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業力、法力、師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業力、法力、師力 (1)

傅味琴講於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 2007.11.13凌晨

修行人很少去研究業力,這是個大漏洞

提要:

■ 修行人很少去研究業力,這是個大漏洞
■ 流轉生死的力量實際上是業力
■ 業力往往是通過煩惱表現出來,在修行上形成了障礙,所以稱“業障”
■ 不懂佛法,不知道怎麼去修行,不掃除前進路上的障礙,你能達到穩速嗎

修行人很少去研究業力,這是個大漏洞

今天要給你們講的是三種力量:業力、法力、師力,首先講業力。大家要知道修行就是斷煩惱,可是在修行過程中對於業力很少有人去研究,這是一個很大的漏洞。

流轉生死的力量實際上是業力

照我的看法,煩惱還不一定會使你下三惡道,使你流轉生死下三惡道的力量實際上是業力。比如說阿羅漢的斷德智德悲德不算圓滿,即使說圓滿也是小圓滿而不是大圓滿,所以阿羅漢還保留著習氣。雖然保留了習氣,他煩惱斷盡照樣能不流轉生死。其實我想,習氣本身就是煩惱,可以說是一種極細極細的煩惱吧,僅僅這種極細極細的煩惱,不至於產生流轉生死的力量。打個比方說,我們為了維持生命要吃飯,要割稻,你一割,這棵植物的生命就斷了。同樣是斷命,你斷草的生命不算你造惡業,也不算你犯戒,你斷動物的生命就算你造惡業,就算你犯戒。這是從斷德方面來講。

從悲德方面來講,阿羅漢既然保留了他的習氣,他不可能悲德圓滿,因為他還是按照他的習氣辦事。也不等於說阿羅漢一點悲心也沒有,阿羅漢也度眾生,可是他發不起度廣大眾生的菩提心。

智德呢,阿羅漢學完了怎麼樣斷煩惱的智慧,在了生死上他已達到了無學位。可是他沒有圓滿菩薩的智慧。只有從斷智悲三德的圓滿中,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業力往往是通過煩惱表現出來,
在修行上形成了障礙,所以稱“業障”

今天,剛進佛門的人都有一個普遍的問題,修行怎麼修?進了佛門很久的人,佛法學了很多,也懂得修行的方法,可也存在一個大問題,這個大問題不解決,會使你各方面都後退。自己嘛苦惱,束手無策,假如在僧團裡,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一下,那還起一點作用,要不然,肯定會變成一個苦惱人。這就是進步慢,好像被一股力量擋住了。一方面看不到自己的進步,覺悟的力量發揮不出來,再加上時久生疲厭,就這麼一直拖到老死。說起來還是一個修行人,實際上他整個的生命全拖光了。

這股力量最可怕了,如果我們被這股力量擋住了,修行很難往前進。這股力量到底是什麼呢?那就是業力。煩惱容易轉變,業力很難消除,煩惱還是有形的,業力因為它很細,是無形的,隨時隨刻都存在,人們很難發現它。業力往往是通過煩惱表現出來的,煩惱為什麼難斷?因為業力在你身上產生了障礙,所以叫業障。修行修不好,死了還是生死流轉,那怕你不願意,那怕沒有人把你拖過去,你還是受業力的牽引,這根無形的繩索非常可怕。

不懂佛法,不知道怎麼去修行,
不掃除前進路上的障礙,你能達到穩速嗎

可是今天的修行人很少在研究這個問題,修行能修到煩惱上去,這還是好的呢,修行修到業力上的能有幾個?修行要穩當要快速,將來成就要有把握,你不研究這個問題,不消除前進路上的障礙,你能達到穩速嗎?你不懂佛法,不知道怎麼樣去修行,經常要鬧笑話。口裡說的好,可不是真正的好。現象往往最會迷惑人。

拿小孩子的玩具來說,現在玩具越來越先進了,玩具汽車有四個輪子,自己還會走,因為是電動的。從前玩具汽車,輪子自己不會動的,小孩子就用一根線在前面牽著跑,他照樣會說:我的穩當。以今天玩具的標准來看,這算什麼穩當?同樣道理,如果你修行不能深入研究佛法,你的修行不會穩當,也不會自在的。

業力、法力、師力 (2)

傅味琴講於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 2007.11.13凌晨

法緣很好,卻用不上去,這是業力起了障礙

提要:

■ 只有照佛法去修才能成就,因為佛的智慧圓滿,沒有漏洞
■ 學了佛法用不上去,修行人成了苦惱人、空架子,卻很少有人在研究這個問題
■ 修行要通過聞思修,思是關鍵,一切的悟,都是從思來
■ 今天佛門裡漏洞太多啦,使末法時期眾生的修行,越來越困難了
■ 沒有法只有門怎麼能稱法門,有法沒有門你怎麼走得進去
■ 境界高,話說得少,不好理解,致成法緣不足

只有照佛法去修才能成就,
因為佛的智慧圓滿,沒有漏洞

為什麼要學佛法,為什麼要照佛法的方法去修?因為佛法不會有錯,它是絕對的真理。因為一點錯誤也沒有,所以你能夠得到圓滿的成就,能成佛。有一點錯誤你能成佛嗎?有一點錯誤就是有漏法。佛的智慧圓滿,一點漏洞也沒有,所以叫無漏法。歷史證明,古今中外沒有一個人的智慧能夠達到像佛陀那樣圓滿。你要穩當,要快,最後能夠自在,你不依靠佛的智慧怎麼行?

