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其它:增上信學(楊郁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增上信學(上)

楊郁文教授講

陳正芬 白芳英 筆記

三種善根的建立

 以前有兩次在此與各位研究原始佛教的問題,提過「增上善學」就是善根的建立,善根的建立對一個人來說,是作一個好人的基礎,不管是哪一種宗教,只要是人都該具備善根,而善根是朝著我們人性的基礎來看的,我們要有理智來分別善惡──包括自己或別人行為上的對錯,分辨好人、壞人。我們要有理智有能力來分辨,這是一種善根。

 可是有善根在情感方面也要具備慚愧心,阿含所說的慚愧,是說我們不該做的事情做了,反省到了就會慚愧,該做的事情沒有做,也會後悔慚愧。所以從情感方面來看,一個人除了能分別善惡之外,還要具備慚愧的心情,有慚愧的心情,才有辦法去惡行善。而真正的去惡行善要靠我們人心方面的意志力,透過意志的推動,把所有壞的事情去除掉,而好的事情要開發出來,要延續下去,要擴大下去。所以一個健康常態的人來說,應該具備三種根性,也就是充實人性上的知、情、意。身為佛教徒,只具備善根就能滿足嗎?這個問題就是今天所要談的問題。

歸依三寶

 任何宗教都強調要信他們的宗教,對於信的要求不見得是完全一樣。怎樣才是完美的信?或者是釋迦牟尼佛陀所認為我們應該具備的信?那是今天要談的。身為佛教徒,我們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名副其實的佛教徒?我所說的名副其實就是純粹的佛教徒,歸依三寶、受戒,那就是佛教徒嗎?那是名義上的,不見得就是實質的,這當中就有好多是名副其實的,甚至有一些人認為我就是實實在在的佛教徒,不必經過形式上的歸依三寶或登堂受戒,不過,以現代末法時代來看歸依三寶的形式,登堂受戒的儀軌的進行,對一個宗教徒人格有很大的幫忙,我們也不容許忽略這些事。

 學術界小部分的學者就有這樣的偏差,認為我就不必像一般宗教徒歸依三寶或登堂受戒,可是歸依三寶的過程或受戒的過程,那是宗教生活的一部份,而是傾向情感、意志方面的培養。所以偏頗的要求,理性的相信佛教,還是有待商榷。台大方東美老師以他對於哲學、宗教、人心方面的認識或研究來看,那是當代頂尖的高手,可是他晚年還是歸依了三寶,而是向一位國民小學都未畢業的廣欽和尚歸依,從這裹我們可看出來人格完美的成份,這是一個簡單的例子。

四預流支

在修道的過程中來看,是要發現到人心的許多困難,生活上的許多麻煩、人際關系或人與環境問的問題存在,而很難得自由自在,有這樣的憂患意識存在的人,就要想辦法尋求解決之道,也就是要覓道,而真正找到解脫的道路就是見道,見道之前的這段過程,以阿含來看就是一個身份,我們稱呼他為預流向行者,向著入流者這階段在修行著,那麼,這預流向行者,也不能像老鼠走迷宮一樣亂碰亂撞找一道出路,應當不是這樣,在覓道的過程也有覓道的方法,這方法在阿含裡面就說是四預流文,就是今天所要談的整個架構的核心。

這四預流文是一步接著一步在進行,這四個成份都圓滿的具備了,他就是一位入流者,所謂「入流者」就是須陀洹果位的人。所謂「入」是參預(參加到裡邊去)的意思,「流」是聖人的行列或是法流。

增上信學的含義

 今天是圍繞「增上信學」來談的,針對「增上信學」這四個字來說明一下,所謂「增上」(adhi-)狹義定義是能導向涅槃。「信」從《說文解字》來看,「信」就是誠,又翻到「誠」,《說文解字》又說是信,信就是誠,誠就是信,而圍繞著人與人的話來看,那麼這是我們中國人認識的「信」來說,「人言為信」,「言之誠實為信」,但是佛教的信不止是這樣而已,不是在人言而已,信的要求是「淨信」的信,不壞的信,不被左右,不被他人改變信心,而淨跟信的問題,淨是說明我們內心非常的清淨,非常的透明,所以理性的發動能認清人、事、物,有這樣的清淨存在,淨就具有安定的心,對於一個健康的人來說有愉悅的感覺,也就是情感上有非常歡喜的心態存在,或者是身、心輕安的狀態,還有,信你所相信好的東西,你一定要追求到它,就是「信求」,有意志楊郁文教授力要獲得,或者是改過遷善、見賢思齋等心態,這樣來看,阿含所說的「信」,已經包括不離我們的知、情、意,也就是我們人格比我們上述善根的時代,有更提升一層的成就,不只是分別善惡,而也要要求能分別真正能解脫的方法,理智上要發現到這樣的正法,正解脫法或賢聖八支道或苦、集、滅、道或現觀苦集滅道,那麼有幸能接觸到四聖谛法門或者能認識到聖八支道,真正的解脫道,或者是能認識到滅盡一切煩惱、涅槃境界的風光,有這樣經驗的人,內心一定非常高興、歡喜,今生死而無憾,朝聞道夕死可矣,假使孔子也聽到這些一定也很高興。而滅盡煩惱、涅槃城的風光是這樣的好,不是我們要逃避人生的苦惱,要到涅槃去求安而已,也要帶領與我們有緣或無緣的人一同到達貪、瞋、癡完全滅盡的境界,貪、瞋、癡滅盡就是涅槃。貪瞋癡的火他能燃燒我們的心性,所以要熄滅貪瞋癡,熄滅貪瞋癡就是學,用求求不得,用等等不到,不是偶然發生的,是要訓練,學習訓練一再訓練,最後,才有這樣的能力。

