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二二頁:
庚九、念(分二:辛一正念法身;辛二兼顯淨土) 辛一、正念法身(分二:壬一征;壬二釋) 壬一、征
這個是講到「十門分別」(二○三頁),分別清淨法身的第九段,講到「念」,這「念」當中有二段:「辛一、正念法身;(辛二「釋其平等」,應該要改成「兼顯淨土」;二二四頁最後一科的「辛一」兼顯淨土,要改成「辛二」。)辛二、兼顯淨土」。是說我們在憶念佛陀,有憶念佛陀正報的法身,跟憶念佛陀依報淨土這二種方法,這個地方是講「念」,「念」佛的「法身」、念佛的淨土。首先我們看第一段的「正念法身」,這當中有「征」跟「釋」。先看「征」問的地方:
若諸菩薩念佛法身。由幾種念應修此念?
「菩薩」應該要經常憶「念佛」陀的法「身」,來培養自己心中的願望。在培養這個願望、憶念佛陀的法身,有「幾種」憶「念」的方式,菩薩應該如何的「修」學?這個地方是講到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有二個:第一個是念佛的法身,第二個念佛的淨土,這個地方是講法身的憶念方式,提出這個問。這以下我們看解「釋」:
壬二、釋(分二:癸一長行;癸二頌) 癸一、長行(分二:子一標數;子二列釋) 子一、標數
第六六卷
解「釋」當中分二段:第一個「長行」,第二個偈「頌」。「長行」當中先「標數」:
略說菩薩念佛法身。由七種念應修此念。
「菩薩」要經常「念佛」的「法身」,這當中有「七種」的憶「念」方式。「念」這個字,有二種意思:第一個是明記不忘的意思,就是對於佛的法身能夠安住不動,不要忘失;第二個,這個念有歸順、依靠的意思,就是我們經常思惟、觀察佛陀的功德。當然這二個是相互作用,你一定先觀察以後才安住的,所以這個念有明記不忘,也有歸順依靠的意思。好,我們看這以下的解「釋」:
子二、列釋(分七:丑一法自在轉; 丑二由其身常住; 丑三由最勝無罪;丑四由無有功用; 丑五由受大富樂;丑六由離諸染污; 丑七由能成大事) 丑一、法自在轉(分二:寅一長行總明;寅二頌更別簡) 寅一、長行總明
這以下提出了七種憶念佛陀法身的方法,第一個「法自在轉」,先作一個總說:
一者,諸佛於一切法得自在轉,應修此念,於一切世界得無礙神通故。
憶念佛陀的法身,第一個是總相的憶念,就是我們要思惟「佛」陀在「一切」的因緣當中,是「得自在轉」的。這個「自在轉」的意思是說,佛陀的明了心性是無所障礙的。我們凡夫的心是境來轉心,比如說你現在很有福報,你的心中有很多的善業,有布施、持戒的善業;但是你的心受著環境的影響,你的福報在這個地方可以表現,在另外一個地方福報就表現不出來。我們凡夫跟阿羅漢也是這樣,阿羅漢的功德力,受著時間、空間的障礙,不能在一切法得自在轉。佛陀的心是轉變外境,我們的心是外境轉變我們,所以這個地方自在跟不自在的差異在這裡。所以我們在思惟佛陀功德的時候,就是佛陀的功德是不受一切時空的障礙,在「一切法得自在轉」,所以說「於一切世界得無礙神通故」,他能夠在「一切」的「世界」;二乘人跟菩薩的神通,都是有所局限的,不能夠產生這種無障礙的神通。所以我們在憶念佛陀的時候,我們要相信:佛陀不管是在何時、何處,他一定有能力救拔你。你看《地藏經》上說:乃至於你墮入到地獄,你只要能夠憶念一句佛號、一句菩薩的聖號,都能夠產生解脫,這個佛的功德是何時何處都能夠產生加持力的,沒有中斷的。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在憶念佛陀的時候,要有這一個概念。這是一個總說,這以下就提出一個問題。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看第二二三頁,佛陀法身的功德是自在轉,他有能力能夠救拔一切的眾生,但是事實上有很多的眾生並沒有解脫生死,繼續在生死當中流轉,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個地方,無著菩薩講出一個偈頌:
