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傳統文化從哪裡下手?從那個你最放不下的東西,先難!從你最放不下的人放起。我不是叫你拋家棄子,你不要到時候怪到我頭上。放是心上不要罣礙,不要執著,那不是責任放下。有時候說話不容易就在這裡,講了人家理解錯了,就麻煩了。為什麼?其實道理很簡單,今天你愛護你的親人,很好,可是你罣礙了,你操心了,不只你累,誰也累?對方可以感覺到,這麼親的親人怎麼感覺不到。你有負擔,他也有負擔;你放下了,他就放下了。所以記得二00三年,我到海口去,我媽就說:把你交給老祖宗,我不操心了。真放下,我到海口去都睡得很好。結果過了幾個月,我回家過年,打開門見到我母親,我說:媽,你這幾個月修道的功夫很好。我媽一頭霧水:你又不在家,你怎麼知道我修得不錯?我說:媽,我這幾個月一點都不操心,心裡沒負擔,鐵定是妳放下了。我媽,嗯,點點頭。我贊歎母親放下了,就代表以後也不能再提起來,不然這樣會讓兒子笑話我功夫退步了。所以我們母子兩個也是互相鼓勵、互相肯定。所以真的很多事情把道理想通了,別干那個對自己、對別人都沒好處的事情。
所以剛剛講到顏回不貪著世間的這些享受,這也是承傳夫子的道德,夫子說,“飯疏食飲水”,吃粗茶淡飯,“曲肱而枕之”,剛好沒錢買枕頭,手這麼一弓起來就當枕頭睡了,“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不會起貪世間的功名利祿。樂什麼?樂道!他深入古聖先賢教誨,有法喜,不斷的從內往外湧,高興。有沒有人說我好窮,我好快樂!有沒有?大家有沒有聽過,有人說,我窮得沒飯吃,好高興。所以安貧樂道,那個是樂道,不是樂沒錢,不是樂沒得吃,是真正了解到,人生真的喜悅是從內自自然然湧出來的。只要那個樂是因為獲得外在的人事物而樂,那個樂遲早會變化,因為人事物都會變,一變,苦就來了。所以真正的樂不能從外面去找。
比方說夫妻恩愛,世間人很多人羨慕,可是有可能那個樂最後會變成什麼?苦!比方說她先生要出差三天,她哭得死去活來,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的夫妻?那你說她那個哭是從哪裡來的?從前面的恩愛來的。所以這個不叫真恩愛,這叫什麼?叫占有,要把他拿開,不行,這是我的。夫妻裡面常常要問:你愛我嗎?對不起,我這是從別人那裡拿到的經驗,為什麼?一個人人生的精力有限,但是又要跟廣大的人群交流,多截取別人的長處、經驗就對了。因為曾經我在台灣的時候,有一些四、五十歲的婦女,剛好她們做義工好幾天,最後一天學員都走了,當天晚上我們一起散步的時候,這些婦女就很神秘的問我,還偷偷的問,她說:蔡老師,奇怪了,我們夫妻的事,你怎麼都知道?她們覺得說我沒結婚怎麼知道這麼多事。告訴大家,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因為我得跟夫妻講課,所以趕緊搜尋生命當中父母、長輩他們夫妻相處的這些情境,包含不斷的接觸群眾的時候,他們也會把一些情況告訴我,我趕緊搜集客觀資料,然後再跟大眾來分享。所以世間的苦,從外得到的樂失去之後就變成苦了,這個叫壞苦。因為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會變。
台灣有一個真實的例子,一對夫妻感情非常好,結果這個先生意外離開了,後來這個太太沒有多久,受不了沒有先生的日子,自殺死了。請教大家,她為什麼要自殺?什麼緣造成了她自殺?對她先生那個情感的執著,最後沒有先生了,活不了。請問她先生是在幫她,還是在害她?你們說的。有時候這個時代講話實在不容易,點到為止,你把它講得太具體了,底下聽的人心裡不高興:哼,我就不是這樣,你還講那麼武斷。所以點到為止就好了,懂的他就懂了,不懂的你不要跟他抬槓。所以其實《資治通鑒》裡面這一句話非常好,“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愛護一個人不循著道理、真理,很可能愈愛愈害了他。這一句話在哪?在所有人與人的關系裡面。我們剛剛講夫妻,夫妻是個緣分,有緣聚就有緣散,請問這個緣聚了之後,我們希望帶給對方生命什麼樣的啟發跟提升?這個我們腦子裡要很清楚,是讓他更有智慧,是讓他更明白生命的真谛,是讓他愈來愈幸福,而不是讓他愈來愈執著這個情愛。一執著情愛,人就愈貪,人習性愈重,靈性愈沉下去,那怎麼是愛他?最後緣變化了,帶給彼此的就是痛苦。夫妻如是,教育孩子、子女的緣分也是這樣,愛護他,沒好好教育他,最後就變溺愛了。
