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果煜法師:天心明月 7.休閒與品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休閒與品味
 
序言
 
這個時代大家都在講休閒,也在談品味,但什麼才是真正的休閒與品味呢?尤其這時代,大家都很忙,不只是工商界在忙、政治界在忙,甚至到廟裡,還是一樣忙,為什麼忙?在忙些什麼?人可能悠閒嗎?這是我們第一個要探討的問題。第二、我們說要提升人的品質;而品質跟品味是有連帶關系的,因此,我也順便從悠閒的角度,來談怎樣提升人的品質。最後我講此題目的動機,是因為看了一本心理學的書──馬斯洛的《動機與人格》。以這一學派的理論,不只受到專業心理學家的重視,且受到整個社會大眾的認同。但我依佛法所見,這個學派還是有些不足與偏差,所以今天我也籍著這個因緣,先把他們的理論簡單介紹一下,然後再用佛法的觀點,給予某種程度的評價與修正。
 
身心的閒勞
 
現在首先講:「何謂悠閒?」一般人很容易想到的悠閒,就是坐在這裡無所是事。但事實上,悠閒略可從身悠閒與心悠閒去分析:
 
很多人因工作忙,所以心裡也連帶的放不下,這身心勞累的狀況,是最不悠閒的典型。而反過來說,身體既悠閒無事,心裡也就跟著悠閒輕松,這似乎是悠閒的典型。其第三種曰身體雖然很閒,可是心裡還是很煩忙,譬如一個人失業了,身雖沒事做,可是心裡忙得要死;忙著什麼呢?忙著找事做!身閒而心勞。第四為身勞而心閒:雖然身體是在工作、在活動,可是心裡並沒有什麼罣礙。以上所說四種悠閒是大部份人都能了解的。
 
從動機看悠閒
 
但以下就要用心理學的定義來談:「何謂悠閒?」悠閒是「從驅動性及匮乏性的動機,轉換成表現性、隨意性的動機。」驅動性跟匮乏性的動機,是什麼意思呢?首先看驅動性:一個人如被父母或頂頭上司壓迫,而去做一些他不願意做的事情,這當然是不得悠閒。或者因遇上風、雨、天災、地禍,必須逃避,這當然也是不得悠閒。所以,外來的驅動,因於心理的不願意,便不可能悠閒。
 
需求與驅動
 
但外面的驅動之所以成效,其實是因它跟我們內在的需求相應。如果內在裡沒有任何需求,則外面雖有驅策,身心未必能動。在佛法裡把煩惱叫做「使」,意思是說人之所以有煩惱,都是被另一種力量所驅使,而不得不如此。那被什麼所驅使呢?主要是被我們內在的需求、內在的匮乏所驅動。在心理學上,把內驅力分做五種,現在我且按順序說明:
 
生理的需要
 
第一種驅動是屬於生理上的匮乏:譬如人就是需要呼吸空氣,你憋一分鐘氣還沒關系;但兩分鐘、三分鐘或五分鐘,就受不了了,就可能要死掉了,所以空氣是人最迫切需要的。其次是水,人可以一個早上不喝水,甚至一天不喝水;可是不能三天、五天不喝水。除空氣、飲食外,人也需要保暖、需要睡眠。以上種種生理的需要,是人活著首先必須滿足的,所以人經常為了生理的需要,而去做一些他本不願意做的事情。
 
一個人如果在極端匮乏下,或將變得不知廉恥。甚至在極度的饑餓下,他其余的記憶力都可能喪失掉,而只剩下一種要吃飯、要喝水的強迫意念。對於久處沙漠的人,他理想中的天國,一定是到處充滿泉水的地方。對於一向生活在崎嘔不平山區裡的人,他們想象到的極樂世界一定是非常平坦舒適的。這些都是由於生理上的匮乏,所產生的身心反應。
 
安全的保障
 
人必需在安全的范圍裡才能自在,所以必用種種方式來保護自己。但當自己力量不夠時,便設法去尋求一個保護者。小孩子需要父母來保護他。而年紀大一點的,可能去尋求一個幫會、一個領袖,甚至一個神,一個上帝來保護他。
 
心理學家對當代父母的建議是:對於兒童的管教,應有適度的賞罰;並不是不能處罰小孩子,如果他真犯規是可以處罰的,但要讓他明白為什麼受處罰?如在高興的時候,即使小孩犯錯了也不管,任他胡為亂做,沒有事;而反過來心裡一不高興,就算小孩子乖乖的,也常常找他來當出氣筒,那這小孩子就要整天生活在不安定、不明理的狀態下,這對小孩子的心理將會產生很大的障礙。如果父母經常吵架,甚至離婚,也會對小孩子的安全感產生很大的挫折。
 