學厭、離欲、滅盡

 阿含所說的「學」,有它的定義,學厭、離欲、滅盡,我們所要學的,假如不向消滅貪瞋癡的方向前進或是到達完全消滅貪瞋癡,你說在學,只是一般學識之學,一般士農工商的學,不是學道的學。學厭、離欲、滅盡,厭不是厭惡一切有情,厭惡我們的敵人、魔鬼,所說的厭、離欲、滅盡是針對貪、瞋、癡而說的,我們的人性,我們的六根對六境,接觸之後會覺得可意、可愛、可念,這樣的接觸,凡夫都會產生貪,而一存貪就有惡性循環或連鎖反應,瞋也一樣,對於違逆的境界,不可意觸,產生瞋恚,對於人事物都有這樣的心態,除了貪跟瞋(可意觸不可意觸的結果),有時候我們六根對六境,心態也不能分別它是貪或瞋,是可意或不可意,這種中性的狀態,對一般人來說,是在糊裡胡塗度過這段時間,我們要時時反省,什麼是最容易接觸到的,什麼是我們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在兩個之中所經歷的事情,可以說是在失念不正知的狀態下渡過,但是我們有貪心和瞋心在左右我們,我們心就不能自在,在無貪無瞋的時候應該自在,可是我們又失掉正念,也不能維持我身口意行為的正知,又浪費這段時間,以凡夫來說,是在貪瞋癡之中制造無明的惑業,無明的惡業帶來的結果,一生一世在無明的煩惱中渡過,不但不能解脫,而是制造障礙解脫的因緣,現在就談到主題「增上信學」。

清淨聖慧眼

 我們已經可以清楚,我們要學習的是真正合乎阿含所要求的學,學厭、離欲、滅盡,而學厭、離欲、滅盡這種能力的產生,是透過成定慧,由般若慧才能真正達到。而般若慧是透過意志,鍛煉心意才能開發,那麼就要禅那、瑜伽、三摩地的修行方法或七覺支,一套非常正軌的方式來進行,那麼能開發般若慧的定,有個先決條件,就是要有健康的心態,也就是能維持我們生活在一個道德的規范下,在我們良心考核之下,可以得到平安的狀態下,才能達到開發般若慧的定。問題來了,怎樣才算是我們要求的道德規范,不管任何民族,不管有沒有宗教信仰,都有他們的道德規范,有宗教信仰的人,更增加宗教上的規律或禁忌……等,有一些是跟佛教一樣,他們的要求是朝著我們人性的開發,然而有些禁忌或戒律是非道以為道,不是真正解脫道要求的規范,是無明的、愚癡的在奉行,那麼我們七重果位的人也就是佛教有見道的人,他有三階段,其中一個就是透過我們今天所談的方法而成就完美信根的人,他自然從此之後不會把不如法的禁戒作為要件在遵守修行。這需要開法眼,對於法來說即是開法眼,對於人來說,就是清淨聖慧眼,由清淨聖慧眼→淨信三寶→實踐聖、出世間八正道。

四不壞淨

有一種聖人的慧眼,凡人沒有,因凡人不清淨,聖人有,因他們清淨,這種清淨聖慧眼,才會對佛法僧以及聖戒產生四不壞淨,淨信三寶;法寶中一切教訓是法寶,佛陀一切教誡施設的戒律也是法寶,淨信三寶和四不壞淨是不可分的。四不壞淨的人一定是淨信三寶的人,淨信三寶的人,一定是成就四不壞淨的人。那麼有淨信三寶也就是見道的人,才是真正踏上解脫道,往解脫道目的地──涅槃城邁進,所以要實踐聖、出世間八正道,一定要開法眼或者是清淨聖慧眼,那麼有沒有辦法?有,有四個階段、要件,或四種成份,《中阿含》153經:「有四種法,未淨聖慧眼而得清淨;雲何為四?一、親近善知識恭敬承事。二、聞善法。三、善思惟。四、趣向法次法。」同樣內容在《雜阿含》843經:「有四種入流分,何等為四?一、親近善男子。二、聽正法。三、內正思惟。四、法次法向。」這四種成份的實踐過程,就是向入流走,四成份的完滿具備,不僅是向入流者,而是已經是入流者,即是須陀洹果位的人。向入流者就是須陀洹向,四雙八輩有須陀洹向、須陀洹……乃至阿羅漢向,阿羅漢果這四條件即是須陀洹向的人,日日所行;尋求真正解脫道的人,一直在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惟而付諸實踐──法次法向,那麼須陀洹果位就是走到一階段要考核自己走到哪一個位階,哪一種境界,須陀洹是透過須陀洹向。透過四預流文而成就,而透過四預流支之操作結果,構成四種成份:一、於佛不壞淨。二、於法不壞淨。三、於僧不壞淨。四、聖戒成就。於佛不壞淨是關於佛陀人格、教誡,在理智上具非凡的認識,感情上,非常愛好、心儀,而意志上見賢思齊──也要成佛成聖。於佛,「於」是處格,是有關於佛陀之意。於法不壞淨,佛陀所說之法也有這樣的不壞淨。於僧,指四眾(sangha),阿含所說是廣義,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夷、優婆塞。於僧不壞淨,那就是有四雙八輩的,甚至於還不到須陀洹果位,向須陀洹位的人,我們也要對這些人要深刻認識,喜歡幫助他們,甚至與他們一塊「同事」來修道。清淨聖慧眼的人,在生活方面來說,衣食住行育樂來說要有迥然與以前不同的生活模式。