學了佛法用不上去,修行人成了苦惱人、空架子,
卻很少有人在研究這個問題

我們天天在學佛法,名義上也叫修行,可是修得非常苦惱,苦惱在什麼地方?“你們所講的我全懂,”因為這些佛法你也聽到過的,同學們不過是再提醒你一下,後面一句話,“可是我到時候用不上去啊”,問題就在這裡!有的人還根本不想用。學了法沒有實踐,成了空架子,哪怕講法的人頭頭是道,很會講,沒有實踐仍是數食不飽,包括講的人,也得流轉生死。可是現在很少有人在研究這個問題。

修行要通過聞思修,思是關鍵,
一切的悟,都是從思來

這裡插一句,修行要通過聞思修,思是個關鍵,末法時期的修行人,有一個錯誤的方向,就是把思抽掉。他認為,聽法要聽的,修行要修的,動腦筋用不著。一鼎三足,少了一只腳就是廢品。不通過思,法仍是法,你仍是你,你根本掌握不了法。一切的悟,都是從思來的,哪怕理悟也要靠思維去理悟的。

今天佛門裡漏洞太多啦,
使末法時期眾生的修行,越來越困難了

這種風氣總有個來源吧,哪怕是魔王波旬的破壞,他也總得有個空子好鑽吧。比如一只蚊子要飛進來吃你的血,那總要有個小洞洞才能鑽進來。由此可見,今天佛門裡的漏洞實在太多啦!導致現在外道猖獗,魔道當世,使末法時期眾生的修行越來越困難了。

沒有法只有門怎麼能稱法門,
有法沒有門你怎麼走得進去

比如末法眾生都喜歡高,聽不懂不理解就認為是高,這就是一個空子。舉個例子,“無善亦無惡”,這話人家都聽不懂也不理解;還有句話,叫無門關,沒有門你怎麼進關啊?這個境界高,結果大家都去追求高,基礎的法沒人學了。慢慢就形成了有法沒有門,有門沒有法,修這個法門那個法門的人,可是他佛法不懂。沒有法只有門怎麼能稱法門?有法沒有門你怎麼走得進去?

境界高,話說得少,不好理解,
致成法緣不足

明明有善有惡,卻說無善無惡。既然無善無惡,煩惱就是菩提,那麼修行也用不著了。我不是說“無善無惡”這句話是錯的,我是說:話沒有說清楚。講的人別的話都不講,專門講這幾句非常簡單扼要、境界非常高的話,聽的人真正的道理不懂,只會按照文字去理解,全理解錯誤,用起來全用錯,這就是魔鑽的一個空子。要懂佛法的人才明白,無善無惡是指無分別的境界。那麼怪誰呀?說“誰叫你理解錯誤呀?祖師可沒有講錯。”在我看來,如果當初你講講清楚,後人就不會理解錯誤了。就是由於這些那些的漏洞,使得今天的佛弟子法緣不足。

業力、法力、師力 (3)

傅味琴講於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 2007.11.13凌晨

業障難逃但能轉。如不能轉,眾生還能成佛嗎

提要:

■ 法緣很好,卻用不上去,這是業力起了障礙
■ 業障難逃,但能轉。如不能轉,眾生還能成佛嗎
■ 種子和現行相互影響,造成惡性循環,可怕就在這裡
■ 業障要消除到痕跡都沒有才稱究竟
■ 八識田中的種子沉下去了,可不等於死亡,到時候還會重現

法緣很好,卻用不上去,這是業力起了障礙

再從另一面來看,我們這裡講的法都是圓滿的法,我們講得非常清楚明白、非常細致,也非常具體,怎麼會到用的時候用不上去呢?可見你即使遇到一個圓滿的法流,遇到一個非常耐心地給你指導的善知識,你的面前還是有障礙,這就是業力。是業力阻擋了你的進步,就稱為業障。

業障難逃但能轉。
如不能轉,眾生還能成佛嗎

我們經常會聽到“業障”這兩個字,人人都會說,尤其是不懂佛法的人說得最起勁,一不對就說:“這是你業障啊。”問他:“我今世也沒干什麼壞事。”“你前世業障啊。”既然業障來了,有什麼辦法?“因果是決定的,你只好受報呗。老和尚說,東逃西逃,業障難逃。”其實說的人、聽的人對業障都不清楚,如果真的沒有辦法,眾生修行還有希望成佛嗎?一切都能轉的,眾生成佛就是轉成佛的。轉變轉變,關鍵在一個轉上,只有轉才能變。就拿變戲法來說,本來兩個指頭夾一個球,怎麼變了兩個球?是他這麼一轉,變出來的。你眼睛盯著他,不許他轉,他變不出來了。要變必須轉!

種子和現行相互影響,
造成惡性循環,可怕就在這裡

因果能轉不能滅,業障當然也能轉了。即使我們造了惡業要受報,轉一轉,重報也可以輕受。我們轉一轉,把受報的時候推遲一下,那不是對我們修行有利了嗎?業力隨時隨刻都存在,你知道了它也存在,你不知道它也存在。業力現前你就受苦了,業力不現前,它還是存在。我們生活裡面,哪怕你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鼻子聞到,舌頭嘗到,你的一舉一動乃至於心裡活動一下,就在你八識田中投下了一顆種子,這叫現行熏種子。這顆種子你看不到的時候它不是沒有,它是沉在底下;你看到的時候,它是浮起來活動了,到這時你才會有感覺,這叫種子成為現行。種子力量增加,現行力量就增加,現行力量增加,種子力量又繼續增加,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當然要流轉生死,如果是惡業就會下三惡道。雨點掉在頭上,你一點沒事,僅僅皮膚有感覺;這麼大的一塊冰,都是雨水結成的,掉在你頭上,不把你砸死才怪呢,至少也是腦震蕩吧。可怕就在這裡。

業障要消除到痕跡都沒有才稱究竟

從世間上的學問來說,我們心理上、生理上發生的情況已經過去了,往往以後又會重新發生,哪怕你不願意,它也會發生,因為過去的痕跡沒有消除,這稱為“痕跡作用”。譬如幾年前生過的病,今天又發作了,這就是痕跡作用。因為病好了,留下一個痕跡,這個痕跡一定條件下就會產生作用,因為它沒有死亡。所以你問業障要消除到什麼時候才算徹底究竟?要消除到連痕跡都沒有才行。

