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三三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三三卷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一四頁:
 
第三三卷
 
己三、論造大乘法釋(分二:庚一標列三相;庚二釋說三種)
 
我們這一科是講到「所知相」。「所知相」的內涵簡單的說,就是發明生命的差別相。本論把生命的差別相分成三大類:依他起相、遍計所執相跟圓成實相。這三大相我們可以先把它切割成二部分來了解:依他起相跟遍計所執相,是屬於現象的部分,它是會生滅變化的;圓成實相是屬於生命本體的部分,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它是不生不滅的,不管你的因緣怎麼樣,它都是不變化的。所以我們剛開始了解三相的時候,你可以從變化的現象界、跟不生不滅的理體來了解,問題最嚴重的是現象界。佛法把眾生的現象界分成二類。一個是依他起相:這個依他起就是依止我們的業力所創造的生命果報,它的整個相貌有六根、六塵、六識,就是我們前生由於過去的業力,我們有一個根、有一個能受用的識、有一個所受用的塵。這當中有天人的根塵識、有人間的根塵識、有三惡道的根塵識,這個都叫做依他起相。當這樣的一個生命現象出現,它開始活動的時候,很自然的會產生一種妄想執著;這妄想執著也不知道怎麼來的,只要你一動就帶動妄想執著,這個妄想執著有我執跟法執的差別,這就叫做遍計所執相。當我們的妄想執著產生的時候,這個遍計執就會引導我們去造作有漏的業力,所以造業是由遍計執來引導的。一個人如果沒有遍計執的話,你就入涅槃了,你不會造業了。當我們這個遍計執,引導我們生命體的依他起去造業的時候,這個業又創造另外一個依他起的果報;另外一個依他起在活動的時候,又產生遍計執,又造業,又得另外一個果報:這個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生命會不斷輪回的關系。因為依他起一動就產生遍計執,遍計執又創造業力,又創造另外一個依他起,這依他起它又會產生遍計執。佛法解釋生命的現象是這樣子產生的,由業力創造了因緣的依他起,由我們的分別心又產生遍計執。今天面對這樣的生命輪回,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本論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面對遍計執跟依他起,應該生起一個觀照的力量。如何觀照呢?蕅益大師說:你應該觀照它「遍計本空,依他如幻」。就是說我們在產生活動的時候,產生的我執、法執這一部分,是應該用空觀把它空掉的,這一部分是沒有意義的;但是當我們內心空掉我執、法執以後,我們生起的善念去創造善業,去得安樂的果報,這樣的依他起是應該保留的。所以我們從「遍計本空,依他如幻」,我們知道在整個現象的變化當中,什麼是我們該消滅的,什麼是我們該保留的,你的概念就會很清楚。在《金剛經》中,菩薩們在修行上就問佛陀:「菩薩摩诃薩發了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佛陀以「無住而生心」來回答菩薩。其實這個無住生心,就是我們本論所說的「遍計本空,依他如幻」。「無住」就是空觀,它所對治的就是我們心中的我執、法執的遍計執。「生心」就是當你空掉我執、法執的時候,你不能入涅槃,你這個時候入涅槃,就是入了小乘。你在空掉我執、法執的時候,要生起清淨莊嚴的妙用,這就是所謂的「依他如幻」。就是說保持你的生命現象,保持你的明了性;但是把明了性當中產生的我執、法執去掉就好,那個明了心性不能去掉。這就是所謂的「遍計本空,依他如幻」,也就是本論整個修學的宗旨。這個宗旨,本論講到六科,這個地方是第六小科「釋契經」。「釋契經」當中,前面的二段,主要是講大乘佛法如何表達?所謂四種意趣、四種秘密。就是在大乘經典當中,佛陀是如何來表達法義的?這個表達的方式有四種意趣、四種秘密。這一科「論造大乘法釋」,就是我們應該如何解釋經典的內涵。前面是表達的方式,這個地方是講到經典本身的內涵,這大乘法的內涵。這個地方有二科:「一、標列三相;二、釋說三種」。先作一個總標,再各別解釋。看第一科「標列三相」:
 
