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賢護分饒益品第九
這一品,是來提示“一切諸佛悉皆現前”三昧所具有的功德利益,所以為“饒益品”。
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我念往昔過於無量阿僧祇劫。時有一佛。號無畏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興於世。
世尊說法,以此宣化一切眾生廣大心智的莊嚴內涵,過、現、未來,一時抉擇,若依報德差別,世尊於無量劫層出於世,廣利世間。我等現下學佛之時,一切心智觸動一念,若以無畏善巧作為真實守護,隨順此“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之時,亦如無畏王如來出興於世,等無差別,一念抉擇故,與諸佛發心等,與諸佛智等,與諸佛威德等,如此清淨相續,決定親證。一切諸佛皆如此宣化,無有高低之說,無有令眾生畏懼之說,於眾生作真實法之抉擇。從世尊說,報德如是;從法則理性說,一切眾生最初一念生起之剎那,如是無畏,如是抉擇隨順“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的行法,愛樂守護,那麼一樣可以廣利於世間。
當爾之時。有長者子。名須達多。與二萬人。俱詣彼佛無畏王所。到已頂禮彼世尊足。
禮世尊足,“足”者,兩足尊,若隨順世尊兩足尊,隨順世尊兩足尊教言,隨順兩足尊修持,隨順兩足尊回施,皆得福慧之二眼。我們在此時學法中,是不是真正身心一如地來禮敬兩足尊呢?現諸有情,多是禮敬自己的業緣、現緣,乃至說隨順自己的業習,不管是宿業或現業,所謂染習中的感知相異者或相似者,而不是諸佛威德,所以,無有自我捨棄,不能隨順如來兩足尊教言。
敬禮畢已。退坐一面。
以教言機制令一切眾生捨棄自我,禮敬佛足,而得以清淨安立,具足現緣。
時須達多。即便請彼無畏王如來。廣宣如是三昧深義。
在此我們看到過去善知識們出興於世之所展現,乃至說燃燈古佛於最初發心之時,以須達多長者子身份出現來禮敬世尊足,問世尊甚深“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教言,以此啟迪我等末世有情隨順如是祈請、如是教言、如是修持。
賢護。爾時彼無畏王如來應供等正覺。知長者子有深信心。
“知”者,見其恭敬、禮拜,如實隨順故,如實啟教故,所以愛樂、守護。
我們現前行此一法,若是一日,若是三年、五年、十年中不得所宣利益,多生退屈之心,乃至謗疑之心、诋毀之心,為何如是呢?深信心不足故。所謂深信心者,知法性具與不具,非是現法所用或不用,若是深信法性,何有不具?若有深信心,何有法則不相應呢?多是虛假心、谄曲心、功利心、不相應心,或者說盜取善巧心,或說趨利之心,不能與法性相隨,不能與法則深信相隨,不能與利益世間功德相隨,而多與勢利、功利心相隨,所以不能深入一法,不能成就。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人習法的一個通病。日日改頭,時時換面,朝三暮四,總不相應!所以一般我們行法,最好不要改道,不要異行,這樣一門深入,若抉擇一法義,能了達一切法則,何以故呢?法法平等故,但見真心,真實抉擇。若不如是,朝三暮四,總不相干,總是無常心、變化心,所謂的虛假功利心,這樣是賊心,在佛法中最不得大利,而所謂“大利”者,就是抉擇之心。
樂欲聽聞如是三昧。應時隨順而為敷演。
“敷演”,廣泛地延續、演說此法則。
賢護。時須達多。於彼佛所。聞三昧已。讀誦受持。思惟其義。即如說行。既修行已。還即於彼無畏王如來法中。捨家出家。剃除須發。服袈裟衣。
我們來看其緣起是怎樣的:從虔誠地禮敬佛足,然後退坐一面,來啟教於世尊如是之教,所謂“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之法則,問已,世尊深入觀察,知其愛樂,與其宣化,彼既聞已,能讀誦受持、思維其義、即如說行,既修行已,還即於彼無畏王如來法中,捨家出家。
過去行法者,徹底隨順,無有殘留,一心歸命,頂戴受持。我們現世之中,出家者、在家者多有保留。“保留”是指什麼呢?就是不敢捨身,整體投入一個法則,多有畏懼。而那這些善根成熟者,是無所畏懼的,於法勇猛,不惜生命!
經八萬歲。思惟住持。如是三昧。
我們現在人在實踐這個法則時,經常有人一開始很勇猛地來了,可三天之後就說:“哎呀,我還是不適合這個法吧,我還是修其他法”。若能用八萬歲來思維、守護這個法則,可能還是有意義的。因為什麼呢?有的人三、五天、十天八天都堅持不了,就會於法生起疑慮啊;還有的人行了一年半載,或者說七天半月的,就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了,慢心生起來了,邪心生起來了,罪惡心也生起來了,貪圖名聞利養的心也生起來了,就教化人去了。
我們看看須達多,即燃燈古佛的因地,八萬歲如是思維、修持、守護此三昧,我們要作一個對比啊,要於法發起廣大未來之真實守護、抉擇守護。若三天、五天、一年半載,急於功利,那不是修法者,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只是說賊住於佛法之中,一時得逞,後時會後悔的,為什麼呢?你不是真實地實踐、守護法則,而是欲取法利者。取什麼法利?就是假法以完成自己的私利。這樣不得佛法之真實!在這個法則中多有此類染著有情,因為濁世惡類有情善根福德薄少故,假於法則以養自己的邪見、名利,這樣多受其害。此害可能是現世之害,究竟意義,我們不能否認,但若現世之害也能免除,則是為善根成熟者、機制成熟者。
又復在彼無畏王如來所。聞一切法。皆悉受持。
因為八萬歲思維住持此三昧的功德,所以後來習無畏王如來一切教法。若我們在一法則中得以抉擇純熟,那麼於一切法是必然守護的,比如我們若在此念佛法則中真正得抉擇利益,那麼於一切法的行持是抉擇的,是無畏的。當然,若在修其他法則中真正得抉擇利益,也會愛樂、實踐一切法的,何以故?法則一旦抉擇,無所畏懼,無所退失,無所得失,無所散壞,於是廣大的實踐、清淨的實踐、真實的實踐,心地作業的廣大空間,一時就騰出來了。過去被罪惡業、顛倒業、煩惱業、無明業、對待業、攀上業,種種業所填充的時空,一時就騰出來了,從而發起這種廣大的未來,於一切法產生清淨妙用,於是我們就說廣大的心智真實成熟了,是佛法中無畏的善巧者。
是後復經諸如來所。聞說斯法。
不僅於一如來所聞說“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之教言,乃至於諸如來所聞說此經法。
亦皆能持。於諸佛所。種諸善根。能廣成就不思議已。然後捨命。即得上生三十三天。同受果報。即彼劫中。還復值遇第二如來。而彼如來。從剎利生。出家成道。名曰電德如來應供等正覺。而復於彼電德如來法中。出家修行。經八萬四千歲。還復思惟如是三昧。而更值遇第三如來。彼第三佛。於婆羅門家生已。亦出家成道。號曰光王如來應供等正覺。復於彼如來所。出家修行。亦於八萬四千歲中。常得思惟如是三昧。
這是燃燈古佛之因地所遇諸佛之教言,於第一佛所經八萬歲,於第二佛所經八萬四千歲,於第三佛所又一個八萬四千歲中,常思維如是三昧。諸位善知識啊,我們看看自己對此三昧的行持、愛樂的時間有幾年?有幾日?於此三昧是深信,還是畏懼?還是畢竟守護?我經常聽菩薩到我這兒來發願啊,發完願就退墮,開始因為在家裡受苦啊、受難啊、世俗感情糾纏啊、業緣糾纏啊、生活壓力糾纏啊,種種糾纏,不行了,要到寺院來證三昧了,說:“這個三昧,我不證是不行的”,時間長一點就說:“不行啊,我都這麼長時間的修持,不能相應啊”!如果跟八萬歲、八萬四千歲、八萬四千歲相比,該如何相應呢?世尊不是以年歲來影響我等,只是說我們用廣大究竟的心智與立意、深信與愛樂,這樣才能抉擇一個廣大的立向。你沒有立,福德薄少啊,於法淺薄,信心淺薄、行法淺薄、發心、福德因緣都淺薄、法緣淺薄,薄在什麼地方?你現前這一念一動,就晃到其他地方了,剛稍有涉足,即動疑心,沒有深信。燃燈古佛如是為我等作了一個抉擇——常習於一法,無退無墮,畢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我們於法常常散壞,欲在此中得世俗之利益,乃至說邪見之因緣,那是不相應的。
賢護。時彼長者子須達多。自是之後。過百余劫。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百劫成佛,甚難!一般在常規說法中,是三大阿僧祗劫成就佛道。燃燈古佛給我們示現的是在百劫之中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實是不可思議的。釋迦文如來在因地中因猛利心贊歎弗沙佛七日七夜,但說“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而逾越九劫先於彌勒成佛,這是猛利心中所成就的激勵善巧。那我們在行這個法中是一個什麼樣的感知呢?
