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惟覺法師:佛門大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門大道 
 
 
(一)950402
 
 
  佛門,簡單的說是佛教界的大門;進一步的說法:「佛者,覺也」,佛門就是覺悟的門。所謂「自覺、覺他、覺滿」,這是如來的境界,不但自己覺悟,希望大眾也能覺悟,而且覺悟到至善至美的境界,達到「覺滿」。如果以古人所說的「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而言,「先知先覺」是指開悟的聖者;「後知後覺」是聽聞佛法後,知道開始修行學佛的人;「不知不覺」則是沒有因緣聽聞正法,成天吃喝玩樂、沉迷於聲色犬馬當中而醉生夢死的人。
 
  「佛門大道」是覺悟的大道、是菩提大道。「門」是一個譬喻,一般人做事也講究「門道」,而契入佛法,就是覺悟的門道。「門」也指每一個人的六根門頭,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是「六根門頭」,修行要在六根門頭上修,這就是佛門大道。更進一步來說,「門」是每一個人的心門,開悟了,心門就打開了,此時自然會明白裡面有無量的寶藏,所以,這扇佛門、這扇心門很值得每一個人來開啟。心門就在每個人的自心當中,迷惑時,心門就會關閉;一旦覺悟,心門自能打開。從我們的六根門頭來檢視,眼睛喜歡看五光十色,這是眼門未開;耳根喜歡聽贊歎的話,這是耳門未開;鼻根追求喜歡的味道,這是鼻根門頭沒開;舌根貪著酸甜苦辣,是舌根門頭沒有開;身根喜歡溫暖、喜歡享受,討厭炎熱、寒冷,希望穿得好、吃得好、住得好、用得好,這是身門不清淨,身門未開;意根患得患失、心猿意馬、精打細算,總是在評量他人而不懂得檢討自己,是意門未開。六根迷惑了,心門就無法打開。
 
  相反地,諸佛菩薩是「禅悅為食,法喜充滿」,六根不住著於外境的生滅相上。眼不攀緣五光十色,所見盡是莊嚴的道場、清淨的佛像,這是眼門清淨,眼門開了;耳根不聽聞是非,喜歡聽經聞法,這是耳門開了;鼻根喜歡親近戒香、定香,這是鼻根的門開了;舌根喜歡談佛法、宣揚善法,舌根的門就開了;身體在行、住、坐、臥當中具足四威儀,身一動就是善法,不造作惡業,身門就開了;經常檢討、反省,知過改過,使意根清淨,這是意門開了。所以,自己要打開自己的六門,因為這「六根門」是自己以前將它封閉的,過去到現在都被塵勞所封鎖。所以解鈴還須系鈴人,現在要靠自己磨垢刮光,把這六根門淨化了,六門自然而然就開了。六根門是外面的門,外面的門打開了,心門自然就開;心門打開了、佛門打開了,道就自然現前。道不在心外,若認為道在外面,則是心外求法,在自心之外追求而不知道回光返照自心,即為「外道」。
 
 
 
--------------------------------------------------------------------------------
 
(二)950409
 
 
 
  我們修行學佛、聽經聞法,要在六根門頭、在心門當中信受奉行,由心門登堂入室,必能找到一條佛門大道,佛門大道就是「正道」。受持五戒,使人格完整,這屬於「正道」;然而五戒只是做人的根本之道,屬於人道的范圍,還不是真正的大道。繼續用功,進一步修十善,十善屬於天道,一般人都喜歡生到天上,很多宗教都提到生天堂,佛教也有生天的法門,但這都不是究竟的佛門大道。雖然天上比人間快樂,但是天福享盡仍要輪回,所以生天只是一種福報,也有壽命終了的一天。
 
  既然是修道,總要找一個究竟的道。「聲聞道」屬於究竟的道,聲聞修「四谛」──苦谛、集谛、滅谛、道谛,修成了就能證得羅漢果,證得羅漢果就可以出三界、了生死。雖然這是學佛修行所追求的一種聖道,但這還不是今天所說的「大道」。除了聲聞道,還有緣覺道,緣覺道以上還有菩薩道,菩薩道修圓滿了才能成就佛道。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有的人聽到要這麼長的時間才能成佛,就望洋興歎,認為實在是佛道日遙,便失去信心。今天所講的「佛門大道」,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這個大道就是禅宗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頓悟自心,直了成佛」,這是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的法門。現在這個時代,每件事都講求時效,例如:為了趕時間,吃飯要迅速;無論是工業、商業,程序都要求簡化,要一貫作業、要機械化,這也是為了求快。而佛法中的「頓悟自心,直了成佛」就是一條最快的大道。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頓悟自心,直了成佛」,是無上菩提、是無上道。這個道要如何契入呢?首先要徹悟,如禅宗祖師說:「只貴汝知見,不貴汝行履。」這個「知見」就是要契悟不生不滅、不去不來的當下這念清淨心──「離念真心」,離念就是無雜念、無妄念,又稱為「無念」,必須要契悟這念心。因緣成熟了,很容易就能契悟這念心;因緣沒有成熟,就像在太陽當中找影子,騎牛找牛,始終沒有辦法悟道。但是,悟了以後要起修,「修」也要有功夫,要經歷一段時間,這個階段稱為「保養聖胎」。保養成功了自然可以走在這條大道上,而且步步都是光明,好比打開心當中的寶山,可以盡情享用。
 