庚一、標列三相
 
若有欲造大乘法釋,略由三相,應造其釋。 一者、由說緣起;二者、由說從緣所生法相; 三者、由說語義。
 
這個地方是說:假設有人發了菩提心,他想要令大乘佛法久住世間,他應該怎麼辦呢?若要「造大乘法釋」,要去解釋大乘佛法的義理,這菩薩應該如何來解釋大乘佛法的義理呢?「略由三相」,你應該要具足表達三種主要的內涵。第一個內涵「由說緣起」,你在表達大乘佛法的時候,要宣說諸法的緣起。這個地方的「緣起」,是說明一切法能生的因。就是為什麼會有畜生的法界出現?為什麼會有餓鬼的法界出現?為什麼會有地獄的出現?乃至於有人天的果報出現?這一切依他起的果報是怎麼出現的?這一部分你應該先交代。所謂「緣起」,就是一切法能生之因。「二者、由說從緣所生法相」:前面是講因相,這個地方是講果相,就是說「從緣所生」的這些差別果相是什麼?當我們由前面的因帶動業力,創造這個果報以後,這個果報我們應該如何來了解呢?這個地方是講到對果報的了解。「三者、由說語義」。前面的二科講到世間的有漏因果,這一科是講到出世間的無漏因果。這個「說語義」是贊歎佛菩薩清淨的功德,包括了因地的功德,也包括了果地的功德。所以我們在解釋大乘佛法,無著菩薩引導我們,應該從這三個角度來開顯大乘佛法,才能夠合乎佛意:一個是講因相,一個是講果相,一個是講佛菩薩的功德。這一段是一個總標,把三相的內涵標出來;這以下的「庚二、釋說三種」,就各別解釋了。
 
庚二、釋說三種(分三:辛一說緣起;辛二說緣生法相; 辛三說語義) 辛一、說緣起
 
「三種」當中有三段:「一、說緣起;二、說緣生法相;三、說語義。」先看第一段「說緣起」:
 
此中說緣起者。如說: 言熏習所生,諸法此從彼, 異熟與轉識,更互為緣生。
 
生命的現象是由業力所創造的。那我們就會問:為什麼這個人會去造業呢?是什麼樣的力量去引導他造業的呢?這個地方就作了說明:「言熏習所生,諸法此從彼」。一個人會造業,一定是先有一個思想,就是這個「言」──名言。這個思想若是來自智慧的觀照,那這個思想是善良的思想;這個思想若是來自愚癡的妄想,那這個思想就是邪惡的思想。也就是說,我們從無始劫來,有很多很多思想的熏習,這個思想的熏習就產生了很多的種子,這叫「言熏習」而產「生」的種子:這個地方是講現行熏種子。這個地方的現行,指的是我們過去的善惡思想。當這個種子變成種子以後,事情沒有結束,「諸法此從彼」。我們先從這個「此」開始解釋起。這個「此」指的是前面善惡思想的種子,這個種子遇到環境的剌激以後,又會產生一種思想的現行,又「從彼」而引生很多善惡思想法的現行,所以「此從彼」而引生了諸法:這個地方是講種子起現行。我們剛開始的思想,可能是一個比較脆弱的思想。我們剛開始得到別人的教誡、或者由我們自己私下的分別,而產生一個思想。比如說念佛法門:這個人他是怎麼成就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因為他創造一個淨土的業。他是怎麼創造淨土的業呢?哦,他剛始要建立對淨土的正確思想,他要思惟:我是業力凡夫,在生死中流轉,無有出離之緣。我知道三界是很可怕的,有很多的煩惱障、業障、報障的障礙,我很想出去;但不幸的是──我一點辦法都沒有。你要相信你自己沒有出離的因緣。第二個,你相信阿彌陀佛有本願的功德,他決定能夠救拔你,這個時候「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靠倒在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當中。所以你就是從大乘的經典、或者祖師的開示當中,建立對淨土歸依的思想,然後依止這個思想去念佛。念佛以後,種子起現行,這個時候你會產生一種殊勝的感受:「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進入到你的身口意以後,你的身口意會有變化,你會感到一種功德的相貌出現,這個時候你又產生一個更強烈的思想、更歸依的思想,這個思想又去創造業力。如是的展轉,你就把淨土的功德創造出來。所以世間上所有果報的起源,都是你先有一個思想。所以在唯識學上說:沒有思想所造的業,這個業是不能產生總報的,叫做無故思所造業,這種業是沒有力量的。所有強大的業力,都要由思想所推動。這就是為什麼在唯識學,它是以名言種子為主導;業種子只是一個……,你造了什麼業,那只是一個助緣而已。你的思想,是你生命的一個主導者。這個地方是「法說」,以後就開始「合法」了。「異熟與轉識,更互為緣生。」從我們八識的關系來說,根本識的種子跟前七識思想的現行,會產生互相展轉的作用。前七轉識的思想熏習阿賴耶識(有很多的種子),種子遇到環境的剌激,又帶動了思想,思想又去熏習阿賴耶識,這樣子展轉的作用,就「互」相的增上,使有情眾生這生命的水流,開始不斷的流動下去。這個地方是把我們生命產生的因地,作一個說明。
 
