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裡的和諧
樓宇烈
佛教裡面“和”的思想,可以說是佛教跟儒道兩家,乃至與諸子百家思想理論的一個重要的共性之一。所以,也可以說在整個的中國文化裡面,關於“和”的思想理論是一個共性的東西。當然,它的表達方式不一樣,它的側重點也不一樣。“和”這個概念含義是非常豐富的, 首先“和”這個概念,是講的適度、恰當,恰到好處,或者也可以說就是“中”。儒家非常強調中庸,所謂中庸就是用這個“中”,就是把握好尺度,過猶不及。比如說《中庸》裡有句話“喜怒哀樂之未發渭之中”,這個“中”是在內,在心裡邊;“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發出來要“中節”,也就是要恰如其分,這就叫作“和”。把握這個“和”這個精神,就是要適度,要恰當。孔子在《論語》中講到《詩經》就有“和”的精神。他說,你們看第一篇裡“關關雎鸠,在河之州。”就講非常和諧的一個道理。那麼“和”,還包含了兼容並包、共生共存、相繼相承,也就是相互補充,達到一種平衡和諧。
我們聽到過這樣一句話“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所謂“和”,多樣東西聚在一起,那麼萬物就生長了;老是單一的,“同”就是單一的,就無法延續了。拿一個做湯的例子來講,在水裡擱上各種各樣的佐料,這個湯才有味道;如果老往裡兌水的話,終究還是一鍋白開水,做不出湯來。所以這個“和”就是相互相繼相承,也就是相互補充,然後才能做出一個好的湯來。作為一個人也是這樣,所以孔子才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個“和”也成了道德的標准,所以“和”就能包容,跟別人共處,互相的尊重。小人則不是,只要跟自己想法一樣的、能夠符合自己的,他就高興;如果有批評的、指責的,就不高興,不跟他在一起。所以,這個“和”就兼容並包。“和”還有另外一個意思,讀音變化,為四聲,也就是我們講“唱和唱和”,我唱你和。我來帶頭唱歌,大家跟著我一塊唱,這就是“唱”和“和”。那麼也就是響應,相互之間響應。所以,“和”具有很豐富的意義。佛教“和”的思想,要落實到心態上去。佛教也提出了很多的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首先,要我們用惜緣心來化愚癡。我們愚癡在什麼地方?愚癡首先是把現象世界當成真實不虛。對現象世界放不下,根本的根源在什麼地方?在於對自我的一種認識。把現象世界中的我,看作是真實的、不虛的,於是就產生了我執。放不下自我,總以自我為對、為第一,這就產生了佛教講的“我慢”。傲慢,看不起別人,把自己看得最重要。因此,也就不會去珍惜各種各樣的緣分。要破除這個,首先要惜緣。佛教裡面,樹立起惜緣的心非常重要。
第二個要有寬容心。寬容心就是要尊重、要理解、要包容、要平等、要歡喜。佛教講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別人快樂,你也快樂,要有這個。這種寬容心裡,還要包括傷害過你的人、欺騙過你的人、遺棄你的人。佛教裡面有這樣的說法“我們要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智;要感謝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要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的自立……”我們要有這樣的寬容心,來消除我們的嗔心。
那麼貪心,佛教裡提倡兩種心來克服我們的貪心。一個是感恩心。我們要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同胞,可以把我們的一切都回報給我們的父母,回報給我們的同胞,回報給我們的師長,甚至回報給我們的天地,這樣可以去除貪。
還要有個奉獻心。佛教強調“不願自身得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我們每個人要有這樣的奉獻心。所以,佛教特別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我們常講就兩個字,一個悲,一個智。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悲智雙運,悲就是慈悲的悲,智就是智慧的智。智慧就是求得解脫,慈悲就是給人以快樂,去除眾生的痛苦,慈悲就是去苦與樂。智慧是自度,慈悲是度人。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自度度人,自覺覺他。這兩個精神用現在語言來表達就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佛教裡面和的思想,落實到我們生活中間,落實到我們的心態上,來改變我們的心態。如果每個人都珍惜我們的緣分,增長我們的智慧,保持我們的平常心、寬容心,又有感恩心、奉獻心,我想我們心就能淨化,這個社會就能淨化,我們的世界就能寧靜,就能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