寅二、頌更別簡
此中有頌: 有情界周遍,具障而阙因, 二種決定轉,諸佛無自在。
佛陀的清淨法身,面對「周遍」世界這麼多的「有情」眾生,佛陀的內心當中具足強大的加持力,但是有四種因緣佛陀不得自在:第一個「具障」,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有這個障礙:第一個是煩惱障,你內心當中放縱你的煩惱,佛陀救不了你,這件事情不能做,你一定要做,說你一定要跳火坑,誰也沒辦法,所以你放縱你的煩惱不加對治,佛陀不得自在;第二個業障,你造作謗法跟五逆的重罪,有這種罪業的遮障,佛陀也不得自在,有業障;第三個報障,你說你到了地獄、餓鬼、畜生,你要聽聞佛法就有困難,這個果報體的障礙,佛陀也不得自在:具足煩惱障、業障、報障,不能見佛聞法這件事情就有遮障了。第二個「阙因」,你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又沒有重大的罪障、又沒有粗猛的煩惱,但是缺少見佛聞法的因緣。見佛跟聞法的因緣是不同的:見佛的因緣,來自於對佛陀身口意的歸依,比如說你經常每天有定課,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歎、心中的發願,你經常能夠拜佛念佛,你在未來的生命當中,你就比較可能會見到佛陀,因為你栽培了一個見佛的因素,就是三業的歸依;聞法的因緣,是來自於成就三乘的善根,就是你能夠成就聽聞佛法、如理思惟,產生一種智慧的善根。所以你看之前性公的朋友沉先生,他很真誠的誦《金剛經》,感招釋迦牟尼佛的現前,但是釋迦牟尼佛並沒有為他說法,因為他很虔誠的歸依,但是他缺乏三乘的善根,所以佛陀沒有為他說法。所以這個見佛跟聞
他滅了法的因緣是不同。總之,假設我們缺乏具足這樣的因緣,諸佛不自在的。第三個「二種決定轉」,這「二種」:第一種你造業決定,就是你過去煩惱的勢力很強烈,一方面現前的環境又具足,你一定要造業,這樣子諸佛是不自在的。你看琉璃王,琉璃王要滅釋迦族,釋迦牟尼佛以他的神通力遮止了三次,結果都不能遮止。這是為什麼呢?他決定要造作,諸佛不自在,這是第一個造業決定。第二個得果決定,琉璃王釋迦族以後,釋迦牟尼佛就說:這個琉璃王七天之內,必定生身墮入地獄。佛陀當然是沒有瞋心,但是他得果報決定的時候,諸佛不自在,就是造業決定、得果決定的時候,這四種因緣,諸佛是不得自在的。這個地方古德解釋說:這樣子講的話,在我們修行當中,我們所歸依的佛陀到底是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這個地方我們就必須清楚。佛陀在我們修行當中,扮演一個增上緣的角色,而不是扮演親因緣。就是你內心的自覺功能,是你整個修行的一個主導者,佛陀是扮演一個增上緣的角色。比如說:你今天種水果,葡萄的種子產生葡萄,蘋果的種子產生蘋果,你這個種子是主導者;但是旁邊的陽光、水分,產生一種催化的作用,這個叫做增上緣。簡單的說,佛陀只能夠影響我們,他不能改變我們,真正能夠改變我們的,是我們要聽聞佛法、如理思惟,內心產生一種自我覺照的功能,這種功能生起的時候,才能夠真實的改變你的命運,外在的加持,是扮演一個影響的助緣而已,所以這個地方要知道。所以說「有情界周遍」,但「具障而阙因,二種決定轉,諸佛不自在」,這樣講,我們就很清楚的知道諸佛菩薩,在我們的修行當中,他所扮演的定位在哪裡。
丑二、由其身常住
我們憶念佛陀的法身常住。
二者,如來其身常住,應修此念。 真如無間解脫垢故。
