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果煜法師:菩薩道之離合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菩薩道之離合
 
今天要講的是「菩薩道之離合」,首先解釋這題目。菩薩道,諸位都聽得很多了,所以不用再解釋。故再解釋「離合」。
 
釋題
 
離者,雖傳統所說,但不以為然
 
合者,雖傳統所未說,宜加以補充也
 
離者,以菩薩道在佛教裡,已講了一千多年。雖未必所有的講法都相同,但還是有傳統上,較一致的說法。有些說法,以我個人的理解、體會,卻不太以為然。故把這些不以為然的部分,提出來且加以澄清,這即是「離者」。至於「合者」,也有一部分雖傳統上所未說,但我覺得還是宜加以補充的,即是「合者」也。
 
所以這主題,比較上是屬於思想性的問題,而非禅修的方法。而且,除非你對傳統所講的菩薩道有相當的涉獵,再聽這題目,感受才會比較深。
 
緣起
 
青海禅修時的心得
 
讀印順法師《菩薩心行要略》之感想
 
其次講到緣起,我前幾個月在青海禅修一段時間後,對菩薩道在思想上有些突破和整合。所以,願提出來跟大家報告、分享。
 
第二是我回國後,又剛好有人送我這本書-《菩薩心行要略》,這是在印順法師百年誕辰紀念時,由弟子從他書裡,把有關菩薩道的部分摘要、整理,而出版了這本書。
 
於是,就我青海的禅修心得,再加上《菩薩心行要略》的讀後感想,就成為這次演講的綱要。
 
學佛三要
 
信願,慈悲,智慧
 
首先講到學佛三要,這是印順法師再三提到的。學佛總共有三種最根本的法門:第一是信願法門,我們今天願意來親近三寶,修學佛法,當然是對學佛、對修行,有基本的信願。然此信願,是比較內在的;不必有一定的形式。
 
但在佛教裡,卻以另一種較偏外相形式的為信願。比如每天誦經,不管誦的是《普門品》、《阿彌陀經》、《地藏經》或《法華經》、《楞嚴經》等都屬之。把誦經當定課,這樣的修行法門,依我的分類,乃是信願法門也。
 
也有些人不是誦經,而是持名念佛,不管念的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或地藏菩薩等都屬之。這依我的分類,也是歸在信願法門。所以,偏於外在形式、有形有相,甚至有儀軌的,都稱為「信願法門」。
 
第二為慈悲,相信這點,各位已聽得很多。但等一下,我還會提出檢點與澄清。
 
第三是智慧,大家都知道:佛教與其他宗教最大不同處,乃佛教是以智慧為前導,而其他宗教卻以信仰為前題。
 
大般若經
 
一切智相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
 
在《菩薩心行要略》中,除了學佛三要外,也把般若經的三句話,作為統綱:
 
第一、「一切智相相應作意」。所謂「一切智相」,用較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成就最崇高、最圓滿的智慧。「相應作意」是說:以相應於一切智相來作意。故「作意」者,即像平常所謂的「發心」。發此意願,而希望我們將來能成就一切智相─即最崇高、最圓滿的智慧。這即是「一切智相相應作意」也。
 
其次、「大悲為上首」,何謂大悲呢?1.對象是無限的。一般人其實也有仁愛之心,但對象就很有限了。或只限於自己的眷屬、朋友,或只限於認識的、相關的族群;至於其他者就不然。而真正的大悲,則須對一切人、一切眾生,都具同樣的慈悲。2.心量也是無限的。有些人雖也願意對別人慈悲,但得以「保護自己的利益」為前提,否則就無法慈悲了。而大悲者,絕不會在意是否跟自己的利益沖突。
 
第三、「無所得為方便」,為什麼是「無所得」呢?因為學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消除我們對一切法的執著。故如在修學的過程中,自以為有所得,實乃再增加另外的執著也。而原來的執著,是否已完全捨掉了呢?也不見得!於是,自以為佛法學得很好,其實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因此,要以「無所得」為方便,才能消除對外、對內的一切執著。這內外皆捨,才能與解脫道相應也。所以「以無所得為方便」,也是佛教與其他宗教最大不同處。故不只「以無所得為方便」,而且「以無所得為究竟」也。
 
對照
 
信願─一切智相相應作意
 
慈悲─大悲為上首
 
智慧─無所得為方便
 
於是乎,如將「學佛三要」,對照於《大般若經》的三統綱,更可意會其弦外之義。
 
首先,信願乃對照於「一切智相相應作意」。即以信願為基礎,而漸成就一切智相也。慈悲,則對照於「大悲為上首」。最後,要證得「無所得」,才能有智慧也。
 
這對照下來,其實就是菩薩道的總綱。以下我們再詳細解釋:雲何為信願、慈悲跟智慧?
 
信願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稱為:發菩提心
 
信願,即相應於一切智相而作意─乃希望自己能成就最崇高、最圓滿的智慧。這在經典上,即是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譯成中文,即是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已完成最高的覺悟,這稱為「無上」。至於「正等正覺」,真正的覺悟乃要跟諸法實相相應,才稱為正等正覺。就像科學上的定理,都要能以實驗作證明,才能確認。
 
因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這句子稍嫌長,後來就簡稱為「發菩提心」;甚至更簡稱為「發心」。
 
然很多人已忘掉「發菩提心」的本意,於是在道場中,便經常有人勸發心:「現在有事情沒人做,大家要多發心!」甚至說:「飯菜未吃完,大家要發心吃!」真是每況愈下!
 
總而言之,信願法門乃是對「求最崇高、最圓滿的覺悟」有相當的信心與意願,更因此而精進,才稱為「信願法門」。
 
利他之心
 
菩提,本是覺悟之意;後被釋為:利他之心、成佛之心
 
為能真利益眾生,必得先成佛
 
因此,這「利」乃指法益,而非俗利也
 
但求覺悟的本意,卻被輕忽淡化了
 
菩提,本是「覺悟」的意思。故發菩提心,即是發求覺悟之心。可是後來卻把菩提心,說成「利他」之心;甚至被說是「成佛」之心。
 
為什麼會被說成利他之心和成佛之心呢?因為要真正去利益眾生,首先就得幫他離苦得樂。而眾生為何苦呢?乃為內在中有太多的無明與疑惑。所以要利益眾生,就得給他法益;而要給眾生法益,就得我們先受法益、先覺悟、先成佛也。
 
雖解釋了,為什麼要利他,必須先成佛?但這跟「求覺悟」的本意,其實還是有點距離。因為一般人未必是從「覺悟」裡,去意會成佛的。
 
利他之心,說來好聽,但不實際
 
如我見仍堅固如山,而奢言利他者,亦不過是官樣文章而已
 
下面我們再來審視利他之心。把發菩提心,說成利他之心,很多人聽起來會覺得很感動。因為社會之所以這麼亂,乃為大眾都以「利益自己」為前提,而不惜爭來斗去。所以,若人人都存利他之心,就能改善社會風氣也。
 
但事實上,不容易!因為雖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好;可是得先確認一個前提:就是不會妨礙到我的利益。所以,一般人不是不想利他,而是為「我見」太重,而顧不了別人爾!
 
