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生活 陳兵教授答疑解惑
1、問:如法的皈依是什麼?怎樣皈依才能獲得皈依戒、皈依體?
答:如法的皈依,在顯教裡就是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經典中講得很清楚。首先要認識到佛是無上的導師,認識到法是無上的真理。區分清楚它跟外道、跟世間的哲學、科學不一樣的地方,明白它真正高明的地方在哪裡。認知到這些以後的皈依,才是發自內心的皈依。現在主要的問題就出在皈依僧寶上。
什麼是僧寶,經論裡面講了很多,而且講得非常清楚。僧分為四種或三種,能夠作為皈依對象的僧只是“賢聖僧”或者叫做“第一義僧”。“第一義僧”的最低標准是《優婆塞戒經》裡所說的暖位,也就是說,修行至少達到四加行的暖位以上,才有資格做大眾的皈依對象。而其他的佛經中也曾強調,小乘須陀洹向以上,包括四向四果;大乘初地以上,包括三賢十住、十行、十回向,都算作“賢聖僧”。關於“賢聖僧”的標准,大小乘實際上是一樣的。如果按照法相唯識學、中觀的標准,在斷煩惱方面,十地的初地歡喜地,也就相當於小乘的須陀洹向,這才是真正“皈依僧”的皈依對象,並且包括了出家人和在家人。在家人如果證到聖果的話,也屬於“第一義僧”。
此外,皈依僧指的是皈依賢聖僧的全體,而不是僅皈依某一個人,這點弘一大師講得非常清楚。儀式上的皈依僧寶,作為佛教徒來說,必須要有一個清淨的比丘或比丘尼為之證明,證明你皈依了三寶,但不是皈依具體的某個人。但現在,很多信眾不明白這個道理,好多寺廟的皈依都是皈依個人,皈依某一位師傅。弘一大師當時講過,這是非常錯誤的。如果這樣講的話,就等於自己宣布自己是賢聖僧了。
第二種僧是“福田僧”,即具有正信和正見,持守戒律,沒有犯四根本戒,沒有被驅逐出僧團。這樣的出家人也很寶貴,堪做大眾供養的對象,因此稱為福田僧。假如從外表看是出家的僧人,但不具備正信和正見的話,嚴格意義講屬於佛教中的外道,是不應該供養的。經典裡面都講得很清楚。
還有一種僧人,出家的動機是因為貧窮、饑餓,《涅槃經》裡面講這種人“名為禿人,不名為僧”,是不應該供養的。
總而言之,作為一個出家人,如果不具備正信和正見,而只具備出家人的形跡,則或者屬於外道,或者屬於魔子魔孫,專門鑽到僧侶隊伍中來破壞佛教。對這種僧人,既不應該恭敬,也不應該供養。
真正皈依的對象是賢聖僧的全體。如果不皈依賢聖僧的全體,即使皈依的是出家人,是著名的法師、活佛,皈依僧寶這一點也是不具備的。更進一步講,皈依賢聖僧,是要皈依賢聖僧的正見,而不是一定要拜他為師。賢聖僧講的佛法是很准確的,因為如果沒有證道,講的佛法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確。假如所講的法中有百分之一的偏激,或者根本是錯誤的,就會誤導他人,甚至置人於死地。
但是,佛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在家人即使證到聖果,也不具備做佛教儀式、法會的資格。在家人不能給別人授三皈依戒,但是可以給別人授菩薩戒和密宗的戒。密宗的戒和菩薩戒是所有的在家人都可以傳授的。《菩薩本業璎珞經》說:夫妻、父子、兄弟可以互相授受。弘一大師也說過,比丘戒是絕不可能得戒的。因為比丘戒有一個團體,要一代一代不斷這樣傳承下來,你是皈依這個團體,不是某一個人。如果這個團體的傳承中斷,你就不可能得戒。所以南傳佛教很多國家不承認中國有比丘。當時太虛大師請來了五個南傳佛教僧侶,他們在上海看了半年,不承認中國和尚是比丘,所以就回去了。因為漢傳佛教守的戒律和生活方式跟他們不一樣,所以他們不能承認。所以藕益大師先自稱是一個沙彌,後來自稱是出家優婆塞,不敢自稱為比丘,因為傳戒的團體不夠資格,不能得戒體。當然,這是祖師這樣嚴格要求,我們不能這樣要求現在的僧眾。
但是在家人即使證得聖果,也不能在佛教的寺廟裡,到講壇或戒壇傳戒。在家人不適合主持顯教的法事,但是可以主持密教的。作為在家人,在這種場合,一定要對出家人非常尊敬,坐的時候或者作法的時候一定要把出家人請在上面,對他非常尊重,因為他們在事相上代表僧寶。
2、問:如何發真實菩提心?其成就的標准的是什麼?
答:《發菩提心經論》裡面講,有五種觀察發起菩提心。但是發起以後是不是非常真實呢?也未必。有一個大乘經裡講,發菩提心有七種,只有前面三種發了以後不退轉,後面四種都會退轉。四種退轉主要是見到佛的相好發菩提心、經諸佛菩薩的教導發菩提心、善知識的教導發菩提心,看了發菩提心的經論以後發菩提心,這種因緣發心都是有可能退轉的。真實地發起菩提心,必須要用自己的智慧深刻地去觀察人生,觀察現實社會,這樣自覺地發起菩提心,才可以不退轉。保證不退轉最堅實的一條,就是看到“正法欲滅”,想要護持發菩提心。在當前來說,這是發起菩提心最重要的因緣。
當前,佛教的現狀顯然是“正法欲滅”,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當我們看到這個現實,於是發起護持正法的願力,這就能幫助我們真正發起菩提心。此外,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應該並行。行菩提心就很具體了,主要是為護持正法,你這一生要根據自己條件盡力去做哪些事。這樣發起的菩提心才非常真實,而且也可以落實在行為當中。如果是這樣真實發起的話,必然得到諸佛菩薩和護法的護持。
3、如何融禅入生活?
