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道次第》修學漫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道次第》修學漫談 

濟 群

——2008年6月講於西園寺般若堂

  學習這件事,確實大有學問。我們現在的學習,多半是一種學院式的學習,是停留在書本知識上的學習,甚至對知識本身的掌握都不是很完整,很准確。在心行上的作用,那就免談了。這樣的學習,哪怕學得再多,過一段時間,在社會上忙一忙,可能就丟光了。因為它沒有落實到心行上,沒有轉化成內在的生命品質,所學只是浮光掠影,流於形式。尤其對在家居士來說,平日事情很多,用於學法的時間有限。如果泛泛而學,是不可能達到理想效果的。
   我不知道你們現在到底學得怎樣?僅僅考試一下,或是寫篇文章,說明不了多少問題。關鍵在於,學進去沒有?所學法義在心行上產生作用沒有?

   為什麼將《道次第》作為專修班的重要學習內容?原因在於,這部論典為我們提供了非常簡明的修學套路。通過這一引導,可以使我們擺脫凡夫心,進入解脫的軌道,成佛的軌道。
   修行的作用是什麼?簡言之,就是完成心行到生命軌道的調整,最終完成內在品質的改善。我們的起心動念,既來自於固有串習,同時也在強化這一串習。而我們現有的心行基礎就是凡夫心,就是輪回的軌道。所以,這些心念都是和六道相應的,和地獄道相應,和餓鬼道相應,和畜生道相應。再好一點的,是和人道相應,和阿修羅道相應,和天道相應。
   從心念形成生命軌道,代表著生命的因果,生命的緣起。它既是外在的,也是內在的,因為每種外在結果都是內在心行的外化。三惡道,是由內在煩惱所導致;佛菩薩,也就是由生命品質所決定。我們找到問題根源,也就知道修行的重點在哪裡,需要調整的是什麼。
   《道次第》中,宗大師為我們建立了從道前基礎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修學引導。其中的每一部分,都是通過對某個法義的思維和觀修,使心行契入其中,完成某一階段的修行。如道前基礎,是通過思維暇滿而發心皈依。然後進入下士道,通過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皈依三寶、深信業果來完成人天乘的修行。中士道和上士道,也是同樣的修學理路。

   思維法義的作用,是幫助我們建立一種認識,形成一種觀念。如思維暇滿,是幫助我們認識暇滿人身的巨大價值,認識它的難得易失。當我們學修相關內容時,對現有人身是否生起這一認識?是否真切感受到它的殊勝之處?
   如果學了《道次第》之後,關於暇滿的認識依然停留在書本上,依然是宗大師的說法,而我們僅僅是了解這一知識,知道暇滿、義大、難得這些名相,並未落實到心行去認識,並未意識到人身多麼重要。我覺得,這種學習是沒有多少意義的。
   真正的學佛,是把這一法義轉化為自身觀念,並以此返觀,對現有人身生起如理如法的認識,知道如何珍惜人身,使用人身。歸納起來,有這樣幾個步驟。其一,掌握暇滿人身的知識,知道其中究竟說了什麼。其二,將知識轉化為自身觀念,成為人生觀的組成部分。其三,以此看待自身問題,將所學觀念運用於修行。倘能按照這一次第落實,那就意味著,我們真正懂得了法義,懂得了其中內涵,而不僅僅字面的意思。也只有這樣,所學才能成為自家寶藏,而不是一些用來自我滿足的只是,或是一些向別人展示的說法。
   以上步驟中,聞思修都已具備。不是說,必須在座上禅修才是修行。《道次第》的禅修,包括觀察修和安住修。所謂觀察修,是通過對法義的思考和認識,逐步落實為自身觀念。所謂安住修,就是對法義確定無疑並進入相關心行軌道。比如學修暇滿,首先是由“人身難得今已得”的慶幸而生起珍惜之情,然後安住其中,保持這種心理狀態。
   當然,這種修行不是一次就能奏效,就能定型的。因為我們內心還有許許多多的固有串習在干擾,在搶占心靈頻道。稍不留神,又會在慣性力量中回到原有軌道。此時就需要再思考,再觀察,再用法義進行對照,直到這種珍惜之心再次提起。真正意識到,人身是今生最大的財富,是唯一可以用來改變命運的機會,必須牢牢把握,有效使用,以此成就它所蘊含的最大價值和究竟利益。
   用現在的話說,思維暇滿就是幫助我們重塑價值觀。那麼,這個價值究竟是什麼?換言之,活著的理由是什麼?若對人生沒有深層思考,反而容易找到一個打發自己的理由,比如人們常說的“為了孩子,為了家庭,為了事業,為了享樂”等等。他們認可這些理由,就能心甘情願地付出一生。當然,這種認可往往帶有“自欺”和“隨眾”的成分。所以,那些比較有思想的人就不容易滿足於這一答案,他們看到了這些理由的虛幻,也不認同其中的價值,但又找不到足以說服自己的理由。對於想要找到答案而無從知曉的人來說,這種思考是極其痛苦而無望的,不少人甚至因此走上了絕路。
   所以說,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關系到我們的安身立命之處。找到答案,也就找到了人生的究竟價值,我們才能確定自己究竟要什麼,不要什麼。所以,這是關系到整個人生的大事,也是關系到盡未來際的大事。
   通過對暇滿人身的思考,我們是否建立了與此相應的價值觀?是否找到了生命的終極目標?這是我們需要自我考量的,如果沒有確切的答案,就說明我們這一階段的學習尚未過關。