我們在講生命的時候,佛法習慣性把它分成果報相跟因地相。這個果報,我們是沒有辦法改變的,天命不可違。你今生是一個男人、是一個女人,你很難去改變這樣的一個事實。我們只有務實地去面對,所以果報不是我們在乎的重點。重點是你用這個果報,又去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思想?就是造什麼業!這個因地是我們所在乎的。因為果報你沒有選擇,那是前生的因緣。所以佛法認為過去發生的事情是不能改變的,但是你未來有無量的希望。你未來要何去何從,那就看你是依止什麼樣的思想。
 
你看孔夫子,他三歲喪父、十六歲喪母,他的青少年運是非常不幸的。沒有父母的依靠,在古時候是非常悲哀的。等到他十五歲「而志於學」,用功了幾年,對整個聖賢之道有了心得,想要做官的時候,你看他:十五歲到五十歲的時候,有三十五年的時間,他是不得志的,沒有一個諸侯願意重用他,他可以說是孤家寡人一個。我們從孔夫子的歷史來看,其實他十五歲到五十歲的時候,他是想要有所作為的,對於他與生俱來的天命,他想要去抗拒它、想要有所改造。不能作官,我就一定要去「知其不可而為之」。但是到了五十歲以後,你看他的思想變化了,開始知道一個人要「素位而行」。他認為實踐理想,不一定要做官。他知道他的生命因緣,五十而知天命,他知道他的因緣應該從事教育,從教育當中去實踐「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所以生命的本質,我們不一定說它怎麼樣,你就一定要怎麼樣。我們不能忽略前生業力所帶動的天命,重點是──在你的生命當中,你應該用什麼樣的思想來經營你的生命!就是說你的過程是特別重要,佛法是不重視結果的,它重視的是你這個過程──就是你的因地。這個地方是講到因相,就是說我們生命的水流,基本上是由業力所推動的,而產生業力的正是我們的思想。所以簡單的說,我們的生命是受著我們不同的思想,而產生不同的水流。那這一段說出它的因相,我們再看下一段:
 
辛二、說緣生法相(分二:壬一釋轉識相法; 壬二釋應知相) 壬一、釋轉識相法(分二:癸一長行;癸二偈頌) 癸一、長行(分二:子一出相見體;子二顯彼三相) 子一、出相見體
 
前一段是講到因相,這個地方是講到果相。果相當中有二段:「一、釋轉識相法;二、釋應知相」。「釋轉識相法」當中有二段:「一、長行;二、偈頌」。「長行」當中又分二段:「一、出相見體;二、顯彼三相」。先說明果報體它有能所的見相二分:
 