我們都希望這個社會有體制、有次序。因為必在這樣的社會裡,我們才能感受到安全的保障。另者,人也必須具備相當的知識和學問,因為如對外界不暸解,那也會覺得沒有安全感。
 
一個社會如果慢慢趨向於安定,則人們會希望政府或國家給與更多的自由;但如果社會慢慢產生脫序的現象,則人們便希望政府用極權或重刑來控制這個社會。因為這時候,自由對他們來講已不是最重要的,自由的需求是第三層次以上的問題,而現在最迫切的是安全的需要。
 
歸屬與認同
 
人既希望被別人所接受,也希望被社會所認同。故一方面需要朋友,一方面又需要在團體中擔任某個角色。人經常要給自己定位,多經由團體所賦於的職責中取得某種標簽。喔!我是班長、工程師、顧問、董事。除了以角色、標簽來取得別人的認同外,另外又有以建立自己的形象風格,而取得大眾的認同的。以上皆稱為「歸屬的需要」。
 
在軍隊裡有一種處罰叫「關禁閉」,把人關在一個小暗室裡,這算是處分嗎?如果你迫切需要跟別人認識、跟別人相處的話,這便是處分了,對不對?但如果你說,把我關起來最好了,我才懶得理他們!這反而是一種獎賞哩!但關禁閉對大部份人來講都是很重的處分,這因為他們歸屬感的需要被剝奪了。在佛教也有一種處分稱為「默擯」,就是所有的人聯合起來,都不跟他講話、都不理他,就當作沒這個人一樣。就因為人都有歸屬的需要、有被認同的需要,故才相對的有這種處罰方式。
 
尊敬與成就感
 
人通常藉種種的成就來取得別人的尊敬,從而也得到自己的肯定。以上所講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的需要及尊敬的需要,都是從外而內的動機,人時時刻刻都忙於滿足這些需要。
 
滿足與悠閒
 
剛才說到如果外面雖有驅動,但內在沒有與它相應的需求,則那就不成為驅動。譬如,父母雖要你去工作,而你為什麼也要去呢?也許不去就沒飯吃了,也許不去他們就不理你了。那沒飯吃,是第一種生理的需要;怕不理你了,是第二種、第三種的需要。以我們內在有種種的需求,故常叫我們在人事境界裡去尋求滿足。因此,在還未滿足之前,人就不可能是悠閒的。肚子餓了,一定要去找東西吃;覺得孤單寂寞,趕快去找朋友;覺得沒有成就感,便努力去建立自己的事業。現在人都在忙,忙些什麼呢?就以上分析,不出這四種驅動。忙在表面上好象是別人逼迫你的,但事實上,還是你逼迫你自己的呀!這以上皆稱為驅動性的動機、或匮乏性的動機。
 
表現性的動機
 
其次再講表現性的動機。有時候我們做事,並不是為了滿足以上的需求。譬如對知識的探索,有些人天生對周圍的現象有興趣,他想去多了解。科學家之所以研究科學,不一定是為了謀生,或為了讓別人認識他;也不見得不知道的話,就對他會有什麼危險性。求知的欲望很多人都有。或者說審美的興致,人為什麼要畫畫?為什麼要創作一些他認為美的藝術品?詩人作詩、音樂家譜音符,未必是因為匮乏,而是因為被某種情勢所逼,必需去這麼做的。單為自己所願意,這叫表現性的動機。
 
隨意性的動機
 
再者,隨意性的動機是:今天我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而沒有現實的目的。一般人賺錢是為了謀飲食、謀衣服,或是為了讓人家知道你有錢而尊敬你。此賺錢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但隨意性的動機,卻沒有它現實的目的。只是當下想到了,覺得有趣就去做了!今天想畫畫,拿起筆來就畫一畫;想看書,便去看了。他不需要想到這本書看了會有那些好處?將得到那些滿足?隨興而取這叫「隨意性的動機」。
 
