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顯現”
——佛家修行的關鍵
在寧瑪派的教法中,“自顯現”這個概念很重要,因為是“自顯現”,所以才能“自解脫”。如果有一位神,造成一切生命與現象,那麼,一切生命的解脫以及一切生命現象的還滅,便一定需要依靠神的力量與意旨。
“自顯現”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周遍法界有兩種“自顯現”,一種是涅槃界,一種是輪回界。涅槃界的“自顯現”處於解脫的狀態;輪回界的“自顯現”則處於束縛的狀態。因此需要分開兩種情形來說這“自顯現”。
首先說輪回界的“自顯現”。
印度龍樹論師用“緣起”來說明輪回界的“自顯現”的機理。一切生命現象以及一切物質精神界的現象,他們的生起,除了要有生起的“因”之外,還需要有“助緣”,然後事物與現象才能滿足生起的條件。在這裡,“因”可以視為主觀因素,“緣”則是客觀條件。當事物與現象如是生起時,所呈現的狀態,便即是“自顯現”。
為什麼要強調現象的顯現為“自”呢?
因為無論因或緣,都不能脫離業力因果,而這業力都由“自”而成,不依靠他力。
佛家有一個珠鬘女的故事。
釋尊受邀請為一位國王說法,同時聽受的,還有許多妃後、王子、公主以及他們的隨從宮女。當釋尊說法至感人心髓時,其中一位公主因為受到感動,便低聲吩咐身邊的宮女,叫她回宮去取自己最心愛的珠鬘璎珞,用來供養釋尊。
這宮女很不願意去,因為她想繼續傾聽釋尊說法,深怕一來一回之間,少領受許多法益。可是她忽然想到釋尊剛說過的“無常”,她想:一切事物都無常,自己當然亦是無常,如果不立刻去取珠鬘來供養釋尊,說不定下一刻自己便會命終,那時想供養也來不及了。這樣想時,她便立刻離座,回宮去取珠鬘。
當她持著珠鬘回來時,行至半路,忽然風雲變色,狂風暴起,雷電交馳,一個雷打下來,她正給這個雷打中,立時喪生。
這件事自然很快就給聽法的國王和眷屬知道,他們悄悄地把這宮女的屍身抬來,希望得到釋尊的加持,令她復活,然而釋尊卻因此說了一番有關業力的道理。
這宮女受雷電所擊,是緣於她過去世的業力。可是,她今生卻又於命終前作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能痛念無常而急起供佛,憑借這件重大的善業,她便為未來世種下極大的善因。
由這件故事,我們便體會到“自”的微妙了。這宮女只因突然痛切地感到無常,才肯欣然回宮去取珠鬘,一心供佛,這突然自發的一念,便決定了事件的本質。倘若她只是滿心的不願,勉強回宮去取珠鬘,絲毫沒有供佛的意樂,那麼,整件故事便只是一場悲劇,再也不成為佛所贊歎的功德因果。
一切因緣由自造作,由自決定,是故基於因緣生起的顯現,便可以稱為“自顯現”。
輪回界一切生命現象的顯現,無不如此,他們在自決定的業力網中生死輪回,一切都是業力運作,因此佛家雖說因果,但卻反對宿命。宿命是冥冥中有一個無可抗拒的力量在運作,沒有一個生命個體可以改變或逃避。“緣起”則不然,可以由自力來創造客觀條件,由於客觀條件不同,因此雖同一因,亦可以結成不同的果,亦正因如此,是故一切“自顯現”都可以“自解脫”,而且必須是“自解脫”,倘若祈求他力來解脫自己,那就跟宿命論者同一層次。所以許多崇拜他力的人,往往亦同時畏懼宿命。
其次,說涅槃界的“自顯現”。
為了容易說明,因此需要建立一個名相:“本始基”(gdod ma'i gzhi),涅槃界與輪回界的“自顯現”都以此本始基為基礎。
先前在說輪回界的“自顯現”時,可以不說及“本始基”,因為任何時空的現象,都自然是依附著他們自己的時空來顯現,例如人類,即以三元次空間、一元次時間作為“自顯現”的基礎。可是,由於涅槃界超越一切時空,同時亦周遍一切時空,因此當我們談及涅槃界的“自顯現”時,便非提及“本始基”不可,否則,我們便很容易將自己的時空概念加之於涅槃界,以為涅槃界也同樣是三元次的立體世界以及具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元次時間。
要了解“本始基”,需要為它加上一些定義——可是我們卻須知道,這些定義其實只是因應著我們的認知層次而成立。若以究竟義而言,只能稱之為“不可思議境界”,根本無可定義。
本始基體性空,這是很重要的定義,而且是佛家的基本定義。佛家不許有一法不空,因為即使僅有一個可以視為真實存在的事物(無論其為有生命的個體,抑或是無生命的現象),都不符合釋尊所說的“三法印”。
本始基的自性,稱為“本始基法身”,即是“如來藏”。其定義為從無始以來就絕對清淨。而且其自性不起變異,即使是暫時受到污染,其自性依然清淨。佛家用廣大的天空作為譬喻,長空雖有雲霞霧彩的遮蔽,可是長空的自性卻不因此而有所變動而生障礙。
本始基的相狀是光明,廣義來說則稱為“明分”,他是“本始基報身”。明分亦本來具足,不待因緣而生起,亦不因受到污染即便失去光明的特性。佛家以鏡為喻,鏡面即使蒙上一層污垢,而鏡子能生影像的特性(也即譬如“明分”的特性),卻並未因污垢即便失去。
本始基的功用,是包容一切法的“自顯現”,亦即周遍法界的“自顯現”(包括任何時空元次,以至超越一切時空的涅槃界“自顯現”)。這功能即是“本始基化身”。它的定義是周遍而且平等,譬如鏡面,無所不照,並不會選擇只照女人,不照男人;只照富人,不照貧人。
