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五九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五九卷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九八頁,「乙九、彼果斷分」。
 
第五九卷
 
本論的作者無著菩薩,把大乘的因果分成十科,這十科當中,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是分成三個重點:第一個是甚深見,第二個是廣大行,第三個是究竟果。這個「甚深見」是講前面的二科──「所知依」跟「所知相」,它的重點是在說明大乘的緣起,從大乘的角度來觀察生命的緣起,說明「萬法唯識」的道理,說宇宙的萬法是我們一念心識所變現的,離開了心識就無有少法可得。這樣的緣起論,簡單的說就是「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我們從緣起的角度來說:就是說你剛開始起了一個惡念,或者是貪欲、或者是瞋恚,這個惡念在心中一次一次的造作,就會累積很多的種子,這個種子成熟以後,就變現三惡道的果報讓我們來受用,這叫做「心生則種種法生」。反過來從還滅的角度,當我們忏悔、對治,哦,這個惡念慢慢慢慢消失了,這個時候三惡道的果報也慢慢消失了。所以說從緣起的角度,你應該要清楚外在的世界,是我們內心的世界所變現出來的,這是一個菩薩道的修學者,必須要這樣子來觀察生命。從這樣一個萬法唯識的道理,菩薩生起了二種的功德力:第一個是誓願力,第二個是觀照力。這誓願力就是說,我們在行菩薩道之前,你剛開始要發願,要發清淨願,你應該要設定一個生命的目標。我們都知道,每一個行為都會有一個結果,但是這個結果出現的時候,不一定是你要的,所以我們必須要設定目標。我們以一個人的一生來說,四十歲!四十歲之前當然受過去的影響,但是四十歲以後,你就深受今生的影響。我們可以這樣子講,在四十歲之前,你對生命不滿意──你對正報的身心世界不滿意、你對外在的環境不滿意,那表示你前生根本沒有設定目標,你就是跟著感覺走。如果你四十歲以後,你對你的生命還是不滿意,那表示你今生也沒有設定目標,雖然你修習了很多善法,但是你不知道你要什麼!所以「萬法唯識」的意思就是說,生命是可以由你的內心來創造的,過去不等於未來;但是你沒有設定目標的時候,你就會深受過去等流習性的影響,一個人沒有設定目標,你就很難從過去當中跳脫出來,你就是活在過去。所以菩薩道是先發願,然後這個功德才出現;不是說這個功德出現了,我們才發願,不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了解到生命是由內心所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未來希望變成一個什麼樣的生命?我希望到淨土去,在那個地方悟無生忍,然後回入娑婆成就佛道,這些你都必須要做好你生命的規劃。就是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第一個你要真正的發起清淨的願力;第二個,你應該要生起觀照力。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我們身口意有過失,要隨時用觀照力來調整自己。在本論當中的觀照,主要有二個:第一個是遍計本空,第二個是依他如幻。這個遍計本空是觀察一切法的本性是畢竟空,一切法的本性沒有真實的我相跟法相可得,我們講我空、法空的真如。雖然本性是空,但是因果絲毫不爽,我們的每一個行為的造作,都會招感一種果報,所以古人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我們從空觀當中,來消滅心中的執著,從因緣觀的假觀當中,來啟發我們自己的願力,積功累德成就種種的功德莊嚴。所以說我們在菩薩的「甚深見」當中,我們成就了菩薩的二大根本──誓願力跟觀照力,這二個就是所謂的菩薩種姓。從甚深見開始以後付出行動,「廣大行」,從第三科到第八科總共六科,都是在講六波羅蜜的妙行,菩薩從六度當中,積集福德跟智慧二種的資糧。前面的甚深見跟廣大行,這個是屬於大乘的因地;這以下的二科──第九跟第十科,就正式講到大乘的果地功德。好,我們看《講義》:
 
乙九、彼果斷分(分二:丙一結前問後;丙二標釋正答) 丙一、結前問後
 
這個地方,先「結前問後」,再「標釋正答」。我們先看「問」的地方:
 
如是已說增上慧殊勝,彼果斷殊勝雲何可見?
 
