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二十四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十四集

內容提示

15、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

16、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

原文:

  〖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

  此二句,名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或朝預衮寵,夕惶斧钺。或幼捨蓬藜,長列方丈。或鳴笳道出,歷經催還。有如是等種種違奪。是故願言:“使我國土,安樂相續,畢竟無間。”

  身惱者,饑渴、寒熱、殺害等也。心惱者,是非、得失、三毒等也。是故言:“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

  〖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此四句,名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門者,通大義之門也。大義者,大乘所以也。如人造城,得門則入。若人得生安樂者,是則成就大乘之門也。

  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雖有佛如來、賢聖等眾。由國濁故,分一說三。或以拓眉致诮,或緣指語招譏。是故願言:“使我國土,皆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根敗種子,畢竟不生。女人、殘缺,名字亦斷。”是故言:“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問曰:案王捨城所說《無量壽經》,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中言:“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知其數者,不取正覺。”是有聲聞一證也。又《十住毗婆沙》中,龍樹菩薩造《阿彌陀贊》雲:“超出三界獄,目如蓮華葉,聲聞眾無量,是故稽首禮。”是有聲聞二證也。又《摩诃衍論》中言:“佛土種種不同。或有佛土,純是聲聞僧。或有佛土,純是菩薩僧。或有佛土,菩薩、聲聞會為僧,如阿彌陀安樂國等是也。”是有聲聞三證也。諸經中有說安樂國處,多言有聲聞,不言無聲聞。聲聞即是二乘之一。《論》言乃至無二乘名,此雲何會?

答曰:以理推之,安樂淨土不應有二乘。何以言之?夫有病則有藥,理數之常也。《法華經》言:“釋迦牟尼如來,以出五濁世故,分一為三。”淨土既非五濁,無三乘明矣。《法華經》道諸聲聞:“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但離虛妄,名為解脫。是人實未得一切解脫,以未得無上道故。”核推此理,阿羅漢既未得一切解脫,必應有生。此人更不生三界。三界外除淨土更無生處,是以唯應於淨土生。如言聲聞者,是他方聲聞來生,仍本名故,稱為聲聞。

講解:

《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注》的學習,現在我們繼續進行。

前一段我們把阿彌陀佛因地誓願、果地成就的教言機制作了一個學習與認識,依止著昙鸾法師、天親菩薩、龍樹菩薩、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這個教言機制的思路,我們次第地來剝離,一直到我們中國近代的印光法師乃至十三個祖師所次第傳承的淨土一法的完整的來源、清晰的來源,以除去我們心中對修法的疑慮、對淨土法門認識的不清晰。

這個文字是起到一個承前啟後、接度後有有情的一個法則。沒有這個文字,我們很難進趣了解淨土一法的完整性、可行性或者說它的究竟清晰安穩性。若是不了解,我們很難在此一生、短暫的一生中於佛陀的教言中真正地有所成就與修持,或者說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的法則很難依止。

好,我們接著昨天的文字。昨天我們把這個“愛樂佛法味,禅三昧為食”,這個“愛樂法味”文字作了一個提示。像這個三昧之樂在凡夫有情是很難體會得到所謂的證悟之樂。前天我們講了人的物質享受、精神生活的深入、宗教生活的體驗,乃至說這些智者聖者這個聖法之樂,也就是所謂的佛法的樂趣。那麼在種種的法樂、生命物質的樂趣中,佛法味之樂最為上、最徹底、清淨、不可毀壞、無衰無變。那麼此類宗教生活的機制、信仰、恭敬的守護,於純正智慧延續的熏習,乃至說宗教生活、宗教的法味、在精神上的生活法味,自己能完善地調整自我,認識自我。那麼最粗重的也就是物質生活比較粗重一些。那麼在這個法味之樂中,佛法味為最上味,能令我們遠離世間的逼迫、無常苦的逼迫,乃至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的逼迫,能使人進趣於聖法之樂,或者說歸於聖法之樂,成就真正的樂趣,無染無著,廣利有情。

15、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

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

此二句,名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或朝預衮寵,夕惶斧钺。或幼捨蓬藜,長列方丈。或鳴笳道出,歷經催還。有如是等種種違奪。是故願言:使我國土,安樂相續,畢竟無間。

身惱者,饑渴、寒熱、殺害等也。心惱者,是非、得失、三毒等也。是故言: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

我們都知道昙鸾法師是一個大儒,所以他的文字十分簡練,他依止這種文風。

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

因為這十七種國土莊嚴的心地的次第的引導,令我們由深到淺,因為佛法的法味,能令有情“永離身心惱”,何以故呢?佛法法味的真實現前,遠離了造作,遠離對待,遠離生滅法則,順性安立故!具足圓滿故!清淨真實故!所以“永離身心惱”,身心的逼迫,能令有情安住於無盡的法樂之中。這個法樂當然是有三昧親證者,有慈悲擁有者、智慧得見者,這一類善知識所常受用之樂。

再一個就是像我們依止阿彌陀佛淨土教言以往生大利,隨順佛力故,如順水乘舟,一日千裡,是十分省力的一個所謂任運往生的功德,不假心智善惡造作,不假凡聖分別對待,但安住隨順法而得滿足。這樣的一種所謂借佛力遠離自身善惡無記的衰惱、造作的衰惱,而隨順法性,就是在彌陀的報德中隨順法性,隨順彌陀的報德之願,乘著彌陀的報德之力得見法性,不勞自身的虛妄造作、善惡取捨、凡聖對待,令一切身心惱患一時消融。所謂差別的惱患、善惡的惱患、高卑的惱患、得失的惱患,乃至無窮無盡不可言盡之對待惱患,一時蕩盡。

常樂佛法之樂,就是所謂的正定之聚,以仗借佛力故,佛住持法界故,令一切有情安住正定之聚,以仗借阿彌陀佛願力而得滿足安住,乃至無上菩提得不退轉,亦依佛力故,自他二利,現前超出常倫,行普賢之德,依佛願力而得自在力,所謂依佛願為自命故。雖是凡夫身,常行無上道,自他二利,無所畏懼。何以故?此處非世間善惡,非無記對待,非凡聖所攝,但依佛願力故,令一切眾生心智平等,遠離差別是非熱惱,遠離三毒逼迫,進趣菩提,安住不動。那麼這樣一切身心的惱患,必然自然地脫離。

我們在這個世間的修行,功夫的變異、高低、凡聖的差別,令眾生生惱;富貧的差別,令眾生不安;是非的侵害,令眾生感覺到無常的逼迫;這個惱患是無量無邊。何以故?皆以二元心智不能平等守護故,減損自己的清淨法性的根本安樂,就是妄造人生,妄造六道,妄造九法界乃至十法界之差別。這個“妄”若息即是一真;若不息,十法界必然現前。雖然各有取用,但皆依法性。回施法性,即得一真,永離身心惱患,得畢竟安樂。

我們作為一個學佛之人,要是不能依止這樣的心智,於法則修持,那就依自己無始以來的善惡是非無記的熏習,流轉於六道而不能自拔,無力自拔故。何以故?我們凡夫心智若不能有增上力與這個借緣的加持或者說隨順,我們所有的舉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無非是顛倒與對待,是無有出離之正因的。

這不是我們來強制假設這個三界之苦,實在是曠劫以來一切有情皆沉淪於此,諸佛智者早已覺察了知,無所障礙,於此法則徹底無疑地得到了親證。這個親證是無有疑慮的,是沒有絲毫蒙蔽的,沒有絲毫的假設與推測,是如實,是真實,是平實,是踏實,是廣泛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就是所謂法性周遍的認知。我們稱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十號圓具故,所以說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實際這是佛德之福報。