因此,在我見還很堅固時,再三勸他要發利他的心,事實上,是沒有用的。除非我們能用佛法,去消除他的我見;不然只強調利他之心,便只是一種冠冕堂皇的口號而已!
 
這就如「存好心、說好話、作好事」等,只適宜貼來作標語,而不能改善社會風氣
 
像現在,走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標語「存好心,說好話,作好事」。雖到處貼來貼去,而整個社會風氣有沒有改善呢?我覺得沒有!每天看報紙、電視,還都是丑惡的新聞、扭曲的心態,上至衙門大官,下至升斗百姓,還都依然故我爾!
 
所以,這「存好心,說好話,作好事」的標語,只是大人們拿來作官樣文章用的!是媚世之文,而非淑世之行;故不能改善社會風氣。因未把真正的心結化解也。
 
中道見
 
既自利也利人,才是中道見
 
平等互惠,或稱為「雙贏」
 
其次,只是奢言利他,也是屬於偏端。因為從「中道」思想來看,既損人利己是偏端,損己利人也是偏端。故要自利、利人,自覺、覺他,才合乎中道。
 
現在有些人因視野已比較遼闊,故智慧也相對高明,所以乃強調:當「互惠」,或稱為「雙贏」。故互惠或雙贏,這才是中道見。不只在世間法上,易溝通協調。在佛法上,也才能落實而圓滿。故一味地強調利他之心,既屬偏見,也不識時務爾!
 
成佛
 
外相的佛,如法王,或僧團的領導者
 
內性的佛,乃指見性覺悟之意
 
至於把菩提心,說成「成佛之心」!則一般人對「什麼是佛」,都搞不清楚,叫他如何發心呢?
 
以凡夫眾生,多從相上,去尋思「成佛」之意;於是就把佛,當作世間最偉大、最尊貴的去意會。就像如問:「世間最偉大、最尊貴的,是什麼人?」一般人都會答說:「是王也!」王是一切人中最高貴的,所以我們還以「法王」來稱呼佛也。
 
或者很多人以為在僧團裡,當會有一個至高無上的領導者,這即是佛,即是法王。其實真正的佛,乃當完成「內在的覺悟」,才能成佛的。當初釋迦牟尼於菩提樹下修定參禅時,他還不是佛;但當他頓悟後,就成佛矣!
 
而一般人,多不從「內在的覺悟」,去意會成佛之意。而是從外在的思考方式,來意會成佛之意。比如賺錢,慢慢賺,愈賺愈多;到最後,就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同理修行,要慢慢修;既修福,也修慧。修到那天圓滿了,就究竟成佛矣!
 
在菩薩道中,還把成佛,分得更細:有所謂十地,從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才圓滿成佛。而初地名「歡喜地」,十地為「法雲地」等,名字還都不一樣。反正,就像爬樓梯一般,一層層往上爬,爬到最後才圓滿成佛。甚至在《華嚴經》裡乃講得更多,有所謂五十三位,從十信、十住、十行到等覺、妙覺;乃把成佛,愈描愈外在去了!
 
這也就說,雖一般人都是從外在的思考方式去意會成佛。但事實上,成佛當從內在去完成的。完成什麼呢?完成見性和覺悟。於是乎,為了完成見性和覺悟;就必須有「信願」的基礎。
 
佛與疑情
 
佛者,覺悟也。而覺悟者,從疑而有
 
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也
 
所以,我們今天要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信願。因為信願,雖說是對佛法有信願,對求覺悟有信願。但覺悟,又從何而有呢?從疑而有!這是禅宗的講法。如禅宗常雲「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因有疑情,順此而參,才可能覺悟。反之,或終生不疑,或雖疑而不參,就不可能覺悟。
 
所以,很多人雖都想學禅,也想參話頭。但是尋思了很久,卻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疑情!於是乎,自己沒疑情,就只好拿別人的問題來參,拿現成的話頭來參;而參了老半天,還不覺得相應!
 
世尊從疑而出家,到覺悟的歷程
 
故要參自己的問題,而非參別人的話頭。我們且以釋迦牟尼佛的出家、修道、成佛為例子,而作說明:
 
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最初是印度一個小國家的王子,聽說他出生後,就請相師為他算命,竟算出這小孩子將來有可能出家而成為法王。但他父親卻不希望他出家。於是,就把他養在皇宮裡,不讓他跟外界接觸。
 
但有一天,某些突然的因緣,使他到四城門中去游歷;竟因此見到「生老病死」的現象。因不曾見,所以刺激反比較大。且一問之下,不只那些人會生老病死,且每個人都會生老病死。於是這生老病死的問題,就一直困惑著他:生老病死從那裡來?生老病死可能消除嗎?能消除的方法又是什麼?於是,他回去之後,就一直想,左想右想都想不清楚;最後就干脆翻牆出去尋師訪道了。
 
最初修行時,乃是跟著一些外道修定,修到能證得無想定、非想非非想定;於是同門都認定他已成就了。但是,釋迦牟尼佛卻不認為自己有成就,因為不管入什麼定,對他原來的問題都無幫助。他還是迷惑,還是不明白:生老病死從那裡來?往那裡去?於是在求人求不得的情況下,只好求自己了。於是便於菩提樹下發願:若不覺悟,誓不起坐。最後,終覺悟而成從古到今,唯一的佛陀。
 
雲何欲參禅而無疑情?
 
很多人想參禅,卻不覺得自己有問題。為什麼會沒問題呢?如真的沒有問題,不就早開悟、早成佛了嗎?故怎麼可能沒問題?
 
一般人何以不覺得有問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心思一向動蕩不安。故雖有問題,卻如曙光乍現,一下子就不見了。有時半夜也想到一些問題,但天亮了,就有很多事情要忙,要上班工作、要照顧小孩、要交際應酬。所以,天大的疑情,也得擱下。故不是無問題,而是問題被太多的妄想、雜念蓋住了。就算偶而出現,也一閃就消失了。
 
第二是有問題,也覺察到了,但是不敢參。為什麼呢?因為對解決這些問題沒有信心;深怕如果參下去,生活會失常,精神會崩潰。所以,寧可如鴕鳥般地逃避它,當作沒問題。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問題;也因為有問題,我們才來學佛。可是,在學佛的過程中,我們卻把原來的問題,慢慢淡忘了。今天教你念佛,你就去念佛;明天說朝山不錯,就跟著去朝山。似乎每樣法門都不錯,但如真問你:何以不錯呢?也答不出所以然!反倒是把最初學佛的動機給忘了,以至於要參禅,還不覺得自己有疑情。
 
故何謂「發菩提心」?從疑情而發「求覺悟」之心
 
於是乎有「疑情」,才是發菩提心的關鍵所在
 
以上是說,雖大乘佛法再三強調要發菩提心;但菩提心,不是因為別人發了,我就跟著發。而是因為自己有疑情,才能發求覺悟之心也。因此,有沒有疑情?這才是發菩提心的關鍵。
 
如果沒疑情,而發菩提心;則發菩提心,乃只是想「攀緣」而已!覺得古德都開悟了,故我也來開個悟吧!既以「攀緣心」,而求開悟,不著魔才怪!
 