八識田中的種子沉下去了,
可不等於死亡,到時候還會重現

我們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即使過去了,痕跡也會留下來。好比八識田中的種子,它沉下去了,可不等於死亡,到時候它還會重現的。拿病來舉例子,病好了,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發一次會重一次。我得了三叉神經痛,有些人說,“三叉神經痛很頑固,很難治好,如果你第二次發了,會比第一次更麻煩。”我這次是第二次發,所以比第一次更麻煩,要它好起來的時間也很長,這些都是現實的例子。為什麼會一次比一次厲害?因為你時間拖得長了,重復的次數多了,它的力量就在增加。力量都是從不斷重復裡累積起來的,重復次數越多,力量越大。好比練武功的人,練的次數越多,武功也越好。

業力、法力、師力 (4)

傅味琴講於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 2007.11.13凌晨

沒有覺悟,就沒有辦法對付惡業,
糊塗蟲怎麼也比不上樹上的“知了”

提要:

■ 最難修的就是意業,修菩薩行要著重在意地下功夫
■ 本性難移是因為人的個性、脾氣、情緒、愛好產生了習慣勢力,這就是業力
■ 善業能使你在善方面成就更快,只有惡業才能給我們障礙
■ “無善無惡”因果是不可能因你這句話而否定的
■ 沒有覺悟,就沒有辦法對付惡業,糊塗蟲怎麼也比不上樹上的“知了”

最難修的就是意業,
修菩薩行要著重在意地下功夫

咱們身口意經常在造惡業,身惡業、口惡業比較明顯,也比較容易改掉,難修的就是意,也就是人的心理。修菩薩行要著重在意地下功夫。可是今天口說修菩薩行的,能夠在身口上下功夫已經算好的了,要被人稱為“大菩薩”,真正講起來,連個小菩薩都要在意地上下功夫。

本性難移是因為人的個性、脾氣、情緒、
愛好產生了習慣勢力,這就是業力

業力俗稱“習慣勢力”,習慣從哪裡來?從不斷重復中來。習慣勢力就是我們不斷重復中產生的勢力。習慣在沒有產生勢力的時候,還容易改掉,一產生勢力了,就難以改掉。老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因為“江山”是個物體,它沒有心理,所以比較容易變化。山大可以開出一個大洞洞,山小可以搬掉。幾年前的河流今天不見了,因為被土填平了。可是人的本性,要他變一變真難啊!所謂本性包括了這個人的個性、脾氣、情緒、愛好。什麼道理?這就是業力,也就是習慣勢力。

善業能使你在善方面成就更快,
只有惡業才能給我們障礙

業就是動作,就是造作。比如說“事業”怎麼解說?“事業就是當老板開廠啊。”廠怎麼開?“開廠要造房子,要搬機器,要生產啊。”那不是動作?只有在動作中才有你的事業。所以業是由自己的造作而來,你不斷地造作產生力量了,就叫業力。善業使你在善的方面成就更快,惡業使你在惡的方面成就更快。所謂業障是指惡業,只有惡業才能給我們障礙。我們是怎麼造作的?還不是通過身口意?業就是動作,我們在心念的指揮發動下,身子也在動;說話,嘴巴也在動;想念頭,心也在動,這就是業。動得好,是善業,動不好,是惡業。動得多,產生力量了,善業力量把你托上去,惡業力量使你沉下去。在修行路上,惡業使你產生障礙,善業使你往前推進,一個是障礙你的力量,一個是推進的力量,所以善惡要分清楚。

“無善無惡”因果是不可能因你這句話而否定的

再回過來說一句,你說“非善非惡,無善無惡”,你到底對善惡明白不明白?如果你是由明白而修到無分別的境界,那是可以的;如果你對善惡不明白,沒有善,你怎麼升上去?你說沒有惡,難道你不造惡了?自己還在造惡,卻說“無善無惡”,因果不可能因為你這句話而否定。修行到底怎麼修?說到底就是在身口意上修。善業、惡業都是從身口意上修出來的。

沒有覺悟,就沒有辦法對付惡業,
糊塗蟲怎麼也比不上樹上的“知了”

我們這個法流是成佛的法流,如果你在這裡沒有覺悟,在這裡你沒有辦法對付惡業,你永遠也成不了佛。能海上師說:“消業實際上是轉業。”這句話一般人很少聽到吧!法的高,不是要你聽不懂,要你真正在修行上發揮出力量才是高。要知道糊塗蟲的糊塗並不是高,它怎麼也比不上樹上的“知了”。糊塗蟲什麼也不懂,只會盲修瞎練,胡思亂想。他搞出來的東西只有不懂的人才會信,因為不懂的人看不出他也不懂,“因為我不懂,既然你說話了,你就是懂。”好像青蛙跳水,一只青蛙不懂(“撲通”)所有青蛙都跟著不懂(“撲通”)。還叫得起勁,形成了一種怪現象,認為只要花錢就能消業。這是把世俗上的一套搬到佛門裡來,所謂叫“得人錢財,為人消災”,這就違背了因果。布施供養只是培福,福氣只能把你業障擋一擋,是消除不了你業障的。而且為你消業的人,他有什麼能力來消你業啊?也不問,還無知地認為“唱得越響就越有效果”,變成消業的力量會從喉嚨中出來。所以海外有位法師批評說:“誰唱得最響,誰就是大和尚。”這是大喉嚨,不是大和尚。因果是混淆不了的!