   我們對《道次第》中的任何一法,都要這樣來落實,才能使修行走上正軌,次第進入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
   下士道的修學,主要是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關於念死,論中提供了很多思考角度,使我們保持對死亡的警醒。具備這些認識後,我們還要借助思維使之轉為自身觀念,並以這一觀念看待死亡,完成心行調整。其作用在於,通過念死來放下執著,從而擺脫凡夫心和由此形成的串習。
   念三惡道苦,則是通過對這種痛苦的恐懼,達到止息不善行為的效果,進而對三寶生起依賴和信心。輪回中的每個眾生,都是無助而不能自主的。因為我們不能把握命運,不知去向何方,所以需要尋找依賴。多數人會把家庭、孩子作為依賴,這就形成了養兒防老的傳統。從目前來看,這一觀念也因種種現狀發生改變,所以人們又開始轉向儲蓄或購買保險等,以此增加安全感。但這些就能靠得住嗎?我們所要尋找的,是托付身心的依賴,是整個人生的保險,這就需要尋找可以擺脫輪回的究竟歸宿。
   《道次第》中,每一法義的思維都具有導向性。定位准確之後,還需要有量化指標,達到深信不疑的程度。如果將信將疑,或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模糊認識,是難以完成心行調整的。這個標准是什麼?比如對三惡道的思維,達標的考量,就是對三寶生起真正的皈依之心,從而止息不善行為。
   皈依,是下士道修行的重點,也是貫穿佛法修學的核心。如果對三寶信心不足,修行是不可能入門的。我們對一切教理能否如實接受,對一切法門能否信受奉行,都取決於我們對三寶的信心。有多少信心,就能獲得多少法益。所以,在《皈依共修儀軌》的觀察修部分,不僅要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還要思維三寶功德。事實上,念死和念惡道苦的目的,都是為了對三寶生起信心。如果意識不到自身處境,三寶再好,也無法引起重視。就像對健康人來說,醫術再高明的醫生,也不會覺得多麼重要。而對身患絕症的病人來說,若能出現一個治愈他的醫生,必然會緊抓不放,視為救星。也正因為如此,醫生才能對他產生作用。
   很多人念佛都不能念得相應,原因何在?一方面是對輪回的險惡處境缺乏危機感,一方面是對三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如果他覺得眼下這個地方很安全,很舒適,自然會樂此不疲地過日子。念佛,也不過是為了把這個日子過得更好一些,還是為過日子服務的。這樣的念,怎麼可能和佛菩薩相應呢?

