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趙躍辰居士:七十空性論今诠 導讀 13.截斷與無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3. 截斷與無明
 
    無明是佛門經典中多處涉及的一個詞匯,也是給許多讀者帶來極多困惑的問題之一,古今大德涉此的解說可謂汗牛充棟。但凡夫認識的基本局限性,以及凡夫在認識與描述上不得不使用的截斷方式,卻是一個未曾涉及的角度。適當地使用這個角度可以對無明問題提供一個相當有益的補充說明。相當多一直難以理解並引發若干錯解和困惑的問題,例如“無明是怎麼形成的?”“無明是緣起法嗎?”“如何是無始無明?”“什麼是無始本有種子?”等等,在此角度下都可以看得更清楚些。
 
    人類認識事物只能從局部相開始,我們對法界顯現不能直接認識,這是人類認識能力的局限。由於對無量無界無限的事物不能直接認識,故而割裂法界為一一諸法。例如,可以認識一個或數個蘋果,但不能直接認識“全體蘋果”;能認識個人,但不能直接認識“中國人民”。用佛教語言說則是:可以認識別相,但不能直接認識總相。龍樹時代尤其如此。千五百年後,人類認識能力已經獲得相當增長,對總體、無限、無界之類的問題有所認識,但其認識能力仍然非常局限。面對一個無限的問題,典型的處理過程是先將無限問題截斷成有限問題,再對有限問題獲取結果,然後設法尋找有沒有可以不受截斷限制的規律,把局部獲得的結果延伸到無限去。如果成功地延伸到無限上去了,則是認識了這個無限、無界問題。數學上的無窮積分就是應用這套處理過程的一個典型例子。但是現實世界裡能做無限延伸的事情非常少,對於無法延伸的情況,人類只能是將無限問題截斷為有限,並盡可能地把被截斷在外的部分對截取部分的作用保留下來。至於截斷點的選取,具有相當的任意性,只是在維持截取部分仍舊可被認識的前提下,希望能將截斷帶來的不准確性盡量降低。這樣的認識方式在日常生活裡屢見不鮮,比如,故事都是從“頭”講起,但對一個無盡過去的故事從哪裡講起?只能選個地方——“有一天……”作為開始。
 
    跟講故事類似,十二支因緣講心的活動,但心的活動無有止境。反溯十二支因緣,從粗到細,特別是到了行支,心念已經很細微,早就超過未經特別禅定訓練的人所能觀察的范圍。但對深入禅定的人來說,行支無底,心念細微了可以再細微,更細微,如此反溯過程無有止境。這是個無限無界的問題,為了表述,只能截斷。佛經中將行蘊極細微處截而斷之通稱無明,作為十二支因緣之“開始”。這樣截斷出來的無明,只是作為十二支因緣的開始來用,但並不是個真實的開始,故稱“無始無明”;又因為截斷是受限於人類認識和觀察能力而被迫添加上去的虛擬觀念,所以又稱“無始幻無明”。可見佛教經典裡為說明無明性質,在名稱上做過相當細致的選擇。
 
    當我們說出“無明”二字時,雖然我們想要表達的是無盡無限,實際卻只是兩字,已經將無盡無限截斷在這兩字之中。既然是截斷,被截斷在外的部分對被截斷後“行”、“識”等諸支的影響不能忽略。基本上,從截斷處留下的影響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心行上留下極細微的心與外境的對立,也就是能所對立、自他對立,這部分也被稱為“無明”;另一部分則是截斷外的因緣相續及其相續的慣性,這部分的表達通常非常艱澀。例如唯識學討論八識種子時涉及的“無始本有種子”,正是表達被一句“無明”截斷掉的因緣相續對截取部分的影響。既然無法對截斷掉的再說什麼,只好叫做“本有種子”;又因截斷畢竟不是真的開始,而試圖尋找開始的努力注定不能成功,所以稱“無始無明”。後人對截斷問題了解不足,才導致對“無始”、“本有”大量的誤解與爭論。雖然無明是對內心活動的二元對立從粗重到細微反溯過程的截斷,但“無始”很容易被望文生義地理解成時間上的無盡久遠,這樣的理解不完全錯,但不夠全面。例如夢,對正做夢的人來說,此夢“無始”,但此無始並不意味著時間的無盡久遠。
 
    上述討論實際已經回答了“無明是怎麼形成”、“如何是無始無明”兩問題。而且明顯可見,截斷並安立無明這樣一個概念確實是緣起法,是人類認識能力局限性的表現,但人類認識能力的局限性本身也必須隨順名言劃歸“無明”概念之內,不能更說別有原因,否則無法完成截斷,故佛經於述及十二支因緣法處說“無明無緣”。
 

上一篇:惟覺法師:《佛說四十二章經》念戒近道
下一篇:惟覺法師:普賢十大行願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