業力、法力、師力 (5)

傅味琴講於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 2007.11.13凌晨

業從身口意來,業障必須從身口意中去消除

提要:

■ 福慧不雙修,好比合掌成了單掌
■ 業從身口意來,業障必須從身口意中去消除
■ “消業實際上是轉業”,明白了業能轉,我們將來就有希望成就
■ 花錢能消業?豈不成了“得你錢財,為你消災”
■ 要轉了才能變,只會唸不會轉,釘子可不會跳出來
■ 在法力、師力上得到力量,業障就轉掉了

福慧不雙修,好比合掌成了單掌

福就是福,慧就是慧,如果福就是慧,你只修福或只求慧,福慧就全在裡面了,何必要說福慧雙修?分分清楚啊!好比合掌是兩只手合起來,現在有的地方改成單掌,他表示:“我給你合掌啦。”不對,這叫單掌!

業從身口意來,業障必須從身口意中去消除

惡業產生了障礙叫業障,業從身口意來,你要消除業障,你必須要從身口意中去消除。身業,不是靠洗個澡洗洗干淨;口業,不是靠老奶奶撿塊紅磚頭給你擦擦嘴,那是民間的迷信;意業,更難消除,因為意業全在你心裡,要靠你自己覺悟,別人幫忙最多是給你一個啟發。

“消業實際上是轉業”,明白了業能轉,
我們將來就有希望成就

能海上師說“消業實際上是轉業”,這句話非常重要,給我們指明了一條道路,使我們能做得起來,使我們將來有希望成就。這句話非常現實,我每次講經說法也都是現實的。講得現實跟講得不現實有很大距離,可能越到後來距離越大,所以修行成了空架子,佛法成了“不懂”,講的人脫離現實,修的人也脫離現實。現在人都在追求畫裡的大餅,銀屏上出現的大餅能吃嗎?可人們還特別喜歡。隨心所欲地亂說一通,已經不是佛法了,你說得再漂亮,已經脫離了本來的原則。

花錢能消業?豈不成了“得你錢財,為你消災”

“消業實際上是轉業”,這句話也是從佛法裡來的,僅僅是很多人疏忽了,為什麼疏忽了?就因為很多人在修行過程中不抓實際,所以就容易疏忽實際。能海上師在修行中抓了實際,這句話就是修行的實際方法。你喊千萬句“消業”,不抓實際也不頂用。這種人很多啊,我經常碰到。前幾年我在新加坡講法,還沒到時間,來了一個居士,問我:“我想消業,這兒有消業嗎?”我說:“有哇。”“怎麼做啊?”“你晚上來聽法呀。”結果晚上沒看見她來。她的意思就是說:我想消業,我出點錢,你給我消消。佛門裡的笑話特別多,出錢能消業?又不是社會上的不法分子,得你錢財,給你消災。

要轉了才能變,只會唸不會轉,
釘子可不會跳出來

我們明白了“消業實際上是轉業”,我們就可以修得起來了,你轉變一下就行了嘛。為什麼一個人沒有變化?他轉都不肯轉,動都不肯動,那怎麼變?你要把釘子拔出來,你必須要動手拔呀。不拔,只會唸:“釘子跳出來呀。”怎麼不跳出來?這就是末法時期的佛門。將來會有成就嗎?你要動手去拔呀,好拔的,你只要稍微用點力就行了;不好拔的,你硬是筆直地拔,不一定拔得出來,你先要使釘子動搖,把釘子稍微轉一轉,它就松掉了,你轉得多,輕輕一拉就出來了。

所以希望大家在消除業力上要自我轉變,轉變得越快越好,不要拖延時間,否則你是在增加業的習慣勢力。好比抽煙的時間越長,煙瘾越是大。

在法力、師力上得到力量,業障就轉掉了

今天因為時間關系,講到這兒可以停了。以後講法力、師力,那可是起大作用了。你在法力師力上得到了力量,業障就轉掉了。先提一句,你要法力起作用,離不開師力,法力就好比是洗衣服的清水,師力好比是洗衣粉。咱們天天念的偈頌裡有句話,“平穩善巧罪墮師遮舉”,“遮”,給你擋一擋,“舉”,把你托上去,這全靠師的力量。經書上的文字都是死的,師是活的,你們要想消除自己的業力,只有自己轉,轉的時候自己力量不足,要靠師的遮舉。(回向)

業力、法力、師力 (6)

傅味琴講於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 2007.11.14凌晨

業障難逃不等於不用逃,
捨身不等於輕身

提要:

■ 神通抵不上業力,病障要靠醫生給你吃藥才能好
■ 業障難逃不等於叫你不用逃
■ 甘願受報,這不是凡夫能達到的境界
■ 邊逃邊唸“南無佛”不是很好嗎?
■ 捨身不等於輕生,佛弟子應該珍惜得來不易的人身

神通抵不上業力,
病障要靠醫生給你吃藥才能好

昨天講:促使我們流轉生死的是業力;促使我們下三惡道、促使我們進入人天道的也是業力;今天我們修行路上障礙重重,也跟業力有關系;人際關系搞不好,經常起煩惱、造惡業、背因果,使我們受苦受報,全是由於業力。業力的力量非常巨大,佛講過:神通還抵不上業力,業力來了,你有神通也沒用。老和尚說“東逃西逃,業障難逃”,你從東面逃到西面,業力也跟著你到西面。比如說病人住在醫院裡,他嫌這個醫院條件太差,或者對護士有意見,他要換一家醫院,他身上的病也會跟著他走。病不會因為你離開這家醫院就好了,病要靠醫生給你吃藥打針才能好。

業障難逃不等於叫你不用逃

這裡要把話說全面,不說全面,聽的人自以為是,結果全搞錯了。昨天也提到,眾生由於知見錯誤,再加上煩惱跟業力,本來一句好話,可是錯誤地理解反而起了壞作用,所以佛說,甘露有時也會殺人。今天佛門裡邊搞錯的事情很多啊,比如聽到剛才這句話“東逃西逃,業障難逃”,有人就說:那麼我就不逃了。搞錯了!“業障難逃”是告訴你,要根本解決問題你必須要消除業力。你忙著東逃西逃,不消除業力,業力仍然存在,並不等於說你逃是錯的。

