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樓宇烈教授:普賢行願與大乘佛教的修證——樓宇烈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普賢行願與大乘佛教的修證——樓宇烈
       
在漢傳佛教中,普賢菩薩與地藏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分別表征了大乘佛教的行、願、智、悲四種精神。他們被廣大佛教信眾視為悟入佛之知見的引導者,實踐佛法和成就佛道(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楷模。

在四大菩薩中,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實踐精神的體現者,被稱為“大行菩薩”。這是由於他在回答善財童子參問時,提出了“十大行願”,並認為只有修這十種廣大行願,才能成就佛的功德,其具體內容,記載在《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入法界品》中。

《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漢譯本前後有三種:一為東晉佛馱跋陀羅的譯本,六十卷,俗稱“舊譯《華嚴》”,或“六十《華嚴》”。二為唐武周時實叉難陀的譯本,八十卷,俗稱“新譯《華嚴》”,或“八十《華嚴》”。三為唐貞元中般若的譯本,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簡稱為《普賢行願品》,或“四十《華嚴》”。在前兩種譯本中,雖然也都有《入法界品》,但都不完全,因此在普賢菩薩回答善財童子的問題中都沒有涉及“十大行願”的內容。唐般若翻譯的“四十《華嚴》”,實際上全部都是《入法界品》的內容,也可能就是相傳中十萬偈《華嚴經》中《入法界品》的完全本。其中,最後一卷就記載著普賢菩薩為善財童子開示“十大行願”的詳細內容。這一卷,因此也就以《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普門品》之名,作為一部獨立的經而廣為流通。

這部單品流通的經,內容雖然只是《華嚴經》的一小部分,但卻可以說,它簡要而充分地體現了《華嚴經》的主要精神。所以,相傳有這樣的說法:《普賢行願品》中的“普賢行願贊”為“略”《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廣”《普賢行願贊》。

本經以普賢十大行願為核心,以證入華嚴法界為宗旨,以利益廣大有情為入門,以往生淨土為方便,從而為漢地佛教各宗派所推崇。誦持普賢十大行願,至今仍然是漢地一般佛教寺院和信眾的常課,普賢十大行願也成為各種忏儀的重要內容。此外,由於本經最後回向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成為由華嚴宗轉入淨土宗的轉折。因而《普賢行願品》後世也成了淨土宗的要籍,以至於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並稱為“淨土四經”。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本經和密宗也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唐代密宗三大師之一,不空三藏譯的《普賢菩薩行願贊》(一卷),其內容即是《普賢行願品》中偈頌部分的異譯。在不空譯的《行願贊》後,還有《普賢行願陀羅尼》一首。不空附記說:“每日誦普賢菩薩行願贊後,即誦此真言。才誦一遍,普賢行願悉皆圓滿,三摩地人速得三昧現前,福德智慧二種莊嚴,獲堅固法,速疾成就。”由此可見,普賢行願在密教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密宗的許多儀軌也都按普賢十大行願來組織。

以下,就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分別作一簡要的分析,並談一點個人粗淺的理解和體會。普賢菩薩告訴善財童子及諸菩薩關於成就佛功德應修的十種廣大行願是:一、禮敬諸佛,二、稱贊如來,三、廣修供養,四、忏除業障,五、隨喜功德,六、請轉*輪,七、請佛住世,八、常隨佛學,九、恆順眾生,十、普皆回向。

對這“十大行願”,普賢菩薩一一都有具體的闡釋。

如對第一條行願闡釋說:

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而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裡關於“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以及“一一佛所”,“一一身遍禮”等描述,都是《華嚴》“法界緣起”、“圓融無礙”等根本理念的發揮。盡管《華嚴普賢行願品》以後為顯密各宗所尊崇,但就其原本來講,還是以《華嚴經》宗旨來立論的。因此,普賢菩薩所講的“十大願行”都要在這一前提下去實踐,而修“十大行願”的目的,也是為了證入《華嚴》“法界緣起”、“圓融無礙”這一“不思議解脫境界”。

 

上一篇:淨界法師:阿彌陀佛臨終關懷
下一篇:淨界法師:往生與否在於信願之有無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