這和以「信願」為前提而發菩提心,表面上似有極大的沖突
 
然雖有疑情,還必兼有信願,才參得下去
 
既是講信願法門,又何以強調要有疑情呢?因為信願,主要是謂能發菩提心,而發菩提心最重要的,就是要以疑情作動力,才能發菩提心。
 
表面上,信願與疑情似有沖突。一般人既信,則不疑;既疑,則不信。但事實上,信願跟疑情乃有相輔相成的關系。如剛才說,有些人雖有疑情,但不敢參─因為他沒信心,所以寧可把它模糊掉、寧可逃避它。故要有真正的信心,才敢去挑疑情。也要有真正的信心,才參得下去。
 
信願的形式有二:
 
1.必完成覺悟,否則誓不罷休
 
2.佛陀及祖師們,既已完成覺悟,我也必能完成覺悟
 
故信願與疑情,主要有兩種關系:
 
第一、雖已有疑情,但還得發願:一定要完成覺悟,否則誓不罷休。這就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發願「若不覺悟,誓不起座」。在發這願的當下,也表示他對能不能覺悟,要有相當的信心。如果沒有信心,你敢發這種願嗎?或准備真永遠不起座了。
 
我們沒有這種信心,不要說對這次上座覺不覺悟,沒有信心;甚至對這一生能不能覺悟,都沒有信心。但如沒有信心,這參禅法門就修不下去了。這是第一種信願的型式,較類似於經典上所謂的「獨覺乘」。
 
第二、我對獨覺雖無信心,但釋迦牟尼佛既已經開悟了,且歷代祖師如達摩、惠能、馬祖等,他們都能開悟,那我也應能開悟。因為他們都已把開悟的法門傳授下來。所以,只要順著佛陀及祖師所教授的方法去努力,那我也應能完成覺悟。這種信願,乃類似於經典上所謂的「聲聞乘」。
 
這也就說,我強調的不是外求的信願,不是對往生淨土有信願,不是對彌陀接引有信願;而是對完成覺悟有信願也。
 
小結一
 
離者,不從世間慈善而奢言利他也
 
合者,更從疑情的基礎而起信願也
 
因此於「菩薩道之離合」,首先講到信願的離跟合。離者,就是雖很多人都說:發菩提心,即是發利他之心。然這利,絕不是從世間的慈善而曰利他,而是當從法益,才能真利他也。
 
合者,雖信願很多人都會講、都在講,但很少從「參破疑情而完成覺悟」,來講信願的。但這種信願,才是道心之所在。而常謂的信願法門,卻多落於「向外求」爾!故與真正的佛法,乃不太相應也。
 
慈悲
 
慈者,與樂;悲者,拔苦
 
其次,我們講慈悲。首先對慈悲,作個簡單的定義:慈者,與樂;悲者,拔苦。與樂就是給別人快樂,或者說將快樂與他人分享。拔苦就是幫別人解脫痛苦。所以慈者,也可以說是有福同享,所以到最後是我樂、你也樂。而悲者,卻不是有難同當─你苦、我也苦;而是到最後能讓我不苦,你也不苦。
 
所以,只是心裡的同情、悲切、憂傷,這不是悲。要能拔苦,才叫做悲。所以得用理智來解決問題,才能真拔苦也。
 
從中道觀之,必悲智雙運,才能相應於解脫道
 
也必福慧兩全,才完成於菩薩道
 
於是在佛法中,有人乃謂:聲聞乘人以偏修智慧法門,故不具慈悲。唯菩薩乘者,才具慈悲。
 
這種講法有沒有問題呢?當然是有問題。因為如果只有智慧而不具慈悲,便不可能是真正的智慧。反之,若謂菩薩乘者,偏修慈悲。於是不具智慧的慈悲,也不可能是真慈悲,而變成「濫慈悲」,或竟是世間的「鄉願」而已!
 
從中觀的角度來看,智慧跟慈悲本是相輔相成的。所以,一個人雖既可以從慈悲入門,也可以從智慧入門;但修到最後,一定得「悲智雙運」,才能真相應於解脫道,也才能真成就於菩薩道。
 
於是,以悲智雙運故,最後也必福慧兩全。因為,從慈悲心中去拔苦予樂,雖心無所求,也必讓自己的福德愈來愈具足、愈來愈圓滿。這是第一點,智慧跟慈悲是不能偏離的。
 
慈悲竟成為要脅他人的工具!
 
故愈口口聲聲,不離慈悲者;骨子裡實愈不慈悲也
 
可是在佛教社會裡,偏修智慧法門者,其實還是少數;反而是口口聲聲,高唱著慈悲。為何一天到晚高唱著慈悲呢?因為慈悲,卻不是要我去慈悲別人,而是要別人慈悲我也!
 
如是要自己慈悲,則唯身體力行而已!干嘛一天到晚講個不停?講到最後,慈悲竟成為「要脅別人」的工具,為什麼呢?法師!你若不怎樣,你就是不慈悲。其實,誰最不慈悲呢?愈口口聲聲,不離慈悲者,骨子裡實愈不慈悲也。
 
故真正的慈悲,應該是拿來策勉自己的,而不是拿來標榜自己,或套牢別人、要脅別人的。然而,就算聲明慈悲,只是用以策勉自己;若不具智慧的話,其實還是有很多問題的。
 
有的人,自己的修行其實還不到這個程度,但經常刻意地把自己表現成很慈悲的樣子。事實上,這只是壓抑或模仿而已!既從壓抑或模仿而產生的慈悲,其雲何能長久呢?這是第二點。
 
五停心觀
 
貪者修不淨觀,瞋者修慈悲觀,癡者修因緣觀
 
故慈悲觀者,卻非適用一切人也
 
第三點,在佛教的「五停心觀」裡,乃謂:貪者當修不淨觀,瞋者當修慈悲觀,癡者當修因緣觀等。
 
各位是否注意到:是瞋者,當修慈悲觀;而非所有的人,都當修慈悲觀。於是在口口聲聲,勸別人修慈悲的當下,意即你很肯定:確認對方是屬於瞋者哩!
 
