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王雷泉教授:法華精神與人類宗教的未來——序心皓法師《〈法華經〉學修旨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法華精神與人類宗教的未來
——序心皓法師《〈法華經〉學修旨要》

王雷泉

“宗教是解決人生問題的,當宗教自身成為問題時,也就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文化發生了問題。”這段話,是我1993年7月參加河北趙縣柏林寺首屆“生活禅夏令營”,在開營式上代表學者致辭中所言。

所謂“宗教問題”,在當今世界一體化的文化語境中,聚焦為三個方面:一、在當代中國社會的宗教復興過程中,我們如何從根本上肯定宗教對中國文化和價值體系重建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用工具性的態度僅僅把宗教視為政治和經濟的附庸?二、由此審視佛教在中國二千年的傳播過程中,特別在儒道佛三教從沖突、鼎立走向一致的過程中,我們應如何看待佛教“中國化”的經驗和教訓?三、在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中,面對與各大宗教密切相關的文明沖突,我們能否從佛教的思想和佛教中國化的歷史經驗中,為當今宗教對話提供思想資源,推進各大宗教的和諧相處?

被稱為佛教“經中之王”的《法華經》,是一部非常特殊的經典,它超越了狹隘的教派和宗派立場,以高超的視野和廣闊的胸懷,化解一切人為的窒礙和樊籬,打開通向終極神聖的道路,並把一切塵世事物有序地涵攝在內。在那屆夏令營上,我所作的《中國佛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講演,即引用《法華經》“佛與諸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使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認為這段話從文化本體上指出了宗教存在於世的價值和理由。

知見,是主體觀察世界的立場、觀點與方法。有什麼樣的知見,就成就什麼樣的主體,擁有什麼樣的世界。就認識的高度和視野而論,佛教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五眼之說。“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佛的知見,就是覺悟者對終極存在的透徹把握。佛教出現於世的本懷,展現為開示悟入之兩重通道:開與示,即“開啟”、“示導”佛之知見;悟與入,即“了悟”、“證入”佛之知見。這正是人類在仰望星空的精神追求中所要達到的理想境界。

宗教是人類心靈的超越活動,而超越的宗教是為俗世人類而存在的。人之所以成為人,在於人有自覺意識,有永不滿足的精神追求。而人的超越精神,其前提就是能正視並反省人自身的缺陷。人兼具動物性、社會性和超越性三種屬性,可以下墮為畜生,也可以提升為聖賢。而人所獨具的精神追求,使我們不斷地超越自己的自然、社會屬性,使相對、有限、有缺陷的存在趨向絕對、永恆、完美。不論是啟示性的一神論宗教,還是內證性的佛教,都要通過信仰、祈禱、修行等宗教行為,通向超越塵世的終極存在。

於是,人的超越性和世俗性這兩種屬性,就使人間的宗教展現為向上和向下兩種通道。向上的通道,是人仰望星空的信仰追求。這星空之上,不論是人格性的上帝、神、玉皇大帝、梵天,還是非人格性的道、梵、法性、真如,都是超越理性范圍的終極神聖。承認人類能力的渺小,承認理性的局限,為信仰打開了通向終極神聖的通道。信仰是基於人意志的自主選擇,是一種“朝聞道,夕死可矣”式的全身心投入。信仰若無理性的提純,它將是盲目的;信仰若無情感的升華,它將是褊狹的。

向下的通道,是宗教在世俗社會的傳播。我曾經在《清泉與大海》一文中,以清泉、江河、大海三者的關系,描述宗教與經濟、政治、文化的矛盾關系。少數先知先覺者體證到的源頭活水,在向社會、文化層圈的擴展中,走向了世界。猶如山林溪泉,匯入長江大河,與高山低谷發生沖撞,在千回百轉中挾泥沙而下,這是宗教發展中必不可免的代價。宗教要超越自然與社會,但它也往往為被超越的對象所拘限。於是,自利與利他的兩難、屬靈與屬世的摩擦、原教旨主義與世俗化運動的沖撞,貫穿於整個宗教發展的歷史。