我們前面講到菩薩的「增上慧」學,菩薩的慧學,從遍計本空角度,主要依止無分別智觀察二空的真如理,這樣的一個智慧是特別的「殊勝」,非聲聞人所能比的,所以叫做「增上慧殊勝」,這個地方講過了。「彼果斷殊勝雲何可見?」大乘的果地功德,本論當中講到二種功德:一種是斷德,一種是智德。這個地方先講到大乘「斷」德的「殊勝」,我們應該怎麼了知呢?提出這個問。這以下整個內容,就是回答「彼果斷」的相貌:
 
丙二、標釋正答(分二:丁一略標體相;丁二廣顯轉依) 丁一、略標體相(分三:戊一牒前出體;戊二成立其相;
 
戊三重釋一一) 戊一、牒前出體
 
「正答」當中分二科:第一個是「略標體相」,第二個是「廣顯轉依」。先作一個簡「略」的說明,「略標體相」當中又分成三段:「一、牒前出體;二、成立其相;三、重釋一一。」我們先說明「斷」德的「體」性:
 
斷,謂菩薩無住涅槃。
 
菩薩在修行的時候,經過誓願力、觀照力、行動力,先發願,然後用觀照不斷的調整自己,然後在人事因緣當中修福修慧,菩薩得到的第一個功德,就是大乘的「斷」德。菩薩經過這樣的修行,有什麼殊勝的果報呢?就是「菩薩」的「無住涅槃」。我們先解釋什麼叫「涅槃」,「涅槃」在舊的翻譯當中,羅什大師是翻譯成「不生不滅」,就是說他的內心已經遠離了這種生滅變化的相貌,顯現出一種不生不滅的相貌。所有的痛苦,都是因為我們心的生滅變化引生的,所以這個涅槃不生不滅,就是有安樂的意思。羅什大師以安樂的角度來诠釋涅槃,就是它是不生不滅的。新的翻譯,玄奘大師翻譯成「圓寂」,就是一種圓滿寂靜的狀態。我們把這二個祖師的注解合起來說,就是菩薩透過斷除煩惱障跟所知障,而成就一種寂靜安樂的功德,這種寂靜安樂的功德,就叫做「涅槃」。我們接下來解釋「無住」,這個「無住」的「住」,就是貪著、或者講執取的意思。在古德注解上說:凡夫是住在生死,聲聞人住在涅槃,這個都是偏於有相、偏於空相,都是偏在一邊的;菩薩以中道的智慧,他能夠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而順入中道,所以叫做「無住涅槃」。這個地方,等於是把大乘的斷德,先作一個簡略的說明,大乘菩薩的斷德,斷了煩惱障跟所知障以後,他所得到的第一個果報,就是不住生死、可也不住涅槃的一個寂靜安樂的狀態。
 
戊二、成立其相
 
這個「無住涅槃」是一個什麼相貌呢?
 
以捨雜染、不捨生死二所依止,轉依為相。
 
菩薩無住涅槃,他的第一個相貌是棄「捨」整個三界的「雜染」,這個地方是講菩薩我空、法空的智慧,他能夠不染著世間的果報,叫棄「捨雜染」。第二個,他一方面「不捨生死」的果報。這個地方「不捨生死」,我們說明一下。生死的果報有六道──在天界的時候,因為太過於安樂造成放逸;三惡道的果報太過於痛苦,使令菩薩不能專注;所以這個地方的「不捨生死」,是菩薩不能夠棄捨人的果報。菩薩往生的時候,假設來生不到淨土去,他一定要發願:來生要繼續得到人身。依止這個清淨願力的引導,把他所修的整個福德智慧的功德,莊嚴到這個「人身」上,依止這個人身,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追求增上生。所以這個地方的「不捨生死」,就是他不棄捨人的果報,因為他必須要繼續的忏除罪障、積集資糧。「二所依止」,這個地方的「二」指的是生死跟涅槃,所以這個「無住涅槃」的法,是具足了生死、也具足了涅槃所依止
 