那我們作為一個有情,往生彼國,乃至隨順阿彌陀佛的願力所得到的果報,決定亦復如是。何以故?一切眾生往生彼國,亦是“正覺華化生”,非是我們善惡是非九界差別心智、道德、修持力、差別力、凡聖罪惡之力所能延續出來的。他是在絕待清淨光明心智中,如實而光明所顯現,但是徹彰法性,表達法性之真實、諸佛之親證。所以我們隨順佛願,依佛果地覺作因地心,來酬報我們無始以來的一切業緣有情,實際就是自身的依正二報,來回歸到我們的法性中來,就是仗借阿彌陀佛的大光明智德照耀本源心智,就是本源國土,阿彌陀佛無量光佛剎。因阿彌陀佛這個無礙心智的成就是曠無量兆載永劫的順性發願建立,利益有情建立,無量兆載永劫的不斷熏修、實踐,不生嗔覺、害覺、欲覺,不生嗔想、害想、欲想,乃至於一切眾生從不生違逆傷害诋毀之想,但有利益世間之心智,但有令一切眾生歸於無上道之心智,所以能建立這樣清淨的十七種莊嚴的國土。

當然清淨是它的總相,所以下十六句,次第引導,令我等安住於法性之真實,這真實來自於彌陀的報德光明攝化,令我等生起決定信心與隨順,安住無疑。所以現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這個住不退轉不是某人說,是法性無始以來,無有蒙蔽,無有毀壞,無有建立,無能增減。極大之惡不能減損之,極大之善不能增長之,正是指法性之清淨與平等。所以阿彌陀佛以無量兆載永劫的修持親證於此,十方諸佛贊歎守護親證於此,以平等回施十方眾生。所以唯以一大事因緣故,來愛樂世間有情。這唯一的大事因緣,就是阿彌陀佛所建立的國土,所立的誓願,就是為了使我們得到所謂的成就無上菩提這樣的一個最上乘機制。那麼這兩句話實在揭開了淨土法門的實質,就是予一切眾生真實之樂,令一切眾生安住無疑,沒有絲毫的蒙蔽,沒有絲毫的造作,沒有絲毫的得失,平等一味。

這個“永”者亘古亘今,法性本然。如此光明普照世間,眾生自我蒙昧故,流轉於六道三界之中。佛以悲憫,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愛樂有情。這個“無緣”者,實在無眾生可得,是為無緣,是以悲憫有情。實在是同體故,同一法性,尊重有情,令其離苦得樂。那麼這個樂趣非是假設,非是造作,非是對待。所以在聖在凡,不能徹知,唯佛與佛,究竟親證。淨土一法的宣化實難實難就在於此,稍有造作,即墮無明。舉心即乖,動念即錯,遠離根本道業之成就,此處但是皈依、隨順而得安住。若有證悟,此人不得入;若人無證悟,此人不得入;若人能隨順,必得入。這是淨土一法的根本教言。若不如是者,不名無上道;若不如是者,不為佛所親證。

我們大部分現前的善知識都讀過《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下半卷,釋迦牟尼佛本師用了大量的篇幅來告誡我們,佛智是不可測度的,一切凡聖菩薩不可測度,一切愚癡有情不可測度,但有隨順方便,必得成就。所以“若有眾生,聞我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是為具足無上大利,這就是隨順滿足。所以“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

看看下面的文字,看昙鸾法師如何來解釋。

此二句,名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

在清淨句下面,總相下面有十六句分別說。我們一開始講的時間提到智俨法師有一切法之六觀相,總相與別相。那麼這十六句是別相說,也就是分別說,分別說來解釋這個清淨功德,令一切有情真實安住。所以“名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

“難”者,我們都知道在佛法中不造作,但是隨順,決無難緣可得。若是造作業相,業相沉淪,必然受種種苦患。所以我們在這個世間中,有人造作善之苦,所以輪回天、修羅、人,善道之中;有人造作地獄、餓鬼、畜生,那麼墮入三惡道之苦;有人造作六度萬行,造作所謂的四谛法之真實、十二因緣之善巧,那麼稱為菩薩界、聲聞、緣覺三聖界。雖是聖,亦不究竟。所以“無諸難”之“難”者,對這九界有情來說,佛所觀察,皆是難緣。我們講九界癡暗冥,佛光明所徹照故,了知十方九界,皆有所苦。苦,但有別名故,所以三惡道眾生是極苦之難,三善道有情是不能制止輪回墮落之難,三聖道是不能究竟成就菩提之難。難雖有異,畢竟是難啊。諸佛如來遠離此身心惱,所以阿彌陀佛究竟於無上覺,回施於眾生。所以以果地覺為因地心,令眾生“永離身心惱”,就是九界之惱患。

這個“名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佛在經典上說:阿逸多,勿住珍寶成就牢獄。這個勿住珍寶成就牢獄,像一生補處的彌勒菩薩,就是當來之佛,他有什麼難呢?他有什麼珍寶牢獄呢?世尊就這樣告訴他,說阿逸多,勿住珍寶成就牢獄。多有菩薩,欲聞此法,而不能聞,有一億菩薩因為不聞此法而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如實語、誠實言,諸佛如來莫不是誠實言、真實語成就者。沒有異語、绮語、離語,更沒有差別不相應語,但說誠實言。那麼世尊於阿逸多,就是彌勒菩薩所宣化此語,那就是所謂的菩薩之難,不得究竟圓滿的菩薩之難。我們作為一個凡夫來說,我要有菩薩難更好啊,那你不要奢望這個,因為什麼?你凡夫難、善難、惡難尚未逃離,你不要貪圖這個。

現在由於佛有大誓願力故,攝化我等,但是隨順,此生必於無上道得不退轉,這是佛願力所攝,願力回施,願力給予,願力加持故。非我等自身福德,但顯法性,法性無有自他。若是我們依自他而別,那麼這個就是分別心智、造作心智、對待心智而生起的。那你不能隨順阿彌陀佛,在隨順阿彌陀佛的願力福德因緣之時,自他一時消融。那我們就回歸到所謂的無對待的無量光佛剎,清淨無礙心智中,得生這樣的國土,安住這樣的解脫與自在,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力。此是難思議之智、無礙之智、歡喜之智、超日月光之智、無對待之智、焰王光之智所建立,非是我等虛妄心智推測所能涉足了解的。

所以這個法則不是來麻醉我們。若是了解世尊所說的四依法中,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了義教言來觀察此淨土教言甚為令世人應該尊崇的,或者說令九界有情應該尊崇的。所以世尊告訴阿逸多菩薩,告訴阿難,設滿世界充滿大火,亦當過此火去聞此法,何以故?這樣的教言難得難聞難遇故。世尊說了九個“難”字,遇此法則甚難,得遇此法能信順者難之又難。

(編注:原文《佛說無量壽經》曹魏康僧铠譯

佛告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是故彌勒,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若有眾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吾今為諸眾生,說此經法,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所當為者,皆可求之。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佛語彌勒: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菩薩勝法,諸波羅蜜,得聞亦難。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是教。應當信順,如法修行。)

那我們與這個法能不能信順呢?看自己無始以來善根,再一個看隨順因緣,再一個看阿彌陀佛的親緣的成熟與不成熟。有的善根成熟者,聞名即得利益;善根不成熟者,聞而生疑慮;善根再不成者,聞而生謗,聞而生诋毀。雖是如是,阿彌陀佛依大威德善巧故,攝種種機類有情,贊信謗疑之機類,鹹令往生彼國,畢竟攝化故,就是不捨一切眾生故,是阿彌陀佛究竟大願所設置。這個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是無諸難。那你說在佛法中有捨法者、謗法者、疑法者,诋毀三寶者,這樣的人不聞三寶的名字,況且無上道業呢?在此處,亦無難緣。阿彌陀佛亦攝不捨,所以遠離諸難。若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若已隨順,今隨順,當隨順者;若已謗者,今謗者,當謗者,此類有情亦得度脫,必依威德故。所以阿彌陀佛現大威德相,腳踏金剛地,就是墮入金剛地獄裡,阿彌陀佛亦令此地動搖、震動,令此墮落有情、無力自拔有情,或者說此世界散壞、彼世界尚在地獄中不能自拔之有情亦得出離。

