佛陀對眾生的愛護無微不至,所教化的對象,不分貧富貴賤、種族信仰一律平等,使得歸依的弟子日漸增多,於是便有了僧伽(僧團)。一般認為,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次演教,阿若憍陳如等五人皈依佛教,便是佛教僧伽之始。在佛陀的弟子群中,有著種種賢聖不肖的分別。故而佛陀制定了戒律,並時常教戒弟子有關持戒的重要性。
  以下是經文簡列:
  《楞嚴經》 『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般舟三昧經》 『棄絕情愛,作比丘僧。意欲學是三昧者,當清淨持戒,不得缺犯。』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系念,谛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乃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行作沙門,就無為道,奉行六波羅密,不當虧失經戒。慈心精進,不當嗔怒。不當與女人交往。齋戒精進,心無所貪慕。其人壽命終時,阿彌陀佛自與諸菩薩阿羅漢,飛行迎之。往生無量清淨佛國。』
  
《遺教經》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如我住世,無有異也。』
  

  正是戒,維系了僧團的清淨,個人遵照戒律而行,過著法制的生活,僧團就是民主自治的象征,佛陀又規定每半月布薩誦戒一次,集合說戒,使諸比丘都能在清淨戒法中長養善心,長行梵行。
  《大般涅盤經金剛身品》雲『如來身者是常住身 不可壞身 金剛之身 非雜食身 即是法身』然而佛陀在度生的過程中,也曾受到外道的迫害及種種的災難。據《佛說興起行經》記載,佛陀歷經孫陀利謗佛、戰遮女系盆誣陷、奢彌跋謗佛,以及被木槍刺腳、被擲石出血、食馬麥、受苦行、患頭痛、患背痛、患骨節疼痛等十次災難。這些都是佛陀的慈悲示現,為讓眾生明了因果業報不失,令生怖畏之心,不再留戀無常的色身,不再執著於世間的種種事物,而能斷惡行善,獲證永恆法身。《佛說大般泥洹經金剛身品》中雲『如來身者。是為法身非穢食身。雲何當有若病若惱若壞如壞器耶。隨受化者現老病死。如來法身金剛難壞。』
  故而佛陀於八十歲時示現涅盤,為令眾生於佛法中生珍重心,進而實踐解脫之道。《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雲『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臨入涅盤之際,佛陀指示弟子們,要“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並開示弟子說:“如果你們不能依照我的教導而行,即使我活了千萬年,於汝何用?如果你們能依教奉行,亦如我永久住世。你們要堅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皈依其他;你們要精進修學聖道,解脫煩惱,住心不亂,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佛陀明示弟子不要傷心,因為天地萬物有生就會有死,合會必然有別離。 最後佛陀針對阿難所提出的四個關鍵問題,開示弟子們,在佛入滅後,要以戒為師、以四念處安住、以默擯置之調伏惡人、在一切經首安立“如是我聞”令人起信。並再次叮咛弟子,要常常思慕佛陀的生處、悟處、說法處、涅盤處。最要緊的是,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佛說四十二章經》中雲:『佛言‘佛子離吾數千裡 憶念吾戒 必得道果 在吾左右 雖常見吾 不順吾戒 終不得道’』
  佛陀入滅,遺體荼毗,留下捨利八斛四斗,被分成八份為摩羯陀王阿阇世、吠捨離的離車毗族、迦毗羅衛的釋迦族、阿摩羅迦波的布利族、羅摩伽摩的俱利耶族、波伐的末羅族(南末羅國)、拘屍那迦的末羅族(北末羅國)和吠多底波的婆羅門分得,各建捨利塔供養。 後來,阿育王取出全部捨利,分成八萬四千份,分別盛入寶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養,其中有許多傳入中國。1987年在法門寺的地宮中發現了許多唐代古物,世界上惟一的佛指捨利即在其中。據史料記載,唐時,該捨利“長一寸二分,上齊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隱痕,色白如雨稍青,細密而澤,髓穴方大,上下俱通”。所記與實物吻合。
  