   在下士道的修行中,念輪回苦是幫助我們生起皈依心。貫穿到中士道,則是生起出離心的必要前提。當我們說到“輪回的本質是苦”,對這個問題有多少認識?或許有人會說:天天念苦不是太消極了嗎?這個世界有越來越多的消遣和娛樂,似乎也不見得有那麼苦。
   從感覺而言,佛法也說有苦、樂、憂、喜、捨,並非一味的苦。從現象來看,“善業感得樂果,惡業感得苦果”,也是有苦有樂。那麼,佛陀為什麼又說“人生是苦”呢?這正是佛陀對輪回所作的本質判斷,所謂“有漏皆苦”。對於這一觀念,我們認識到什麼程度?接受到什麼程度?不少人擔心,這種對苦的認知會影響現實幸福,於是心存抗拒。如果我們不去想,苦就不存在了嗎?顯然,回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我們希望解決苦,就要正視人生的現實。眾生都是避苦而趨樂的,但我們能否找到一種快樂,無論何時享受都是快樂的?無論享受多久都是快樂的?倘能具備這些特點,才是本質性的快樂。事實上,我們找不到這樣的快樂。因為世間所有快樂都是建立在某種前提下,且享受到一定程度就會轉為痛苦。反之,痛苦卻是具有本質性的,若不加以緩解,我們時時都會生活在痛苦中。
   如果不吃飯,就會飽嘗饑餓之苦。在這種痛苦被緩解之前,始終都是苦的,而且會越來越苦,直到生命結束。此時,吃飯就會成為快樂,因為它使饑餓得到緩解。可見,快樂不過是對痛苦的一種緩解。當身心產生任何一種需求,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痛苦,在它被滿足前,痛苦會持續存在。而且,這些痛苦不是一次滿足就能徹底解決的。因為我們的身心會源源不斷地產生需求,制造痛苦,這就是“有漏皆苦”的本義。

   這種認知,是我們發起出離心並尋求解脫的重要基礎。說到解脫,也有不少人會感到恐慌:“現在的種種幸福,是否會隨解脫而消失?”這就需要了解,解脫究竟是什麼?《道次第》中,宗大師明確告訴我們:能解脫的是什麼?所解脫的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解脫?如何獲得解脫?
   佛教所說的解脫,就是解脫生死,解脫輪回。而生死和輪回的根源,又在於我們的惑和業。業,是由心念及言行造作的種子。惑,則是無明和煩惱,其中有見惑和思惑之分。見惑,指無明形成的種種錯誤認識,如身見、邊見、邪見等錯誤觀念。一旦見道,這些迷惑將被徹底瓦解。此外,還有很多錯誤認識產生的煩惱,也就是思惑。這就需要在見道後不斷作空性觀修,在觀修過程中,將心靈塵垢逐步去除。當所有心垢被清空,就能成就解脫,證得聖果。
   所以,解脫不是解脫外在的什麼,不是放棄所有走入山林,這只是抵達解脫的方式之一。當然,放棄是一種容易見效的重要手段,但終究還只是助緣,關鍵是在於心行調整。如果內心惑業尚未去除,即使住到月球上,一樣會煩惱,一樣會痛苦。反之,若能斷除惑業,當下就是淨土,就是現法樂住。

