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四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四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頁。

「解釋標題」有「別釋」跟「合釋」,在「合釋」當中又分二科。第一個「明心」,先明白我們內在的種姓,這個種姓就會產生不同的業力、不同的果報。在明白這個道理以後,我們應該怎麼去扭轉這個種姓呢?就講到修學的方法,這「淨」化內「心」的一個次第。蕅益大師把凡夫的種姓到成佛的次第分成六位,所謂的六即佛。以這個信心來安立六個次第,我們先看第一個:

一、理即起信─雖復不信自心大乘妙理,起惑造業,而信心之性,未曾稍減,如水成冰,濕性不改。

這個「理即起信」是講我們一般凡夫的相貌。我們凡夫的內心,他「不」相「信自心」具足「大乘」的功德,不相信我們的內心當中有所謂的體相用三大,他的內心活在自我意識當中。他是一個女人,就以女人的思想為自我;他轉成男人,就以男人為自我;他變成一只螞蟻,就以螞蟻為自我:內心當中就是心隨妄轉,在整個個體的生命當中,內心就是跟著感覺走。跟著感覺走,不跟著真理而走,他會有什麼問題?「起惑造業」,內心當中就很容易生起煩惱,這個煩惱增長廣大,控制不了就造作罪業。凡夫在整個個體生命當中,歷史不斷的重演──起惑、造業、得果報,得果報以後又起惑、造業。在這樣的一個生滅門當中,唯一值得我們安慰的地方就是「信心之性,未曾稍減」,我們雖然不肯定我們內心是本自清淨,但是這個清淨的本性,並不因為我們不肯定而減少。講一個譬喻:「如水成冰,濕性不改。」水因為寒冷的因緣而結成冰,所以水一些柔軟的功能、洗滌的功能都消失了;但是值得我們安慰的是,這個冰它的濕性沒有改變,只要遇到了太陽溫度的因緣,它隨時可以變成水──凡夫隨時有改變的因緣,所以一切眾生都可以成佛,當然是因為他的佛性沒有改變。不管你起再大的煩惱,不管你曾經造作多大的罪業,我們清淨的本性永遠沒有被染污。就像你用黑色墨汁潑灑虛空,虛空還是清淨本然,這就是「理即起信」。凡夫的顛倒並沒有改變我們的本性,只是改變我們的因緣。第一段是沒有所謂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是從第二個開始。

二、名字起信─若聞此論,能知現前介爾心性即是大乘,直下承當,不復疑惑,如知冰即水。

修行的第一個就是靠語言文字的佛法產生觀照,所以叫做「名字」,依止聖言量的這些「名字」。「名字」在娑婆世界主要是靠聽聞,聽「聞」大乘的正「論」以後,我們能夠依教觀「心」,開始回光返照。我這一念心,有時候起善念,當我去佛堂看到佛像,對佛像生起信心、生起慚愧心、生起無貪無瞋的心;但是當遇到染污的境緣,內心也會起一些貪欲、瞋恚的欲望。所以如果經常觀照我們的心,會發覺我們的心是不斷的變化,有時候起善、有時候起惡。我們學過本論以後就會知道:所謂的善、所謂的惡都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它只是一個因緣所生法,就是過去業力所熏習的一種虛妄的功能。當我們觀照「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把這些善惡如夢如幻的功能撥開來,就看到內心深處那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本來面目,一個清淨的本性「現前」,你對這個本性能夠「直下承當,不復疑惑」,你當下就能夠「直下承當」,你相信這個就是你本來面目,所謂的煩惱是後來才有的,是你造業才有的,你沒有造業之前,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你就「知」道這個「冰」不是你本來的面目,你本來面目應該是個「水」,因為寒冷才變成冰。既然它是因緣生,那就表示它可以改變,也能夠假藉因緣而滅。這意思是說,假設我們的本性是邪惡,那就不須要修行了,因為你修行沒有用,它本性是邪惡,你頂多只能把它壓抑住,減少它的邪惡功能,因為你的本性是邪惡,你怎麼能夠改變呢?本性是清淨,這個邪惡的功能是因緣所生法,它緣生也就能夠假藉因緣而消失,這是一個根本佛法的理論。