悠閒生趣味
 
因此,前面所定義的悠閒,要從驅動性的動機升華到隨意性的動機,這才叫做悠閒。事情可能還是一樣在傲,可是因為動機不一樣,他所感受到的,就有很大的差別。吃東西如因為餓了,則屬於驅動性的動機;尤其餓得愈厲害,那只有狼吞虎咽的份!反過來說,吃東西是為了喜歡才吃,則能悠雅惬意。喝茶,若只為了口渴,那必咕噜、咕噜大口灌進去,何有茶藝可言?同樣,就求知識而言,有些人求知識是為了謀生,從小學念到大學,大學念完再念研究所,念來念去就為了將來謀得一份比較好的職業。這求知識對他來講,便不可能是悠閒的。也有的人求知識是為了名譽,希望成為一位學者、專家,希望成為各行各業的頂尖人物,這樣即使讀到博士,都不可能悠閒的。反過來說,一個人有興趣,研究花、研究草、研究天上的雲在飄、地上的蟲在爬,一切為了興趣使然;這樣即使他只有小學畢業、中學畢業,知識的探討對他而言,是悠閒而有味的。
 
藝術家與畫匠
 
在藝術界上有些被稱為畫家,也有些被評為畫匠。從動機的角度看,如果是以驅動性的動機而畫出來的,一切都叫畫匠。於是即使人家再怎麼說,藝術可以陶冶性情,但對他而言,沒有這回事!因為他的動機就已不是悠閒的。因此,如一個人的動機始終停留在驅動性的層次,那即使他的技巧再好,終究只是個畫匠而已!
 
同樣講到宗教,很多宗教徒不免成為狂熱燥進的典型,為什麼呢?當然是因為宗教能滿足他某種層次的需要,可能是安全感的需要,也可能是歸屬感的需要──既有一宗教團體能認同他的存在,他也以此得到某種自我認同的成就感。於是乎不管是努力於閱藏,還是專精於禅定,他終究是個世俗的宗教徒。
 
如前面講到,有的人是身悠閒而心不悠閒,如果他內在的動機還沒有滿足之前,他就是身體上無所是事,心理也是不可能悠閒的。而反過來說,當內在的驅動力已經被降伏了,或者已經滿足了,那他在做任何事,即使做得滿頭大汗,還是悠閒的。
 
迫切的需要
 
在諸動機中如屬愈基本的需要,則愈不得悠閒。如沒有空氣,則在三分鐘、五分鐘內就要翹辮子了,那空氣對他來講便是最迫切的需求。水也許可挨一天、兩天,食物更可以挨一、兩個禮拜。如果是安全的需要、尊敬的需要,那等個三年、五年、十年都沒關系。
 
滿足的漸次
 
以下我們將討論滿足的漸次。馬斯洛的心理學基本上是認定:人的滿足必從下往上,一定要先滿足生理的需要,然後才能進一步去滿足安全的需要、滿足歸屬的需要。如果一個人在衣食匮乏下,你叫他寫詩,叫他欣賞藝術是不可能的。必下層次的需要滿足了,才能往上提升。但這其中又有幾種變化,譬如一個小孩子從小就在貧困的家庭中長大,他可能從小就沒有吃得飽、沒有穿得暖過;那即使過了十年、二十年後,他事業發達了,可是心態還維持在迫切需要衣食的狀態中。此因為當初被壓抑得太久了,所以雖外在的環境已改變了,他還是沒有調適過來。
 
或有些人在戰亂的世界中過久了,他就很怕這個社會再失去安定、失去秩序,所以對他來講,寧可犧牲某種程度的自由,以換取社會的安定。他也許要經過很久很久的時間,才有辦法爬過那個漸次而往上提升。這是第一種變化。
 
另也有一種變化,有些人基礎的需要很快就滿足了,他一下子便提升到第三個、第四個層次。因此,他覺得被人家尊敬才是最重要的,他再也不可能為了一點錢,為了掙一頓飯吃,而捨下被尊敬的需要。俗雲:「不食嗟來食!」即此也。也有些人能夠捨生取義,因為生對他來講已不是最缺憾的了,而「義」之所在,才是最該極力爭取的。
 
有些人天生就是宗教家的典型、是哲學家的風范,為什麼生下來就是這個樣子呢?用佛法來說,可能他上輩子就已提升到第三、第四個層次了,所以這一生只要不受到太大的挫折,便可能一直保留在第四、第五的狀態中。
 
人性本善
 
滿足其實牽涉到兩個主要的因素:一是外境的狀況,一是內心的層次。而馬斯洛這一學派之所以被很多現代人接受,正因為他們主張「要去滿足人的需要」,你不能用壓抑的方式來克制本能的需要。他們絕不贊成所謂禁欲的生活;人天生就是有這種需要,你為什麼要去克制它呢?如果因克制而不得滿足,那反失卻提升的機會。只要滿足他第一個需要,那他自然會往上提升到第二個層次;若第二個層次又滿足的話,就更會往第三層次去提升。人性是本善的,你只要滿足他,他就不會作怪了。
 