我二十二歲進佛門,那時我很單純,竟然跟同事講佛法,我說:“你不懂佛經,怎麼老說佛教是迷信?你應該自己先看看佛經再說話。”這就傳開了,就說我這麼一個在毛澤東思想教育下的年青人,竟然還信佛。有一次學習會上提到我這個問題,有一個偏老年的同事發言,他說他有個親戚,研究佛學,研究到會講《金剛經》,意思就是這個人研究的很高,很通啊。在抗戰的時候,這個親戚跟他說:“如果飛機丟炸彈,你用不著逃,只要坐下來唸佛,保你沒事。”我看這可能是對“東逃西逃,業障難逃”錯誤的理解吧。

這個錯誤一代影響一代,到了二零零零年,一位同學的媽打電話給我,拜托我一定要提醒這位同學注意:二零零零年是世紀交換的年頭,必有大難臨頭。當發生災難的時候,千萬不要動,坐下來一心唸佛,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

甘願受報,這不是凡夫能達到的境界

再擴大開來,如果強盜來了,你也不必逃。如果你沒有業障,強盜也不會殺你;如果你有業障,你逃了也沒有用,還不如受報還債讓他殺。這種話傳播得很廣啊!要知道甘願受報這可不是凡夫能達到的境界。

邊逃邊唸“南無佛”不是很好嗎?

再舉一個例子,佛經上有句話,“一聲南無佛,皆共成佛道”。還有個公案,有個人看見老虎來了,非常緊張恐慌,急中生智就爬樹,在爬樹的時候念了一聲“南無佛”。後來經過多少世,他修行證了阿羅漢果。假如他逃也不逃,給老虎吃掉了,那麼“南無佛”也念不出來了。他邊逃邊念“南無佛”,這不是很好嗎?

捨身不等於輕生,
佛弟子應該珍惜得來不易的人身

修行是活著修,不是死了修。釋迦佛從來沒有說,捨利弗,你現在活著不是修行時候,等你死了我再給你講法。佛門裡很多人不珍惜今生得來不易的人身,大量地浪費生命時光,甚至自我毀滅,認為這就是放下身執、得到解脫,這種輕生的現象非常嚴重。難道死了就解脫了?世間上是有人這麼認為,所以很多人走上一條自殺的道路。佛教認為,人死了是隨業所牽,自殺還要下地獄。聽說有的高山上有捨身崖,這到底是修行的捨身還是自殺?你死了到底是生天還是下惡道?亂搞!

業力、法力、師力 (7)

傅味琴講於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 2007.11.14凌晨

障礙你的業力不轉變,你智慧與悲心無法圓滿

提要:

■ 邪見越到後來越難轉,煩惱與其悶在心裡,還不如接受別人的幫助為好
■ 最難轉的是“意”,菩薩戒著重於心,所以更高一層
■ 轉變業力靠覺悟,覺悟要從佛法來。用世間法去掉煩惱,去掉了一點漏掉了很多
■ 障礙你的業力不轉變,你智慧與悲心無法圓滿
■ 善業能閉三惡道門,善惡不分,難道善惡沒有因果了

邪見越到後來越難轉,煩惱與其悶在心裡,
還不如接受別人的幫助為好

一個人知見剛邪的時候還容易扭轉,越到後來越難扭轉,因為形成了頑固勢力。為什麼煩惱很難斷?煩惱就是種病,因為它一直在反復累積,形成了業力。要把業力轉過來,那是很不容易的。一個人煩惱顯現了,旁邊人看得出來,還能幫你點忙,怎麼看?從身口意上去看,身子在打架,口在吵架,臉上這麼難看,肯定在起煩惱了。這倒還有點辦法,同學們總會關心關心、勸導勸導、幫助幫助。心裡的煩惱可難了,你不通過自己的覺悟來轉變,別人是沒辦法的。旁人看你傻乎乎的樣子,知道你在打妄想,至於你打什麼妄想,別人就不知道了。看你的臉色能知道你起煩惱了,你不說出來,別人也不知道你在起什麼煩惱。有時候表面上也能看出來一點,本來傻乎乎的表情,忽然笑了,肯定是起貪煩惱;臉上不好看,怄氣的臉,肯定在起瞋煩惱。不過心裡的東西,說到底旁人是看不准的。別人來幫助你,“你別生我氣,剛才是我不好。”你回答他:“我並沒有在氣你呀。”“那你氣誰呀?”“你就別管了。”“你告訴我,我可以給你們調解調解。”“你別說了。”還要問,就來一句:“無可奉告!”猜得准嗎?難就難在這裡。與其難還不如讓它容易一點,露出來吧,不要悶在心裡,憂郁症就是悶在心裡悶出來的。

最難轉的是“意”,
菩薩戒著重於心,所以更高一層

比如說忏悔,要忏悔首先要發露啊,醫生並不是在你沒有病的時候治你病,是在病來的時候治病的。身口意最難對付的就是意。拿戒律來說,律儀戒是止惡,你止了惡就得到解脫。還要提高到菩薩戒,律儀戒著重於行為,菩薩戒著重於心,所以更高一層。

轉變業力靠覺悟,覺悟要從佛法來。
用世間法去掉煩惱,去掉了一點漏掉了很多

我們昨天講過修行怎麼修?從聞思修開始。煩惱怎麼斷?要以戒定慧去斷,所以說“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轉變業力要靠眾生自己的覺悟,每個眾生的覺悟哪裡來?還是從佛法來。戒定慧就是法,沒有法的力量,你是斷不了煩惱的。世間法也能去掉一部分煩惱,可它不是根本解決。表面上去掉一點,實際上漏掉了很多,所以叫有漏法。

障礙你的業力不轉變,你智慧與悲心無法圓滿

當惡業的業力表現出來的時候,那個障礙可大了。人都想追求幸福,可是業力在給你破壞:如果業力障礙太重了,你生不了天;修行人想得到解脫,業力障礙你解脫;行菩薩道障礙重重,也離不開自己的業力;最後,障礙你成佛。業力如果不轉變,你智慧跟悲心無法圓滿。業力的障礙有這麼可怕!