禅師在所有的禅師大德當中是非常精進的──「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趙州禅師出家以後,到處參訪善知識,一直到八十歲都還不能夠安定下來,「趙州八十猶行腳」。當然他不是攀緣,他是對內心「什麼是清淨本性?我的本性是善、是惡,還是清淨呢?」這件事情還不能決定,所以「只為心頭未悄然」。後來有一天,大概是在夏末秋初的時候,他在寮房打坐,他寮房前面是一片竹林,有人丟石頭,剛好打到竹子產生「啪」的聲響,他聽到這個聲響,突然間「截斷妄流」,所有因緣所生法的妄想突然間消滅掉。他就講一個偈頌:「踏破鐵鞋無處覓,得來全不費工夫」。我花了幾十年,踏破鐵鞋去參訪善知識,都不能很確定的明白我內心的相貌是什麼,現在突然間覺悟以後,原來得來全不費工夫,就在你這個當下,莫向外求。這個地方,所謂的「名字起信」,是整個修學的一個基礎,所謂的「直下承當,不復疑惑」。

如果我們今天以比較高的標准來要求所謂的修行,禅宗說:「不破本參,不住山。」意思是說,你這個人還活在妄想當中,你內心還是跟著感覺走,你沒有資格閉關。你能夠拜佛、持戒,也能夠誦經、持咒,每天做多少定課,這樣子在生命當中不能講修行;你在忏悔業障、積集資糧,只是在積集你的善業,不能說修行。修行要能夠返妄歸真,對你心中的顛倒要有消滅的功能。就是說什麼人有資格閉關呢?蕅益大師講一句話說:要能夠「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說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你起很多的妄想,你念佛的時候打妄想,拜佛的時候也打妄想;但是你知道這個妄想是不真實的,它不能夠影響你,只要你不隨順它,它會自動消滅掉,它不是你的本性,因為你的本性是清淨的。你依止你的清淨心來念佛,依止你清淨的本性來持戒、持咒,就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個真實本性是你本來具足的,不必向外追求,你這個人就有資格修行了,遇到任何的煩惱罪業,你都有辦法處理。在「名字起信」當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在禅宗說明心見性,在教下說大開圓解,這個時候整個返妄歸真的修行,從現在開始正式的起動,你以前只是在積集資糧,就是你能夠真正的、很明確的知道「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對這個真理沒有任何的疑惑,這個時候你整個大乘功德從現在開始正式起動。

三、觀行起信─若能念念觀此心性,知其念即無念,不起無明諸顛倒惑。

前面只是一個理論的信解,以下就正式的調伏改變。你在修行當中,你能夠「念念」之間有一個觀照力,這個觀照不是向外,是向內「觀」照你這一念「心性」,能夠如實的了知:它雖然起「念」,但是它的本性是空的,它的本性是「無念」。

我們解釋一下。我們修空觀的人不起斷滅見,我們知道從因緣上我們有如夢如幻的念頭,就是有這個業力所熏習的等流性。有些人的煩惱是貪欲比較重,他這個人沒什麼脾氣,你刺激他,他也不起瞋心的,但是欲望重。有些人,特別是個性清高的人,他欲望淡薄,但是瞋心重,你稍微刺激,他就發脾氣。所以每一眾生的心念無量劫來業力的熏習不同,所以念頭也各式各樣。雖然各式各樣,但是沒關系,你內心在觀察這個念頭的時候,你就告訴你自己:這個念頭不是你的本來面目,它只是一個因緣所生法,既然是因緣所生法,我不必隨你而轉,你不是我的本來面目。他雖然起念(我們也同意在因緣上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在本性上是空寂的,空寂的意思就是它可以改變,它可以改變所以叫做空。你的觀照有這樣的正知以後,就會產生一個實際的行動力,假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種種的方便法門,來調伏你的惡念、增長你的善念,這就是「觀行起信」,這佛法說是乘性起修。

