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惟覺法師:舉難勸修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舉難勸修(一)
 
「佛」為超越聲聞、緣覺、菩薩,
 
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覺聖者。
 
 
中國最早的經典佛經中有一部很重要,也是佛法傳至中國最早翻譯出來的的經典--佛說四十二章經;其中第十二章「舉難勸修」,提出了修行過程中必須注意的要點,以勸勉修行者直向正道、得證聖果。內容為:「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佛」是說法之人,乃是果位上的聖者。聖者又分為四種:聲聞、緣覺、菩薩、佛;「佛」為超越聲聞、緣覺、菩薩,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覺聖者。
 
 
舉難勸修(二)
 
「經」者徑也,就像一條大路,
 
走在這一條大路上,
 
就不會走小路、走遠路,更不會走錯路。
 
佛是說法之主,四十二章經是法,是由具足大智慧、大慈悲、大福德、大願行、大定力、大神通的覺者所說的法,所以根據四十二章經的道理用功修行、做人做事,也能達到自覺、覺他、覺滿的境界。
 
四十二章經所說的法,不是普通的世間法,而是出世間法,其中有漸修法門,也有頓悟法門,有俗谛、真谛、中道第一義谛,大乘、中乘、小乘、無上乘,圓融無礙,是無上正法。
 
「經」是通稱,每一部經的下面都有「經」字,例如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阿彌陀經、楞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等。「經」者徑也,就像一條大路,走在這一條大路上,就不會走小路、走遠路,更不會走錯路;經是菩提大道,若能遵循依止此道,人生一定能愈走愈光明,愈來愈覺悟,愈修愈有智慧、定力、慈悲。
 
 
舉難勸修(三)
 
四十二章經第十二章「舉難勸修」,
 
闡明人生有二十種困難,
 
能夠突破這二十種困難,
 
就能夠人格完整、福德智慧圓滿,超凡入聖。
 
四十二章經第十二章「舉難勸修」,闡明人生有二十種困難,能夠突破這二十種困難,就能夠人格完整、福德智慧圓滿,超凡入聖。所以我們可以檢討自己有沒有這二十難,有一難,就有一重關卡,就要破一關,有十關就要破十關,有二十關就要破二十關,二十關全都破除了,就能圓成佛智。所以此一經文,對於人生、修行,是很有意義的。
 
四十二章經弘傳至中國的因緣,是在漢朝的時候,漢明帝晚上做夢,夢見一位頭頂有圓光的金人,從西方飛到中國,停在漢明帝的金銮寶殿上。第二天,漢明帝就召集群臣,問明這個夢的吉凶及含義?太史官傅毅呈報,根據周書上記載:周昭王甲寅二十四年,四月初八子時分,有五色祥光灌入太微宮,周朝太史蘇由對周昭王說,這是一種瑞相,代表西方有聖人出生,經過一千年,他的教法將會傳到中國。推算起來,從周昭王到漢明帝,正好是一千年左右。
 
漢明帝夢見金人飛旋於金銮寶殿之後,即派遣中郎將蔡愔等人,到西竺求尋佛法。當蔡愔等人到達月氏國時,遇見攝摩騰與竺法蘭二位羅漢聖人,於是就迎請兩位尊者到中國弘揚佛法,兩位尊者即攜帶了四十二章經、佛像,以及佛陀捨利來到中國;爾後,漢明帝就下召書,恭請尊者翻譯佛經,第一部翻譯出來的經典,即是四十二章經;之後又翻譯了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與四十二章經合稱為佛遺教三經。王公大臣、皇親國戚,因為閱睹佛經,都信仰了佛教。
 
 
舉難勸修(四)
 
無論是學業、事業、道業的成就,都須要一番努力。
 
一般人不了解,
 
看到別人富貴,心中就不平衡,
 
不了解別人的富貴,是經過種種的努力得來的。
 
佛教在中國弘傳後,許多皇親國戚發心出家修行,漢明帝就將鴻胪寺改成白馬寺,讓出家眾能夠於此安心辦道。白馬寺於是成為中國的第一座寺院,這也是中國有佛法僧三寶的開始。
 
四十二章經第十二章「舉難勸修」,說明了無論是學業、事業、道業的成就,都須要一番努力。一般人不了解,看到別人富貴,心中就不平衡,不了解別人的富貴,是經過種種的努力得來的。
 
古德有一句禅語:「吃苦了苦」,做任何一件事情,通常都是先苦後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譬如打坐,剛開始心煩意亂,雙腿又酸、又痛、又麻,實在是很苦,但是不經過這一番磨練,就不容易得禅定、證三昧;若經過一番努力而得到禅定,就是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安穩,「禅悅為食,法喜充滿。」所以古人說:「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舉難勸修(五)
 
今生的貧窮,
 
是因為過去生中沒有修布施行,才感招貧困的果報,
 
如果明白佛法的道理,進而能夠發心布施,
 
那幺貧窮布施就不困難,
 
端看這一念心的體悟與發心。
 
古德雲:有恆心、有信心,任何事情都不難;若沒有恆心、信心,任何事情都很困難。所以,四十二章經第十二章中之二十難,是指從現在開始修行、學佛,一直到超凡入聖,這期間所會經過的困難,若有恆心、信心,再大的艱難也能突破。
 
第一、「貧窮布施難」:對富貴人家來說,布施財物是簡單的事情,但是對貧窮的人來講,食、衣、住、行都已成問題,能夠發心布施供養,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經雲:「貧窮布施難」。
 
如果明白佛法的道理,知道今生的貧窮,是因為過去生中沒有修布施行,才感招貧困的果報,進而能夠發心布施,那幺貧窮布施就不困難,端看這一念心的體悟與發心。
 
 
舉難勸修(六)
 
人生有過去、現在、未來,
 
所有的一切富貴、貧窮,都是自己過去種的因;
 
所以,貧窮布施,
 
難或易,都在我們這一念心。
 
一般人都知道:「捨得、捨得!」捨就是因,得就是果,有因一定有果;人生有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一切富貴、貧窮,都是自己過去種的因;所以,貧窮布施,難或易,都在我們這一念心,若是覺得這一件事情該做,並且很歡喜地去做,就一點都不困難。
 
有很多貧窮人家布施、供養三寶,甚至於捐獻田地、房子或心愛的物品,就是因為覺得布施供養、修建道場、弘揚佛法的功德不可思議,今生種善因,來世一定得善果,所以古人說:「春天播種一粒子,秋天就收萬擔糧。」地藏經亦雲:「捨一得萬報」,修行不是在來世,只要現在積極去努力,就會有好的果報。
 
 
舉難勸修(七)
 