   當我們看清生命真相,就會知道活著究竟是為什麼,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否則,就會因迷惑而形成種種錯誤的知見、觀念和想法,並由此產生煩惱。因為觀念制造心態,當觀念出現問題,心態自然也會存在問題。
   我們每天要面對很多事情,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不論什麼方式,歸納起來,無非是正確和錯誤兩種。所謂正確,就是和事實真相相符;所謂錯誤,就是和事實不符,是盲目而充滿情緒的處理方式。以正見如實觀照,就會透徹事物真相,從而發展出智慧。反之,則會引發諸多煩惱。所以,認知心理學也是通過對認知的調整來治療心理疾病。因為這些疾病的根源就在於錯誤觀念,及由此產生的錯誤想法。
   唯識學中,將這種錯誤想法稱為遍計所執,即出於妄情而對一切現象產生妄執。世間任何一種現象的存在,都是依因待緣而起,屬於依他起。當我們面對這個依他起的現象時,往往會把固有的錯誤觀念投射其上,從而產生錯誤設定。唯識學經常舉的例子就是:黑夜中把繩子誤以為蛇,嚇得魂飛魄散。再如我們所熟悉的“杯弓蛇影”,也是同樣的例子。其實,凡夫的整個認識都存在這一問題,都是帶著有色眼鏡在觀察世界。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被自身經驗和觀念處理過的,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
   我們想要解脫,首先要擺脫這種錯誤觀念的束縛。怎樣才能擺脫?這就必須發展出如實見。所以在今後的學修中,還要將重點落實到對正見的掌握,以及將正見轉化成止觀的禅修上。整個佛法的學習,無非就是學解脫、學慈悲。三藏十二部典籍,八萬四千法門,最終都是幫助我們完成這兩大任務。其中,又以解脫為本,因為慈悲就是解脫的延伸和圓滿。當我們獲得解脫之後,看到無量眾生還在飽受痛苦,發願解救他們,把自己獲得的解脫經驗告訴他們,就是菩提心,就是慈悲的修行。在具備解脫能力之前,這種慈悲都是不圓滿的。
   佛教所說的涅槃,也不是指死後的境界,而是一種息滅。在我們內心,有貪的火,嗔的火,癡的火。這些無明之火不斷燃燒,在我們的相續中形成一種強大串習,進而導致種種煩惱。當煩惱現前,心就會陷入其中,面對的是煩惱,感受的也是煩惱。我們看待任何人,任何事,都是這種煩惱的投射,使生命在躁動不安的狀態中不斷制造輪回。
   涅槃,就是對煩惱的徹底止息,對輪回的徹底止息。那我們又是靠什麼力量去止息呢?就是靠空性慧,空性觀修。而空性所呈現的,就是一種寂靜、喜悅、祥和。這種寂靜不是沒有聲音,而是一種內在力量,這種力量是安靜而強大的,會源源不斷地散發出喜悅,也就是解脫之樂,涅槃之樂。

   我們通常所感受的快樂,只是一種粗糙、易變的感覺,是身心渴求被解決時產生的滿足感。但我們要知道,凡是依賴外在得到的快樂,都是暫時的,不究竟的,必然帶有負面作用。因為在依賴過程中,內心又會形成相應的串習。當串習形成而依賴對象又失去時,串習就落空了,無處安住了,於是就惶惶然不可終日。人們依賴上班來打發時間,一旦退休,就心無所屬,百般無聊。人們依賴家庭來寄托感情,一旦愛人變心,就身心崩潰,備受傷害。這樣的例子還可以舉出很多,凡是給我們帶來傷害的,都是我們曾經依賴、曾經在乎的對象。
   這種痛苦,正來自我們內心形成的串習。沒有這種依賴的串習,無論世界怎麼變化,都無法對我們造成傷害。我們沒有使用電腦前,沒有形成對電腦的依賴前,沒有誰會說:“少了電腦就不會過日子。”可對現在的很多人來說,電腦已是生活、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道具。一旦離開,輕則感覺不便,重則心生失落。為什麼電腦會變得這麼重要呢?關鍵就是內心形成了依賴電腦的串習,而這種串習需要得到滿足。
   任何串習都代表著一種需求。這種需求不是與生俱來,也不是從天而降,是我們逐步培養起來的。當一種需求出現,我們就以相應的方式予以滿足,並因此產生快感。一旦快感消失,我們又會為了得到快感而不斷重復這一過程,最終形成串習。可是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那個依賴已久,甚至被我們視為自身一部分的東西沒了,真是要命的打擊。
   不少人因為失戀而痛不欲生,其實,在沒有遇到對方前,獨自一人是不是就那麼痛苦呢?是不是就活不下去呢?顯然不是。為什麼曾經擁有再失去之後會如此難以忍受呢?問題就在於,他們在戀愛過程中已形成依賴的串習。當這種串習足夠強大,就會像膠水一樣,把我們牢牢粘在上面。這時再要分開,自然會感到撕心裂肺的痛苦。
   現代人為什麼浮躁不安?就是內心有種種力量湧動,總是想著:我要干什麼,我該去找誰。這些念頭,正來自無明制造的串習。觀修的作用,就是使串習不再有現行機會,就像火,沒有木柴就不會繼續燃燒。所以在佛法修行中,見性始終核心所在。

