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學習傳統文化的心態:隨順聖賢教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接下來談的是學習的心態,所謂態度決定成就、成功,而不是成功以後才來改變態度。世間的成就如此,學問亦如此,心態對了,他的學問才能不斷提升。而我們學儒最好的榜樣是孔子,包含孔子的弟子,“有顏回者好學”,所以我們學習要跟孔子學,要跟顏夫子學,他們的心態成就了他們一生的道德學問,都入聖人的境界。所以我們德比於上,一開始就是依這個標准。首先第一條,隨順聖賢教誨,絕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一點很關鍵。今天我們打開經本,不見得就是在跟聖賢人學,我們假如不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其實還是跟自己學,不是跟聖賢人學,想的、做的都是順著自己的意思。甚至於還拿聖賢的經典來做擋箭牌,來順著自己的執著,說服別人,這都不妥當。比方說我們不願意承擔,就找借口,隨緣、隨緣,那不就是拿著聖賢經典來順著自己的習氣嗎?那叫隨便,不是隨緣。

    子張曾經問孔子,“子張問善人之道”,孔子的回答,“不踐跡,亦不入於室。論笃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為什麼要寫這一段給大家看?其實這些理我們可以直接說出來,但為什麼還是要把夫子教誨先寫一下?因為我們要依法不依人。我們所說的是讓社會大眾明白,但是有沒有依經典在說話?不然大家一稱贊我們,你真厲害,說著說著都不知道自己的話有沒有跟著經典走了,慢慢的會狂妄,八風一吹,吹到最後不可一世就麻煩了。子張問孔子,其實意思就是善人要學聖賢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去實踐力行?善人他是心地非常善良,言行善良,樂於助人。但聖賢之道他是要己立而立人,己達達人,他還要有智慧才可以幫得上人。所以善再提升,成賢成聖。應該怎麼做?人心地善良要怎麼契入聖賢?孔子回答“不踐跡”,這個跡就是聖賢的行持。聖賢的行持在四書裡面,那都是聖賢人做到,把它記下來的。這個兩個“不”字,其實負負得正,沒有依循他們的行持去做,很難登堂入室,就入不了聖賢的門。所以提醒我們一開始要怎麼樣?照著做,一言一行都要效法聖賢,你才能慢慢像聖賢。

    所以這從《孝經》來講就是,“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大家希不希望我的人生言滿天下無口過?我話再怎麼講都不會造孽,都能利益人,所做一切事都不會跟人結怨,讓人如沐春風,希不希望?希望。這是結果,要先下什麼功夫?先老實聽話!要怎麼樣?講的話都要是跟經典相應才講,所做的都要跟經典相應才做,慢慢這個叫入模子培訓,是吧?那個聖賢的模子裡,好好的在裡面練,練到最後你就像了。所以一開始隨順聖賢教誨,一言一行,甚至起心動念都要遵照經典來做。意思就是要效法,要學儒,學孔子、學顏子、學曾子,我們面對一個情境,孔子會怎麼做?顏子會怎麼做?這個就是學,沒有自己的意思,完全依照經典來效法。

    後面講到的,“論笃是與”,這個意思就是跟《孝經》講的口無擇言,不用刻意去想,怎麼講都跟經典相應。“君子者乎”,就是怎麼做都是君子的行為,都不會偏頗。再來,“色莊者乎”,論笃是與是言語,君子者乎是他的一切行為都跟君子相應,前面是因為下功夫了。當你有一天覺得說,讓我不講傳統文化我不知道怎麼講話,恭喜你,你已經去蕪存菁了,以前那些世俗的煩惱習氣汰換掉了,一開口就是經典。當然這個經典的背後還是調劑人情,很有人情味。你不要開口就經典,人家馬上站起來,對不起,我要上廁所。那是好為人師。不是。是怎麼談都跟所有聖賢教誨完全相應,就對了。孔子說,“七十隨心所欲,不踰矩”。其實孔子是勉勵我們往這個目標去邁進,愈聽話,這個境界來得愈快。孔子七十而隨心所欲,不踰矩,我們當弟子的?要有志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老實把夫子這些教誨領納了,少走很多彎路,彎路都是自己搞出來的。
 

上一篇:蔡禮旭:教育孩子從扎根開始:澆水要澆根
下一篇:淨空法師法語:念佛的音聲觸動他的善根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