有的人說:“若是百劫成佛,我不行這個法,因為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一生得不退轉,一生成佛,我還是求生極樂世界吧。”也是善哉!這樣我們對法就有一個對比了,為何世尊發願欲令一切眾生一生成佛而設立這樣一個廣大殊勝的真實法則呢?讓我們來對比。過去諸佛勤苦於曠劫之中修持,欲使眾生得真實利益,何以故?即成佛道故,遠離眾苦故!因為我們如果不即成佛道,多世迷茫啊,一日、二日尚迷茫,況且多劫,況且不可窮說之劫,何以不迷茫啊?我們這一生有多少次迷茫?對法的迷茫,對信心的迷茫,對前途的迷茫,對修行的迷茫……你真是能如實地受持嗎?如法地進趣嗎?不要去鼓噪自己的心,你如實地去觀察自己是不是深信?若不深信,再鼓噪也是生滅心、對待心,它不相續,何以故?實無相續之依止,因為生滅心中若欲相續,必須清淨發起深信,別無二途!若另設一途,就是輪回。諸位善知識,一定善觀察,善思維!
賢護。汝應當知。爾時彼長者子須達多者。豈異人乎。即彼過去然燈如來應供等正覺是也。賢護是故當知。彼長者子須達多者。以有如是愛樂法故。復有如是求法行故。能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我們都知道,釋迦文佛是在燃燈古佛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授記,而過去已成就之諸佛多是於諸佛處所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授記。若親得授記已,於無上菩提決得不退轉,無有疑心,無有遲疑於行持,這是不可思議的威德與善巧成熟之時,若未授記者,則多有疑慮。
《金剛經》中世尊說,若其在行法中有所得,則燃燈古佛不與其授記。[1]那我們現在是不是有所得呢?佛會不會與我等授記呢?我們在此般舟中是愛樂行法呢,還是有所求行法呢?你若不是愛法、樂法,是愛其他東西,你要小心,可能會走偏差的。
復次賢護。汝今當觀是三昧王。為諸菩薩及眾生輩。而作幾許大弘益事。
此處是令賢護觀。賢護者,現前求法、樂法、愛法、善守護之有情者是,非是一菩薩稱。一切菩薩之上首是為賢護菩薩,而一切菩薩之上首者,是愛法、樂法之現前有情。你若愛法、樂法、向法,則與賢護等,與賢護同站一法位,是十六正士之首。首者,愛法、樂法、行法、成就法之守護、傳播者,這樣即是一切正士之首,不論出家、在家。這是在喻說中真實說,也就是說有賢護菩薩住世之善巧,亦有末世賢護隨順份中所安樂住,因為隨順賢護之心智、賢護之守護,一定能成就此不可思議功德。
“三昧王”,這個名字不要帶過,加一“王”字,是不敢輕易許於有情的。世尊在後面對這個法的來歷的贊歎,亦是極致,所有的言辭皆是極致之說,非是誇張。什麼叫極致呢?就是如實宣化。
所謂當得一切諸佛智地故。
善知識們,於此法則若能相應,決定於一切諸佛智地無有退轉!因為諸佛一切智智,傾以如來說,而無以言說,若以名稱,如後面對種種智都有提及,但這些智都弱及諸佛之智,因為諸佛智慧的名號、名字內容,若欲稱說,可以充塞整個塵沙、整個世界海中,乃至世界種子海中,何以故呢?諸佛智智周遍真實故,無有不含納故。
復能攝受一切諸佛多聞海故。
此三昧王者,是一切諸佛智地,亦是諸佛多聞海,諸佛以周遍智聞一切法、行一切法、具一切法功德,所以我們以一法、一三昧真實功德而入一切諸佛智海,入一切諸佛多聞海。
賢護是故汝等。當應勤求如是三昧。常樂聽聞。讀誦受持。思惟修行。既聞受已。當復為他讀誦受持。解釋義理。令他勤求。鹹得聞受。正念思惟。如說修行。所以者何。賢護。若能勤求讀誦受持。正念修行。廣宣流布。是三昧者。不久當得證諸佛智。諸如來智。大自在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無等等智。一切智智。乃至得彼不共他智故。
賢護。若復有人。能善宣說。彼應正言。
此“正言”者,就是如實宣化、不增減宣化、不作虛假設立宣化。
今此三昧。即是一切諸菩薩眼。
智慧為菩薩眼,即般若波羅蜜。
諸菩薩父。
能生諸菩薩故。
諸菩薩母。
養育諸菩薩故。
能與一切諸菩薩輩諸佛智者。賢護。如是說者。是為善說時善說是三昧也。賢護。若復有諸男子女人。能善說時。彼當正言。
第二次提起對此三昧的“正言”之說,就是如實言此三昧所含真實功德、真實利益、真實法則。
是三昧者。即是佛性。即是法性。即是僧性。即是佛地。
善哉!此甚深教言、印契之語,我等當善思維、善觀察、善守護、善傳播!世尊在《賢護經》中如實地來告訴我們——“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即是佛性,也就是徹底地、如實地給我們宣化了此法則的真實利益與功德,無折無扣地表達了是法是佛性、是法性、是僧性,乃至是佛地。如果證得“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即能見佛,見佛即能聞法,聞法就能了法無自性之真實功德,即見諸佛所安住真實利益,於無生法忍即得隨順,所以“即是佛地”,此是無畏說,唯有世尊能如是說。
是多聞海。是無盡藏頭陀。是無盡藏頭陀功德。
“頭陀”是沒有翻譯的說法,翻譯過來就有很多說法,“抖擻”是其中比較普遍的一個。抖擻,形容就象抖掉衣服上的灰塵一樣,頭陀能抖擻掉無始以來的一切善惡業相的塵勞、塵埃,心智清淨。在無盡剎海中,一切這種奮力向上的,或者說徹回本源的清淨功德力所在,就是所謂的“無盡藏頭陀功德”。
是無盡藏諸佛功德。
“無盡”二字,甚容易理解。“藏”者,何以宣化呢?是一切眾生、一切諸佛本具功德,非是造作而來。說“無盡藏諸佛功德”,欲遮一切眾生平庸慢故,而作此說,無盡藏中一切諸佛功德與一切眾生功德本來是平等一如,為遮眾生慢心故,為實施佛法利益故,所以作如是說。
是無盡藏能生深忍。
“無生法忍”是一切忍之最難忍,無生無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如是真實一心,展現無生法忍真實功德安住。一切有情,乃至一切聲聞、緣覺、菩薩,在此處不能生起決定,如菩薩尚有行願安立,聲聞尚有寂滅、涅槃可以去求證,智者尚有智慧守護,慈悲者尚有慈悲應做,凡夫有情尚有貪嗔癡慢疑不正見、乃至諸隨煩惱相伴隨,所以於無生忍處不能抉擇。
是能生大慈。能生大悲。
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為什麼這樣說呢?慈悲一法就是拔苦、予樂,一切善巧者、一切學佛者皆應習此法,它依智慧為本,以不動、不增減心智為根本善巧,發起廣大威德善巧。此威德善巧從什麼地方生起?就是所謂的無事心中、無造作心中、無來無去無對待心中。若我們心中有所對待,乃至說有所染著,與大慈、大悲,了不可得。
能生菩提也。
世尊在經教上宣化有聲聞菩提、緣覺菩提、諸佛最上乘菩提,一切菩提教言中,不離此三菩提心。若是人天福報中,不能以菩提安立,不能以菩提言說,是六道眾生所守護,所以,此菩提分是出世善巧、利益世間善巧的功德相。
賢護。是為彼能善說時說是三昧也。賢護。若復有人。能善宣說是三昧時。彼應正言。
此“正言”,是世尊不斷地來校正我們應如何宣化此“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的正教言、正法則、真實之語、不戲語、如實語、不增減語,即於此三昧作如實說。世尊來親教我等如何與人宣化,非是用你的增減語、思維語、理解語,或者說證量語。你的證量在這兒是不起作用的,為什麼?世尊親教故,就如世尊制戒,一切戒法為世尊所制,非是余菩薩、賢聖所能安立,此語亦復如是,所以此言猶如戒法,不可增減,是為佛親口親宣。
是三昧王。能破一切諸法黑暗。能作一切大法光明。
在諸佛如來大光明藏真實功德中,在一真法界的真實饒益中,一切若聖若凡九界有情皆為幽暗冥,只是差別說幽、說暗、說冥,如此而已。冥者,三惡道眾生所守護;暗者,三善道所守護;幽者,是諸菩薩微細之惑,即塵沙惑與無名惑所帶來的因緣。在諸佛所親證的大光明藏中,無一黑暗,無一對待法則。