道有深淺、正邪不同,
 
修行學佛,當然是要修學佛道,
 
這就要放下人我是非,心中一塵不染,
 
將名利、地位放下,
 
如果放不下,與道即不相應。
 
第二、「豪貴學道難」
 
『豪』,就是有勢力,『豪貴』,即身體很健康,很有才智、名氣的人,往往不容易虛心學道,因為學道就要將名利、地位放下,如果放不下,與道即不相應。譬如在禅堂打坐時,只有專注誠敬,接受法師開示指導,才能得到禅定;相反地,如果心高氣傲,認為自己在社會上為大家所尊重,還要接受法師的指導,覺得很不自在,就不容易契悟聖道。
 
道有深淺、正邪不同,以佛法來講,有佛道、菩薩道、緣覺道、聲聞道、人道、天道、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等;在社會上來講,有正有邪,還有旁門左道;修行學佛,當然是要修學佛道,這就要放下人我是非,心中一塵不染,如佛經雲:「實際理地,一法不立。」無論富或貴,全都不能執著,進而能夠見到自己的清淨心、本心本性,如此就能得到真正的安詳、寧靜。
 
 
舉難勸修(八)
 
一般人平時執著富貴、地位、身分,
 
心中始終在攀緣,與無為法不相應;
 
所以希望悟道,
 
就必須學習「放下」。
 
以前有一位修行人,買了一束很名貴的花供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就問他:「你來供佛,是否有何希求?」這位修行人講:「世尊,我不求世間上的富貴、名利,我只是希望能夠悟道、成道。」釋迦牟尼說:「你既然是來求道的,第一要學會放下。」修行的沙門說:「世尊!我什幺都沒有,就只有一束花來供佛,請示佛陀要我放下什幺?」佛陀講:「要將供佛的花放下。」花放下之後,沙門畢恭畢敬,合掌靜聽佛陀開示,釋迦牟尼佛講:「還要放下。」沙門覺得很奇怪,就問佛陀:「世尊!供佛的花放下之後,還要放下什幺?」佛陀講:「你現在心還有所得,能想的這一念心,也要放下。」結果,完全放下之後,就達到一念不生,契悟聖道。
 
一般人平時執著富貴、地位、身分,心中始終在攀緣,與無為法不相應;所以希望悟道,就必須學習「放下」。
 
 
舉難勸修(九)
 
在社會上具有財富、地位,
 
能夠藉此修善、積福、做功德,
 
並且心不生貪著,
 
富貴不但不是障礙、困難,
 
反而能成就殊勝功德。
 
如果明白佛法的道理,「富貴學道」也不難。在社會上具有財富、地位,能夠藉此修善、積福、做功德,並且心不生貪著,富貴不但不是障礙、困難,反而能成就殊勝功德,人生愈來愈光明。
 
俗諺雲:「公事門中好修行」,具有名利富貴,能夠以身作則,推動大眾一起修行,並且以慈悲心、平等心、愛心,將好的政策推廣到社會上,整個社會因而蒙受利益,如此,富貴不但不是障礙,而且還有無量的功德。
 
佛經中有一部普門品,當中提到,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菩薩有凡夫菩薩、賢位菩薩、登地菩薩、十地菩薩、等覺菩薩…等,能夠心量廣大,藉自己的名位、富貴,從事善法、功德,一切都是為大眾、為社會、為人民,大公無私,公而忘私,這樣就是菩薩行。
 
 
舉難勸修(十)
 
修行學佛,要在心中來充實,
 
心中有慈悲、有善法、有愛心、大公無私,
 
時時刻刻都是為大眾著想,
 
這就是真正的富貴。
 
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中提到,富貴人家修行學佛,即是從光明到光明;貧賤人家修行學佛,即可從黑暗到光明。
 
人的一生中,有物質生活,也有精神生活,物質生活不外乎名利財色,然而名利財色不一定能夠得到解脫,能夠使我們幸福、愉快;明白此理,富貴學道就不難了。
 
古德講:「人貧不是貧,心貧實是貧,身貧無智慧,墮入餓鬼身,人貧能養道,是謂貧道人。」所以修行學佛,要在心中來充實,心中有慈悲、有善法、有愛心、大公無私,時時刻刻都是為大眾著想,這就是真正的富貴。
 
 
舉難勸修(十一)
 
在人生的道路上,忠於國、忠於世、忠於民,
 
為了此一理想,捨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因為捨去了我們分段的生命、肉身的生命,還有法身的生命,
 
法身的生命是永垂不朽的。
 
第三、「棄命必死難」,指布施性命是不簡單的事情。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還有大布施、中布施、小布施。大布施,即是為了義之所在、道之所在,生命、財產都能施捨。
 
假使不明白人生的真理,確實是「棄命必死難」;然而儒家亦雲:「孔曰成仁,孟雲取義。」在人生的道路上,忠於國、忠於世、忠於民,忠於大眾,為了此一理想,捨去生命也在所不惜;因為捨去了我們分段的生命、肉身的生命,還有法身的生命,法身的生命是永垂不朽的。
 
在佛法來講,佛有三身,有法身、報身、化身,法身就是我們的真生命。在儒家來講,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才是真生命。例如中國歷史上,岳飛流芳千古,秦桧卻遺臭萬年,因為岳飛精忠報國,為了義之所在,棄命必死就不是件難事了。
 
修行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契悟佛法真實的道理;契悟了,什幺都不難;沒有悟,就什幺都難。
 
 
舉難勸修(十二)
 
現在佛經雖然容易看到,也要存著難遭難遇的感恩心,
 
有此善根、慧根,睹解佛經就不難。
 
如果沒有善根、慧根,
 
即使佛經送到面前,
 
還可能會當做一般的廢紙,
 
無法目睹佛法真理。
 
第四、「得睹佛經難」,能夠閱讀佛經是不容易的事情。過去印刷術尚未發明之前,經典的弘傳,皆靠手寫在竹板上、紙上、或絹上流通,而且交通也不方便,所以要看到佛經,實在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故雲「得睹佛經難」。
 
現在雖然交通、印刷都很方便,閱讀佛經不像過去那幺困難,但對於佛經也要愛惜、珍惜。佛法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今生能夠閱讀佛經,乃是過去先聖先賢,如玄奘大師、義淨大師等,用生命、血汗、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才將佛經取載回來的;所以現在佛經雖然容易看到,也要存著難遭難遇的感恩心,有此善根、慧根,睹解佛經就不難。如果沒有善根、慧根,即使佛經送到面前,還可能會當做一般的廢紙,無法目睹佛法真理。
 
大眾能夠閱讀佛經、聽聞佛法開示,實在是很大的福氣,要善加珍惜、把握,如此一定可以契悟佛法無上的真理。
 
唐朝義淨法師曾寫了一首詩,形容能夠閱讀佛經是件不容易的事,詩雲:「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路遙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殚,後賢如未谙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一百個人到印度取經,不到十個人能夠生還,所以我們應該了解,得睹佛經實在是不容易的。
 
現在能夠閱讀佛經,不僅是由於很多人發心出錢、出力,也是自己過去的善根,所以對於佛經要有恭敬心,要生難遭難遇想,如此才能增長福德,增長智慧。
 
 
舉難勸修(十三)
 