我前一段時間讀西藏法王在西方的大學一段很重要的開示,他說:西方的文化,有一個地方是值得突破的。西方的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強調博愛,神愛世人,所以世人也應該去愛其他人。但是基督教整個西方的文化有一個地方不能突破,就使令它滅惡生善的功能大打折扣。在西方的文化當中,它相信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是這個自我意識是正常的。一個人在遇到傷害的時候,他有權力保護自己去傷害別人,因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這個私欲是不能改變的;不能改變,所以只能加以克制,因為自私是人的本性。所以在西方的法律當中,為了自衛保護自己去殺人是不犯罪的,因為你的本性如此,本性是不能挑戰的。這樣的思考,就使令西方人很難突破這些障礙,你相信你的本性是邪惡的,你怎麼改變自己呢?你頂多把邪惡的功能加以克制,透過禱告、行善克制,但是邪惡的本性還是存在的。所以法王說:這個思考是非常嚴重的錯誤,你應該相信我們的本性是清淨善良。清淨善良怎麼會有邪惡呢?那是因緣所生法,那是後來的業力熏習才有的。這個房間的主人是清淨的,邪惡是客人,客人是隨時要走的。這個地方很重要,就是觀察我們所有煩惱的惡念,它的本性都是空寂的,這個地方很重要。有這樣的觀照,你有信心才能夠產生一些布施、持戒、禅定的方便來調伏它,這個時候就是「觀行起信」,你正式開始去修正你的惡念。

四、相似起信─若任運消除粗染,淨於六根。

透過我們的觀照力、調伏力,一次一次不斷的去調伏它。我們說既然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它就是會變化。你隨順它,它就增長;你調伏它,它就減少,乃至於消滅。等到有一天你的禅定現前,一念的相應就把粗顯的三界煩惱消滅了,「六根」清淨就到了「相似」位。

五、分證起信─若入正位,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

這個「分證」就是分破無明、分證法身,從初地到等覺菩薩,叫做「分證」。

六、究竟起信─若超過菩薩地,微細分別,究竟永盡,心性根本,常住現前。

我們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內心觀照,及外在種種斷惡修善的方便,把這個俱生的、「微細」的我法二執消滅,內「心」當中的「根本」功德,所謂的體大、相大、用大的功德顯「現」出來,所謂的「萬裡晴空,一輪明月」,這個時候就成佛了。所以這個地方「一佛乘」,就是他剛開始所相信的跟他最後所成就的,是完全一樣,只是淺深的不同,所以叫「一佛乘」,這個地方是講依止我們清淨本性來修行的重要性。

天台宗講到止觀有二種差別:第一個叫做次第止觀,第二個叫做圓頓止觀。次第止觀是對治,就是在我們個體生命當中,我們修四念處──不淨、苦、無常、無我,用這個不淨、苦、無常、無我來對治常、樂、我、淨四種顛倒,這叫做對治止觀。它是一個非常強烈的對治,以「善」對治「惡」,所以善惡不兩立。天台智者大師說:如果你的修行只停留在對治止觀,壓力會很大,修行久了,你的內心會沉悶,有時候會退心。因為你會覺得煩惱實在太多,對治一個又出現一個;所以這個對治止觀雖然用藥很猛烈,但是如果沒有善巧的調和,你內心會產生偏激的思想,因為太對立了。所以智者大師說:對治止觀最後要提升到圓頓止觀,就是正念真如。就是在對治欲望的時候,你要思惟:雖念,但本性是無念,你的本性是清淨的,煩惱只是虛妄,用虛妄的法門來消滅虛妄的煩惱,就是站在一個清淨本性的基礎之下來修行。