那麼這樣的大恩德善巧,實是十方諸佛所贊歎的根本威德力所在。那麼為什麼十方諸佛鹹來稱贊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威神功德呢?就是因為這一點。所以佛在《無量壽經》上這樣告訴阿難,說:阿難呀,不但我今稱贊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威神功德,十方諸佛亦復如是,來稱贊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威神功德。

這個威神功德就在於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他這個信心實在是善根成熟的機制。所以善根成熟者,聞者即得度脫,即得成就。所以他方菩薩聞我名號,即得三種忍,住不退轉。那麼他方有情,鈍根者,聞我名號,即得菩薩二種法忍,就是信忍、順忍之善巧,這是鈍根者。

那麼他方疑毀有情呢?聞我名號種下不退菩提種子。何以故?我國無有地獄、餓鬼、畜生故。阿彌陀佛依光明名號建立清淨無量光佛剎,所傳播之處莫不是光明所照攝之處,他依名號光明、聲音光明、誓願光明、禅定光明、無礙心智的法界光明照耀著一切眾生的本源心智,來啟迪一切有情,若相應不相應,鹹攝取不捨。像昙鸾法師前面舉的例子,說阿彌陀佛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何以有情不見其光呢?昙鸾法師給我們作答:猶如日輪,照於四天下,盲人不見。此盲人者,盲人是何人呢?疑謗之有情,雖是如是,太陽一樣給他帶來溫暖,帶來生機,盲人在陽光下亦會得到生機,亦會得到溫暖,亦會得到外緣之無礙,自心雖然被黑暗所蒙蔽。阿彌陀佛的這個徹骨的悲心,震撼著法界,震蕩著一切贊信謗疑之有情,令其畢竟成就無上道。所以阿彌陀佛實是一切眾生成就無上道業的究竟的導師、無上的導師,必使一切眾生成就無上菩提的導師。此恩德實在是難以言說,難以稱贊,難以具說,難以總說!所以稱為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興此願?

每一個莊嚴,所謂的十七種莊嚴中的每一個莊嚴,昙鸾法師都給我們設立了這樣一個思維的模式。

佛本何故興此願?佛為什麼要設這樣的願呢?來拿種種國土的這種苦難、障礙,這種不究竟的法則,種種的樂也是壞苦,苦苦、壞苦、行苦常逼世間有情,一切眾生在此濁惡世間,難以逃此三苦、八苦、無窮無盡的苦,那是難以訴說。所以佛本何故興此願?是讓我們作一個無對待中的對待法則。雖是濁土淨土皆從法性中流出,若順性建立,若逆性妄設,皆不離法性,所謂的令喚醒眾生故,喚醒逆緣苦難沉淪在虛妄流轉裡的有情。為了這個因緣,佛才設立這樣的願,非是需要這樣的願。所以佛不予聖者制戒,佛不予聖者說法,佛不予聖者安慰。何以故?他們自身的利益,自身是能運用出來的;那對愚者有情,對對待有情,佛立這樣的願,若不立這樣的願,我們無以觀察,無以審視。所以“佛本何故興此願?”每一個莊嚴功德中都這樣來給我們提出來,給我們設置。

見有國土,或朝預衮寵,夕惶斧钺。

“朝預衮寵”,就是穿得榮華富貴,作大臣正受寵愛呢。“夕惶斧钺”就是被刀斧剁掉了。這樣的事情我們會經常看到的,歷史的故事我們可以翻一翻,看一看,在大臣之位、宰官之位,種種重權在手,一時可能就被龍威把他腦袋砍下來。我們看看歷史,這個是太親切了。這舉例有這樣的國土。

或幼捨蓬藜,長列方丈。或鳴笳道出,歷經催還。

前面是說逃荒要飯的樣子,把孩子丟掉了,逃荒去了,或者丟到荊棘叢裡了,養不起啊。在我們這個世俗中,現在這個人群中,超生,非正常生產,這樣的例子還是到處都是有的。古代養不起孩子是這樣,現在在雲南這樣的機制還是很多,很多民族,黎族、苗族、彝族……,很多很偏僻的這些民族中,還有這種惡習風俗。他們就是把孩子生下來以後,就隨便他了,狼吃了就狼吃了,狗吃了就狗吃了,死就死掉了,爛就爛了。我以前遇到一個彝族的居士,對我講他們家的那種風氣,就有一個專門扔孩子的溝,有這樣的因緣就把孩子扔在那個地方了,經常是有孩子哭。

“長列方丈”,這樣一類的因緣,我們看看現在的人有保镖啊,實際很苦。我聽他們說,某某大和尚來的時候帶了多少個保镖,實際這是很痛苦的事情。以前我住在一個山上的時間,過去出家人住的地方都有部隊看守,來守護,人是很不自由。

“或鳴笳道出”,出來的時候要大呼小喊的,過去巡撫、官員出行都要這樣,鳴鑼開道,這都是讓人們心中並不是那麼……假如說是金輪王出世,那麼游化自在,神通變異。我們現在的人都在做些什麼呢?步步艱辛。

“歷經催還”,現在這一類的事情,人身,好比說是身在什麼位置上,還是不自由啊。

有如是等種種違奪。

就是你想自由一些,想做些自己的事情,或做些寬松的事情、隨緣的事情,你是做不來的。許多人想自己做點什麼事情,是做不來的。有如是等種種違奪。

是故願言:使我國土,安樂相續,畢竟無間。

就是人能滿足自身的種種供佛的願望、修法的願望、聞法的願望、利生的願望,無有虧欠。像我們這個世間想供佛,我去菩提嘎耶的時候,他們說供佛,我說行,每個人去請一點珍寶來供養,大家錢花不出去,怕遇不到真東西。就是想供養的心很難圓滿地、如意地實現。在極樂世界,種種安樂相是具足的,我們可以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種種都是有很細致的描述。

身惱

身惱者,饑渴、寒熱、殺害等也。

像我們這個世間,饑渴、寒熱、殺害,我們到世俗中舉目皆是,很普遍的事情。

心惱

心惱者,是非、得失、三毒等也。

心惱在這個時代太熾盛了,廣泛地消耗著我們的報德福慧,在燃燒著我們,消耗著我們心靈深處的智慧與福德,浪費著我們的生命與生命的真實的價值,你看到很多人在被自己預設的妄想痛苦地折磨著,被自己的貪嗔癡慢疑不正見所毒害著。那麼在凡夫地的有情若不依佛法的教法,不依佛陀的正確引導,此災此難此惱是無以捨離的,可能是個個如是吧。

這個我們可以對待地觀察。看看這個惱,再看看極樂世界,再讀一讀《無量壽經》。我還是提倡,下去後諸位善知識在學習這個論注的時候能讀一讀《無量壽經》,就比較容易有一個對照,世尊在五惡五痛五燒中來講我們這個堪忍界,何以有情惡業報者多,行善者少,所以在此行道一日比在他方佛國行道百年,此界無造善之機,修法之機更為稀少,人造惡之緣比比皆是,墮落之機處處皆生。那麼這個惱患之源是處處得見呀。

這個身心惱害在我們周遍不斷地延續。那麼極樂世界,我們看他描述是對待的:其國土從飲食、服飾,從供養、身心的受用——就是法益,莫不都沉浸在這種具足的安樂、無間的安樂、真實的安樂、清淨的安樂、無染著的安樂之中。所以“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是如實的。

是故言“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昙鸾法師這種文筆的機制十分感人。從開章到結尾都是來引用天親菩薩的《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的偈文來直接作啟發,作解釋,作收尾,令我們回歸到簡潔的教義中,不至於身心散壞,不至於漫無邊際地妄想。昙鸾法師這個教言中處處把我們推出去看一看,再把我們拉回來,拉到這個簡潔的、究竟的、隨順的法則上來。這實在是昙鸾法師注解《往生論》的一個非常智慧、非常圓滿的文法。

