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如本法師:見性成佛 第三十四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三十四天

諸位觀眾、諸位菩薩大家好:

講到「見性成佛」顧名思義,可以站在因地來講也好,果地來講全都可以。有的已經修到頓教法門,多生累?修到將近因圓果滿的時候,當然見性成佛,此為站在果地而言。如果站在因地來講,「見性」就是見到他不生不滅的「菩提自性」,也就是見到了「涅槃性」,依此性去修行,有一天畢竟成佛。

所以「見性成佛」分成因地和果地的立場而言,兩方面就對了。我們禅宗有時講「心」,有時講「性」,有時說「道」,有時說「禅」,有時說「妙覺」,有時說「如來藏」名詞很多,但都指著你「本來面目」而言,也就是你光明的「本性」。禅宗都是先建立你有一個心,悟明心地解脫以後當然是轉凡入聖了。但是要讓你認同有一個心不容易喔,是真的不容易。也因為一般人往往「見心」見不到,「會心」會不著,連同自己的心都否認掉,天下間到處是。所以要讓你建立有一個心,百歲命終之後,絕對隨你的心意識投胎轉世,你就無能為力去信你的自心了。

有一位將軍漸漸的學佛,經典看了很多,處處都教我們要「明心見性」,他對「明心見性」非常有興趣,但是充滿了許多疑惑。所以來到一位開悟聖僧面前,請教這個問題,他說:「禅師你常說人人皆有佛性,都有一個心,請問心在何處呢?」心在何處?我們聽開悟聖僧如何回答他,回答得一針見血非常微妙。他回答:「你的性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的流露,你都沒看見嗎?」他這些話就是要讓你回光返照,讓你反省,讓你回頭見你的「性」。

開悟聖僧雲:「心在何處?汝問我者,即是汝心,我答汝即是我心。我若無心,因何解答汝!汝若無心,因何解問我!問我即汝心,從無始?來,乃至施為動作,一切時處,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

不愧是開悟聖僧,用無量的善巧,讓將軍契會他的本心,結果這位將軍當下就悟入了,向老和尚頂禮三拜。他怎麼答呢?他說:「你問我心在何處?要在那裡契會你的心,能夠看到你的心?你問我的,你能問我的,那就是你的心啊!」很直接的回答。我老和尚直接回答你的問題,我能答的就是我的心,如果我老和尚沒有心的話,我如何來回答你的問題呢?你若無心的話又如何來問我呢?你能問我的、可以問我的,當下就是你的心。你看三兩句話就要讓他見到他的心,這位老和尚有善巧方法,不然說半天,三藏十二部經典看完了、研究完了,你還是沒辦法契會你的心。老和尚再說:「從無始?以來,佛性在你身體裡,在施為動作行住坐臥,一切處、一切時全都沒有離開你啊!那就是你的心,你的本來面目,你的佛性。」每一句都沒有轉彎抹角,每一句都點破他的心,他說:

「心在何處?汝問我者,即是汝心,我答汝即是我心。我若無心,因何解答汝!汝若無心,因何解問我!問我即汝心。從無始?來,乃至施為動作,一切時處,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

所以說,你我人人都有一個「佛性」,但是「佛性」沒有善根、沒去探討、沒去注意、沒有留意的人,那怕他有一個心,他也不知不覺啊!別說先知先覺了,都不知不覺,可是不知不覺又在生活中行住坐臥。所以見性之人當下就悟入了,不見其本心之人一迷永迷。所以「性」在作用,你要如何運用呢?如果你傷心在哭,這樣叫做哭佛。如果你心生歡喜、歡天喜地,哈哈大笑是笑佛。看你如何用這個「性」,你動怒脖子的筋很粗像高速公路,怒發沖冠這樣是怒佛。你阿爹阿娘親戚朋友往生,心情?卒非常悲哀,如此叫做哀佛。你要哀佛、要笑佛、要哭佛呢?你可以自由選擇。所以我們常說一句話,你有能力將你一輩子哭、笑、喜、怒、哀、樂情緒不穩定的時候,用錄音帶錄起來,羞愧的事也錄下來,你私下放出來聽聽看,你會羞愧無地自容。所以「性」無好無壞如何用而已,作佛用變佛性,作眾生用變眾生性,作賊用變賊性,作畜性用變畜牲性,做鬼用變鬼性,性無二樣性無差別因人而異。所以性在你的生活中,性就是你的心,看你如何去用,用得好就上升,拿來修行到最後成佛。你用到壞處用到惡處去,做非法的事,殺盜YIN妄、五逆十惡去做的人最後佛不成,反而墮落變魔王了。所以性實在無好無壞,就看你如何運籌、如何用而已。

