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賴永海教授:佛學院教育與大學教育之共性與個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佛學院教育與大學教育之共性與個性 賴永海
二者有共性,有共同點,都是在做培養人、培養青年人的工作,要把人培養成有人格、有道德、有知識、有能力的人;不同的地方是,佛學院教育,還要注重僧格的培養,菩提心的培養。 實際上,就僧格培養而言,與人格培養多有相通之處,此誠如太虛大師所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而如果就知識與能力培養而言,佛學院教育與大學教育的相通之處則更多。 知識的積累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人類的思維發展也有其規律性,因此,作為比較成熟的大學教育,不論在課程設置,還是在教學方法上,都有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都有許多可供借鑒的地方。例如,現在的佛學院,就生源說,大陸與台灣可能有些差別,台灣佛學院的學生,可能多數有大學本科學歷,而大陸的佛學院,則絕大部分是中學生,其中相當部分是初中生。因此,佛學院應該根據學生的文化水平和知識結構,按文化層次的高低和思維發展的規律,進行合理課程設置。對那些僅是初中文化程度的學生,高中階段的課程是不能不補的。可以先設預科班,花幾年時間把高中階段的課程補上;對於那些高中畢業生,亦不宜一入學就開設許多佛教原典課,研讀佛典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和理論訓練的,其中包括古漢語、邏輯學、中外歷史乃至中外哲學史,想跳過這些必要的知識准備和理論訓練,直接去研讀《華嚴經》、《成唯識論》,其結果只能是欲速不達,甚至適得其反。再如現在不少佛學院班開設了研究生班,這些研究生中雖然也有一些比較突出的,但也有一些學生,還不太會寫學術論文,因為他們沒有經過必要的寫作訓練。在這一點上,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也有一些值得佛學院研究生教育借鑒的地方。 總之,作為體現人類知識積累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佛學院教育,與高中、大學教育,是有許多共性的,是有許多共通的東西。這是事情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出世學與世間學之間也不是互為楚漢、相互懸隔的,而往往是相通互融,可以相互發明的。歷史上的乃至現、當代許多高僧大德,往往不僅精通三藏,而且飽讀世間學。雖然由於時代和歷史條件的限制,他們不一定按部就班地從初中讀到大學,但他們通過自學或其它途徑和方式所讀的世間學,遠遠超出大學課程的范圍,在他們的知識結構中,世間學常常成為出世間學的基礎,讀過《弘明集》、《廣弘明集》的人都可以看到,當時的許多高僧大德,他們對世間學的精通及運用的熟練程度,往往令人歎為觀止。 再有一個問題就是方法問題,或者說教學方法問題。現在的大學教育,雖然也強調知識的積累,但更注重能力的培養,這裡面有一個方法問題,而正是在這一點上,現在佛學院教育與大學教育存在著某些差別的。 有些佛學院的有些課程的教學,常常表現為這樣一個模式,即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至於筆記中東西,學生究竟理解了多少,就很難說了。這種模式的教學效果充其量是讓學生記住了一些知識性的東西,如果加上食而不化,就容易導致“守指忘月”的偏弊。實際上,知識性的東西,甚至包括佛典上的經句,單純的死記硬背,非但無所補益,有時甚至會是緣木求魚,這是歷史上許多高僧大德所明確反對的,中國佛教史上自竺道生開始就十分提倡“得意忘象”、“入理言息”,許多禅宗大德更明確主張“因指得月”,應該說,這是對待佛教經典(包括研習佛教經典)較正確的方法,而要做到這一點,大學教育中那種開放式教學、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的方法是值得借鑒的。 這裡碰到一個問題,如果佛學院也采用近似於大學教育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會否影響作為佛學院特色與個性的僧格的提升和“菩提心”的培養呢?回答應該是否定的。 所謂“僧格”,應該不純粹是個信仰問題。信仰越虔誠,不一定代表僧格越高。當然,如果沒有信仰,已經不是佛教徒了,也無從談“僧格”。現在的問題是,佛學院所面對的是那些已經信仰了佛教的年輕人,佛學院教育的任務是如何讓這些年輕人的信仰逐漸由模糊變成清晰,由盲目變成自覺。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懂得佛教,把握佛教的基本精神。 佛教區別於其它宗教的一個重要地方,是佛教不純靠信仰,而強調“智慧”,注重“慧解脫”。什麼是佛教智慧呢?佛教最大的智慧就是明白宇宙人生的實相,明了世上沒有創世主,沒有造物主,大至宇宙、人生,小至芥子、微塵,都是一個緣起緣滅的過程。釋迦牟尼因明白了緣起的道理而覺悟成佛,佛陀是最高僧格的代表,學佛的最高目標就是要成為象釋迦牟尼那樣大明白人。當然“仰止唯佛陀”,成佛只是最高的目標,不是每一個學佛的人都能了脫生死,洞察人生。但是佛學院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與目標,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明白人,明白事理、道理,明白佛教的義理、真理,以釋迦牟尼為楷模,時時、處處、事事都能站得高一些,看得遠一些,比常人、凡人、俗人更加超脫一些,更處污泥而不染,既在紅塵浪裡,更在孤峰頂上,這就是禅宗所說的“當下即是”,“當下超越”,也是現代佛教所需要的“僧格”和“菩提心”。而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和把握佛教的基本精神。
|
|
|
|
|
|
上一篇:淨界法師:淨土攝受眾生的最低標准
下一篇:淨界法師:什麼叫真實心呢?善導大師說:不求名聞利養之心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