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
郭元興
發菩提心,是大乘佛教區別於小乘佛教的一個根本出發點。這個概念在初期大乘經如《寶積迦葉會》、《無量壽經》等中已明顯地提出,隨著大乘空宗、有宗、密宗教義的發展,它的含義越來越豐富,而在菩薩行和一切密宗的修法中提高到極重要的地位。
菩提心的意義,據龍樹的解釋是:“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論》卷四十一)。在《金剛經》中,佛告須菩提,發趣菩薩乘的人應當發起這樣的心,所有一切有情之類我當都使他們在無余依的妙涅槃界中而證涅槃。這一段話在《金剛經》的最早注釋《無著金剛論》(隋達摩笈多譯,西藏亦有譯本)中就判為發心住。
公元411年來華的昙無谶在譯完《涅槃經》以後,續譯有《菩薩地持經》。
這一部書即後來所謂《十七地論》(《瑜伽師地論》中的《菩薩地》)。其中第二品為《發菩提心品》。品裡說,菩薩最初發菩提心是一切正願的正始,能攝受一切正願。這初發心是菩提的根本,是大悲的所依,也是菩薩學的所依。關於發菩提心的性質、種類、緣、因、力、退失、堅固、利益等,這些在書中才開始作了一個系統的說明。六世紀中行世的《大乘起信論》(據《長房錄》說為公元554年真谛譯,但晚近中外學者多考證它為漢土著述,並非譯本),在中國佛教各宗的理論構成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它提出三種發心之說,一、信成就發心,二、解行發心,三、證發心。
後代的解釋,以這三種發心配於菩薩的五十二位,即是以信成就發心配於十信、十住,以解行發心配於十行、十回向,以證發心配於十地;前二發心屬凡位,後一發心屬聖位。就由這一種理論發展出第六識發心和第八識發心的分別,以為凡位的發心是第六識發心,而聖位的發心是第八識發心。
六世紀中的慧遠(523~592)著《大乘義章》十四卷,分五聚二百四十九門(今本二十卷,存四聚二百二十一門)。書中《淨法聚》篇有發菩提心義一門,分發心體相為三,即相發、息相發和真發。他以“相發”配《起信論》的“信發”,在種姓位;以“息相發”配“解發”,在解行位;以“真發”配“證發”,在地上位。又廣開為六種發心:一、想發,屬外凡;二、信發,屬十信;三、解發,屬習種姓;四、行發,屬種姓位;五、觀發或道發,屬解行位;六、證發,屬地上。他認為發心的因起次第是這樣:菩薩先要親近善友,得聞正法(生死大苦,涅槃至樂之法),因聞法而生信、慧(即信此正法,知此正法),因信、慧而生大悲,欲拔濟眾生於生死大苦;因信、慧而生大慈,欲授眾生以涅槃大樂;但欲度人先需自度,由此發起大菩提心(《大乘義章》卷九)。
公元七世紀中玄奘游學印度回來,大量翻譯瑜伽系的根本論典,發菩提心的意義在有關論典(如《瑜伽師地論》和《顯揚聖教論》等)中得到更詳明的介紹。
他門下記述師說加以發揮,也備極精審(參看《顯揚聖教論》卷二、卷八,《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卷四十七、卷五十,以及窺基《瑜伽略纂》、遁論《瑜伽師地論記》等)。
公元716年來華的善無畏(637~735)在所譯的《大日經》中特別提出關於菩提心的解釋。從此以後,經中關於菩提心的解釋文字就常為後來顯密各家所引用,如蓮花戒(八世紀人)所著《廣釋菩提心論》(宋施護譯)和《菩提心觀釋》(據藏譯本為蓮華戒著,宋法天譯)等。經中說佛果一切智智的因是菩提心,它的根本是大悲,它的究竟是方便。它解釋說,什麼是菩提呢?它就是對於自心的如實地了解,也就是無上正等菩提。這裡,“如實地”就是“按照真實情況”的意思。下文又說,虛空自性就是心的自性,心的自性就是菩提的自性,所以心、虛空界、菩提(三者)無二,也不應為二。因此,想了解菩提的,就了解自己的心性好了。本經關於菩提心的解釋基本上和《菩薩地》所說菩提心是大悲等流(卷三十五)和《大智度論》所提出的心相常清淨故如虛空相常清淨(卷四十一)意義相同,但本經認為使菩提心清淨的過程(即證覺的過程)為了解自心的過程。這就使菩薩行由積集福智資糧的外部行修轉變為認識自心從而開顯自心(菩提心)本具功德的過程,這是顯密義理的一個重要分歧之點。發菩提心由此取得了新的意義,“捨離菩提心”成為真言行者四波羅夷之一(《大日經》具緣起)。
由金剛智(719年來華)和不空所宏揚的金剛頂宗以菩提心即大圓鏡智,纥哩達野心,眾生內心,不動如來或金剛薩埵。本宗修法以淨菩提心為圓明月輪,
從這個月輪中開顯出佛果的德相、眷屬和佛土。所謂發菩提心也成為月輪觀的一個組成部分。後代密宗特別結合《大乘起信論》的證發心之義而成立了第八識發心一說。
此外,在西藏方面,墀松得贊王時(742~797在位),佛智足的弟子佛密入藏傳《大日經》法,同時有法稱入藏傳金剛界法,這些法門的經文內容和善無畏、金剛智在漢地所傳的大體相同。但由蓮花生和無垢友在西藏所傳的大圓滿法則對於菩提心的意義有深刻的發揮。這一派關於菩提心的理論,無垢光(1306~1363)曾總結為《法界寶藏論》一書,其中分品論述菩提心具足一切相好,菩提心遠離一切作意修習和因果,菩提心無所不攝,菩提心中一切任運成就,菩提心中無二,一切法於菩提心中本來解脫等等,而這個菩提心是一切眾生所本具的,由此得出不假作意修習亦即是佛的結論。從這一派的理論看來,所謂發菩提心就是本具三身的任運顯發,發心和證果已經無二無別了。
如上所述,發菩提心在大乘初期只是當做一種根本性質的願心,後來教義發展,才賦與菩提心以具體的意義(特別是堅慧著《大乘法界無差別論》,說菩提心就是自性清淨心),這一層在密宗的經論中得到更深刻的發揮,一方面豐富了菩提心的內容,同時也使發菩提心的意義起了變化。發菩提心在後代密宗儀軌中成為必須具備的儀式。在普賢阿阇黎(不空之師)所集的受《菩提心戒儀》(不空譯)中舉出的發心次第是:禮佛,運心供養,忏悔,受三歸依,受菩提心戒。這個發菩提心的內容就是有名的五大願,所謂“有情無邊誓願度,福智無邊誓願集,佛法無邊誓願學,如來無邊誓願事,無上菩提誓願成”。在稱誦這五大願之後再誦受菩提心戒真言,印相用金剛合掌。不空傳承系統中各種修法儀軌開頭一部分差不多都具備這個次第。在西藏的密宗修法中,發菩提心也是每一部儀軌中不可缺少的開端,但多采用自密部經典中選出的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