  禅宗祖師說:「未開悟前,如喪考妣。」還沒有開悟前,不知道心在哪裡、佛在哪裡、道在哪裡,所以很傷心,好象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一樣悲哀。但是開悟以後,找到這條菩提大道,又「如喪考妣」,為什麼找到路、開悟了,還是如喪考妣呢?因為雖知道一切都是現成,可是自己的這念心當中卻有很多雜念、妄念、昏沉。舉例而言,一般人在上班的時候,由於忙於工作,所以不會感覺有妄想、無聊,也不會打瞌睡;但等到打坐時,妄想、昏沉、無聊、無記這些毛病又全都出現了。因為覺得要達到清淨心實在太困難,想除去妄想實在太困難,所以又「如喪考妣」。
 
  一般人結束了一天工作,下班以後做什麼呢?如果是修行學佛的人,知道看經、打坐,知道持咒、做早晚課誦。但是,沒有發道心、沒有修行學佛的人,下班後心裡總是無所依靠:打開冰箱看看有什麼好吃的東西,發現冰箱裡還是那幾樣東西,沒有興趣;看看報紙、雜志,新聞都差不多,沒有什麼刺激的,還是覺得很無聊……打電話給朋友,聽到有牌局,趕緊開車去參加,剛一離開家不遠就出了車禍。為什麼這時想去開車、想去打牌?因為心始終在攀緣,心靜不下來,外面的境界就容易與自己過去生的業障相應。佛經講:「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過去自己曾經傷害別人的性命,也許是無心之過,也許是有心之過,這一生遇到前世的冤家,業障就相應了。
 
  自己所造的業,如果沒有能力化解,如前世傷害某人的種子存在八識田中,一旦與對方相遇就會受報。什麼是「因緣會遇」?舉例而言,假使彼此都在美國,不但在美國而且都在舊金山,這就是因緣會遇;如果一方在紐約,另一方在大陸、台灣,彼此不相遇就不會受報。因為念頭就像是一個頻道,頻道強就能很快感應到,假使雙方都來到舊金山,冤家路窄、狹路相逢,又正好都開車來到同一條路上,經過的時候,彼此八識田中的種子互相產生感應,結果車子就撞上了,這就是冤家路窄,業果相遇。相反地,下班回到家,正好在家休息、靜坐,沉澱自己的念頭;最後達到無念、一念不生的境界,即使外面有業緣經過,自己的電波也不會與他人的頻道相感應。所以,一念不生,業障消除。
 
 
 
--------------------------------------------------------------------------------
 
(三)950416
 
 
 
  我們從前面所說的角度來了解佛法,修行就會很認真,因為修行是自己的事,藉由打坐而達到無念的境界,這就是一條大道。有念是眾生,無念就是佛,《六祖壇經》雲:「有念念成邪,無念念即正;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雖知道要達到無念,但如果又執著「無」,「無」則又變成「有」,這就是心有執著,有我執、法執。例如我們今天在講堂裡聽經聞法,電燈一開就充滿光明,電燈一關就是黑暗;如果執著這個地方是光明的,那就錯了,因為電燈關掉後這個地方是黑暗的,要將電燈打開才會有光明,認為講堂是黑暗或是光明,這些都是執著。有執著,就不易與道相應,所以修行的過程就是要破我執、破法執。
 
  「無上大道」是要達到無念的境界,但如果不清楚什麼是無念,就很難真正達到無念的境界。一般人剛打坐時,常有的毛病是妄想、昏沉、無聊、無記,懂得用功的人,知道要對治這些毛病。如果還沒有真正的大徹大悟,反倒認為昏沉來了睡一睡無所謂;甚至坐到睡著了還會作夢,自己迷迷糊糊,以為剛才可能是入定了,不知道自己是在昏沉當中。悟道的人知道這念心不能打妄想,不能昏沉、無聊、無記,因為這些毛病現前,心門就關閉了。
 
  人有很多的「我執」,大家都習慣講「我」,「我」在修行,「我」在聽經聞法,「我」在做事,哪一個是「我」?「我」的四肢五官、「我」的身體、「我」的心,如果認為身體是「我」,把假的當成真的,就把真的迷失了。假設身體是「我」,讀小學的時候是個小學生,認為這就是「我」;小學畢了業,小學時的身形改變了,成了中學時候的身形,這與小學時候不同,那中學的身體是「我」嗎?到了高中的階段,這時的身體是「我」嗎?接著,讀大學、碩士、博士,哪一個身形才是自己呢?一般人總是執著自己的形貌,執著這個假合之身為自己。又比如說,取得學位之後,「我」找到工作了,「我」又成為經理、董事長、教授、校長……這也是「我」;回到家,與太太相處,「我」就變成先生,面對孩子時,「我」就變成爸爸。一個人有這麼多的「我」,哪一個「我」才是真正的「我」?大家選擇看看,都不是的。最後,年紀大了,認為自己七老八十了,又把這個老的形體當做「我」,這都是因為沒有明白自己的這念心,執著身體、形貌,執著一個「假我」,迷失了真我。所謂「人老心不老」,只要明白這個道理,雖然相貌會變老,這念心始終是年輕的。
 