按照聖戒即聖人釋迦牟尼佛所施設的戒。戒,應當不是戒律之戒,表面文字上的意義,戒翻譯成屍羅(sila),應是戒行(silana),所謂戒也有特別的定義,好的行為,一而再的訓練、練習、鍛煉,成為習慣、個性的一部份,甚至成為將來的天性即是佛性。好的行為,善的行為,在阿含中的定義,所謂「善」是指究竟的善,權說的「善」即方便說的善,方便說的善可意、可愛、可念的果。與三惡道比較,人道是可意、可愛、可念,所以人道是善道,有些人與天比是差了,只差在享受方面,其它的還不說,所以有些人想生天,天道也是善道,六欲天甚至三界天,二十八層天仍處於無明狀況中過日子,所以非究竟的可意、可愛、可念,究竟的可意、可愛、可念的果,就是善之要求,類似《大學》所說「止於至善」,那就是涅槃,把內心的貪、瞋、癡都去除掉,付之於身口意之行為都是美好良善的行為,不再造惡業,那所得到的結果身心平安的結果即是涅槃所成就的,而這涅槃就是究竟的善。

而聖戒所要求的就是一切行為都是轉向涅槃或導至涅槃,向涅槃步步邁進,這才是善;而究竟的善道是到達涅槃境界,而到達涅槃境界,千萬不要誤會是離開世間出三界才是到達涅槃境界。離開了內心貪、瞋、癡的控制,心性上沒有任何的貪、瞋、癡成份在左右我們,而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涅槃就是這樣,他並沒有馬上「入滅」,或怕度生麻煩,馬上轉到大雪山去逃難。釋尊當時苦行太久體力不十分好,經過幾個禮拜之調養好之後,就開始尋找可以渡化的人,就是五比丘,開始游行教化一直到臨死之前,還是在說法。

四預流支

在《南傳相應部》55經提到有四種法要修行,一再修行會導致、導到涅槃,第一要親近善士(Sapparisasamsevo)。二、聽聞正法(Saddhammasavanam)。三、內正思惟(yoniso manasikara)。四、法次法向(dhammanudhama-patipatti)或翻譯成法法成就。

再注意到《南傳相應部》56、57、58經所說與上一經也是朝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一樣,不外乎前列四項,這四預流文不只限於成就須陀洹而已;如爬了一重山又發現更高一重山,但是須先爬過前面四重山才到頂點,如此一而再,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增上信學」,第一步要親近善士,首先條件要善很具足,有些人從小就有這種傾向稱為「生得慧」,這是每個人累生以來朝向善根的俱備而成為天性的一部份,生下來自然而然具有生得慧,具有智慧,我們稱為這種人有三善根的人,有良知、良能的人。這樣的人能分別善惡人、善惡法,而加以親近。親近善士不僅是看得到就好,有機會聽別人發問當然很好,最重要是能親自請益,因為別人的問題,並不見得就是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凡有問題一定要向心目中的善知識請教,此階段必須「依法不依人」,以聽聞正法為首要。善知識的表情,的心情感的流露也是一種訊息,善知識待人接物的行為是種身教,身行也是一種教訓,佛陀有三示導,三種方法指示導引學生,一種神足示導,就是用意念使身體作種種變化,還有他心示導,心裡有一念,佛陀立即針對其所想的來說,即使有一百人在座,每個人都認為是為自己而說的。再者,教誡示導,真正用嘴巴說話來指導學生,這是最重要的。從《雜阿含經》來看,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是教誡示導,不超過五經是有關他小示導,神足示導記載有一次。聽聞正法不僅限於耳朵聽話,眼睛看,用心體會都包括,那麼只要有善根,信根,就會信順,聽了話馬上信忍,信受奉行,信順不可忽略,當你聽到正法沒有高興愉快的感覺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能力不夠,善根不具足,感情不夠豐富,也不要說信順,信受就好,是得動理智即內正思惟經過個人自己用心分辨思考體會所聽到的法,說法有三大類:「法說」即是說一種法一種事實。「義說」即這法的內容、功能即價值之所在。另「法次法說」即一切人事物的演變有一定的條件,時空之要件在左右,做好事、壞事都有其一步步在演變的。內正思惟就是要把握住佛陀所說的法說是在哪裡,義說是在哪裡,法次法說是在哪裡。