我們通過這個學習對昙鸾法師、對天親菩薩、對龍樹菩薩、對本師釋迦牟尼佛、對阿彌陀佛這種教言機制的引導,一直回歸到一切眾生與佛不二法性中的徹底的一脈相承的清淨源頭的教言,就有一個真正的梳理與認識。近代的這些善知識們也是步步在引導我們,象近代的印光法師、徹悟禅師,再往前推,一直推到阿彌陀佛,究竟的到我們的法性中來,就是所謂的周遍法界,無不廣利,這是清淨傳承的真實安住。沒有逾越這樣的次第,從來不蒙昧這樣的東西,就是直接地究竟地給我們做無畏之施。所以說佛是施無畏者、究竟予安慰者、予眾生住無上菩提之恩師、導師、真正的大善巧者。像我們都是乘著佛陀的願力、誓願輪來受這樣的利益,若成熟不成熟,就是不成熟也是不可思議的,能聽聞都有不可思議的正因,不可思議的利益。

16、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

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此四句,名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門者,通大義之門也。大義者,大乘所以也。如人造城,得門則入。若人得生安樂者,是則成就大乘之門也。
  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雖有佛如來、賢聖等眾。由國濁故,分一說三。或以拓眉致诮,或緣指語招譏。是故願言:使我國土,皆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根敗種子,畢竟不生。女人、殘缺,名字亦斷。是故言: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問曰:案王捨城所說《無量壽經》,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中言: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知其數者,不取正覺。是有聲聞一證也。又《十住毗婆沙》中,龍樹菩薩造《阿彌陀贊》雲:超出三界獄,目如蓮華葉,聲聞眾無量,是故稽首禮。是有聲聞二證也。又《摩诃衍論》中言:佛土種種不同。或有佛土,純是聲聞僧。或有佛土,純是菩薩僧。或有佛土,菩薩、聲聞會為僧,如阿彌陀安樂國等是也。是有聲聞三證也。諸經中有說安樂國處,多言有聲聞,不言無聲聞。聲聞即是二乘之一。《論》言乃至無二乘名,此雲何會?
 答曰:以理推之,安樂淨土不應有二乘。何以言之?夫有病則有藥,理數之常也。《法華經》言:釋迦牟尼如來,以出五濁世故,分一為三。淨土既非五濁,無三乘明矣。《法華經》道諸聲聞: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但離虛妄,名為解脫。是人實未得一切解脫,以未得無上道故。核推此理,阿羅漢既未得一切解脫,必應有生。此人更不生三界。三界外除淨土更無生處,是以唯應於淨土生。如言聲聞者,是他方聲聞來生,仍本名故,稱為聲聞。如天帝釋生人中時,姓憍屍迦。後雖為天主,佛欲使人知其由來,與帝釋語時,猶稱憍屍迦。其此類也。又此《論》但言二乘種不生,謂安樂國不生二乘種子,亦何妨二乘來生耶?譬如橘栽不生江北,河洛果肆亦見有橘。又言鹦鹉不渡隴西,趙魏架桁亦有鹦鹉。此二物但言其種不渡。彼有聲聞亦如是。作如是解,經、論則會。
  問曰:名以召事,有事乃有名。安樂國既無二乘、女人、根缺之事,亦何須復言無此三名耶?
  答曰:如軟心菩薩,不甚勇猛,譏言聲聞。如人谄曲,或復儜弱,譏言女人。又如眼雖明而不識事,譏言盲人。又如耳雖聰而聽義不解,譏言聾人。又如舌雖語而讷口寋吃,譏言啞人。有如是等根雖具足,而有譏嫌之名。是故須言乃至無名,明淨土無如是等與奪之名。
  問曰:尋法藏菩薩本願,及龍樹菩薩所贊,皆似以彼國聲聞眾多為奇。此有何義?
  答曰:聲聞以實際為證,計不應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願不可思議神力,攝令生彼。必當復以神力生其無上道心。譬如鸩鳥入水,魚蚌鹹死。犀牛觸之,死者皆活。如此不應生而生,所以可奇。然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佛能使聲聞復生無上道心,真不可思議之至也。

這段文字昙鸾法師解釋得很平白,也很簡單地把“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這個大義門作了一個宣化。我們再來把它復述提示一下,以令我們對大乘教言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或是對阿彌陀佛國土、往生彼國有一個除疑的機會。因為在淨土法門的教言中,除疑就是善根成熟,疑根一除,善根就成熟了。那麼這個機制就是隨順機制必然建立,法益必然現前。要是疑根未除,多生將信將疑,欲罷不能,欲信不及,這樣的人生邊地疑城,五百歲不能見佛,不能供養三寶故,受不能供養三寶之苦。這是疑慮所帶來的,這個就是除疑的,來宣化大乘教言。

“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此四句名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門者,通大義之門也。

古人說這個“也”就是個習慣吧。現代人說“之乎者也”的人就少了,基本上聽不到了。說“通大義之門也”,可能我們平時不會這樣說,這是一種文體,古代人說話可以這樣說,古代人慢條斯理的,他就比較寬容、寬松,交流得也就比較文雅,抑揚頓挫,也就是表達自己感情十分充分。不像現代人這個交流就閃爍,不正念,不深刻,不忠實,多有閃爍之心,所以急急說,惶惶說,別人解不解都說。古代人交流不是這樣,他充分體會到每一個言詞的自他受用——自受用就是自己說得很清晰,很明白在說什麼;他受用就是給別人交待得很清晰,也很完善,令對方可知可見。像我們現代人這個交流機制的確是不如古人。這個我們來看他的文字。

大義者,大乘所以也。

像我們現在這個大乘心,在我們漢地十分罕見。我就說我吧,我的感知,我今天上午在上面還生煩惱了。生什麼煩惱呢?自身難度,有情難化,實難交流。很多事情本來很簡單,本來沒有什麼可得失的,本來不應該受苦,很簡單很簡單的事情,就是說不清,道不明,經常生退畏之心。當然阿彌陀佛一直鼓勵著我們不要退墮,不要退墮,善知識一直在鼓勵著我們不要退墮,不要退墮,但從業習上經常會生起這樣的(念頭):哎呀,這太累了。累在什麼地方呢?難以交流,難以述說,難以正確面對。很多事情真是很簡單很簡單的,本來已經如幻的事情過去了,本來如幻的不該執著的東西就執著了,本來不該苦的強制著苦,不光苦自己還要苦別人,不光苦今天還要苦未來,不光苦未來有人還造逼苦,到他方世界去還要去受苦,就是這個世界散壞了他還要到其它世界去受苦,你看到就會於心不忍啊,這個不忍的心往往會生起來,一不忍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感知呢?哎呀,就是想放棄了。

真的我坐在上面是歎了一口氣,想啊,建這麼大個廟子干什麼呢?因為建開了,對面要建一個彌勒佛像,不是對面,就是下首,這邊是青龍,那邊是白虎,那麼出在一個山,那個地方我們要建一個彌勒佛也好,阿彌陀佛也好,建一個彌勒寶閣也好,建一個彌勒寺也好,一個寺一個寺都會建起來了,未來很莊嚴,不過這裡面會有幾個人能住下來呢?心裡不舒服。

很多人本來可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本來可以於無上道業很輕易就成就了,可他不願意成就,非得制造無明的惡業、無明的罪業,不光此生受苦,不光苦自己,還要苦別人,不光苦此生,還要生生世世去苦自己。實在是用正常的思維、正常的觀察、正常的心智不可理解,不可理喻,沒法理解,所以常生懊惱與後悔,就想算了,管這些事情干什麼呢?念到彌陀,心裡就沒有啥了,感覺到在這如幻的業緣中,實在無一物可得,如幻的眾生沉淪的苦中,我們受到彌陀的安慰了,要不然真是太苦了。