  在佛陀時代,有一位名叫波斯匿的國王,波斯匿王是佛陀的弟子,由於長期生活在王宮中,環境優渥,以致體型肥胖。有一天,波斯匿王請問釋迦牟尼佛:「世尊,我已經胖得連拜佛都拜不下去了,請世尊慈悲,告訴我減肥的方法。」這時,佛陀對波斯匿王說了四句話:「人當自系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人當自系念」,時時刻刻要管得住自己的這念心,這念心要專注,只起善念、不起惡念,要把心系念在佛號、誦經上,系念在「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死、念天」。做事情,心就在工作上,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這都是系念。「系」就是專注,專注也是止觀,懂得系念,心慢慢就能安定下來。飲食時,心就在飲食上,要能適量。其實減肥很簡單,不外乎少吃,不要吃油膩的食物,吃東西要知道節制,飲食只吃八分飽,不能吃得太撐,這是「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諸受」就是感受酸甜苦辣種種味道,「薄」是減少,意思是說不要貪著酸甜苦辣這些味道,減少貪吃的念頭,這樣自然而然就能減肥,而且能使身體健康又長壽。這四句話就是減肥的最好方法。
 
 
 
--------------------------------------------------------------------------------
 
(四)950423
 
 
 
  波斯匿王經常隨佛聽經聞法,有一次聽到釋迦牟尼佛說:「世間除了生滅法,還有一個不生不滅法。」於是,波斯匿王請問釋迦牟尼佛:「世尊,生滅法我們都知道,但是不生不滅法是什麼意思?我始終聽不懂。」希望大眾也能從這個公案中,找到一條佛門大道。首先,要知道世間上的所有一切,都屬於生滅。佛法所說的「生滅」,分為大期生滅、短期生滅、四相生滅、剎那生滅。
 
  第一、大期生滅:宇宙萬象有成、住、壞、空,整個世界的外在環境都有成、住、壞、空,宇宙當中有無量的世界,一般人只知道太陽系、銀河系是一個世界,其實宇宙當中有無量無邊的太陽系、無量無邊的銀河系。整個宇宙世界,經常都在生滅變異當中,有的世界呈現成長的狀態,有的則在毀壞的階段,這都是無常、生滅,屬於「大期生滅」。我們所住的這個世界一樣會有成、住、壞、空,地球將來也會毀壞。什麼時候壞呢?要等到我們這個世界的第一千尊佛出現以後,而現在是第四尊佛出世,還不是世界末日的時候,所以我們正好把握因緣用功修行。
 
  第二、短期生滅:短期生滅是人在地球上的生、老、病、死等現象。地球上的人誰沒有生、老、病、死?從母親肚子裡生出來,這是「生」;有生就一定有死,想要「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是生到天上,天人也是有生、有滅,只是壽命長短不同而已。唯有契悟到不生不滅的這念心,才真正可以不死。地球上的任何生物,無論是海裡的、空中的,都有生、老、病、死,除此之外,人為的戰爭、殺生等災難,都會使生物死亡。從這裡去觀察,整個世界的萬事萬物都在成、住、壞、空與生、老、病、死當中不斷地循環。所以,世界是動態的,並非只是一般人所知道的靜止狀態,事實上,世間萬事萬物都在剎那不停的循環,這屬於短期生滅。
 
  第三、四相生滅:四相是指「生、住、異、滅」。如人的起心動念中就有四相生滅,以喝茶來講,口渴了想喝茶,這是想喝茶的念頭生起,屬於「生相」。決定要喝茶,拿起杯子將茶水送到口裡,這是第二個念頭「住相」,這時第一個「生相」的念頭已經滅掉了。接著開始喝茶,喝第一口覺得很可口、很清涼,感覺很舒適,再喝第二口、第三口,口已經不渴了,這時感覺不如喝第一口這麼好;再喝,漸漸覺得茶水沒有味道,念頭不斷地改變,這是念頭的「異相」,異就是變異、變化。不想喝茶了,放下杯子,喝茶的念頭滅掉了,這是「滅相」。從不同的事情來觀察自己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有生相、住相、異相、滅相,這是「四相生滅」。
 
  第四、剎那生滅:我們的念頭時時刻刻都在生滅、生滅、生滅……佛經裡記載,從早到晚,人的念頭有八億四千萬個生滅。一般人於白天時,心念在生滅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更難覺察晚上睡覺時這念心也還在生滅當中。
 
  波斯匿王問:「世尊,我已經知道生滅法了,但是您講到我們心當中還有一個不生不滅法,哪個是不生不滅?」佛問波斯匿王:「大王,你今年幾歲?」「我今年六十二歲。」佛問:「大王,你最初在幾歲時見過恆河呢?」波斯匿王回憶一會兒,說:「大概在三歲的時候。」佛又說:「你從三歲時的童顏,到現在六十二歲的白發蒼蒼,相貌是完全不同,三歲到現在,身體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就是『生滅法』。然而,你三歲時看恆河的這念心和六十二歲看恆河的這念心,能見的這念心是一個還是兩個?」波斯匿王回答:「當然是一個。」不可能過去有一個能看、能知的心,現在還有另一個能看、能知的心;如果過去和現在不是同一個心,那麼現在的心怎能記得過去的事呢?所以能看的這念心,有著不生不滅與永恆不變的性質,這才是真實的自己。
 
 
 
--------------------------------------------------------------------------------
 
(五)950430
 
 
 