在人類歷史上,超凡脫俗、引人向善的宗教,若缺乏理性的提純和寬容的精神,也會因知見的差異和教條的偏執,而導致人類相殘的悲劇。縱觀世界文明史,中國各宗教基本上和睦相處,罕見宗教迫害與宗教戰爭,而佛道儒三教關系也為當今世界宗教對話提供了足資借鑒的歷史經驗。佛教在對華傳播過程中,沒有采取強制改宗和宗教戰爭的激烈形式,而是在比較和平的環境中,運用佛教本身在思想理論上的優勢,使中印兩種高級文化在保持各自特征的前提下互相滲透、互相融合。

《法華經》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思想,為佛教在中國的順利傳播,提供了最深刻的思想基礎和博大的視野胸懷。“中國化”是佛教在中國傳播的手段,“化中國”才是佛教在中國傳播的目的。“化中國”與“中國化”是真與俗、實與權的辯證統一,真不離俗而不退墮為俗,實應兼權而不依附於權。在這一過程中,佛教獲得了中國的表現形式,中國宗教和中國文化因佛教的加盟而豐富了自身的內涵。

人類處在超凡脫俗的旅途之中,在探索終極真理、走向終極神聖的道路上,禅宗六祖惠能“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一語,不僅可視為我們觀察中國佛教史的一條主線,也能為當今宗教對話、共建和諧世界提供豐富的思想資源。讀心皓法師新著《〈法華經〉學修旨要》,謹略舉四點,以為人類宗教的未來進一解。

一、《法華經》的“會三歸一”思想,為我們提供了哲理上的普遍妥當性。

《法華經》的主旨,在於“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以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視為方便權教,是走向終極寶所途中的驿站,最終將三乘匯歸於一佛乘。經過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一乘教,具有包容一切的特性,能起到統攝各宗各乘的作用。而能將各種思想體系和宗教派別融會於一乘的力量,在於對真理的透徹把握,這就是權實不二的中道實相之理。實相超越世間一切相對法和語言分別之上,是一切事物真實常住不變的本性和萬物平等的最高真理。佛乃覺悟者,故人類所追求的終極真理——“諸法實相”,唯釋迦牟尼佛與三世十方諸佛乃知。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只要我們承認人類知見的有限性,莫作“增上慢人”,那麼《法華經》“開權顯實”的態度,恰可消除人類自以為是、唯我獨尊的偏執。正是在這超越對待的實相觀中,《法華經》說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原理,無論善人惡人、男人女人,長老幼女,乃至聞《法華》一偈一句者無不畢竟成佛。

二、《法華經》的“本地垂跡”思想,為我們提供了信仰上的永恆實存性。

為理性與信仰劃界,必然涉及信仰的對象——終極神聖。人類的信仰史,經歷了從自然崇拜、多神信仰到一神信仰。這些宗教所信仰的神祇,到佛教思想體系中皆整合為一大法界中的眾生。眾生在理上平等,而在事上則呈現差異。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是實相之理的覺悟者,也是歷劫修行的功德成就者,他在歷史中產生,也在歷史中消逝。但釋迦牟尼佛所覺悟的中道實相之理,則是永存的,這就必然圓成大乘佛學的佛身理論。《法華經》以“本地垂跡”的理路,闡釋了法身、報身與應化身的關系。三乘弟子與凡夫所見的佛陀為應化身,地上菩薩所見為他受用報身,皆未見佛之法身。法身是體,應身是用。“本”,說明釋迦久遠劫前已成佛果,為了度化眾生的一大因緣,才有種種應化身的垂“跡”示現。眾生與佛,同具一乘之佛性,故能接受佛的開示,而顯現本具的佛性。於是,超越時空的法身從本垂跡,方能在時空的開展中與眾生相遇。這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凡夫眾生經佛菩薩等聖者的引導,才能由跡達本,走向永恆的法身。正是在這個徹底的信仰框架下,從本垂跡的佛身觀,開展為觀音菩薩普門示現的應化度生,以及中土以彌勒菩薩化現的傅大士與布袋和尚、彌陀化身的豐干禅師、文殊普賢化身的寒山拾得等應化事跡。