這種安排有一定最好的過程,當中雖有許多改變的可能存在,但最好的只有一種。內正思惟要把握佛陀法說、義說、法次法說,義說分兩種義理──真理、實相,義利──利益。這種東西對我有什麼好或壞或不好不壞,必須靠理智分辨,就是「信忍」。法忍者是朝著用理智成份來認識真理實法及其種種價值,這樣就是一位信忍者,這樣有理智成份,不僅像「信順」只須有豐富的感情就夠了,唯有信忍存在付諸實踐過程,才能掌握了義,真正究竟的方法就是了義。信到信忍是「依義不依語」,掌握到真義才滿足,成就信忍還不夠,要法次法向,按照一切善法的步驟,隨順最好的方法,一步步來俱備它,成就它,這樣的話又要分析了義與不了義。因佛陀說法就有這兩種層次,有一些是讓你安心的,要使你不退轉,使你在佛陀范圍內不後退,不背向涅槃。權法(不了義)安心就有這種效果。而許多佛法都說第一義,在安心方面真正達到這樣的要求,雖是權法仍是第一義,但究竟的第一義,應當是實法,跟真理實相符合;解脫的要求,就要實法的了義的。我們把握義以及還要分析了與不了義,實在的修道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日常生活宗教生活也是同樣依了義來做,按照正法第一了義的正法一步步前進,有沒有真正的成就,真正的解脫,我們要考核自己,而此時那就要「依智不依識」,依般若慧不能依凡夫有漏的心態的意識來分辨。而透過善性之開發、成長,情感培植,信順理智的信忍,意志的信求,逐漸地我們的信根在俱備。

 我們的信根要能有發揮信的力量的作用,才是真正的根,否則只是形式,名相上的根,從親近善士開始就有那種如榕樹的氣根存在,信的根已經有形,雖尚無力量作用,但逐漸有朝一日碰到泥土,這種氣根要用雙手想弄斷是很困難的,這樣就是成就淨信一具足信根(有力用之根)。透過這四個階段圓滿的達成,就是淨信者、入流者,須陀洹果位的人,須陀洹果的人會成就對於佛陀、佛法、佛教的團體的任何好的份子,有淨信當然也會從法開展出來的律或戒,會依法奉行。從此之後才是學者,等於是注冊了,正式成為學生,如此與《南傳相應部》55經所說的真正的「學者」,須陀洹果位以上都是學者,一直要學,學到「無學」,不用再學,阿羅漢就是無學,所說的無學是針對斷除貪、瞋、癡來說的,其它仍要學,只是漏盡解脫不用學,阿羅漢以下都是學者,都是跟剛才四種要件一直在重復地往前往高推進。

親近善士

 再者再就從這四個要件談起親近善士,「親近」動詞(sevati)從字根來看是交游往來共同事或服侍,都有親近之意,「親近善士」不能從中文解釋,最好的學習從生活中體驗,與善知識一起生活最好了,我們碰到困難可以請教他,他解決問題的態度與方法也可供我們學習。如何親近善士?

 從內心發生尊重,外表上自然而然有恭敬的舉止行為,這對我們的人格成長有正面意義,對他人而言也有教化的功用存在,所以尊重禮拜甚至於供養承事。於出家人來說他的正命就是修行、悟道、解脫、教化,沒有時間處理士農工商衣食住行的問題,如果出家人也從事日常生活中種種問題,那是邪命,「邪」是不正當、不適當,所以我們為了照顧出家修行者,上述衣食住行,我們要供養,包括育樂。

 佛陀在世是究竟的善士,佛弟子四雙八輩的賢士也是善士,親近善士要有另一番眼光來判斷善士,認識佛陀的僧伽,他們都是可親近的善士,也是以後四不壞淨內容的來源。你要成就四不壞淨,只有從這裡著手。而法透過佛陀或佛弟子們身口意示導,才把法從一人的心轉到求法人的的心裡。

隨念如來

 那麼在原始佛教時代有六念法門或十念法門,其中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成……,等,念佛就是要我們親近佛陀,觀察佛陀,研究佛陀,把握佛陀的功德,這樣的念是從心中來念,的心隨念佛陀或隨念佛陀的德行功德,佛陀的德行只有其它的佛陀才能認識。但佛陀介紹他自己在《雜阿含》931經說:「聖弟子念如來事──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樣的介紹內容就是在敘述他的成就、能力、志向、用心,我們從這些方向來認識佛陀。凡夫只能透過這十(或十一)個名號來認識佛陀,有何效果呢?經上繼續說:「聖弟子如是念時,一、不起貪欲纏,不起瞋恚、愚癡心;二、其心正直,得如來義,得如來正法;三、於如來正法,於如來所。得隨善心;四、隨喜心已,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輕安);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彼聖弟子(指真正認識到佛陀的弟子)於凶崄眾生中,無諸罣閡,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我們可看出佛隨念有如此好的功能存在,心亂時念了會靜心,有貪念了不敢起貪,有瞋念了不敢起瞋,念念在佛陀名號之內,正念正如也不會愚癡,這是多麼好的方法。可是這樣的念佛,跟我們現在的念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有不一樣的要求,我們不能說這樣念阿彌陀佛就不好,誠心誠意,信願行的念阿彌陀佛,一樣的內心可定,逐漸地快樂,生慧,最後達涅槃。