  我們也可以問問自己,從小到大,能見的這念心是一個還是兩個?以我們對於食物的味覺來說,三歲的孩子知道鹽是鹹的、糖是甜的,現在活到這個年紀,也知道鹽是鹹的、糖是甜的,三歲時的這個「知」和現在這個「知」,是一個還是兩個?我們從小到大,小學是一個生滅,中學是一個生滅,乃至高中、大學、博士、結婚、生子的過程,都是一個生滅接著一個生滅,屬於生滅法。為什麼是生滅呢?譬如「爸爸」這個名稱,因為有孩子才有「爸爸」的名相;如果沒有孩子,爸爸這個名相就無法成立。又如董事長這個名稱,有公司的存在才有董事長;假使公司解散了,董事長的名稱也就用不上了,這都屬於生滅法。整個世間都不斷地在生滅變異,是因緣會聚、緣起性空,我們要將這個道理想透。
 
  每個人都有不生不滅的覺性,正如同波斯匿王過去見到恆河的這念心,和六十二歲的這念心沒有差別。從這個地方去用功,一定能契悟自己本具不生不滅的「覺性」;契悟了這念覺性,才真正是契悟了無上大道、佛門大道。契悟了,這念心就能蓋天蓋地,當這個世界毀壞的時候,不生不滅的這念心仍然存在。因為時間、空間都是虛妄之相,不管時間、空間怎麼轉變,只有不生不滅的這念心能涵蓋十方三世。過去、現在、未來都在這念心當中,十方的空間也都在這念心當中。如來成佛就是證到不生不滅的這念心,所以如來對過去、現在、未來的任何事情都很清楚;現在科學、醫學都很發達,但是如果論及「知」,和如來相比起來,實在還差很遠。
 
  一般人能夠清楚知道過去的事情嗎?今生的幾十年當中,有時候自己的事都弄不清楚,甚至於兩三天前的事還迷迷糊糊,更遑論是過去世的事。因為一般人的心念就像一潭充滿雜質的渾水,而悟到這念心的人,就好比覺察到這些現象,知道要把渾水沉澱一番,並且去除裡面的雜質,所以悟了以後還有很多事要去努力。禅宗祖師為什麼在開悟以後仍是「如喪考妣」?因為發現心當中有很多的習氣、妄念,所以要藉由漸修的過程來磨煉自己。《楞嚴經》雲:「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頓悟了自己這念心,和十方如來的這念心沒有兩樣,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成了佛,這念心不增加一絲一毫;而凡夫雖然還沒有成佛,但是這念心也不會減少一絲一毫。
 
  佛性人人本具,明白這個道理,就了解人活在世界上很有意義、很有價值,生命並非只有這一段,生命是無窮盡的,我們有無窮盡的希望。如果不了解佛法,就只看到這一生,計較這一生中的貧賤、富貴。貧窮的人對於富貴人家非常羨慕,覺得自己貧苦、卑微;然而富貴人家也有煩惱的時候。通常人是日食三餐,再怎麼吃也是有限,就算住在高樓大廈裡面,所睡也不過是一張床,錢財太多了,反而又生出種種患得患失的想法:「這麼多的錢要怎麼用才能保值?現在綁票、勒索這麼猖獗,怎麼辦呢?死了以後,這麼龐大的財產交給誰呢?或是捐給國家、捐給慈善機關?以後會不會有問題……」這麼一想,晚上就失眠了,即使是睡在高樓華廈的豪華臥床上,也是睡不著。財富雖然多,不快樂又有什麼用?有些人干脆吃喝玩樂、花天酒地,盡量地享受物質生活,這麼一來卻又造作惡業了。
 
  有些沒錢的人羨慕豪貴生活,也想得到富貴人家的享受,但是認為要賺這麼多錢不容易,最快的方式就是偷、搶,於是綁票、勒索、販毒,做出種種觸犯法律的事情,最後锒铛入獄,更是痛苦!這就是沒有找到人生的道路,沒有找到不生不滅的佛門大道。如果找到了這條人生大道,有錢人的人生就會更光明,因為知道如何善用錢財來救人濟世;沒有錢的人知道種善因、得善果,人生就會有好的轉變,一切命運都操之在己,只要肯努力就有希望。
 
  所以,佛法能帶給大眾希望,使貧苦人家從黑暗步向光明,使富貴人家從光明到達更光明的人生。因為知道人的生命無窮盡,知道透過佛門大道、菩提大道,就能確實掌握自己無窮盡的生命與希望。波斯匿王就是悟到這個道理,是「智慧型的開悟」,只要大家因緣成熟了,一聽這個道理就可以明白自己生滅身中有一個不生不滅性,就能找到這一條佛門大道。
 
 
 
--------------------------------------------------------------------------------
 
(六)950507
 
 
 
  悟道之後,才真正是修道的開始,「修」就是在日用當中保任這念心、磨除煩惱習氣,不管面對任何境界,都要有恆心、有信心,最後通過種種障礙,一定能有所成就。過去,有一位很有道心的高峰妙祖師,為了要開悟,閉「立關」三年。三年站著不動,對一般人來說是很難做到的。可是,在歷經三年的苦修之後,高峰妙祖師卻沒有開悟。大家要了解,「苦行」只是幫助修行的助道方法,苦行並不是「道」。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曾修六年的苦行而未明悟大道,後來體會到苦行並非究竟之道,必須善調身心,有適當的體力與精神才能持續地用功。
 