的,以「轉依」來當作它的相貌。這個「轉依」,就是轉掉雜染而依止清淨,叫做「轉依」。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這個無住涅槃,其實它的相貌就是轉依,轉染成淨。我們都知道在菩薩道的過程當中,特別是一個初心資糧位的菩薩,很多地方我們所修的戒定慧,是共聲聞修學的。你看我們的比丘尼戒、比丘戒,也是共聲聞修學的;但諸位要知道,我們的心態、我們的目標,是不共他們的,不一樣,這個後面會講到。菩薩如果在心態上共聲聞人,那這個菩薩就有過失了。行為,在行動上、斷惡上可以共聲聞修學;但是在觀照、發願的時候,這個地方的根本、菩薩道的種姓根本,是不能共聲聞的。我們舉空觀來說,聲聞人修空觀,他是修無常觀的,他觀察生命是變化的,你今天跟昨天不一樣、昨天跟前天又不一樣,從變化當中我們知道無常故苦,苦即無我,無我即空。聲聞人觀空,主要是觀無常,當然微細的話,是觀到剎那無常。這個無常觀的空性,我們可以知道:小乘的空觀是單方向的,它只能夠讓你從生死趨向涅槃,它不能從涅槃再回到生死,不可能,因為無常觀的思考,它只有一個方向而已──趨向涅槃,所以聲聞人住於涅槃,就是他的思考完全是用無常的思考來觀察生命。大乘菩薩在觀察空觀的時候,他是觀察緣起性空,就是生命的本質是緣起無自性的,它不決定是好、它也不決定是壞,簡單的講就是自性空,它是無自性的。你用雜染的因緣,這個時候生命就出現痛苦的果報;你依止清淨的因緣,這個生命本身就是功德莊嚴。從大乘甚深見的緣起無自性的知見來觀察人生,它產生的觀照是二個方向的:它可以讓你從生死到涅槃,也可以從涅槃回到生死。如果你剛開始一路修無常觀,你的生命只有一個方向,你只能夠從生死趨向涅槃,你不可能從涅槃、從無常的體會再回到生死,不可能,因為這個無常觀,把生命的價值全盤否定掉了。所以這個地方,「二所依止,轉依為相」,這個地方是菩薩成就無住涅槃一個非常重要的因地。我們淨土宗,我們每次念完佛,古人告訴我們要回向──「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這個「不退菩薩為伴侶」,忏公師父覺得不太適合,就把它改成「回入娑婆度有情」。我不知道諸位的想法怎麼樣,我們可以了解一下:一個人「願生西方淨土中」,我們為了菩提道求生淨土,可以理解,我們害怕來生退轉;那「願生西方淨土中」,是怎麼個受生法呢?「九品蓮華為父母」,我們受生不是從母胎受生的,是蓮華化生的,清淨生的。蓮華化生出來以後,馬上見佛聽聞佛法,悟到無生忍。悟到無生,約淺位來說,起碼是初地;約深位來說,是八地無生法忍的菩薩。那你證得八地菩薩以後,你還跟不退菩薩在那個地方為伴侶?(呵──)這人間佛教看到你離開三界,他已經很不高興了,他說:你們這些人啊,怯懦眾生!那你成就了無生法忍,你已經不是凡位的菩薩,你還「不退菩薩為伴侶」,違背了無住涅槃的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我覺得忏公師父改成「回入娑婆度有情」是合理的,因為你是深位菩薩了嘛。我們不要小看任何一個回向文,這個文字在心中你不斷這樣的熏習,你的生命就會產生一種方向,這個方向不一定是你要的方向,所以你對所修的法門要抉擇。就是說你的目標是要成佛,但是你要看看你現在所修的法門,跟你的目標是不是相隨順?
 
