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十五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十五集

內容提示

下卷解義分中十重義

四、淨入願心

五、善巧攝化

六、離菩提障

七、順菩提門

八、名義攝對

原文:

如淨食用不淨器,以器不淨故,食亦不淨。不淨食用淨器,食不淨故,器亦不淨。要二俱潔,乃得稱淨。是以一清淨名,必攝二種。
  問曰:言眾生清淨,則是佛與菩薩。彼諸人天,得入此清淨數否?
  答曰:得名清淨,非實清淨。譬如出家聖人,以殺煩惱賊故,名為比丘。凡夫出家者,持戒、破戒,皆名比丘。又如灌頂王子,初生之時,具三十二相,七寶即為所屬。雖未能為轉輪王事,亦名轉輪王,以其必為轉輪王故。彼諸人天,亦復如是,皆入大乘正定之聚,畢竟當得清淨法身。以當得故,得名清淨。
善巧攝化者
  〖如是菩薩,奢摩他、毗婆捨那廣略修行,成就柔軟心。〗
柔軟心者,謂廣略止觀,相順修行,成不二心也。譬如以水取影,清淨相資而成就也。
  〖如實知廣略諸法。〗
如實知者,如實相而知也。廣中二十九句,略中一句,莫非實相也。
  〖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如是者,如前後廣略,皆實相也。以知實相故,則知三界眾生虛妄相也。知眾生虛妄,則生真實慈悲也。知真實法身,則起真實歸依也。慈悲之與歸依,巧方便在下。
  〖何者菩薩巧方便回向?菩薩巧方便回向者,謂說禮拜等五種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是名菩薩巧方便回向成就。〗
  案王捨城所說《無量壽經》,三輩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淨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是故言: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住持樂者,謂彼安樂淨土為阿彌陀如來本願力之所住持,受樂無間也。
  凡釋回向名義,謂以己所集一切功德,施與一切眾生共向佛道。巧方便者,謂菩薩願以己智慧火,燒一切眾生煩惱草木。若有一眾生不成佛,我不作佛。而眾生未盡成佛,菩薩已自成佛。譬如火栝,欲摘一切草木燒令使盡。草木未盡,火栝已盡。以後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此中言方便者,謂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彼佛國即是畢竟成佛道路無上方便也。
離菩提障者
  〖菩薩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即能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何等三種?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
  知進守退曰智,知空無我曰慧。依智故,不求自樂。依慧故,遠離我心貪著自身。
  〖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
  拔苦曰慈,與樂曰悲。依慈故,拔一切眾生苦。依悲故,遠離無安眾生心。
  〖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故。〗
  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依正直故,生憐愍一切眾生心。依外己故,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
  〖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
順菩提門者
  〖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故。何等三種?一者無染清淨心,以不為自身求諸樂故。〗
  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身求樂,即違菩提。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
  〖二者安清淨心,以拔一切眾生苦故。〗
  菩提是安隱一切眾生清淨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即便違菩提。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
  〖三者樂清淨心,以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
  菩提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則違菩提。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依大乘門。大乘門者,謂彼安樂佛國土是也。是故又言: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
  〖是名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應知。〗
名義攝對者
  〖向說智慧、慈悲、方便三種門,攝取般若,般若攝取方便,應知。〗
  般若者,達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權之智稱。達如則心行寂滅,通權則備省眾機。省機之智,備應而無知。寂滅之慧,亦無知而備省。然則智慧、方便,相緣而動,相緣而靜。動不失靜,智慧之功也。靜不廢動,方便之力也。是故智慧、慈悲、方便,攝取般若。般若攝取方便。
應知者,謂應知智慧、方便,是菩薩父母。若不依智慧、方便,菩薩法則不成就。何以故?若無智慧,為眾生時,則墮顛倒;若無方便,觀法性時,則證實際。是故應知。
  〖向說遠離我心不貪著自身、遠離無安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此三種法,遠離障菩提心,應知。〗
  諸法各有障礙相,如風能障靜、土能障水、濕能障火、五黑十惡障人天、四顛倒障聲聞果。此中三種不遠離,障菩提心。應知者,若欲得無障,當遠離此三種障礙也。
  〖向說無染清淨心、安清淨心、樂清淨心。此三種心,略一處成就妙樂勝真心,應知。〗
  樂有三種:一者外樂,謂五識所生樂。二者內樂,謂初禅、二禅、三禅意識所生樂。三者法樂樂,謂智慧所生樂。此智慧所生樂,從愛佛功德起。是遠離我心、遠離無安眾生心、遠離自供養心。是三種心,清淨增進,略為妙樂勝真心言其好,以此樂緣佛生故;言勝出三界中樂;言不虛偽、不顛倒。

講解

四、淨入願心

《往生論注》的學習我們繼續進行。昨天我們把念佛的淨入願心,這是第幾重義?第四重義,作了一個提示,這個提示的文字當然還是依止昙鸾法師所注解的。這段文字的內容呢,在願心,或者說心體部分用力就比較大一些。所謂的法性身、方便法性身,來使我們了解我們這個願心、真正的願心、非對待的心智、或者無作為的真實智慧,從器世間與情世間來給我們作提示,有一定的份量,從教理上量稍微偏大一些,講十七種國土莊嚴功德成就、八種佛功德成就、四種菩薩功德成就。那麼情世間與器世間,這二種清淨義,一法句攝,諸法心成,表達無遺,來令我們進趣觀察這個法則。

他昨天舉的這個例子,淨器的問題。

如淨食用不淨器,以器不淨故,食亦不淨。不淨食用淨器,食不淨故,器亦不淨。

比喻我們所在的世界與有情類的心地的擇取。由於不淨,二法皆不淨所表達之相,令我們了解淨、濁之差別。

我們接著昨天的文字繼續往下深入,看他究竟講些什麼。講這個義分,昨天把義分這個文字作了讀誦。因為書的種類不一樣,所以我還不能說頁數,接著昨天的文字。

器亦不淨,要二俱潔,乃得稱淨。是以一清淨名,必攝二種

那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亦復如是,應器具不淨故,我們這個五濁惡世,你淨與不淨,皆在不淨世界,顯現這種不淨的環境。這種共報所成呢,我們這個器世間呢,給我們帶來了正報的不淨。那麼你說那些賢聖者是不是淨呢?他們淨,因為共同世間所守護故,所以多住於聖山福地,遠離濁世,雖在我們這個凡聖同居土中,各居住自己的洞天福地,不與凡庸愚人雜居。象佛在《佛說法滅盡經》授記中,不斷的告訴我們,必攝二種清淨。(編注:《佛說法滅盡經》:“時有菩薩、辟支、羅漢,眾魔驅逐,不預眾會。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泊自守,以為欣快,壽命延長,諸天衛護。”)

問曰:言眾生清淨,則是佛與菩薩。彼諸人天,得入此清淨數否?