賢護。是為彼能善說三昧也。
此處,世尊是讓我們直接順世尊教言來宣化此三昧功德。
賢護。汝宜觀此菩薩念佛現前三昧。為諸眾生。作大利益。乃至一切諸菩薩輩。住於此土。遍見十方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到諸佛所。恭敬禮拜。聽聞正法。供養眾僧。亦不貪著。
這裡是一個次第之說。“住於此土”甚為重要,因為此法則的修持是不離本土得見十方諸佛,經文很抉擇、很清晰地告訴我們:諸菩薩輩,若行此法,得此利益,此利益在何處表達?就是“住於此土。遍見十方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得見諸佛,因諸佛悉皆現前故,所以“到諸佛所”;然後“恭敬禮拜”,此是一法;“聽聞正發”,又是一法;“供養眾僧”,又是一法;“亦不貪著”,是根本歸結。
若在此處貪著,所謂增上慢者、染著者,必然會墮入“以為有所得”,結果處處與人以增上慢心宣化此“以為有所得”法則,令眾生迷失。所以,一般行般舟三昧,或說行念佛三昧者,得見諸佛、聽聆諸佛教誨者,多密護於三業,尤其是口業應當密護,絕不輕宣於他人,何以故呢?以避增上慢故,以不貪著故,以無一法可得故,以見佛聞法、了達自性、無染無著、無增無減故。以此因緣,所以“亦不貪著”甚為重要,這是歸結之處。此歸結,是真實利益所在,即所聽聞諸佛的教法之中,法無自性,若不如是,佛法亦是有染有著。
賢護。以是義故。諸菩薩等。若欲成就三昧王者。
念佛三昧是諸三昧之王,這是決定說,乃至“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亦是念佛三昧所成就,其功德是無二無別的,只是《般舟三昧經》(我們現在學的《賢護經》是其一個譯本)所宣化的“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之不離此土得見十方諸佛,這是其不共的教法,其他也有對某一本尊、某一善知識、某一佛、某一像的教法,唯有此法是“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如此廣大教言唯有此《般舟三昧經》抉擇、宣化。這實在是個寶典,難得難遇,能聽聞這樣的教言,尋求這樣的修持,是不可思議的,如我們在前面已說的,般舟三昧的功德與利益,若是向往求授此法者、讀誦此經者、與人宣說者,乃至證得此三昧者,亦是得不可思議的功德,諸佛贊莫能盡。
常當專心精勤觀察。彼四念處。
此“四念處”與聲聞四念處有別,其四念處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此處的觀四念處是什麼樣的觀呢?
賢護。雲何菩薩觀四念處。賢護。菩薩摩诃薩。常當專心觀察身行。畢竟不見一切諸身。
這裡是觀察,不是輕易否認。在諸佛世尊的教言中,不讓我們輕易認許一個法則,也不要我們輕易盲從一個法則,而是讓我們親自去審視、觀察,如理地觀察,如教地觀察,智慧地觀察,慈悲地觀察,絕不虛假、盲從地觀察。這樣觀察,能讓我們抉擇於法則、安住於其真實利益之中。
常當專心觀察受行。而亦不見一切諸受。
一是觀察身行,二是觀察受行。
常當一心。觀察心行。而亦不見一切諸心。
善知識,不要輕易帶過這個“四念處”。在聲聞教言中,世尊對比丘有關於“四念處”的清淨教言,說,諸比丘,當如是安住於四念處中,行諸善法安樂[2]。四念處是過去的出家師父必修之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如此之觀,得寂靜心智,畢竟得安樂住,遠離世間,遠離未來,遠離過去,遠離一切對待染著,能令自心寂滅,得以現世解脫。這個“四念處”是有意義的,我們不可輕易忽略它,若能隨順這樣的法則,我們就能實踐它。
常當一心觀察法行。而亦不見一切諸法。
此四念處與聲聞四念處有別,此是對我們行菩薩道之有情設置的四觀。若能於此四觀,法無自性一旦抉擇,定見生起,那我們就可以用實相印印契萬事萬物而得解脫,那樣於一切現緣之時,可以說是常時修、畢命修、當下修、無間修、真實修、恭敬修,即所謂如法修行、成就菩提。
賢護。如是等事。誰能信者。
這樣的事情誰能信呢?世尊實際還是作了一個喻,不是抉擇,以令大家回入這樣的法位之中。
唯彼漏盡阿羅漢。及以阿毗跋致諸菩薩等。
阿羅漢,是於道業無有退轉者,所以一生所做已辦,梵行已立,不為後有所纏縛。阿鞞跋致者,成就三不退之真實功德,有位不退、行不退、法則上的不退轉,我們說八地菩薩住阿鞞跋致,得以不退轉。
淨土一教言,自始至終宣化的都是:仗佛願力,依佛甚深法教、果地回施,乃至令“十方諸佛悉皆現前”這樣的三昧成就,亦是阿鞞跋致之行。對凡夫來說,欲聖道行阿鞞跋致,是一生不得,何以故呢?非一生一世、多生多世、多劫能得到此阿毗跋致不退轉功德的。欲一生得阿毗跋致者,此世唯依淨土,唯依般舟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及果地教言,才能成就,當然也有遺教之類,所謂果地教中一生成就,也是多有宣化。淨土教言是果地教言,這是決定無疑的,欲令一切眾生一生中得阿鞞跋致,或說一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得以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個大功德利益之後,就會有盡未來際之廣泛延續,一生中壽命無量,所以直至成就菩提。從初發心乃至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逾一世之中,這是大功德相。此功德,非菩薩心力所及,非一切賢聖自量所能知,一切菩薩、一切賢聖聚集一處,共同地來思議此不可思議智慧,來推敲,亦是無能涉足的。
賢護。是中一切愚惑凡夫。於彼念佛現前三昧。常當思惟諸佛世尊。不得生著。
思維而不生著,善哉!此語甚深不可思議,因為什麼?不可思議故,令我等常思維。思維什麼?思維諸佛世尊之回施、之恩德、之妙相、之教言,而不染著。不著者,不著眾生所知之染、所知之行為、之得失、之感觸,即所謂前面“四念處”中的不可得處,不見一切法,不見一切受,乃至說於一切身、受、心、法等無染無著故,所以說不見,此“不見”就是無染意。所以,常思維、常觀而無染,這是特別重要的一個行法要求,也是一個法則。
往往我們一行法、思維則有所染、有所執,所以,“是中一切愚惑凡夫。於彼念佛現前三昧。常當思惟諸佛世尊。不得生著”,所謂愚惑凡夫者,因為善於染著,是為愚惑。若我們思維念佛三昧,思維諸佛世尊這樣的教言機制,常思維諸佛世尊,而不生著,此已逾越了凡愚,即所謂“愚惑凡夫”這樣的心智障礙。
今天中午大家學習古文的時候,談到管理與管制的問題。佛法不是管制我們,是來令我們安樂的。正常的教育、調理,能令我們於法安樂、心智調柔、沒有壓迫、沒有制約,在共同的公約中得以安住,這是管理的一種如理形式,是智慧管理、慈悲交流的一種形式。但管制是什麼呢?是相互地壓迫與擠迫、相互地傷害與制約。這不是佛法。但在現世因緣中,多有權利欲者,多有不知法慈悲善巧者,多有染著者,所以互相制約,令人痛苦,而不能體會到佛法智慧與慈悲的給予與愛護。如果得遇佛法,而又產生這些所謂痛苦,那與佛法有何干呢?那就違背了佛的出世正因。諸佛出世是拔苦予樂啊,是智慧、慈悲與善巧。現在出家、在家的管理中、學佛機制中,多有制約者,而在愛護、尊重的情況下交流的人,以及共同協調一個法則、守護一個道場、守護一個共同原則的人,越來越稀少。在這個稀少的基礎上,更需要我們能夠站得出來,運用悲智二法方便於有情。也就是說,現在予人方便者稀少,制約於人者甚多,在這樣的機制中,我們應該真正地站起來,運用智慧,運用慈悲,饒益現前有情!尊重現前就是尊重自心,何以故呢?心境一如故。對於自己現前的境界、現前境界中所現的眾生,乃至所現有緣,若不尊重,就是不尊重自心,就是在無對待的法中產生了對待的傷害,你會贻害無窮,丟失廣大清淨的法益。諸位善知識啊,要善思維、善觀察!