在座的諸位,很多人都受過菩薩戒。菩薩戒能夠得到戒體,主要是在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你對生命許下三種誓願,過去的種種譬如昨日死,過去的顛倒我們今天不要再說了,從現在開始我的生命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個誓斷一切惡,第二個誓修一切善,第三個誓度一切眾生,我們把這個心態作一個說明。「誓斷一切惡」,我們內心的惡,那煩惱是非常強烈的。我們憑什麼能夠誓斷一切惡,憑什麼煩惱無盡誓願斷?不能憑你的行力。你行力有多大呢?就像蕅益大師說:「我們在熏習煩惱的時候,是無量無邊劫的熏習,而修行卻是短暫的。」我們過去顛倒的時間很長,覺悟的時間很短,就像小孩子跟大人打架,你怎麼打得過煩惱呢?我們的欲望是生生世世的造業,生生世世累積到今生,無量無邊劫;修行只有幾十年,那你憑什麼說「煩惱無盡誓願斷」?憑的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憑著依止這樣的理解,憑的就是煩惱是虛妄的,所以我們能夠很堅定的在三寶面前宣布:「我可以誓斷一切惡」,而產生菩薩的戒體。如果你內心當中只是嘴巴講: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你的菩薩戒體是非常的羸弱,因為你面對那麼大的煩惱勢力壓迫,你根本講不出所謂的誓斷一切惡。你能夠產生對大乘佛法的真實信解,「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能夠沒有任何的疑惑,在三寶面前保證你可以「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可以成佛,因為煩惱是虛妄相,所有的惡法都可以消滅,所有的善法都可以安立,就是你必須從這個關鍵點去學習。這個就是我們說的「淨心」,就是淨化內心一定要注意你的依止處、你的根源。以上我們把「論主略史」跟「解釋標題」,把馬鳴菩薩的略史跟本經的一些修學宗要作一個大綱的說明。接下來第三科「隨文釋義」,看《講義》第八頁。以下就正式的解釋馬鳴菩薩的論文。

參、隨文釋義

┌─一、歸敬述意│○入文分三┼─二、正說五分│└─三、結施回向今初。

以下的解釋我作一個說明:在科判方面我們是根據上會下性老法師的科判。會性法師的科判多分來說還是根據蕅益大師的《大乘起信論裂網疏》,不過老法師的智慧,把有些比較復雜的科判簡化了,我覺得特別的契機,所以我們這次的學習,就根據會性法師的科判。在義理的解釋上,這次本論的解釋,有二個依據。第一個在消文方面,我們根據唐朝賢首法藏大師的《大乘起信論疏》。在義理上的發揮,有些地方參考蕅益大師的義理,蕅益大師比較不重視消文,但是有些經文他的心得有他的見地,所以在義理的發揮上,有些東西會參考蕅益大師的。所以本論的學習,我們主要是依止法藏大師、蕅益大師二位大德,這是我們在解釋論文的一個依據。好,我們看科判:「入文分三:一、歸敬述意;二、正說五分;三、結施回向。」我們也可以說分成所謂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剛開始先「歸敬述意」,再正式說明本論的五科,最後再結施回向:

甲一、歸敬述意乙一、歸敬三寶

在解釋論文之前,第一科先「歸敬述意」,分二:第一個「歸敬三寶」;第二個「述造論意」,敘述造論的因緣。先看「歸敬三寶」,我們看論文,大家請合掌:

歸命盡十方 最勝業遍知
色無礙自在 救世大悲者
及彼身體相 法性真如海
無量功德藏 如實修行等

我們在學習本論之前,馬鳴菩薩先說歸依三寶文。能歸依的是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叫「歸命」,表示我們對三寶沒有任何的保留,盡我們生命當中的身業、口業、意業全體的歸依;所歸依的就是三寶的功德。三寶的功德當中,它是所謂的「盡十方」,這個「盡十方」是簡別不是小乘的三寶。小乘學者所認為的三寶,是有一定的時空;大乘的三寶是常住「十方」三寶,是遍滿十法界的常住三寶,這個「盡十方」是簡別它不是小乘的三寶。