在修道過程中,我們要做小乘做大乘或是做自了漢,全在你的心如何用而已。來,我們看一位開悟聖僧怎麼說:

「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小乘一向滅心名為無,菩薩與佛,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非有非無心,名為中道。」

這是站在「心」的立場來說話,前後剛好有三個境界。第一凡夫自古多生累?以來,都一直生心一直生心一直生心,生情、生愛、生心、染境因此一向生心,我們稱呼為「有」。三界裡面是有,有欲界、色界、無色界有三界六道有輪回有生死,注下生死之因,生心就是有,凡夫就是這樣。二乘人也就是小乘阿羅漢之類的,一向滅心名為「無」。因為有妄想他認為很麻煩,阿羅漢認為在那裡起心動念,這些是多余的多此一舉可以不要,所以一直要滅掉進入偏執的涅槃,這樣比較快活。你動念頭,他認為如牢獄很痛苦的事。所以一向要滅掉自己的妄想心,進入空寂當中,這樣叫做「無」。是為小乘的人一向滅心,稱呼為無也就是空的意思,也是進入偏執涅槃的意思。菩薩和佛就不一樣了,佛和菩薩未曾生心也未曾滅心,因為心滅也滅不掉,心生也不會因為要生它才生,你不生它本來就生。它不能說無,若無不就無中生有嗎?那也不對。他不會在有無當中打轉,因為他知道它不生不滅,所以他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你也不能說它有,它的有是因為妙用沒有污染,如此才稱呼為「非有」,他這個有是妙用,不是凡夫的有。凡夫的有是生塵生境生感情,然後墮落造業所以它非有,也不能說它無叫做「非無心」。連同清淨光明的如來藏性都沒有的話,那就甭說了呀!修到連心都沒有,那就不用修了。也不會因為你沒修就無;有修就有,本來是不生不滅。所以修道你沒有達到「非有非無心」入此中道不二門,你始終無法見到你的本性。再念一遍:

「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小乘一向滅心名為無,菩薩與佛,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非有非無心,名為中道。」

這三種境界就是凡夫執著「有」,不知道這現象界的問題、宇宙的問題、人生的問題,它雖然是有,但卻是空幻不實的,但是空幻不實他卻執著為有,所以才沉淪生死。為何沉淪生死?不了解「有」的當下就是「空幻」,把無常當作常,因此顛倒,顛倒當中就做顛倒的業受顛倒的痛苦,凡夫如此。二乘人執著無、執著空進入偏執的涅槃當中,所以他就不要出來度眾生了。阿羅漢開悟證果以後,你要他出來度眾生,他就比較為難,不想。因為在現象界是很累的事,連起心動念都不要了,何況進入現象界、花花世界、五濁惡世,他那裡會起歡喜心?只是增加煩躁、困擾而已。所以阿羅漢就說了:「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看這生死輪回是痛苦的事,冤家死對頭。所以不要來人間度眾生。他就不想倒駕慈航了,看生死就像冤家,這就是他一向入於空、入於無、滅掉一切心。而菩薩知道這樣不對,雖然生死,生死性也是涅槃性,生滅就是不生不滅,有就是空,所以菩薩證得中道實相的道理,那怕在生死性當中,他也能自在解脫如同涅槃性,所以叫做證入中道實相的道理。但阿羅漢不一樣,他兩極化,涅槃就是涅槃,生死就是生死,你不要把他混為一談,因為他沒有悟得生死就是涅槃的道理,叫做兩極化。凡夫在生死當中,聲聞、緣覺也是阿羅漢之類,他在涅槃這岸偏執涅槃,兩個兩極化都不對,雖然不對,但是阿羅漢比較快活,因為他解脫了。凡夫執有把無常當做常,把現象界牢牢的執著住,看不破、放不下、不解脫、不自在都是兩極化。菩薩不一樣,他行「空有不二」,行「色心不二」,行「菩提煩惱不二」,行「生死涅槃不二」的道理,因此中道解脫,所以菩薩和佛就勝過阿羅漢十萬八千裡。總而言之,凡夫執著有,二乘人執著空,佛、菩薩是行「空有不二」的中道法。