很多人的精神變態,都是由於社會壓抑他,不讓他有滿足的機會;於是因為經常不得滿足而產生怨恨,以至於有暴力的傾向。所以他們主張從滿足中去提升人的品質。
 
滿足沒限量
 
但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滿足根本是沒有限量的!人到底要吃多少才算飽呢?這可能還是比較簡單的問題,你或吃兩、三碗,頂多四碗!就非飽不可了。然而對安全感的需要,怎樣才叫滿足呢?一百萬就能保障安全嗎?或者是一千萬、一億元也不可能保證你的安全。同樣,就被認同的需要,在一個國家裡要當廳長、部長還是當總統才算滿足呢?如果一定要把下面的層次滿足了,才能往上提升,那可能是一輩子都不會提升的。滿足沒有限量,這是第一個問題。
 
滿足不容易
 
第二、當今的社會在求滿足上,有更大的困難。雖在衣食上,我們已比過去好得很多了,可是在二、三層次以上的需求,卻反比從前困難。譬如說安全感,現在社會變動太快了,在我們還沒准備好的時候,它又變了!我們必不斷地調整腳步以適應它,所以永遠不得安寧、不得悠閒。尤其現代社會又變得很畸形、變得很復雜,我們常說社會已脫序了。脫序的社會沒有人會對它有安全感,因此,就安全感的滿足,我們已比過去困難多了。
 
其次,再看歸屬的需要。中國古代是以家族為中心的社會,故既生在這個家庭,這家庭就賦予你某個位置、某種認定,於是安全與歸屬的需要都能得到先天的滿足。但是現在家庭已慢慢崩潰了,大家庭既不可能存在,甚至小家庭也不容易維持。有時候雖說父母俱存,可是因工作的關系,一個在南,一個在北;甚至還有很多單親家庭。現已沒有一個好家庭,來照顧我們的身心了。
 
同樣在工作裡,職業變動也太快了。現在都市裡有另一種游牧民族,為了找工作不斷在東奔西走。好不容易公司裡的人稍為認識了,也尋到幾位比較親近的朋友,但往往又因職務的調動而分開了,很不容易得到長久的認同與歸屬。
 
現在的家,又都住在公寓裡;而公寓就像一個一個的格子,左鄰不能認識右捨,每天都見到很多人,但沒有一個你認識的,也沒有一個願意跟你說話。每個人都一樣陌生,都一樣缺乏歸屬感。
 
在這個時代你即使是個核子專家,但別人還不知道核子是什麼東西螺!在多元化的社會裡,彼此因為分工,所以隔閡就比以前更深更遠。即使你好不容易才為這圈子裡的人所認同、所尊敬,但對於廣大的圈外人而言,還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從上以啟下
 
既借著滿足下面的需要而來提升上面的層次,事實上非常困難。則我們必須用第二種方式來提升心靈的層次,來降低對境界的需求。孔子說:「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如心靈的層次已提升的話,那貧苦就不是問題了。在佛家也常講:「少欲知足,無求安樂。」如果需求太多,只可能造成更大的不滿足,所以當提升的是心靈的層次。
 
定慧的修為
 
要怎樣才能提升心靈的層次呢?依佛法而言,只有定、慧的工夫才行。首先講慧,前面所謂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這依心理學家來看是天生的本能,所有的人都應該是這個樣子的。但以佛法來看,沒有所謂的本能,只有習氣和業障而已──那不過是我們生生世世所延續下來的驅動力,非必須是這個樣子的。用佛法的知見,「一切法本是空無自性的」,即使它很有力量,但還是可用修行的方法去改變的。所以認為必須滿足下面,才能往上提升,這就佛法來看是沒有根據的。尤其用無我的觀點看,眾生本就是無我的。我們因認定有一個我,才有生理的需要,才有安全、認同、歸屬的需要。如能從佛法去體認到無我的本質,則那些需要至少可降得非常的低。因此,必須用空慧來滅除對本能的誤解,以搪塞業力驅動之泉源。
 
然後再談定,定是什麼呢?定就是降伏因業習而有的妄想。前面所說有種種的需要,但需要其實只是一種妄想而已!若心不動,何有需要可言?我曾見到有對夫妻在辯論,先生說:「我晚上肚子餓了要吃宵夜,叫她做點心;她卻說:『干嘛!想吃點心,你好好念佛就不餓了!』」這位先生聽了很不是味道。就問說:「師父!師父!你說念佛就能飽嗎?」我不能說念佛就能飽,但至少要告訴他:「念佛可以叫你不會那麼餓。」人到底是因為想吃,所以餓了;還是因餓了,所以想吃!很多時候自己也搞不清楚。很多需要其實是從這些妄想變現出來的,我們必須用打坐的方式把妄想降伏。一旦能很專心的打坐,還會想到餓嗎?還會想到什麼安全感嗎?當然不會!
 
