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解脫
呂芳民
人之所以憂悲苦惱,在於欲貪及不明苦之因緣,欲貪愈強,苦亦將隨之增強。透過分析、觀照,我們可以了解每一個「苦」的背後,都存在著黏著的支撐與系縛。若欲貪滅盡,則一切掛隨順因緣,心無束縛,不論於順境(可意境),或逆境(不可意境)中,皆能合乎中道的取捨,心得解脫。
欲貪的形成在於根、境、識相應後產生樂的感受,進一步地產生渴愛的執著,而緊抓不放,緊黏不離,且生主宰欲,主宰欲一生,不如意,求不得苦便生。若不知苦的正確疏導或處理方法,則容易產生壓抑與排斥,於是「求不得(排斥不得苦)」再生,心理掙扎煎熬更盛,如同「苦上加苦」。苦越盛,趨樂的心念也會愈強,趨樂則用攀緣樂境來轉移苦境,由於刺激心靈及感官,於是又助長了欲貪,心更不易滿足,如此循環不已,輪回不息。所以欲貪不除,心便不得自在,不得清淨解脫,當然,更不能說「欲境即涅槃」了!
由行為的表象,不能認定其有無欲貪,因為同果不一定同因。主要在於其背後推動的心念是否考慮因緣需要性,或是業力的使然。考慮需要性,就是理性判斷當下的狀況,做出當下最佳選擇。若是欲貪業力的推動,則身心將不自主地受習慣力的牽制,不得自在取捨,欲貪的對象也將如磁鐵般的將我們牢牢的吸住,於是理性在業力的侵襲下,逐漸減低,癡性也因欲貪的強化,而相對地漸漸加重。欲貪的動機,無論僅是心念,或已形成行為,皆是「惡業」,皆應用觀照來消滅它。反之,心念於一切時、一切地絲毫都無貪念、瞋念、癡念,一切因緣分明,則處於任何境界,皆為「涅槃」。也就是六根再度歷緣對境時,不起一絲染著之心,一切如實,才算是從欲境中獲得解脫,身心才能安祥。而經由四念處觀照、分析的學習,渴愛與欲貪將逐漸止息,心靈的解脫,也將指日可待。
對付欲貪最好的方法是「正念」,正念就是觀照,觀察念頭的生滅,執著的變化,觀察因黏著而起的排斥、瞋恨、冷漠,觀察苦惱的形成與消失,並且仔細的思維、分析其中因果關系,在每一次貪的業力展現時,都能清楚當下的變化情形,如此,不斷的以觀照力與業力相抗,在時勝時敗的過程中,欲貪將逐漸減弱,對人事物的黏著性會慢慢的松弛,也因此而使依靠欲貪存在的瞋恨、苦惱轉淡,於是內心清淨自在,無所憂慮。進一步地,在人際關系的互動中,沖突漸減,關懷漸增,對世事的慈悲心亦逐漸增長。
觀照的要點在於面對、仔細和專注。要能勇敢面對,才能觀察清楚。也就是面對著苦受,不壓抑、不排斥、不逃避,本著「歡迎光臨」的心態接受它。心念逃避苦時,告訴自己「逃避」。排斥時,告訴自己「排斥」,並注意苦受的當下變化情況,如同看心電圖一樣,起伏變化處處分明。這樣對包身四大變化如實知,對情緒生滅如實知,對六根一切觸受如實知,即有利於培養如實智慧,愈如實,欲貪愈低,解脫的可能也就愈大了。因此,滅盡欲貪,才能心得解脫,去除渴愛,才有涅槃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