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為什麼我們經常會去做不該做的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為什麼我們經常會去做不該做的事?

                                              淨界法師


    在整部《楞嚴經》的理論篇當中,佛陀主要是告訴我們兩個重點,就是這個菩薩:第一個我們雲何應住?就講到這個安住的問題;第二個是雲何降伏其心?就是你平常是用什麼來調伏你的妄想心。那麼在整個學佛的過程當中,在你還沒有開始修學之前,第一件事你一定要把自己安住下來。

    為什麼我們學佛要安住呢?

    我們看印光大師也好,善導大師也好,他對我們啊…诃責我們是:生死罪障凡夫。當然我們對這句話,什麼叫生死罪障凡夫,我們剛開始也不懂,就這樣讀過去。但是等到你開始發心受戒,你站在十方諸佛面前,許下你的心願:從今開始我某某某,我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你許下你生命的目標,你希望能夠很正確的走向大乘的光明之道,這個時候你就發覺,我們果然是生死罪障凡夫。為什麼呢?

    雖然我們受了戒,但是我們這個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不該做的事還是做了,不該講的話還是照講。當然,我們剛開始的對治就是忏悔嘛,還有什麼方法?但是這樣子不斷的做、又忏悔、做又忏悔,你永遠沒辦法去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所在。

   《楞嚴經》它就是很真實的去面對─我們的障礙從什麼地方來?

    為什麼我們經常會去做不該做的事?為什麼我們會去說不該說的話?這問題出在哪裡?當然本經的意思,就是因為你安住妄想─【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的心有所住,住在那個心中的影像;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色塵有色塵的影像,音聲有音聲的影像,我們就住在這個影像上,然後就開始打妄想,然後就開始啟動我們無量無邊的生死的業力。

    你看,聖人為什麼他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不會啟動他無始的生死業力?佛陀在大乘經典說:阿羅漢證得無生,但是他無量無邊的生死業力並沒有結束,但是為什麼他不會啟動生死的業力呢?因為他心跟境接觸的時候,他無住,所以這個業力不能得果報。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本來無一物,我們自己去惹塵埃啊!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仁者心動,然後就住在外境、就打很多妄想、就開始變成一個生死罪障凡夫,就是這樣出現的。

    現在我們第一個重點:就是把心帶回家!

    你一定要把你那種活在妄想的心,要回歸到你不生不滅的心,這是你學佛最重要的。你看有些人他的心啊,起起伏伏的,有時候修得很好,有時候情緒變化很大,這個人沒有真正安住嘛!正如阿難尊者在本經講到的,他自己跟佛陀表白:身雖出家,心不入道。我發心出家,但是我那個聖道一直進不去。佛陀說你為什麼進不去,你知道嗎?為什麼大眾修行,大家共修你也參加,那麼別人進去了聖道,你進不去呢?

   【因為你依止生滅心。聖道是不生不滅的!】

    諸位要知道,你用生滅的心,你根本進不去聖道的,你在佛法當中頂多是修福報,你跟聖道就像海公說的連夢都夢不到!依止生滅心的人,尚未夢在,就是你連作夢都夢不到,不要說平常。所以我們不調整我們的心態,我們不斷的去三寶中用功,真的是事倍功半,總是一個門外漢,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啊!所以智者大師說,依止生滅心修學三寶謂之緣修,跟三寶結個緣,點點頭,彼此認識一下,對整個三寶當中安樂、解脫的甚深廣大的功德,你就是在門外看一看,如此而已。不是我們不夠用功,我們的心態有問題;因為我們習慣性就是打一個妄想─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可以這樣子!

    修行人你不能跟著你的情緒轉,你不能跟著外境轉,你不是說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可以!

    你修首楞嚴王三昧,你要改變你的心態:重點不是說我喜歡做什麼,而是我應該做什麼;要把那個我喜歡做什麼的心態,改成我應該做什麼,你就成功了。

    你不要管外境怎麼變化,你該做什麼你還做什麼,天塌不下來的!所以你一定要把你的心,在外境裡面攀緣的心,慢慢的收回來,這是第一個;你一定要把心從外境攀緣執著的心,全部的把心帶回家,然後在不生滅心安住,你才可以進入到整個佛法的、大乘甚深的這個功德之道。所以我們修學佛法第一個,你要先把自己安住啊!

    古人說:你上路了沒有?你找到高速公路了沒有?你還在市區打轉,你一輩子就在市區打轉。我上路了以後,雖然我這個人修行懈怠,但好歹我是正確的走在這個高速公路,到達我的目標是遲早的問題啊!所以一個人安住的時候,他的心是外面的風怎麼吹,該做什麼,你還做什麼,因為你心中不再被這個外相所轉,這第一個。我們學習這個七處破妄,十番顯見,那麼從這當中了解到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讓你安住,你是不是真實的安住了?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初學者當然我們一見面說,哦!你今天拜幾拜佛?念幾聲佛號?其實這個都是枝末。你看古代的禅師:雲何應住?你心住在哪裡?這才是根本問題。

 

上一篇:淨界法師:你不知道生命是怎麼回事,這就是愚癡!
下一篇:淨界法師:娑婆世界從本質上來說完全是痛苦的,沒有快樂!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