又亦思惟諸佛世尊。說如斯法。而亦不著。
世尊反復在此提示,先說教義法則,後面說教義法則的利益,來教我們思維,教我們如理正言般舟三昧法則,以及此“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的真實利益,以不異語、不绮語、不自解語,如實地轉達世尊的這個教言,和盤托出,無遮無蓋,這是我們的修行,也是正行的一個功德利益所在。
又亦思惟我聽聞法。一切所為。皆不得著。何以故。賢護。諸法皆空本來無生故。
本來無事啊,天下本來平安,本來無一塵染,所以,若人舉心之時,即了解此人的言辭所在、心智所在,這是一實境界透視觀察。《占察善惡業報經》中就如是施教,令善知識審觀世間無染無著,即一實境界審觀,如《占察善惡業報經》中有這樣的提示,如何來審視世間、審視因果呢?有占輪來占過、現、未來的身、口、意三業,乃至說十善、十惡,令人知曉業的擇取、法的趨向,或者說來源等等。一實境界中是這樣抉擇的,舉心動念即能了知,何以故呢?本無事故,本無塵染,本無一法,本來無生故。如是抉擇,善知識們得大善巧、大方便,所以現前之時,一旦生起,就能了知其結果,何以故呢?現緣所生故,有緣必有其延續,有其延續必有其結果,不假任何方便,直透本懷、直透本源,直了解因果之相。
賢護。諸法不可念。無念處故。
善哉!我們所造就的念,若善念、惡念,若是念、非念,若生念、滅念,若聖念、凡念,種種念中,皆是生生滅滅、剎剎那那而延續。若是“諸法不念”之念,如是正念現前,諸法無染,而運用諸法,是為成就愛樂、守護故。何以故呢?現緣生起即是法相,無念之念,正為清淨念法,饒益有情。我們往往想以念來驅使念,此驅使之念,往往有負重之感,有生滅之延續、生滅之激勵,所以蕩滌在生死海中,不能自拔,因為業浪滔天啊,或沒入或浮出,你不得自在力。“諸法不可念”,是如實說,真實說。
賢護。諸法遠離。絕心想故。賢護。諸法不可執持。真如無得故。
善哉!如是世尊於我等作真實智慧之教,洗滌我等無始以來不可得之塵垢。因為不可得垢是妄染妄著,所以一時蕩滌一盡!若是隨順教言,即得蕩除心垢;若還是以心想,以後天的所知、煩惱障來蒙蔽自心,則塵垢又在泛起。《般舟三昧經》中如此如實地宣化這樣的甚深教言,大家能親近這樣殊勝難聞的教言,實在是福德的成熟,若是一念隨順,此人功德不可思議,乃至諸佛不能贊盡!
賢護。諸法無染如虛空故。
善知識們啊,善於隨文入觀、隨文印心、隨文知心,不假解釋,不假增減,只是直直地印契即可。由於我們的所知習慣、思維習慣使我們在思維、所知中被纏縛起來,不得廣大自在方便,若能如實地依世尊清淨教言來印證自心,自心必然如諸佛心,如實安住。
賢護。諸法清淨。遠離眾生故。賢護。諸法無濁。因緣滅故。
說“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實無一法可得,緣生緣滅故。過、現、未來種種因緣,現緣中一念生起,即為因緣,此因緣甚為方便,可以透視,可以觀察;對於過去因緣,若蒙昧其中,那是無明業相,不能知曉;對於未來期盼,若不能如實,未來期盼亦成墮落之機,不得自在力。所以,“諸法無濁,因緣滅故”,緣起緣滅,實是幻生幻滅啊,此是現緣激勵。無始以來眾生若生一念萌動之時,若淨相續,若染相續,則產生淨、染二種世間,所以有諸佛淨土,因為諸佛通達法性、親證法性故,諸佛淨土現;而眾生昧失本際心智清淨故,所以在能所中建立善惡,故五濁惡世及種種惡世、種種濁染世間,一時生起,相續建立。我們善觀察、善思維。
賢護。諸法無為。富伽羅不可得故。
一切眾生心智執著不可得。
賢護。諸法即涅槃相。本性清淨故。
“諸法即涅槃相”,何以故呢?依本質說故,本性清淨故,所以諸法寂滅,即涅槃相。善知識,有如此法義來印契我們自心,我們的心智本無造作,但如實印契之時,就能清晰了知諸佛教言。昨天我接到一個菩薩的電話,他大概在十年前接觸佛法,後來對佛法生起了疑慮,然後通過學佛、念佛,現在有一點感知,他說,對一切智要有決定知見。這個“決定知見”就是法無自性,決定隨順,於法生樂。
“諸法即涅槃”、“煩惱即菩提”,這實是佛印所印,就是讓我們來直接印契一切現緣。對一切現緣但以佛印印,莫以妄想的感知印,那是業印。凡夫業印之中唯是業相相續,所以以業繼業,結果就象洪水一樣,令你匯入生死海中,而不是諸佛智海、大智願海。所以,有眾生業海,亦有諸佛願海,一念之差,那就是業海,業海無邊,生死海中蕩滌無盡;一念之差,即是諸佛正遍智海,安住無疑,廣利世間。業海、願海本是一海,故說本無所得大寂滅海,寂滅海中得見本性。
賢護。諸法無所有。一切物不可得故。賢護。是故諸菩薩等。若欲思惟此三昧者。不可異相而能得入。
若依自己的雜途之善、妄想思維欲得入此三昧,不可見,不可入,不可成就,所以,諸佛如來對此三昧有正言之教,令我等正思維、正契入、正善巧地印契自心。
無得相故。得見諸佛。
善哉!這兩句話甚為重要!往往我們會把這兩個東西對待起來,對待心智中生起對待法則,而無對待心智中一時圓融。如何來圓融無對待法則呢?世尊在《金剛經》中講:“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處講:“無得相故。得見諸佛”,異經同說,抉擇真實。這是真實智慧中的真實宣化,對此我們往往會生起畏懼,因為對待心智中一定會生起對待的感知,一個是無相,一個是見諸佛,諸佛是無相,你若是敢抉擇,那一時獲得大利!因為我們被諸相所拘,所以不見諸佛之相,若不被諸相所拘,則見諸佛之清淨妙相。