以下簡單說明十個名號,否則容易望文生義,現用以經解經,《阿含經》中對「如來」(Tathagata)的解釋:平等觀,無余解脫。「如」即是平等觀,「來」就是成就解脫,還有《長阿含》上17經所說:「於其中有所言說,盡皆如實,故名如來。復次,如來所說如事,事如所說,故名如來。」所說的事情有好多,包括教化一切眾生,都在所說之中,而說得到做得到,做不到不是佛陀做不到,而是我們沒按照佛陀所說的法來進行,佛陀說了,我們聽不懂,是我們條件不夠,佛陀是順著條件在做事情的人,不會違背緣起因緣,否則說沒有緣起存在。佛陀說法的要件,第一是事實,第二是有利於你的,第三是說了你會懂的,你不懂他也不會說。佛陀說了你不懂,因不是針對你說的,是針對別人說的,對所針對的人所說,那個人一定會懂的,且可以接受,喜歡的。第二,「應」(Arahant),應供意為阿羅漢,這是個動詞arahati的現在分詞,「正值得,正應該」;面對佛陀、阿羅漢,別人是應該對他禮敬、供養、奉事,而他值得別人的禮敬、供養、事奉。必須注意是動詞的現在分詞即現在進行式,當下之意。我們碰到佛陀當下該供養馬上供養,該稱贊馬上稱贊,該服事馬上服事,所以特別用現在分詞,這個值得特別注意,所以對善知識要尊敬、稱贊、供養、奉事,這種過程中可得到很大的利益。第三,「等正覺」(Sammasambuddha)有覺醒、覺悟,人生如夢,由夢中覺醒過來,唯有般若慧才能開發三菩提,唯有阿羅漢才能成就三菩提,須陀洹果位的人雖然還不能具足三菩提,他能確定頂多七生,頂多七有,就能成就三菩提,菩提就是覺者所證。

 那麼什麼叫「等正覺」,像佛陀的五官或六根對六境都是正覺,所以等覺說到最寬廣的佛法,那就是六根所對的一切法,佛陀無所不知,所以是等正覺,說到最深的佛法就是法性,剛說的法相,最深奧的法性,就是緣起性,「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佛陀因這樣等覺、正覺,對於法性法相、平等,無漏,沒有缺少。第四,「明行足(Vijjacaranasampanna)」;明就是三明,行就是一切成定慧解脫的過程,如《長阿含》《阿摩晝經》所說,裡面內容豐富。這些都是明行足所行。而佛陀、阿羅漢可以說都是明行足。那麼度化眾生還沒有度滿,可以度化的都已度化,還沒有度化的也給他特別的度化因緣,現在我們有善根,有信根、說不定就是那時留下來的因緣。第五,善士(Sugata):貪瞋癡無余斷知,也就是滅盡貪、瞋、癡、佛陀、阿羅漢皆是如此。第六,世間解(Lokavidu):有器世間、五陰世間、有情世間,現在所說世間應朝五陰世間說的,能掌握五陰世間就能解脫,只要對自己個體完整明白,對一切感受掌握沒有差失,對於善惡概念明明白白,對於一切心性,一切意識明明白白,特別是般若慧能圓滿掌握,佛陀就是這樣的人。第七,「無上士」(Anuttara):「無上」跟「等正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遍正覺」,「無上」是一個形容詞,「無上」的人可以聯到「無上調御丈夫」。第八,「調御丈夫」(purisa-damma-Sarathi),purisa翻譯為人士比較好,狹義是男人、丈夫之意,該調教的像野馬就是需接受馴服、調御,未成就阿羅漢的人,都是該被調教的,而佛陀就是來調教這樣的人。第尢「天人師」(Sattha deva-manussanam),天人是天龍八部跟人的眾生,佛陀是他們的老師。第十,佛陀(Buddha)。知見過去、現在、未來世,還有一切行起滅。等正覺故名佛。佛陀為無上遍正覺者之簡稱,第十一,世尊(Bhagavant)。

所有世間的幸福他都具備,能給人降福,所以又稱世佑,當然不是財物,應當是法。在《增一阿含》十八卷第6經說,「天及世人民,如來最為尊。」世界上如來是最尊貴的人。如來有十個名號,任何一個就已經備值尊敬,十個名號都具備了,那就是世尊了。因為有十個名,所以號為「世尊」。我們可以了解佛陀就是這樣,我們應該要親近他、供養他、事奉他。(待續)

增上信學(下)

/楊郁文講陳正芬白芳英筆錄

隨念僧伽

 隨念僧伽,把隨念僧伽,略為念僧,去掉「隨」字,意義不一樣,念就是要有正確的念頭,把它呈現在我們的心前也就是正念,正念有兩種一種是六根對人境時時刻刻的正念;另外一種是憶念,有用的、正確的念頭隨時能提現應用,隨念包括你有貪瞋癡的時候,你心情煩燥的時候,你記得要念佛、念法、念僧,要是發現你現在有貪瞋癡控制不了,靠自己的意志力控制不了,我要借用法力,借用聖眾的力量,佛法僧的力量,憶念把它隨念出來,該要用上的時候不會忘記它,用得上它也是隨念,所以隨念是包括隨時、隨機。隨念僧伽,「僧伽」指廣義的僧

伽。《雜阿含》550經說「聖弟子,念於僧法世尊的弟子,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有謂向須陀洹、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是四雙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這就是僧伽的定義,不是定義在你有沒有出家,而是定義在你有沒有成賢成聖。所以這種僧伽是「聖眾」的意思,成為聖人的一份子,那出家人有許多聖人,在家人也有許多賢人,在《雜阿含》裹面有名有姓的在家阿那含果位都有,像質多羅長者是在家居士,許多出家的長者也向他請教,而我們要注意的這種事情記錄是在出家為主,給集經典裡面,有一個(質多羅相應),可見如何尊重他。所以說,我們看早期的佛教不會像現在大家這樣的好像不太協調,四眾弟子宜互相尊敬對方,協助對方。這些賢聖具有五分法身,有的完全具足,有的是戒具足然後定具足、慧具足乃至於解脫知見具足,他們是其它人造福的田地,怎麼樣造福?