復次,彼轉識相法,有相有見,識為自性。
 
這個果報體有根塵識,這個根塵識以識為主──這個「轉識」,前七的轉識。前七轉識,我們簡單說就是六轉識,就是有六個識,這六個識有體跟用的關系,當它生起作用的時候是「有相、有見」。聖人的心識在活動的時候,是沒有能所、離諸對待、一真法界;但凡夫的心在活動的時候,是有能所,有一個能見的見分跟所見的相分,有能見跟所見。這個能見、所見當它攝用歸體的時候,就是現前明了的心識,就是「識為自」體。所以這一段是把心識的體、用關系標出來。當我們這一念心一動,就又落入能見跟所見,這個時候就有三相出現了,看下一段「顯彼三相」:
 
子二、顯彼三相
 
又彼以依處為相,遍計所執為相,法性為相。
 
由此顯示三自性相。
 
我們這個心識,當它產生作用,變成一個果報體的時候,其實就是「以依處為相」,這個「依處」就是「依他起性」,就是有六根、六塵、六識。就是說六識它在了別的時候依止六根,依止六根去受用六塵,這個六塵是所受用、六識是能受用,就是它的一個依處,依他起處。這個依他起在活動的時候,一定會產生「遍計執」,它會產生一種思想,這個思想有二個方相:一個是以我執為中心的我執思想,一個是以法執為中心的法執思想,這個就是「遍計所執」。這個遍計所執,要依靠依他起才能夠生起。前面二個都是現象界生滅變化的因緣,第三個是法性為相。前面的現象界,它永遠依止我空、法空的真如理,這個就是整個生命的三種相貌──一個現象界的因果跟妄想,還有它的本體界我空、法空的真理。這個地方引出半個偈「頌」:
 
癸二、頌
 
如說: 從有相有見,應知彼三相。
 
所以我們從能所當中,就看得出生命會帶動出「三」種「相」貌。生命的三種相貌,其實最主要的是要看它的遍計所執相。遍計所執相它有二個部分:一個是以我執為主的我執相貌,一個是以法執為主的法執相貌,這樣子就帶動不同的生命的因緣。
 
我們看東方文化跟西方文化的差異:東方的文化,主要是以人為本,它以我執為本;西方的文化是以法為本,它重視的是儀軌法則。東方人對儀軌法則永遠是參考的,他強調的是人情事故。比如美國如果跟日本提出建教合作,美國的高級工程師到日本去駐廠的時候,感到非常驚訝,他說:你們的公司怎麼這樣子呢?做主管的能力比較差,做員工的能力比較強!你這個主管的能力差,怎麼帶動能力強的員工呢?日本人說:為什麼不能這樣子呢?做主管的比較資深,他雖然能力差,但是他資深,他做主管;這個員工比較資淺,他做員工。你(員工)能力強沒關系,(主管)把工作給員工做就可以了,為什麼不可以呢?所以你看美國人的思考,他人跟人之間的互動,強調的是權利跟義務;中國人永遠是強調以人為本──人的感受。所以你看西方人在溝通事情的時候很簡單,他們二個人坐下來,把應盡的義務跟應享的權利溝通一下,大家達到一個彼此都能夠滿意的條件,這樣的座談就ok了。你要是跟中國人溝通事情,你跟跟他講一個小時,前面的半個小時你先陪他聊天(哈──),你不能忽略聊天。為什麼?中國人是很強調感受的,他對你的感受不好,其它的都不用談了。那你把感受氣氛帶好以後,後面什麼事都好商量。中國人強調感受的,這個是我們不能忽略的,所以在中國社會上下的互動,是西方國家一直不能理解的。西方的老板(上級)要選擇一個員工,一定考慮到你的能力,你能夠為我做什麼事?你為我工作,有多少的貢獻,我就給你多少的薪水,他們是以法來論斷彼此間的價值。中國的領導者,他不會很在乎員工有沒有能力,他最在乎的是──下面的員工對於我這個老板,就是你心中有沒有我的存在(笑──),這個永遠是第一順位。
 