捨利簡介

  《妙法蓮華經憂波提捨》卷上雲:‘名一切諸佛堅固捨利者,謂如來真實法身,於此修多羅不敗壞故。’
  《金光明經》卷四〈捨身品〉雲︰‘捨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大智度論》卷五十九謂︰‘供養佛捨利,乃至如芥子許,其福報無邊。’
  依《長阿含經》卷四〈游行經〉所述,釋尊於拘屍城雙樹間般涅盤後,佛捨利八分。由八個國家各自起塔供養。另據《阿育王傳》卷一載,佛滅度百年後,阿育王搜集佛遺存的捨利,建造八萬四千寶塔供養之。
  《浴佛功德經》分捨利為二:(一)生身捨利,又稱身骨捨利,即佛之遺骨。(二)法身捨利,又稱法頌捨利,即佛所遺之教法、戒律,而以捨利比喻之。
  《法苑珠林》卷四十分捨利為三:(一)骨捨利,其色白。(二)發捨利,其色黑。(三)肉捨利,其色赤。
  《長阿含》卷四《游行經》、《菩薩處胎經》卷三《常無常品》、《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等亦有全身捨利與碎身捨利之說。另有謂將遺骨全部收入一塔者,稱為全身捨利;將遺骨分置多處者,稱為碎身捨利。關於全身、碎身捨利之說,或起源於古代印度梨俱吠陀時期所行之土葬與火葬二法,而以土葬之遺體稱為全身捨利,以火葬後之遺骨稱為碎身捨利。
[編輯本段]【佛國淨土】
  在佛經中有對十方佛剎的描述,其中最為廣大佛子們熟知和崇仰便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與娑婆世界相比,十方佛剎簡直是不可思議的莊嚴,難道佛所成就的佛土有不淨嗎?
  《證契大乘經》載:『爾時世尊現自佛土,名無邊阿僧祇功德寶蓋不可思議莊嚴。其土廣博。俱胝那由他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佛土。一一皆入無邊阿僧祇功德寶蓋不可思議莊嚴佛土王中。其佛土王。彌樓須彌摩诃彌樓及諸黑山。眾流河海川阜堆險。土石凡礫糞污諸蟲泥穢不淨。地獄畜生閻魔鬼界。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及舊佛土莊嚴鹹悉除去。地平如掌琉璃所成。』
  《大般涅盤經》載:『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三十二恆河沙等諸佛國土。彼有世界名曰無勝。彼土何故名曰無勝。其土所有嚴麗之事皆悉平等無有差別。猶如西方安樂世界。亦如東方滿月世界。我於彼土出現於世。為化眾生故。於此界閻浮提中現轉法輪。非但我身獨於此中現轉法輪。一切諸佛亦於此中而轉法輪。以是義故。諸佛世尊非不修行如是十事。善男子。慈氏菩薩以誓願故。當來之世令此世界清淨莊嚴。以是義故。一切諸佛所有世界無不嚴淨』
  本師的佛土亦如十方諸佛般不可思議的莊嚴,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五濁惡世的世界呢?
  《維摩诘所說經》中有詳細解釋:『爾時,捨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雲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捨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國土嚴淨,非如來咎;捨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捨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捨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捨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捨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捨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捨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捨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又〖覺林菩薩偈〗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叢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欲淨其土 先淨其心 隨其心淨 即佛土淨』
  我等眾生,心垢深厚,業垢深重,本性迷蒙以久,十方諸佛雖恆常加持護念,但我等業重,無法與諸佛的淨土相感應,更無法見佛聞法而依教奉行。如慈母喚子,癡子不聞。
  釋迦牟尼佛不忍我等長劫冥苦,發大誓願救度我輩,示現穢土成佛,所以隱自淨土而現穢土,攝受我等,以無量劫難行苦行,使我等有緣眾生,能以大罪業之身,得生有佛世界,遇佛聞法,種菩提因,行菩提行,從而踏上菩提正道,永不退轉。非但釋迦牟尼佛如此,賢劫千佛,一切諸佛,亦如此慈悲加護一切眾生,以廣大誓願攝受眾生,以種種善巧令得解脫。
  娑婆的眾生不明清淨本然之心地,終日沉浸在妄想,執著,悭貪,愚癡之中,難以調伏,是故慈悲偉大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開示了不可思議的『淨土念佛』法門,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巍巍不可思議,即是涵蓋了彌陀本願海,十方諸佛,皆共護念,亦是萬德洪名,度一切苦厄,能令眾生入佛知見,畢竟成佛。
  