於是以不明白自己的根性故,而無法抉擇有效的對治觀門
 
甚至,易「順乎自己的習性」,而選擇與己相應的法門
 
於是乎,乃形成「貪者修慈悲觀,而瞋者修不淨觀」的結局
 
事實上,我覺得很多人,不只他人的根性,不明白;甚至連自己是什麼根性,都不明白。於是以不明白故,無法抉擇有效的對治觀門。故可能別人教慈悲觀,我就修慈悲觀;別人教不淨觀,我就修不淨觀。
 
如跟自己的根性不對應,修了無效,還算其次。更嚴重的是,很多人會順著自己的習氣,去選擇與己相應的法門。於是乎,就變成「貪者偏修慈悲觀,而瞋者偏修不淨觀」的結局。這愈修,便愈南轅北轍矣!
 
例如:一個貪者─貪名、貪利,何以會偏修慈悲觀呢?就是為跟眾生多結點善緣:若作生意,才能賺錢。若競選,才有選票。所以偏修慈悲觀的結果,就是讓貪習,愈來愈重而已!
 
然而,很多人無法警覺,反很容易錯認為:我乃大乘根器。故如自己偏向慈悲觀時,絕不能以大乘而自我陶醉。且先當自我反省:是否犯了「貪者修慈悲觀」的痼癖?
 
以上是講:該怎麼選擇對治觀門。下面再說,慈悲觀的修行方法:
 
觀法
 
若對親善者,作慈悲想;是否犯了「貪者修慈悲觀」的顧忌?
 
修行方法:首先對親善者,作慈悲想。次對中性者,作慈悲想。更對怨敵者,作慈悲想。
 
第一種是跟自己比較有親善關系的,比如家屬、親戚,或有相同興趣、相同偏好的朋友。對這些「親善者」,作慈悲想,本來就是順乎人之習性爾!
 
但這是否犯了「貪者修慈悲觀」的痼癖呢?於是愈修就愈粘粘膩膩地,就愈放不下爾!
 
如很多居士都會問:「當如何去度我們的家人?」我說:「把他們當眾生看待!」因如你老是把他們,當作父母、兒女看待,則親情的結,便永不可能消除。故如你因放不下,而想去度他;說白一點,你反會被他度去!而把他們當眾生看待後,便較無負擔矣!
 
其次是對中性者,作慈悲想。所謂中性者,就是關系不好也不壞的。這是有層次的:先對少數的親善者,作慈悲想。然後再對多數的中性者,作慈悲想。
 
反之,對怨敵者作慈悲想;是否有「壓抑.造作」之嫌疑
 
譬如身有膿瘡,而用沙隆帕斯貼之,以為清涼
 
最後,再對過去有怨仇,或現正敵對者,作慈悲想,這不止不容易。可能還會有壓抑和造作的嫌疑?
 
因為明明恨他恨得要死,卻還要假惺惺地跟他存好心、說好話,豈非表裡不如一。因為若怨結未消除,而徒作慈悲觀;就像一個人身上已經長瘡了,裡面有膿有血,你卻貼上沙隆帕斯,以為已清涼無事了。其實,瘡患更長哩!
 
所以在佛教裡,有很多修行方法,我都覺得有問題。為什麼?因為不敢直接面對問題。比如很煩惱,教你念佛、拜佛。念到很專心時,似乎忘了煩惱;但不念時,煩惱又來了。故要能直接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這才能究竟。
 
所以,在瞋結、怨結,未消除前,只是很努力地去修慈悲觀,短時間或許還有用;但長時間而言,是不究竟的。
 
然雲何能除瞋結、怨結呢?入緣起實相!
 
諸法相生亦相克,有利亦有弊
 
於是乎,雲何從根本去消除瞋結跟怨結呢?以我的看法,就是入緣起實相爾!然欲入緣起實相,一般人覺得談何容易,除非菩薩才能入緣起實相。
 
其實,我說的入緣起實相,卻沒有那麼深。因為從客觀去看,這世間的萬事萬物,甚至人,都是相生相克的。故都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若見其利而未見其弊者,乃起貪心
 
反之,只見其弊而未見其利者,則起瞋心
 
但是如我們對某些人,或某些事物,偏向去看它的好處,而未看到缺失;或者看到的好處很多,而缺失只一點點。那我們就容易對這人、這事、這物,產生貪婪之心。
 
反之,若只看到它的缺點,而未看到優點;或者缺失多,而好處少。那我們就容易對彼產生瞋恚之心。更嚴重的話,還寧可把它破壞、消除。因為看得不夠完整,所以才會有貪、瞋。
 
因此「貪者修不淨觀」,乃是從多觀察其弊,以制止其貪心
 
而「瞋者修慈悲觀」,即是多體會其利,以制止瞋心
 
因此,雲何消除貪心?雲何制止瞋心呢?最重要的就是能看到整體,是既有利也有弊,有生也有克。
 
故所謂「不淨觀」,非狹義地觀一個人生前或死後,身上有種種不淨。而是對人事物,能夠多看到它的缺失。因為如缺失多,優點少,則貪心就會被平衡掉了。
 
然而這種觀,非純為內心的思惟;而是當深入世間種種相裡去觀察確認。故能從更多的角度去切入,才能更寬廣而公正。如個人的視野、經驗不夠,還宜多參考別人的意見。於是,看的面愈寬廣,當然偏差就會更少。這稱為「貪者修不淨觀」。
 
反之,若是瞋者,則對人、對事,要多觀察到它的好處。同理,這也不是一廂情願地去臆想而已!而是要在現實的觀察、分析中,予以確認。原來它還有種種的好處,於是瞋心、怨心,也被平衡了,這稱為「瞋者修慈悲觀」。
 
所以,如能看得愈深、看得愈廣,心反而能愈平淡。故以看得狹隘、看得偏端,才會起貪瞋之心。
 
從深入緣起實相中,以除癡;癡既除已,貪瞋亦萎矣
 
這乃從內而發,與壓抑和模擬者,乃天淵之別也
 
於是乎,貪瞋只是表相;事實上,癡才是真正的問題。而癡者,乃為無法深入緣起觀,而將一切事相看得很清楚爾!因此,如能從深入諸法緣起裡,去除癡的話;則癡既除已,貪瞋也就跟著衰減了。
 
這從深入緣起實相中,去消除貪瞋,是從內在自然發的,故無壓抑或造作之嫌疑。因此行之既深,智慧愈清朗,慈悲也愈溫潤也。
 
三種慈
 
1.生緣慈,2.法緣慈,3.無緣慈
 
所以,在經典上又講到,慈悲乃有三種層次:第一稱為生緣慈,第二稱為法緣慈,第三稱為無緣慈。下面我們先解釋:何謂生緣慈?
 