我剛開始出家學佛的時候,對中國式的這種溝通方式,很不能適應。後來我慢慢研究中國文化就體會到:我們既然有這樣的因緣,我們就應該要面對。不管好壞,事實上是如此,中國人他是以人為本的。所以你看中國人對於軌范這樣的規矩,他永遠只是參考的。比如說:一個母親叫他的兒子:小華,你去買萬金油回來。你跟中國人講什麼話,他說:好好好!沒問題。結果小華回來的時候,是買一瓶綠油精。這母親說:叫你買萬金油,你怎麼買綠油精呢?沒辦法,萬金油都賣光了,現在都用綠油精,不用萬金油了。所以中國人他會以人的思考感受,來帶動整個生命的軌則。所以我們中國文化的一個立足點,它是從人性來考量,以克己復禮為先,然後帶動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聖賢之道,以這個為中心目標。但是西方的文化,它重視的是自然科學,探討自然。它可以花三十年的時間,陪著海豚生長,看看海豚是怎麼生活,它們彼此之間怎麼溝通的?他對這個自然科學所花的時間是最多。中國人則是要求一個人如何克己復禮的君子立身處世之道。所以很多人說:你看東方文化,好象沒有發展很多科學的東西出來。這樣的指責是不對的,因為中國人認為這樣的追求是沒有意義的,你追求這種東西不能讓一個人趨吉避凶。中國人的文化是要求一個人──君子雲何立身處世,這是它的一個重點。中國幾千年有智慧的人,都是在這個地方下功夫。
 
所以我們看,生命的確有差別相,這個差別的因緣就是來自於不同的思想。一個是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一個是以法為本的價值觀,佛法認為這二個都是遍計執。當然遍計執不同,就會帶動不同的生命差別,這個都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就是說你要改造自我,你一定要先了解自我,因為每一個我都是不同的。這個方法適合他,不表示適合你。所以你要先了解自己,你就知道你應該要加強哪一部分思想,他有這部分的問題,你不見得有這部分的問題。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講到我們生命的因果互動,是由遍計執而帶動你的依他起,依他起是由遍計執所帶動的。
 
壬二、釋應知相(分二:癸一長行;癸二頌) 癸一、長行 子一、問
 
這個地方「應知」是把前面的因果作個總結,分成二段:第一段「長行」,第二段偈「頌」。看「長行」,「長行」有一個問跟答,先看問:
 
復次,雲何應釋彼相?
 
生命的因果相,應該怎麼來作總結的說明呢?我們看回答:
 
子二、答(分二:丑一略顯;丑二更釋) 丑一、略顯(分二:寅一顯依他中非有及有; 寅二顯二非得及得同時) 寅一、顯依他中非有及有
 
回「答」當中分二段:「一、略顯;二、更釋」。「略顯」當中分二段:「一、顯依他中非有及有;二、顯二非得及得同時」。先看「依他」起當「中」,「非有」跟「有」的情況:
 
謂遍計所執相,於依他起相中實無所有, 圓成實相於中實有。
 
「遍計所執相」我們說過,是一種內心的妄想,或者說是一種思想。這個思想在「依他起」當中,是「實無所有」。就是我們剛開始由業力創造果報的時候,它就是一個根、塵、識──六根、六塵、六識,那是在根、塵、識的互動以後,才產生妄想。所以如果從「依他起」的本身來說,依他起是沒有所謂的遍計執。也就是說,其實我們的遍計執是由後天的教育,還有我們自己在生命當中的一些分別,所謂的邪教邪分別而產生的,不是說你一出生就是這樣的。就是說,就算你今天是一個這樣的果報體,如果你出生在西方,從小接受西方的教育,那你也會產生西方的遍計執,那是後天引生的,這個跟依他起沒有關系。所以從「依他起」最初的「相」貌來說是「實無所有」,那是由於後天的邪教邪分別所引生的。這個「圓成實相」是真「實有」的,這個依他起它所依止的我空、法空的理體,是真實存在的,這一部分你不能說沒有。這個地方是從依他起當中,講到遍計執是非有,圓成實是有,先講這個觀念。再看第二段:
 