   生活中,每個人都是在強大的串習中,商人有商人的串習,學者有學者的串習,藝術家有藝術家的串習。這種串習就像磁場一樣,影響著各自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甚至我們與生俱來的相貌。要和這些串習斗爭,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因為串習來自長期的培養,不僅僅是心理力量,一定程度之後還會物化,轉化為力量巨大的生理習慣。所以,我們面對串習時往往身不由己,就像老象溺泥,不能自拔。如果我們不願任其擺布,勢必發生激烈沖突。要想在斗爭中取勝,一方面需要毅力,一方面還需要善巧,需要有效的方法。《道次第》所提供的,就是幫助我們調整心行的引導。從正確認識到形成觀念,然後再用正確的觀念思考問題,由此調整不良串習,從而改善生命品質。
   你們學了一年《道次第》,只能算是這門課的一年級,應該繼續二年級、三年級的學習。如果能在三年內把《道次第》按以上要求學好,今後就有能力學修任何一部經論,就懂得怎樣認識並應用這部經論。
   《道次第》不僅對佛法作了綱領性的歸納,更包含著一種方法、一種規則。從這個意義說,三藏十二部典籍、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用《道次第》來統攝,可以按以上所說的步驟學修。在掌握《道次第》的基礎上,或是繼續學習中觀、唯識,以此加強正見;或是繼續學習《入菩薩行論》等,以此深化對菩提心的實踐。這樣修行,將是一條成佛的直接路線。
   如果覺得聽過《道次第》就算完成任務,並不懂得怎樣運用,那還是停留在知識層面。即使再學其他種種經論,那也不過是在知識上增加一些知識,依然不會對心行產生影響,依然不會起到學佛的作用。久而久之,就會對修學失去信心。再或者,就是跑來跑去,以為自己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法門而已,卻不知從自身尋找問題。那樣的話,再好的法門,對你也是沒辦法的。
   目前,整個教界多數都是這個情況,雖然學一些佛教知識,做一些佛教事業,但用心仍是凡夫心的延續,並未因為學佛而改變。因為心行基礎沒有改變,學得再多,也感受不到法益。到最後,甚至對法的興趣也會逐步失去。作為在家居士的學習,因為時間有限,更要講究效率。而《道次第》就是一部最簡明的引導,值得我們大大用心。直接針對心行存在的問題,逐一認識,逐一解決。

   此外,教界還普遍存在不得要領或偏執一端的問題,這兩種情況也是因為缺乏完整的修學套路。傳統的修學方式,往往是跟隨一個師父。但在明眼師長難得一見的今天,這種個人化的方式會導致很多弊端。遇到一個念佛的師父,他告訴你要念佛;遇到一個誦經的師父,他告訴你要誦經;遇到一個持咒的師父,他告訴你要持咒;再遇到一個參禅的師父,他告訴你要參禅。如果不懂得將這些修法納入整個修學體系,必然會無所適從。
   作為佛法修學,是存在一個普遍規則的。我們首先要了解這個規則,具備這個基礎,才有能力繼續學習任何法門, 才不會出現偏差。否則,過早的一門深入往往會帶來片面甚至錯誤的認識,就像盲人摸象那樣。雖然也摸到了,但只是局部而已,對整體依然一無所知。甚至會因為對局部先入為主的印象,從此放棄對整體的探究,這是很可悲的。
   在今天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可以接受的知識太多,沒有一定的消化能力,看得越多,可能越茫然,越無從下手。所以,首先要把框架建立起來,然後才知道,這一法門屬於整個修學體系的哪一部分,應該從什麼樣的角度,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修學。也正因為如此,近年來,我始終在提倡《道次第》的學習,目的就是幫助大家認識這種普遍規則。
   最後,將以上所講的修學步驟作一歸納:一是准確理解法義,二是形成人生觀念,三是以此認識問題,四是調整不良串習,五是重復正確心行,六是改善生命品質。我希望,專修班的學習不要淺嘗辄止,而應繼續深入。按照剛才所說幾個步驟,把每個修法真正落實到心行,真正運用起來。

 

上一篇:黃夏年教授:佛法本身最有科學精神
下一篇:呂澄居士:僧肇的思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