菩薩的偉大在那裡呢?菩薩不但「靜」自在解脫,「動」也能自在解脫。阿羅漢沒辦法,動就動;靜就靜,這是兩回事所以無法入中道,只有在偏執涅槃才能自在解脫。修道不可如此,在現象界當中、動亂不堪的當中,其實它當下也是平靜的,這才是真正的功夫。在驚濤駭浪當中,水的本質是平靜的,只是構成緣起的激蕩而已,其實水的性也是平靜的,要體會這個道理,這樣才有辦法解脫。我們看開悟聖僧怎麼說:

「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過患,即是自性不動,雖動亦靜也。」

你雖然在動態當中而能轉一切境,這才是真正的動。有人動中控制不住轉不過來一動永動,這種情況無法體會「動中亦靜」之境,如此那有解脫可言呢?因此告訴你,但見一切人時,沒有看見人我是非的過患,這才是真正的自性不動。這麼說來,就是「善能分別一切境界,而自性不動。」這才是真正的解脫的意境。所以不動並非不動,不動是在動中無染污,不住於心,所以他的「動」也就是「不動」,並非離開動另外有不動,是在動的當中,無有住境、無住相、不生心染境,這個動當下就是不動,離開動並無不動,這樣諸位了解了嗎?

所以修道人能夠做到,觀看一切是非善惡當中而不染心,這樣當下自性不動,雖動也如同靜,這境界不簡單啊!所以菩薩在二六時中行住坐臥、日理萬機、度化眾生的工作中,他雖動而靜也。凡夫動就動、靜就是靜,靜不能說動,動不能說靜,因凡夫沒有悟不二門,心地沒有解脫。但是菩薩在生活當中看了一切人,在人我是非當中,他心裡能轉一切境自性不動,雖然是動也如同靜,這是境界的問題。我們修道悟空的道理、悟無我的道理,如此眾生當下就是佛。如果佛不能悟此空、悟無我者,佛也是眾生,所以迷、悟都是功夫的問題。我運用聖僧的話來說明:

「動而永寂,眾生即佛;寂而反動,佛即眾生。」

這一段的意思簡單講,「動而永寂,眾生就是佛」這是境界的問題,菩薩日理萬機,普度無量有情,但是能說、所說、所度的對象他能三輪體空自性解脫。有人不一樣,講經講得好,他自己私底下很高興,他認為有多少眾生被他所度,我今天講了微妙大法大家聽得法喜充滿,讓無量眾生善根大展流露,讓無量眾生發菩提心,自己心裡生了歡喜心那是喜魔,那就動了。他無法動而永寂,但佛菩薩清楚能說之人、所說之法、所度的對象,當下是空寂的,所以他不會染境住境,一切相不會放在心裡,他雖動「動而常寂」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心境了,若說你是凡夫,凡夫也如同佛一樣。反過來說,你在寂靜當中反而心不能自主,在無止境的打轉,叫做「寂而反動」。這種人如果說是佛,不如說這佛也是眾生,因為他的心不能自在。

真正會修道的人,他一入定就好幾個小時、好幾天、好幾個月,佛祖一入定百千萬億?,他說停就停、止就止、說禅定就禅定,他不會在禅定中心反動。凡夫沒辦法啰,叫你五分鐘不要起心動念,你做得到嗎?我看難喔,一會兒就想:「等一下聽如本法師講完經,就相約到海邊看夕陽,看太陽西下,看一些七彩烏雲,看完後晚上再去看電影:::」五分鐘叫你不要打妄想,難哪!佛祖一入定百千萬億?,要叫他動一個念頭,難哪!一樣是難,但是這難的角度境界不同。凡夫叫他不要動念頭,叫他不要胡亂打妄想,他做不到,難哪!但佛祖百千萬億?叫他動一個念頭,不會就是不會,也是難哪!一個是有解脫的難,一個是無解脫的難,這樣你要選擇那一種?所以問題就出在這裡,境界的問題。

