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學習經典的心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我們今天大家一起來共學,假如我們回去就是,“好!我多抄一點,回去好好給他們講個三天三夜,他們一定說,你整個人都不一樣了,太有學問了。”這個心態叫什麼?今之學者為人,學了干什麼?講給人聽的,謀得人家的肯定,這也叫名聞利養。我們雖然在弘揚文化,可能我們會犯這個時代最常出現的問題。大家看民國初年這些文章寫得特別好的人,還拿到博士學位,世界還肯定他的學術的,最後什麼?過河拆橋,把文言文廢掉。而這些人卻都是從小讀文言文,他才有這麼厚的文化功底。但是他學著學著,統統把這些道德學問當知識,當自己往後謀取自己功名利祿的工具。因為他有學歷,因為他可以把這些經文都念出來,人家都被他唬住了,可是他卻連一個不忘本的心態都沒有植在他的心中。所以今天假如我們的下一代背了一大堆的經文,孝不懂,知恩報恩不懂,我們又栽培出可能是跟那個時候差不多,要來同樣是毀傳統文化的人,就是被我們培養出來的,所以這些我們可不能不清楚。
不要說遠的,我們現前的小孩子、小學生,只要他不強調克除自己的習氣,他只要懂得幾句《論語》,保證對父母都傲慢。有一個小孩子,他媽媽有點情緒,他就跟他媽講:“媽,孔子是溫良恭儉讓,你怎麼沒做?”自己有沒有溫良恭儉讓?先看他媽。以聖賢人的心境,不見父母過,這才是對的心境。我們看我們現在經典能背那麼多,父母的過時時還放在心上,這個就是我們沒有從心地下功夫。“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這個心有沒有真轉成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不轉,記的東西愈多,都是落在表面文章上面。所以剛剛跟大家談不能見世間過,“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時間完全耗在這上面,不可能自己能下得了太多功夫。
|
|
|
|
|
|
上一篇:蔡禮旭:欲是敗家亡國因
下一篇:佛祖教你減肥—身體發胖的原因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