供養恭敬,禮拜、贊歎、奉事就是。同樣的在念僧的時候,也會使貪瞋癡的這一種尋伺消失,而有出離染著,不受五欲功德的限制,甚至於最後,也可得正向涅槃。這些方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都一樣的是出離苦處,升於勝處是一乘道,淨化眾生的方法之一,最後可以得如實法,如實法即是涅槃法。

 還有,「善向」就是善行道者(Supatipanna),這些人是真正的、實在的、實際的佛弟子,他們都是善行道者。為什麼?因為他們是在聖道上修行的人,所以是善。「直向」是說明質直行者(ujupatipanna),質直uju就是正直的意思,Patipanna是行者。八正道就是中道,中道就是中正,不由不彎的,「正向」就是相當於相應部經所說的如理行者Maya-patipannapanna,所謂的理那就是涅槃,而惟有八正道才能證涅槃,所以這些僧眾,都是如理行者,還有和敬行者(samici-patipanna)或謂正當的行者,正正當當的佛教徒一定是六和敬的,談到六和敬就不管出家在家的分別,都是佛教徒都是教團的一份子。從這裡我們可以認識到真正的佛教徒應該表現出來的,我們可以認識到他,我們也會尊敬他,有這一番的認識,我們會尊敬他,而這些當然都是善士,我們要親近的。

佛陀以及阿羅漢等四雙八輩的善士,他們能依身、口、意示現教化他人的能力,即神足變化示現,他心示現,教誡示現,對著慧根來說的,他往往是靠教誡。還有完全沒法接受教誡,比較差一點的可能要借他心示現,或者神足示現來教化他們。教誡示現是不管誰說的話,這說話是真理、實相是第一義,是有用的我就相信。佛世是以教誡示現為主,《中阿含》是這麼說的,教誡示現是最上、最勝。現在我們已經認識佛陀、僧伽。

聽聞正法

 接著我們再來談聽聞正法,也就是對於佛法的認識,是透過聽聞正法。我們要對佛法有認識,我們可以透過兩段經文來掌握,《雜阿含》245經說:「(佛法是)初語亦善、中語亦善、後語亦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從初轉*輪;中間說法四十五年到涅槃場遺教──一代教法──我們可以說初善、中善或者是最後善。每一次說法,一開始到最後以及過程當中都是善的;所說的都是善法一一遠離、捨斷貪、瞋、癡的方法。

 「善義、善味」在《增支部》第3集63經作「有義、有文」,佛法是有功用的、價值的,實在可行的,所以有義、有文。就像好的菜,也要你能品嘗它的滋味出來吸取到營養,就是善味。佛陀所說的話,是實話,有用的話,你能懂得,所以他的詞匯不會特別用深奧或文藝地來談,都是口白,最簡潔明了的方式,而也配合著當地說話的習慣來說的,所以這是善味是善義。「有文」,文指詞句,佛所說的話寫出來讓人家看得懂,說出來讓人聽得懂,不會故意說出深澀的字眼讓人覺得很深奧、難解。如此說來,禅宗之「無義味語」是否有問題?我不是批評禅宗的不對,禅宗是借著用另一種技巧引導慧根的人;所以有時候要說一些讓他人一下子聽不懂的機鋒轉語,可是這些話對少數的某一些人真的有用。在《阿含經》裡,我們只能說佛陀的性格不會故作人驚人之語,一定用非常直接了當明明白白的話來說法。不過有時候他就有問不說,不說話所謂「無記」。以後我們有機會可談「無記」,現在我們不談。

 我們要了解佛陀的說法,是這麼樣的好,這麼樣的有用,有實在的內容,所以最後能純一滿淨,清淨梵行。使所有聽話的人能把貪瞋癡消除干淨,而完成梵行,「梵行」我們不要把它當作不邪YIN為梵行而已,那是最基礎的戒清淨而已。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乃至於解脫知見清淨,都是梵行,就是我們的人心,沒有任何的污染留下來,十分的透徹、干淨,這即是究竟梵行或清白梵行,純一滿淨。

 我們由《雜阿含》931經了解佛法是怎麼樣呢?世尊的教授教誡是實證的,所以一、現世即能自作證離生死熾燃。二、見道之後修道,修道時步步證實在道跡向前進一步,並不必費時等待長時期才得某些結果。三、凡所有教授引導通達涅槃。四、現法(即見法,巴利語作ehipassiko來啊!看吧!)指佛法是公開的,有法眼者,均可得見,佛從無師拳,無秘密法隱藏。五、有識者當各自如實知、如實見佛法。