尤其是看到虛妄的不實的強制之苦的時候,你是不能忍受的,很難忍受。所以聲聞乘多證於實際,什麼實際呢?他一下子就證實了。什麼證實呢?實無一眾生可度,實無一眾生可得,實無一法則可守護,就捨棄了,捨棄什麼?捨棄虛妄,證於真實,那麼取有余無余的涅槃,他就守護這個清淨的心智了,不再去染著這些虛妄的無盡的塵勞了,這就是聲聞心。那麼佛陀——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出世,他這個教言最早依聲聞相來住世,但不是聲聞心。聲聞心在末世有情中,在我們這個時代中要是能守護聲聞心的人那就是阿羅漢,去成就去吧,能不能呢?就是他會證得這個實際取滅,取滅於這個斷諸後有,所謂梵行已立,不為後有,所作已辦。已辦者,但見法性之真實,這個真實,是著真實了,但證於實際,於實際地一時安住。那麼這樣就無有利益眾生的悲心了。

今天可能是因為這段文字,自己站在房子邊上,一直這個問題就是過不去。就是這個心——聲聞心,就是慈悲心很難生起來,尤其是看到這個莫名的、無需要的、強制的苦。我們這個苦是很強制的!有人制造的苦是很幼稚,很可憐,很可笑的!但他強制在抓這個,這就是我!我就是這樣干,不光這樣干還要去逼迫別人,逼迫自己,還要無端的延續。你還不能言語他,你言說都不行。你說你出來,這太苦了!這個苦實在是不必的。他就會誹謗,就會認為你還怎麼的?還比我高明呀?我比你強得多,福報比你大得多,起碼比你年青,或者說比你……,總是這樣的機制啊!

所以讀到這個大乘法,我們一般好說,但有沒有大乘心?我不知道諸位善知識,出家、在家的自己看一看,自己有沒有大乘心,就是利他之心啊、守護三寶之心、廣利有情之心、無我之心、遠離我、我善惡的造作、智愚的造作、凡聖的造作。你能這樣,你有善根的,就是所謂大乘善根的萌發,這個萌發之心有了,不要說軟心菩薩,你萌發一個心智,就是初發意,有這樣的機制沒有呢?這段文字最主要的引發我們這一點。

我們作為一個學佛之人,一心一意地要我怎麼聖、我怎麼善、我怎麼好、我怎麼壞,一直為這個事情孜孜不倦地努力,實在是大乘小乘都談不上,就是連聲聞菩提心份都不可得,這實在是太遙遠了。所以我們讀了這一段文字,不要認為這個事情離我們很遠。說“哎呀,我發的什麼什麼心。”你細細地、靜靜地聽聽你的心聲與業習,是大乘,還是聲聞乘,還是凡夫心?你自己去觀察,善自觀察。我今天觀察自己,我說能有自利的心就不錯了,那不過是念到阿彌陀佛了,稍生慶慰啊;再念阿彌陀佛了,受到加持了,轉換了知見;再念念阿彌陀佛,能放下自己這個知見;再念阿彌陀佛了,能生起一念喜悅;真正地念阿彌陀佛了,那麼就在“受樂常無間”上有相應的機制了。

當然還是鼓勵大家去如實地觀察自己的現緣,是隨順阿彌陀佛的願力,以阿彌陀佛的誓願為自己的誓願,以阿彌陀佛的功德國土為自己的回歸安住,這樣的來修法一生有希望;要是依自己的善惡是非,貪嗔癡慢疑邪見的這種機制去建立,太遙遠太遙遠了!說實話呢,就是在我們學佛的機制中,大家天天在聽淨土教言,但你靜下來的時候,你悄悄的時候,你看你心裡是怎麼想的?你在做些什麼?你自己問問自己。這個跟別人沒有太大的關系。因為這個法界的建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淨(?56:10)法界,問別人沒有用,看別人也沒有用。我聽到別人說此怨彼、彼怨此的時候,我說我也怨一句,怨一怨,我感覺沒啥意思呀。誰能怨誰呀?哪個人的法界,哪個人的果報,因果報應都是自己建造起來的,任何人不能取代故。要是能取代,阿彌陀佛早就給我們取代了,因為十劫前就發這樣的誓願: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令聽聞眾生直成無上道。那我們今日是聽了、是聞了,還是在照十方國無所障礙處安住了呢?還是在自己的業力虛妄中安住呢?

諸位善知識一定要從自己心靈深處來觀察自己所依所緣,觀察自己所抉擇的法則。我們從自身來觀察,其他人不起作用。所以各個自擇取,各個自善觀察,各個來自用,包括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來運用。這樣我們怎麼來審觀呢?

我說我這個例子,大家不要著實,也不要當假,你看看你自己的心就對了。我感到就有意義了。有時候人的心就像天空一樣烏雲滾滾,有時滂沱大雨,有時就是晴朗的一望無際的萬裡無雲的天空,有時經常飄著彩雲,都是我們的心,但是各個人在各自受用。所以莫去贊他,莫去謗他,但看自心,你還有個方便,這還是聲聞心啊,你要是在這個聲聞心能受持少分利益,我們再聞阿彌陀佛,回小向大,那這個是大義門的教言。

下面說的女人是妒忌、狹隘、執著,那根缺就不用說了,於貪嗔癡慢疑中強制為自我,這就是根缺之人啊,手足不全,智慧不足呀。這個根就是說聞佛聞法而不得聞,習法不得見,用法不得行,這不是根缺是什麼呢?那我們在這個地方能守住二乘,回小向大還有點善利,要不然很難進趣佛法的究竟利益了。起碼說你自己在阻礙自己,這個就是給我們清除我們這種大義門中的障礙,來令我們在通大義門中出入自在。

我舉這個例子可能就是讓大家有一個自我參照的親切感吧。誰也代替不了誰的業緣,要有以取代的話,那諸佛都不慈悲。因為什麼呢?我們為什麼還在沉淪呢?要有以取代的情況下,諸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早已不惜任何代價把我們給度脫出去了,代替不了。所以佛但以教言,但以清淨所證法益回施眾生,令眾生隨順得入,隨順出入生死煩惱。要不然我們就成上帝教了,你雖然是佛教徒,但你心智中培養一個上帝,要麼先把別人培養成上帝,最後培養自己這個上帝。現在許許多多學法中的人就是到處去學東西,干什麼呢?學了以後為了作上帝,想來管理別人,教育別人,度脫別人。結果因為自己的心是有對待的,有眾生相、我相、人相、壽者相,墮入輪回,不能出離,因為驕慢心罷了,就是染著對待心修法,此人落邪見,不能見如來,不能入聖道。那麼我們學佛的人究竟應該怎麼守護呢?這個教言機制十分清晰。我們看看下面的文字。

大義者,大乘所以也。如人造城,得門則入。

像發的這個願呀,所建立的法益就和造城是一樣的,建立國土一樣亦復如是。因地所發之願,像阿彌陀佛二百一十億佛土這種殊勝的因緣下,觀察、審思、建立超世之願,超越一切諸佛之誓,建立這個最尊貴的教言機制,就是開一個大城之門,令一切眾生趣入而得平等智,無所掛礙。

若人得生安樂者,是則成就大乘之門也。

往生彼國,皆是大乘之心。因為是隨順阿彌陀佛殊勝大願故而得成就的,皆是正定之聚,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成就往生彼國之正因。所以往生者皆是“正覺華化生”,皆是依佛願力故而得生,這個是沒有什麼可質疑的地方,就是絲毫沒有什麼可質疑的。

那我們在這個世間東看西看,許多有情還在忙著建立自己的功德,甚至在佛法中建立自己的功德,而不知這個法性無所建、無所造、無所毀、無所損,但以平等住而得安樂,所以清淨平等覺是為守護,這個守護是真實的。所以“是則成就大乘之門也。”