答曰:得名清淨,非實清淨。

所謂的實者、不實者,親證法性功德,說為實;凡夫有情呢,只為名字佛呀,就是我們亦有佛性,本來是佛,未啟用之時呢,那就是所謂的“非實”啊,被煩惱所蒙蔽故。

譬如出家聖人,以殺煩惱賊故,名為比丘。凡夫出家者,持戒、破戒,皆名比丘。

像凡夫僧類,現那個形象,授了戒以後稱為比丘;那麼聖者,因為證果故,所以稱名比丘。有這兩類。

又如灌頂王子,初生之時,具三十二相,七寶即為所屬。雖未能為轉輪王事,亦名轉輪王

若是灌頂王子,就是金輪王出世,一出生之時,就具相,具七種寶隨身:一金輪寶、二白象寶、三绀馬寶、四神珠寶、五玉女寶、六居士寶、七主兵寶。具七寶隨身,他會自然地有七寶隨身,這個表達了他的福德因緣。象我們眾生之類的出生之相呢,參差不齊,各有所表,這樣的人、那樣的人,什麼樣的出生的外圍因緣機制表達的都是有的。他這舉例輪王出世。

以其必為轉輪王故。彼諸人天,亦復如是,皆入大乘正定之聚,畢竟當得清淨法身。以當得故,得名清淨。

這是說往生彼國一時得入者。這是昙鸾法師對所有往生有情,若現下往生抉擇者,若真實往生彼國者,若是諸人天之類,不名真實清淨,非是真實,是名清淨,但以畢竟得清淨法身故,所以是名清淨。他解釋這個清淨義。

那我們一切現前的善惡凡夫有情來說,願往生彼國這個心願亦復如是,若是我們生畢竟往生彼國之抉擇,若心念如是,佛願力如是,法性如是,我們的作為、抉擇亦如是,雖不是真實清淨,我們亦安住於必然究竟清淨的法則之中。這個是不可思議的。希望諸位善知識在這個地方善於觀察,善於思維。

我們還接著看下面的文字吧。

五、善巧攝化

善巧攝化者
〖如是菩薩,奢摩他、毗婆捨那廣略修行,成就柔軟心。〗
柔軟心者,謂廣略止觀,相順修行,成不二心也。譬如以水取影,清淨相資而成就也。
〖如實知廣略諸法。〗
如實知者,如實相而知也。廣中二十九句,略中一句,莫非實相也。
〖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如是者,如前後廣略,皆實相也。以知實相故,則知三界眾生虛妄相也。知眾生虛妄,則生真實慈悲也。知真實法身,則起真實歸依也。慈悲之與歸依,巧方便在下。
〖何者菩薩巧方便回向?菩薩巧方便回向者,謂說禮拜等五種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是名菩薩巧方便回向成就。〗
  案王捨城所說《無量壽經》,三輩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淨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是故言: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住持樂者,謂彼安樂淨土為阿彌陀如來本願力之所住持,受樂無間也。
  凡釋回向名義,謂以己所集一切功德,施與一切眾生共向佛道。巧方便者,謂菩薩願以己智慧火,燒一切眾生煩惱草木。若有一眾生不成佛,我不作佛。而眾生未盡成佛,菩薩已自成佛。譬如火栝,欲摘一切草木燒令使盡。草木未盡,火栝已盡。以後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此中言方便者,謂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彼佛國即是畢竟成佛道路無上方便也。

巧方便攝化,在佛教的回向門的修持中,是最為重要的。象我們在修法中往往會產生差別,或者善惡的依止,根性是有差別的,這個差別是因無始以來的種種業相、種種環境、種種機制,帶來的不同的效果。若是依止差別,人就會生卑劣心、驕慢心、不平等的分別、造作,會使人的心智多有苦處。那麼這個巧方便回向,或者攝化,是令一切眾生同往生彼國成就菩提的這樣一個平等回施。

阿彌陀佛的教言,這個機制中,清淨平等是首要之首要,以泯滅眾生這種貢高、卑劣的心智,來令我們遠離這種痛苦。所以它是一種調柔的教育。按照我們釋迦牟尼佛本師的授記,我們這個時期,按現在這個佛歷來說,就是後五百歲,斗爭堅固,白法隱沒,有情難化,各執己見,是這麼個時代。假設我們這個時代,我們要不用清淨平等的平等回施的法則,诤訟難免,高低難免,凡聖難免,邪正難免,是非斗爭一時生起,那是戰火連綿的,你是永遠處理不干淨的,這時代的機制是這樣子的。

我們可以善於觀察,若是依淨土教言者,清淨平等覺的平等回施,若凡若聖,若善若惡,一切有情皆以阿彌陀佛平等智德回施,令一切眾生往生彼國,就路還家,於現緣中告別無始以來的一切業相,住於一味平等法則之中,行清淨業,這樣诤訟一時就可以有一個消除的機會。若不如是,就是在你同一法門的修持中,人就會比高比低,說三道四,那就會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不必要的爭論或者诤訟,因修法給人帶來不應當的苦處。我們看他的文字。

善巧攝化者

〖如是菩薩,奢摩他、毗婆捨那廣略修行,成就柔軟心。〗

柔軟心者,謂廣略止觀,相順修行,成不二心也。

不二心者即平等心、無對待心、光明遍照心、法是一味心、真實不虛心,那麼這種心也就是無上菩提心。此一心甚為重要,是為調柔心、愛樂心、究竟心智,這個心智一定是調柔的。何以故呢?若一切眾生順應法性無以造作故,一切剛強難化對待心智就會摒然消融。這個消融的機制建立,就會使我們愛樂佛法,愛樂有情,同歸一乘無上菩提。這樣的心智不自覺地就會成熟起來,不自覺地就會純熟起來,不自覺地就會熟悉運用出來,是為“成就柔軟心”。

廣略二法就是奢摩他、毗婆捨那之修持,象廣者如二十九句說,略者清淨一句說。所謂的廣略無外乎是互入互出、平等一味故,這樣的互融互入,正是調柔,所謂的柔軟心智建立。平等不二正是一體安住,廣利世間的這個機制。

譬如以水取影,清淨相資而成就也

如實知廣略諸法。

如實知者,如實相而知也。

我們都知道實相無相可取。但在我們末世有情中,取相分別對待的這個毛病是特別強化的。善於分別是非是因為我們參照物特別地廣泛、多啊。現在人的行走機制,我們看看現在,地球村嘛,隨便就可以到其他的大洲大洋去了。那麼這一個國家我們隨便就從南方跑到北方去了,北方跑到南方去了,很不費事情的就過去了;古代人就不是如是啊,古代人千裡之內參學還是行的,千裡之外參學就很難很難了。象見月律師從雞足山出發,到內地行腳走,走了三年時間,象我們現在三天就到了,就是坐火車慢一點,三個小時可能恰好,就是說真是想急著趕什麼事情,象我從東北回來趕急一天就回來了,一天到山上了,那要是有急事一天就能把一個國家跨過了。

那這樣的情況下,必然見得多,感知得多,所以是非必然就多一些,若不用清淨平等的教化,我們的心智很難的去清淨地篩選出來一個法則,往往產生了無端的分別對待,所以很多有情參學,不管出家在家,愈參越驕慢,愈參愈苦惱,愈參愈……我見過出家師父,最多的戒本有七十二個,七十多個戒本,我說你要這麼多戒本干什麼?他逢戒場就進,他逢戒場就要戒本,逢師就拜,拜了以後就還俗了。為什麼呢?哪個師父也不滿他的意啊,哪個法門也不圓滿啊。不是法門不圓滿,是發心不圓滿;不是師父圓滿不圓滿,是你的心智不圓滿之時,外面永遠沒法圓滿。

我們這樣來對照的看,很容易產生這種所謂的丟失實相功德心智的心,產生凌亂的、分別心越來越熾盛的這種不相應的心智,散壞我們的清淨平等的心。所以這個實相啊,就是諸法無相,令我們得安樂住。