印光大師開示

  大覺世尊,愍諸眾生,迷背自心,輪回六道,久經長劫,莫之能出。由是興無緣慈,運同體悲,示生世間,成等正覺,隨順機宜,廣說諸法。括舉大綱,凡有五宗。五宗維何,曰律,曰教,曰禅,曰密,曰淨。律者佛身,教者佛語,禅者佛心。佛之所以為佛,唯此三法,佛之所以度生,亦唯此三法。眾生果能依佛之律教禅以修持,則即眾生之三業,轉而為諸佛之三業。三業既轉,則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盤矣。又恐宿業障重,或不易轉,則用陀羅尼三密加持之力,以熏陶之,若蜾蠃之祝螟蛉,曰似我似我,七日而變成蜾蠃矣。又恐根器或劣,未得解脫,而再一受生,難免迷失。於是特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門,俾若聖若凡,同於現生,往生西方。聖則速證無上菩提,凡則永出生死系縛,以其仗佛慈力,故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也。須知律為教禅密淨之基址,若不嚴持禁戒,則教禅密淨之真益莫得,如修萬丈高樓,地基不固,則未成即壞。淨為律教禅密之歸宿,如百川萬流,悉歸大海,以淨土法門,乃十方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法門。故華嚴入法界品,善財蒙普賢加被開示,已證等覺,普賢乃令發十大願王,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復以此普勸華藏海眾。而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下生,乃五逆十惡,將墮阿鼻地獄之人,蒙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但數聲,即便命終,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觀此,則上自等覺菩薩,不能出於其外,下至逆惡罪人,亦可入於其中。其功德利益,出於一代時教之上。以一代時教,皆仗自力,以出生死。淨土法門,未斷惑者,仗佛慈力,即可帶業往生,已斷惑者,仗佛慈力,遂得速登上地。乃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不可以常途教道,相為並論也。以故華嚴法華等諸大乘經,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馬鳴龍樹等諸大祖師,悉皆顯闡贊導,普勸往生。[5]
[編輯本段]【十大弟子】
  十大弟子。又作釋迦十聖、十弟子。即佛弟子中特別卓越之十人。隨佛教化,示現聲聞,隨樂而各專一法門,皆具眾德而各有專長,故稱第一。關於此十大弟子,《維摩經》卷上〈弟子品〉、《灌頂經》卷八、《出三藏記集》卷十二均有記載。
  
摩诃迦葉尊者

  祖師是古印度摩揭陀國王捨城人。少欲知足,能堪苦行,故稱‘頭陀第一’。「頭陀」是譯音,意為清心寡欲,掃除世間塵垢煩惱,是佛教的苦行之一。祖師本娶跋陀羅迦卑梨耶為妻,二人皆不好五欲,志行清淨,後皆皈依佛陀。大迦葉從佛出家後,受佛教化,發正智,八日即證入阿羅漢果。世尊示三乘解脫同一,分半座與迦葉。而靈山會上拈花微笑的故事,更為禅家脍炙人口之公案。佛將無上正法付囑於師,亦將金縷僧伽梨衣付囑於迦葉。令其轉授當來彌勒佛。是以後來尊者隱於中印度摩揭陀國雞足山中入定,待於來日之龍華會。佛涅盤後,大迦葉召集眾阿羅漢到王捨城靈鹫山集合,集結三藏經典,由阿難尊者誦「經」、優波離尊者誦「律」、富樓那尊者誦「論」。對於佛法的流傳,有極大的功勞。
  
優波離尊者

  祖師出家前為宮中理發師,與諸王子一同隨佛陀出家後,奉持戒律,無絲毫觸犯,故稱‘持律第一’。尊者的一生都跟隨著釋迦牟尼佛。在佛是太子的時候,他就來做佛的護衛;佛修道的時候,他又做佛的一個護法;佛成佛了,他做佛的弟子。他這一生,沒有離開過佛。尊者,在過去無量諸佛的教中,他都是持戒第一;他在往昔就發願嚴持戒律,要修行這戒法。現在釋迦牟尼佛來到娑婆世界成佛,優波離尊者仍然同時來到這個世界上來,所以佛就教他在這個佛法裡邊專門來修行戒律。對佛所說的戒律絲毫都不犯,對於戒律上最精嚴,規行矩步,絲毫也不馬虎,對於行住坐臥這四大威儀,都特別注意。堪稱為戒律權威。佛問每一個弟子、每一個菩薩,各人所證得圓通的道理。優波離尊者從座位起來,頂禮佛足,對佛說:「我曾經親自隨著世尊逾城出家,親見世尊在雪山修行六年的種種勤苦,也親見世尊降伏諸魔、制諸外道。從此之後,我深深地知道這個貪欲為諸漏的根本,狂心頓歇,就解脫了世間種種貪欲煩惱。世尊教我專門持戒律,乃至教我持守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一切的性業、遮業,都清淨了。因為守戒守得清淨,所以業也都清淨。身心都非常清淨、非常寂靜,於是就證果成阿羅漢了。」第一次結集經典時,由優波離誦出律,故為律藏傳持之祖。
  