有一個班上的孩子,中學的孩子,他們的老師給他們寫一篇文章叫“我的母親”,以這為主題。不過題目抓住這個主題自己定。剛好班上有兩個女孩的母親去世了,已經離開她們了,其中一個女孩寫的是“微笑的母親”,她的母親很樂觀,縱使是在得癌症的過程當中,都是非常平靜的去面對,哪怕在床上生病的母親,她的印象都是微笑,這個給孩子一生很好的態度。另外一個孩子同樣是失去母親,她寫的就是“夢中的母親”,因為母親很溺愛她,老師到她們家去拜訪過,都已經念中學了,床上還一大堆洋娃娃,母親確實是很疼愛她,但是她很依賴。所以當母親離開都已經好長一段時間了,她還沒有從母親的離開當中走出來。所以這兩位母親教育她的態度完全不同。所以這一句話,用在不管是君臣、朋友、兄弟,人與人的關系都是這個道理。
我記得念初中的時候,很多女同學好得不得了,上廁所都一起去,結果很奇怪,幾個月之後,因為一點小事,從此兩個人就不講話了。請問大家,愛之有沒有以道?而且那個根本不是愛,那是什麼?欲,欲望,占有。那個欲望愈來愈重了,哪一天這個朋友沒有先想到我,就發一頓大的脾氣,你居然沒先想到我,還先想到那個人,就沒完沒了了。光說這一段就覺得挺累人,想都會累了,還去干那種事,真傻。所以孔子講,“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愛他的時候他什麼都好,都念念為他著想;討厭他的時候,詛咒他,罵他。明明是同樣一個人,為什麼差這麼多?這樣的態度是不是有點迷惑顛倒了。
我們冷靜反思自己的一生,所有的親朋好友曾經跟我們很好的,現在我看他不順眼的,有沒有?假如有,非惑欤?是不是有點搞不清楚狀況,迷惑了?我們看不是他變了,是誰先變?是我們的心先變了。面對人生的親朋好友,我們要時時不忘初心,人就不會順著這些意氣、情緒去處理事情。比方說我在學校任教,看到這些小朋友,我的初心是把他教好。沒有人到學校去是要去罵學生的吧?是要去看學生不順眼的吧?所以這個意念、這個初心,就一直把它保持下去,人就理智,不會意氣用事了。為什麼會惡?為什麼本來愛會變成討厭?就是因為我們在這個關系當中產生控制欲望,結果不如我們的意思,瞋恚心就起來了。所以道義之交是不談條件的,是沒有要求的。人只要起念頭、有條件、有要求,他已經不在道義當中了,他已經不在行道了。所以孟子是“養浩然之氣”。一個人為什麼會有浩然之氣?無欲則剛,他沒有任何欲求、要求。所以我們是不是在學傳統文化,就看是不是念念都跟道義、情義、恩義相應。
現在的人,什麼關系,沒先想到義,都先想到利,所以這種關系非常脆弱。聽說現在很多年輕人要去結婚,還沒結,要先財產公證,這些財產是,這冰箱我買的,鞋櫃我買的,先記一下,然後桌子是你的,都要記一下。還沒結婚就想什麼?我說這個現象實在堪憂!還沒先提起道義,就先自私自利了,一有什麼摩擦,可能沖突就來了,到時候冰箱也沒得放,鞋子也沒得放,生活中小事都變大事了。諸位還沒有結婚的學長,假如您要結婚,拜托一下,好好演出什麼叫中華文化教育之下的夫婦,就是道義之交。所以你假如真的要結婚,有一個信念,要為對方奉獻一生,沒有任何要求。你有這樣的心境,你再結婚,不然我保證,你結了婚一定會有苦,一定會有爭執。有這樣的心態,走入婚姻才能經營好。
我們注意看,三十年、五十年之前的,有受過中華傳統文化的婦女,她們真的是這樣,道義,付出了一輩子,哪有曾經計較過,跟父親計較哪一件事,我們沒有看過。而且很有意思,道義的人生,苦盡甘來,你看到了晚年,孩子們都很孝順,整個家族都非常感激這個大嫂,感激她對家族的付出。大家想一想,請問是現在的婦女辛苦,還是五十年前的婦女辛苦?五十年前生六個、八個正常,有實力的話生十二個的。一個先生賺錢,不只養八個孩子,還有什麼?公公婆婆、小姑小叔,你說那個難度有多高。省吃儉用!早上三點多起床,晚上都不知道多晚才休息,而且鞋子、衣服還自己做,難度這麼高,這個婦女一個苦字都沒講過,為什麼?她道義!該做的,再怎麼累她都不會抱怨。咻!五十年之後,現在的婦女生一個、生兩個,還沒跟公公婆婆住,結果一天到晚苦苦苦苦苦,抱怨一大堆,明明責任沒有以前那麼重,為什麼反而抱怨成這樣?所以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心動,不要怪環境,不要怪他人,其實都是我們的心偏離了道義、情義,才會有這麼多人生的苦惱產生,抱怨都來自於計較東、計較西。
所以剛剛就夫子這一句話跟大家交流一下,看清自己,面對任何的親朋好友的緣分,我們不忘初心,只有一個目的,怎麼樣幫助他,怎麼樣利益他。再調得更單純一點,我們這一生不管遇到任何的親朋好友,只有一個態度,就是為他好,利益他,很單純。這是我們講到格物,不貪的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