如實相而知也。廣中二十九句,略中一句,莫非實相也

實際我們要是心智中一旦隨順這個實相心智,相相皆是實相。何以故呢?心真則國土真,心淨則國土淨,這是如實之語。那你說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心淨,說心淨不如作心淨,說心淨不如守心淨,守心淨不如知心淨,你要知心淨你就無以造作了,一切對待自然就會消融,我們對待的苦、善惡的苦、正邪的苦,這個重擔自然就卸下來了。

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巧方便回向,菩薩若不作回向,難免就為自求,難免貢高與下劣。好比說有人一天能念三萬聲佛號,能拜五百個頭,能經行四個小時;有的人能磕一千個頭,能讀多少經典,能磕一千五百個頭,能做點什麼什麼事情,做的就比前者高得多,兩人到一起,反而不舒服了。因為啥?他不是回向心理,是攀比心,攀比了就要說誰要做的多,誰要做的少,那這樣修行呢,跟佛法沒有絲毫的相應機制的。所以巧方便回向就是我們所作一切善根,欲攝一切眾生成就菩提,離苦得樂。這樣成就柔軟心,於法無得無著無染,令你的心智調柔,所以“巧方便回向”。

如是者,如前後廣略,皆實相也

實相者,就是無染無著、無取無捨故。

以知實相故,則知三界眾生虛妄相也。

那因為無染無著,觀三界染著,才知三界染著之苦,染著之虛妄,強執之虛妄,才能得見這個。

知眾生虛妄,則生真實慈悲也。

本來同一清淨,同一法性安住,何以妄取妄捨呢?何以妄染妄著呢?何以妄凡妄聖呢?何以妄邪妄正呢?如此虛妄執著,必然產生苦處。所以智慧者、菩薩以實相心如實觀察,頓生慈悲。

知真實法身,則起真實歸依也

我們稱為這真實歸依是儀式歸依,見谛歸依。

象我們現在佛教徒啊,不管出家在家,若真是見谛者,稱為見谛歸依的佛教徒。若不然就是名字歸依的佛教徒,那當然有戒體歸依的佛教徒。這個地方稱為其真實歸依,就是真正在知見上依止了佛陀教言。

慈悲之與歸依,巧方便在下。

何者菩薩巧方便回向?菩薩巧方便回向者,謂說禮拜等五種修行。

所謂禮拜、贊歎、作願、觀察、回向,這五門修法中,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來作回向,不為自求。我們為自求啊……現在說修法不為自求,我不知道大家怎麼來審觀這個事情呢,為自求又能求個什麼?不為自求,何以不為自求呢?諸位善知識真是應善觀,應善思維。何以為自求呢?你怎麼來為自求?為什麼又不為自求呢?要善於思維。在昙鸾法師的文字中,他依天親菩薩的《往生論》文字來作的解釋。

所集一切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這裡讓我們徹離我們的染著心,就是消除染著與對待。“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這是廣大心智,也就是所謂的調柔心智。好比說若人為自己離苦得樂,那你這樣的心智往往是比較狹隘,很容易染著。下面有這個違菩提心的說,我們看看下面的文字。

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

因為後面他有三心說,所謂安清淨心、樂清淨心、無染清淨心,來解釋這個。所謂的安清淨與樂清淨心,也就是悲智二心。因為無染清淨心是菩薩所行之智體,就是智慧之體,此體就是實相心,也就是所謂的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就是說實相得見得用。那麼攝一切眾生共同往生安樂國土,就象我們拜的往生禮贊一樣“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這樣的廣大、平等、清淨、無造作的心智就是無為真實智慧法身,一時安住。

也就像文殊所發願一樣:“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所謂的無作無為的平等心智、真實無為法身啊!直顯法性平等廣大,遠離一切對待的苦逼與傷害。

是名菩薩巧方便回向成就。

案王捨城所說《無量壽經》

“案”,就是他來依止這個地方說。過去說我們這個文字都可以稱為一個“案”,案件。

案王捨城所說《無量壽經》,三輩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

這一回去靈鹫山,就是王捨城釋迦佛講《無量壽經》的地方,我把《無量壽經》讀了一次,讀《無量壽經》的時間天都是金色的,那個靈鹫山很低很低的,我們一般想象靈鹫山很高的,實際很低很低的,大概有三百公尺高,大概那個樣子高,還很茅平很茅平的(編注:平坦、平緩之意),離王捨城很近,所以“乞食已”,能離開城市,那個機制很好。很調柔,那個山形很柔和,那個路很緩很緩的,很緩很緩的一個坡就上去了,大概有三百公尺,比我們這個山十分之一的樣子,就那麼個山坡。我們一聽靈鹫山,就認為很高很高的。靈鹫山,世尊講《無量壽經》的地方,那個講經台啊,它那個石頭就象玉石一樣,本來說帶回來點石頭的,就把這個事情忘掉了的。它那個石頭很象玉石的,就是一看著心裡感覺到很柔潤一樣,因為可能世尊在那裡講法吧,無量的此土菩薩、他方菩薩來來往往的,那石頭都很潤,就感覺到讓人很安心的樣子。沒有稜,那石頭不是很尖很尖的,沒有稜。所有的石頭都看不到稜,這是我一個特別的感覺吧。

他那個地方,遠看是個這樣的山坡,看到西方太陽落的時間十分地輝煌,因為我們一直等到太陽慢慢落下去,我們才下山的。那個太陽啊,因為現在也是個旅游區嘛,也有警察看著,我一上去那個印度警察說:“法師,我是印度的警察。”就這樣跟我講,用很生硬的中國話跟我講的,他們也會中國話的。它這個山啊,就是講這個經,實在是俯視著王捨城,老王捨城他們一眼就看盡了。所以世尊在那說法特別開闊,就是心智很敞亮的一個地方,稍微提一下這個,不相干啊。

三輩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

我們都知道願作佛啊,這個願是什麼願呢?是即心即佛之願,還是心作佛之願,心作心是,還是即心即是呢?不管怎麼樣,你的心本來是佛呀,你要離開這個,你怎麼來發無上菩提心呢?

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淨佛國土心。

昙鸾法師很可愛的把它推到這個地方了。

是故願生彼安樂國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

他這是個警告的語言,不是遮,不是不令你往生,是警告你。你這樣的心就委屈了清淨平等無上的心智,為了自身的一點樂趣,等於委屈了自己廣大的心智,產生了苦樂的對待,這樣不能進趣無上菩提。

後面他舉柴的例子,火栝的例子,是十分清晰的,來告訴我們怎麼來免除這種對待,你要說我要樂才往生彼國,那苦必然伴隨著你,因為你心智不平等不廣大故,產生對待業報故,因為對待是由心生的,對待的果報一定是由心生的延續而產生的事實,所以這是個遮。這個不得往生不是象現在有些說法,“你不能往生,萬修一二人往。”那跟這個不一樣的,這個說法呢,那就是阻礙了大家往生的意樂與心願。這是一個遮、遮護,就是說,你要發這樣的心太委屈。

是故言: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住持樂者,謂彼安樂淨土為阿彌陀如來本願力之所住持,受樂無間也。

因為不假我們任何的造作,所以我們生命的樂是無間的,不假你任何的勞作與造作,但得諸樂,無有眾苦。何以故呢?不需造作故,不需對待故,但是供養十方諸佛。那麼現在呢,亦可以如是行為了。你假設在任何機制下,皆是供養心、禮敬心、贊歎心、隨順心、愛樂心,那你一定會生起廣大的喜悅的。因為啥?你不再造作得失與對待,不造作。這個造作是很苦的。所以“住持受樂無間”。