羅侯羅尊者

  祖師是佛陀做太子時和妻子耶輸陀羅所生,為佛陀親子。佛陀為羅侯羅剃度後,拜捨利弗為戒師,捨利弗為他受沙彌十戒,成僧團中有沙彌之始,時年十五歲。祖師誦經十分勤奮,能誦讀不懈, 因未受具足戒,不可與比丘同宿,出房宿於廁。曾與捨利弗行乞,於途中受迫害,以慈心而能忍。由於嚴守制戒,修道精進,得阿羅漢果故稱‘密行第一’。
  
捨利弗尊者

  祖師早年遍習世間技藝,又能廣解諸論,年十六已能摧伏其他議論,後因聽到馬勝比丘說因緣所生法的偈頌,即能了解諸法無我之理,於是皈依佛法。以智慧猛利,能解決諸疑,故稱‘智慧第一’。由於祖師修持精深,又通曉外典,故歸佛後屢能摧伏外道。
  
須菩提尊者

  祖師是古印度拘撒羅國捨衛城人,從釋迦牟尼佛出家,甚能通達空義,故稱‘解空第一’。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所載,佛由仞利天下降閻浮地時,眾人皆前去禮佛。當時祖師正坐著縫衣服,正准備前往迎接佛陀時,頓生一念,乃觀諸法皆空、不造不作之理,遂解 今所歸命實為真正之法聚,於是回到原來的位子上繼續縫衣。
  
富樓那尊者

  祖師是古印度迦毗羅衛人,國師之子。先與朋友出家修苦行,釋迦成道後,前往歸依,精進修持,不懈不怠,善於分辨佛義,廣宣法理,故稱‘說法第一’。祖師說法時能因人施教,先以辯才使聽者歡喜,次以苦楚之言責切其心,終以明慧教誨空無,令聞者解脫,從之證果,至入涅盤。
  
阿那律尊者

  祖師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即佛陀的叔父甘露飯王之子,佛陀成道後歸鄉,阿那律與阿難、難陀、優波離等一起出家為佛弟子。修道精進,得天眼,能見十方世界,故稱‘天眼第一’。祖師曾於聽法中酣睡,佛陀叱責之。遂立誓不眠,因而失明。其肉眼雖敗壞,然以精進修行,遂獲天眼。由佛開示《八念經》而獲道果。正是天眼使祖師陀對世界看得太清楚太明白了,所以他是最心平氣和的羅漢,跟誰都合得來。
  
摩诃目犍連尊者

  祖師是古印度摩揭陀國王捨城人,幼時即與捨利弗結交,志同道合。二人起初隨外道修學。後受捨利弗引導歸佛。從釋迦牟尼佛出家,得六神通,神足輕舉,能飛遍十方,故稱‘神通第一’。 祖師曾以道眼,觀見母親在餓鬼道受苦,後為救其母,按照佛陀的教導,在七月十五設盂蘭盆供奉十方僧眾,以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救度母親。由此,佛教有「盂蘭盆節」。
  
摩诃迦旃延尊者

  祖師是古印度阿盤提國婆羅門之子。原修習外道,後跟隨佛陀學法,能分別深義,敷演道教,故稱‘論義第一’。祖師善演佛略說之法義,助益於弟子對佛法之理解。又熱心布教,住於阿般提國,教化無數。
  
