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其它:試論聽聞正法的重要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試論聽聞正法的重要性  

苦心 

  佛門中流傳著人身難得、中國難生(指有住持三寶的區域)、佛法難聞(即聽聞正法)的說法,這並非無病呻吟,更非無知妄說,而是佛陀金口親宣。最早譯成的《佛說四十二章經》中解說頗詳。
  關於人身難得,佛有過生動的開示,他曾指著身邊的一只螞蟻對弟子們說:這只螞蟻在迦葉佛時就墮在蟻類,直到我今出世,仍未脫此蟻身。可見“一失人身,萬劫難復”誠不虛也。佛還告誡弟子: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但我們是否知道,人身難得的後面,隱藏著比這更可怕的暗流呢?人身的確難能可貴,因為三世諸佛都是在人間示現成道的。但地球上畢竟有五十多億人獲得了人身,若把地球當成一個整體看,這些人都是生逢“中國”。然不聞佛法,生“中國”無異邊地;既在邊地,得人身無異惡道;因為不知佛法,就沒有因果觀念,作惡多端,命終必墮惡趣。當今世界,雖有三分之二的人信仰宗教,而真正信仰佛法的人卻很少;縱得幸入佛門,但末法時代,相似佛法出現,邪師邪教很多,就象《楞嚴經》所說:“佛滅度後,末法之時,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如“青海無上師”之流,就是依附佛教,以凡濫聖,欺世盜名,擾亂正法,贻害眾生。可憐一些初入佛門之人,不辨邪正,隨波逐流,自入邪途而不知,深為可痛;縱得明辨是非,正信三寶,不逢邪師,亦多難遇勝緣得善知識開示入道方便,盲修瞎煉者不乏其人;至於墮在三途的無量眾生,更是無由聞法。因此,聽聞正法為難中之難,眾難之首。
  信仰佛教就是要歸投三寶,以佛為師,以法為藥,以僧為友。而法寶又是眾寶之所依,三世諸佛無不是依法修行、依法開悟、依法解脫的。若善根深厚者,則由宿世因緣,值佛出世,為說四谛正法,即得斷除我執,成大阿羅漢,如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或雖無佛出世,宿因所萌,或觀十二因緣,或觀飛花落葉之外緣,體悟世間無常,斷惑證真,成辟支佛,如拂迦沙等。至於既無宿因,又逢末世,且根機陋劣之凡夫俗子,就非要依仗明師說法,方能生起信心,依法行持,逐步走向解脫,否則沉溺三界,不知出離。因此,“聽聞正法”被列入歸依後的第一四正行中。四正行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及法隨法行。
  第一親近善士。善士就是通達佛法的善知識,他們既可是高僧大德,又可是正信居士。為什麼要親近善知識呢?《華嚴經》雲:“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識而得圓滿,以善知識而為根本。”此經中普賢菩薩勉勵善財童子言:“善男子!汝今發心,求菩薩道,為欲成就一切智慧,應當尋求真善知識。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悔,當念隨順,不應違逆。”如此殷殷囑咐,可見親近善士,是修學佛法的第一步。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善知識、值得我們親近呢?《瑜伽師地論》說:“雲何名善友性?謂八因緣故,應知一切種圓滿善友性。何等為八?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聞;能有所證;性多哀愍;心無厭倦;善能堪忍;無有怖畏;語具圓滿。”具此八種功德,就是圓滿的大善知識。但我們處在末世,不但無緣聆聽佛陀的一音說法,就是圓滿的善知識也難得難遇。值得慶幸的是,佛雖滅度,教法猶存!三藏十二部典籍,適應各類根機,我們還可依此得度。《佛遺教經》曰:“汝等比丘,勿懷悲惱,若我住世一劫,會亦當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應可度者,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更為欣慰的是,當今仍有許多大德,悲心切願,或講經說法,或創辦佛學院,普施法雨,接引有緣。當代比丘尼大德隆蓮法師說:“我今年八十四歲,今晚、明天死也未可知,但還要在講堂上為你們講些佛法,一輩子為釋迦佛當宣傳員,至死方休!”正因為有這樣一代高僧,為法不惜一切,才使得法筵常開,慧燈常明。他們就是我們應當依止的大善知識!故有志於修學佛法者,特別是青年僧伽,當作希有難遇想,當發難學能學、盡一切學的心,日後方能承擔如來家業,切莫任煩惱滋漫,錯過了親近善知識的機會。至於有些貪圖寺廟輕松,害怕為學法而吃苦受窮的佛子,猶當反省。豈不聞: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乎?