內正思惟

我們在生活上,對一切法要如實知如實見;這種如實知、如實見是以平等慧如實知見。如實知、見不能離開我們聽來的、想到的、比較過的、親身體驗的;上述成分可以使你的般若慧開展出來。若無般若單靠其中的一些知識就很難如實知見。認識的不正確那非常危險。透過瑜伽禅那,三昧行為來直觀,不過這種直觀有時候就是有神秘靈異的現象出現,虛虛實實;若無正確淨信,有時候由人心的所好誤導,不能辨別是幻、是實,是非、善惡。然而透過禅那的直觀或思考所得到見解不管正確與否是很難改變;許多人,信宗教或者透過宗教行為而獲得些體驗,建立信解,對他來說很深厚;如果境界很好的話永遠跟你人格融合在一起,影響你的人格,指導你的一生。可是亦有錯誤的禅那體驗,我們看到許多外道,六師外道等,很多部份都以為是見審谛忍,卻是邪見;要矯正這樣不正思惟所成的邪見,可以說非常困難。我們需要正思惟,還要在生活土來體驗觀察,也要宗教生活專精禅修一番,這還不夠,有定不一定有慧,雖然慧是從定開發出來的,許多外道甚至能達到非想非非想定,然並無解脫貪、瞋、癡之能力呈現。因此我們需要增上慧學;而正信、正志正行乃至斷除煩惱的智能是依次第學習增上慧,如理作意-正思惟—而建立。

 建立正信要透過「內正思惟」一如理作意;所要思惟的內容就是前面所說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的內容。如此對三寶及聖戒能產生信忍、信樂、信求;唯有如此「如理作意」的結果,歸依三寶及奉行聖戒才能名符其實。否則祇能說是「形式上的歸依三寶」,「形式上的受戒」。「真正的歸依三寶」、「實際的受戒」可以說已具備初步的「正見」、「正志」,能依法、如法「正行」;「正行者」則是「向法次法行道」,又名「法隨法行」之修行者。

法次法向

 其次,談「法次法向」,法次法向實際上就是在成就觀察忍,也就是我們看《中阿含》54經說要奉事善知識,要往諧善知識所聽聞善法,聽聞正法,然後觀法義,內正思惟,最後要受持法,翫誦法,.觀察忍,這些都屬法次法向。我們了解佛法運用到生活,這樣才是在「受持法」,在生活上應用佛法也是在受持法,要依法奉行才是真正的受持法。

 聆聽佛法,不能聽懂的部分也不能說這沒有用,把它記憶在心中;由於生活經驗或者修禅那的不同狀況之下;對以前不懂的,可能在這些時候你條件具備了你就懂了,所以要翫誦法。所謂「翫誦法」是時常誦法念句,能朗朗上口,需要用到的法句脫口而出,不必用心回憶,一下子就呈現心前。以前我們私墊老式的漢文老師就是使用翫誦法教授小孩子讀誦四書、五經。實際上是針對自己還不了解的要記下來,還有對自己很有用的也要記下來,為什麼?准備幫忙教導別人,指導別人這些目的可由翫誦法句達成。

 接著我們成就「觀法忍」,也就是剛才所說「見審谛忍」對於法,透過這樣一步一步的熏習,於佛法有深刻的認識,而這種認識是別人已經很難把你改變掉;這位人士就是法忍者。法忍者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隨信忍」,一種是「隨法忍」;也就是「隨信行者」及「隨法行者」。就是以後發展中的佛教一部派佛教所的「四善根」,暖、頂、忍、世第一法。由忍位進入聖流,忍住最後一念給他取一個名字為「世第一法」。「法忍者」實際上就是「須陀洹向」也就是信行者、法行者。信行者跟法行者只是信根跟慧根輕重的比量而已,實際上對於信、進、念、定、慧都有相當程度成就。向透過五蘊、十二處、六界、二十二根、四聖谛、十二支、緣起法門,可以成就增上觀察忍就是法行者,法行者有什麼樣的成就呢?能超越三惡趣之生死,能離凡夫地,而今生未得須陀洹果一定會得須陀洹果,否則不會死,臨命終之前一定會得須陀洹果;這就是法忍者,也就須陀洹向的人,今生到達須陀洹向的人,今生肯定要成為須陀洹果,才會了此一生。假使已經超越了凡夫的身分,得到須陀洹果位的人,是三結已盡。「身見結」之身見就是「二十種我、我所見」;今得正見而斷此身見結。「戒禁取見」,指不能解脫三毒的方法我們以為是解脫的方法;今具正見,不會采取錯誤的方法來修道。「疑結斷」那就是對於佛法僧三寶的功德,對於苦集滅道已經得現觀,所以於法無疑成就四不壞淨。這樣的人決不墮惡趣,頂多「七有」就能定趣三菩提;成就三菩提的結果是三佛陀,也是正覺者,阿羅漢甚至是佛陀。

 雜阿含892經敘述修習六入處法門能夠有這樣的成就;對五蘊、六界……等法門也一樣的,只要所接觸到的法,依次第學習,終於會使你成就觀法忍,而觀法忍再造一步就是「信根的具足」。

信之心態

 我們從以上所說的可以看出來佛教或者阿含所要求我們,信要具備忍、樂、欲,也就是信忍、信樂跟信求。我一直強調,我們在學習信的階段是要使我們的人格有更上一層的成就,也就是知、情、意沒有畸形的發展。所以理智上、情感上、意志上,都比三善根的時候更加成熟而非常有力量。這時候已有信、進、念、定、慧五根有所成就的須陀洹他是信解脫者,成就信根。他能現觀四聖谛;他雖然本身還沒有漏盡成就阿羅漢然有這樣的自信,是透過現觀緣起法的「此有

