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徐文明教授:從唯心淨土、身中淨土到人間淨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從唯心淨土、身中淨土到人間淨土

  徐文明

  淨土思想有其歷史淵源和發展過程,概括來講,是從人天淨土到阿羅漢淨土、菩薩淨土,最後是諸佛淨土。隨著佛國淨土觀念的普及與深入,也產生了對淨土說的反思和深化,從外在的、他方的、未來的淨土轉向內在的、此方的、現世的淨土,從而使淨土理論不斷發展,也為人間淨土思想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淨土觀念的產生,本是為了強調世間與出世間的距離,從而說明解脫成佛的必要性,而隨著淨土說的不斷發展,特別是西方淨土的日益普及,便有將之固定化、實體化的傾向,如此則容易對之產生執著,或執一方而排斥他方,或執一門而排斥他門,或以往生為究竟,不知成佛為根本;或心樂他處,不知成就此土。為糾正此偏失,東西賢聖相繼現身說法,尤其是維摩大士和惠能大師,示唯心淨土和身中淨土的妙義,使淨土理論得以提升和發展。

  《維摩經?佛國品》開門見山,指出佛土不過是菩薩度化眾生的方便手段:

  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這段經文十分清楚,菩薩為了化度眾生、饒益眾生而取佛土,佛土的類別也根於眾生的類別,眾生喜歡什麼、適合什麼,菩薩便取什麼樣的佛土,因而佛土是菩薩度脫眾生的資糧,依據眾生的不同需要而方便安立,有多少種類的眾生便有多少種類的佛土,並無固定的方所和數目。

  經中還指出,“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句話點出了唯心淨土的關鍵,一是欲生淨土,須先淨其心,淨心是修行成佛的前提,二是諸佛國土,染淨隨心,人心染淨,決定了佛土的染淨,是以成佛要靠自己,自力才能往生,自力才能成佛。境由心轉,佛土亦然,心有分別,此土便是穢惡充滿,“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是以修淨土不如修淨心,修淨心便是修淨土,淨土只在自心,不在於外。

  在佛教初期,為了說明解脫成佛的必要性,有意強化世間與淨土、眾生與佛的距離,故強調世間的穢惡不淨,將我們所在的娑婆世界描繪成一個最為下劣的地方,把現實社會視為五濁惡世,以使眾生生出離想。有人於此產生執著,不重現世人生,只為身後事打算,甚至對於釋迦牟尼佛也產生了懷疑,以為佛土不淨。是經佛國品對這些懷疑進行了批評。

  爾時捨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佛知其念,卽告之言:“於意雲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捨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國土嚴淨,非如來咎。捨利弗,我此淨土,而汝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捨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捨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捨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卽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捨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捨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捨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捨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這段經文表明此土本來就是淨土,只是眾人心有分別,罪業未消,故不見佛土莊嚴清淨,不是佛土穢惡,而是眾生心中不淨,只如盲者,不見日月,非日月過。這表明淨土不在他方,此土本來恆常清淨,若人心淨,當下便見。這種娑婆世界本來就是淨土的思想其實就是人間淨土思想的先導,說明淨土就在現實社會,淨土就在人間。

  娑婆世界不僅本來就是淨土,而且同樣具備其他佛土所未具備的優勢。在香積佛品中,是經一方面指出娑婆世界的眾生剛強難化,同時還強調此土具足他方未具的十事善法:

  維摩诘言:“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余淨土之所無有。何等為十?以布施攝貧窮,以淨戒攝毀禁,以忍辱攝瞋恚,以精進攝懈怠,以禅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說除難法度八難者,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以諸善根濟無德者,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十。”

  當香積佛國的菩薩歎息此土釋迦牟尼佛隱其大道、以“貧所樂法”化度眾生、此土菩薩不顧勞苦、“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之時,維摩诘也為娑婆世界作了辯護,指出在此土化眾功德殊勝,遠過諸方,因為此土具足十事善法,是增進定力、培植福德的佳處。

  此經還對在此土修行、生於淨土的法門進行了說明:

  彼菩薩曰:“菩薩成就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維摩诘言:“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恆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法。”

  這八種修行方法體現了奉獻犧牲、謙下忍辱、克己敬他、精進不懈的精神,可以看出,這些方法大多與在家菩薩的修行有關,其中還表現了大乘佛教初期對小乘佛教的妥協和讓步,如要求不和聲聞相違背等,也希望小乘佛教能夠容納和尊重自己,“於諸菩薩,視之如佛”,對新出的大乘經典不要懷疑,不要以為大乘非佛說,訟大乘之短。成就此八法,不僅現世生時無諸瘡痛,而且還能往生淨土,所謂生於淨土,未必是別處受生,而是指得居此方淨土。

  《維摩經》中的主要人物維摩诘是印度東方毗耶離國在家居士的代表,也是大乘佛教的代表。在第二次結集中,毗耶離的東方僧團的改革主張遭到全面否定,西方僧團的保守思想占了上風。而在此經中,維摩诘這樣的一位在家居士竟然成為僅次於佛的神通廣大的大菩薩,不僅諸大聲聞皆不能及,就連諸大菩薩也退避三捨,而維摩诘的在欲行禅、出入聲色場所的做法也是原始佛教斷然不能容許的(對於居士同樣不會如此寬縱)。這表明在後來的東方佛教中,居士團體一度占有壓倒性的地位,成為初期大乘佛教的主流。