我敢從緣起的道理上判斷,你在回向的時候,你回向「回入娑婆度有情」,比回向「不退菩薩為伴侶」,你成佛的速度會比較快。為什麼呢?因為它隨順於無住涅槃,它的方向是正確的。我們看《法華經》,它說「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是一佛乘的思想。《法華經》的意思就是說,佛陀雖然施設很多方便,但是佛陀告訴你:初學的菩薩,假藉聲聞人的方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方向不能有錯,你一開始的方向就要正確。《法華經》上說:修行最怕方向改來改去的,你到那個地方,你發覺這個法門不夠用了,又開始回小向大,就改過來改過去,你中間浪費太多的時間。所以成佛之道就是說,為什麼我們要研究大乘經典?讀聖賢書就是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以後,我們知道我們應該要怎麼來規劃自己的菩薩道,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就是說「以捨雜染、不捨生死」,雖然我們剛開始會偏重在離開生死、離開三界果報,但是我們的心態是──總有一天回入娑婆度有情,一定要給自己保留一個余地。我們修行,盡量不要單方向的修行,這個很不好,我離開三界永遠不回來,這個不是大乘佛法的思想。所以這個地方,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以「轉依為相」。
 
戊三、重釋一一
 
這個「一一」,第一個「一」指的是生死,第二個「一」指的是涅槃,把這個生死的相貌跟涅槃的相貌,跟怎麼轉依作一個說明,我們看論文:
 
此中生死,謂依他起性雜染分。涅槃,謂依他起性
 
清淨分。二所依止,謂通二分依他起性。轉依,謂即依他起性對治起時,轉捨雜染分,轉得清淨分。
 
這個地方講到菩薩成就無住涅槃是怎麼成就的。剛開始的初心菩薩,都是在「生死」當中,所以第一個就是說,這個「生死」就是「依他起」的「雜染分」。怎麼會有生死呢?當然是內心所變現的,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有遍計執,這個「雜染分」就是遍計執,就是我執跟法執所造成的一種煩惱相,叫做「雜染分」。這個遍計執的意思,簡單的講,就是一種相似的影像,就是我們的內心跟外在人事的境界接觸的時候,我們會產生一個感受,這個感受接下來就會產生很多很多的想法,這個想法就有問題了,心中就有很多錯誤的聯想,而這個聯想就是遍計執了,它會對我們產生一種錯誤的引導。
 
在《論語》上說:有一天孔夫子經過齋堂,看到子路用手拿一塊菜,就往嘴巴裡面塞進去。我們都知道,孔夫子是一個非常重視禮節的一個人,他非常不高興,就跟旁邊的弟子說:子路這個人實在太不懂禮貌了,大家都還沒有用餐,怎麼能夠先去吃這個菜呢?同學們就把這件事情告訴子路,子路就跑去跟孔夫子忏悔說:老師啊!我當時不是把這個菜拿到嘴巴去吃的,我是走過齋堂的時候,看到齋堂的菜上面有一只蒼蠅,我把蒼蠅拿起來丟掉。聖人他的觀照力很強、自我反省的力量很強,他聽到以後,就把所有的弟子都召集起來,他說:弟子們!這件事情,我親眼所見的事情都未必是真實的,我看到子路把蒼蠅拿起來,我就聯想到他把這個菜吃下去。我親眼所見的都未必是真實的,何況我不是們親眼所見的呢?所以現在問題就是說,我們心中產生太多的妄想,這是一個問題。我們看到一個人,他眼睛瞄我們一下,我們覺得這個人可能對我有意見,就讓自己產生很多的擾動煩惱出現,這個就叫做遍計執。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我們的心跟果報接觸的時候,內心當中保持安住不動,不要動,不要起任何錯誤的聯想,這個是一個生死的根源,就是遍計執。「涅槃,謂依他起性清淨分。」這個「清淨分」主要的是六波羅蜜的功德,當然這個地方主要是指智慧的功德──我空、法空的智慧。生死跟涅槃「二所依止」,生死跟涅槃這二種法是依止什麼東西呢?「依」止這個「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古德解釋:就是我們的心、心所法,心王跟心所,簡單的說就是八識,八識的心王,把它會歸起來就是現前一念心識。就是我們這一念心,你迷惑顛倒、起遍計執的時候,這個心就出現生死果報;你這一念心跟我空、法空智慧相應的時候,這個心就轉成涅槃:所以這個心是緣起無自性的,這叫做「二所依止」。這個地方解釋「二所依止」,這以下我們解釋「轉依」。「轉依,謂即依他起性對治起時,轉捨雜染分,轉得清淨分。」我們說涅槃以「轉依」為相,那應該怎麼轉依呢?就是在內心當中,這個「依他起」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我們生起一種「對治」的止觀,觀察遍計執是畢竟空的。我們心跟人事的境界接觸的時候,不迷、不取、不動,這個時候我們的內心就開始轉變了,「轉捨雜染分」而「轉得清淨分」,從這種生死的相貌,慢慢的轉成一種無住涅槃的相貌。這一科第九科,其實講這麼多,就是在講二個字──「轉依」,你把「轉依」搞清楚了,第九科你就全部清楚了。「轉依」,當然這個「依」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心是雜染法跟清淨法的依止處。那我們對心要怎麼辦呢?要「轉」。大乘佛法很重視這個「轉」字。我不知道大家修行有什麼心得,我認為你要把這個「轉」字弄清楚了,你就知道怎麼修大乘佛法,你不會落入到小乘的著有、也不會落入到大乘的偏空,你就知道中道的路該怎麼走,這個「轉」字。
 