佛有修行圓滿的功德、願行,
 
所以一聽到佛的音聲,一看到佛的形像,
 
就能使人產生百分之百的信心,
 
若是本身又具足過去的善根、福德,
 
很快就能得契悟聖道、獲得解脫。
 
第五、「生值佛世難」,指生長於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代,是很難得的福報、因緣。佛法住世分為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正法時代是一千年,像法時代一千年,末法時代一萬年,正法時代是佛住世的時代。
 
佛有丈六金身,看到佛的金身,心生歡喜,就能業障消除;聽到佛說法的音聲,就能開智慧、就能開悟、成道證果,因為佛有修行圓滿的功德、願行,所以一聽到佛的音聲,一看到佛的形像,就能使人產生百分之百的信心,若是本身又具足過去的善根、福德,很快就能得契悟聖道、獲得解脫。
 
佛經中記戴,過去的祖師大德,聽到釋迦牟尼佛說:「善來比丘,袈裟自著,須發自脫。」三句話就能成道,就能證得阿羅漢果。這是見佛得度的根機,所以說「生值佛世難」。
 
 
舉難勸修(十四)
 
凡夫眾生無法知道聖人的修證,
 
所以,勿以凡夫心去揣測、衡量聖人的心,
 
重要的是要具足信心,依教奉行,
 
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
 
現在雖然看不到釋迦牟尼佛的丈六金身,然而佛的法身還存在,佛經還存在,若能對佛法沒有懷疑,具足百分之百的信心,並且依教奉行,雖然現在是末法時代,也就等於是正法時代。
 
如果因為看不到佛像、聽不到佛的梵音聲,不能夠產生信心,甚至於懷疑,疑心生暗鬼,就不容易成道了。以眾生心去揣測佛的心,是不能了解的,就如佛經雲:「初果不知二果事,初地不知二地事。」初果的羅漢,不知道二果羅漢的證悟;初地菩薩,不知道二地菩薩的證悟,凡夫眾生無法知道聖人的修證。
 
譬如小孩子和大人一起在吃飯,小孩子吃飯的心境,只是享受、只是快樂,吃不到飯,就又哭又鬧;可是大人吃這餐飯,就知道粒粒皆辛苦,來處不易,一粒米、一縷線,都是流血流汗換來的。同樣是吃飯,小孩與大人的思想、心境,卻完全不一樣。
 
所以,勿以凡夫心去揣測、衡量聖人的心,重要的是要具足信心,依教奉行,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
 
 
舉難勸修(十五)
 
佛雖然已經入涅槃,佛法還是存在,
 
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
 
都是開示悟入宇宙人生的真理。
 
真理是不變的,
 
真理不分過去、現在、未來,不分東西南北,
 
真理就是道。
 
「生值佛世難」,因為現在去聖日遙,看不到佛有三十二相、丈六金身,所以世人不容易相信。前一段時間,在印度藍毗尼園的古跡中,發現釋迦牟尼佛的遺跡,終於使原本持懷疑、考證態度的人啞口無言。
 
不僅是佛經,就連政府提倡中國固有文化、倫理道德,都有人持反對意見;這些都是由於現代人的思想觀念日漸復雜,對真理沒有認知也沒有信心的緣故。不論是修行或是做人、做事,失去了分寸與方向,失去了信心,就不容易成功。
 
佛在世時,開示四谛、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等真理;佛雖然已經入涅槃,佛法還是存在,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是開示悟入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理是不變的,真理不分過去、現在、未來,不分東西南北,真理就是道。
 
 
舉難勸修(十六)
 
佛的法身周遍一切處,
 
十方虛空、一切山河大地,都在佛的法身當中。
 
現在雖然不能見到佛的丈六金身,
 
只要能夠敬佛如佛在,對佛像很恭敬,
 
自然就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
 
就有無量的功德與福報。
 
古德說:「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方生,只恨自己業障重,不見如來金色身!」可知生值佛世,是難得的福報。現在雖然不是生值佛世,但是如果能夠供養佛像,或對佛像起了一念恭敬心,也有無量的功德與福報。
 
最早的佛像源自於印度,當時釋迦牟尼佛還沒有滅度。釋尊到忉利天的善法堂,為母親說法三個月;這段時期,人間看不到釋迦牟尼佛,當時印度的皇帝優填王和他的人民,都很想念佛陀!為了感念佛陀的功德、佛陀的慈悲,希望能夠頂禮佛足,供養佛陀,所以就決定雕塑一尊佛像來供養。於是優填王就派遣全國最優秀的雕刻家,雕塑與釋迦牟尼佛相同尊容的佛像。
 
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為母親宣說《地藏經》之後,從天上回到人間;優填王和大臣、人民,以及佛的弟子,就運載佛像,一起去迎接釋迦牟尼佛。
 
當要迎送釋迦牟尼佛回精捨時,卻產生了一個問題:是釋迦牟尼佛走在前面?還是佛像在前面?釋迦牟尼佛說,佛像應該在前面。因為佛入涅槃之後,就要靠佛像住世,令眾生能夠得見佛的尊容,若能因而心生歡喜、恭敬禮拜、至誠供養,就能增長福德,種下出世的善根。
 
佛的法身周遍一切處,十方虛空、一切山河大地,都在佛的法身當中。現在雖然不能見到佛的丈六金身,只要能夠敬佛如佛在,對佛像很恭敬,「人有誠心,佛有感應。」自然就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就有無量的功德與福報。
 
我們今生一定要與佛、法、僧三寶結緣,如此既使今生不能得道,將來仍然能夠得聞正法、永不退轉。
 
 
舉難勸修(十七)
 
忍色、忍欲是不容易的事,
 
如果能夠忍得下來,心就有定力、就有智慧,
 
身心就能夠得到自在與清涼。
 
第六、「忍色忍欲難」,希望具足禅定、智慧,就要能夠忍色、忍欲。
 
「色」,如容貌、美色,男性看到女性長得很美好、窈窕,乃至於聽到聲音,就會心生貪愛,產生愛著,此時就需要忍的功夫,忍不下來,就會發生問題。例如社會上邪YIN的事情,俗話說「色膽包天」,就是因為欲愛心一起,心當中就會產生欲火,欲火燒身,失去智慧、理性,做出不好的事情。就是因為這一念心忍不下來;男性看到女性,或女性看到男性,心裡打妄想、產生愛著,馬上心理就影響生理,身上就會發熱,如果繼續不斷地打妄想、起愛著,心中的欲火愈來愈盛,就會失去理智,犯下過錯。
 
忍色、忍欲是不容易的事,如果能夠忍得下來,心就有定力、就有智慧,身心就能夠得到自在與清涼。
 
 
舉難勸修(十八)
 