現在講的融禅入生活,我覺得都是一種禅宗文化,或者是文學藝術,它不是真正地融禅入生活。如果要真正做到融禅入生活,就是開悟以後,你很自然地去生活,或者按照菩薩六度去生活,這才叫融禅入生活。如果沒有開悟,怎麼樣在生活中運用禅呢?現在很多人已經講得很多了。聽起來很好聽,但用起來恐怕很難用。就是知道有這回事,另外一種生活方式,好像很灑脫,青山綠水也是禅,吃飯也是禅,喝茶也是禅。但是沒有開悟的人,青山綠水那就不是禅,吃飯也不是禅,喝茶也不是禅,講經說法也不是禅,甚至打坐也不是禅。
4、問:如何福慧雙修?
答:修福就是修行菩薩六度裡面的前五度,第六度是修慧。前五度的修福主要落實在生活當中。我覺得對年輕人來說,主要還是選擇職業的問題。從佛法來看,選擇的職業要對社會、對人類有實際的利樂作用。有些職業是沒有利樂作用的,甚至是有害的。比如制造香煙、制酒、販賣鴉片這些,利潤非常大,從事這些行業可能得到暫時的利益,但最終來說是有害的,佛法把這種謀生職業叫做“邪命”。最好不要做邪命的工作,做你自己覺得對社會、眾生有益的工作,然後把菩薩道的精神貫徹到工作、生活中,就是修福了。修慧也同樣,要非常切實地把般若正見用在指導自己的生活中,實際上這樣福慧就是一回事了,這就叫福慧雙修。
5、年輕人如何處理學佛與做人的關系?
答:我在1990年發表了一篇《現代青年人應該怎樣學佛》的文章,很多人因為這篇文章與我成為了好朋友。我年輕時學佛,也走了一些彎路。我現在觀察學佛的年輕人中,走彎路的也還是相當多。因為年輕人的人生經驗不足,很容易偏激,而佛法裡面容易導致偏激的詞語也很多。如果過分執著、偏激的話,就會影響你的成長與世俗生活,人在社會上就不能正常生活下去了。
現在,這樣的人還是有很多。一些大學畢業的佛教徒,雖然很聰明,但是因為太虔誠,在社會上工作時,什麼都要死板地按照他自己認為的佛教道德去處理問題。當代社會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如果完全按照刻板的佛教的價值觀念為人處事,不一定能處理好各種問題。有的年輕人就是這樣,因為信仰與現實的矛盾,導致嚴重的心理疾病,甚至因此自殺。
學佛,首先應把自己的世俗生活處理好。就像佛陀在《阿含經》中教導青年善生那樣,首先要“四種具足”(方便具足、正命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方便具足,就是要掌握謀生的方便和技巧,而且要比別人做得好,你才能夠生存得好一些。另外還有正命具足,善知識具足、守護具足。總之,你要有專長,要有正當的職業,要從事對社會有益的,沒有害的,佛教所允許的職業。當時佛在這一方面的教導很多,也非常切實。先在社會裡立足,把生存問題解決好了,再將生活與信仰結合,使你的社會工作盡量有意義,使你的家庭生活和諧一些,生活安樂一些。佛法把這個叫做“現法安,現法樂。”就是現前人生的幸福與安樂,我覺得這應該是第一。
青年人不應該把往生淨土、明心見性,或者要證得道果,深入禅定,發神通等作為自己的全部。這樣的人我碰到很多。如果在這方面過於虔誠的話,花的工夫太大,大部分都出了問題。一天到晚打坐,又沒有明師的指導,即使不出問題,也很難工作。因為要住在禅定裡,得到某一種定,就對世間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了,走到人群中會感到很煩。比如當代西方最著名的傑克·康菲爾德禅師,他是美國人,到泰國出家,學了幾年以後,覺得佛教裡面講的東西他都證到了。回到美國以後,一走入社會,他就發現自己不能生存下去了,因為沒有辦法跟別人交往,產生了社交障礙。一個人,如果跟普通人的信仰不一樣,生活方式也不一樣,觀念也不一樣,沒辦法跟人交往,也很難生存下去。後來,他慢慢調整自己才逐漸適應。現在,他創設出一種美國式的禅法,在西方已經比較盛行。他也是教你先把人做好,把家庭關系處理好,在家庭裡首先要發揮愛心,把各種關系都處理好,心理非常健康,然後再坐下來修禅定,這樣就不會出問題。
還有些年輕人,修了密法以後就想要得大成就,像蓮花生大士,米拉日巴大士一樣。但是,蓮花生大士,米拉日巴大士是什麼人呢?那都是大菩薩的化現。能不能證到大成就,要把自己跟他們比一比,就會發現自己是什麼根器。最簡單的可以跟弘一大師相比。弘一大師是什麼人呢?他極為聰明,是當時社會的名流,一流的人才,人格也非常的清高,非常的出眾。他出家以後非常不容易,嚴守戒律。可以說,從古至今都很少有這樣的人。那樣辛辛苦苦修行了二十年,也就證到初果。如果你要證到阿羅漢果,要發什麼大神通,要得大成就,一般來說是一種狂妄,或者說是一種擴張的我執。
< 慧恩期刊 第九期 佛法與生活 2009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