你可以觀察你的心念,一旦你造作一個對待,下面就開始苦了,因為啥?一對待就有苦樂,就有是非,就有善惡,就有大小,這個對待的強立就是苦的延續,這個對待輕輕一松手,心智一平等,人就開始安樂、清淨,無對無待,清淨的心就會生起來,清淨的感知與業相,也自然會暢明在我們生命的周邊。這個我們可以去體會觀察的,你完全可以去體會觀察。從文字上來看,這是一種方法的修持的方式。

凡釋回向名義,謂以己所集一切功德,施與一切眾生共向佛道

他“回向”這一門呢,在淨土修法中是極為重要的,就是不捨眾生的修法,不捨一切因緣的修法,不捨善惡的修法。這個“不捨”二字啊,實在是不可思議的。是為巧方便。

“巧方便”者。謂菩薩願以己智慧火,燒一切眾生煩惱草木。

我們舉個例子,好比說我們遇到寺院裡有問題了,大家有矛盾了,我就跑掉了,說你有矛盾我害怕你行吧,我就躲開了,我就跑到另外一個道場或者回家了。那這樣看似把這個問題躲開了,但是他沒有把這個煩惱的現緣給處理掉。

那我們好比遇到一個實際的困難,我們就用這種回向的心把一切善根來消融現前的磨難啊、對待啊、煩惱啊,把它處理掉,那就等於智慧火把煩惱薪給點燃了,那麼這個煩惱薪也變成智慧火了,這是決定無疑的。我們遇到問題正是修行的好時候,運用你的智慧、善根、佛法的最好機會了。有人說蒙著被子,一頭睡到天亮就成佛了,那就太好搞了,那我們回家都做一個大被子就行了,就不需要其他的東西了。現在我們為什麼要面對一切煩惱呢?就是遇到煩惱才真正能修行,才真正有意義。有人說:“哎呀,那煩惱多了。”煩惱多了剛好修行嘛,剛好用智慧火燒煩惱薪嘛,剛好照亮更多有情嘛,剛好使正法住世嘛。

所以淨土一法它用的是十分的得當,就是煩惱現前生起之時,運用智慧之火,無染無著,點燃此業緣,令其化作智慧之光明,溫暖世間,照耀世間,成熟善根。那像有的居士就躲在房間裡,一躲幾年,也白搭呀,躲了還得跑出來,對不對?因為啥?還得面對社會呢。很多人在深山老林裡修行,那還是要面對社會的,你不面對社會不行的,不面對社會,鬼神也會找你的,你無始以來的業緣化作鬼神一樣來困擾你,化作境界一樣來跟你產生事實的。所以“以己智慧火,燒一切眾生煩惱草木。”

若有一眾生不成佛,我不作佛。

這是太重要太重要的一個誓願了。你不要害怕,害怕來找我,我們來相互地交流交流。這個事情真不要害怕。你要是說:“哎呀,這麼多眾生佛都不學,甚至謗佛毀佛,他不成佛,我不倒霉了?”不是那樣子的。剛好你來運用佛法,剛好我們來實踐佛法,剛好把你所願意成佛的心回施給他,讓他也願意成佛。這是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這樣的心智,那你說這樣發願會不會產生過失呢?實際地藏王菩薩發的是這樣一個大願,阿彌陀佛發這樣的願,一切諸大善知識都發這樣的願。你要是不敢發這樣的願,一定要問問自己為什麼不敢發這個願呢?當然你也不能隨口就說我發這個願了,下邊你不這樣做是不行的,你發了願你又忘了,那是別人的願,對不對?要說自己的心願,按照自己的心願(做),看我是不是這樣的心願,我遇到事情是不是真是這樣子的。

我經常遇到釘子事情啊,所謂釘子就是很扎手啊,要抓你就血淋琳的,但是你必須不能逃避的。我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寺廟裡啊,社會上啊,居士什麼的。以前啊,我給大家舉一個這真是我的事情,我說逃跑的事情。

有一個菩薩得癌症了,是個居士,說:“法師啊,我對你老人家極有信心!”我心裡想,你離我遠一點啊!你越有信心,我越沒有辦法,心就發慌啊。“師父啊,我對你很有信心,你一定幫助我,我太痛苦了!”我說:“我也很痛苦啊,我也不知咋辦好,我也痛苦,你找大夫去吧。”對方說:“師父,大夫也不要我了,已經後期了。”“哎呀!你後期我也沒辦法,你趕緊走吧。”我說,“那你找一個好大夫吧,不行我幫你找。”心理就發慌,背上出冷汗,就怕人死了,就怕沒辦法對付人家了,就掉板了呗,怕出事情。經過那一次事情以後,心裡就知道自己發心不真實,經常會遇到的。

東北有個居士啊,現在已經死掉了。她的骨頭我現在還帶著一塊呢,這麼大一塊,就是腦袋殼上的骨頭。我就很佩服她的,我為什麼佩服她呢?這故事不能講了,一講講長了。就是她再苦的心她不回避,她自己就面對,一直到自己死掉就是面對的,沒有回避,不回避。就是她可以回避掉的事情她也不回避,一直到自己身體死掉,二十八歲就死掉了嘛。我很佩服很佩服她。那位菩薩對我的影響是很大很大的,甚至對我這一生可能影響都很大的。從那個事情以後呢,什麼事情我也就脊梁骨不再出冷汗了,就是來了我就盡量做就對了,能做多少做多少,不再害怕了。

想想你是個出家人不如一個女性啊?就感覺到……自己就會很細致地去觀察自己,為什麼會有畏懼的心呢?那畏懼很細微,也不見得你故意要害怕表現的,不是的,很細微很細微的害怕。我們要是真正地不為自求,說一個眾生不成佛,我不作佛。真正發這樣的願呢,就是面對一切現緣,面對一切有情,作無上平等的回施。那是很重要的,真是很重要。

那我們作為一個學佛者要不發這樣的誓願,那你念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亦不相應。阿彌陀佛是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嘛,那我們念著說我不要遇到困難,我只要善人,我只要遇到菩薩,惡人惡事讓他們遇去吧,那你這不是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了,那不是這個了,不相應了,又不相應了,就是跟名號功德不相應了,所發之心跟名號不相應了。那若一眾生不成佛,我不作佛。這就是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那這個心與南無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名號就相應了,你念佛就得力了,你就有這樣的權力了,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砰!”那個導彈就發射出去了,那就有爆炸力了。要不然我們不相應,你念“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倒計時沒人理你的,因為什麼?你心不相應,業不相應。所以誓願很重要。

而眾生未盡成佛,菩薩已自成佛

他後面的例子我們可以觀察。

譬如火栝,欲摘一切草木燒令使盡。草木未盡,火栝已盡

就是火種的意思。我們見過那個燒柴,就是前面的把後面的點燃了,自己已經焚盡了。我們現在做飯的地方還是燒木柴的。你前面的想把後面的燃著,你必須得自燃,自燃的過程就是回向的過程。把別人點燃了,自己這一根木頭已經燒完了,這燒完了,就是業力已經盡了,都化作智慧的光明了。