在歸命十方三寶當中,我們先說明所歸依的是佛寶:「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這是說明佛的身口意三業。第一個我們所歸依的是「最勝業遍知」,這個地方是歸依佛的意業。佛的意業是正遍知,他能夠如實了知真谛跟俗谛的道理:知道一切法的本性是清淨本然,是我空、法空的真理;也知道眾生無始劫業力的熏習,產生很多生滅的個體因緣。所以他能夠觀機逗教,這個叫做記心輪(記是記載的記,心是心地法門的心),是佛陀在三輪當中的意業。這個是佛的正遍知,是我們的歸依境。第二個「色無礙自在」,這是佛的身業,身業是講神通輪。法藏大師講到佛身業的功德,他根據《華嚴經》提出了四種:第一是大小無礙,佛的功德沒有大小的差別。譬如在淨土法門當中,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一再強調說:淨土法門的重點,在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因為它是一個他力法門。他力法門就是你一定要跟彌陀的功德感應道交,所以這個歸依是一個重點。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就是我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誰代表阿彌陀佛呢?到底阿彌陀佛的歸依處、歸依境在哪裡?蕅益大師說:「若廣泛而論,極樂世界正報、依報的莊嚴,都是我們的歸依境。」正報莊嚴有佛的莊嚴、菩薩的莊嚴,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佛菩薩這些清淨莊嚴的僧團都是歸依處。依報的莊嚴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寶樹、樓閣,這也是我們的歸依處。但是這樣的歸依處太廣泛,心思容易散亂。在整個依正莊嚴當中,簡而略之:阿彌陀佛的佛號,「南無阿彌陀佛」這個聲音,它就總持一切的功德,所以名以召德。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可以表現在廣大的依正莊嚴,也可以把功德濃縮在一句佛號上。就是你這一念心去憶念彌陀聖號,「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在你心中,「一句彌陀念、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聽回去,這個時候你跟彌陀相應。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誰代表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這個聲音,這個就是阿彌陀佛的所有功德。所以佛陀的功德能夠在大中,也可以變成小,大小能夠互相的含攝,所以叫做大小無礙。第二個是互用無礙,互用等於是自他,就是阿彌陀佛可以現出藥師佛,也可以現出本師釋迦牟尼佛,佛佛之間能夠互相的通用沒有障礙。第三個是理事無礙,這個「理」是理體,就是法身的理體跟應化身的作用是沒有障礙的。應化身當中有法身,法身當中也有應化身,是互相沒有障礙的。第四個是應機無礙。應機無礙就是普門示現,說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同樣一個月亮在不同的水面上,你拿一個臉盆,他也拿一個臉盆,臉盆的大小不同、水質不同,月亮印在臉盆上的影像也就有所差別。說我們現在一百個人同樣看到佛陀,但是每一個人看到的佛陀都不同,都剛好是你喜歡的造型。有些人喜歡看到胖的佛陀,有些人喜歡看到瘦的佛陀;佛陀能夠應你的機,剛好是你最喜歡看的造型,這是應機無礙。這四種無礙,所謂大小無礙、互用無礙、理事無礙、應機無礙,這個就是我們所歸依的身業,所謂的神通輪。神通主要是給眾生產生歡喜跟信心。第三個歸依境是「救世大悲者」,就是佛的語業,佛的說*輪。在法藏大師的意思:這三業當中,真正我們所歸依、最受益的應該是語業,就是說法。這個說法為什麼講「大悲」呢?就是一般的凡夫也有慈悲心,譬如說有些人去蓋醫院,做一些慈善事業;但是這樣子對眾生只是暫時的救拔。只有佛陀的演說真理,使令眾生解脫,才能夠產生一個究竟的真實救拔,所以叫做「大悲」。這個法義:你今天吃完一碗飯,這個飯消化以後,飯的功能在你生命當中消失了;但是你聽聞到一句佛法,這個佛法在你的內心當中,那個光明的種子,生生世世跟著你,等待因緣去啟發它。這個金剛種子永遠跟著你流轉、陪著你流轉,直到你成佛為止。所以佛陀的說法,是給眾生一個比較長遠的利益,所以叫「大悲」。當然佛陀說法也必須要靠身體的支持,也必須要有內心的觀照根機,所以我們應該身口意都要歸依,這個就是我們歸依佛陀。