  高峰妙祖師閉立關三年沒有開悟,接著就到外地去參訪善知識。參訪途中,由於身體不適,所以到客棧住了一陣子。有一天晚上,高峰妙祖師起來找水喝,在一片漆黑中,摸到了一盆水,舀起水就喝,喝了之後覺得水很甘甜。隔日一覺醒來,他再到廚房找到昨晚那盆又甘甜、又清涼的水,正准備要舀來喝的時候,一看──水面上浮著一層白沫,而且聞起來還有一股臭味,原來那是洗腳水!當高峰妙祖師知道昨晚喝了一肚子臭水時,當下楞住了,而就在這個時候,竟也開悟了。開悟時說了四句話:「飲之甚甘,聞之甚臭;非關外物,淨穢由心。」昨天晚上喝這盆水時,感覺又香又甜,可是今天聞到了臭味,知道這是洗腳水,馬上就不想喝了,為什麼呢?「非關外物,淨穢由心」,想喝與不想喝跟這盆水沒有關系,完全是自己這念心的分別所致。昨天晚上喝的時候,不知道是洗腳水,這念心沒有分別取捨;而今天知道這是洗腳水時,直覺得難以下咽,這是因為自己的分別心,認定這水是髒的,所以不敢再喝。有了分別心,外在的世界就成了相對的境界,一切都是自心的作用,高峰妙祖師就是悟到這個道理。
 
  本具的覺性,本來就沒有分別、沒有取捨。但是,開悟了以後還要繼續保任這念不分別、無取捨的心,當下唯有這一念清清楚楚的覺性。悟到這念心之後起修,才算是修道的開始。過去未悟之前還不算真正的修道,只是修「加行」,加功用行。契悟了這念心以後,要「靜中養成,動中磨煉」來保養這念心。所以每天都須將這念心靜下來,打坐時,要覺察自己的妄想;昏沉來了,可以動一動身體,振作精神,如果身體太疲累,就先睡一覺再靜坐;假使落入無聊、無記,就要提念,譬如想到布施、持戒、忍辱……想六波羅蜜,或是念一句佛號,幫助自己提起正念。
 
 
 
--------------------------------------------------------------------------------
 
(七)950514
 
 
 
  在靜坐當中,昏沉、無聊比妄想還好對治,因為妄想有很多種層次,容易使人錯認消息。依《禅宗永嘉集》所述,吾人靜坐的時候,可分五種念頭:
 
  第一、故起念:初初打坐時,感覺腰酸背痛、腿酸、腿麻、腿痛,如坐針氈,所以心定不下來,為了要轉移這種痛苦,就故意起念頭,想一些事情讓自心有所依靠,轉移打坐時的酸麻痛,這稱為「故起念」。例如,故意想自己的事業該如何發展,辦公室該怎麼樣規畫人事?哪些員工有能力、有智慧、有擔當,將來可以重用……這是故意起個念頭,在轉念的同時,因為心有所依靠,就不覺得腿酸痛難耐了。打坐本該萬緣放下,「故起念」只是一種對治的方法。
 
  第二、串習念:由於積久養成的心念已成了習性,現在知道要無念、不想過去的種種;但是,念頭卻像波浪一樣,不管好壞全都一波波的現前,打妄想既已成了習慣,過去的種種自然而然會不斷地湧現。
 
  第三、接續念:串習忽起,或故意起念,念頭始終是一個接著一個,就像波浪一樣,一波接一波停不下來。雖知道心在向外馳散,卻無法制止,仍念念相續無有間斷,這是「接續念」。
 
  第四、別生念:就是在靜坐當中特別又生起了另一種念頭。例如:知道打坐是好事,想到自己這一生如果再懈怠下去,終將無法脫離三塗的苦報,愈想愈懊悔。別生懊悔的念頭一起,又繼續不斷地起悔心,這就是「別生念」。
 
  第五、即靜念:在這段過程中,自己繼續不斷地發大心,有願心、有恆心、有信心,慢慢地故起念、串習念、接續念、別生念這四種妄念都沒有了,覺得心很寧靜、很自在,這是「即靜念」。但這並非是真正的「無念」,若未深入究理,則易停頓在這個階段而錯認消息,以為即靜念是很好的境界,誤認自己功夫到家,可能已達到佛經裡所講的「無念」境界,事實上這是著靜了。
 
  一旦著靜,則易心生煩惱。例如:打坐的時候感覺心很清淨,只要聽到一點聲音,就覺得很煩惱,聽到監香法師走路的聲音,引磬、木魚及外面的種種聲音,都感覺好象刺一樣,這就是「著靜」了。或者在心念不夠清楚的狀態下,監香法師以香板來提醒時,自己卻認為:「我現在正在入定,怎麼打我的閒岔?」其實這是「著靜」,執著靜境。我們要了解,著靜是不好的,貪著靜境,菩提心、佛門大道就容易不現前,所以著靜是一種障礙。
 
  修行的過程有動、有靜,一般人處於動中一段時間後,通常會覺得疲勞,很想靜下來,平時如果身體感到疲勞,可以將眼睛閉起來,心當中不想任何事情,靜默兩分鐘、三分鐘後,就會感覺比較有精神,這是靜心的好處。佛法就是要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上下班、工作勞累時,讓心靜一靜,保持一念不生,就能達到休息的效果。
 
  有些人認為佛經講「有念、有想是眾生,無念、無想是諸佛」,所以一念不生就是要達到「無想」,其實佛經所講的無念、無想當中還有「正念」。如果只懂得修無念、無想,最後得「無想定」,生到「無想天」,天壽盡了還是無法出離三界輪回之苦。以前印度修定的方法很多,有的修行者認為自己的煩惱和業障都是從思想所產生,如果把妄想停止,什麼業障都會消掉,於是就告訴自己保持不想,最後得「無想定」,這種方式與佛門大道是不相應的。
 