我們欲使一切眾生成佛的心就是點燃了自己,點燃他人。在這個點燃的過程,那麼必然是最先成佛。這是個所謂的方便。

草木未盡,火栝已盡。以後其身而身先。

這個不是給我們教一個盜心偷心,也不是教一個技巧,實在是這個事情是這樣的。這沒有技巧的心,但它真是很樸實的一個成就的機制。阿彌陀佛就這樣發的願,說若有一眾生不往生,我就不成佛。而阿彌陀佛已經成佛十劫了,我們還在這個生死路上徘徊呢,還在無明業力中徘徊呢。阿彌陀佛已經成佛十劫了,在十劫前已經成佛了,那我們為什麼現在還不成佛呢?還在這徘徊呢?所以觀音勢至常與我等作伴侶,干什麼呢?這是阿彌陀佛化現哪,分身慈悲方便,令我等得度,是這樣子的。

以後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

這個“巧”沒有任何的技巧,只是說如實的道德的成熟啊。“若一眾生不成佛,誓不成佛。”這樣發願實在是我們應該薰習的。

開始我講,像我們遇到一個癌症病人心裡會發慌是一樣的,但你要是真正如實有這樣的信念,那你就心裡就沒有畏懼了。對方就是死了,你有無上的菩提心,死在你這兒,他也有無上的善緣,你也不會畏懼,你沒有什麼可畏懼的。要不然你有畏懼,你畏懼在什麼地方呢?你心智不究竟故,你心裡有保留故,你會畏懼的說:“這不行啊。”有保留的。所以說發無上菩提心,欲令一切眾生先我成佛。這樣的誓願,你發一發,試一試。

以前我到一些地方啊,尤其象版納這些地方,我就領他們老百姓念念佛,然後說發發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讓他們發發願,“人不往生,我不成佛”。他們也不知道說的啥,但是就說一說呗。我們自己下面可以發一發,試一試,你讀一讀、試一試,看你自己心裡的狀況是接受的還是排斥的,是疑慮的還是歡喜的,你可以試一試。不要把它當成跟自己沒有關系,沒有關系了,那就真沒有關系了,那就數別人家的珍寶了;要有關系了,以佛願為我命,那你自然生命有價值了,作阿彌陀佛的使者,如彌陀所行,行彌陀之法。這樣,我們這一生就不辜負父母給我們這個生命,養育這個生命,也不辜負國土載負我們,佛教給予我們聖教的這個教理機制,不辜負三途之苦有情,回施他們真實利益。

故名巧方便。此中言方便者,謂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彼佛國即是畢竟成佛道路無上方便也。

這個歸結很清晰地告訴我們成佛的廣大清淨平等機制,就是願共眾生鹹得成佛的、一時成佛的法性的周遍得見。實際文殊菩薩的誓願就是一時皆顯法性,一時表明法性之隨順的法界緣起罷了,就是智慧緣起。我們每一個舉心動念皆以智慧緣起,人很容易得到廣大清淨的佛法利益。

六、離菩提障

離菩提障者
  〖菩薩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即能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何等三種?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
  知進守退曰智,知空無我曰慧。依智故,不求自樂。依慧故,遠離我心貪著自身。
  〖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
  拔苦曰慈,與樂曰悲。依慈故,拔一切眾生苦。依悲故,遠離無安眾生心。
  〖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故。〗
  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依正直故,生憐愍一切眾生心。依外己故,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
  〖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

這一段文字在《往生論》中是份量比較重的。現在你看看社會上的淨土教育,搞不好就是障菩提門,就是為自求。我們看看下面的文字是怎麼來說。

障菩薩門者

菩提就是我們所說的無上的道業。

菩薩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即能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

前面講,不為自身住持安樂,欲拔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往生安樂國土,是這樣的一個誓願,遠離了這三種菩提門相違法。

何等三種?

1、依智慧門

一者依智慧門。

依智慧,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心智所緣境,你要是不依智慧,你會依什麼呢?所以這個地方,先依智慧門。

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

何以故呢?依智慧門而建立的這樣出離障菩提法。

知進守退曰智,知空無我曰慧。

這是昙鸾法師給我們作一個解釋。一般的經典上對“智慧”的解釋就是無依無靠無染無著智慧力,那麼這個地方呢,實際就是無所可得,無所可造作,無所可對待,這樣的智慧力。

知進守退曰智,知空無我曰慧。

依智故,不求自樂。依慧故,遠離我心貪著自身。

來解釋我們以智慧門來消除虛妄為我的這種心智。我們看看世俗人,我們看看周邊人,看看自己的心智,有幾念是不為自求的?要如實地審觀啊,這個不要草草地帶過,草草地一帶就過了,但你用得上用不上呢?不為自求?不為自身求安樂?是不是這樣呢?要是這樣你就是智慧門的守護者。

有智慧人就不為自求了,所作所為但是回向眾生,不為自求。這樣就得智慧無染,無染無著智慧力必然會現前。人若依無染無著智慧力,人就會消除執著帶來的痛苦、對待帶來的磨難。

2、依慈悲門

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

拔一切眾生苦,正是淨土法門這個回向門的一個特定要求。所以第五門回向門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回向為首,成就大悲心,成就大悲心就是不捨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安樂的心願,這樣一個心願。

拔苦曰慈,與樂曰悲。依慈故,拔一切眾生苦。依悲故,遠離無安眾生心。

我們也可以審觀一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慈悲心呢?學佛人要沒有慈悲心,實在是難以成就學佛的機制,你就是學再多的東西也毫不相干。有一次他們開會,我在會上提了一個機制性的東西,我說大家這麼多的文章啊、論文啊、科研成果啊,跟我們自己的心智有幾分相干呢?我提出這樣一個疑問。我們學這個教義、教理、修法,我們有幾分跟自己的心念、業緣相應呢?諸位菩薩一定要善思維觀察。若不善思維觀察,那還會產生一種什麼呢?法是法,我是我啊。所以呢,依悲門、依智門所產生的二種法則。

剛才我舉這個例子就是說遇到困難、遇到別人苦難的時候,想逃跑什麼的,不敢面對啊,我們經常會遇到的。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遇到,反正我經常遇到。現在有時間遇到還是有所……有時候就會遲疑了一下。但要是真正不回避任何人的困難、任何人的業緣,來幫助一切有情解決現前難緣,令人離苦得樂,那真是一個很難得的修持機會。在我們這個五濁惡世、苦難世間,這樣的修法是太頻繁了,要真正有這樣的心智能迅速成就菩提,所以“依悲故,遠離無安眾生心”。

你可以看一看,有沒有這樣的機制呢?我從自身的學佛經歷,感覺慈悲心是最難生起的,智心易生,因為智心很好用的。智心呢,守護寂滅也好,無染無著也好,反而很好生的,悲心十分難發。我從我這個角度看啊,很多善知識勸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做一做事情啊,真是很多人在勸我,有一些老修行勸我,說你還是要講的。我說我實在不願意講,我實在是不願意管,實在是不願意問,經常是消極的心理,十分地消極,沒有慈悲心。看這個苦,這苦如幻,實不相干啊,你苦什麼?苦去呗!實際就是沒有慈悲心,慈悲心極為匮乏。