那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欲行大乘法則者,此人甚為希有。像《法華經》所宣化的,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有無量無邊的不退轉菩薩守護於此,那你是依佛陀知見。若依現業見,我們是怎麼見的呢?《從地湧出品》那是佛眼所見啊,此界不退轉菩薩無量無邊,從地中湧出,從虛空中生出,從種種世間顯現。那我們的眼見到的是什麼呢?說實話,我作為一個障緣深厚的因緣生在這個末世常常心裡是壅塞的,看到的不是不退轉的菩薩,看到的是煩惱。明知道自己在制造煩惱,在生妄想,還是抑制不住自己要煩惱幾分鐘,煩惱一段時間,抑制不住,管都管不住自己。甚至就是在這個寺院作個祈禱,你要不相應就不要……,最後還是做了一個不好的祈禱。

那麼這個業習中,上午我們學戒的時候就給大家講:業習之暗流若不警覺,若不隨順阿彌陀佛的願力,此暗流是不可思議的,業力不可思議!佛力是不可思議的,有種種不可思議之力,業力我們要是不知道它的時間,業力亦是不可思議的,它會使你的生命陷入無端狀態,來苦自己、苦有情。今天上午我真是很苦很苦的,非常的苦,雖然很短暫,大概有十分鐘、二十分鐘的樣子,很短暫,但是特別苦,心就壅在那個地方,很苦很苦。我可能舉我的例子,大家心裡會有個想法,一個參照吧。

那麼往生彼國就是大乘之心,我們現在看看大乘之心,像這個文殊誓願: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大乘心。

像我以前在很多地方就這樣發願:“若一眾生於往生不生起決定,我誓不往生。”一發這個願,你還有什麼疑惑二乘不二乘的呢?這樣發願是不為自求之根本依止,你這樣有個依止了。你能不能做得到呢?你不順性就做不到,你稍有我、我所的染著,馬上就會生起崩潰,那業習就會沉重,就會痛苦。所以諸佛菩薩無量劫以來知無眾生可度,依悲願故攝化有情,所以廣度世間有情,廣度世間虛妄染著有情,功不唐捐。所以知法不可得,深信因果——這就是諸佛菩薩,真俗二谛的大智大用。一切凡夫在此處迷失,一切聖者智者在此處安立成就,所以二谛融通,三昧正受,廣利世間,以大威德力饒益一切有情,不改初衷,廣利人天。所以一發心已成等正覺,廣利有情於恆河沙劫無有疲厭。

我想起他們我經常會臉紅,說,你這個學佛人真是差距太大了。那我們要是讀一讀文殊菩薩的願,你的心智是不是相應呢?我們天天晚課八十八佛,大慈大悲憫眾生,我們會念這樣的誓願,這念誓願是你的心念還是你的口念呢?還是身心俱在念呢?如果我們身心俱念,那就是大乘善根之眾生,出世之善根。不為自求就是出世善根啊!我們學習這十七種莊嚴中,清淨莊嚴,量功德莊嚴,後面就是出世善根。“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這個出世善根從什麼地方生呢?就在大慈悲中生啊。大慈悲就是不為自求,何以故?若為自求,法性得見,一時證於實際,無有流轉三界之苦勞,不在這個塵勞中蕩漾自己了,雖是聲聞,亦得自利安住,所以與諸佛如來同坐解脫床,他亦是自在。

這個大乘門,希望諸位善知識來觀察,善自觀察、了解。要不然我們勤苦奔波還是為自啊!不光不是為自己的證道,而是為自己的煩惱。常見有情妄說是非,常見有情妄說善惡,常見有情妄說自他。這有情是誰呢?可能就是我們罷!妄自設造啊。不要說大乘門,聲聞乘門不可知,不要說聲聞乘門,正知見不可及,佛法門外之人。釋迦牟尼佛在律藏教言中講,此五種賊中,你墮入四賊之中了,(編注:見《四分律》)雖是無刀,竊奪世間,因為啥啊?與佛法不相應故。

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雖有佛如來、賢聖等眾。

諸佛如來,我們比較好理解。賢者,三賢之類,已伏煩惱;聖者,已斷煩惱之類。所以“等眾”。

由國濁故,分一說三。

實沒三乘教啊,但是一乘,諸佛出世莫不如是。為何強制三乘呢?因眾生心智分別濁染故。所以釋迦牟尼佛於此濁惡世界亦復如是。雖無三乘,方便設置,所以人天乘、聲聞乘乃至菩薩乘。為什麼設置三乘呢?實無所設呀,令眾生歸向故。若是此設,不可作一乘說。所以為順應眾生,實無所設,利益三乘,教化世間,應機攝化故。所以順應眾生,應機攝化。

或以拓(tuo)眉致诮,或緣指語招譏。

這是說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所受的果報。釋迦牟尼佛就是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他方菩薩一到此娑婆世界第一先問世尊:“世尊少憂少惱否?眾生易度否?”這是我們這個世界十分可憐的一個機制了。如是世尊早已圓成無上菩提,以無量善巧功德說一切法,治眾生一切病,但是他方菩薩見世尊決定會這樣問的。為什麼呢?就是在此濁惡世界,釋迦牟尼佛常受這樣的違緣故。

像世尊在世的時候,在一處講法,就有外道女(孫陀利)腹覆一盆來謗於世尊,就是“緣指語招譏”,說你還講什麼法呀?三十三天乃至梵天來輔佐世尊,守護教法,令其違緣敗滅。乃至說釋迦牟尼佛三月馬麥之時,三日托缽不得食之時。有一次,世尊三日不得食,有比丘見世尊,世尊在途中,眉頭緊縮。比丘說:世尊有憂惱否?因饑餓乏力故,世尊皺眉。雖是示現相,但此濁惡世界亦是令十方諸佛如來傷感此界。所以說我們這個國土的名字就是堪忍界,“娑婆”翻譯過來就是十方世界所不忍居,所不忍。你看我們這個堪忍界有多少人在自負,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世尊——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五百大願,在《悲華經》立五百大願來此娑婆世界濁惡世界度化眾生,十方國土一時震動,感動十方剎土,就是他這個誓願,五百誓願故,感動十方剎土。因為我們這個濁惡世界有情極惡心智已被十方諸佛所摒棄,所不攝。

我今天問一個出家師父,我說:佛都取滅了,我在這裡干什麼呢?心裡很憂傷。這個憂傷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是天魔還是心魔還是煩惱魔?不知道,還是業習?十幾分鐘一直這樣傷感,十分傷感。因為這個世間,釋迦牟尼佛已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菩提樹下,觀察世間,此世間無有於此法得愛樂者,所以欲取滅。此時梵王來請佛住世,說《大方廣佛華嚴經》初轉*輪,饒益善根成熟之諸天。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心智深處的東西,要是知道,你一定會嚇一跳的。我這個話可能是鼓勵的偏多一些,還是鼓勵大家深層次地來挖掘自己,是超出自己的善惡業隨順彌陀,還是隨順自己的善惡業造作自己的輪回?我還是鼓勵大家這樣思維。不是得遇彌陀教言,慈法只有沉淪之因啊,要麼就是墮入自己的斷滅知見上去,沒有其它。

大乘一味平等一味

是故願言:使我國土,皆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根敗種子,畢竟不生。女人、殘缺,名字亦斷。

惡名尚不聞,況且其業緣呢?那麼在我們這個法性海中,一切對待的名字不可立,一切凡聖不可立,一切善惡差別不可立。所以阿彌陀佛順性建立彼國土,“大乘一味,平等一味,根敗種子,畢竟不生,女人、殘缺,名字亦斷。”是故言“大乘善根界”,這是真實不虛的,這是順法性安立世界海,利益十方有情,令眾生一時趣入法界性海,而非是我們世間的造作,就是三界造作之海,在三界造作眾生中沉淪實在是苦。我們說這個三界:色界、欲界、無色界,我們可以把它放到菩薩界、聲聞界、緣覺界中去,聖又何可樂者呢?!