三、《法華經》的“開權顯實”思想,為我們提供了方法上的圓融無礙。

超越的宗教理想和修證實踐,必須適應眾生的根機而隨開方便之門。但前者是本、是源,後者是跡、是流。以二谛論觀照中國佛教史,究竟與方便的人天之戰,演出了中國佛教二千年的一幕幕悲喜劇。《法華經》開顯的一乘實相,含攝世間與出世間一切萬法。大乘佛法以蓮花出於淤泥而不染為譬喻,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化世間而不為世間所化,這就需要有“開權顯實”的方法。《法華經》中有說明這一妙法的著名偈頌:“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心皓法師在書中,對這偈頌作了二種解釋,我更傾向於第二種解釋:“是法”,即一切色心之法,“法位”即真如正位。一切色心諸法,皆安住於真如(法位)之中。“世間相常住”,世間一切事物雖有變遷,皆在實相中依因緣而各安其位。天台宗三谛圓融的真理觀和方法論,把這一思想發揮到極致。用空觀掃蕩一切執著,在透徹認識真理普遍性的基礎上,以假觀安立一切因緣際會的現象,而以中觀雙遮雙照,與實相完全契合。明白這一實相無不相之理,在生活世界中則在在處處都能體悟郁郁黃花無非般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的妙境,於是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

四、《法華經》獨指的“如來使”觀念,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法華經》在哲學上論證了終極真理——諸法實相,在信仰上論證了久遠實存之佛,在方法上統一了出世法與世間法,那麼重點就展開為人間的凡夫為通向真理和終極神聖的菩薩行實踐。從小乘的戒定慧三學發展到大乘的六度,所增加的布施、忍辱、精進,皆是菩薩深入人間所必須歷練的三個項目,必須行人所難行,忍人所難忍。《法華經》特別指出菩薩行者要發願於佛滅後的惡世末法時代,不惜身命,忍受種種罵詈毀辱等磨難,修身、口、意、誓願四種安樂行。為此提出了為其他經典所未見的“如來使”觀念:“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法師品〉)“如來使”,是《法華經》中特有的稱呼,沒有明確的身份級別限制,指在末法時代不畏邪惡艱難,負起弘揚佛法使命的菩薩行者。

正如心皓法師在書中所指出的:“佛教徒無論在家出家都應當以佛法的宏大誓願主動承擔起淨化人心、化導社會的重任,讓沉迷在物質的豐富與精神的貧困中的芸芸眾生能夠提升精神品格,重塑人生理念,最終皆入一佛乘,這是摩诃衍教下的如來使在新時代應當擔當的神聖使命。”心皓法師在閩南佛學院擔任過多年的《法華經》教學,近年來又對社會各界人士宣講《法華經》。本書是她站在佛弟子立場上,面對佛教內外人士所寫的一部專著,吸收了學術界的研究成果,更著重於修證實踐。應法師囑序,以教外學者的立場,略談自己讀《法華經》的感想,難免掛一漏萬,贻笑大方。

人類的痛苦,在於知見的紛擾而又執著,正如《莊子》天下篇中所感歎:“道術將為天下裂。”真理是普遍的,普遍的真理必定能為所有人所接受。我們都是在追求真理途中的“窮子”,知道自己能力的有限、知見的局限,就能以最大的謙恭和寬容,對待人類一切思想體系。我們也知道,“窮子”身上有著與終極神聖相通的覺悟本性,那麼終極的寶所,就在我們擔當如來使即覺悟使者的實踐途中。《法華經》是一部“絕妙說法”的寶典,開啟了道通為一的道路,不僅深刻地影響了二千年中國佛教的發展,相信對人類宗教的未來也能提供強大而深刻的思想資源。

——撰於2010年11月19日,
心皓:《〈法華經〉學修旨要》,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上一篇:惟覺法師:念等本空──九十三年度結夏開示
下一篇:惟覺法師:明心見性 見性成佛──九十三年度結夏開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