我們要經常憶念佛陀的法「身」是經常的陪伴在我們身邊,為什麼呢?因為佛陀法身的「真如」理體,是「無間」斷的「解脫」一切障礙。「無間斷」的意思就是說,佛陀的真如法身,不會被整個妄想所間斷。譬如說這個法身菩薩,他所證悟的真如,還會被妄想所間斷;但是佛陀的「真如」,是「無間」的「解脫」一切的妄想遮障。這個地方就很重要了,我們要經常相信佛陀法「身」是「常住」的,這個對我們是很重要的。很多人都說:末法時代,念佛法門會愈來愈興盛。其實這是有它的道理,因為這個聖道門在修學的時候,要依止很多的條件,譬如說你要修止觀,你身體要健康;你要能夠息諸緣務,要有道場能夠護持你,你本身還要有一點福報力,要能夠安住得下去。但是末法時代,修習唯識止觀、天台止觀,那個二十五方便的因緣,慢慢慢慢,東缺一個、西缺一個,很難具足了。但是念佛法門不同,因為你念的是佛陀的法身,大功德法之所莊嚴,這種大功德法,不管是正法的一個好的環境、或是像法的環境、末法的環境,佛陀的法身不會因為眾生的因緣變化而變化的。你在正法時代憶念佛陀,跟末法時代憶念佛陀的功德是一樣的,是完全一樣的。為什麼?因為你所憶念佛陀的法身,是沒有變化的。所以這個地
方,我們要知道,經常憶念佛陀的法身是常住不變的。
丑三、由最勝無罪
三者,如來最勝無罪,應修此念。 一切煩惱及所知障,並離系故。
我們應該要思惟,佛陀的法身是離開「罪」過的,因為佛陀完全的遠離「煩惱障」跟「所知障」這二種的「系縳」。我們知道,離開遮障這個是很重要的,菩薩要先離過,才能夠修善。因為你造了善法,你又累積了罪業,到時候你善法的功德表現不出來,因為罪業產生遮障,你修很多善法,但是表現不出來,它把你的善法蓋住了。所以你一定是修善還要離過,你的功德才能夠表現出來,所以這個地方也是很重要,思惟佛陀的法身是離過的。
丑四、由無有功用
四者,如來無有功用,應修此念。 不作功用,一切佛事無休息故。
我們應該要思惟佛陀的法身,是任運生起的、沒有作意的,所以說「佛」陀成辦「一切」利他的「事」業,是沒有「休息」、而且沒有偏私的。
丑五、由受大富樂
五者,如來受大富樂,應修此念。 清淨佛土大富樂故。
我們應該要思惟佛陀的法身,他能夠「受」用廣「大」財「富」的安「樂」,有種種資具的莊嚴,「清淨佛土」具足廣「大」的「富樂」,能夠施捨有情的緣故。我們目前所修的淨土法門,大部分都是憶念這第五個──思惟佛陀清淨國土的廣大莊嚴,對這個佛陀自在的功德、解脫的功德憶念得比較少,偏重在第五個「受大富樂」。
丑六、由離諸染污
六者,如來離諸染污,應修此念。 生在世間,一切世法不能染故。
這個地方講佛陀的變化身,佛陀的身心「離」開「染污」雖然示現「世間」的八相成道,你看到佛陀有結婚、生子,受用種種的五欲;但事實上佛陀的內心是「不」受「染」污的,你應該要作這樣的思惟。
丑七、由能成大事
七者,如來能成大事,應修此念。 示現等覺般涅槃等,一切有情未成熟者能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脫故。
佛陀為什麼要示現在人世間呢?主要的是要「成」辦弘法利生的「事」業,所以佛陀「示現」成佛乃至於入「涅槃」,使令「一切有情」眾生:善根「未成熟」的使「令成熟」、善根「已」經「成熟」的使「令解脫」,佛陀能夠成辦廣度眾生的事業。這樣子講,前面的三個是講到
法身的自體,後面的四五六七,是講到法身的作用。
癸二、頌(分二:子一顯七圓滿;子二勸應修念) 子一、顯七圓滿
這個地方的偈頌分二段:「一、顯七圓滿;二、勸應修念。」先說明第一個:
此中有二頌: 圓滿屬自心,具常住清淨, 無功用能施,有情大法樂。 遍行無依止,平等利多生。
這個地方把前面的七個功德作一個總結。「圓滿」,這個「圓滿」是一個總說,佛陀具足圓滿的功德;「屬自心」,這個「屬」就是隨順,佛陀的功德是隨自心轉,佛陀是境隨心轉的,佛陀的心是不受環境的障礙。第二個「具常住」,佛陀的法身是常住的,經常跟我們在一起。第三是「清淨」的、離垢的。第四是「無功用」的,他能夠任運的生起。第五個「能施有情大法樂」,「念佛方能消宿業」,的確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能夠消除遮障,增長福報。第六「遍行無依止」,佛陀的心在世間上活動,但是又無所著。第七「平等利多生」,以平等心廣泛的度化眾生。
子二、勸應修念
一切佛智者,應修一切念。
前面的七種功德,是「一切佛」皆須具足的,具足智慧的菩薩,應該要如是的來憶念佛陀的法身,這個地方作一個總結的勸修。