這樣一來,因應著我們認知層次而設施的本始基定義便已完成。即是空性中有特殊的性、相、用。據此,寧瑪派便建立了“大圓滿三句義”——
體性本淨(性)
自相任運(相)
大悲周遍(用)
在本來清淨的自性中,能夠因應時空而生起“明分”(例如我們這個三元次空間、一元次時間的世界可認知因素,如光明),因為能夠因應,是故“明分”便能周遍一切時空,而且還可以遍至超越一切時空的境界(涅槃界),這種因應便叫做“任運”。
正因為“明分”任運,於是,在N元空間、M元時間的世界,亦必有與之相應的“明分”。亦正因此,一切輪回界才有生命與現象生起(這即是“自顯現”),而涅槃界亦因此而具備了“自顯現”的依據。
輪回界與涅槃界的“自顯現”,即是法界的生機。若宗教化一點,則可說為佛的功德。生機處處,便是佛的“大悲”。這個生機,對人類來說,便是阿陀那識(adana),它是阿賴耶識的別名,施設這個別名,為的是要說明人有一個具足生命力的根本識。佛說,我們的感覺器官和身體能夠維持,靠的便是阿陀那識的支持。
所以“大圓滿三句義”,實在基於本始基的性、相、用而來。我們還可以舉一個例,讓我們對此更容易理解——在無有障礙的天空中,充滿著種種不同的電視電波,倘若用電視機將之接收,那就成為不同的電視畫面。
在這例子中,天空的無障礙(清淨)即是本始基的性(法身);含容電波(明分)即是含容一切相狀,這特性即是本始基的相(報身);電視畫面的形象“自顯現”,即是本始基的用(化身)。
這個例子雖然在層次不恰當,但亦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而且,我們還必須知道,一涉及涅槃界顯現的“本始基”,我們說“自顯現”的“自”,已經不能理解為“自我”,可以解釋為“自然”與“自發”。例如太陽的光與熱,自然、自發、含容周遍可認知的“明分”,令生機無處不在。
其實,這樣去理解亦並非究竟,因為“自顯現”實在是一種本然的境界,如天空中的月映於水,在這裡,完全沒有主動與被動的意志,並不是池塘有意念去攝取月影,亦不是月亮有意念要投射在池水之中。倘若不這樣去理解,那就可能歪曲了“自顯現”的含義。
依“三句義”來修習“大圓滿”,必須與本始基相應,其入手便是修習“自顯現”。倘若只認識一切法“顯現”,而不理解周遍時空、超越時空的“自”顯現,那就一定掌握不到解脫法門的關鍵。
基於“一切法自顯現”的觀點,所以人便知道自己的心性其實受到歪曲,而且是自我歪曲。
我們分兩個步驟來歪曲自己的心性。
首先我們一生下來,由於業力的關系,我們立即就懂得執著“自我”。然後由“自我”出發去認識“自我”以外的人物、現象與事物。這時候,便成立了“自我”與“外境”的分別。這個分別,稱為“二取”。我為“能取”,外境為“所取”。
由於“二取”,是故接下來我們便建立種種名言,這便是第二步了。每一個名言,都有一個由我們附加上去的概念,這叫做“母親”,這叫做“搖籃”,以至這叫做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甚至計算機軟件、導彈防御糸統等等。
佛家絕不否定“二取”與“名言”的功能,因為人必須借著知識、經驗、法則、原理等等來生活,這一切,都由“二取”和“名言”來建立,若加否定,人就根本無法生存,更談不上做人的原則。
可是佛家卻否定由“二取”和“名言”兩個步驟去認識的事物有“真實”的存在。所謂“真實”,是指其有自存、自成、永恆不變的本質。一切事物都沒有這些本質,是故佛家才將一切法定義為空性。
最好的譬喻是電視熒光幕。在熒光幕中,演員受著“二取”與“名言”的束縛,依著劇情(可以理解為“業力運作”),發展出無數的恩怨情仇、悲歡離合。熒光幕中人視一切為“真實”,可是只須一跳離熒光幕,便立刻知道熒光幕中一切虛幻。
永遠將自己困於熒光幕中的人,心性便永遠受到歪曲,他的心必須跳離熒光幕,再回頭去看,然後心性才能擺脫這種歪曲。
這同樣即是“自顯現”與“自解脫”的道理。
在熒光幕中生活,即是在這熒光幕時空中的“自顯現”,能夠跳離熒光幕,那便是從熒光幕“自解脫”。
所以,解脫與否,我們首先碰到的其實是心性問題。心性是否受到自我歪曲,即是受縛與自在的分別。這與情緒絕對無關。
如今許多佛教徒所從事的,其實只是情緒的安撫,心靈的平靜,他們的修習完全不能擺脫心性的歪曲,因為他們始終沒有離開過“二取”與“名言”。譬如說,“我去行善”,那便依然有“我”和“善”名言在被執著,也即是說,他們依舊是在熒光幕中扮演著善人的角色,是故他們的心性依舊受到歪曲。
因此佛家的修習,是令到佛教徒懂得“三輪體空”的道理去行善。在這裡,行布施者、受布施者,以及所布施的事物,悉須體會其空性,這就稱為“三輪”。三輪都空,然後才沒有“二取”與“名言”的束縛,行善者才能一方面在熒光幕中扮演著行善的角色,一方面也能跳離熒光幕,認識“行善”這一段劇情的本質虛幻。
所以同樣是行善,不能夠“三輪體空”,那便只能影響情緒,必須“三輪體空”,然後才能影響心性。一切宗教,只在情緒的層次,唯有佛家的修行才針對著心性。
體會“自顯現”與“自解脫”,是佛家修行重要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