日本有一個企業家,他們稱他為日本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他的一個經營理念認為說,企業要代代相傳,但是它這個代代相傳不是傳給兒子,它是傳給公司當中有能力的人。他說:如果你這個企業的經營者,你的兒子能力很強,那傳給你的兒子沒話說。如果你兒子沒有這個能力,你找一個有能力的人、思想理念相同的人,你要是有女兒把女兒嫁給他;你要是沒有女兒,就把他當作你的干兒子,就轉一下。他本來不是你的兒子,你認他做干兒子,然後你們之間就從一個外人轉成家人。我發覺松下幸之助有大乘思想,這個法是無自性,誰說兒子一定有自性!轉識成智。你說這一念心它起煩惱,但是你把心消滅了,你也得不到真正的大乘涅槃。這怎麼辦呢?把它轉一下,轉個方向。
 
大師他在《靈峰宗論》有一段關於忏悔的開示:有一個人他在修忏悔法門,他覺得只是這樣子禮拜,可能效果不好。他請問蕅益大師說:我們在修忏的時候,要怎麼觀照,這個罪業的滅除會比較快?如何達到最大的滅罪效果?蕅益大師開示說:你在忏悔的時候要觀察一件事情,觀照一下你內心──你當初在起惑造業的是誰?是誰在起惑造業?你現在開始忏悔修善又是誰?你就觀察這二個。蕅益大師最後結論說:當你觀察「覓心了不可得,則罪福無主,是名真忏悔。」就是說,其實當初你起惑造業的那個本性是畢竟空,你現在修善的心也是畢竟空,二個本性都是清淨的,這個時候,你才能夠從一種罪業的力量,轉到清淨的力量。比如說我們今天生起一個惡念,你看有些人他起惡念,一下子就轉過來,他轉念念佛,佛號馬上提起來,惡念就消失掉;有些人惡念生起的時候很堅固,沒有辦法轉的,他一定要去做的。問題在哪裡呢?他就是沒有達到「覓心了不可得、遍計本空」的思想。所以「轉依」的根源,就是說為什麼能夠把雜染的心轉成清淨的心呢?因為它的體性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所以這個作用可以轉過來。這個地方我們必須把這個「轉」字先了解一下。
 
丁二、廣顯轉依(分二:戊一長行;戊二頌) 戊一、長行(分二:己一略釋六種;己二校量失德) 己一、略釋六種(分二:庚一標數;庚二列釋) 庚一、標數
 
前面是略標,就是無住涅槃以轉依為相。什麼叫「轉依」呢?轉雜染分成清淨分。這個轉,這個地方有六種相貌,我們分成「長行」跟偈「頌」。先看「長行」的地方:
 