因此,所謂的悠閒,以佛法來講,就是已消除你的業障。必業障消除了,你才能得到真正的悠閒。剛才講到所謂的「使」,被一種力量驅動,不得不去忙碌,不得不去攀緣。此「使」必須用定去縛,用慧去除。因此不能用定慧的修為,去觀去化,人是不可能悠閒的。這是先講到悠閒的部份。
 
品味的關鍵
 
第二部份我們再談品味。現在人常論品味,這個東西的形狀顏色,嗯!很典雅、有品味。以家俱而言,用木頭做的,或用竹子、籐條、塑膠、金屬做的,不同的材質,當然有不同的品味。顏色中紅的、黃的、綠的,不同的顏色,也有不同的覺受。一般人所想到的品味,多限於物的品味。
 
其次,有曰:「人的品味。」這個人就是喜歡喝茶,所以說到他就聯想到茶。那個人就是喜歡藍色,所以吃的、穿的、用的,一律是藍色系列。在食、衣、住、行上,每個人都可有他一套格式,我們就說這是他的品味。但我今天所要講的品味卻不是這些。
 
現在我們先定義:「何謂品味?」品味就是品出當下境界的趣味。在眼睛所看到的視界裡,在耳朵所聽到的音域裡,你能不能品出它的妙味,這才是品味關鍵之所在!有的人很沒趣,他什麼東西都覺得乏味,這東西有什麼好看的呢?那玩意又有什麼好聽的呢?若真的一切乏味,那你又有什麼好活的呢?自己不會品,還怪世界無味!
 
至於能不能品出它的味?這牽涉到心靈的層次,如果心靈只停留於驅動性的動機,那品味一定很低。對一個餓得要死的人,東西還管它有沒有味道?先吃下去再說吧!口渴得要命,有水便先灌下去吧,只要沒毒就好了。一個饑渴過甚的人是不可能有品味的。因此品味與否,不在於東西的本身,而在於你的心是不是悠閒?是不是有雅興去品出它的味?
 
緣起出妙味
 
從佛法因緣觀來看,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既含無窮的因素,便有無窮的味道,問題只在於我們能不能去品它。如果一個人心眼小,只能看到他現在所需要的錢,所以看來看去,想來想去就不出錢的影像,於是跟錢不相關的都沒味道啦!看詩、看電影能賺錢嗎?不行,去它的吧!
 
如果我們的心量被內在的業障所束縛,那你既不可能悠閒,也不可能品味。程颢〈秋日〉詩曰:「萬物靜觀皆自得。」靜觀,不必是坐著、躺著,而是要悠悠閒的心,用無所謂、無所求的心去觀照萬物。自得,得些什麼呢?得到它的生機和趣味。這世界就佛法來看,物有千般,緣有萬般,本蘊含了無盡的生機與妙味,可是人經常被自己的無明業障所覆蔽;因此,只能看到有限、單調、枯板、乏味的生命,太沒品味了,苦哉!
 
從定慧入門
 
總之,悠閒與品味都是要從定、慧的修持中得,現代心理學家再怎麼強調要從滿足中去提升,事實上是辛苦而無益的。現代人再怎麼追求悠閒與品味,但因不明本末終始,結果還只是自討苦吃而已。
 
反過來說,也有很多自以為精進修行的人,卻是以一種狂熱燥進的心態,一心想要求得什麼?這種人再怎麼修行,到最後也只是使自己了無生機、斷盡趣味而已!這樣的修行,跟世間人的播弄,其實是差不多的。
 
定慧的修持是內攝法門,必從內攝中才能悠閒。因此,就修行的角度而言,應以悠閒的心來修行,而愈修行當愈悠閒才是。而悠閒後,也才能外延,去品人生的味,去品萬物的味。
 
民國八十一年五月十日,講於農禅寺般若禅坐會,林淑華整理
 
 

上一篇:鄭振煌居士:傳道授業解惑
下一篇:鄭振煌居士:淨土安心法門——彌陀大願攝眾往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