為使我們發起無上菩提心,在這個地方,昙鸾法師依止天親菩薩的《往生論》,天親菩薩依止《無量壽經》的教言立義。釋迦牟尼佛雖是如是宣化,若沒有這些善知識貼切如實的宣化,我等不得聞曉,你沒有機會聞曉。所以無外乎是令我們進趣無上菩提心,因為所有的造作對待在無上菩提心中不得隨順,我們沒有隨順分,我們基本上是在造作生死對待、善惡對待、是非對待、凡聖對待,你不出此數,你善觀察就對了。所以地藏王菩薩在《地藏經》中舉這個閻浮提有情,凡舉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業者是善說,因為有天業,有禅定業,有色界業,無色界業,有欲界天之業,善業;但也有罪,所謂的地獄餓鬼畜生之幽冥業——雖是如是,皆不出輪回。閻浮提舉心動念皆是業,皆是罪,包括我等不包括呢?若不依佛願,個個難逃。你要是認為我給你判得重了,你下面可以找我去,我認為自己是這樣子的,我審思周邊是這樣子的。那你要說“我是乘願再來的菩薩”,那我們有依止了,那太好了,那真是不可思議。

是故言: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本來昙鸾法師已經解釋完了,後面感覺到意猶不足,唯恐我們不能真正的正信,所以下面又來解釋。因為按前面的作風就是這樣子的,一貫的作風就是“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一開章這樣,收尾這樣,話已經解釋完了。但是這兒沒有解釋完,他又設了個問,給我們大家設個問。

問曰:案王捨城所說《無量壽經》,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中言: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知其數者,不取正覺。是有聲聞一證也。

那麼這是對這些讀《無量壽經》的人,先替他們設置的。有人不讀《無量壽經》,那他這個疑問提不出來的。那麼這個就是“案”,它的來源是《無量壽經》,法藏比丘分明在《無量壽經》中這樣說,這還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法藏比丘在因地所發的願,四十八願中所說“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知其數者,不取正覺。”這分明是他發的願,怎麼能說沒有聲聞呢?這是第一證。有出處,你看我能拿出經典來作證呀——彼國有聲聞。

又《十住毗婆沙》中,龍樹菩薩造《阿彌陀贊》雲:超出三界獄,目如蓮華葉,聲聞眾無量,是故稽首禮。是有聲聞二證也。

有佛經典,這有龍樹菩薩、龍樹大士,證得歡喜地,他方的妙雲祥如來來此娑婆世界,順應釋迦佛教言,助釋迦牟尼佛教化。在印度,是第二世尊,他的教言來作證,你還是有聲聞。現在印度發現一個龍樹菩薩弘法的峽谷,很大,可能是幾百公裡,我不知道,他們是這樣說吧,是在尼泊爾什麼的,塔廟、文物十分多,就是龍樹菩薩弘法的一個地方。他在印度影響是極大的,過去有龍樹寺在佛滅度,按密乘來說五百歲,按顯教說七百歲以後,龍樹菩薩出世,他的教化廣傳於世間,就像第二世尊應世是一樣的,那麼這個來作證。

又《摩诃衍論》中言:佛土種種不同。或有佛土,純是聲聞僧。或有佛土,純是菩薩僧。或有佛土,菩薩、聲聞會為僧,如阿彌陀安樂國等是也。是有聲聞三證也。

你看昙鸾法師替我們疑問,他還是用了很嚴謹的提問方法,他不是說很泛泛的提問這樣一個說法。引據經典,引用祖師的論,引用《摩诃衍論》來提出這樣的問。

諸經中有說安樂國處,多言有聲聞,不言無聲聞。聲聞即是二乘之一。《論》言乃至無二乘名,此雲何會?

怎麼來會通這樣的教言呢?昙鸾法師、道綽禅師在會通彌陀教言中,用會通的方法是最多的。好比說是別時意趣,在四種意趣中的別時意趣,無著菩薩作的這個《攝大乘論》,天親菩薩注的論,他們兩個合作的一個論,談這個別時意趣中,說若念多寶如來、寶勝如來、阿彌陀如來,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此是別時意趣。這一句話,淨土法門就蕩然無存。要是作實知見,沒有會通之意,那就把淨土機制剝脫了,是別時意趣。那不相應啊,你這個佛法利益不相應啊,是別時意趣。他這個會通十分重要,像我們現在學習淨土法門,這些會通如果把握不好,十分阻礙你的修法因緣,你到這兒會生疑慮的。所以有因緣的人,下去可以看一看《攝大乘論》,天親菩薩、無著菩薩,這二位菩薩,兄弟兩個合著的一個論,一個造的論,一個注,就是撰注,他們兩個合著的這個論,有這樣一個機制。古來已久,這個地方是很厲害很厲害的,這個“會”,就是怎麼會通,就是怎麼來正面理解呢?

答曰:以理推之,安樂淨土不應有二乘。何以言之?夫有病則有藥,

這話我們能聽得懂了,諸佛世尊說八萬四千法,皆對八萬四千病,無病者無法安立。所以諸法因緣生,緣者,因病而設藥,藥者就是法。所以眾生舉心動念莫不是法,眾生舉心動念莫不是佛,就是佛所覺察處正是眾生動念處。古來已久有人講煩惱即菩提,大家都會說這個話,這是順應法性機制照了覺知。

夫有病則有藥,理數之常也。《法華經》言:釋迦牟尼如來,以出五濁世故,分一為三。

我們都知道在天台教言中,《法華經》是醍醐教,它已經醇之又醇了,眾生飲者、飲用者,莫不成就無上菩提,得以康樂,就是法喜充滿,充盈自在。所謂遇而得度脫,就像這個《無量壽經》所授記一樣,末世之中一切法已經滅盡,唯留此經,止住百歲,遇此經者,鹹得度脫,成就菩提。那這個《妙法蓮華經》亦復如是,此醍醐醇教,最上乘教言,令眾生具足法味,所以遇者得以度脫。天台教所判醍醐教,有乳教、酪教、生酥、熟酥、醍醐——他分了這五個教言次第,這就是佛教在逐漸地成熟。最後以了義,究竟面目,徹彰諸佛本懷。“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若於塔廟中,一合掌,一點頭,乃至說一贊許,皆已成佛道。如此真實教言,令一切眾生緣佛成佛,屬於究竟教言機制。

那這個地方我們為什麼又說三乘,有聲聞乘、人天乘乃至菩薩乘呢?像我們現在不說三乘了,說五乘。現在藏傳佛教講就多了,又有金剛乘,又有什麼三轉九說,又有什麼行部、事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續部。續部又分什麼母續、父續,種種教言,無量無邊,那怎麼說啊?那麼這個地方給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機制。

《法華經》所宣化的這個教言實在是令眾生遇者得以成就,像方便品所宣化,以前放光寺每年在安居的時候都要讀讀方便品,因為什麼呢?為了使大家了解阿彌陀佛的教言,對這個教言不生疑慮,我們讀一讀方便品。以前讀《圓覺經》,如來藏性教中但說如來隨順覺性,捨離聲聞緣覺、捨離菩薩、眾生、入地菩薩之方便隨順,入於究竟隨順,以令眾生依果地覺為因地心,得見佛名,得見佛願力回施。當時是這樣一個建議。我們今年提倡這個《大方廣如來藏經》,亦復如是,令眾生識得藏性根本守護,就是一時打開,頓時取用,免除遲疑之障礙,就是成熟善根。

如來藏性教可以純熟我們的善根,就是了義教的善巧,就是“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令眾生一時趣入究竟圓滿覺,作這樣隨順的守護,而非造作守護、對待守護。若是造作對待,那你可能產生大妄語,大疑慮,乃至大顛倒,所以自然隨順。若這個地方是隨順,那必然得以契入。所以身業、口業、意業、智業、方便智業,隨順法門得滿足。這是天親菩薩在《往生論》中,他把淨土教言這個機制抉擇在這個地方了,你只有隨順,何以故?無造作分中,只有隨順。隨順者,自然安住在無造作分的法性之中,入法界海,所以畢竟無所障礙。

“以出五濁惡世故,分一為三。”實無有三乘教呀,但說最上乘,在《法華經》是決定這樣說了。在說《法華經》時,五千退席,世尊稱為增上慢人。那麼枝葉已除,但留根本,所以聞法者,鹹得度脫。因為在佛教中增上慢者多,未得言得者多,所謂多者就沉淪了。

淨土既非五濁,無三乘明矣。

那麼極樂世界不是五濁,何以分三呢?不需要分三,所以是“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這個“明矣”就是用經典來引導,來讓大家照見,照見這個法則。

《法華經》道諸聲聞:“是人於何而得解脫?”