如何來抉擇?絕不可依你思維所解。思維所解是對待之法,對待法中實難契入啊,善知識,於不思議智中,欲思維、思議強執,其利不能現前。若一人突破此處,即對待知見處,一人得善巧因緣;二人突破,二人得;三人突破,三人得;若無量眾生突破,無量得。如果你以對待知見欲聞教言,如“無得相故。得見諸佛”,若在對待心智中,永遠不能聽聞,聞則未聞啊,只種種子!下次再聞的時候,你還會說:“哦,這句話前一說與後一說是矛盾啊”?所以,無對待心智中,自然相隨,隨文入觀,而得法益。入什麼觀呢?智觀、無所染觀、清淨觀、不動心念觀,就是所謂的如實不增減觀。
但凡夫心智,無始以來依對待而建立,說好聞壞,依壞說好,皆是對法中安立,在二種邊見中徘徊,很難用圓融心、無對待心、清淨心、印契心、不增減心如實安住、隨順法則,所以說依教奉行者稀少啊。雖然世尊處處叫我們“依教奉行”,但我們往往是“依解奉行”,依自身思維、依自身處理後的佛法來奉行,這樣多不能得真實利益,因不能隨順佛智故,不能入佛智海故。依自己所有的量、所以為的量來規范佛法,這樣的“佛法”,是你改造過的佛法,是變形的佛法,是依凡夫心增減的佛法,結果還是凡夫知見,故不得佛法利益。
正念諸佛。和合相應。亦得思惟助菩提分。念聞正法。思量分別。選擇菩提分。而不見自身。亦不證諸法。
這一段文字十分重要!是凡聖知見的一個大轉折,你一定要問問自己在此處是否轉得過來?你可以自我勘驗你的知見是清淨知見、無對待知見、正知正見,還是愚癡見、顛倒見、虛妄見、對待見?後者之見是不能成就菩提的,因為你強執故,若是放下,即入佛智。我們可以用這段文字來評判、印許自心,在凡在聖,在智在愚,可以自己去衡量自己的心智所隨、心智所依。
在許多經典上,世尊都依這樣的轉語欲令眾生放下自我知見,隨順如來正教,而契入佛法利益,所謂的“回觀自心,無染無著”。這些教言機制,實際就是不斷地來與我們印契。過去的諸善知識有所開悟、有所證悟,或者於法以為有所得之時,就要到善知識處洗滌心垢,令善知識與自己做一個印契,以證實自己的知見及所證法則是與佛教真實相應的,如六祖大師見弘忍之時,真心常生歡喜,一切現緣中生起無畏與愛樂,心常生光明,照耀世間,於一切現緣黑暗之中若住世之明燈,雖是如是,尚需弘忍法師以法義印許,以《金剛經》印許,令其究竟無礙,所以有“何其自性、何其自性、何其自性”之表達。這裡這段文字,亦是印契之語言。
所以者何。賢護。是中不可以色相故而得見佛。
此處干脆做總結了。這是十分清晰的教言、十分如實的教言、十分不可思議的教言,是遠離了對待的教言!若你依對待心智,當下即是對待,何以故呢?“是中不可以色相故而得見佛”,這實在是很清晰地給了我們一個修行的法則、修行的抉擇。那你能否如是實踐呢?多有人在此處作解,作解者不可得其利益,實踐者必然能印契自心。
不增減教言印契自心,甚為方便,如我們拿一個大印去蓋章,你不需要去理解,蓋上就是!我們看到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有只手中就拿了一個印,什麼印呢?就是一個種子字,代表著觀世音菩薩,代表著阿彌陀佛,代表十方諸佛的印契,落下來即是成立。所以在大乘經典中,處處有這樣的宣化:“久行而不證,放光即菩提”,也就是說一念相應即得契入,即得成就,非假勞作啊。在此處抉擇,十分難,難在什麼地方呢?妄執難放,我執難放,染心難放,分別對待難放,即使放之剎那,都是不願放棄的,何以故?會產生畏懼。我們可以善自觀察自己的心靈。有人說:“我聽法一念歡喜”,何以故?這時無染無著,無對無待處,可以有瞬間的印契的喜悅,若能相續,那就有成就守護的延續;若不能延續,只是觸及了一下,就還沒有真正地印契自心,因為若印契自心,必然無疑!
不可以聲相故而得聞法。
我們現在交流的佛法,實在是假於大家的耳根、眼識、身觸,來激發大家本來具足的菩提心智,即所謂無來無去的心智,來純熟此功德相、功德藏,而實在是無有法可得,無有法可遇,無有法可成,如實知自心啊!
不可以希望心成就檀波羅蜜。
檀者,布施,有法之布施、財之布施、無畏之布施。若希望回饋,檀波羅蜜是無以成就的,乃至持戒、精進六波羅蜜中,乃至十波羅蜜中,若以回饋心,難以得佛法清淨利益,難以到達彼岸,何以故?世尊一旦說法,就是三輪體空,無所染著啊。所以,布施,無有布施之物,無有布施之對象,亦無有布施者,是為檀波羅蜜,於法布施亦復如是。若你認為自己於人有恩,則是邪見者,何以故?欲索取更大因緣故,此人不得佛法利益。所以在佛法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乃至智慧種種波羅蜜中,皆以無染無著為根本方便。
現在我們在寺院道場裡,行法也好,做事也好,維護道場也好,出家、在家也好,若有染著心、回饋心,此人不得佛法利益,何以故呢?與前面所說一樣,這樣就如同做買賣,你不過是個佛法中的商人,俾賣如來,盜取一點一滴,那還是不能把如來家業真正如實地守護、傳播下來的。所以,“不可以希望心成就檀波羅蜜”,我們予人於法、於財、於無畏之時,絕不可以希望心,即所謂回饋心來行持,若以這樣的心,那不是佛法的實踐者,所以不能成就檀波羅蜜,即布施波羅蜜。其他一切,亦復如是,舉一反三,我們可以來觸類旁通、廣泛審視。
現在有的人稍做善根,比如為寺院稍做點滴,就來算帳了:我為佛法做這麼多事情,給我點什麼啊?我得到什麼啦?這樣的人真應該學學佛法,不應該在佛法裡面搞生意。在佛法中投機鑽營的大有人在,有知者,有不知者,知者,即故意搞的,是敗滅佛法者;不知者,是愚癡無知故,以為佛法亦是買賣,令佛法墮入世俗。很多人真是在佛法中鑽空子,利用佛法來俾賣如來,以換取自身所希望的虛假的果報,實際是不相應的,反而得不到。所以世尊說若人能持戒,能獲三種利,或在菩薩戒中說,若人能持戒,能獲五種利。這五種利是不求而得的,而世間人惡求、多求,乃至拼命地求,挖空心思,想盡辦法,用盡技巧,到後來都是技巧之報、挖空心思之報,徒受苦報,因為這些造作皆是苦緣生起啊,非是實利所在。諸位善知識,我們善思維,善觀察!