欲就是一種嗜好,
 
喜歡好的東西,穿要穿好的、吃要吃好的、住也要住好的,
 
貪求無厭,不能知足,
 
因此心始終得不到寧靜與清淨,
 
所以古德講:「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就是提醒我們要忍色、忍欲。
 
人的心中有三把煩惱無明之火,第一種是欲火,即欲愛、色愛的煩惱。第二種是瞋火,遇到不如意的人或事,就生氣惱怒,即是瞋火。第三種是饑火,饑餓的時候,肚子裡面就好象一把火在燃燒。眾生常被這三把火燒得昏頭轉向,所以說「忍色忍欲難」。
 
欲就是一種嗜好,喜歡好的東西,穿要穿好的、吃要吃好的、住也要住好的,貪求無厭,不能知足,因此心始終得不到寧靜與清淨,所以古德講:「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就是提醒我們要忍色、忍欲。明白這些道理,自然就容易做到。
 
佛法告訴我們,除了忍以外,平時就要修不淨觀、慈悲觀、平等觀…等觀行,有了禅定、智慧、慈悲,自然而然,貪愛、執著的心就能轉化,就能得到寧靜與自在。
 
 
舉難勸修(十九)
 
忍色忍欲難,
 
是告訴我們,不要起非份之想,不要貪得無厭,
 
對於男女之欲愛、色愛,
 
要保持一種禮節,要有分寸,
 
這樣就不會產生過失。
 
不僅佛法講忍的道理,儒家也講:「富貴不能YIN,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就是一個忍字。
 
忍色忍欲難,色字上面一把刀,不但凡夫要忍色,菩薩也是一樣,所以佛經講:「菩薩視YIN欲,如避火坑。」對於色與欲,要能看破、放下;儒家亦言,清心、寡欲。
 
對於這些道理,不了解的人可能會懷疑:難道修行學佛,什幺都不要了嗎?其實不是這個意思。忍色忍欲難,是告訴我們,不要起非份之想,不要貪得無厭,如古德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丈夫愛色,納之以禮。」對於男女之欲愛、色愛,要保持一種禮節,要有分寸,這樣就不會產生過失。
 
 
舉難勸修(二十)
 
貪著欲愛、色愛等五欲之樂,
 
就好象小孩舔刀口上的蜜糖一樣,
 
為了舔取蜜糖,把舌頭都割掉了,
 
實在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一般人都希望錢財愈多愈好,但是對於錢財,我們要了解,自己應該得的,就可以拿取;不應該得的,絕對不要貪求;財富不是你的,既使得到了,財富就像有腳一樣會跑掉。如果不能知足,拼命去追求,有了十萬,想一百萬;有了一百萬,想一千萬;有了一千萬,想一億,甚至於全台灣的錢財最好都是自己的;既使得到了,還想要得到世界;世界得到了,還想要征服太空,始終沒完沒了。所以要知道忍的道理,能忍致安,知足常樂。
 
忍色也很更重要,色膽包天,就會喪身失命。不論佛家、儒家或道家都講這個道理。以前道家有位陳搏仙人,有一天,宋太祖請陳搏仙人到皇宮供養,除了財供養以外,還找了很多宮女陪伴。陳抟證到仙人的果位,知道要忍色忍欲才能得自在;所以當天晚上,留下一首詩以後,就溜之大吉了,詩為:「雪為肌膚玉為腮,多謝君王送得來,處士不行巫峽夢,有煩神女下凡台。」可見修神仙果報的人,也是要戒色。
 
不僅佛法講忍色忍欲的道理,儒家也是如此,如孔子言:「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年紀輕的人,身心尚未健全,如果發生男女的關系,身心皆易受到損傷,所以要戒之在色。年紀稍長的青壯年,血氣方剛,容易沖動,就要戒之在斗。年紀大的人,容易貪著五欲的享受,就要戒得,不要過分的貪求。
 
釋迦牟尼佛講:貪著欲愛、色愛等五欲之樂,就好象小孩舔刀口上的蜜糖一樣,為了舔取蜜糖,把舌頭都割掉了,實在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所以,希望事業、學業成就,道業成就,一定要忍色忍欲。如果能夠明白這些道理,忍色忍欲也就不難了。
 
 
舉難勸修(二十一)
 
對於美好的事物,能夠愛惜,不要破壞,
 
並且跟大家一起享用;
 
如此的心量就很廣大,就有無量的福報、無量的功德。
 
第七、「見好不求難」,看見好的東西,不會想貪求、占有;一般眾生不容易做到,往往看見好的東西,就拼命想占有,所以說「見好不求」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見好不求,亦如同儒家所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要的東西,絕對不要送給人家;自己喜愛的東西,他人也很喜歡,就供養大眾,這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佛法講:「眾生歡喜,諸佛歡喜。」例如:有好吃的食物,就與大家分享;有好看的東西,讓他人也能夠欣賞;對於美好的事物,能夠愛惜,不要破壞,並且跟大家一起享用;如此的心量就很廣大,就有無量的福報、無量的功德。
 
能夠明白、體會這些道理,「見好不求」也就不難了。
 
 
舉難勸修(二十二)
 
如果能夠「忍得心頭火」,被辱不瞋,
 
甚至「滅卻心頭火」,
 
就能夠產生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光明。
 
第八、「被辱不瞋難」:當自己被他人欺負、侮辱時,能夠不發脾氣、不生瞋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瞋」如一把火,這把火會焚燒人人本具的自性功德叢林。
 
被辱不瞋,在佛法來講,就是一個忍字。被他人污辱,如果起了瞋心,就容易「小不忍,則亂大謀」。古德也講:「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能夠忍得下來,就是修行。
 
如果能夠「忍得心頭火」,被辱不瞋,甚至「滅卻心頭火」,就能夠產生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光明。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唾面自干」的公案:
 
唐朝有一位宰相,名叫婁師德,他的弟弟被朝廷派任當州牧,婁師德就跟弟弟講:「我在朝廷當官,已經有人嫉妒、懷恨了,你現在又去當官,一定會有些人對你不客氣。假使有人污辱你,怎幺辦?」弟弟就回答:「請哥哥不要煩惱,我不與他們計較、不發脾氣就好了。所謂大人不計小人過。」
 
婁師德又講:「假使你不計較,人家還是繼續找麻煩,甚至向你吐口水,你怎幺處理?」弟弟回答:「他吐我口水,我也不計較,將口水擦掉就好了。」婁師德聽了就跟弟弟講:「你這樣還是不完美,因為人家吐你一把口水,表示已經氣得面紅耳赤了,這個時候,應該不要擦掉口水,讓口水自行風干就好了。這表示很歡喜接受他的污辱,自然而然就能化解他的瞋心。」
 
要做到「被辱不瞋」,被他人家污辱,我們都能夠接受,能夠看得破、放得下,是不容易的,但是為了自己的道業,不要火燒功德林,最好不要起瞋心。
 
 
舉難勸修(二十三)
 
六根接觸六塵,往往會產生種種妄想巅倒,觸事生心;
 
要怎幺樣才能不生妄想煩惱、觸事無心呢?
 