第二個歸依法寶,「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這個是對我們的法,這個法主要是大乘的法寶。大乘的法寶,法藏大師分成:教法、理法、行法來作次第的歸依。第一個是教法,這個教法當然有一個「身體相」,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是佛陀在世的時候到處的演說,由弟子們記載下來的語言文字的佛法,譬如說《金剛經》《楞嚴經》《法華經》《涅槃經》等等,都是法寶的「身體相」──教法。第二個「法性真如海」,語言文字它是诠釋一個真理,譬如「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十個字裡面有一個道理,這個道理必須要含攝在文字當中,所以文以載道。這意思就是說,佛陀內心當中明白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是離言說相;但是佛陀內心的道理要傳遞給我們有困難,佛陀就假藉文字,就講出一句「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佛陀把道理放在這裡面。那有文字,就可以轉成我們可以消化的訊息,我們把這句話在心中不斷的聞思,聞思的般若就轉成我們內心的觀照,最後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這叫做理法。由教法的聞思產生一個真理,這就是「法性真如海」。第三個「無量功德藏」。我們內心明白道理以後,就消滅心中的顛倒,從今以後不再跟著感覺走,我們內心從今以後用道理來引導我們的生命,產生一種滅惡生善的功能,這個時候生起種種的功德、種種的波羅蜜,這就是所謂的行法,「無量功德藏」,能夠成就五乘的功德。就是我們由最初教法的學習產生真理,依止真理起修,最後產生滅惡生善的功德。這個都是法寶,都是我們應該歸依的境界。

第三個歸依僧寶,「如實修行等」。僧寶當然就是如法修學。法藏大師說:這個僧寶有二種。假設是一個凡位的菩薩,所謂的資糧、加行,所謂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薩,這些菩薩叫做如法熏習。就是他內心當中的自我意識並沒有消滅,但是他相信這個自我意識是因緣所生法,不是本來面目。所以他用清淨的大乘法,不斷的消化,如法的熏習,他已經在對治當中,叫做如法熏習。那一定要到初地以上,他叫如實修行,他的本性已經開發出來。所以這個如實修行者,看這個意思,在這個大乘三寶當中所歸依的僧寶是聖僧──大地菩薩,這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才有資格叫做「如實修行等」,我們現在叫做如法熏習。

這個地方是說明,我們在學習本論之前,要先作一個三寶的歸依。

為什麼歸依?蕅益大師在這段論文當中,提出四點的解釋,所謂歸敬三寶略有四義:第一個,隨順古代聖賢儀軌故,古代的整個教法當中都要先歸依。從歸依當中我們可以知道法的傳承,特別是在僧寶當中。譬如說:你歸依的是文殊菩薩,那我們知道這個是屬於大乘的信眾。如果你在歸依文當中強調彌勒菩薩,這就是唯識相宗的傳承。所以從歸依文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傳承的差別。第二個,為令眾生增長福德善根故。三寶是功德法具,我們在讀論文之前先歸依,能夠增長福德、滅除罪障,為學習論文作一個前方便,淨罪集資。第三個,不同外道議論無宗本故。外道的言論是沒有任何的傳承,沒有根本,外道就是自己在山中打坐,眼睛一閉他打很多妄想,依著妄想安立宗旨,完全沒有宗本。第四個,顯示感應道交難思議故。就是祈求三寶的加被,有這個意思。

乙二、述造論意

我們再看「乙二、述造論意」。前面是歸敬三寶,這裡是說明造論的意義。

為欲令眾生
除疑捨邪執
起大乘正信
佛種不斷故

造作本論有二個意思:第一個從因地上是「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剛好是本論的三大宗旨。「除疑」就是顯示正義,能夠生起善根,生起信戒定慧善根,顯示正義。第二個「捨邪執」,就是對治邪執,偏重滅惡。我們雖然學習了正見,但是有些人會在正見當中產生一些錯誤的認知,所以也應該要對治邪執、滅惡。「除疑捨邪執」,是屬於義理的說明。「起大乘正信」,是講到修學五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跟止觀。從明白道理到如法的修學,產生一個「佛種」,成就大乘種姓,使令我們在生命當中,建立一個堅固而不退轉的大乘種姓,這個「不斷」就是不退轉。這個「佛種不斷故」,是講果地的功德;「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是因地的修學。所以本論的目的就是成就大乘的因果。