不可以樂著諸有具足屍波羅蜜。
你若著於“我具足什麼樣的法則”,“我具有什麼樣的戒、戒德”,這樣不得屍波羅蜜,如果有善知識善於讀誦,在《大智度論》處可以得到安慰,因為其中龍樹菩薩對末世之際,以及戒法作了深刻的剖析,尤其對這個“屍波羅蜜”。我們善思維,善觀察。
現在許多有情說:“等我發心清淨了、圓滿了,再做某件事情”,實際就是不了解自心啊,不了解法實無圓與未圓者,但是如實了解自心,自心未圓,事相不圓,自心若清淨透徹,一切本圓。以前放光寺要建設的時候,我跟大家講這是個本覺道場,本來具足,不假造作,所有造作皆是後天意識所染,是生滅之法、對待之法,非是這個本覺道場所安立。所以,這個放光寺早已建成,我們現在只是使用者,什麼使用者?成就道業的使用者,誰來成就道業,則誰來使用這個道場、建設這個道場,此建設過程中是個本具道場故。所謂“本具道場”,是本來具有的,本來安立的,本來已成的。因為在道場事情做多做少的都有,但算帳的十分多,有人蓋一間房子可以算帳,有人買兩根木石可以算帳,有的人領了兩天殿也可以算帳,有的人磕了三十萬個大頭、十萬個大頭、讀了幾本經,也可以來算帳,算什麼帳呢?我為佛法做了這麼多事情,我能得到了什麼?此類人很可恥、很可憐,但這個因緣又是凡夫凡情很真實的表現,所以我就不斷提出這是個本覺道場,是本來已建成的道場,後來的建設者皆是享受此本有功德的福德成熟者,這個道場不需要我們建,何以故?我們所有的建設都是為了維護佛法、維護成就、維護真實的一個機制罷了,是一個福德成熟罷了,如此而已。
“諸有具足”是世間有情的一種貪婪心,這樣的人是不能持戒的。經常有人說:“世間法我要圓滿,出世間法我也要圓滿”,這樣可能非是一世所成就,需要多生多世漸次成就,因為從世俗因果相中是這樣看的。如果我們一生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則,這樣的想法是不可持的,若是可持,你是不能成就的。
不可以悭吝秘法而得涅槃。
不可以深住富伽羅想而獲多聞。
以眾生心欲獲得多聞,是不可能的。
不可以攀緣諸行而能遠離諸事。
對此我們在對法中是可以觀察得到的。
不可以樂著住處而得證果。
在四相四果聲聞法中,四果無所證、無所得;菩薩從信位、賢位、住位、行位,乃至諸回向位,乃至到初地、十地、等覺、妙覺,亦無所著。若有所著,不為果位。
世間有情中,有人說:“我證果了”,我說你找佛印證去吧,證什麼樣的果?還是自得吧。無所得法中何以證果呢?此人心染。染在什麼呢?以為有所得。所以他會捕捉一個東西。若是妄許於此人,此人危害世間。有人說:“我對某處有個悟處”,悟處可以作解悟、證悟,可以依經典、依法則來印契,但若說自己證果了,這就十分危險。現在這個證果心很多,有的人以為自己是什麼登地菩薩了,我說你不要說自己是菩薩,不要說自己登地,你不知道諸位菩薩有多大的善巧,若是知道了,你根本就不會胡說八道了。因為登地菩薩有無量三昧善巧一時現前,無量三昧善巧自然具足,無量三昧善巧自然運用,無量神通得以一切自在力,如龍樹菩薩初入歡喜地,即得百千三昧自得力,與人說法時常入月光三昧,但見月光淨光相照,不見其人。此非是你說證果了就證果了,這個地方十分應該清晰。
不可以隨順貪愛離諸過非。
不可以常樂斗诤成就諸忍。
在六度中,忍辱一法比布施、持戒的功德要深入、廣泛,何以故?常不爭斗故,和合世間故,利益有情故,在此,利益的心智容易現前。有的人布施也可以斗爭,如以有所回施心、有所成就心布施,這樣的人就會心生驕慢,令他緣有情感到卑賤,令其心中產生壓抑、不舒適。有的人持戒也可以斗爭,令所謂的犯戒者生起畏懼、傷害,而真正持戒者會令不持戒者、不知戒者得以安樂,何以故呢?取向戒德安樂故,如果你持戒是安樂他們的,是調柔的,是無染著的,是以屍波羅蜜得以智、悲二法,這樣不持戒者、犯戒者就會向往戒法,而不是對戒法產生畏懼。很多人持戒令人生起畏懼了,這樣不是屍波羅蜜,不能成就屍波羅蜜善巧。故此處,常斗爭是不能成就忍波羅蜜的。
在這些對法中,我們可以十分清楚地觀照自己的心智。現在有的人說自己有多大的本事,但常喜斗爭、無事爭事、無端起事,我感覺大家要遮護一下這樣的人,或是於事相遠離,或是勸化此類人不要好事,因為好事者苦難。對於好事者,大家要盡量地幫助他,集體地幫助他,集體地關心他、愛護他,於他生事之時寂滅於當下,不要再傳播這些事,因為傳播這些事很苦,尤其傳得逾多、逾猛利的時候,會傷害於自他。所以,“本無事”是佛法的一個清淨安住,“本來閒”是佛法的一個真實安住,這樣才能饒益於有情、協助於道場、成就於道業。若心中紛紛攘攘、熱熱鬧鬧的,沒事找事,有事擴大,令人不安,對於這樣的人大家應該尊重他、愛護他、幫助他,不管是誰,因為這樣的事若太多了,大家都會受不了。
是非在智者的現下就可以處理掉,何以故?智者心智無染故。對於是、非,我們從其事相上處理就對了,如何處理呢?我們在這個事處做到無事就對了,不再計較這個事情,不能爭這個事情,爭不來的,但是要調整。有的人辯解說自己沒有這個事情,那是沒有反思,沒有生起悲憫眾生心。肇事眾生正應當我們悲憫,誰肇事我們大家都應該悲憫他,因其愚癡顛倒、心智蒙昧故,起碼說他是對自己不慈悲、對他人不慈悲,那我們大家都應該慈悲這樣的人,悲憫這樣的人,同情這樣的人,你給他一個廣大的空間,告訴他實在是沒有事,這個心使大家的熱惱一下就靜下來了,但你若是辯解,這實在沒有智,也沒有悲,這樣會引起新的诤訟。所以,若有事了,大家就馬上處理,不要辯解,需要調整就調整,怎麼調整?讓有事的人提出來,我們來調整,你不要辯解,說自己沒有這個事情,那就產生斗爭了,這樣大家相處就十分艱難。所以,智者不辯啊,因為智者無染故,所以不糾纏於此。
還是希望大家真正地成就道業,而不是成就誰大誰小,誰是誰非,誰強誰弱,這沒有用啊,這不是佛法。所以,在有是非斗爭的時候,大家共同愛護這個是非者,一個人分給他一點無是非的感知就行了,他有是非,你沒有是非可得,你不執著於此,就過去了,若真需要解決,那解決就對了。我們學佛,一定要善於觀察、善於認識、善於成就。
不可以常行惡業而得善果。
好是非者,是惡業行者啊,因為多是非則多侵害。若於閒智心中,遠離善惡,是解脫相;若想常行善法,是樂相;若常慈悲饒益有情、拔苦予樂,是慈悲相;若無染無著,是智慧相,我們用的是什麼相呢?若好於斗爭,令人恐嚇,令人心不安者,實是愚癡相、惡業相,此人就要掉到井裡了,大家應急於授手,應該幫助這樣的人,不可與其爭辯。
不可以聲聞乘人而證菩薩念佛三昧。
聲聞乘有情於法性、佛性不能得見,但於寂滅得以隨順,他不了佛性,若了佛性,則就入於大乘教言廣大心智中,這是教言機制差別。
亦不可得諸菩薩忍。
若我們還在是非中沉浸,還在善惡中诤訟,就離佛法太遠、太遠了!所以,我們不要把佛法頂得高高的而不用它,那太可惜,我們就要把佛法運用在自己的心智、生命、業緣之中。煩惱業來了,剛好運用佛法;有情苦惱來了,剛好運用佛法;有人說是非了,剛好運用佛法,無染無著。對方強執,則悲憫回施,應拔濟此苦,令其安樂。說是非者太苦,造是非者更苦,強執是非、傳達是非者,是為苦苦相逼啊!諸位善知識,對此我們看得清,也感知得明。大家共住之時,若各個消除是,各個消除染著,那大家都是道友;若各個爭是說非,說善說惡、你我人他,這樣肯定會出問題,什麼問題呢?大家不是道場,而是斗爭場,遠離佛法,與佛法絲毫不相干了,那我們是滅佛法,還是建立佛法利益呢?這個地方應善思維、善觀察。
“菩薩忍”,是逆害之時饒益有情。我們讀過歌利王的故事,世尊在因地之時,歌利王將其解肢時,世尊對他說:“我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後,先度脫於你”,這就是諸佛菩薩的行忍啊。
亦不可以嫉妒取著而得空三昧。
即所謂空、無相、無願三三昧之解脫三昧,若以空三昧,若以無相三昧,若以無願三昧,得三三解脫。所謂解脫者,就是無染無著、無掛無礙的真實功德。能否行這樣的三昧呢?常思維、正觀察、順法性觀察,就會得此三昧力。
亦不可以行愛欲而入奢摩他。
即止觀不能成就,大乘說法中是如是宣化的。所謂愛欲者,就是眾生知見、倒見、虧欠心智中生起、延續的染著。止者,止惡揚善之止,自然成就不可思議的毗婆捨那,即智慧行、智慧觀之法則,由此止觀可以入智觀,令人生正見、正念,得以智慧心智。
亦不可以懈怠懶惰證諸聖道。
這是十分簡單清晰的教言,在此對法教言中,我們可以善於印契自心,絕不可以用自大自诩知見來印契自心,那是不相應的。
乃至不可以不捨異念諸物而能成就思惟也。
此思維是正思維。若不依如來知見正思維,那我們所依的知見就都是不正思維。若不正思維,就會造成所謂的妄想與邪見;若正思維,正語必然現前,正業、正命必然成就,所以產生正念,那就會有正定、正智,所以於八正道中自然暢順,一如守護。