生緣慈:從緣實體眾生,而發慈悲心者
 
從看到很多眾生、一個又一個的眾生,乃稱為「實體眾生」。故緣實際接觸到或想象中的實體眾生,而發慈悲心者,則稱為「生緣慈」。
 
所以,生緣慈的對象,乃包括前面所謂的:親善類眾生、中性類眾生以及怨敵類眾生。
 
法緣慈:順緣起的道理,而發慈悲心者
 
第二法緣慈者,就是順著法理,而發慈悲心者。所謂法理,乃指「緣起」之理:一切現象都是從種種關系,互相襯托而有的。今天為什麼會有這場法會?雖說來話長,但總括是由很多因緣,共同促成的。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這稱為「緣起之理」。
 
於是從緣起之理,再推而廣之;則我的因緣中有你,你的因緣中有我。一切人、事、物,都是互相牽連而分不開的。是以一切現象,其實是沒有界限的。於無界限中,從任何一法出發;都可網盡所有的人事物,這即稱為「梵網的無限」。
 
因此,從互為因緣中,從梵網無限中,就自然能相契於慈悲心。以自利與利他,是相輔相成的;則既不可損人以利己,也不必損己而利人。在法的覺悟與修行中,自相應於慈悲心也。
 
無緣慈:乃證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也
 
無者,謂不作意、三輪體空也
 
最後,為什麼稱為「無緣慈」呢?乃為已證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也。如果我們對緣起的道理,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觀察、思惟、實踐,到最後就能與之成一體!故能時時刻刻相應於「梵網無限」的境界中。
 
於是不用再思惟、作意,即能與一切眾生同一覺受,自然能與樂拔苦;且作過後,也不會有任何牽掛,這即稱為「無緣慈」也。
 
故大乘的慈悲,其乃必從「法緣慈」的基礎,更證得「無緣慈」也
 
雖大乘再三提倡慈悲心,但很多人所了解的慈悲心,其實只是生緣慈而已!這種慈悲,乃只是人天福德爾!連解脫都不可能,更何況能成佛?因為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也。所以必從法緣慈的基礎,去證得無緣慈;既對象是無限的,心量也是無限的,這才能稱為大乘的菩薩道。
 
小結二
 
離者,慈悲之詞,當是用來策勉自己,而非要脅他人
 
當防犯了「貪者修慈悲觀」的痼癖
 
合者,從深入緣起實相中,而自相應於慈悲心也
 
故於慈悲的離合中,首先講到離者:1.慈悲主要是用來策勉自己的,而非用來標榜自己或要脅別人。
 
2.就修行的對治而言,要警覺是否犯了「貪者修慈悲觀」的痼癖。貪心很重的人,不要說修人天法,到最後還可能落入三惡道。因為如發覺別人跟自己的利益沖突時,瞋心就發了。假善心變成真惡行,雲何不入三惡道?
 
3.不該用壓抑或造作的方式,來修慈悲。而是要從深入緣起實相中,自然展現出真正的慈悲心。
 
以上所說信願和慈悲的離合,還非我獨特的見解。至於智慧的離合,因時間的關系,且待下回分解。
 
 
菩薩道之離合─下
 
上次所講的菩薩道,於信願、慈悲與智慧中,已講述了信願和慈悲的部分;現繼續講智慧:
 
智慧
 
從經典來看,菩薩道主要是建立在「般若」的知見上
 
般若,即妙慧,或稱為空慧
 
從經典看,菩薩道主要是建立在「般若」的知見上。對於這一點,我們首先得講到佛教的發展。
 
從釋迦牟尼佛於鹿野苑初說法後,直到他圓寂前所說的法,乃稱為原始佛教。由此而結集的經典,最早的稱為《雜阿含經》,後來又有《中阿含》與《長阿含》的結集。事實上,在《雜阿含經》裡並沒有菩薩的稱呼,至少要到《中阿含》以後才有菩薩的稱呼。
 
這也就說:「菩薩道」的思想是在佛教的開展中,慢慢呈現出來的。在《阿含經》中,即使已提到菩薩道的稱呼;但對菩薩道的理念和修行方法,卻還未說得很具體。一直到《般若經典》時,才對六度萬行的菩薩道,有較完整的說明。這是從經典上,去看菩薩道;也是從歷史的演化中,來看菩薩道。
 
法何以空?以緣起故空
 
所謂「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大家都知道,般若就是智慧,且這智慧還不是世間的世智辯聰,而是「妙慧」也。雲何為妙?以空故妙!所以,般若主要是講「空」。法何以空?以緣起故空。然關於「緣起性空」的道理,以前已說得很多,故此不再重述。
 
雲何於空性中,安立菩薩道?
 
以無自性故,眾生本來無我;於是內得「消融自我」而長養慈悲
 
既然一切法都是空的,我也空,你也空,一切眾生也都是空。為何能在空性中,安立自度度人的菩薩道呢?
 
這可就對內與對外來說。首先說對內:以無自性故,眾生本來無我。這無我,非謂其不存在,而是說他不能自生、不能孤立、不能不變。
 
從緣起法中,確認眾生本來無我後,就能由此而慢慢消融自我。自我消融後,自然能相契於慈悲心也。此於前之「法緣慈」中已述。
 
以緣起故,諸法無界限;故外能證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對外的話,我們也再三說到:諸法既是因緣所生,則法與法間,是沒有界限的。所以我跟眾生,本無界限也;於是能由此證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故自然能展現出「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大悲心。這即前所謂的「無緣慈」也。
 
所以若謂:聲聞乘人但具智慧,而不存慈悲
 
這即暗示:說者,乃無智慧也
 
因此智慧跟慈悲,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我們不能說:小乘只有智慧而不具慈悲,因為如不具慈悲的話,那便不是真智慧。
 
也有人說:聲聞乘人只證得我空,未證得法空。事實上,我空跟法空也是相輔相成的。故也不可能只證得我空,而未證得法空。同理,這也暗示說者,對空未有真正的了解,才會有這樣的偏見。
 
所以真要相應於菩薩道,一定要理解:菩薩道所依據的原理,乃緣起故空,緣起故無限也。依此自然能打開心量,而步上自覺覺他的菩薩道。這不是情感的牽掛,而是理性的指引。故菩薩道主要是建立在緣起的空慧上。
 
證空
 
知空而不證空─今是學時,而非證時
 
為度眾生故,得「留惑潤生」
 
怕證得空故,即成灰身滅智與焦芽敗種
 
可是後來的菩薩道,卻有另一種說法,應「知空而不證空」。本來於覺悟到諸法是空,則應努力去修,修到使心跟空相應而能證空。
 
一般眾生有的是不知是空,有的雖知是空,但與空法仍不相應。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過去的執著、業障還是很重。故雖能意會眾生本來無我,可是為自己打算的痼習還是很重。如果很重,便是知空而不能證空。如果不能證空,則空的道理對我們的幫助,就很有限。故一個修行者,既知一切法空,就要努力修行,使自己身心能夠相應於空的道理。所以不只要知空,而且要證空,才能真斷煩惱、了生死。
 