善業能閉三惡道門,善惡不分,難道善惡沒有因果了

善業會不會產生障礙?也會產生障礙。這個話,如果我不講清楚,你們過去看了某些書,肯定又要瞎聯系:既然善業惡業都產生障礙,那麼善跟惡是一樣的了,所以叫無善無惡。這裡就要給你們講清楚:善業障礙什麼?障礙三惡道。你想進三惡道,它把三惡道的門關起來了,稱為“閉三惡道門”。善惡怎麼能夠不分清呢?難道善惡沒有因果了?你什麼都空不了,抓善起善的作用,抓惡起惡的作用,怎麼能說無善無惡?你把佛法搞亂了,就是在消滅佛法。只有哪種人才能有這麼高的境界?那是什麼都空了,一切都如影如幻,幻像你抓得著嗎?可是一個凡夫能有這麼高的境界嗎?

業力、法力、師力 (8)

傅味琴講於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 2007.11.14凌晨

用善種子去沖淡惡種子,先是量變,後是質變;
量變是修行,質變是證果

提要:

■ 業力從重復來,身口意多走錯一次路,就多增加一份業力
■ 業力的活動是根據人的心理,人死了它仍在活動
■ 凡夫的不起惡不起善是暫時狀態,好比海上不起風暴,海底仍有魚在活動
■ 用善種子去沖淡惡種子,先是量變,後是質變;量變是修行,質變是證果了

業力從重復來,身口意多走錯一次路,
就多增加一份業力

業是由於造作形成的,不斷地重復就產生力量。你拿把刀在石板上去劃一下,再去劃第二道的時候很容易偏在旁邊。如果你第二道不偏,第三道也不偏,一直重復地劃,越劃越深,到一定程度,自會有一種力量使你不偏到外面去,用不著你注意。這股力量從哪裡來?從重復來,重復一次,多一份力量。所以身口意多走錯一次路,就多增加一份業力。

業力的活動是根據人的心理,人死了它仍在活動

而且有時候還很難預防,因為你不知道它在活動。面上活動你會知道,底下的活動你不一定會知道,可是它無時無刻不在活動。就好比我們八識田中的種子不可能靜止的,遇到什麼因緣,它的活動就處於什麼狀態。這根據人的心理,修養不好的人業力活動強,修養好的人業力活動弱。比如你看到一個面貌丑陋的人,你心裡就起波動,笑也笑不出來了,臉上也不好看了。人家又沒有惹你,你也會不歡喜。修養好的人表面是笑嘻嘻,內心真的是笑嘻嘻嗎?除非你是大菩薩。因為你懂禮貌,稍微看一看,仍然很和善地握手,但是心裡還是在動,“這個人怎麼這麼丑?”既然是不停地在活動,業力必然隨時隨刻在增長。就是人死了,它還在活動,死能解決問題嗎?如果不活動的話,就沒有六道輪轉,人永遠是做人,天人永遠是做天人。

凡夫的不起惡不起善是暫時狀態,
好比海上不起風暴,海底仍有魚在活動

聞思修的思就是研究,要研究到這麼樣細致深刻,你才能夠進入佛之知見。不徹底哪來圓滿?所以我們眾生的身口意無論什麼時候,全在業力的范圍裡,不是善業就是惡業。非善非惡是無記,無記能成佛嗎?真正講起來無記只是暫時狀態,就等於休息一下,它不可能一直不動,僅僅人們看不出來,因為人是以六根的感受來說話的,那麼就稱為無記。

比如說,身體不動的時候,也不造善也不造惡,可是身體能一直不動嗎?起了個好心,手去做好事,起了一個惡心,手就去打人。心也是如此,當你心裡不起善不起惡的時候,對凡夫來說,僅僅是暫時停止狀態,下意識裡的種子可沒有停止啊。海面上沒有風暴,但是海底仍然有魚在活動,僅僅你海面上看不見。要知道你眼睛看見的水面是平靜的,實際上水面永遠不會平靜,僅僅你看不到水面上的微波罷了。比如說,水面上有泡泡,你一看到就知道底下有魚在呼吸。假如這個水泡泡沒了,魚就沒了嗎?它游到別的地方去了,它還是存在,它不在這邊呼吸就在那邊呼吸。

用善種子去沖淡惡種子,先是量變,後是質變;量變是修行,質變是證果

我們在人世間種種的動作,無時無刻不在我們八識田中丟下種子。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心裡一動就是一顆種子。再多的種子,八識田中也容納得下,所以叫能藏。怎麼修行?不要再丟惡種子下去喽,這是止惡;趕快把善的種子丟下去,這是修善。因果能轉不能滅,用善的種子去沖淡惡的種子。首先是量變,到最後就會質變。量變你是在修行,質變一來,你就證果了。可是質變離不開量變,也等於說,沒有次第就沒有圓頓,沒有漸修就沒有頓悟。你想抓頓悟,不肯精進地漸修,你有這麼大本事嗎?凡夫想把月亮抓下來,你的手也沒有這麼長。修行人不能成就,就是被過去那些似是而非的謬論架空。

業力、法力、師力 (9)

傅味琴講於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 2007.11.14凌晨

當起心動念發展到行為上去,養成習慣了,一遇到這個境,就會走老路,這就是業力

提要:

■ 當灰塵還存在的時候,你能不掃嗎?佛法脫離了現實,你能成就嗎?
■ 修行人不能離開善知識,頑囂的人還得自願與強迫相結合
■ 一個人的習慣勢力,隨時隨刻都存在,這就是業力
■ 人相互之間會產生精神感染,所以業力不管你是有意無意都會形成
■ 當起心動念發展到行為上去,養成習慣了,一遇到這個境,就會走老路,這就是
業力

當灰塵還存在的時候,你能不掃嗎?
佛法脫離了現實,你能成就嗎?