賢護。是故我今以此三昧。付囑世間諸天王輩。受持守護。亦付於汝。當來宣布。勿令斷絕。
世尊在此囑累於諸天王輩。對於我們這個般舟道場,很多有禅定者常觀此處、愛護此處,大家自覺不自覺地從全國各地擺脫眾務、放下親情來到這個道場,也多是諸天神、龍天護法、善知識加持,才有力量來的,僅靠自己的業緣,能來者甚稀少。這是如實說,你若認為誇張,就誇張了,若不認為誇張,是你善根。
世尊囑累諸天王輩,因為天王較於世俗有情、凡夫有情之類,還是有威德的。諸天護法欲影響人類之夢幻,乃至作業,甚為善巧,對他們來說太簡單了。所以過去有“六念”,其中,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念天,在家者都念天之福德,何以故呢?因為此類天者,多是十地菩薩所守護、應化於世間,諸佛對其多有囑累。
囑累,就是付囑於、傳達於、交付於你,你要把這個法則守護下來。世尊在此,一是囑累於賢護菩薩來傳達這個法則,令其延續,賢護菩薩是五百傳達此教言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者之上首,也是十六正士、八大士之上首,所以囑累此一人,代表著對五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弘傳此法的囑累,也是對八大士的囑累,也是對十六正士的囑累;再者,就是世尊明確地囑累於諸天王輩,這也是一個代表,世尊以諸天代表諸天龍八部、乃至一切人非人等,令其作廣大守護。
於是世尊說斯法時。有八那由他欲色界諸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集經》所宣化的對象是欲、色二界,不宣化於無色界。“大集”含有二意,一是指在欲、色二界有情、人天之中所宣化,一是指一切眾所聚而聞法,如此經中序分所述,諸天、諸聖者、諸比丘、諸長者、長者子、國王、婆羅門、剎帝利種、人非人等類,種種眾生雲集竹林精捨,聽聞世尊宣化此甚深教言,入此大集之處,大集二意在此暢明。
復有無量百千人。亦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然而斯輩。皆於未來過恆沙劫。盡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同一號。名正解脫如來應供等正覺。住世教化。壽命亦等。
如《無量壽經》中授記皆名妙音如來一樣,念佛人,此一法則的廣大修持者,與千佛萬佛總不相妨啊,各個成佛,廣利有情,其教化與利益實是如此,就同集體訓練一樣,不影響你成佛。若你說:“大家都成佛了,我不成佛”,那是愚癡業、愚癡心、顛倒行。即使無量眾生成佛,我也成佛,何以故呢?這是本質法則故,非是虛妄業緣。
賢護。以斯初發菩提心故。
“斯初發菩提心”,何以故?遇此法、此教言故。我們現在也遇世尊說如是法、如是教言,我等是否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呢?後面的文字實是激勵我等亦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即無上正等正覺之心,遠離谄曲,遠離自他對待知見,遠離傷害。學佛之人一定不要傷害自我,所謂走出自我,是為不害,若強執自我、以為有我,一定會自殘自害,或以善法害,或以沉重害,或以他法害、惡法害,種種害,都會危害自己。
諸位善知識,善於學佛法啊,遠離所謂的自我傷害,即強執自我。我們的兩個包袱,一個珍寶包袱,即你認為自己都是對的;一個垃圾包袱,即你認為別人都是錯的,這兩個包袱會把人壓死的。我們中國人以前說:“推翻了三座大山”,實際我們現在身上就壓著兩座大山,一是自己收集的珍寶,比如認為自己是對的之珍寶、正見之珍寶、以為有所得之珍寶,不是好東西你絕對不會收集的,這些珍寶是座大山,在你左肩;一個是別人的壞、別人的惡,別人的是、別人的非,不斷地收集,然後,真是左右二肩各有承擔了,不知是否會把自己壓跨呢?你擔得久了,跨下來的時候,就苦啊。
柳宗元的《蜉蝂傳》就是對這類人的“稱贊歌頌”,而這樣的人在我們周邊太多太多了,就是“遇物而負其背”啊,遇到什麼東西就往自己身上抓,干什麼呢?負重而行,絕不放捨,壓跨為止,然後爬高,干什麼?摔死為止。這樣的學佛者真是可憐啊。所以,“其人,名者名人,其質小蟲者也”!大家去讀一讀,應該能警策警策自己。如果我們現在真以此因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遠離一切違心,即自我危害,捨離我執,即眾生情見,也即前面說的“富伽羅見”。此眾生見是佛法第一要處理的問題,但在許多不正見有情中,這是第一障礙,只有我對他錯,沒有第二個詞,所有行法都是圍著對錯二字,一個是我,一個是他,我對、他錯,這兩雙東西,不相捨離,太負重了!我感到大家應該遮這樣的人,強遮,因為什麼呢?這樣的人太苦,造業無量,不能學習佛法,不能實踐佛法,得遇道場、得遇佛法了,還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可惜!此處是鼓勵我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尚得如是無量功德。具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況復我昔行菩提時。供養我者。彼寧不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若過去有善根,遇到這樣的教言,僅初發菩提心就能得到這樣的果,況且於世尊應世之時供養過世尊?以此廣大善根者,決定遠離苦難,遠離顛倒,遠離自他二害,發清淨菩提心,即無染菩提心、勝義谛菩提心、無造作菩提心。若是造作菩提心,則要誓願廣利有情、無染無著,這是造作菩提心份中所謂的立大誓願,什麼大誓願?眾生度盡,方成佛道!眾生往生,我成菩提!這是真正地以佛願為己願,發廣大誓願,愛樂世間。若依這樣的願,我們有什麼煩惱呢?有什麼是非呢?有什麼痛苦呢?有什麼不能忍受呢?你可以善觀察、善思維。
賢護。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說此法得淨智眼。
“得淨智眼”,即得法眼淨,睜開清淨眼目,蕩然無有一物可成,無有一法可得,故人心智安樂,所有見物,不生煩惱,所有妒忌、煩惱、是非、人我一時消融於清淨智眼之中。因為心不清淨故,眼不清淨,事相亦不清淨;心清淨故,眼清淨,依報清淨,周圍因緣安樂清淨。
諸位善知識,我們到這裡肯定是來學習佛法、實踐佛法、成就菩提、自他二利的,這個目標一定要認清,若認不清,就會多以自己的惡緣業習侵害道場。所以,我們千裡迢迢、萬裡迢迢來到這裡,就應該於道業發起清淨守護、清淨實踐、發清淨願、來守護道場、愛樂道場,切莫落於破滅道場之惡性果報。很多人不知,妄以為是,其果報甚慘。故諸位善知識啊,愛護道場甚為重要,守護道場甚為重要,能於道業得清淨善巧故,所以甚為重要。
復有八百諸比丘等。於諸漏中心得解脫。
我們的貪、嗔、癡、慢、疑、不正見,乃至說諸隨煩惱中,皆是有漏業相,對待心智、生滅心智中皆是有漏。世尊在世之時,諸凡夫有情亦處處皆是,但於聞法之時則順法而行、順法思維、順法修持、順法證道,而成就菩提,那我們聞法時應如何來觀察?如何來思維?如何來行持呢?還是需要大家正面審視。
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誰當受持此三昧 彼於福聚不可量
這實際是對我們的激勵。“誰當受持此三昧”?肯定是現前大眾啊,應當者、已當者,應該發願,應該這樣守護,應該這樣實踐。
“彼於福聚不可量”,非世尊以福聚來誘我等進趣法則,實是如是福德因緣,實是真實功德利益。你可以去實踐,可以觀察,可以守護。
斯等戒行無塵垢 本心清淨猶如鏡
本心清淨故,能持諸戒行;能持諸戒行故,本心清淨。何以故呢?是法相應故。
誰當受持是三昧 多聞深廣無邊崖
誰受持,則誰獲其利益,世尊這樣如實地提出來,直接把我們推入到這個法則的利益之中。
智慧自然無缺減 功德盛滿若明月
這是對受持三昧者的直接贊許及對其利益的印契。
誰當受持是三昧 得睹諸佛不思議
智慧觀察希有法 不思議人皆守護
