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刻蜀版藏經
中國漢譯佛教典籍以一大藏經數千卷的規模來刻版印行,開始於未初。開寶四年(公元九七一),宋太祖命高品張從信去益州(四川成都)計劃刻藏,經過十二年,到太宗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全部刻成,運到汴京(據說有十三萬板)。就在新創的譯經院西邊建築了印經院,藏版印刷,初印的本子恰好供給了譯經的參考。這一刻版因為刻在益州,所以通稱為“蜀版”;又因它是朝廷所刻,也稱做“北宋官版”。
蜀版藏經的印本現存的極少,國內僅有公私收藏的幾卷。照現存的印本看,是卷子式,每板(即印紙幅)二十三,每行十四字。板首另刻經題、板號、帙號小字一行。這些大概是參酌寫本款式而定的。
蜀版的內容,從金代的復刻本(即《金刻藏經》)上,可見它最初刻成的部分完全用《開元錄》入藏寫經為底本,一共四百八十帙(千字文編號為天字到英字),五千零四十余卷。它的印本於淳化二年(九九一)傳到高麗;後來麗僧守其等用它校勘新刻藏經(即《高麗再雕版》),即為“宋本”,舉出其中的缺卷,錯簡,脫文,衍字,誤收,重出等錯誤。
唐代寫經本來還有《貞元錄》繼續入藏的一部分,但在五代時候,大概這類寫經流行的區域只局限於關右一帶(見恆安集《續貞元釋教錄》序文),所以蜀版沒有將它收入。
蜀版收藏於印經院之後,譯場學僧校勘,有過幾次改訂。同時,宋代新譯入藏的經,《貞元錄》入藏的經,還有一些新入藏的著述,都陸續刻版附帶流通,因之蜀版後來印出來的本子,隨時不同。其中比較重要的,凡有三本:
第一、“鹹平本”。這是蜀版在鹹平初(九九八~)校訂以後的印本,也可謂之“蜀版初校本”。校訂是由譯場證義字學沙門雲勝主持,從端拱二年(九八九)起,到鹹平初完成,文句上改正錯誤不少(雲勝還著成《大藏經隨函索隱》六百六十卷),缺經也大部分補上了。宋代新譯從太平興國七年到鹹平二年(九八二~九九九)一共二百七十九卷,這時刻成三十帙(繼續《開元錄》入藏經編號為千字文的杜字到毂字),還有太宗所著《蓮華心輪回文偈頌》等四種五十七卷也刻成五帙,一並印行,所以這一“鹹平本”包含《開元錄》入藏經、宋代新譯經、新入藏著述三部分。徽宗崇寧初(一一○二~)惟白禅師在婺州金華山智者禅寺所見的舊藏(依《大藏經綱目指要錄》的記載)以及王古《大藏聖教法寶標目》所據的印經院本,都是這個本子。
第二,“天禧本”。這是蜀版在天禧初(一○一七~)經過再一次校訂以後的印本,也可謂之“蜀版再校本”。所用以對勘的有天壽、皇建兩院的寫經,刻版上的缺點大都得到訂正,並且依據唐玄逸《開元釋教廣品歷章》改動一些卷帙、品次。例如改《放光般若經》二十卷為三十卷,《大集經》六十卷為三十卷(分出《曰藏經》、《月藏經》單行本),又變動《摩诃般若經》、《思益梵天經》、《法華經》等品目,又用《蘇悉地羯羅經》代替了《蘇悉地供養法》等。隨同流通的除了宋代新譯和入藏著述而外,還有鹹平以來訪得《貞元錄》未入藏的一些典籍(如《千臂千缽曼殊室利經》、《法苑珠林》、《寶林傳》等,都是散刻,沒有編號)。這一印本於乾興元年(一○二二)分別傳到當時中國北方的契丹和國外高麗。
第三,“熙寧本”。熙寧四年(一○七一)印經院停辦,蜀版全部移送京城顯聖寺聖壽禅院,從此再無校改,所以印出的本子可以謂之“蜀版校定本”。這時《貞元錄》入藏經二百四十二卷連同《廣品歷章》三十卷、《貞元續開元釋教錄》三卷,陸續刻成二十七帙(仍未編號,其中各書的次第大體和《天聖釋教總錄》所載相同),另外還有鹹平二年(九九九)以後新譯經《法印經》等以及入藏著述《景德傳燈錄》等刻本,這些都隨著藏經印本流通。此本因歸寺院經理,印造較易,所以流布稍廣,元豐六年(一○八三)此本並傳到高麗。
熙寧以後,蜀版的內容還不斷有增加。因為當時譯經斷斷續續地一直進行到政和初年(一一一一~)新板就隨著陸續添刻。此外,天聖四年(一○二六),诏許天台、慈恩兩宗章疏一九三卷聯編入藏;景佑二年(一○三五)新修經錄,又有著述約二百卷編入。這些典籍或者搜集舊板,或者另刻新板,格式種種不同(有卷子、有書冊,行格疏密字跡大小更不一律),數量也相當龐大。蜀版最後的內容究竟如何,這可從它的翻版即金刻經上看出一個輪廓,大概有這樣八部分:
1.《開元錄》入藏經,五千零四十余卷,四百八十帙(千字文編號天字到英字)。
2.宋代新譯一(從太平興國七年到鹹平二年即九八二──九九九年所譯一百八十七部,二百七十九卷,三十帙(編號杜字到毂字。天禧後刪去《頻那夜迦經》四卷)。
3.入藏著述一(太宗文集四部),五十七卷,五帙(從此以下都未編號)。
4.《貞元錄》續入藏經(連目錄等一百二十七部),二百七十五卷,二十七帙。
5.宋代新譯二(從鹹平三到熙寧六年即一○○○──一○七三年所譯九十部),四百二十三卷,四十三帙。
6.入藏述二(《法苑珠林》、《景德傳燈錄》、《天聖廣燈錄》、《景佑天竺字源》、《祥符法寶錄》、《天聖釋教錄》、《景佑法寶錄》、《寶林傳》、《宋真宗注四十二章經》等約共二十四部),三百一十余卷,四十二帙。
7.宋代新譯三(從元豐元年到政和二年即一○七八~一一一二年所譯十部),四十余卷,四帙。
8.入藏著述三(天台、慈恩兩宗章疏四十二部),一百九十三卷,二十二帙。
由上列的數字,可見蜀版到北宋末年已積累到六千六百二十余卷,六百五十三帙,規模可謂宏大。但不久隨著汴京為金兵攻陷,大概就被兵火毀滅。一無所存了。
蜀版藏經是宋代閩浙私刻和遼刻、金刻以及高麗所刻各版大藏共同依據的祖本。各版開雕的年代有先後,所據的蜀版印本不同,因而內容略有出入;但它們中間的一些聯系還是可以了解的。大體說來,關於《開元錄》入藏經的一部分,金刻和高麗初雕都用蜀版初印本為據,所以它們的錯誤處很相類似。《契丹藏》據“蜀版再校本”,“福州版”和“思溪版”據“蜀版校訂本”,所以“契丹藏”改動舊版的地方,福州、思溪也同樣地改動(如《大集經》的卷帙、品次等)。從這些方面,都可看出它們的間接關系。至於《貞元錄》入藏經部分,蜀版補刻年代較晚,契丹沒有得著印本,另據北方寫經付刻,這就和福州版等所收而源出於蜀版的顯然不同,它們的關系也比較疏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