辛二、兼顯淨土(分二:壬一廣淨土相;壬二釋其受用) 壬一、廣淨土相(分二:癸一征;癸二釋) 癸一、征
在念佛法門當中,我們發覺顯教跟密教在憶念的時候有所不同:你看密教,他偏重在念佛的法身,念佛正報的功德;顯教比較偏重在憶念佛陀的依報,淨土的功德。我們看藏傳佛教,他以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當本尊的時候,他比較去憶念文殊菩薩、本尊菩薩他心中有什麼願力、他心中有什麼理想,你以佛心為己心,以本尊的理想來當作自己的理想,產生三密的加持。在中國顯教的淨土宗,念佛的時候,我們很少會想到阿彌陀佛有什麼理想,很少。但是我們很在乎阿彌陀佛所在的淨土,七寶池、八功德水、種種的解脫安樂的這種環境,所以這個地方有所不同。所以無著菩薩,在念佛的法身以後,也兼顯佛陀依報的淨土,因為顯教的大乘,偏重修淨土法門。
復次,諸佛清淨佛土相雲何應知?
說明這個法身所依止的「淨土」,應該怎麼了「知」呢?我們看這以下的解釋:
癸二、釋(分二:子一引經序說功德;子二釋成十八圓滿) 子一、引經序說功德
這當中有二段:「一、引經序說功德;二、釋成十八圓滿。」先說明這個淨土的功德,我們看論文:
如《菩薩藏百千契經.序品》中說: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無量方所,妙飾間列,周圓無際,其量難測,超過三界所行之處,勝出世間善根所起,最極自在淨識為相。如來所都,諸大菩薩眾所雲集,無量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常所翼從。廣大法味,喜樂所持,作諸眾生一切義利,蠲除一切煩惱災橫,遠離眾魔,過諸莊嚴,如來莊嚴之所依處,大念慧行以為游路,大止妙觀以為所乘,大空、無相、無願解脫為所入門,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寶花王之所建立大宮殿中。
可參考《大正》四八,頁三七五: 色、形色、分量、方所、因、果、主、輔翼、眷屬、住持、事業、攝益、無畏、依處、路、乘、門、依持等圓滿。
這以下他引用《華嚴經》的〈序品〉,來說明佛陀所依止的這個淨土的莊嚴。「《菩薩藏百千契經》」,這個是說明《華嚴經》,這個「百千」就是十萬,具足十萬偈頌的《華嚴經》,在「〈序品〉」當中曾經提到這個淨土的莊嚴,無著菩薩把它引出來。它這個地方等於是跟下一段配成十八種的圓滿莊嚴,十八種相,我們就根據本論的配套來說明。第一個講到色相莊嚴,「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這個「薄伽梵」就是講佛陀的法身,他安住在什麼地方呢?在一種「最勝光曜」的「七寶」宮殿,
感應也好、跟的淨土感應也好,第一個受益的都是光明。佛陀在顯神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光明來照射你。在《無量壽經》上說:眾生得到佛陀的正報乃至於依報的光明所照射,能夠產生一種調柔的功德,身心調柔。你看一個人心中妄想很重的時候,他的心很剛強,很剛強就很難為他說法。所以這個時候,佛陀先放光,把他剛強的個性轉成調柔,這個是光明的功德。第二個形像莊嚴,「無量方所,妙飾間列」。這個形像就是說這個宮殿,它的形成有很多的樓閣、寶樹,還有種種的水池圍繞而產生的一個莊嚴,這個講形像的莊嚴。第三個數量,「周圓無際,其量難測」。這個宮殿的四周是一望無際的,它的面積數量不是我們肉眼所能夠去測量的,那是無邊際的一個數量。第四方所莊嚴,「超過三界所行之處」,這個宮殿的莊嚴,它不是在三界的范圍之內,它是離開了三界,三界以外的莊嚴。第五「勝出世間善根所起」,這個地方講因相,因果的因,因相。我們一般凡夫的善根,你說你布施也好、持戒也好,都夾雜了這個「光曜」等於是光明。為什麼講「最勝」呢?因為佛陀的光明是沒有障礙的,比如說日月的光明,遇到了牆壁就產生遮障;但是佛陀的光明是沒有遮障的。