  第二聽聞正法。初入佛門,難免摸不著門路,甚至終身徘徊於法海之外,不知為什麼要學佛?學習佛陀的什麼?學了有何用?如此種種迷惑,都有賴於聽聞正法才能解決。簡單說,學佛就是為了成佛,達到諸佛惑盡德圓的境界,並以種種方便,教化、度脫眾生,同成佛道;我們要學的就是佛的大慈大悲、大智大勇。在自他兩利的過程中,使自己不斷走向完善,正如太虛大師言:“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聽聞正法有何益處呢?《大寶積經》雲:“如人入暗室,復蔽絕光明,雖有眾色像,非明眼所見。如是雖有人,內具諸明解,不聞於正法,善惡何能曉。多聞解了法,多聞不造惡,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八大人覺經》則說:“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由此可知,不聞正法,則善惡尚且難分,其行縱然精進,也是無益苦行,或得少分利益,如是修行,事倍功半,誠為可惜,故聞法是自利利他,直至成佛之通途,這一步是萬萬省不得的。這使我想到我們僧青年中,有一部分人不欲學習佛法,卻急於求得解脫,非禅宗頓悟門不入,非念佛捷徑而不行。殊不知,“欲速則不達”。學佛者,首先應把那撿便宜的念頭拋開,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依信、解、行、證之次第修學,方獲實益。不可信心一發,便急欲行之,否則難免盲行、邪行之咎。
  第三如理作意。即合理思維的意思,這必由親近善士、聽聞正法之後才能產生。佛法中蘊含著最真實、徹底的宇宙人生觀,《八大人覺經》雲:“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就如實道出了宇宙人生的現實,這一真理不因聖人的出現而增加,也不因聖人的滅度而減少,它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絕對真理!佛陀作為出世之聖人,也只是真理的發現者,而不是發明者。他老人家把這一發現告訴我們,是希望我們作如理的思維,而不是盲目的信奉。“佛曾說:弟子們,你不要以為他是你的老師,就對他所說的道理,采取信任的態度,你要通過你的智慧辨別、理性思考,知道它是真實、善良、美好的才信仰,這就是智慧的信仰。”(摘自慧律法師所講的《人生哲學》)只有通過自己的思維,我們就會發現,這個世間確實是無常的,充滿了生老病死等眾苦,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無有獨立不變之實體。於是漸漸減少我執,明了五欲過患,發起厭娑婆苦、欣極樂樂的出離心與誓願救度一切眾生同出苦海的菩提心。
  第四是法隨法行。法指涅?;隨法就是道谛,它是解脫煩惱束縛,獲得永恆自在的良藥。但有了良藥,病者(眾生)不服,也是枉然。故從善知識所聽聞正法後,就要如理思維,思維認可後,就應當認真受持,為證涅?而精進地修習道谛,這便叫法隨法行。只有在實踐當中,才能進一步體會真理。道谛的內容廣說有三十七道品,總括說就是戒定慧三學;大乘還有六度四攝等無量法門,依之修行,皆可證得涅?。
  以上四正行,實際上就是聞思修三慧,前二正行屬於聞慧,由聞而產生的如理作意就是思慧,由如理作意而產生慕滅修道的心即修慧。經雲:諸佛菩薩以方便為父,智慧為母。而三慧中聞慧是最基本的,能引生一切善法與無漏功德。龍猛菩薩雲:“諸佛辟支佛,並諸聲聞人,解脫唯依慧,決定無有余。”由此可見,聽聞正法是何等重要!已聞佛法之人,當發大悲心,愍念不可數之眾生尚沉淪生死,難聞佛法,或聞而不信,更生誹謗,造無量罪,當墮三途苦趣。故當發菩提心,廣學多聞,令法音流布,讓佛法之光照耀眾生的心靈,驅破無明黑暗,迷途早返,共修佛道,復本心源,究竟清淨。

 

 

上一篇:果煜法師:楞嚴新粹 五十陰魔
下一篇:果煜法師:漣珠甘露 序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