聲聞不得解脫,所以入於方便化城。釋迦牟尼佛在此娑婆世界講:諸大聲聞與我同坐解脫床。釋迦佛是如語者,此處何以會通呢?他下面還給我們來有一個解釋,令我們在這個地方沒有障礙。

但離虛妄,名為解脫。

所以聲聞解脫,安住於化城故。成佛之路久遠,軟心有情多有退墮,休息以待方便罷了。所以回小向大是為究竟成就安樂。那麼阿彌陀佛的教言機制中有這樣的誓願,令一切聲聞回小向大,所以這個地方但是離開虛妄,名為解脫,不造虛妄業罷了,如此而已。有人問世尊:世尊,何以為涅槃?世尊說:煩惱斷即涅槃。實際這個煩惱斷即涅槃是不是佛法呢?一乘教言不可取。因為什麼呢?這是個利益說。你要是真正在這個地方生用,會不會發起廣大延續呢?真是難說。

是人實未得一切解脫

好比說遇到難度之有情,遇到需要度化之有情,此人捨離。我遇到過在大乘中生退墮心的,還不是一個兩個,反正我是常生,常生退墮。尤其是被無端逼迫受苦的時候,這個苦是無端的,不需要苦的,是忍受不了的。因為啥呢?實未得究竟抉擇大安樂故,他不能抉擇。有的善知識在這個地方立了誓願,度盡眾生,方成佛道,誓願已立,無量劫以來,此三昧耶戒清淨守護,誓願不退,生生世世如是守護,不管以什麼身現於世間,不捨此願,這一類不退轉的大菩薩於十方剎土饒益有情,於任何因緣皆以願力而攝化有情,令對方得以安樂住,這樣是不退轉的菩薩,住誓願輪,廣度有情。他們是三昧耶成就者,片刻不離三昧之力,就是誓願之力,廣度有情,得以威德自在。

我們這談不上菩薩呀,心智羸弱,自利不安,常生退畏,欲捨眾緣啊。經常有菩薩說:哎呀,法師你閉閉關吧,我說我真想閉關。因為以前每次長時間、短時間,一閉關了,第一個概念,說句最通俗的話就是想取滅。滅什麼呢?滅於眾緣,不需造作。實在是第一個概念就是這樣的心智。何以故?無邊塵勞,實無一物可得,抉擇此處的時候,第一個心念就是取滅最好。所以我現在就是常常不可舉此心,因為每次都是這樣子的,一旦生起這個念頭,身體就迅速浮腫變壞,很快很快的,基本上三兩天就變了。要是沒有這個願力的鼓勵,沒有諸聖善知識的宣化,迅速就枯萎了。所以這個閉關,我感覺大家要是發心不明,不了解自己修法的法則,不要輕易閉關。你像我這樣閉關就沉淪了,墮入阿鼻地獄去了,斷滅善根,也可能是那樣子。因為定性了,一生起這個心智就容易成熟,不知道為什麼。坐下一觀,種種因緣莫不虛妄,種種因緣莫不可得,種種虛妄莫不是無常,種種業緣莫不是苦,沒有離開這個東西,離不開這個東西。所以,何以造種種苦呢?何以在無常中捕捉呢?何以在無自性法則中去沉淪呢?那個心智自然生起來了。所以一般以前閉關的時候,就寫個誓願擱在那兒,貼在那個地方,怕自己哪一念忘了。

我們每個有情習法學法的機制中,你要了了分明於自我呀,了了分明於世間。我們不是說分別,不是執著於是非,是要分明於世間,對事情不可失念,對因緣不可迷失,但不能計較,了知無自性,通達清晰於現緣。這個現緣一不清晰,人活得就是無明與愚癡。那要是染著於這種分明,就會產生是非之概念,就沉淪於是非對待之苦。所以中道義,尤為重要。這個地方,我們看下面的文字。

是人實未得一切解脫,以未得無上道故。

像我們這些普通人,容易生退墮心。那些聖者、智者於道勇猛啊!在一些教言機制中,你必須得立誓的。你要作什麼人,你要發願,立誓願,你要有個誓願守護。沒有誓願守護,我們的心智很容易隨著業力、內外的業力所逼迫,很容易墮到一個機制上去了。所以我們作為一個末世之學佛者,要常有勸請之意。所謂十大願王的修持中,乃至一切眾生之善根,少許之善根,我們都要有勸請隨喜之心。要是我們這個時代沒有勸請隨喜善根,多遇違緣,多遇惡知識。你要時常勸請,多遇善知識攝化。

核推此理,阿羅漢既未得一切解脫

這個地方是昙鸾法師引導我們不要墮入二乘心智之中,不要墮入,你有沒有這種機制呢,你自己觀察呀,不要墮入,因為畢竟不是究竟道。

必應有生。

這“必應有生”是說回小向大之機尚存,所以應生彼國,成就無上道業。諸大菩薩、佛後普賢之類尚需往生極樂世界,況且你聲聞緣覺之類呢?所以我到其它地方,聲聞教傳播比較厲害的地方,我還是祈禱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來祈禱阿彌陀佛的教言廣傳於此處,令一切聲聞緣覺有情回歸無上道,回小向大。

有些菩薩對我這個作為還是比較愛樂。要是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這樣,不是隨順佛願,就成為狂妄之心了。所以有菩薩以前寫了一篇文章說我要改造南傳,我還真沒有這個心智。但是依阿彌陀佛的願力來說,能令一切已入涅槃聲聞之類有情,未取涅槃,趣向涅槃的,發這樣心的有情進趣於無上道,成就廣大悲智運用,必至究竟,是這樣的。我們作隨順之因緣的時候,在這樣的機制中你不要畏懼。你不要說:哎呀,對方是阿羅漢,是聖者,是大成就者,我們這個凡夫怎麼能去以阿彌陀佛這樣的願力的回施呢?完全可以。這個就是一個機制問題了。還是你守護的法則。

此人更不生三界。

我們說聲聞成就以後,三界不干了。所以說三界應供。我們稱阿羅漢為三界應供者,所以如來、應供,這個應供就是阿羅漢。你看我們念南傳佛教的功課中,“阿拉航三嗎三布他薩”。這個“阿拉航”就是阿羅漢,阿羅漢如來正等正覺者。那麼這個機制,三界不生,三界應供,是三界之福田,出世入世三界之福田。你說我能做到這樣也不錯了,你要發這樣的心你就會有這樣的果啊。所以諸佛出世唯欲眾生發無上菩提心故。這樣淨土一法從始至終貫穿是什麼呢?無上菩提心!往往我們學佛的人對這個發心容易一帶而過。那麼你不發無上菩提心,於淨土不得契入;不隨順阿彌陀佛無上大願,你不得契入。所以“更不生三界”,雖是更不生三界,但不是無上菩提心智所成就。

錄音記錄:慧炬

 

上一篇:方立天教授:佛教:科學之友
下一篇:方立天教授:寺院組織與內修外弘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