必須六根歸一,具足禅定功夫,
 
根塵俱脫,靈光獨耀,就能夠「觸事無心」,
 
處處自在、安樂,身心愉悅。
 
第九、「有勢不臨難」:擁有勢力、權位與富貴,不用自己的勢力、權位欺慢他人,並且能夠盡守本分,明白「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道理,就是「有勢不臨」。做到「有勢不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能夠做到,就是菩薩行。
 
第十、「觸事無心難」:「觸」,就是接觸--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我們從早上到晚上,不外乎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的、鼻子所嗅的、嘴巴所講種種的話、舌頭要嘗種種酸甜苦辣的味道,身體知道暖、知道冷,意根知道「是」、知道「非」、知道「善」、知道「惡」,想過去、現在、未來,這些都是「觸」。
 
六根接觸六塵,往往會產生種種妄想巅倒,觸事生心;要怎幺樣才能不生妄想煩惱、觸事無心呢?必須六根歸一,具足禅定功夫,根塵俱脫,靈光獨耀,就能夠「觸事無心」,處處自在、安樂,身心愉悅。
 
 
舉難勸修(二十四)
 
所以修行學佛,首先要學習「放下」--
 
放下煩惱、執著。
 
放下之後,我們的心就能得自在,
 
得自在就是解脫。
 
人生在世,要做正正當當的事,應該做的就做,不應該做的,絕對不去做。做了以後,即做即了,處處作主。
 
一般人面對困境時,往往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因而產生種種煩惱。所以修行學佛,首先要學習「放下」--放下煩惱、執著。放下之後,我們的心就能得自在,得自在就是解脫。
 
放下,只是自利,更進一步,還要「提起」,即是利他。提起,就是修一切善、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所有一切善法全都做到了,到最後,沒有能度之人,沒有所度之眾生,離開相對的境界,這就是無心--無雜念心、無攀緣心、無人我心、無執著心、無瞋恚心、無仇恨心,達到這個境界,就是自在解脫。
 
 
舉難勸修(二十五)
 
修行,要由有心歸於無心,由有念歸於無念,
 
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
 
心境就像一面明鏡,沒有一點灰塵,
 
像一潭止水,不起一點波浪,
 
這就是修行的功夫,就是從體起用,從用歸體,
 
真正達到「觸事無心」。
 
修行,要由有心歸於無心,由有念歸於無念,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釋迦牟尼佛曾說:「我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佛法,沒有度一個眾生。」心境就像一面明鏡,沒有一點灰塵,像一潭止水,不起一點波浪,這就是修行的功夫,就是從體起用,從用歸體,真正達到「觸事無心」。要達到這種境界雖然不容易,但是只要肯下一番功夫,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心像一面明鏡,相來即現,相去不留痕,人在哪裡,心在哪裡。應該盡責任,就要盡責任,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盡到責任,事情完成了,還要不居功、不诿過,所謂「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壞事自己檢討、承擔。」,這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做事時,認真去做,絲毫不茍且,人在哪裡,心在哪裡,做完以後,心當中沒有貢高我慢,把成功的果實,歸大眾享用,自己經常檢討反省,壞事情自己承擔。能夠如此,我們的心和境,都能夠得到自在,沒有罣礙。
 
所以古德言:「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壞事自己承擔。」承擔,就是反省、檢討、改進,最後達到清淨心、平等心,心當中真正達到沒有罣礙的境界。就如《金剛經》講:「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觸事無心、無所得,無心才能得到自在。
 
我們這一念心,像虛空一樣廣大;因為虛空廣大無有邊際,所以能含納萬象,山河大地全都在虛空當中。所以我們也要做到這種境界,心要平等、要與真空的道理相應,這樣我們做任何事情,就不會心生罣礙了。
 
 
舉難勸修(二十六)
 
無論是做學問,或是學技藝,
 
不僅要廣學,還要博究,即所謂「博而約」的道理。
 
「究」,要研究內含的真理,還要能夠匯通;
 
假使學了很多,卻不了解、通達其中真實的義理,
 
反而容易成為障礙,容易產生慢心,執一毀他。
 
第十一、「廣學博究難」。無論是做學問,或是學技藝,都要廣學。例如菩薩就要廣修五明處:第一是內明,第二是因明,第三是聲明,第四是工巧明,第五是醫方明,這就是廣學。哲學、科學、佛法、世間法,都要廣泛學習。如果能將佛法中,大乘、小乘、經藏、律藏、論藏,乃至所有的宗派,都能夠通達,就稱之為三藏法師,這樣就稱為廣學。
 
不僅要廣學,還要博究,即所謂「博而約」的道理。「究」,要研究內含的真理,還要能夠匯通;假使學了很多,卻不了解、通達其中真實的義理,反而容易成為障礙,容易產生慢心,執一毀他。
 
所以,廣學還要博究,兩者相輔相成。
 
 
舉難勸修(二十七)
 
佛經雲,眾生有六種根本煩惱:
 
貪、瞋、癡、慢、疑、邪見。
 
所以要成就道業,就要降伏我慢心。
 
第十二、「除滅我慢難」。有些人總是認為自己很優越,認為自己的身分、地位、才智…等等,超越他人,這就是一種我慢。我慢,一種是對自己的種種起傲慢,一種是對於他人的種種起傲慢;例如一位很有智慧、道德、學問的人,自己不如人家,反而還看不起他,認為他沒有什幺了不起,這也是一種我慢。
 
假使一個人有了我慢心,事業一定不容易成功。因為什幺人都看不起,目中無人、空目心高,不僅自己不肯虛心學習,也不向他人請教,又看不起人家,當然學業、事業、道業都很難成就。
 
佛經雲,眾生有六種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邪見。所以要成就道業,就要降伏我慢心。
 
 
舉難勸修(二十八)
 
佛法講「不輕末學,不重久學。」是什幺道理?
 
因為每一個人,都有過去生中的福報、因緣,
 
普通一般人看不見,
 
眾生帶著有色的眼鏡,只看到一點點,
 
看不到過去,更看不到未來,
 
所以不要輕視未學。
 
第十三、「不輕未學難」。佛法講「不輕末學,不重久學。」是什幺道理?雖然他現在什幺都不如自己,也不要看輕他,等到他將來成就了,說不定就超過自己。因為每一個人,都有過去生中的福報、因緣,普通一般人看不見,俗諺說:「鼠目寸光」,眾生帶著有色的眼鏡,只看到一點點,看不到過去,更看不到未來,所以不要輕視未學。
 
所謂「未學」,在佛法來講,就是還沒有走進佛法大門,乃至於剛剛出家,還沒有受沙彌(尼)戒,還沒有登堂入室,學戒、學定、學慧、學六波羅蜜…等等,這就是未學。
 
雖然是未學,我們也不能輕視他,因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不但人有佛性,乃至一只小蟲子、小螞蟻、小狗…等,都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是未來諸佛,我們不能自高自傲,看不起一切眾生。他現在沒有開始學習,好象是不如自己,等到他一接觸,精進用功,就有可能成就聖道,所以要「不輕未學」。
 