具足這種光明的宮殿,它能夠「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一般的宮殿有所謂的常光跟放光,一般性的光明可能只有一由旬,乃至於只有四十由旬;但是當它有特殊的因緣要說法的時候,它「放大光明」,能夠「普照一切」的「無邊世界」。所以前面的「最勝光曜」,是指光明的本質;這個地方「普照一切無邊世界」,是說明光明的量。所以這個地方講到色相莊嚴,在整個顏色當中,光明是最重要的。我們看一般人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欲令法音宣流變現所作。所以這個依報的國土,是由正報的心所變現的。「如來所都」,這個是講主,主人的主,主莊嚴。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這個宮殿的主人是誰呢?是佛陀。這個很重要,極樂世界跟天界最大的不同,天界有很多很多安樂的資具,但是他的主人是天王,這就完蛋了,天王不能為你說法,他只能帶著你一起放逸而已,所以這個宮殿再怎麼莊嚴,它的主人很重要,因為有佛陀的住世,所以「如來所都」。第八「諸大菩薩眾所雲集」,這個地方古德的意思是說輔翼莊嚴。說佛陀如果是在穢土出世,現出比丘相,他旁邊大部分都是比丘、比丘尼,屬於聲聞眾;但是佛陀在淨土的時候,旁邊「所雲集」的都是大菩薩──、愛見煩惱,在因地的時候有雜染,所以招感果地的功德,自然是沒有這樣的莊嚴;所以這樣的莊嚴是出世間的,它是跟真實的菩提心、空正見這種大乘善根所引生的,不是世間的善根所起的。果相莊嚴,「最極自在淨識為相」,這個宮殿怎麼有的呢?是佛陀的「自在淨識」所變現,就是一念清淨明了的法身的心性所變現出來,說是阿彌陀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種大菩薩。第九眷屬莊嚴,這是講天龍八部。無量「天、龍、藥叉」,這個「藥叉」,就是能夠飛行的鬼神。「健達縛」,「健達縛」是樂神,帝釋的樂神,他能夠彈奏很多樂器。「阿素洛、揭路荼」,「揭路荼」,就是大鵬金翅鳥。「緊捺洛」,「緊捺洛」也是樂神,前面的健達縛的樂神,是彈奏樂器的樂神;這個「緊捺洛」是屬於歌舞的樂神。「莫呼洛伽」,「莫呼洛伽」是蟒神,大蟒蛇的蟒神。「人、非人等」,這個「人」就是二只腳的尊貴身;這個「非人」就是四只腳的,或者沒有腳的這種色身的。天龍八部之「所
翼從」,這個地方古德解釋說:天龍八部,除了天以外,大部分都是三惡道的眾生。那怎麼能在淨土呢?所以這個地方古德說:其實這個天龍八部,都是佛陀的法身變現出來的,為了護持正法所變現出來的。第十任持莊嚴,「廣大法味,喜樂所持」。前面的一到九,它的莊嚴比較偏重在福德的莊嚴,福德──放大光明,有種種的佛陀、菩薩、天龍八部的圍繞,這樣子會產生一種安樂的果報,福德。這以下第十到第十三,就偏重在這個出世的解脫。說我們今天住在這個充滿光明的宮殿有什麼好處呢?「廣大法味,喜樂所持」,你在這個宮殿安住,你會產生一個「廣大」的大乘「法味」,有這種大乘的「喜樂」,來滋養你的法身,你就覺得每一天每一天法身不斷的增長。第十一事業,「作諸眾生一切義利」,你說你產生這樣的法樂有什麼好處呢?它能夠成辦眾生出世的解脫,其實整個淨土的施設,主要是要成辦眾生的出世善根。第十二攝益,「蠲除一切煩惱災橫」,我們在這樣的宮殿安住,就會覺得煩惱慢慢的淡薄、內心種種的罪障慢慢的消滅,這種攝益。第十三無畏,無所畏懼,「遠離眾魔」,你在這個宮殿安住的時候,能夠遠離天魔的干擾。到這個地方,是偏重在智慧的莊嚴,前面是講到福德,這個地方講智慧。到這個地方是偏重在果地的莊嚴,這個宮殿它的果地有福德、智慧二種莊嚴。這以下從十四到十八,講到因地的莊嚴。這個因地的莊嚴,我們要從下面講起,先看第十八的「」,這個「」就是我們二空真如所相應的一念心性,在《楞嚴經》上說不生不滅的本性,它不能依止大寶花王之所建立大宮殿中」,這個地方講依持的莊嚴,就是說這麼一個莊嚴的宮殿是怎麼建立的呢?是根據「大寶花王大寶花王