我不知道,大家可能都是大乘菩薩,慈悲心具足,慈悲心一定要具足啊,那修法就特別容易了。在十年前別人就說,我就是聲聞心智偏重,比較喜歡守護於寂滅,無依無靠的力量,那個心智比較強一些。所以很多菩薩們,就勸我說,你這樣要麼就沒命了,要麼就住山死在山林了,要麼就過去了,過去了……就這樣過去了。我以前在寺院經常眼皮一塌一天就過去了,象木頭一樣,別人養個木頭呗,就過去了,沒有慈悲心,很多事情是可以做的,但是沒有慈悲心,他就動不成,做不了,就是智慧心匮乏,慈悲心缺乏。那麼學佛呢,我們現在學習淨土的人,悲智的修持很重要。

3、依方便門

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

這十分重要。

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故。

這個方便門,真是需要我們好好地檢討檢討了。“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故”。

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依正直故,生憐愍一切眾生心。依外己故,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

〖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

這裡昙鸾法師一帶而過了。憐憫眾生心能不能生起來呢?能不能運用純熟呢?那就是所謂的正知心了。這真是……起碼是我得好好思考思考。

這三種門,我們要是能依智慧門、慈悲門、方便門來審觀修行,就會遠離違菩提法,行正修行路。這是天親菩薩在《往生論》中提出的往生的根本依止。我們從開始學到現在,看看《往生論》所談的都是怎麼發菩提心,運用菩提心、智慧心、慈悲心、方便心,沒有其它的教言。

好,我們看下面的文字,把它貫穿起來。

七、順菩提門

順菩提門者
  〖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故。何等三種?一者無染清淨心,以不為自身求諸樂故。〗
  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身求樂,即違菩提。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
  〖二者安清淨心,以拔一切眾生苦故。〗
  菩提是安隱一切眾生清淨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即便違菩提。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
  〖三者樂清淨心,以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
  菩提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則違菩提。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依大乘門。大乘門者,謂彼安樂佛國土是也。是故又言: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
  〖是名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應知。〗

在這個文字中承前啟後的,他表述了一個菩提心、菩提門,怎麼遠離違菩提心,成就順菩提法滿足的修持的機制。看他的文字。

順菩提門者

前面講了三種遠離違菩提門,現在講順菩提門者。

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故。

我們一定要注意兩個字——“隨順”,三種隨順菩提門,在凡夫心智中,這兩個字太重要了。要是入如來種性、種性類菩薩,這兩個字就太簡單了;在我們凡夫心智中,“隨順”二字往往不是那麼清晰,在《往生論》整個教言機制中,天親菩薩把“隨順法滿足”放在整個淨土法門修行的一個機,象一個機軸一樣,它的運轉的機制在這個地方,在哪呢?就在這個隨順法滿足上。

象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你隨順這個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你會得到法的滿足,無造無作,得見法性,自性安樂。但你稍一造作,就會埋沒在你自己的情計中,不能得解脫,不能得智慧,不能得廣大無礙力。所以這個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是十分應該引起我們重視的一個觀察機制、實踐機制、認識的一個機制。這個機制一旦丟失,你想深入淨土,實在是太難了。

所以說“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故”。他下面舉這三種菩提門法怎麼來滿足我們的心智呢?往往我們以為我得到什麼會滿足,這個地方他告訴你,隨順菩提門法滿足,你要是能在這個地方隨順,能得到法的滿足。這實在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機制問題。我們都知道宗下學禅的人要是沒有所悟,你真是沒法在了生死的路途上解決問題,所以宗下以證悟為修行的機制;那教下以開圓解為修行的機制;那淨土以什麼為機制呢?就是隨順為機制。

你要不隨順佛的果德,隨順佛的願力,隨順佛的國土,隨順佛的不可思議的給予,你成就不了的。這實在是有差別的。為什麼要講淨土法門是佛力攝化、佛力住持呢?很多人不在意這個,盲目地爭論,那有的人用宗下的教言、或者教下教言,盲目的去推導淨土,結果混亂綱宗,使法互不相攝,產生了矛盾;通達之人是通達說。那法門所設置呢?我們就依法門說,各見方便。凡夫者呢,於法門綱宗得見方便,你就能有下手的機制了,一實踐這個法你就得方便。所以這個法呢,是隨順契入、隨順滿足的一個最重要的機制了。要丟開這個機制,那我們想學習淨土太難了。所以這兩句話十分重要。

何等三種

1、無染清淨心

一者無染清淨心

無染清淨心它所傍依的實際是智慧門。

以不為自身求諸樂故。

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自身求樂,即違菩提,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

這就是智慧門所攝的清淨心。若人得見清淨心,即入智慧門;若人入得智慧門,就不為自求,不為自身求安樂。所以,無染故,人得安樂;人得安樂故,不為自求,成就智慧門,智慧門守護者,也就是無染心成就者;無染心成就者入得智慧門,得用智慧,所以,不為自求。

這三者,是相成相輔的,是互表互佐的。那麼你在這個地方看得到了,那麼隨順清淨,故無染,不為自求;不為自求故,入得智慧門,得見智慧方便。這文字是前後相互地互彰互顯。所以呢,是為順菩提門。無染清淨心,令眾生不為自求,不為自求而得清淨心,清淨心得入智慧門,智慧得以……下邊的所謂清淨心。

2、安清淨心

二者安清淨心

你經常聽到社會上的人在說,我們要以清淨心念佛。我就問:“什麼叫清淨心?”回答不知道,我說:“不知道那你還是學學《往生論》吧,《往生論》在這個地方有解釋。”那麼安清淨心。

二者安清淨心,以拔一切眾生苦故。

菩提是安隱一切眾生清淨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即便違菩提。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

拔一切眾生苦,菩提安樂一切眾生,因為有無染清淨心故,得智慧安樂,智慧安樂觀察世間,必然生慈悲之心。何以故呢?因為無染心而得自在力故,得清淨力故,以清淨力觀察世間染著有情,必然生起慈悲心來,就生起安清淨心。雖然無染無著,但見世間眾生染著有情,必然生起令其離苦得樂的心智。

所以這是相承輔的,就是前後次第而生起的,要沒有前面的智慧門,也就是所謂的無染清淨心,那麼這安清淨心是無以安立的。這個清淨心安立在什麼地方?你不能安立在自己的業相中,安立在自己的業相中那就自利了,就又落到自利上了。所以呢,若得清淨心智,無染無著,不為自求,那就會利益世間。利益世間安清淨心拔一切眾生苦,安穩一切眾生,不捨離苦惱眾生,令其得安樂住。這是所謂的安清淨心,也就是慈悲門所攝。

這樣的人必然生起智慧。遠離無安眾生心,你看到眾生在無益的苦惱之中、無益的掙扎之中呢,你自然會給他予善巧。何以故?你的智慧就會產生妙用,要把智慧放在自己所謂的現緣上,可以除你的煩惱,現行煩惱。但對有情,你得見之時呢,自他本來是不二的。如是經、心、願、心智實不相隔,那麼這樣就會產生安清淨心的效果,利益於眾生的法則。

3、樂清淨心

三者樂清淨心,以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

菩提是畢竟常樂處。

這個我們一定要認清楚,菩提是一切畢竟常安樂處。我不知道諸位善知識對這個地方的認識是什麼樣,不要認為這是一個平白的話語,若是平白的話語,一帶就過去了,你就不在乎它,你要把它當成珍寶收藏起來,運用在自己的生命中、思維中。你要真正認取了菩提是畢竟常安樂處,那菩提你一定會常守護、常運用、常實踐的。那菩提是畢竟常安樂處,我們能不能真正地認識到呢?