後來為何會有「知空而不證空」的說法呢?「今是學時,而非證時。」然學後,不是為了證得空嗎?非也!學者,乃為度眾生也。這也就說「為了度眾生」,故不能證空。因為如證得空性,就會變得不想度眾生。
 
甚至說:為了度眾生,還得「留惑潤生」。惑,就是煩惱。眾生因為有煩惱,所以才會生生世世不斷地輪回,不斷地再生。故如把煩惱斷盡了,就出三界矣,而不再受生。如不再受生,豈能度眾生。因此為了度眾生,必須受後有!怎麼受呢?留惑,即能受後有也,這稱為「留惑潤生」。
 
這「知空而不證空」和「留惑潤生」,都是後來才有的說法。但是這種說法我不以為然。因為說這話的當下,有一個背景:就是認為證得空性,就會變成「自了漢」,變成「灰身滅智與焦芽敗種」;而不可能再度眾生。
 
世尊豈未證得空性?
 
於是,我們要反問:世尊豈未證得空性?當然不可能未證得空性!以若未證得空性,他便還有煩惱,雲何能成佛呢?若已證得空性而成佛,且成佛後還繼續說法度眾生;則證得空性與灰身滅智、焦芽敗種,根本沒關系呀!
 
諸法本來空,非修證故空
 
因為「諸法本空,非修故空」。因為這諸法是因緣所生的道理,卻不是佛創造出來的。且在佛還未覺悟前,諸法本來就是因緣所生。這道理本來就存在,佛只是把它覺悟出來而已!既諸法本來就是因緣所生,故其本來就空;你修不修、證不證,它都是空。
 
如果空的道理,大家不是那麼熟悉,就簡單以「無常」作例而作說明:一切現象本來就是無常的,過去是無常,現在、未來也是無常。不管你已覺悟或未覺悟,已證果或未證果,反正它都是無常的。你執著常見,它還是無常的;你不執著常見,它也是無常的。所以諸法本來就是空的,不是因為我們去修、去證,才變成空也。
 
因此,所謂證空者,只是內消邪見與業障爾
 
而外相中,森羅萬象的緣起世界仍將相續不已
 
然我們為什麼還要去證空呢?因此所謂「證空」者,只是內消我慢與業障而已!因為如未能證空,則我愛、我慢的執著還非常重,不只不能長養慈悲,且還會在很多對立沖突中,增長煩惱業障。所以一定要證空,才能斷除煩惱業障,也才能長養慈悲之心。
 
故證空,只是純粹地消除內在的執著而已;且外界中,森羅萬象的緣起世界仍將相續不已。所以世尊雖已在菩提樹下證得空性,但這個世界的花還是花,草還是草,眾生還是眾生!那一點不同呢?煩惱與罣礙的心消除了!現象還是存在,只是觀點不同爾!
 
有很多人很矛盾:一方面想參禅開悟,二方面又怕開悟後,回家老婆、兒子都不認識了;回到公司後,也什麼事都提不起了。其實那有這回事!所以證空,不是烏有,不是斷滅;反是證空後,心胸才能更開朗,福慧才能更圓滿,也因此更有能力去度眾生也。
 
如《中觀》所謂「不生不滅,不常不斷」
 
故若謂:既證得空性,即成灰身滅智與焦芽敗種
 
這即是「惡取空與斷滅見」也,還自標榜為大乘?
 
如《中觀》雲:諸法「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諸法,為何不生呢?我們以「過去無而現在有」者,為「生」。事實上,過去不可能全無。就像一個小孩子,從娘胎初生下來時,我們說他生了。但事實上,這小孩子卻非過去無而現在有;因為從輪回的觀點來看,為有過去的業,才有今世的生也。同理,如一個人死掉了,我們說他是滅;以「現在有而未來無」者,為「滅」。其實他只是變成另一個樣子去了,而不可能滅的。
 
所以一切現象,只會有「由此到彼」的變化,而不可能呈「由無到有」或「由有到無」的變化,這稱為「不生亦不滅」。
 
更進一步去看,法乃時時刻刻、剎那剎那都在不斷地變化,既不是前後不變,也不會前後脫序。「不常」,是說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不斷」,是說前後相續而不會脫節。
 
因此,不管知空、不知空,證空、不證空,森羅萬象的世界,總是在「不生不滅.不常不斷」的原則下,不斷地變化下去,而不會有止盡的。因此如謂:證得空性,就會灰身滅智與焦芽敗種,這反是「惡取空與斷滅見」。
 
如果自標榜為大乘行者,竟還有「惡取空與斷滅見」的觀念,卻比聲聞乘人的智慧還不如,何以為大乘呢?這是第一點:證空,絕不會因此而灰身滅智與焦芽敗種。簡單講,證得空性,不會變成不想度眾生,不能度眾生。
 
亦有謂:聲聞乘人,是自了漢!
 
諸法既無界限,雲何能自了呢?
 
還有人說:聲聞乘人只是「自了漢」-只顧度自己,而不願意度其他眾生。然從緣起的思想去看,可能「自己了」嗎?既一切法都是沒有界限的,那可能「自己了」呢?就像大海裡的水,本來都是相通的;故你把這邊的水舀出來,其它的水馬上就淹過來,它可能舀盡嗎?不可能!
 
同理,如眾生未度盡,則任何一個菩薩、一個聲聞乘人,都不可能劃地自限而單獨解脫。所以,本不可能「自了」的。故如謂能「自了」者,在知見上也是有問題的。
 
若謂:自了者,是「消融自我」之意,即可也
 
然如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自了」,倒很有意思。所謂「自了」,不是只顧自己,而是消融自我。眾生為什麼有煩惱、生死呢?因為不了解緣起,所以執著內在有一個我,故成為生死煩惱的根本。現在既覺悟了,就要把這個我,給「了」啦──就是「消融自我」也。於是既能消融自我,才能相應解脫道,也才能成就菩薩道!
 
如謂:不能證空而必留惑潤生,則菩薩道便背離於解脫道,
 
而既背離於解脫道,其又以何而度眾生呢?
 
我為什麼提出這些問題呢?因為如我們發心修行,修了老半天卻怕證得空性;甚至為了度眾生,還必須把煩惱迷惑留著,這便跟解脫道,完全相違背。既是完全相違背,那菩薩道又要「用什麼」來度眾生呢?
 