生滅心來建立的,依止一種二空真如所相應的──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而建立起來的,這「」。所以你看菩薩,很多菩薩的座騎都是野獸、動物來表法,沒有一尊佛像是坐動物的,絕對沒有,所有的佛像一定是坐蓮華,表示佛陀的法身,一定是在因地的時候依止清淨心而建立起來的。所以這個地方是說明整個宮殿的依止處,是「大寶花王大寶花王」之所建立。當然有了一念的心性還是不夠的,你要找到門,我們看第十七,「大空、無相、無願解脫為所入門,無量功德眾所莊嚴」。一念心性要趨入的門,是先修習空觀,雖然我們講遍計本空、依他如幻,但是菩薩剛開始成就法身,是先緣諸法的總相,證得空性而成就的。所以這個宮殿所進入的門,是「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脫門」。第十六乘,你找到門,你必須要能夠找到一種前進的動力,要有乘,「大止妙觀以為所乘」,你要不斷的修習止觀、正念真如,以我空、法空的智慧,來消滅心中愛取的煩惱,這不斷的串習,這種止觀的串習,你找到門,你要不斷的前進,這個前進,以止觀來當作前進。看第十五的道路,「大念慧行以為游路」。前進要有一個引導者,以這個念跟慧來當做我們前進的一個引導者,這個念就是心中的願望,慧就是智慧,要以菩提心跟空正見,來當做止觀的前導。第十四「過諸莊嚴,如來莊嚴之所處所」,等到我們止觀成就以後,修習種種的波羅蜜,來莊嚴這當中所有宮殿種種珍寶枝末的莊嚴,「過諸莊嚴」是講六波羅蜜,講到這個住處的莊嚴。這個地方講到淨土的功德。
子二、釋成十八圓滿
如是顯示清淨佛土,顯色圓滿、形色圓滿、分量圓滿、方所圓滿、因圓滿、果圓滿、主圓滿、輔翼圓滿、眷屬圓滿、住持圓滿、事業圓滿、攝益圓滿、無畏圓滿、住處圓滿、路圓滿、乘圓滿、門圓滿、依持圓滿。
這個地方無著菩薩引用《華嚴經》的〈序品〉,來說明淨土的莊嚴,要我們如實的觀察。
壬二、釋其受用
復次,受用如是清淨佛土,一向淨妙,一向安樂,一向無罪,一向自在。
古德用常、樂、我、淨來配套這四種。我們去「受用」佛陀的「淨土」,產生一種「淨妙」,清淨的功德;第二個「安樂」,遠離身心的痛苦,這是樂;第三個是「無罪」,這個「無罪」是常的意思,遠離身口的過失,不被妄想所間斷;第四個「自在」,「自在」就是我能夠隨心自在的成就種種的功德。這個地方是說明這個依報國土,是具足常樂我淨的大般涅槃四德。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
淨土的莊嚴,在念佛法門當中講得很詳細。我個人在修學佛法的過程,我剛開始出家,前十年的時間,我花了幾乎所有的時間在修習空觀。這個空觀的感受,給我們一種寂靜的感受,在這種寂靜的感受當中,我們覺得生命減少很多的遮障,雖然在廣大的煩惱跟業力之下,我們的生
命是如此的無助;當我們的生命跟空觀合在一起的時候,的確我們找到些許的安穩。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就是說,當我在念這句佛號的時候,我很難把這個佛號的味道,很難對佛號產生歸依。當然我們會覺得這個地方出現了問題,因為你從大乘佛法當中也知道:一個大乘佛法的菩薩,太重視空觀的時候,對於大悲心、對於修善,就產生了一定忽略的作用。後來我請教了幾個大德善知識,其中一個老和尚對我影響很大,他要我誦《法華經》,後來我很虔誠的誦《法華經》,從這當中的幾段經文,得到很大的感動,後來我從空性當中,重新產生其他的作用出來。那個時候,我再去讀淨土的經論,看到功德莊嚴,就產生歡喜心,以後念佛的時候,對佛號的歸依就出現了。所以我覺得說:修習淨土的人,一定要兼修聖道門。一個人對功德莊嚴不生好樂,我保證你佛號念不好,不可能念得好。因為這個佛號,它跟功德莊嚴是相通的,開合的不同。古德說:開出來是極樂世界的依止莊嚴,合起來就是無量光、無量壽的佛號。