故彼有」來肯定「此無故彼無」;肯定以後可證苦盡。我們科學家很偏向理智,藝術家很注重感情,而道德家強調意志實踐,不能說這樣不好,過份的偏向一面,這樣人格上就有缺陷,而行為上就有偏差。《成唯識論》

提出信的對象要具備有實、有能、有德佛、法、僧三寶即是有實、有能、有德。信三寶能使我們在人生裡得以求真、求美、求善。這是佛教徒所要求的正信。其它宗教的信是強調信樂,信能得救而已;並不更深一層的思考他們所信奉的道理與宗教行為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我們學佛的人,學阿含的人,唯一的目標是要完整的整個人格的開展或者是人格的完成。那一定不要忽略掉人格上知、情、意各方面的充實。阿含所開示的「信增上學」,就是在朝著完整的人格在邁進。

信的對象

 信的對象不外乎佛、法、僧及聖戒;成就圓滿的信,叫做「四不壞淨」。這種淨信,信者的內心是非常清徹的、透明的,有光輝的、是安定的、是愉悅的。他是有非常豐富的感情配合著,所以生活上,善護己又護他,並且關懷環境,雖然有憂患意識的宗教心,但也不會太悲觀,都是存著很大的希望與信心。因為這樣在智力方面、定力方面,願力方面來說,他是透過信忍、信樂、信求一再提升,他的良知及良心就比以前還沒有成就信根之前更強大。四不壞淨信的人目標就是決定在這裡,在理智上有明細辯白的能力,感情上有喜悅的感受,還有意志去惡、行善、不放逸,不放逸是不到涅槃永不停止。

成就信根

 成就信我們說過了,就是四不壞淨,信的要求,我們也說過了要正信堅固,不動、不壞;他宗他教,不能改變你的信心,甚至於天魔下凡,魔跟梵下到人間來威脅利誘,反正都沒辦法改變你的信心,那就像什麼呢?印度每一個村莊的界標用大石柱或鐵柱;露在地面上有多高,埋在地下是同一的深度,所以是非常穩固不搖、不動;我們的信心,信的要求要像這樣,不能像棉絮,風一吹就飄了,這就是信心堅固難動。

法鏡自鑒

還有「法鏡自鑒」,有一次阿難尊者一直在問他所熟悉的許多人死後往生何處,一直問問個不停,佛陀說不要問了,我告訴你,我給你一個鏡子,你去照照或者人人自己自照都可以,我們要評估自己有什麼成就,我們看看自己有沒有四不壞淨,我們能具備四不壞淨,我們就得到一個「法鏡」、寶鏡,而能肯定自己已經是入流者,永離三惡道。

一切時成就不壞淨

我們要一切時成就不壞淨,假使不成就你自己稱呼自己為佛教徒,可能尚是外道,或是佛教內的凡夫,不能歸入聖人的行列裡,所以我們要任何時、任何地點,不退失我們對佛法僧戒的信心,這樣的清淨信決定、不傾動,都是一直在強調信的要求,成就如是信結果就是入流者,他能斷三惡趣苦,他是信解脫者,他從此之後永遠不再溶入三惡趣,所以他有所解脫了,所能證解脫是證三結斷,解脫三結。而解脫的結果就是不再溶入三惡道的范疇,也就是說不會再造惡業,溶入三惡道。有四不壞淨成就的人,他生活上好像物質上不豐富,這只是外觀的;實際上,他自己也會感覺到,我「不空活」,非常滿足。還有,他人追求衣食住行育樂;而佛教徒是以四不壞淨為「安樂食」。我們由物質的食糧可以維持命、色、力、樂、辯,這樣的五種能力,而四不壞淨成就的人,不止是生命上這樣,慧命上也有所成就,有好色、好力、好樂、好辯。

信能度諸流

 還有「信能度諸流,不信者不度。」佛法的大海,沒有信是不能入佛法大海。

自信自度

 最後要了解「自信、自度」。以捨利弗的舅舅長爪外道為例,他是很聰明的人,他的妹妹不能跟他相比擬,可是嫁丈夫懷孕以後,他胞兄有所理論都輸給妹妹,所以他就很注意他妹妹肚子裡面的外甥,然後這外甥出家,特地來看外甥的老師。結果長爪外道跟佛陀一番談話之後,他馬上「見法、得法、覺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得無所畏。」

自信自度

 《雜阿含》969經中我們要強調的「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即表示自信自度。我們不可祈求菩薩的力量如被,讓我們建立正信,自信自度就是靠自己的能力透過四預流支,先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終於四眾弟子成就四不壞淨。非求而得,不用求佛菩薩,祇要具備四預流支就能肯定自己,法鏡自鑒,自己能評估自己是否成就正信,成為須陀洹。今天簡單介紹的,就是怎樣在一個須陀洹向的范圍,也就是出凡夫充實自己人格,乃至夠資格稱為聖人,成為真正入流的佛教徒。那就是透過增上信學方式來一步一步的逐漸逐漸由隨信忍,觀法忍,而最後成就信解脫的須陀洹果位。(1992.8.16講於《台北新雨》道場,定稿經楊郁文教授過目訂正。)

 

上一篇:如本法師:頓悟一剎那
下一篇:如本法師:超塵法語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