 
舉難勸修(二十九)
 
沒有悟道,一百歲還是凡夫眾生;
 
若是悟道證果,七歲的沙彌也是聖人,
 
值得大眾禮拜、供養。
 
所以,沙彌雖小不可輕。
 
佛法講,有四件小事物不能輕視:
 
第一、火小不可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點點火苗,稍不注意,整座高樓大廈,都會被它焚燒殆盡。所以火小不可輕,它會使人喪身失命、損失財物。
 
第二、太子雖小,不可輕:在古代,皇帝是世襲制度,由皇太子繼承皇位。在歷史上,有些皇太子六、七歲、十幾歲的時候,就當了皇帝,君臨天下,所以太子雖小不可輕。
 
第三、龍小不可輕:一般人以為現在是科學時代了,怎幺還談龍?以前有一位居士問:現在已經進步到太空科學時代,人造衛星到太空去,也沒看到天上的人;潛水艇在海底照相,也沒看到龍宮,哪裡有天上的人?哪裡有龍宮?這是不知道,我們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境界,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所看到的都不一樣;例如,對人類來講,白天看得見,晚上看不見;但是有很多動物,白天看不見,晚上才看得見。這幺看來,在這同一個空間、時間裡面,是白天還是晚上?你能夠找出答案嗎?這個問題,如果開悟了,或是得了甚深禅定,就能夠知道。
 
「龍小不可輕」,龍剛出生時,看起來像一條小蛇,沒有什幺了不起;可是龍雖然很小,他能夠起風、下雨,有種種的神通變化,所以龍小不可輕。
 
第四、沙彌雖小不可輕:有人看到小沙彌,以為他是小孩子,沒有什幺了不起,就看不起他。其實,小沙彌一樣可以證羅漢果。佛經中講,最小的沙彌,均提沙彌,七歲就證到羅漢果。還有印度阿育王時代,也有小沙彌精通三藏,具足種種神通變化。又如中國的悟達國師,十幾歲就能講經說法,聽法者每日萬余人;唐朝詩人李商隱,曾寫一首詩贊歎悟達國師:「十四沙彌能講經,沙彌說法沙門聽,似師之齡只執瓶,不在年高在性靈。」沒有悟道,一百歲還是凡夫眾生;若是悟道證果,七歲的沙彌也是聖人,值得大眾禮拜、供養。所以,沙彌雖小不可輕。
 
 
舉難勸修(三十)
 
要保持平等心,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一般人往往帶著有色的眼鏡看待他人,
 
因而產生種種的分別、執著;
 
所以佛法告訴我們,人人都有佛性,
 
要能心行平等,不可以貌取人。
 
第十四、「心行平等難」,要保持平等心,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一般人往往帶著有色的眼鏡看待他人,因而產生種種的分別、執著;所以佛法告訴我們,人人都有佛性,要能心行平等,不可以貌取人。
 
不論是世間法或是出世法,都不可自恃甚高、看不起別人;有句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就是指對於他人,不可以用目前的情形來評定他的一切,或許將來時節因緣一到,他會有一番作為與貢獻,所以不可隨意輕視他人。
 
菩提覺法樂 涅槃寂靜樂
(一)961104
 
 
從過去到現在,每一個宗教都講修道,而且標榜自己的道最高。很多人聽過「盲人摸象」的故事,卻不知道這個故事出自於佛經。由於每個人的主觀意識不同,對於事情的看法、認識也就不一樣;就像盲人沒辦法見到象的全貌,摸到象鼻就說象似一根竿子,摸到象耳就說象似一把扇子……雖然是同一只象,卻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因為他們只說對了象的一部分。這就如同世間人看事情,由於每個人的角度、定位不同,看法就不一樣,各說各話,沒有辦法見到事物的全貌,對於修道的見解也是如此。佛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心是超然的,對於道就一目了然。
 
道在哪裡?道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不假絲毫造作,如《圓覺經》講無「作、任、止、滅」四相,才能契悟本心。「作」是指作意,例如觀想日輪、觀想月輪、觀想佛像,都是屬於作意;吾人本具的心性,非作可致。「任」,指隨緣任性;吾人之本心,非放任可致。「止」是止息諸念,將心念停止在一個地方,止觀就是把心念止在一處,如觀想日輪,就把心專注於日輪的觀想上,這都是佛法中的方便法門。「滅」者,寂滅是也;滅色歸空,欲求圓覺,亦不可得。「作、任、止、滅」是欲求圓滿覺性的四種病態,真正的修道必須遠離作相、任相、止相、滅相,因為這念心不能有絲毫造作。《金剛經》雲:「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我們這念心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寂然無為。例如,念佛要「能所俱空」,念而無念,念了以後不執著念佛的人、所念的佛號;持咒要持而無持,沒有能持之心、所持之咒。因為念佛、持咒都是方便法,一切都要歸於自性。
 
自性就是菩提心、涅槃性,不僅要入涅槃寂靜,更要發菩提心,定慧等持。假使坐在這裡百思不想,只是定境、只是靜,這只是止,不是道。心念停止不動,就如禅宗所說的「死水不藏龍」,所以除了寂然不動以外,還有靈明不昧的心性。靈明不昧,是每個人都有的靈知靈覺,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就是靈知靈覺。眾生雖然有靈知靈覺,但是不知道淨化、保養這念心,吃喝玩樂、追求名利財色,乃至於造作種種惡業,心中了毒,自己害了自己,實在是對不起自己。大眾要了解,清淨心才是自己,慈悲心才是自己。
 
經雲:「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自己的心造作出來的,不是真正的境界,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每個人都會經過幼年、少年、青年、壯年,最後會老、會死,眾生將每一階段都執為實有,把四肢、五官、美丑、高矮、胖瘦都當作實實在在的境界,其實這都是虛妄的境界。在沒有死之前,哪一個階段是自己?平時不知道淨心、定心,不知道檢討、反省,等到生病或是命終之際才後悔莫及。
 
欲界有情,有飲食、YIN欲、睡眠等種種欲染,產生造作、執取、占有,就無法脫離欲界。色界有情,雖已遠離欲界YIN、食二欲,仍有質礙,因此把所見所聞當作實有,執著這種幻境而迷失本心,不知外在一切是虛妄的,就很難出離色界。三界中最高的是無色界,無色界天是修四空定的果報,由於這類眾生但有心識,把心安住在深妙禅定當中,仍然無法超脫三界。
 
如何才能離開欲界?檢討、反省,化掉自己的貪心、瞋心、癡心,就能離開欲界。所以要在這念心檢討、淨化,依根解結,依自己的六根化除當中的六結。如果分別心太重、執著心太重,就會產生仇恨、取捨、排斥、斗爭。因此,日常生活中要「見境不生貪愛,於理不生分別」,看到外境,知道是好,心中沒有貪心、沒有執取心、占有心,就是「見境不生貪愛」。「於理不生分別」,理,就是菩提心、就是覺性。理是菩提之理、涅槃之理,這念心始終如一面明鏡,常寂常照、常照常寂,寂然無為、寂然不動,就能感而遂通。
 