我們今天先講到這個地方,剩下的下一堂課再說明。向下文長,付再來日,回向。

問:體、相、用三大的文字義理可以理解,但理上無法深刻的深入體會,能否請法師舉例說明。

答:這個體、相、用三大,它所說的不是外在的法,這個杯子有體相用,這個桌子也有體相用。這個地方的體

相用,是指我們這一念心,就是我們凡夫的心,因為我們的執取,就產生自我意識。這個自我意識開展出來,有各式各樣的自我意識,有受想行識,感覺、思想、造作、了別等等。你執取以後就不大,就失去我們的本來面目。所以我們體、相、用三大,就是體大、相大、用大,它都有基本的定義,主要是把錯誤的思想加以調整。不過剛開始先了解體大,了解體大以後,後面的相大、用大就容易了解。就是你經常修我空觀、法空觀,把這個自我意識稍微消滅一點,不要老是活在自己的感覺當中。這個地方,就是你平常要多多的去觀照。

問:何謂絕待無外?

答:這個「絕待」是說它不是對立,「無外」是說它的普遍性,沒有內外的差別,當然「絕待無外」主要是指我們本來面目,我們的真如門。我們凡夫的心要是沒有經過大乘佛法的訓練,他一定會有對立,乃至於小乘的學者也有對立。小乘的學者有染淨的對立,雖然好樂修學清淨法,但是產生法執,就是清淨法跟雜染法是對立存在,生死跟涅槃也是對立的──你要嘛選擇生死,要嘛選擇涅槃,這二個只能夠選擇一個,沒有所謂的中道,沒有所謂的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思考,沒有這種思考。大乘佛法是沒有對立的,沒有淨染的對立、也沒有自他的對立等等。這個「絕待無外」,我們可以這樣子想:「絕待圓融不可思議」。我過去讀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他提到一個觀念:念佛法門是本尊相應法。本尊相應法所強調的是歸依,在歸依的過程當中有二個差別:一個是對立性的歸依,我歸依阿彌陀佛,我是能歸依,阿彌陀佛是所歸依。我們在生命當中產生一個自我,這個自我是有真實體性,說我是業障深重,這個業障深重是真實的;阿彌陀佛是萬德莊嚴,這也是真實的:但沒關系,我業障深重,但是我對你歸依──「通身靠倒」,你來救拔我。以這樣的思考來歸依,蕅益大師說:也可以往生,但是品位不高,而且中間會有很多障礙,你會覺得一個是自我,一個是佛陀。你這樣子念佛念久了,你會:唉呀!佛陀跟我有一段很大的距離,在十萬億佛土之外,他那麼的清淨,我那麼的雜染!這個就是靠信心,就是一種對立性的思考。蕅益大師把這樣的思考叫做事持。蕅益大師所贊歎的是理持,就是你不要有人我的對立,所謂的「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你能夠了解自他不二。我是業障凡夫,但是我的業障是如夢如幻,我把這個如夢如幻的業障撥開來,我的心是「如」;阿彌陀佛是萬德莊嚴,萬德莊嚴也是因緣所生法,是佛陀的波羅蜜所成就的。我們現在先把我的生命回歸到原點,阿彌陀佛的生命也把它歸零,發覺我們的心是「如」,阿彌陀佛的心也是「如」,一如無二如。你就在這個自他不二當中,產生歸依,這個時候的歸依是絕待圓融不可思議,你再也不感覺到這個十萬億佛土是如此的遙遠,你也不會因為你是業障凡夫,阿彌陀佛這麼的清淨莊嚴,而感到自己的慚愧卑賤;你會發覺你跟佛陀是能夠達成一片的。這時候你在念佛,你會發覺阿彌陀佛跟你,距離不再是那麼遙遠,所以這個也可以說是絕待無外,你用另外一個思考來念佛。

問: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修學我空、法空?

答:你要修學,要知道方法,後面會講到怎麼修學我空、法空。方法掌控了,佛法講:「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你掌握了清淨因緣的方法,你去操作它就出現功德;你掌握雜染的因緣造作惡法,它就出現過失。就是你把功德的因緣具足了,這個功德就出現。這方法後面會講到,本論會詳細的從理論的斷疑生信,到最後的實際操作,都有詳細的說明。

 

上一篇:徐文明教授:早期法華信仰與普賢感應
下一篇:徐文明教授:中國佛教哲學佛教於漢代傳人中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