我們要達到的目的是質變,可是我們用功的時候是量變。我們想達到的目標是本來就沒有灰塵,何必再去掃呀?可是我們今天要走上的修行路,應該是面對著灰塵去掃灰塵。只有你把灰塵掃掉了,才能說沒有灰塵還掃什麼灰塵?當灰塵還存在的時候,你能說這個話嗎?所以你們將來要達到六祖慧能所說的成就,現在在修行的路上,你還要去抓神秀說的話“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你心裡什麼都不明白,哪可以把鏡子拿掉?“時時勤拂試,莫使惹塵埃”,要天天掃灰塵啊。一個臉上滿是鼻涕眼屎的孩子,媽媽要給他洗臉,他笑媽媽不懂,“媽媽,用不著洗,我臉是干淨的,一點灰塵也沒有。”吹什麼牛!所以一開口就把自己說高,全是吹牛專家。佛法脫離了現實,你能成就嗎?

修行人不能離開善知識,
頑囂的人還得自願與強迫相結合

做媽媽的怎能聽無知小兒的話?當然要幫助他,媽就拿面鏡子給他看,“你髒不髒?”有的孩子還頑囂得很,死不承認,“我就是干淨的嘛,我就是不要洗臉。”能聽你的嗎?媽一把抓過來,“你不洗,我給你洗!”所以孩子不能離開媽,修行人不能離開善知識。自願最好,自願不行還要結合強迫,這是辯證法,目的就是為了你快快成就。

一個人的習慣勢力,
隨時隨刻都存在,這就是業力

一個人的習慣勢力,不論你有沒有意識到,隨時隨刻都存在,隨時隨刻都在起作用,我們在生活裡細細地去體會就可以明白。比如說這兒有個門檻,你天天走,到這個地方你就會跨過去,天天重復,自然就有這麼一個力量。開頭要人家提醒或者自己有注意,慢慢地用不著提醒,你走到這兒也會跨過去的,這就是習慣勢力,或者叫做業力。假如有一天,這個門檻有點壞了,拿去修了,你不知道——因為你一向不看的,走到這兒,你仍然會很自然地跨過去。所以不管你知道不知道,這種力量都存在。

再比如這兒是平地,你天天走,養成了習慣,假如有一天平地上給人家挖個凹凹了。你不知道,你也當平地走,結果摔了一跤,這就是業力,是業力使你摔跤。

人相互之間會產生精神感染,
所以業力不管你是有意無意都會形成

而且業力不管你有意無意都會形成,因為人相互之間會產生精神感染。精神是無形的,往往你是不知道的。

舉個實際例子,你經常跟有智慧有修養的人在一起,你多多少少也會變成一個有智慧有修養的人;你跟傻瓜在一起,要不了多久你也會傻乎乎的,你沒學也會這樣,這就是精神感染。有的是從模仿來,因為你在學,這是有形的;有的是不學也會感染,你無意識之中也會接受精神感染的,我稱之為無意識的模仿。比如你看見一個人經常眨眼睛,他倒不是故意的,因為他眼神經緊張。你經常跟他在一起,用不了多久,你會發現:怎麼我也這樣了?

有個人在朋友家住了三天,朋友有個習慣,說說話就要縮鼻子。回來後,家裡人說“你怎麼縮鼻子啦?”“咦,我本來不縮鼻子,怎麼現在也縮鼻子了?”沒有學也會。這就是特別強調僧團要清淨的道理,即使一個細胞變壞了,它也會影響全體。

當起心動念發展到行為上去,養成習慣了,
一遇到這個境,就會走老路,這就是業力

如果起心動念還沒有發展到行為上去,你能及時轉變,還不會產生什麼力量。如果經常在貪、瞋、癡的范圍裡起心動念,養成習慣了,這個念頭自己會經常冒出來的。如果產生行動了,就更加麻煩,人家對你看不慣,說你怪,你自己也苦惱,明知不對,一遇到這個境,馬上走老路,這就是業力。

業力、法力、師力 (10)

傅味琴講於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 2007.11.14凌晨

如果業力不轉變,你不想下三惡道,也會下去的

提要:

■ 如果業力不轉變,你不想下三惡道,也會下去的
■ 強迫觀念會產生強迫行為,實際上就是業力作用
■ 三惡道是自己進去的,因為業力冒出來了,到時候自會進去
■ 只有接受佛法,才能轉變業力,你不接受,別人幫忙也幫不進
■ 自己手一放,就得解脫,因為眾生有逆反心理所以別人拉不動

如果業力不轉變,你不想下三惡道,也會下去的

比如路兩旁都有樹,你忽然起了一個興趣,本來是無意識的,臨時出現的:想去數有幾顆樹。從家裡出來開始數起,數到單位門口,一共是一百棵。數一次還不要緊,第二次出門又開始數了,幾次下來,你一出門自然就數了,這就是被業力牽住了。假如有一次數錯了,到單位門口只數到九十九棵,不對,回家再重數!無形中就產生這麼一個力量。事後後悔了,“啊呀,我這又何必呢,太麻煩了。”等到下次境界現前,又來了。下三惡道就是這麼下的。如果你不轉變你煩惱的業力,你不想下三惡道,也會下去的。

說不大可能有這種人吧?其實這個人就是我。當然,我今天出門再也不數了。怎麼解脫的?是我自己解脫自己的。還是佛說的沒錯,要自己解脫自己。醫生即使給你指導,你不干,你也不能解脫啊。