凡夫眾生只知道動,不知道靜。靜坐時,這念心要寂靜無為,堅住在覺性上,一念萬年,萬年一念。這念心要耐得住寂寞,耐不住寂寞就坐不安穩,始終想到解七以後的事,有這個念頭就是生滅。如果現在功夫用上路,心裡根本就沒有解七的念頭。為什麼?因為始終堅住覺性、寂然不動,這才是自己的真生命。
 
「安身立命」,如何安身?如何立命?這念心與菩提心相應、與寂滅心相應就是無量壽,十天、半個月,乃至於幾十年,一剎那就過去。所謂「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這才是最究竟的快樂。
 
 
 
 
(二)961111
 
 
諸佛菩薩以禅悅為食,我們想要成佛、成菩薩,一定要在心地上用功,否則所修的法門、所做的善事都只是福德,福德雖好,用盡就沒了。《六祖壇經》講:「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世間人不了解這些道理,以為做善事可以「將功折罪」,其實,善、惡沒辦法抵消。善,一定受善報;惡,一定受惡報。雖然如此,但盡量多做善事,念念都是善法,生生世世受善報,惡報沒有機會現前,也等於將功抵過,只是過失還在,並沒有折抵掉,並沒有消滅。修福歸修福,福報沒辦法滅除自己的罪業,因此從現在開始,身口意三業要保持清淨,不但保持清淨,而且要知道慚愧、忏悔,藉由打坐,化掉心中的雜念,滅除妄想、煩惱,福慧雙修,就能得解脫,超凡入聖。所以禅坐有無量的福報、無量的功德。
 
〈永嘉大師證道歌〉也講得很清楚:「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布施包括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布施、供養、救濟有無量的福報,如果執著這個福報,僅是「生天福」,到天上去享受福報,最後「勢力盡,箭還墜」,福報享盡時,猶如往虛空射箭,等到沒有後力了,箭又墜墮下來,所以「招得來生不如意」。
 
修善雖然有無量的福報,即便享福的時間很長,福報總會結束,所以修行要福慧雙修。六波羅蜜中有般若波羅蜜,般若是空性,做了善事,要能所俱空、三輪體空──不執著布施的人、布施的對象及所布施的財物,因為這些都屬於生滅法、緣起法,屬於有相法門。六波羅蜜的前五度是事,般若波羅蜜是理,每一度都要用般若波羅蜜來觀照三輪體空,然後空也不執著,最後歸於本心,這是佛法所說的真理,這就是智慧。
 
佛有三種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佛是「三智圓明」,這三種智慧我們都要修。怎麼修?要三惑漏盡,漏盡見惑、思惑、無明惑。打坐也是在漏盡這三種煩惱,真正坐到好香就能漏得盡。但是,平時沒有基礎、沒有下功夫,要想在禅堂坐一支好香也不容易,就像參加學校的考試一樣,平時就必須有充分的准備,如果等到考試時才練習,不要說金榜題名,要及格都很困難。
 
修行也是如此,平時就要用功,不是一年打一次禅七就好,平時有空就要靜坐,腿功是練出來的,要練得很柔軟,否則,不可能不酸、不麻、不痛。第二,坐下來要收心、攝心,要保持正念,要知道無念、無住、無為的道理。如果平時不知道這些道理,到了禅堂才修習,就不容易相應。明白道理,在平時也練了功夫,有一點點相應了,然後來打禅七,那就是錦上添花。諸位參加禅七就像是在考試,考及格了,每一位都是佛門龍象,都能成佛作祖。所謂「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心裡沒有一點點煩惱、無明,就及格了,這種及格唯有自己知道。
 
 
 
 
(三)961118
 
 
在禅堂靜坐七天雖然辛苦,但是有很多好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沒有造惡業,得到無量無邊的清淨功德。雖然沒有大徹大悟,或多或少也會有一些體悟,如果能坐到一支好香,那就更可貴了。
 
修行要在平時,平時沒有用功,在禅堂也不容易相應。平時用了功,在禅堂聽到一言半句,很快地就心開意解,或者坐到一支好香,「修行億萬劫,悟在剎那間」,這臨門一腳是很殊勝的功德。所謂「有前前,才有後後」,以前沒有聽過這些道理,沒有朝這個方向努力,以致於走了遠路,吃了種種苦頭;現在與心地法門相應,過去的歷程也不能說沒有一點幫助。由於以前經過一番摸索、磨煉,經過種種痛苦、沖擊,現在聽到這個無上法門,世間的一切就能很快地看破、放下,如果沒有過去的發心、努力、磨煉,哪有今天?所以「有前前,才有後後」,過去吃的苦沒有白費,現在明白、確定了,不會再走遠路了。心地法門是一條菩提大路,悟了心法,就明白一切法不離自性,一切法都銷歸自性,能修一切善法而不執著一切善法,始終如此。
 
釋迦牟尼佛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自言沒有度一個眾生,因為「能所俱空」、「說而無說」。如果說自己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心中還是存有眾生的念頭,攀緣心還是存在,並不能與無為法相應。如果認為自己說了種種法門、成就種種功德,那還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仍然是眾生。心當中一法不立,才能契悟菩提心、涅槃性。
 
佛陀講因果、講事理,乃至於一切教化行門,都屬於方便法,最終是一法不立。開悟的境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喝水只有自己才能體會,所形容的種種味道、種種感覺,別人無法了解。所以,佛法是實踐的心法。
 
人是以心為根本,心沒有依靠,就覺得空虛、煩惱。一般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事業失敗或受到一點折磨,就感覺被逼到走投無路,這個心禁不起一點考驗。我們明白心才是根本,清淨心、菩提心、不動心、覺心才是自己,只要時時刻刻安住這念心,就會愈來愈平靜,超越了時間、空間,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這時候才知道佛法的可貴、人生的可貴,不會消極、悲觀,更不可能去自殺。所以要想救世間、救人類,先要救心,只有佛法的道理才能救大眾的心。
 
人,一是色身,一是心理。想要使身體健康、自在,必須修福報,福報就從修善法而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切法都是有因有果,要想改變自己的環境就應多修善法,要知道惜福、修福。惜福是節流,修福是開源,惜福、修福很重要。這些屬於有為法,有為法不執著即是無為法。無論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都在自己當下的這念心。這念心悟了,一切法都是佛法;這念心沒有悟,雖然很努力誦經、打坐,還在起煩惱,佛法又成了有為法。誦經的目的是在淨心、定心、明心,是在對治妄想,是在啟發這念心性,這是誦經最重要的目的。一般人不容易領悟這些道理,認為「誦經有功德,可以消災、延壽,可以保平安」,雖然是有功德,但這是退而求其次,只是在事上追求,並不了解理的重要。打坐也是有事有理,除了在事上調身、調息,更要在理上契悟,要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安住在覺性上,才能明心見性。
 
 
 
 
(四)961125
 
 
修學佛法的次第就像在世間求學一樣,有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等階段。例如:受三皈、五戒,這是屬於人道的學校;修十善,就是進入天道的學校;修四谛,是羅漢的學校;修十二因緣,是緣覺的學校;修六波羅蜜,是菩薩的學校;在禅堂打坐,頓悟自心,直了成佛,就進入了諸佛的學校。修行學佛不是求得什麼,而是心愈來愈清明,愈來愈有智慧,這就是進步。要經常反省檢討,煩惱、妄想有沒有減少?身口意是否清淨?能不能坐到一支好香?
 