寅二、顯二非得及得同時
 
由此二種,非有及有,非得及得,
 
未見已見真者同時。
 
這一段的論文,我們分成二段來說明。第一段講到實際的情況,「由此二種」,是說圓成實相跟遍計執是「非有」跟「有」,這個遍計執是「非有」,圓成實是「有」,這個是實際的情況。這以下講到凡聖的差別,「非得及得,未見已見真者同時」,就「未見」真理跟「已見」真理來說,聖人是「已見」真理。一個已見真理的聖人,他的圓成實是「已得」,遍計執是「非得」,他得到圓成實,他破壞了遍計執,所以圓成實是「已得」,遍計執是「非得」。就一個凡夫來說,他是「未見」真理,他的圓成實是「非得」,但是他的遍計執是「可得」,他是活在妄想當中,所以他看不到我空、法空的真理。所以這個地方講「未見已見,非得已得」是「同」時的,這二種情況是同時存在的。也就是說,對一個凡夫來說,他永遠活在遍計執;對一個聖人來說,他內心永遠是空空蕩蕩的,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二種是同時存在的。看「更釋」,這個「更釋」是作總結:
 
丑二、更釋
 
謂於依他起自性中,無遍計所執故,有圓成實故,於此轉時,若得彼即不得此,若得此即不得彼。
 
所以在「依他起」當中,基本上是沒有妄想執著的存在;但是它的體性──我空、法空是存在的,這是講真實的情況。以下講到凡夫在這樣的一個生命當中的差別:就著凡夫來說,在生命運「轉」的時候,「若得彼即不得此」,凡夫是「得」到「彼」──遍計執,但是失掉了圓成實。凡夫沒有一個人是恢復到清淨的本性,每一個人都是根據自己的思想去造業,沒有一個人是客觀的,沒有一個人。聖人呢?「若得此即得彼」,聖人永遠是活在平等的法性中,隨順眾生,該怎麼做好,他就怎麼做,他自己沒有任何意見,所以聖人是得到圓成實,而沒有遍計所執。這個地方是說凡夫跟聖人內心世界的差別。我們看「癸二」的偈「頌」,作一個總結:
 
癸二、頌
 
如說: 依他所執無,成實於中有, 故得及不得,其中二平等。
 
所以說在依他起性當中,「依他所執」的遍計執是沒有的。這個地方我說明一下。在依他起當中所產生的遍計執是沒有的,不是依他起沒有,而是依他起當中所產生的遍計執,這一部分是要破壞的;而圓「成實」是我們應該去追求、去觀照的,這是真實的存在──遍計本空,依他如幻,最後悟入圓成實。所以「故得及不得,其中二平等」,所以凡夫他得到妄想,聖人得到空性,每一個人都有所得、有所失,這樣子是平等同時存在的。
 
這一段就是說,當我們今天要為眾生開演大乘佛法的時候,你一定要先說明眾生的因果相。生命的果相是依他起,但是這個依他起是由因地的遍計執去帶動的。我們剛剛講過,是由思想產生行為,由行為才產生果報,所以這個思想是決定我們果報的關鍵。所以佛陀在經典上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所有痛苦的果報,都是由錯誤的思想產生的。我們今天有這個果報,你回憶一下,你今天的果報,有些果報你很滿意、有些果報你不滿意,那表示你過去,有的思想是對的、有的思想是錯的,前生的思想創造今生的你。你今生有什麼思想,就會影響來生,「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既然這樣,那我把思想都破壞掉好了?不可以!因為「諸佛正遍知海」,也是「從心想生」,所有諸佛的波羅蜜、所有清淨的功德,也是要靠思想產生。你沒有思想,你不能對彌陀產生歸依,不能夠緣眾生苦,發菩提心。所以佛法是反對無想,佛法是認為你要扭轉思想,這是關鍵。
 