又此轉依,略有六種:
 
庚二、列釋(分六:辛一損力益能轉;辛二通達轉;辛三修習轉 ;辛四果圓滿轉;辛五下劣轉;辛六廣大轉) 辛一、損力益能轉
 
一、損力益能轉,謂由勝解力,聞熏習住故; 及由有羞恥,令諸煩惱少分現行、不現行故。
 
這個地方的「轉」,是整個修行轉依當中的第一個次第,這個次第,主要是約著資糧位跟加行位的菩薩來說的。「損力」,這個「損力」就是折損煩惱的勢力;這個「益能」就是增長清淨的功德:一方面折損煩惱,一方面增長功德,這樣子叫做「轉」。這樣的「轉」有二種的過程:第一個,「謂由勝解力,聞熏習住故」。「勝解力」,剛開始我們聽聞大乘的法教,明白一切法是由心所變現、明白唯識無義的道理,所以這個內心的本性是畢竟空的。你心念一動,它就是一個因緣:如果你是依止迷惑的因緣,就出現雜染的果報;你依止清淨的因緣,就出現清淨的果報。我們對於這個萬法唯識的道理,產生堅定的理解,這樣子「聞熏習住故」,這個地方的「住」,就是以大乘法教的道理來安住,所以剛開始是聽聞正法而產生勝解。第二個,「及由有羞恥,令諸煩惱少分現行、不現行故」,這一段是講到如理作意。就是我們由前面的理解,產生增上慚愧,一種自我反省的力量,依止這樣的增上慚愧,使令「煩惱」變成輕薄「少分現行」,乃至於完全「不現行」。這個地方意思是說,種子還沒有斷,但是它的對治、這種止觀的對治已經生起了,這個煩惱的勢力已經淡薄了,乃至於煩惱的現行慢慢慢慢消失掉。我們剛開始在轉依的時候,就是這個「損力益能轉」。我們受菩薩戒,我他贊歎們在持菩薩戒體的時候,跟修善是不同的。雖然說菩薩在修習六波羅蜜的時候,外道也會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等等的善法;但是外道在修善法的時候,他是沒有戒體的,他心中沒有那種誓願力跟觀照力的戒體。所以這個地方,是一個菩薩經過聽聞正法以後,產生一種戒體,而這種戒體的力量,產生對煩惱一種扭轉的力量,使令它變成少分現行、或者是不現行故。我們在過去學《瑜伽菩薩戒》的時候,講到遮戒(性戒不算)的時候,菩薩在修行之前,他有很熾盛的──比如說貪欲的煩惱、或者瞋恚的煩惱;他受了菩薩戒以後,他煩惱還是數數的現行,但是他已經開始在扭轉自己了、觀照調伏了。雖然煩惱還是有少分現行,這個時候在菩薩戒是不犯戒的,因為他的戒體已經啟動了,煩惱的勢力慢慢慢慢的淡薄了。這個地方是我們在轉依的第一個階段,「損力益能轉」。我們說過,一個人要轉變自己,只有一種可能性──就是你自己想轉變。你要不想轉變,誰也不能讓你轉變。你看一個人他要跳火坑的時候,就算是佛在旁邊用神通力阻止都阻止不了,佛陀的弟子都還有人墮三惡道的。一個人在生命當中,會從錯誤中踩剎車,扭轉過來,回頭是岸,只有你自己想要轉變。那你為什麼自己會轉變呢?因為你明白道理,產生一種自覺的功能。所以孔夫子顏淵,他並沒有說顏淵修什麼功德,他說顏淵這個人能夠舉一反三,你告訴他一件事情,他能夠反省三件事情,他自我反省力量很強,觀照力很強。所以這個地方,是整個菩薩的一個轉依、解脫的一個重點。
 