因為所謂「度眾生」者,就是度眾生消除煩惱,度眾生遠離生死。現既不能斷煩惱、了生死;則又要用什麼來度眾生呢?所以這樣的講法,其實是搬石頭,砸自己的頭。
 
個個奮力於度眾生,唯不願自己被度
 
請問:究竟度得了誰呢?
 
這是什麼菩薩道?是山頭主義的菩薩道
 
於是如果接受了這種思想,就會變成:每個菩薩都非常勤快、非常精進地去度別人,但都不願意自己被度。因為未證得空性,就不可能被度。且又警告被度者:你也不可證得空性。
 
於是度來度去,究竟有那個被度了呢?沒有!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算術題,卻只有菩薩道者,算不清楚!甚至如有一個人,願意被度了,還得承擔「焦芽敗種」與「自了漢」的罪名。這是什麼菩薩道呢?乃是「山頭主義的菩薩道」。
 
佛教,剛開始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為了證解脫,必先求覺悟。所以,以覺悟為前提而證解脫,便是佛法開門見山的不二宗旨。
 
然佛教慢慢發展,卻變成「重量不重質」:只是不斷地企圖擴大聲勢,希望接引更多的人來信佛;可是信佛後,卻又不往「覺悟」與「解脫」中去提升。而只是勸他們修福、布施和接引更多的人來信佛。於是就像老鼠會一般,鼠輩猖狂,佛字沒有一撇。他們到底在忙什麼?乃山頭主義的為名為利而已!
 
因此,我今天要講的是:菩薩道跟解脫道,其實是相輔相成的,而不是南轅北轍的。如離開解脫道而宣揚菩薩道,到最後菩薩道一定會變成外道。因為如離開知空、證空,便絕不是真正的佛法。
 
以上是從「般若」的角度,來說明菩薩道。重點是:「既要知空,也要證空」才能成就真正的菩薩道。如果這種說法,還不具說服力;下面再補充「佛性」的觀點。
 
佛性
 
佛性本來清淨,佛性本來常存;則雖證空,而不會墮於頑空,
 
豈必留惑,才能度眾生?
 
就目前的學術研究來看,「佛性」的說法是大乘佛教第三期才有的。第一期稱為性空學,第二期則是唯識學,第三期才是真如學,講真如心或佛性。然「佛性」的說法,雖在般若之後;但對菩薩道的闡釋,卻有很大的幫助,所以特別再補充「佛性」的觀點。
 
所謂「眾生皆有佛性」,這佛性要如何解釋呢?每個人都有心,而心都有見聞覺知的作用。然不管所看為何?所聽為何?這都是「相」。而「能了別」的,乃才是「性」。關於佛性,今天因為時間的關系,沒辦法解說得更詳細。各位如有興趣,可參考《楞嚴新粹》。
 
總而言之,佛性是性,而不是相。而既是「性」者,即具普遍性與永恆性。性不是內在的,不屬個人的。因為是性,所以是永恆不變的;因為永恆不變,所以稱之為「本來清淨」,稱之為「妙明元心」。
 
因此眾生即使去修學佛法,而知空證空,也不必擔心會墮於頑空。因為不管怎樣知空、證空,佛性的作用,還是昭然常存的,故不會墮於頑空。所以不必留惑,才能度眾生。
 
並且因證得空性,更能顯了佛性
 
如以證得空性,為真空。則顯了佛性,乃妙有
 
甚至說:眾生雖本具佛性,但因邪見、業障故,而不能顯了。是以必待修行後,慢慢將邪見、業障消除無余,才能將佛性的功德,完全發揮出來。因此要證得空性,才能顯了佛性。
 
諸法雖本來是空,但還要去修行,才能證空。眾生雖本具佛性,但還要去證空,才能圓滿。否則雖日用而不知,但這用卻常落於偏端和狹隘;因此還只是凡夫外道。
 
如能覺悟到佛性,才能使其效用廣大圓滿,而與菩薩、佛的境界相應,故稱之為佛性也。簡言之,佛性與空性是相輔相成的。
 
如以證得空性,為解脫道;則以顯了佛性,為菩薩道
 
證得空性,為一切智。顯了佛性,為道種智
 
以下再補述一些名相的解說:如以證得空性,稱為真空;則能顯了佛性,乃為妙有。如以證得空性,稱為解脫道;則以顯了佛性,稱為菩薩道。證得空性,為一切智;顯了佛性,為道種智。總加起來,就稱為一切道種智。
 
從證得空性而解脫,這前已申論過了。至於雲何顯了佛性,為菩薩道呢?因為菩薩,就是菩提薩埵的略稱。而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佛性的佛,也是覺悟的意思。因此,菩薩道其實就是覺悟之道、成佛之道。菩薩從發心求覺而修行,在修行路上,終使本有的覺性慢慢展現出來;展現出來後,更用以去覺悟其他眾生。故這自覺、覺他的功用,總加起來就合稱為菩薩道。是以乃為眾生皆有佛性,才能修習菩薩道也。
 
不受後有
 
不能以「惡取空與斷滅見」,來意會
 
受者,從心而受。若心無執著,即不受也
 
在原始佛教中,講到阿羅漢能證得「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的境界。於是一般人就以為:他們從此就不再來了。他們到那裡去呢?當不到那裡去!所以很多人就會用「惡取空與斷滅見」,來意會「不受後有」!
 
相信各位學佛以來,都知道:佛是不回答有關「十四種無記」的問題。故對於佛滅後是有或無?皆不回答。雲何不回答呢?因為不管佛怎麼回答,一般人還是習用「邊見」的思想方式,去揣摩佛語,而不能契入「中道見」也。
 
因此「不受後有」亦然。雖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以我的理解:如前已述,所謂證空,乃是消除內在的執著爾;而不妨外在的世界仍五彩缤紛也。因此不受後有的不受,是指「心不受」爾,而非一切境界皆烏有也。
 
既受者,乃從心而受;故有心、有執著,才有受。如果無心、不執著,即不受矣!如俗謂的:「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故一位菩薩雖在生死道中,不斷示現;以心不執取故,還是不受生死也。
 
後有,凡夫皆以「個體化」的思考方式,而謂為有無。
 
諸法既緣起無限,即不受後有矣!
 
至於「後有」者:一般人都是用「個體化」的思想方式,去認定有或無。譬如說:花開了,是有;花謝了,則無;有和無的界限,似乎非常分明。但花謝了,還不是無;它只是變成另外一種樣子而已,否則雲何結果呢?
 