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菩薩要能夠歡喜莊嚴,那你一定要對這個諸佛的妙有,要產生一定的作用。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空觀對我們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我們運用的不好,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經驗,不是說大家一定會有這樣的情況。就是這個空觀,是人人要經過的過程;但是你如果在空當中,產生一定的活動,而不是產生一個停止,在空當中要能夠活動。你看古德說:「猶如日月不住空」,這句話講得好,日月在空中是活動的,你看它白天的時候在東邊,晚上的時候跑到西邊去。太陽是怎麼樣?活動,在空中活動。那這個空的真理,最怕你停在那個地方,完蛋
了,死水不藏龍。就是說這是一個過渡時期,但是如果你有志於求生淨土,你會不會往生淨土,有一個重要的指標,你把《無量壽經》拿出來讀,你把《阿彌陀經》拿出來讀,你讀了以後對淨土的依正莊嚴不生好樂,完全沒有感覺,你跟淨土的因緣大概就很難建立起來、很難建立起來,因為你們之間沒有產生交集。你看到淨土的經論,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正報莊嚴、依報莊嚴,內心產生極度的好樂,你來生往生淨土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這個地方,你都不用神通,你只要觀察你內心的狀態,你就知道你生命的趨向是往哪一個方向。所以我們為什麼先設定目標,就是說,為什麼我在空中的時候我能夠跑出來,因為我的目標不是安住在這個地方,所以我用目標來檢查的時候,我知道我的過程出了狀況,還好我趕快找很多善知識,把我的狀態講出來說,我不是要這樣的狀態,但是我目前現在這種狀態,應該怎麼辦?後來善知識告訴我:誦《法華經》。後來產生一定的效果。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看到菩薩的莊嚴,他是以空性作基礎;但是他在空性當中,建立了福德、智慧二種莊嚴。所以菩薩對空觀是非常需要,但是你要謹慎小心。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我回答幾個問題。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佛可以令眾生在念佛的時候,把功德施給眾生嗎?還是令眾生在念佛號的時候,開顯他自性本具的功德?
答:佛陀可以把他的福德資糧加持給你,讓你滅罪生善;但是佛陀不能開顯你本具的功德,沒辦法,佛陀不能把智慧的善根布施給你,不可以!我們看到很多的感
應故事:哪一個人見到佛陀,佛陀用光明照攝他、用神通加持他,诶,他把你的遮障消滅了。佛陀不可能用神通讓你開悟,不可能!除非為你說法,你聽到佛法以後,你如理思惟,心中產生一個覺照的功能,解脫。所以從智慧的栽培角度,佛陀是扮演一個助緣的角色、增上緣的角色,你自己善根的栽培是最重要的。所以,說這個人念佛的時候開悟了,那表示這個人善根本身就栽培很強。所以說念佛是可以消業障,但是要能夠真實的悟入諸法實相,必須要佛陀為你說法才可以的。
問:法師在上次的課程當中提到,佛陀法身是依止二空真如之智(法師補充:這個二空真如,我們不要講智慧,二空真如是一個理體,它是一個無為法;智慧是有為法,它是可以栽培的。你昨天的智慧跟今天的智慧不一樣,是不是!你明天的智慧跟今天的智慧也不一樣,智慧是不斷的增長。但是你所依的體是一樣的,真如不能講增減,所以這個真如是一個理體。)依止真如理,發起大願,轉識成智,是以願導行。請問法師:我們凡夫在因地所發的願,是依止回向文這樣念,好象不像阿彌陀佛因地經過佛陀教導而發的願,我們這樣子發願是否能夠成就?