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則違菩提。

象我們現在說,你好比一個人生煩惱了,好比說經濟匮乏了,你給他點鈔票,或者他身體不好了,幫他去治治病,這解決不了究竟的安樂問題,這只能解決一個事相問題,現緣事相問題。那怎麼能令眾生得畢竟安樂呢?攝一切眾生往生彼國故,令得畢竟安樂。這個是真正地作了一個究竟的交待,使他成佛啊,於佛法得不退轉啊,這是畢竟的安樂。

往往我們在這個地方認識不清楚,好比有的出家師父就說:“哎呀,這出家不能行孝道啊。”我經常遇到這樣的人說:我媽給我打電話說,你回來吧,你討個媳婦養個孩子也好啊,你也可以行孝,你在外面干啥呀?對不對?談這個事情,說我現在很矛盾,你說是回家好呢還是出家好呢?我說出家好,沒說的,不用選擇。為什麼呢?我們能令自己的父母畢竟入無上菩提,你只管守護這一點就行了,你一定給他們最上的安樂。但在世俗上你只能給他們端吃端喝,給他們點鈔票,給他們點方便。我告訴你,業力不可取代,輪回不可取代。所以呢,你孝敬一時,你孝敬不了究竟。

那我們出家人呢、學佛人就行畢竟給父母一個究竟的大孝,令其成佛的大孝,畢竟離苦得樂的大孝。這裡我想諸位善知識一定會善於觀察的,那你說我們在家居士咋辦呢?在家居士呢,那也是回向他們往生阿彌陀佛國土,一生成佛,效果是一樣的。但跟出家不能比啊,形象不一樣吧,對不對?你看我舉個例子,我這不是偏贊出家人。

我到西安去了,看到許多學校放暑假什麼的,放什麼假不知道,很多很多的人,哦,是春天,不是暑假了,春游吧什麼的,到終南山,很多很多的,一路上都是學生。哎,他們看到我了,說:“和尚和尚。”一個人一喊:“阿彌陀佛!”結果人人都喊“阿彌陀佛!”你看看厲害不?你再大的老師你也不敢那樣教他們,一個和尚就夠用了。一會兒又開過來幾輛卡車,是哪個勞教所的人去勞教,穿帶條的衣服,一見我,“和尚和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說阿彌陀佛,他們都阿彌陀佛,你說這和尚有用沒有用啊?種下了永遠不退轉的金剛菩提種子,對不對?“一聲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你要相信的,我是深信不疑的。

所以在家不如出家人!對不對?出家人是有方便的。從這個地方來說,出家人畢竟給大家帶來一個學佛、念佛究竟的一個機制,很難得的。這個地方不是偏贊出家人,我們是實話實說。

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則違菩提。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依大乘門。大乘門者,謂彼安樂佛國土是也。

大乘門者,就是一切眾生同成菩提是大乘門攝啊。我成佛道,他得度脫。這不是大乘門。大乘門者,一切眾生鹹成佛道,畢竟不退,是大義門所攝。所以“謂彼安樂佛國土是也”。

是故又言: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

是名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應知。

“隨順菩提門法滿足”,一定要把這句話讀熟。淨土一法離開隨順無以修持,離開隨順無以滿足,離開隨順無以菩提。你要給自己定死了,你要不定死,這個地方你很難趣入二種種性——如來種性、菩提種性。

你要說你靠自己的力量這一生成辦,你要看看自己的德行了,要珍惜自己的德行了。這個我們不能胡說啊,我們自我善自斟酌啊,這個我不知道,有的人可能就是不退轉的菩薩,本來就不需要什麼的,我們不敢妄判。但是我們真正學習淨土的人,要是不隨順,難以得法滿足;不隨順,難以得菩提的心智;不隨順,難以趣入這種所謂的不退轉的法則。你善於觀察就對了,淨土法門離不開二字——隨順。隨順得法滿足,隨順趣入無上菩提。

整個《無量壽經》所講的一個要點就是隨順得入。但你現在看看修行人,門一關誰也不理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結果念三年也沒有念出個隨順,還不行,還來隨順,因為念不出隨順的,就得念嘛,念念念就知道自己不隨順不行了。隨順什麼?隨順佛的願望,隨順佛的果地,隨順佛所證實的真實法益,而不是隨順自己那個功夫,功夫永遠會散壞的。

所以《普賢行願品》給我們講啊,我們到臨命終時,一切周邊因緣會散壞,自己的色身會散壞,那你的功夫呢?一樣會散壞,你所有的東西都會散壞的。唯有什麼呢?大願!阿彌陀佛的大願攝取你,一時往生阿彌陀佛的國土。十大願王,不壞不散,令你清晰地往生彼國。這就是隨順法得到的滿足。(編注:《普賢行願品》中: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淨土一法不隨順,何以契入?我們善於觀察就對了。要是把握了隨順,我們就掌握了淨土法門修行的一個大的機制,自他二利一時得以方便。你要是沒有這個契入點,你太難進入這個方便了,很難很難的。

我們還看下面的文字。

八、名義攝對

名義攝對者
  〖向說智慧、慈悲、方便三種門,攝取般若,般若攝取方便,應知。〗
  般若者,達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權之智稱。達如則心行寂滅,通權則備省眾機。省機之智,備應而無知。寂滅之慧,亦無知而備省。然則智慧、方便,相緣而動,相緣而靜。動不失靜,智慧之功也。靜不廢動,方便之力也。是故智慧、慈悲、方便,攝取般若。般若攝取方便。
應知者,謂應知智慧、方便,是菩薩父母。若不依智慧、方便,菩薩法則不成就。何以故?若無智慧,為眾生時,則墮顛倒;若無方便,觀法性時,則證實際。是故應知。
  〖向說遠離我心不貪著自身、遠離無安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此三種法,遠離障菩提心,應知。〗
  諸法各有障礙相,如風能障靜、土能障水、濕能障火、五黑十惡障人天、四顛倒障聲聞果。此中三種不遠離,障菩提心。應知者,若欲得無障,當遠離此三種障礙也。
  〖向說無染清淨心、安清淨心、樂清淨心。此三種心,略一處成就妙樂勝真心,應知。〗
  樂有三種:一者外樂,謂五識所生樂。二者內樂,謂初禅、二禅、三禅意識所生樂。三者法樂樂,謂智慧所生樂。此智慧所生樂,從愛佛功德起。是遠離我心、遠離無安眾生心、遠離自供養心。是三種心,清淨增進,略為妙樂勝真心言其好,以此樂緣佛生故;言勝出三界中樂;言不虛偽、不顛倒。

這一段文字量稍微大一點.