 
 
--------------------------------------------------------------------------------
 
(八)950521
 
 
 
  《楞嚴經》裡有提到「動靜二塵」,色、聲、香、味、觸屬於動境當中的塵境;打坐時著靜,靜也是一種塵勞,有些人因為不了解,把靜境當做開悟、當做不生不滅的境界,如此則會障蔽本心。所以想要通過靜境這一關,先須不執著靜境,當下的「離念真心」才會現前。「離念真心」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人說「生心」就是妄想,其實這麼講是不對的;生心是心的作用,這念心有體、相、用三大,這念心想到過去就住在過去,想到現在,心就住在現在,想到未來,心就住在未來,這都是心有所住、心有所依靠,不管依靠什麼都是有所住。修行法門上所謂的「依靠」是一個前方便,修止、修觀是一個依靠、是一個前方便;念佛也是一個依靠,這念心靠在佛號上,最後連佛號也不執著才是最高的念佛;誦經、持咒都是前方便,因為心定不下來,所以把心依靠在經咒上;修善法,把心靠在善法,這都是依靠。依靠是初步,最後,連依靠也不需要了,是「孤月獨明」,這念無住心就現前了。
 
  所以,故起念、串習念、接續念、別生念、即靜念,這五種念頭都過關了,最後這念清淨心、無住心、菩提心、寂滅心、不生不滅心就會現前。
 
  《楞嚴經》講:「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有的修行人也以這種方法滅除自己的見聞覺知,為免心生分別而造作諸業,就用能觀之智把見聞覺知滅掉,修「滅盡定」;我們須了解,縱使滅除一切見聞覺知,也只是定境,並不是佛門大道。因此「縱滅一切見聞覺知」,不見、不聞、不聽、不覺,在定當中「內守幽閒」,這並非佛門大道,什麼原因呢?因為要契悟這個「知」,「知」要存在,把「知」都滅了,道在哪裡?所以這種修法並不屬於大道。
 
  《楞嚴經》又講:「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知」就是吾人的覺知,時時刻刻都要保持這個「知」,保持這念清淨心。舉例來說,我們看到茶杯,怎麼知道這是茶杯?因為有「知」的存在,這是「知覺」。《楞嚴經》所說的「知見無見」,是指不起第二念,起了第二念就是攀緣、分別,並不是「知」,而是「意」,有意則有識。「心、意、識」如何生起?如:分別這個茶杯是不銹鋼的質料、是某種品牌的,此即第二念、第三念,在知見上再立知見;覺得這茶杯不錯,看看附近沒有人,就來個順手牽羊,把東西放到自己的包包裡面,這就是我執所產生的心、意、識作用。「知」是第一階段,當第一念生起時,了知是善、是惡,只保持這個「知」的存在,從這當中覺照自心,方能悟到經文所說的道理。
 
 
 
--------------------------------------------------------------------------------
 
(九)950528
 
 
 
  修行悟了以後,繼續在這念心上用功,就是「修道」。覺察妄想而達到「即靜念」,最後還要破除即靜念,真正達到「無念」。無念是個什麼境界?這在佛經裡有很多的說明,無念就是「真如法界」,又稱為「平等法界」。所謂「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眾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這是「真如界內」;「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自己不存在,所面對的人事物也不存在,只有這一念菩提妙明真心,這個就是「真我」。釋迦牟尼佛在無憂樹下誕生時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我」是指不生不滅的這念心,不生不滅的這個「真我」是最尊、最貴,所以是唯「我」獨尊。
 
  悟到這念心才真正是悟了道,悟了道還要修道,「修道」必須下功夫。古人說「修道」如龍養珠,也就是保養聖胎。有的人把「聖胎」解釋錯誤,認為「聖胎」就是「本尊」的形容詞,而在修觀的過程中觀想自己是文殊菩薩或是普賢菩薩的樣子,以為這是「本尊」;事實上所觀想的本尊並非聖胎,因為這是自己想出來的。其實「本尊」就是自己的覺性,本自具足、本來尊貴,也就是不生不滅的這念心。覺性雖然沒有形相,但是又能產生無量的智慧,所以並不是沒有,而是「妙有」;雖是「妙有」,卻又無從找到產生智慧的處所,因為它是「真空」。所以,覺性是「真空妙有」,具足無量的智慧與功德;覺性人人皆有,是每個人本具的,就是自己的本心本性。
 
  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時候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這念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功德的心,不只世尊有,每個人都有。但是在哪裡呢?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就是!這不是每個人都有嗎?能看、能聞的這念心就是!古人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當下即是,動念乖真,離開這念心另外去尋道,是絕對找不到的。《六祖壇經》講:「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離開這念心另外去找道,就像在日正當中找自己的影子,是找不到的;又如騎牛找牛,已經騎在牛背上,卻還要去找那條牛,怎麼找得到?自己能找、能尋的這念心就是道;在心外去求道、尋道,始終是找不到的。如佛經所說:「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道就是「狂心頓歇,歇即菩提」,當下即是、動念乖真。道是現成的,只要這念心不染污就是了,但是,「這念心不染污」要下一番功夫,因為過去都是在染污當中,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貪味,都是在取捨當中。想要「不染污」就得回光返照、靜坐觀心,要通過剛才所提到的五種念,這五個關口破除了,也還是不離開這念心。古人說:「萬裡途程,不離初步。」走了一萬裡的路程後,開始起步的那一念心和抵達終點時的那一念心,是一個心還是兩個心?當然還是一個,始終不離當初那一念心。
 