答: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他的發願是從法身菩薩的時候開始發願;所以我們地前所發的願跟地後所發的願是不同的。地前所發的願,那是比較偏重在成就佛的法身;但是成就初地以後,他所發的願,是偏重成就佛的變化身,這個地方不同。我們剛開始在地前所發
的願,偏重在成就佛法身自體的功德,先到法身的地方;但是初地以後,那個時候開始成熟眾生、莊嚴淨土,你剛開始發願成就一期的變化身。所以阿彌陀佛那個時候發願,是在法身的時候發願。
問:地藏菩薩的因地不斷的發願,我們凡夫成佛也要這樣發願嗎?
答:當然是要不斷發願。菩薩,會有很多的挫折,但是一個菩薩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放棄希望。你可以有一時的遮障,但是你對未來的生命放棄了希望,那你就跟阿羅漢一樣,阿羅漢就是對未來沒有希望,阿羅漢對生命是不存希望的,他是極度悲觀主義者。所以一個菩薩心中失去了理想的時候,他的菩薩道是沒有辦法走下去的。那你拜佛是為了什麼拜佛?你持戒為什麼持戒?你失去了一個遠景,你這個菩薩道怎麼走下去呢?比如我現在有病痛、現在的環境不如我的意,都沒有關系,這個都是一時的因緣,生命會改變的;但是一個菩薩不能放棄你的願望,所以這個菩薩是不能捨棄願望的,這個地方要注意。
問:請法師慈悲,什麼是眼前活計?
答:眼前活計就是說,六根跟六塵的接觸,眼睛看到的色法、耳朵聽到的聲音、心中想到很多很多的法塵,這個都是眼前活計。這個眼前活計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呢?我們如果平常不產生觀照,我們一天的心思,就在這個六根六塵的因緣當中,耗損掉你所有的精神體力,這叫眼前活計。眼睛聽到色法,開始分別,都是向外攀緣,你一天當中所有的精神體力,就在這個六
根六塵接觸的當下,把你的能量耗損殆盡;你說有理想,那也是空有一點理想而已。所以這個地方說眼前活計跟行菩薩道有什麼差別?行菩薩道也不能離開色聲香味觸法,也是要跟人群接觸的;但是他多了一分的觀照力。你說我從現在開始,眼睛不看東西了、耳朵也不聽聲音了,不可能離開眼前活計的,你逃避也沒有用的;重點是你面對眼前活計的時候,你用什麼樣的智慧來觀照、來引導你自己把它通過去?眼前活計是不能離開的,那重點是你如何能夠「無住」。所以,大家要用功的地方就在這個地方,每一個人都有眼前活計:你活在你的眼前活計、我也活在我的眼睛前活計,你活在你的六根六塵、我活在我的六根六塵;但是當眼前活計跟二空真如合在一起的時候,你就會找到一個生命的出路了。如果眼前活計跟二空真如分開的時候,你出不去的,你絕對出不去的,你找不到門的。所以說這個眼前活計跟二空真如把它合在一起的時候,你就會找到生命的出路,當然這是你觀照的智慧。
問:法師開示說:煩惱有分別起的跟俱生的,請說明這個分別是如何斷?俱生的如何轉?
答:這個分別起,就是我們的妄想變現出來的。比如說你在打一個妄想,這個妄想去想到你親愛的人,你產生貪愛的煩惱;你去想到你的怨家,你產生了瞋心:這個煩惱就是分別心生起的。你分別心不動,這個煩惱就自動消失掉,這個是要斷的。但是你心中都沒有起分別,你內心當中還有一個俱生的煩惱,這個就是俱
生,它不必等待分別就具足的,這個時候就是要轉,轉識成智,當然這個是初地以後才轉,但是你要先有這樣的認知。所以煩惱有的是俱生,有的是分別,不過我們剛開始所對治的是分別,對治分別的煩惱。
好,我們今天就上到這個地方。我們再一次課程,就把全部的《攝大乘論》都講完。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