我們在世間不是作佛就是作魔,作佛就是能轉一切境界,作魔就是境界轉不過來,反被境界轉得慘兮兮,被境界所轉是很痛苦的事。所以說忍順境不好忍,忍逆境比較好忍。逆境我們有防范心有注意,所以別人要毀謗、侮辱我們,我們有防范心比較有耐性,你若沒有防范心沒有注意,稱贊你一下,生活在嬌生慣養裡面,生活在掌聲中的人,這種人你稱贊他,他不知不覺。生活在順境中不知不覺,一直沉溺下去。所以逆境要忍、順境也要忍,不然自己的心都腐化了,在醉生夢死之中,心完全懈怠下去,因為他生活在順境中。所以逆境要忍順境也要忍,你不忍因順境而倒栽?越迷越深,吃好、穿好、睡好一切都如意不知不覺就縱欲下去、沉浸下去,你的法身慧命就腐化掉。有如鐵銹敲掉以後,鐵質本來十寸後來剩不到一分,都銹蝕掉了,變成銹鐵了,這樣我們稱為完蛋了。有人說境界的風越大,心隨著它動就越大。凡夫就是這樣,境界的風如果小一點,被轉的心就小,不論境界大小,如果能轉境才是真正的自在解脫可言。

所以我們在生活當中,隨時隨刻要像穿著戰甲上戰場一樣,戰贏則生,戰敗則死。修道如同打仗,對一切境,轉得過來就是佛,轉不過來就是魔。在三界內作凡夫,每天考驗,女色來時你轉得過來嗎?金錢擺在眼前時你轉得過來嗎?名利在前面的時候轉得過來嗎?人家對你稱許、贊美時你轉得過來嗎?毀謗你、侮辱你、糟蹋你、抹黑你時你轉得過來嗎?全都是考驗啊!假設這樣好了:如本法師我供養你十元,你會心動嗎?考考看,我如如不動。我供養你一千元,嗯,我如如不動。供養你五萬元,我如本如如不動。供養你一千萬元,嗯,如如不動。干脆供養如本法師兩億元,嗯::這要考慮哦,兩億得來不容易,這一輩子要做度眾生的工作,要來運籌慈悲喜捨,可以讓我有很大的方便喔!哇!諸位,心動了,不但動了還大動特動,像刮台風那樣連樹根都拔起了,這叫做小小的考驗你的心不動;境界若大,別說樹頂刮台風連同樹干、樹根都拔起來了,像十八級飓風一樣。所以考驗是小的,考你不倒,境界大的考驗就要看人了。真正開悟證果之人,甭說是兩億、二十億、一百億供養如本法師好不好?如如不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動,不動是不動,是永不動。凡夫的不動都是剎那生、剎那滅,一會兒就泡沫化了,小是不動大就難講了,現在不動並不代表永遠不動,也許現在你防范有注意,有一天貧窮後沒志氣,過得不好逼到了,到那時,諸位啊,這會不會被考倒呢?因人的造化而定。

所以修道中境界的風很大,有時候順境來考,有時候逆境來考,有時候家庭、夫妻的考驗,公公婆婆的考驗,兒子女兒的考驗,他要來那一招,有時候你無法防范,或是來一場無常的考驗,或是來一場生死的考驗。真正修行是面面觀、立體性的、全方位的,不是僅僅忍財產、忍女色而已,修行都是面面觀、立體性的、全方位的,而且也不是今天考,考過了就贏,要盡未來際一直到成就佛道,才有辦法達到全方位、立體性的解脫。否則說不定某一個角度你能轉境,另外一個角度你並不一定能轉得過喔!女色可以不被考倒,錢財或許就被考倒了。錢財或許考不倒卻被女色考倒了,或被名位考倒。每一個人都有弱和強的地方,但是真正解脫之人就沒有片面的、局部性,全都是全方位的勝利,這樣才是真正的勝利啊!財色名食睡五欲六塵之境,全部你都可以轉得了,這才是如同如來了。【楞嚴經】釋迦牟尼佛說:「心能轉境即同如來」,你能轉一切境界的話,你和如來沒什麼兩樣了。

諸位,兩年前有一位菩薩生起歡喜心,要布施供我們講經說法。結果布施後回去,讓一些沒學佛的人三言兩語講講之後,後悔又來要回去,這種人對如來正法無法深入了解,被旁邊的人洗腦說幾句以後,因此起懊惱又拿回去了,他對布施之道實在不了解。諸位,我們在修道中,知道「三輪體空」的道理,能布施的我,布施之物,布施的對象要三輪體空,何況布施在講經說法當中,能造化多少人心靈得到淨化?我們這一席佛法在全國講完後,你看多少人得到佛法的正覺?解開多少人心中的結?多少人心中的迷惑得大利益?所以喜捨是有意義的呀!還有,多喜捨的人不但能間接度眾生,同時也是為你自己成就佛道,莊嚴你的福德因緣。說明白一點,其實你布施喜捨等於為自己鋪路一樣。

