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從清淨心得到的,你不能夠把塵勞煩惱放下,你所得到的是知識,不是智能。知識跟智能是兩樁事情,不是一樁事情,我們今天講讀書求學是知識。智慧,外面能求得到智慧,那何必要明心見性,那何必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外頭找不到。智慧肯定是從定當中出生的,戒定慧,戒定出智慧。我們從這個地方就很清楚的能夠了解,科學家得的是知識,但是他們在知識上的研究非常接近智慧,可是他不是智慧。為什麼?他雖然知道宇宙的源起,物質是究竟怎麼回事情都搞清楚了,他沒有離開見思煩惱,沒有離開塵沙煩惱,他起心動念還是造六道輪回的業,出不了六道,就在此地。
實際上來講,須陀洹沒有他的本事,但是須陀洹能不墮三惡道,他們不能保證不墮三惡道。阿羅漢的知識不如他,阿羅漢能夠脫離六道輪回,他脫離不了六道輪回,為什麼?他沒有把分別執著放下,他還是用分別心、用執著心,根據數學的原理,用精密儀器來觀察,看到了量子。這個量子也許就是佛經上說的極微之微。佛在經上告訴過我們,我們用第六識、用第七識,特別是第六意識,它所緣的境界非常廣大,對外能夠緣到虛空法界,對內能夠緣到阿賴耶,緣到阿賴耶不就是量子嗎?但是它緣不到自性,自性裡有真正的智慧德相,它緣不到。一定要放下虛妄,真實才能現前,你能探測到有這種真實,那真實不能現前,你得不到受用。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會肯定戒定慧三學是決定不能不修學的,你不從這條路那就不是學佛,你在佛法能成就,那是佛學,不是學佛。兩樁事情,不能不知道。
學佛才能證得佛的果報,不學佛是永遠不能證得。在世間可以拿到博士學位,可以拿到一個佛學家的頭銜,那個頭銜不能了生死,不能出六道輪回,還不如一個老太婆念阿彌陀佛她往生極樂世界,那比不上人家。生到極樂世界,她作佛去了。這些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所以要求慧。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一七三集)2010/10/23 檔名:02-039-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