強迫觀念會產生強迫行為,實際上就是業力作用

再舉一個例子,我六歲死了父親,從此說話口吃非常嚴重。每次講話前總希望自己說的好一點,別磕巴了,因為丟臉呀。人家即使不笑,自己也難受;人家一笑,最好牆上有條縫,讓我鑽進去。你看啞巴都是胖的,磕巴子都是瘦的,可見得磕巴比啞巴還要痛苦。等到小組討論學習,輪到我發言了,我頭腦裡想的可不是我該說什麼話,心裡馬上跳出一個念頭,“別磕巴,別磕巴”。不想磕巴倒不磕巴,一想磕巴,磕巴就來,親密到這個程度。有時候越想越緊張,提醒自己干脆別想了,沒有用,一開口仍然磕巴,為什麼?因為當你別想磕巴的時候,你已經想起來你的磕巴了。這種情況醫學上叫強迫觀念症,實際上就是我們講的業力的作用。如果產生行為了,就變成了強迫行為。

三惡道是自己進去的,
因為業力冒出來了,到時候自會進去

所以業力隨時隨刻都存在,隨時隨刻都會活動,隨時隨刻都在牽著你,非常可怕。它有一種強迫的力量,你不想做強迫你去做。不是別人強迫你,是業力強迫你。業力在你身上,業力在你心裡,所以進三惡道,並不是別人把你推進去,也不是三惡道裡的眾生把你拉進去,是你自己進去的。你不想去,到時候你也會進去的,因為業力冒出來了。

只有接受佛法,才能轉變業力,
你不接受,別人幫忙也幫不進

那麼該怎麼辦?佛弟子以佛為師,就應該聽佛的教導。佛對你的教導就叫佛法,只有佛法才能夠轉變你,因為佛法力量最大,法力無邊嘛。佛不過是教育家,真正要解脫,還是要自己解脫自己,靠別人是靠不住的。任何人都只能幫助你解脫,你不接受,再幫忙也幫不進。比如一只鐘停了,你幫它搖搖,它又轉了。幫忙僅僅是搖搖,轉還是要從自己轉。說“我自己不轉,你搖一搖,我轉一轉”,那麼一直搖一直轉,那不是“羅蘭克斯”,是“搖蘭克斯”了。(眾笑)羅蘭克斯懂嗎?就是世間上的名表。冒牌的羅蘭克斯,經常要搖的,人家說你是“搖蘭克斯”。(眾笑)

自己手一放,就得解脫,
因為眾生有逆反心理所以別人拉不動

從前有幅漫畫,師父抱著樹,叫徒弟幫忙解開。徒弟拼命拉也拉不開。師父手一放,反過來罵徒弟:這麼笨,你看我現在不是解脫了嗎?這就是教育徒弟要自己放下,才能得到解脫。別人幫忙你不要,即使去拉你也沒有用,有時候還會引起逆反心理。眾生就是這麼個脾氣,你要拉,我偏抱得緊,看你拉得動嗎?這種人不下三惡道誰下?所以你要聽話呀。

 

善知識依法教導能使你得解脫,指導錯誤的人,
雖說好話,結果會害死人

提要:

■ 誰說的對,真理就在誰那裡,這就是佛門的平等
■ 善知識依法教導能使你得解脫,指導錯誤的人,雖說好話,結果會害死人
■ 善知識依法來度你是法力,善知識的力量是師力

誰說的對,真理就在誰那裡,這就是佛門的平等

這個徒弟也是笨,竟然去拉師父,你跟師父說一聲:師父,你自己把手放開來吧。那不就行了嗎?假如師父有逆反心理,“什麼?你是徒弟,要我聽你的?你叫我放,我偏要抱。”那又完了。所以真理不在於你是師父還是徒弟,誰說的對誰就是師父,誰說的對誰就是真理,不在於人多人少。娑婆世界眾生無其數,釋迦佛只有一個,真理卻在釋迦佛手裡。所以毛澤東說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能這樣,就是平等,能這樣才是真正的無分別心。

善知識依法教導能使你得解脫,
指導錯誤的人,雖說好話,結果會害死人

昨天講得很清楚,解脫要你自己解脫,解脫的方法就是轉。轉得快,解脫得快,轉得慢,解脫的慢;不轉,就不得解脫。要轉,就得有方法,所以要依靠善知識。依靠善知識實際上就是依靠法,依靠法就得依靠善知識,因為善知識是法的化身。這個力量可大了,人掉在業力裡,猶如掉在泥沼裡,四面都是泥沼,既不能游,要抓旁邊的土地也抓不著。有的人還指導錯誤,他沒經驗,瞎說一通,“你趕快爬上來呀!”真是好心辦壞事。現在佛門裡這種人多的很。這個人聽了他的話想爬上來,可只要動一動,人就往下沉。已經沉到喉嚨口,很危險了,看看事實已經不對頭了,他還閉著眼睛喊口號:排除困難,爭取勝利。(眾笑)不斷地動就會不斷地下沉,再動就沒頂了,人就死了。(眾笑)當然“排除困難,爭取勝利”這是好話,看你用在什麼地方,用錯了地方就糟糕了。

善知識依法來度你是法力,善知識的力量是師力

這個時候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依靠善知識。善,就是沒有錯,不能把說錯的人也叫善知識,那叫惡知識。佛門裡善知識他非但懂佛法,他還有修行的經驗,他就說:你別動。剛剛和前面那個人說法相反。他拿根長竹竿伸過去,“你抓住竹竿,千萬不能放。”那你要聽話呀,你不聽話也不起作用!抓住了,他就把你拖上來。唯有這個辦法,這就叫法力,岸上的善知識把你拖上來就叫師力。

所以當你能夠自己轉的時候,趕快自己轉,自己轉不動的時候,一定要聽善知識的話,接受善知識的教導,靠善知識把你拖上來。

今天時間到了,關於法力,下次再講。

 

 

上一篇:普獻法師:寶積經講記 損滅善法的邪行
下一篇:普獻法師:寶積經講記 增長善法的正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