“不思議人皆守護”,說到思議,人多是邪見思議、惡見思議,即“我”強執之思議。強執之思議很痛苦啊,因為什麼呢?沒有智慧故。以染著心觀察,太痛苦了,而無染心中清淨觀察,人得解脫安樂住。“智慧觀察希有法”,就是無染無著清淨觀察,無染無著廣大觀察,無染無著究竟觀察。所以,“智慧觀察希有法,不思議人皆守護”,智慧本非思議及不思議法,但因眾生虛妄思維習慣,所以世尊說不思議智,說不思議法則,說不思議善巧,令眾生隨順趣入。
誰常受持此三昧 曾見無量諸世尊
世尊不斷提示“誰當受持是三昧”,就是不斷來提示我們。
“曾見無量諸世尊”,這亦是授記:若受持此三昧者,曾見無量諸世尊。我們遇到這樣的三昧法則,實在是有曾見無量諸佛的善根,若是不信,可以去讀一讀授記的經典。如果你說:“我不信佛語”,那就不要稱自己為佛子,你在背佛啊,如果背佛卻還說:“我在學佛”,那就太痛苦了。有的人不光是背佛,還要改造佛,甚至超越佛,在居士、出家人中都有說要“超越佛”的,為什麼呢?不以佛教言為法則,只是自己的狂妄心智說佛是這樣說的、佛是那樣說的,而皆是強執說。佛說清淨語、慈悲語、方便語、饒益語、利益眾生語、令眾生離苦得樂語,此類有情說什麼?顛倒語、狂妄語、增上慢語、令眾生迷失及畏懼之語。此類有情雖是口說學佛,實不是佛法中人。我們知道,入佛種姓者,信忍、順忍一時得見,因為尊重有情,愛樂、尊重法性,知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故,所以有信忍、順忍之善巧。淨土一法說清淨平等,說一切眾生鹹能往生,只有於信忍、順忍中才能隨順這樣的知見,才能入佛知見,才能入佛誓願海中,若不然你就會逆道而行,你會提出“他怎麼能往生”這樣的邪見,何以故呢?你不相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更不信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更不信阿彌陀佛大願業力普攝十方無掛無礙,更不信佛是無畏施者、方便施者、究竟施者、抉擇施者、利益清淨施者,這樣是得不到佛法真正利益的。
彼佛說法難稱量 皆當奉承修供養
我們若真要供養佛法,那就應頂戴世尊、頂戴佛法、實踐佛法、真如守護。所以,在事相上,常禮敬諸佛,鮮花燈燭美食及種種珍寶供養,愛樂守護,贊歎不已;在心智中,一如守護,無對無待,尊重一切有情猶如諸佛世尊。這是不是著眼點呢?我們自己審視自心、觀察所守護法則。
誰能受持此三昧 彼為世間作燈光
我們知道,這個世間已被貪嗔癡慢疑邪見種種蒙昧,是黑暗世間。所謂黑暗者,眾生沒有遠離這種塵垢、蒙蔽。若是智慧心智生起,則能照了世間,作無盡燈,燈燈相傳,續佛慧命,廣利世間。
大悲如斯拔眾生 所有世尊悉供養
這是十方諸佛所守護的法則,若是我們真正在此法則上實踐,諸佛都會供養你的,但如果我們搞是非斗爭,則一滴水也是難銷的。世尊在教言中說,若於法隨順者、守護者、實踐者,萬丈黃金也能銷;若是在佛法中不實踐、不守護、不愛樂者,滴水難銷,而不管你是什麼身份。身份不相干啊,法益很相應。“所有世尊悉供養”,一定不要認為這是一句泛泛之話,我是深信不疑的,如果不信,我們很難行法啊,如果不信佛之教言,我們很難作佛陀的弟子啊。不管現什麼相,若不是佛陀弟子,怎麼能在寺院銷佛所回施的飲食呢?我們所守護的法則都是佛陀回施的福德,如果你說自己比世尊強,你可以建立世尊之外之教,而不能立於世尊之法之中。因為佛付以二十年福德於末世習法者[3],當然僧眾為世尊所偏愛,此偏愛是為令佛法住世故,所以實施內眷屬教言,雖然如是,實對行法者是一如愛護的。此處我們若看不確切,會生增上慢心,反而不能與法相應了。
誰能受持此三昧 未來無數諸聖尊
若有菩薩欲見者 清淨信心修供養
菩薩、龍天也會如是來供養,對此我們在前面已有學過,是法中,若求遇此法者,若讀誦受持此類經典者,若為人解說者,若證得此三昧者,其廣大利益包括人非人、鬼神、諸天菩薩、諸佛如來的愛護、覆護、存念、現前等,所以不能小視此念佛三昧、般舟三昧、“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的修持,何以故?實是諸佛地故,實是佛性故,實是法性故,實是僧性故,實是功德藏故,實是不可思議利益所在故!
誰能受持此三昧 彼勝得利難思議
善能下生於人間 常得出家善求食
世尊在這段很短的偈子中,用了八處“誰能受持此三昧”,然後對此三昧的功德與不可思議的利益多有敘述,這是警策我等現前大眾及與此法有緣之有情來受持此三昧、實踐此三昧。雖然世尊如此苦口婆心地、細膩地、不斷地、周全地、廣泛地與我等宣化其利益及行法,但對我們心靈的撞擊與認知,可能有的厚重,有的薄少,有的麻木不仁,也可能有的是第一次聽聞,了不相干。雖然是了不相干,亦是菩提種姓,真實不可思議,一過耳根,永為道種。諸位善知識,在此處決定不可荒廢,不可輕易帶過,我們如果一次聞、二次聞、三次聞,可能就會真正地來行持它、實踐它。
多有菩薩早已行持此法,也可能是過去善根,猶如賢護菩薩、八大士,乃至五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在世尊面前發願盡未來際傳播此法、守護此法、實踐此法,乃至解說、教化有情,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座的也可能有此五百眾之類,誰知?佛知;誰知?弘傳者知;誰知?若具三明四智者知。如何知?不埋昧心智,不捨誓願而來延續未來故。眾生以分段死業習故,生生死死、輪回不休;菩薩以願力為生命的依怙,廣延未來;一切諸佛安住於大願真實成就故,以三昧耶戒光照十方,安住於金剛法座、菩提座中,普利十方,不動法座,皆依誓願故而建立。因此,我們實踐這個法,若不依誓願力守護此三昧力,或者若不真正愛樂此法則,那我們就不能如諸佛菩薩一樣來廣利世間,拔濟眾生之苦難,予眾生以安樂與喜悅,予眾生福德之莊嚴,如果這樣作為一個學佛者,欲真正相應,是甚難的。
誰能護持此三昧 彼受多福不思議
復能住持於將來 獲斯功德最後利
無上大利、究竟利益者,為“最後利”。“復能住持於將來”,即能令此法住持於未來。世尊在前面的授記中告訴我們,世尊在世之時,有五百士、八大正士等發願來弘傳此法,盡於未來成就無量無邊眾生,使其皆因此法則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乃至得以成就。我等現前有此現緣,起碼已聽聞如此教言、解說如此教言、交流如此教言,乃至有諸多善知識亦在實踐此教言,實在是不可思議的殊勝福德,雖是依諸佛威德加持令我等成熟,那也是我等的善根機制成熟,本功德成就亦不可思議,所以應自尊,善自守護,莫以知見輕毀。現法中,自尊者十分稀少,若是現法具足者,是為菩薩,是為覺悟者,是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是為愛樂世間者,是為佛法中閒人,是為佛法利益中人,是於果位中得以自在抉擇之人,此類之有情,絕對是利益世間而無所畏懼,廣弘佛法而無有疲厭。
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無外乎是欲令眾生發起廣大、殊勝的出世之樂,即所謂法樂,如諸禅定之樂、慈悲之樂、智慧之樂、方便之樂,乃至說種種妙言之樂、饒益有情之樂,這些樂中,實在是遠離世間五欲之苦、無常之苦。而我們大家實在都是在三途八難之中啊,世俗之中多有苦難,眾生因為沒有佛法之樂故,所以貪圖於世俗之樂,這也是必然,若有佛法中樂,諸余之樂實在是無以比擬,則自然會捨棄世俗無益之樂,何以故?多造諸業故,若善若惡,看似稍樂,瞬間即壞,再加上這個時代苦苦相逼,更是輪回業熾盛。
因此,對於這個法則的實質內涵,還是希望大家在學習之後,能真正深入實踐,乃至成就三昧,若親見諸佛、見佛聞法,善根真實成熟,則廣利人天,得大威德善巧,不論是心智,還是言辭、教法、修持、無畏、財富,一切時處,皆得方便。如是運用,是為我們學習佛法的目的,也是行持三昧的目的。
[1]《金剛經》原文為:“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所得,燃燈佛則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2]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時,告訴阿難陀及弟子說:“我入滅後,汝等比丘,應依四念處安住。”
[3]世尊本當於一百歲涅槃,但提前了二十年,以留二十年福德給後代佛子,使其修道資糧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