要達到如來的境界,先要懂得善調身心,調心不起、調口無過、調身不犯。「調」是對治、調整。打坐時,不起心、不動念,不但惡念不起,連善念也不起,安住在無念當中,就是調心不起。調口無過,講話不要有過失,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言、不绮語。佛經記載,如來不打妄語,所以有廣長舌相、有梵音聲相,這都是生生世世修來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其解。為什麼有這種功德?因為不打妄語,口無過失。調身不犯,身體不做殺盜YIN的事,有這種過失要趕緊慚愧、改正。覺悟的人自己能管理自己,調心、調口、調身,調就是對治習氣、管理自己。
 
修行過程中,要行自利利他的菩薩道,自利是自己達到身、口、意三業清淨。我們在禅堂練就一番功夫,找到一條心路,就能夠肯定自己這一生的方向及應該做的事,否則只知道吃喝玩樂、追求名利,這樣的人生毫無意義,死後與草木同朽。人,除了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還有心靈的世界,這三者都很重要。知道修心、修道,生命就不一樣了。
 
這個世界是眾生的惡業和善業夾雜所成就的世界,要想變成淨土,不要在外面追求,「心淨佛土淨」,只有心清淨才能使之成為淨土;如果心裡充滿貪、瞋、癡、慢、疑、邪見,絕對找不到淨土。
 
佛典裡有「琉璃王滅釋種」的記載,琉璃王滅釋種是源自於前世的因果。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琉璃王對釋迦族心懷仇恨,後來琉璃王強盛了,率兵要滅絕釋迦族人。神通廣大的目連尊者知道琉璃王要趕盡殺絕,於是就選了釋迦族的五百個童男、五百個童女,以神通將他們送到天上去避難。戰爭結束後,目連尊者到天上取回五百個童男、童女,但是這些人都已經化成了血水,這是在劫難逃、業果難逃。
 
自己造了業,什麼人都幫不上忙,只有自己檢討、反省、改過,才能消業。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業是自己造作,必須自己忏悔、改過,才可以消業、轉業。心清淨即是淨土,心惡就是地獄、畜生、餓鬼,心善就是天堂,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所以,不要走遠路,更不可走錯路。
 
 
 
 
(五)961202
 
現在很多人都想統領世界,有的國家甚至在世界各地設立飛彈基地、軍事基地,一旦國與國之間競爭起來,難免會產生戰爭。想統領全世界,是宏大的抱負,但是先要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大學》裡很有系統地講修身、修心,講三綱領、八條目,就是內聖外王的道理。三綱領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與自利利他、覺行圓滿的道理一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從過去到現在,想要統領天下、治理天下,第一步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
 
假使國家的領土大、人口眾多、事情繁瑣,想把國家治理好並不容易。「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要想當一國的領導者,先要齊其家。自己的家庭只有幾口人,占地不過數十坪,如果連家庭都治理不好,如何統理國家?這是儒家的思想。儒家的大同思想、佛法的人間淨土,都是要把整個國家變成淨土,乃至將全世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都變成淨土,這就要修菩薩行,這是大眾的責任。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一個家庭治理不好,不能怪學校、社會,應該自我檢討。做父母的吃喝玩樂,孩子自然有樣學樣;父母經常吵架、打架,怎麼可能教好兒女?要管理好家庭,就要修身,父母要以身作則,以良好的身教、言教引導子女。如何修身?在佛法來講,父母有慈悲心,身、口都沒有不好的行為,進一步受持三皈五戒,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必然和諧。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不但要修正行為,還要正心,心要端端正正,不要黑心、偏心、狹心、惡心。心如何才能正?「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無論是做人或是做事,都要以誠信為根本。儒家說:「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所以心念要真誠,誠意才能正心。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心念要誠,必須知見正確;知見不正確,意識就會顛倒、模糊。所以禅宗祖師說:「只貴汝知見,不貴汝行履。」修行首重正知見的確立,做人處事也要有正確的觀念和見解。「知」很重要,知見要清淨、端正。儒家的倫理道德、尊師重道是正確的觀念,如果身為師長的人做不到,怎麼教得好子弟?
 
正確的知見、清淨的智慧如何產生?「致知在格物」,這就是重點。格,是改革;物,是心當中的煩惱、物欲、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儒家的思想與佛法有相通之處,原則上、本位上都是以心為根本。格物,就是除去心中的煩惱、物欲,衣食住行要適可而止,革除心中的貪念,去除貪財、貪色、貪名、貪吃、貪睡、貪利的習氣。要檢討、反省,檢討心中有沒有貪瞋癡;口,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言、不绮語;身,不造殺、盜、YIN。有了過失知道立刻改進,這念心就光明了,人格就建立起來,就能增長福報。
 
禅七是以無為法、以心為根本,契悟菩提心、涅槃性。心要達到清淨,就必須「致知格物」,慚愧、忏悔、改過,回光返照,照見五蘊皆空,也就是把煩惱照空。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要統領世界,「格物致知」是一個起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大學》裡的八條目。佛法雖然是出世法,但也不離開世間法。
 
什麼是出世?什麼是世間?《六祖壇經》講:「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正見就是解脫,看看自己有沒有正見?「邪見名世間」,如果心念都在邪見、愚癡當中,就是世間人。身、口、意三業清淨,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就是聖者,不要另外去求聖。佛經講:「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一切都要從因當中努力,不是在果上求。沒有種因,哪裡找果?種了因,果報自然會現前。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法也不離開我們當下正知正見的這念心、這念覺性。
 
禅七當中不論有沒有坐到一支好香,這段期間的用功都不會白費,每一位都有清淨的功德,清淨心就是佛。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坐在這裡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看到什麼境界都不理它,這就是智慧佛;這念心如如不動,一坐下來,一天、兩天、十天……,一年、二年、十年……都不起心動念,這就是如如佛。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就是真佛住世。所以,要想成佛、成菩薩,都不能離開這念心。大家要有信心,相信過去的佛是如此成佛,未來的佛也是如此成佛,十方諸佛都是如此成道、成佛,過去的人做得到,我們也可以做得到。靜坐就是要淨心、定心、明心,不論外面有什麼動靜,自己都要能堅住正念、隨順覺性,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上一篇:王雷泉教授:《摩诃止觀》提要
下一篇:王雷泉教授:《法華經玄義》提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