在心理學上,把這個思想叫做心靈的聯想,這個心靈的聯想會影響我們行為的造作。比如說:當你想到巧克力的時候,你會產生什麼聯想?有些人說:巧克力不錯啊,會讓我很有精神、很有體力。你對巧克力產生正面的思想,那我敢保證你一生當中,吃巧克力的機率會很多,你這方面造作的業力會很多。如果你說:這個巧克力不好,太甜了,會讓我發胖,會產生很多的胃酸。如果你第一眼看到巧克力的時候,產生負面的聯想,我看你今生吃巧克力,這樣造作的業會很少。這個道理就是這樣。比如說我們講出家,剛出家的相貌,這個思想就是「緣名為境,取彼相貌。」當出家的相貌在心中出現的時候,你第一個產生什麼聯想?诶,出家不錯啊,寂靜安樂。如果你對出家是產生很多正面的聯想,那我敢保證,你的出家生涯一定是快樂的時間多,而且你出家的生涯會很持久。如果你心中出現的出家影相是一個負面的聯想:出家多不自在!你這種聯想如果沒有消滅,你的出家生涯,我看你痛苦的時間多,而且時間也不會太長。
 
所以我們的思想,真的嚴重影響到我們的行為,也就影響到果報。所以我在打佛七的時候說:今天你要把佛號念好!就是說這個佛號是很容易忘失的。你說:我念佛,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沒有錯,心於佛號「專一安住」,那是一個點狀的安住,這很容易;但是心於佛號「相續安住」,這個地方就有困難──相續也太難,念佛法門最難的就是相續。念一念,你的老朋友(呵──)、你的妄想又來找你了,就把佛號打掉。怎麼辦呢?再把佛號找回來。找回來念一念,你的老朋友又來找你,又打掉了!很多人都有這個困擾:這個佛號怎麼樣才能把它念好,讓它相續?我告訴同學說:你這個念佛,勉強是沒有用的、勉強是沒有用的,你絕對不能硬干,你要疏導。就是說為什麼他的佛號跑掉,他很快就找回來?你的佛號跑掉以後,要半個小時才找回來?它跑掉,找回來,一下子又丟掉,為什麼?一切法一定有它的原因。就是說你想想:阿彌陀佛這個佛號,當它在你心中出現的時候,你有什麼聯想?你說你看到阿彌陀佛,完全沒有任何的聯想。那糟糕了!那這個佛號對你來說是可有可無,既然是可有可無的力量,那你怎麼能夠經常的去憶念他呢?不可能。有些人他佛號在心中出現的時候,他有很多正面的影響──我的業障很重,怎麼辦?靠這個佛號。我沒有功德,別人很會布施、持戒,我什麼都不會,我就只有靠這個佛號。我來生不想到三惡道去,怎麼辦呢?就靠這個佛號。佛號在他心中有很多正面的影響。就是說他很容易就跟佛號在一起,就算丟掉了也不會丟太久,馬上就找回來。所以當我們今天看到一個所緣境,我們內心當中產生不好聯想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要注意!你說:诶,我也沒有造業。是的,你沒有造業。但是你有一種潛在的危機在裡面。我們經常會忽略這種負面的聯想,其實這都是對生命很不好的遍計執。你看看經典,其實佛典裡面,有很多東西都是讓你修觀用的,就是讓你如何去創造一個正面的聯想──對三寶產生正面的聯想。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講「遍計本空,依他如幻」,我們應該如何用正面的聯想,來取代負面的聯想,這是一個生命改造的關鍵。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上一篇:黃夏年教授:首屆中日五台山佛教學術會議
下一篇:黃夏年教授:透過“神七”想到的宗教與科學關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