  對於這些道理要很清楚,理路明白了,懂得作主,修行就有了正確的方向。例如打坐的過程中,會產生種種境界,具足慈悲心,就有慈悲的境界;心中有貪瞋癡,貪瞋癡的境界就會現前。這些境界並非來自於心外,而是自己「意識」的作用。又如天天想佛,可能晚上會夢到佛來摩頂,或夢到菩薩傳咒給自己,這時不須歡喜,因為那是一場夢境,不是真的,夢中的事絕不去回憶,要讓這念心時時作主,遠離顛倒夢想。
 
  在平時,心若起念就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口只講好話不講壞話,身只做好事不做壞事;在打坐時就應超越善念,達到不起心不動念。為什麼要超越?因為起善念、說好話、做善事都屬於行善的功德,將來可以生天堂、生淨土;但是生天堂、生淨土還不是修行最究竟的目標,我們要到真正的淨土而不是方便淨土,所以要超越一切善法、惡法,超越天堂、地獄、畜生、餓鬼,超越六道輪回,要契悟到不生不滅的這念心,這才是最真實、最究竟的,這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也即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究竟法門。
 
 
 
--------------------------------------------------------------------------------
 
(十)950604
 
 
 
  每個人都希望達到究竟解脫,不管這一生做不做得到,至少要在八識田中種下「菩提大道」、「無上法門」的種子,只要繼續不斷地朝這個方向努力,一定可以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境界,因為這是我們本具的,不是向外面求來的。外面求來的則成之在人,自己作不了主;自己本具的,才是操之在己。所以,首先要有「信心」,沒有信心就無法成就。信什麼呢?信凡夫心就是佛性,信人人都有佛性,自己要「直下承擔」本具的佛性,要用功、要修行。
 
  有些人讀了禅宗公案以後,看似開悟了,其實只悟到一點皮毛,說出來的不過是「口頭禅」。問他「佛在哪裡」,他說不出個道理,只會說:「這就是佛」。問他「道在哪裡」,他眨一眨眼睛,看起來好象真的悟了,因為祖師也是這麼瞬目、揚眉。舉手投足都是佛性的作用、心的作用,然而這念心有作用的時候也有不作用的時候,心在作用的時候自己知道,心不作用的時候又是什麼境界?一般人可能是無記、昏沉、無聊,這都不是所謂的道,因為心境還沒有達到真正的清楚明白,還未真正契悟。
 
  各個宗派的人多半認為自己所修的道是最正確的,事實上,有可能只對了一部分。譬如「盲人摸象」的公案中,每一位所認知的都不是大象的全貌,只是大象的某個部分而已。蘇東坡的詠廬山詩也有類似的說法:「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藉廬山來形容這念心。一座山,我們從側邊看、正面看都有不同的形狀,遠看、近看也都不一樣,由於自己所站的位置不同,感受與心態就不同,因為有主觀意識存在。
 
  什麼是「道」?五戒是道、十善是道,聲聞是道、緣覺是道,菩薩、如來佛所修所證皆是道。而我們所說的「心法」,是如來心中心,是菩提妙明真心,是無上菩提大道。要達到這個境界,第一要契悟,第二要保養聖胎。在保養聖胎當中會經歷種種境界,但所有一切境界都不能執著,即使是如來現前說法也不能執著,因為自心就是如來,能見、所見都是自心當中的意識作用。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心的作用非常大,如果想念自己的親人,晚上就會夢到親人,而心念清淨就會有清淨的好夢,相反的,如果是染污心,就會有不好的夢境,這都是「心、意、識」的作用。「心、意、識」有好的作用、也有壞的作用,平日我們不要熏習壞的作用,要成就好的作用,但是就算是好的作用也不要執著。
 
  以前,關公也明白「心、意、識」作用的道理。有一次,關公中了毒箭,找華佗為他醫治,華佗一看就說:「關將軍,你手臂上的箭毒已經穿肉入骨,為了保全性命,避免箭毒擴大,必須鋸掉這只中毒的手臂。」關公說:「我是武將,沒有了手臂就等於沒有了生命,活在世間還有什麼意義?有沒有其他辦法可以治療我的毒傷,而又能保留我的這只手臂呢?」華佗回答:「是有,但恐怕很困難。」「說來聽聽看。」「第一步、要把你中毒的肉通通挖除,你能忍得下這種痛楚嗎?第二步、毒肉挖除以後,還得刮掉侵入骨頭的毒,你禁得起這種痛嗎?如果可以,我就馬上為你醫治。」過去那個時代沒有麻醉劑,如果在現代就很簡單,全身麻醉就容易處理了。關公聽了之後,毫不猶豫的回答:「沒有問題。」華佗便為他治療手臂的傷口。
 
  關公很有智慧,找來一位棋士和自己下棋,在動手術的當下就一手下著棋,一手交給華佗治療,將心念專注於下棋,這是用「轉念頭」的方法,將心念依靠在棋局之中。修行的人面對境界時,有幾種對治的方式,一種是轉念、一種是化念,還有一種是破念,也就是破除所有的念頭,什麼念頭都不要,大眾可以從日常生活上去體悟這個道理。
 
 
 
--------------------------------------------------------------------------------
 
(十一)9506011
 
 
 