有人問成佛要具備什麼條件?兩個條件:修福和修慧。在課誦本上已經說得很詳細了,說「皈依佛兩足尊」什麼叫做「兩足」?不是說兩只腳很尊貴,那就誤會了,叫做「福具足、慧具足,福慧具足是為兩足尊。」佛就是修福修慧來圓滿成佛的。因此以後的人見性,同樣走修福和修慧,叫做「福慧力莊嚴」莊嚴你的福慧。所以布施做功德也等於成就你福報因緣而具足。多布施喜捨的人,可以和你的冤親債主、你的親戚朋友或對方,化消彼此多生累?的恩怨。多布施的人能令其悭貪之心因此淨化解脫。多布施喜捨的人久了,本身相?會莊嚴,具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所以佛祖說一個人若成佛以後,要一百?修「相好光明」。「相好光明」簡單講就是要修慈悲的忍辱行,加上多布施多喜捨和眾生結下無盡的善緣,才能得「相好光明」之報。所以為什麼阿羅漢相?坎坎坷坷呢?他的相?為何較不莊嚴呢?十八羅漢十八張臉,有的圓、有的扁、有的?圓形,三角六稜凹凹凸凸,因他的福報因緣不具足。所以成佛後要修一百?的相好光明,道理在此。相好光明最好的方法就是修忍辱行,和眾生無盡的結善緣乃至多布施喜捨,做善事做功德都是菩薩的資糧,成就佛道必然經過的喜捨心。

如果布施能夠了解這一層深深的意義的話,那有布施之人又將布施的錢再拿回去的呢?本來要種福田,然後又抽走自己斷送自己的善根,斷送自己以後的福報因緣,以後會進入貧窮的果報。所以佛門說「布施得富貴」實在有道理,就像豆種子撒到田裡面,只有一把,一把有多少豆種子?以後豐收收割起來,有四、五擔還擔不完。所以【三世因果經】才說:「一文喜捨萬文收,要君寄在堅牢庫,不如喜捨三寶宮。」為自己的福報來鋪路,絕對正確的。一個人大富大貴有他的前因後果,絕對是他多生累?,多喜捨多幫忙一切眾生,懂得布施三寶,自然在今生當中所求如願,一切隨心所欲。對啊!所以如本常講一句話,富有的人要布施喜捨,因為你的福報是有限有盡的,就算你有兩億,總是會花完吧!為何不用此福報再培養福報令來世更有福報呢?所以富貴的人知道布施喜捨是聰明有智慧的人。貧窮的人更加需要布施,越布施才能在來世得到富貴之報。這一世人貧窮,就是上一世人多生累?沒種善根沒有種福田,所以沒辦法感召福報因緣,再怎麼賺都賺不滿,賺這邊補那邊,永遠都是失財賠財,保留不住就對了。所以有人會埋怨,我不是懶惰我很會賺錢,也很勤勞,為什麼錢都留不住、賺不了錢呢?你不得不相信這個事實,多生累?要種福田啊!

記得我小的時候,家裡是非常非常貧窮,我是鄉下小孩農家子弟、貧窮的子弟。我嫂子每天拿五元給我吃午餐,我一定買一元的饅頭、一元的豆漿,三元拿到佛寺去布施給三寶,讓三寶去運籌作弘法布教的事情,做三寶事。我一定買一元的饅頭、一元的豆漿,三元做功德喜捨。因為我清楚我明白這一世人,窮怕了。窮和我們多生累?的因果有關系,我們為了來世不要再窮下去,因而現在布施喜捨才是合時機的,因為我們已經了解道理了,人說心動不如行動,就是這個道理。你只是嘴巴講講沒有解脫,只用嘴說說是道理的通達,和事相還有一段距離。