以用「個體化」的思想方式,去認定有、無。所以既今生有此生命,即是「今有」;而下生又有生命者,即為「後有」也。
 
然如透過緣起的智慧去看生命,生命本非個體也;我們生命的存在、變化,都只是法界因緣的部分示現而已。這時既不以個體為我,不以個體為有,即不受後有矣!且這不受後有者,乃謂於頓悟後,即不再受有矣;而非待臨命終時,才能不受後有也。
 
故不受後有者,即大乘所謂的「無住大涅槃」
 
以「無住大涅槃」故,能千百億化身
 
因此,「不受後有」卻非我們想象中那麼神秘、那麼遙遠。甚至從《中觀》「不常不斷」的角度去看,諸法本來就是「不受後有」的。
 
因此如一修行者,能徹底覺悟:諸法既非常住,亦非斷滅;且心中又沒有任何執著、罣礙,這即是大乘佛法所說的「無住大涅槃」。為何稱為「大涅槃」呢?因為它不是個體的寂靜,而是整個法界都寂靜矣!雖現象仍不斷地示現、不斷地變化,但心卻無受而寂靜爾!
 
於是乎,更能隨法界的緣,隨眾生的需要,而「千百億化身」也。所以「不受後有」者,是證得「真空」;而「千百億化身」者,即示現「妙有」。
 
因此我們不要以為:小乘聖者,只能證得「不受後有」的境界;而大乘菩薩才能示現「千百億化身」。事實上,就修證而言,為已證得不受後有,才能千百億化身也。這也就是要先消除執著、罣礙,我們的彈性、塑性,才能變高。高至無限,即成千百億化身。反之,如自以為我就是如何、如何?愈固定的形象,即愈把自己封閉、僵化了。
 
這就像水一樣,因為沒有固定的型態,才能隨不同的容器而示現成形。同理,眾生也為「沒有本來面目」,才能或隨業輪回,或隨修行而漸成就。
 
小結三
 
離者,非得留惑才能潤生,也非知空而不證空
 
合者,般若與佛性,乃異曲而同工。故解脫道與菩薩道,實相輔而相成也
 
以上講到菩薩道的智慧法門時,我有幾個不同的觀點:
 
第一、我不以為必須留惑,才能潤生。第二、我也不認同「要知空而不證空」的說法。第三、佛性與般若,乃異曲而同工。因為愈證入空性,才能愈發揮佛性。所以菩薩道與解脫道,其實是相得益彰,而非南轅北轍也。
 
記得在印順法師書上有個比喻,雖然講的不是很明顯,但我還覺得可以拿來對照說明。他說:解脫道像吃瀉藥,而菩薩道像吃補藥。雲何解脫道像吃瀉藥呢?因為得把無明、業障消除了,才能證得解脫。雲何菩薩道像吃補藥?因為菩薩道就是得慢慢去積聚福德與智慧的資糧。
 
至於當先瀉後補,還是先補後瀉呢?這既為病症的不同而有差異,也為每位醫師習用的手法而有不同。但對現代的眾生而言,大部分是吃太多,才生病的;所以還宜先瀉、後補也。
 
總結
 
佛法,只是一乘教法
 
世尊於菩提樹下一念頓悟,即成佛也
 
雖然不易,卻不可能那麼復雜
 
最後,我們把信願、慈悲跟智慧,作個統合。以佛教最大的特質,就是有「智慧」。因為有智慧,所以能長養慈悲。而為了求智慧,必須有十足的信願才行。所以一以貫之者,乃智慧也。
 
而於智慧法門中,能一以貫之者:乃「因緣所生」故,諸法無界限也。從這即可貫穿一切信願、慈悲、智慧諸法門也。
 
所以我不認為:佛法有多復雜。故我們不用去分辨:聲聞乘乃修什麼法?菩薩乘當修什麼法?既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只一念頓悟,就成佛了。雲何會很復雜呢?然佛教又何以變成這麼復雜呢?為眾生根器不同!
 
所以我不相信:三乘教法之說。對聲聞乘說「四聖谛法」,對緣覺乘說「十二因緣法」,對菩薩乘說「六度四攝法」。至於天台宗說的「藏、通、別、圓」,不只愈扯愈遠,甚至是愈描愈黑了。
 
因為如把佛法說得很復雜,到臨場時要用那一套?也搞不清楚啊!其實到最後,殆什麼都用不上。因此雖世間作學術研究者,習慣把它弄得愈復雜愈好;但作為修行者,卻應將之理得越簡單越好。事實上,佛教還是越變越復雜了;為什麼呢?乃適應不同根器的眾生故!
 
如《維摩诘經》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故於原始佛教時,即已有十大弟子等不同的風格
 
是世尊別說,故成差異呢?
 
還是為根性不同故,取捨有別?
 
在《維摩诘經》中有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句話意思好象是:佛陀乃千面金剛,可以同時對不同的眾生說法,且讓他們能隨類得解,而皆大歡喜。然我的看法,卻非如此。而是佛陀同樣地說法,眾生各隨他們的根器,而有不同的切入點,有不同的解碼方式。
 
就像我現在說法一樣,其實我只有一種講法。但等一下問每一個人,卻每個人聽到的都不一樣。這不是我故意,要讓各位不一樣;而是因為根器不同,自然不一樣也。
 
所以「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在某方面來講,其實也可說是「眾生隨類各曲解」爾!因為不可能把佛陀說的法,百分之百地接收、消化了,可能有的人得到70%,有的人得到50%。
 
其實在原始佛教裡,已有十大弟子等不同的風格。譬如阿難是多聞第一,阿那律是天眼第一,優婆離是持戒第一。是釋迦牟尼佛作意要優婆離,成為持戒第一的嗎?不是!是優婆離的根性,而使他成為持戒第一的。是佛陀特別教授捨利弗,而使捨利弗成為智慧第一的嗎?不是!也是因為他的根性,而使他成為智慧第一也。
 
故十大弟子者,是為世尊別說,故成差異?還是為根性不同,取捨有別?對我而言,寧可將佛法單純化:佛法,只是一乘教法;但為眾生根性不同故,取捨有別。
 
但根性者,本無自性;故也必將隨著修學的進度,而漸趨向於圓滿。
 
為眾生根器不同故,而演成印度十八部派,而開創中國十大宗派。如我們只看到宗派的差異,即看不到真正的佛法,而只落在「眾生隨類各曲解」的結局中。
 
是以要在異中求同,才能參出真正的佛法;也才能作為我們安生立命之憑借。尤其根性者,就中觀的說法,乃無自性也。就現象的觀察,實偏一邊爾。於是就真修行者,乃應把狹隘、封閉、偏端的,慢慢開放、調整、統合,而往宏觀、中道、圓滿去提升也。甚至修學到最後,既證得「不受後有」和「千百億化身」;則那還須要去痼守這些差異呢?
 
總而言之,我今天所講的重點還是歸於一句話:佛法只是一乘法爾!而這一乘,必須從深入「緣起」和「佛性」中,才能究竟也。
 
 

上一篇:談錫永居士:生與死的禅法 七、鴿子歸巢,現證“本住”——說“處生中有”之一
下一篇:談錫永居士:生與死的禅法 八、把禅法帶入生活——說“處生中有”之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