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莊春江居士:《中阿含》《說處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中阿含》《說處經》
 
/莊春江
 
  一、前言
 
    讀經、論的最大價值,在於獲得前人的修行經驗,並從中體會佛法的真髓。
 
    與釋迦牟尼佛時代相近的中國聖哲孔子,以禮、樂,射、御、書、術六大科目來教導他的學生,成就了儒家思想的特質。而在當時,釋迦牟尼佛又是以哪些課程,成功地教導出那麼多的解脫聖者,則應該是今日佛弟子所熱衷探索的事。
 
    基督教有聖經為公認的標准教本,而佛教至今仍然未能有這樣的標准化教本,這正展現出不同的思想體系,與不同的文化特質。隨順眾生千差萬別的佛教,如果能從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中,把握到佛法的真髓,已經是一件令人雀躍的事了。佛教需要一套教科書,是多少佛弟子迫切而又顯得遙遠的期望。中阿含說處經中,佛陀為阿難尊者說如何教導年少比丘,正好提供了佛教教材編寫的直接數據。
 
 
 
二、內容
 
    佛陀為諸年少比丘說下列諸法,要求比丘們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冥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可使諸年少比丘得安穩、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1.五盛陰:色、受、想、行、識。
 
2.六內處:眼、耳、鼻、舌、身、意。
 
3.六外處:色、聲、香、味、觸、法。
 
4.六識身: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
 
5.六觸身: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
 
6.六想身:眼想身、耳想身、鼻想身、舌想身、身想身、意想身。
 
7.六思身:眼思身、耳思身、鼻思身、舌思身、身思身、意思身。
 
8.六愛身:眼愛身、耳愛身、鼻愛身、舌愛身、身愛身、意愛身。
 
9.六 界:地、水、火、風、空、識。
 
10.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
 
11.四念處: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
 
12.四正斷:斷已生惡、不生未生惡、生未生善、住已生善。
 
13.四神足:成就欲定、精進定、心定、觀定燒諸行,修習如意足,依法無欲、依於離、依滅,願至非品。
 
14.四  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15.四聖谛:苦、苦集、苦滅、苦滅道聖谛。
 
16.四 想:小想、大想、無量想、無所有想。
 
17.四無量:心與慈、悲、喜、捨俱,遍滿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游。
 
18.四無色:斷一切色想、空想、識想、無所有想。
 
19.四聖種:得衣、食、住而知止足,不染不著,不欲不貪,不觸不計,見災患知出要而用。未得衣、食、住亦不憂悒,不啼泣,不搥胸,不癡惑。於此欲斷樂斷,欲修樂修,不自責,不賤他。
 
20.四果:須陀恆、斯陀含、阿那含、最上阿羅诃果。
 
21.五熟解脫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惡露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22.五解脫處:聽聞世尊、諸智梵行者說法,本所聞、所誦習法廣讀,為他廣說,心思惟分別,善受持諸三昧相。於此知解法義;彼因知解法義故,便得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心定。
 
23.五 根:信、精進、念、定、慧根。
 
24.五 力:信、精進、念、定、慧力。
 
25.五出要界:
 
    善觀欲,心便不向欲,不樂欲,不近欲,不信解欲。
 
    善觀恚,心便不向恚,不樂恚,不近恚,不信解恚。
 
    善觀害,心便不向害,不樂害,不近害,不信解害。
 
    善觀色,心便不向色,不樂色,不近色,不信解色。
 
    善觀己身,心便不向己身,不樂己身,不近己身,不信解己身。
 
26.七 財:信、戒、慚、愧、聞、施、慧財。
 
27.七 力:信、戒、慚、愧、聞、施、慧力。
 
28.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息、定、捨覺支。
 
29.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30.頂 法:真實因心,思念稱量,善觀分別無常、苦、空、非我,便生忍、生樂、生欲、欲聞、欲念、欲觀。
 
31.頂法退:頂法復失衰退,不修守護,不習精勤,如是內外識、觸、受、想、行、愛、界,因緣起。
 
 
 
三、感想
 
    在三十一項的教法中,內容上有一些是彼此相交錯重迭的。如八正道中的正念,七覺支中的念覺支,五根、五力中的念根、念力,都是指四念處;正定、定根、定力、定覺支,與四神足、四禅、四無色是相同性質的;正方便、精進覺支、精進根、精進力,與四正斷相同;四想中的無量想,就是四無量;四聖谛中的苦滅道谛,就是八正道。
 
    如果從性質上來看,也許可以分為屬於理則的、觀念上的建立;也就是正見的部份,以及屬於行為上、習性上修正的技術部份。顯然地,佛陀從我們的身心作用分析開始,說蘊、處、界,於其中找尋解脫的契機。
 
雜阿含第四十二經(七處善.三種觀義經)
 
,將五蘊配合四聖谛作說明,第三○五經(六分別六入處經),或第三○四經(六六法經)說眼、色生眼識,三者和合生觸,觸生受,受染苦於其中。第三二七經說觸生受,第三二八經說觸生想,第三二九經說觸生思(行),第二一四經說觸已受、受已思(行)、思已想。這也是如第31項頂法退中,所說的「如是內外識、觸、受、想、行、愛、界,因緣起」。從身心作用的分析,會發現「愛染」,或者「欲貪」是讓眾生受苦的關鍵,而欲貪又與我見相互滋潤,所以在技術上,總是在「欲貪」與「我見」的拔除上環繞。
 
    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是佛法的最重要理則。因為是因緣起,所以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因為是因緣起,所以也是因緣滅,所以也是因緣滅;是「涅槃寂靜」。而四聖谛,是隨順於緣起理則的修行次第與模式。
 
    屬於修行技術層次的部份,大約可以歸納成正念、觀想、禅定、勵志等四方面。正念的實施細則,就是四念處。觀想如四想、四無量、四無色、五熟解脫想等,是對治不良習氣的方法。禅定以四禅為主,在於開發思惟的專注力。其它如四正斷、守戒、堅信等,都是在堅定自己向道的決心。所有這些技術面的方法,都必需依靠思想,也就是理則為裡子,才能有趣向解脫的效果,否則無異於那些來自喜馬拉雅山的外道瑜伽師。
 
    大致上來說,屬於修行技術層次的部份,也較難以文字完整表達,施行細節的數據,是需要費心血編集的。而八萬四千法門,大概也都是這個層次的部份。
 
    對於佛教教材的編寫,中阿含說處經有參考之處吧!
 
 

上一篇:如本法師:超塵法語
下一篇:如本法師:宇宙萬有本體論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