  作為東方大乘佛教的代表,維摩诘的聲勢和地位表明毗捨離成為當時印度佛教的中心,東風壓倒了西風。反映在淨土信仰上,東方道俗當然不會滿足於西方淨土的獨盛,於是又強調東方妙喜世界和無動如來的殊勝。從學理上講,妙喜世界、阿閦佛國可能是人間的毗捨離的象征,聯通二界的維摩诘便是自彼而生於此的,而且在兩個世界都是舉足輕重的角色。

  《維摩經》以實相為本,從實相上講,世間出世間不二,眾生與佛不二,穢土淨土不二。因而,是經所示,為眾生成佛的可能,相當於解脫成佛的可能性階段,這與顯示解脫成佛的必要性的淨土法門是大不相同的。必要性階段要強調二者的距離,要說二;可能性階段要說明二者的無距離,要說不二。從這一意義上講,《維摩經》對淨土的反思和批評是必然的。

  雖然對淨土有所批評,但並不完全否定淨土法門。佛道品謂“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意思是說雖然知道所謂佛國淨土及眾生本性為空,但為了教化眾生,還常修淨土法門,以度脫樂此小法的眾生。

  《維摩經》關於淨土的思想在後世影響很大,六祖惠能對之進行了全面的繼承,並有所創新,提出“身中淨土,自性彌陀”之說,從而使淨土理論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六祖對淨土的開示主要見於《壇經》釋功德淨土第二:

  (韋琚)又問:“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捨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裡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惠能與諸人移西方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

  眾皆頂禮雲:“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癡是畜生。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無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歎善哉,唯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這一部分也是大梵寺說法的重要內容。六祖住曹溪不久,韶州刺史韋琚請其到城中大梵寺說法,並對當時流行的西方淨土法門提出疑問,請六祖開示。六祖首先否定了西方路遠、淨土難到的說法,以為經中說得分明,西方距此不遙。又指出所謂遙遠的西方淨土是為下根迷人而說的方便法門,上智利根,自淨其心,不用念佛。淨土本無遠近,迷則路遙,悟則目前。淨土亦非東西,心迷則願東願西,心悟所在即是。這裡六祖有意混淆了世間的東西方和出世間的東西方,指出東方人有罪,念佛求生西方,那麼人西方人造了罪,念佛求生何處呢?其實地理上的西方印度人會造罪,西方淨土的眾生是不會造罪的。六祖這麼做,也是借用維摩诘的做法,以此打破對西方印度的迷信,樹立中國佛教的權威,強調中國並非邊方,印度亦非中心,只要心中清淨,哪裡都能悟道。

  六祖徹底否定了“帶業往生”之說,以為“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心若不善,只是口念佛號毫無意義,根本不可能往生淨土。心存惡念,佛是不可能前來迎請的。這一說法意義十分重大,對於澄清現在流行的一些錯誤觀念至關重要,西方淨土的門票也不能賣得太賤,淨土之門,不可能為所有人打開,特別是那些罪大惡極之人。

  六祖繼承了禅宗注重內在的傳統,並將之發揮到極致。他完全剝除了佛教的宗教性外衣,將作為此岸象征的彼岸性的東西還給此岸,指出所謂天堂地獄都不過是心性善惡的象征性的說法,並非實有,諸佛菩薩、天堂淨土都是人的善性覺性的代表,須彌海水、地獄惡鬼都不過是人的貪欲煩惱的外現,是以染淨不在於外,而在於自身,若修淨土,當修身中淨土,自性西方。

  經過六祖的改造,念佛求生淨土轉為自我淨化,清淨身心。如此則他方淨土成為此方淨土,外在的淨土變成內在的淨土,死後往生的淨土轉為現世生時的淨土,他力接引的淨土改成自力修行的淨土,口念的淨土換成心行的淨土。

  六祖關於淨土的思想十分重要,應是今天建設人間淨土的指導思想。建設人間淨土,應當從自我做起,首先要清淨自己的身心,修好身中淨土,然後再從團體和社會的角度著眼,將本單位、本社區.本地區、本民族、本國的事做好,再到整個世界,做到一身清淨、一家清淨、一方清淨、一國清淨,再到天下清淨。

  建設人間淨土,要立足本土,立足現實。一室尚不能淨,何以掃天下之塵?自身尚不能了,何以普度眾生?這邊事尚不能曉,何以到得那邊?不能知生,何以了死?因此要首先致力於做好自己的事,當下的事,先做好人,再想成佛。念佛者不僅要口誦佛號,更須意存佛心,身行佛事,如此三業清淨,方能得見淨土。

  建設人間淨土,關鍵在於行動的落實。眼下最為重要的,當是致力於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護,同時維護和平,反對戰爭,使這個世界的眾生有一個清潔衛生、和平安定的生活環境,使污染和暴力遠離生命,使人與其他生命和平共處,維護所有生命的生存權。

  建設人間淨土,是人類共同的事業,並不限於佛教徒。在這方面,佛教徒應當加強與社會各方的合作,使大家都認識到這一事業的意義,共同致力於這一運動,使人類外在的環境與內在的身心道德都得到淨化、保護與建設,真正將佛土的莊嚴清淨呈現出來。

  作者簡介:徐文明,1965年生,哲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郵編:100875。

 

 

上一篇:大安法師:一函遍復講記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條原則
下一篇:大安法師:一函遍復講記 第四部分 結語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