  要達到無念的境界,必須經過有念的階段。「有念」就是專注,只起善念不起惡念,漸漸地,從有念達到無念。靜坐時,如果有種種的境界現前,都不能執著。以前有一位老和尚在打坐用功,正當入定的時候,他看見眼前有一件很大的袈裟,而且袈裟的四個角還現出四朵像車輪那麼大的蓮花。雖然蓮花是一種瑞相,但是這位老和尚心想:「我是參禅求明心見性,平日也沒想過要往生淨土,這當中的蓮花到底是真、是假?」於是他將引磬放在蓮花上,當引磬一放到蓮花上,景象立刻變了──袈裟變成一張牛皮,四朵蓮花變成牛的四個蹄。這位老和尚有所領悟地說:「一件袈裟一張皮,四朵蓮花四個蹄;若非老僧有主意,差點墮入丑頭畜。」隔天,山下一戶人家所養的母牛生產了,奇怪的是牛胎裡並沒有牛,打開胎衣一看,裡頭竟然是一支引磬。這是什麼道理呢?如果這位老和尚沒有定力,就會因此墮入畜生道了。所以,打坐時的境界千萬不能執著,不但對於以上所說的五種念頭要清楚,更要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提供這些道理,是希望各位打坐時,遇到任何境界都不要害怕,不論是修禅、修淨、修密,在精進用功的過程中,產生的種種境界都只是自己心意識的作用,只要不執著,一切障礙就會過去。
 
  有一些對禅修不了解的人說:「不能打坐,打坐會走火入魔。」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什麼是走火?什麼是入魔?所謂「走火」,是因為修安爐煉丹的方法引起,就是心念專注在肚臍以下一寸三分的地方,稱為守丹田。心念專注在丹田處,使得丹田發燒、發熱,猶如火種,稱之為「火」,然後再以意識導引此火,轉小周天、大周天。如果心過於急躁,或方法拿捏不穩,就會因氣血逆流導致微細神經受損,甚至半身不遂、全身癱瘓,嚴重者還可能喪失生命,這就是「走火」。禅宗打坐不修這種方法,所以絕不會產生走火的問題。「入魔」是屬於心理所引起的問題,當一切境界現前的時候,自己完全不執著,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樣絕對不會入魔。
 
  禅宗祖師提示學人要「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在境界當中見到「佛」現前,不趨附、不歡喜,看到「魔」也不厭惡、不畏懼,如此又怎麼會著魔呢?這當中所說的佛,不僅是指外在所見的佛,也代表好的境界,魔則是指不好的境界。「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是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好的不貪愛、不執著,壞的也不排斥。遇到壞的境界,內心不生仇恨惡念,這就是「魔來魔斬」;聽到別人贊歎自己很發心、很有修行時,無須歡喜,因為心生歡喜,就失去了正念,這時就要「佛來佛斬」。所以,好的、壞的都不要執著。對方給予的贊歎是在鼓勵我們,保持微笑、點點頭就好,心當中不要執著任何好的境界;當別人給我們批評指教的時候,可以想一想:「道吾惡者是吾師,道吾好者是吾賊。」他是在指點我們,是我們的老師,因為指出了缺點,自己才會再進步。這念心要安住於「中道實相」,不落兩邊,如蘇東坡所說的「八風吹不動」,八風是「稱、譏、毀、譽、利、衰、苦、樂」,面對這八種境界時,自己始終要能不為所動,保持平常心。打坐的時候只管靜坐,任何境界現前都不理會,這念心始終是安然自在,又怎麼會入魔呢?所以,只要依照正確的觀念與方法打坐,不僅不會走火入魔,進一步還能啟發本具的智慧,契入佛門大道。
 
  學佛,就要學習佛的慈悲與智慧,懂得以恭敬心、精進心、平常心行一切善,由事到理,由外在事相的修為進而發菩提心,契悟真正的不生不滅心。對佛像的恭敬、禮拜,並不是執著佛像,而是要向佛學習,學習佛陀修六度萬行,並且希望像佛一樣悟到這一念清淨自性。凡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是這麼學,不論是禅、淨、密、律都是如此,只是說法各有不同。
 
  淨土宗講「花開見佛」,「花」是一種譬喻,是指我們這念心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花開」是指我們這念心已經心開意解、心門已開,並不是蓮花開了之後去見佛。六根清淨的人就好比坐在白蓮台上,若能再繼續用功,達到八風吹不動,悟到了佛心,就是坐在金蓮台上了。坐在金蓮台上也是譬喻,而如果是坐在鐵蓮台上,就譬喻這念心像鐵一樣生了銹,沒有蓮花般的芬芳與清淨;但是也不要因生銹而妄自菲薄,只要把銹鐵煉掉,煉得干干淨淨,就會成白蓮、成金蓮。
 
  淨土宗以「九品蓮花」來代表心境的層次,這念心經過九種次第到達上上品,就是見道、見佛了,「佛」是指這念不生不滅心,指常寂光淨土。禅宗提到三關,《禅宗永嘉集》敘述修行要經過五種念頭,教下講要經過五十二個菩薩位階,雖然各宗說法不同,道理卻是一樣的,每一種法門都是為了對治自心當中的煩惱、昏沉、妄想,所以萬法歸宗,一切法都要歸於自心。修任何法門都要實實在在去用功,明白這個道理就能了解「法法平等」,相信這個道理,則法法都是「佛門大道」,希望各位都能進入佛門大道。
 
 

上一篇:王雷泉教授:《壇經》解題
下一篇:王雷泉教授:叢林中的兵法——介紹《禅門鍛煉說》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