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摘編]
《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自古以來,凡是忠厚老實、積善修德的人家,其後代往往會發達。縱然沒有大的發展,也能夠平平安安地過日子,不至於招惹一些凶災大禍。這種因果既可以從歷史上得到證明,我們細心留意當今社會也能觀察到。中國積善修德第一人,當數山東的孔聖人,因此,他世代子孫都不衰落!當今第73代孫孔德成先生依然很受各界尊重!
在大陸上有很多有權有錢的人,總希望把自己的兒女親屬送到外國去,以為到外國去將來就有希望,在自己國家好像就沒有前途,這一種想法錯了,大錯特錯!
一個人有沒有前途,是他的福報,命中注定的。命裡頭有福,無論在哪個地方都享福;命裡頭沒有福報,到哪裡都要受罪,這不在於環境,在於你自己本身積功累德,在於父母祖先修福積德。
本文原發於《淨土》雜志,後被佛教在線刪節轉載,原文標題為:《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當代朱基、何厚铧之祖上厚德》,中國近代的長沙安沙鎮有一個叫棠坡的地方,有一位義商叫朱雨田。根據《長沙市志》記載,他為人樂善好施,在長沙設保節堂、育嬰堂、施藥局、麻痘局,置義山、辦義學,並疏浚新河,赈濟災民。方志中評價,說他是“長沙近代慈善事業的開創者”。
在棠坡,朱家因為扶危濟困,到今天仍贏得鄉親的贊譽,67歲的村民王玉龍告訴前來采訪的記者,那時每月逢三逢八,朱家就開倉濟貧,而村裡如果有孤寡老人死了,都由朱家提供棺材以及兩擔石灰,用於埋葬。
這位朱雨田,就是後來創造過中國的經濟奇跡、清正廉明的原國務院總理朱基的曾伯祖父。
在當代,人們都知道澳門特首何厚铧及其事業上的成就,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曾祖父到父親三代人行善積德的事跡。何厚铧生於名門望族,由於自小家教甚嚴,在他的身上,沒有嬌生慣養的富家子弟習氣。何厚铧的父親何賢,號稱“澳門王”,在澳門非常有影響力。何賢的祖父就是一位大善人,他年輕時就外出經商,經營得法,家境漸漸好了起來。這位老先生樂善好施,誰家沒飯吃,他送糧;誰家無衣穿,他送錢。由於有顆樂善之心,在應塘一帶,口碑極佳。因名聲在外,聞訊與他做生意的人更多,他因此而生意興隆。到他年老時,在生意上已很有成就。何家雖不能算富商巨賈,但在經濟不甚發達的番禺,卻堪稱為殷實的小康人家。他去世後,樂善好施的做法仍然影響著子孫。何賢長大後,年輕時來到澳門創業,開拓了包括大豐銀行在內的大批產業。何賢家族在澳門叱咤風雲幾十年,堪稱澳門“第一家族”。而何賢做人處事的風格依然保持了祖輩的傳統,就是一向保持“做人就是行善”的准則。何賢熱心慈善事業,不僅出錢,而且出力,除維持鏡湖醫院的慈善活動外,還多次向同善堂捐助,以供施粥贈藥之需。
我們看到有很多人,心善行善,遭遇的卻是惡報,這是什麼原因?過去生中他造的罪業余殃未盡,今生雖然修福,福修得不夠,敵不過罪業,所以惡的余報還是要受。
有些人看到某種現象往往會心生疑惑,比如這家人無惡不作,為什麼還能享大富大貴呢?其實,這是他本人或家裡的前輩過去生中修的福大。然而他修福不修慧,沒有智慧,所以這一生會造作惡業,也必定是要折福的。假如他過去生中修的福有億萬財富,這一生依然會發財,但是他心術不善,處處欺壓別人,做一些損人利己之事,他的福報會很快折損的,千萬財富會變成百萬財富。但他畢竟還是有百萬財富,比起一般人那還是富有得多了。因果通三世!他這一生余福享盡,罪報就會現前了。有些人的果報在來生,有些人就在這一生,晚年就沒落、破產了。“富不過三代”說得就是這種情況!什麼原因呢?積惡之家的報應就是這樣。
而如果一個人家過去的先人以及他本身多積惡業、欺負別人,盡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那這個人家必定不能久享富貴。縱然現前他是大富大貴,也只能享一時之福,終究會衰敗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真心真意地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以及對家庭、對宗族、對國家、對民族,決定有大利益。
可憐天下父母心。對於為人父母的,都恨不能把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的子女,但是應該留些什麼給子孫,看了這幾則故事,可以給普天下的父母做借鑒的榜樣。
《易經》裡面講: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積善是因,余慶是果報,我們要想來世好,或者要想這一生晚年好,來得及,現在開始努力斷惡修善,我們晚年就會有好的果報。
其實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象睡夢一樣,只是我們沒有覺醒之前,以為這個娑婆世界所顯現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在成就者看來,現實世界其實也如同我們晚上做了個夢一樣的,都是活在虛幻當中。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才能如理如法地修行,才能夠放下一切老實念佛,更好地專修專念一句佛號,更能深信切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 !
摘自 淨土修行必讀第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