辛二、通達轉
 
二、通達轉,謂諸菩薩已入大地,於真實、非真實,顯現、不顯現現前住故,乃至六地。
 
這個地方「通達轉」,就是證入到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薩,前面只是一種作用的轉變,這個地方連種子、這個潛伏的種子都轉變。我們看「謂諸菩薩已入大地」,這個「菩薩」內心「已」經證「入」了二空真如的「大地」,「大地」是萬法的依止處,我空、法空的真如是菩薩一切功德的依止處,所以叫做「大地」。這種進「入」到「大地」真如的「菩薩」,他有二種情況:第一個,他入了根本觀,他入根本空觀的時候,「真實」的「顯現」、「非真實」的「不顯現」。這個「真實」就是講真實義,我空、法空的真理真實的顯現出來,虛妄的這些想象就消失了,叫做「真實顯現」而「不真實不顯現」。第二種情況,他出關的時候,真實不顯現、非真實顯現,他還有一些微細的妄想,這樣子是指初地「乃至」於「六地」的菩薩。也就是說這個「通達轉」,他能夠通達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但是他這樣的一個通達,是不能相續的、是有間斷的,他入關的時候通達,但是他一出關的時候又變成不通達,這個地方指的是初地到「六地」的菩薩。當然他通達已經不錯了,我們這個損力益能轉都還在門外打轉,還沒有通達。
 
辛三、修習轉
 
三、修習轉,謂猶有障,一切相不顯現,真實顯現故,乃至十地。
 
這個地方就正式的修習真如,把這個通達的力量相續下去,修習真如。他的相貌,「謂猶有障」,這個地方的「障」指的是所知障。煩惱障跟所知障不同,煩惱障是染污的,所知障它不能說染污。煩惱障是煩惱本身就是障;但是「所知本非障,因障障所知」,所知的這種功德三昧,這個菩薩還不了知,這樣子叫做障,他對種種的法門還有所不知,就是障礙他所知的一切的法,叫所知障。這個菩薩內心當中,還「有」微細的所知「障」,但是「一切相不顯現」,這個地方的煩惱障消滅,乃至於分別的俱生我執都消失了,他內心已經沒有這種我相的執取,所以「一切相不顯現,真實顯現故」,他我空的真理已經恆常「顯現」了,他的俱生我執「乃至」於到「十地」,但是他還有微細的所知障,他對無量無邊的功德法門,還不能完全通達。
 
辛四、果圓滿轉
 
四、果圓滿轉,謂永無障,一切相不顯現,最清淨真實顯現,於一切相得自在故。
 
這個是佛「果」的「圓滿轉」,他內心當中永遠離開了煩惱障跟所知障,「一切」的「相」都「不顯現」,「最清淨」的「真」如「顯現」(這個地方證得我空真如,下面是證得法空真如),「於一切相得自在故」,他能夠通達一切法門,了知一切眾生的根機,善巧的說法,這個地方是「圓滿轉」。
 
辛五、下劣轉
 
五、下劣轉,謂聲聞等,唯能通達補特伽羅空無我性,一向背生死,一向捨生死故。
 
前面的四種轉依,是講大乘的轉依;這以下五跟六,把大乘的轉依跟小乘的轉依作一個比較。「聲聞」人他發出離心,他內心的轉依,是「通達補特伽羅空無我性」,這「補特伽羅」就是人我,他只能夠通達人無我,但是他對法是產生執著的。也就是說,他不知道一切法是唯心所變的、是緣起無自性的,他認為法是真實有的。那法是真實有的、生死是真實有的、涅槃也真實有,所以「一向背生死,一向捨生死故」,他的內心一心一意的背離生死,他所采取的行動,也是一心一意的棄捨生死,這叫做「下劣轉」。
 
辛六、廣大轉
 
六、廣大轉,謂諸菩薩,兼通達法空無我性,即於生死見為寂靜,雖斷雜染,而不捨故。
 
這個「廣大」的「菩薩」,他一方面通達我空,一方面知道萬法唯識也通達法空,所以看到了「生死」就是涅槃,雖然「斷雜染」法,但是「不捨」內心的依他起。這個地方的生死是涅槃,我們待會再解釋一下。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上一篇:黃夏年教授:學者的學與修
下一篇:黃夏年教授:大藏經編纂及電腦化座談會紀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