阿難尊者

  祖師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於佛成道日出生,後跟隨佛陀出家。能知時明物,所至無障礙,多聞憶持不忘,堪任奉上,故稱‘多聞第一’。尊者端正清淨,如好明鏡,見其相者,聞其聲者,睹其威儀者,莫不歡喜。又隨佛入天人龍宮,見天人龍女,心無染著,雖未盡殘思,而不能染。雖能得阿羅漢道,以供給供養佛故自不盡漏。以此大功德故,雖非無學在無學數中,雖未離欲在離欲數中。阿難侍佛二十五年,佛所宣說,悉能憶持,不忘一字。迦葉贊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佛滅後第一結集由阿難誦出三藏中的經藏。世尊之姨母,及五百釋氏女眷,得以出家,皆由阿難盡力請求之功。在寺院中,阿難與迦葉總是侍立在佛祖的兩邊,成為佛祖的協持。
[編輯本段]【如來十號】
  佛是佛陀的簡稱,佛陀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或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修行到所有功德都圓滿。本來佛有一萬種名號,後來人們愚鈍了,就慢慢簡略為十種名號。
  劫初諸說上,皆有萬名,眾生漸鈍,則減為千名(如帝釋之千名),眾生彌昧,則減為百名,眾生更愚,則減為今之而十名。釋迦牟尼佛或諸佛通號之十大名號。又稱如來十號、十種通號。 [出佛說十號經]祖師所述經教。皆依此義而釋。此十號義。若總略釋之:
  (一) 如來(梵tatha^gata ),音譯多陀阿伽陀,則無虛妄。名如來。謂乘如實之道而來,而成正覺之意。
  如來之義有三。謂法身報身應身也。
  金剛經雲。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此法身如來也。
  轉法輪論雲。第一義谛名如。正覺名來。此報身如來也。
  成實論雲。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應身如來也。
  (二) 應供(梵arhat ),音譯阿羅诃,良福田。名應供。意指應受人天之供養。
  應供謂萬行圓成。福慧具足應受天上人間供養。饒益有情。故號應供。
  (三) 正遍知(梵samyak -sam!buddha ),音譯三藐三佛陀,知法界名正遍知。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
  正遍知(亦名正等覺。)謂具一切智。於一切法無不了知。故號正遍知。以一切法平等。開覺一切眾生成無上覺。故號正等覺。
  (四)明行足(梵vidya^ -caran!a-sam!panna ),具三明。名明行足。即天眼、宿命、漏盡三明及身口之行業悉圓滿具足。
  明行足。明即三明也(三明者。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也)。
  行足者。謂身口意業。正真清淨。於自願力一切之行。善修滿足。故號明行足。
  (五)善逝(梵sugata ),不還來。名善逝。乃以一切智為大車,行八正道而入涅盤。
  善逝者。即妙往之義也。謂以無量智慧。能斷諸惑。妙出世間。能趣佛果。故號善逝。
  (六)世間解(梵loka -vid ),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了知眾生、非眾生兩種世間,故知世間滅及出世間之道。
  無上士(梵anuttara ),無與等。名無上士。如諸法中,涅盤無上;在一切眾生中,佛亦無上。(今此經中合世間解無上士以為一號。雖開合不同。其義則一。故兩存之。)
  世間解者。謂世間出世間因果諸法。無不解了也。
  無上士者。謂業惑淨盡。更無所斷。於三界天人凡聖之中。第一最上無等。故號世間解無上士。
  (七)調御丈夫(梵purus!a -damya-sa^rathi ),調他心。名調御丈夫。佛大慈大智,時或軟美語,時或悲切語、雜語等,以種種方便調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盤。
  調御丈夫謂具大丈夫力用。而說種種諸法。調伏制御一切眾生。令離垢染。得大涅盤。故號調御丈夫。(梵語涅盤。華言嚴滅度。)
  (八)天人師(梵s/a^sta^ deva-manus!ya^n!a^m! ),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示導眾生何者應作何者不應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脫煩惱。
  天人師謂非獨與四眾為師。所有天上人間魔王外道釋梵天龍。悉皆歸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號天人師。(四眾者。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
  (九) 佛(梵buddha ),知三聚。名佛。(三聚者。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也)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知見三世一切諸法。佛梵語具雲佛陀。華言覺。謂智慧具足。三覺圓滿。故號為佛。(三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
  (十) 世尊(梵bhagavat ),具玆十德。名世間尊。即具備眾德而為世人所尊重恭敬。世尊謂以智慧等法。破彼貪嗔癡等不善之法。滅生死苦。得無上覺。天人凡聖。世間出世間。鹹皆尊重。故號世尊。
  此外,諸經論中亦有僅列舉十號者,即將世間解、無上士合為一號,或將佛、世尊合為一號,或將無上士、調御丈夫合為一號等諸說。
[編輯本段]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最初教義
  釋迦牟尼進入般涅盤後,他的弟子們匯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傳身教,通過幾次結集,形成經、律、論“三藏”。
  隨著佛法傳播范圍的日益擴大,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關於釋迦牟尼基本的教義,後世有許多不同的見解。
  但是無論是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經》中的三法印、四聖谛、八正道、緣起法等,
  是釋迦牟尼最初的教義,這些教義又被稱為原始佛教。

 

上一篇:遠離貪欲獲十種功德
下一篇:吃葷者開始吃素後容易饑餓該如何解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