所以我們修道當中,不可永遠停頓在知、明白、了解理通的階段而已,這樣還不夠,理通以後要事證,你要做做看。佛祖教我們要多布施多喜捨,能消除我們的悭貪之心,帶來來生的大富大貴。你布施看看,喔,布施要有功夫的,布施沒功夫自己會因布施一點點,而想好幾天睡不著。我們不要說別人,我初出家沒多久,信徒一元、五元、十元、百元不等,我就一天一月一年節約下來,節約了三、四年,難得積了五萬元,要做我日常生活的花費。換一句話說,我的總財產就這五萬元,我住在山上自己在那邊看書用功,自己一人住在一間草房。聽說我一位同參道友要建佛寺,我聽了很歡喜,因為我平常鼓勵大家多喜捨作功德,勸別人那麼做自己也來做做看。所以我們看許多出家的人,不會喜捨的也很多,只有進沒有出,像牛蜱︵虱子︶一樣非常多。我們教別人喜捨,自己也來做做看。

機會來了,同參道友出家師父要建佛寺很缺經費,我試自己的功夫,將五萬元絲毫不考慮的,給那同參道友建佛寺。慘了,沒布施不打緊,一布施下去我吃不下睡不著,白天煩惱、夜晚睡不著,在睡時眼睛張得大大的,看半空中五萬元在那裡飛呀飛的,吃飯的時候我的缽就浮出五萬元來,跑到廁所時衛生紙上也浮現五萬元,要沖馬桶時馬桶裡又浮現五萬元,實在很慚愧,我布施沒有解脫。佛祖說布施要度悭貪,悭貪就是小氣、吝啬、鐵公雞就對了,一個錢打二十四個結,叫做悭貪。我很羞愧,布施五萬元也沒多少,竟然心裡痛了差不多一個禮拜,全都無法消去,第八天才慢慢舒服一點。原因很簡單,我小時候就貧窮得像鬼一樣,難得積蓄了五萬元,這五萬元又把它丟出去,你說心不痛嗎?如果真的不痛,那如本解脫了成佛了,可以坐在那邊給人膜拜了。但是問題出在我是窮鬼出身的,所以突然布施五萬元,對一個貧窮小孩來說,他怎會不執著呢?絕對會!第八天才慢慢恢愎,喔,快活一點了。前六、七天有身沒靈魂,所看的經典都忘光了,只想那五萬元我節儉了那麼久,如果好好用可以用十幾年啊,一下子就送出去了,後悔捨不得。不過我有一個人格,我不會去要回來,不像那位菩薩又去要回來。

所以我們修道也是相同道理,我們多喜捨,到現在多少布施一點,我的心就不會痛了。所以佛祖說的對,多布施能度悭貪和眾生結善緣,以後可以相好光明啊!真的,我初出家時年輕小孩,我二十六歲出家時相?非常英俊,英俊當中帶了殺氣,很酷。出家修行以後,多喜捨修慈悲,受佛法的熏陶,人說「有吃藥有行氣,有燒香有保佑︵台語︶。」有修行三十二相就大放光明,現在你看如本法師的臉,英俊的氣氛較沒有了,較有慈悲相了。我三不五時︵偶爾︶照一下鏡子看一看,嗯,人家這麼說確是真的,稍微有慈悲相了,有修有差。總而言之,我們修道一定要向自性用功夫就對了。結束以前要念一位聖僧的話:

「返本還源便到家,亦無玄妙可稱誇,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

「返本還源便到家」我們能夠回光返照照見本性,便到家。便到家就是見到你的自性,到了自性這岸來了,到彼岸了。見性之人也沒什麼可談玄說妙的,也沒人在誇張,也不會我慢貢高,如果這樣就沒有見性。見性之人也是平常的人,反而越平昜近人,反而能降服他的妄想,降服他的我慢貢高。所以一位開悟證果見性的人,若仍我慢貢高盛氣凌人的話,那麼此人並未見性,你不要被他騙了。所以說「亦無玄妙可稱誇,湛然一片真如性。」生活在光明的如來藏性裡面,生活在解脫裡面,在法身裡面,在涅槃裡面一片真如性,在大覺海裡面。凡夫迷失就是因為這一念,無法見到他本性的差別,大家清楚了嗎?所以希望諸位,人人都能夠見性,早一日見性來成佛。如本的錄影帶「見性成佛」的法門,也已經將近四十塊了,我們如果聽完以後稍微有悟境,將這些CD、VCD多聽幾遍多看幾遍,沒有大徹大悟也有理悟,這些都是構成你以後證成無上菩提的根本寶筏。

 

 

上一篇:沈家桢居士:沈家桢博士談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下一篇:沈家桢居士:不要以為一定有明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