名義攝對是《往生論》上卷文字的一個名題,名義攝對是十重義的第八了,他把它劃到第八重義,第六第七離菩提障、順菩提門,從五六七我們都沒提及了,第八名義攝對,《往生論》上卷,第八名義攝對,我們談個名吧。

第八重義名義攝對者

向說智慧、慈悲、方便三種門,攝取般若。

在般若門中,般若者,我們說諸佛之母啊,智慧者,一切諸佛出世,莫不來自於智慧。我們學佛看到,經常會看到文殊——七佛之師,一切諸佛的教化出世,大乘教言中離不開文殊,一切諸佛成就離不開文殊,就是離不開智慧,也就是所謂的般若門的守護者。

智慧是一切法則之體,剛才強調說般若是大智慧的一個總稱,它含有慈悲方便,三種攝取般若,般若攝取三種實質的內涵就是智慧、慈悲、方便,稱為般若之智。它這是一種互說。

般若攝取方便,應知

這個方便,跟前面這個方便,不可喻說,不是一樣的方便。此是大方便所顯,後面他會解釋。

般若方便

般若者,達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權之智稱

方便權巧,過去人講方便權巧。

達如則心行寂滅

入得真如心智啊,必然平等寂滅,一味真實,所以“達如則心行寂滅”。寂滅一法,人不要畏懼,寂滅若生方便,自然不證於實際,就會有這種智慧門所攝了,慈悲門所攝了。我們看他下面怎麼來轉換這種寂滅心智。

通權則備省眾機。

那麼權者,種種事相現前,就會不捨眾機,以寂滅心智,就是淨法守護之中,不捨眾緣。

省機之智,備應而無知。

雖然能對一切機不捨,了了分明,而無所染著,它這個無知與無染,是相應的一對言說。因為眾生一旦染著,就會產生分別,分別對待就會產生取捨,取捨就會產生滿足不滿足的苦與樂,就會產生惡果。這個無知呢,就是明了而無染著,所以“備應而無知”。無知是寂滅相,但是了了與分明,備省眾機;了了分明,無所染著,是“備應而無知”。

寂滅之慧,亦無知而備省。

那麼,雖然是寂滅,但它表達慧用之時,活活潑潑,無知而了了分明,無染著而分明於世間。這個就是悲智的雙用,那麼學佛離不開這種法則。

然則智慧、方便,相緣而動

就是互佐的,要是單有智,多證實際;那你單有慧,你多會墮入事染。因為智慧具足啊,才能產生真正的方便,以般若智,無染無著,但有妙用而無染著於世間。所以它這是互動的。

相緣而動,相緣而靜。動不失靜,智慧之功也。

智慧的體啊,雖然發起廣大妙用,無染無著故,使其清淨故,所以是智慧之功,動而不失靜,是智慧之功。

靜不廢動,方便之力也

種種方便,備省一切現緣機制。這樣,那是方便之力。

是故智慧、慈悲、方便,攝取般若

般若是我們說佛教的智慧教體,這個體的機制一般我們稱為大般若。世尊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也是用功夫最長的。他住持弘法四十九年,用了二十二年講般若經。般若智在佛法中是一個大的機的體制。象我們漢傳佛教又稱般若乘啊!就是般若乘的教典,智慧乘的教典是最普及的。

般若攝取方便。

應知者,謂應知智慧、方便,是菩薩父母。

菩薩父母,就是般若是菩薩之體,智慧、方便、慈悲是其內容,也就是它的手足方便。

若不依智慧、方便,菩薩法則不成就。

我們若行菩薩道,離不開智慧、慈悲、方便,決定是離不開的,若離開了無以成就。

何以故?若無智慧,為眾生時,則墮顛倒。

這是沒有說的。沒有智慧人就會染著,昧於事相,流轉三途。現在這個固執有情啊,就是缺乏智慧的,你要是看到這個人特別固執,特別頑固,說什麼道理跟他講不通,這樣的人一定缺乏智慧。你就勸慰他說:你需要點智慧來養育養育,來磨砺磨砺,來滋潤滋潤這個生命。有人真是固執啊,固執就缺乏智慧,就是死執一法以為實有,這樣就缺乏智慧,很苦的。

我們這個時代呢,智慧的機制特別需要潤滑這個世間,剛強難化嘛。我們平時都不剛強難化,平時都很有智慧,一到真正動你的筋骨的時候,你都沒有智慧了。真正撞到我、我所,沖擊你個人的臉皮、得失的時候,智慧都消失了。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特別的一個形象。那我們怎麼來審視這個機制呢?我們可以審觀一下,每個人審觀一下自己的因緣,撞到我、我所的時候我還有沒有智慧?還是不是無染無著的?要是那個時候你還真正無染無著,那你真正得力於智慧了,真正得力了,你真有智慧了。

若無方便,觀法性時,則證實際。

這個我是深有感觸的。我現在有點怕閉關了,今年他們又和我提閉關,鈔票也拿來了,人也來了,什麼也來了,閉關三年,鼓勵我閉關,我想了很久,我一看大家都需要我,我也害怕閉關了,一閉關有個啥念頭呢?私心就生起來了,要麼就是一坐三千年,啥也不要管了。這個心念特別容易成熟,很容易就成熟了。這眼睛一閉,佛一念,啥也不管了,墮怠的心,那種實際的心,就斷滅實際的心,一時就成就了。它這是個安樂窟,是個窟穴嘛,實際窟啊,這個窟很安慰人的,無造無作的往那一蹲就行了呗,眼一瞇就過去了嘛,我挺怕這個的,我以前一閉關這個東西就會現前。閉關一個來月好了,人就進入那個狀態,一點外邊的東西也不管了,心裡一下就進來了,淨下來了。後面就有勸化了,說你要管點閒事怎麼樣的。

所以說若無方便,觀法性時,則證實際。實際者就趨於斷滅了,很容易取斷滅啊。你要有聲聞心智,沒有慈悲方便,那就很容易斷滅的。所以說智慧、慈悲、方便三法修持是菩薩具足行,也就是真正的菩提心。

是故應知。

向說遠離我心不貪著自身、遠離無安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此三種法,遠離障菩提心,應知。

那麼遠離這三種心,人就會真正的生起菩提心。菩提心極為好說,但是要運用得純熟,實在需要不斷地觀察、實踐、運用、成熟它。

應知。

諸法各有障礙相,如風能障靜、土能障水、濕能障火、五黑十惡障人天、四顛倒障聲聞果。此中三種不遠離,障菩提心。

昙鸾法師,因為他是講經法師,他有許許多多的經教的詞語。古來已久啊,過去在唐朝寫的關於昙鸾法師的文字,對昙鸾法師的文字就是他太拘泥這種教相了,就有人感覺太繁瑣了,但他講的很深刻、很具體。

他舉了這麼多例子,“各有障相,如風能障靜、土能障水、濕能障火、五黑十惡能障人天、四顛倒障聲聞果。此中三種不遠離,能障菩提心。”那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真正的智慧、慈悲、方便的心運用出來,隨順這個菩提心,得到法的滿足呢?這個諸位善知識,需要學習,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細致地觀察自己的所作所為,應該這樣去審觀。

應知者,若欲得無障,當遠離此三種障礙也。

〖向說無染清淨心、安清淨心、樂清淨心。此三種心,略一處成就妙樂勝真心,應知。〗

這文字是天親菩薩《往生論》上的原文,“向說無染清淨心、安清淨心、樂清淨心。此三種心,略一處成就妙樂勝真心。”總體來說,用一句話來說,用一種心相來說,就是妙樂勝真心。那你要具足無染清淨心、安清淨心、樂清淨心,這個心一時成熟,它就會表現妙樂勝真心,應知。

樂有三種

妙樂有三種,他舉了三種樂,我們應該對比一下。

一者外樂,謂五識所生樂。

眼耳鼻舌身所生的樂,色聲香味觸所生的樂,所謂的五欲之樂,這是所謂的外樂。

二者內樂,謂初禅、二禅、三禅意識所生樂。

因為禅定是非假外緣的,但是內意識廣大的這個實踐所產生的定相之樂,此樂非外識所產生的樂,就是外境所產生的樂,這是很大的機制差別了。所以一個是欲界眾生所有,就是第一個外樂是欲界眾生所擁有;第二個內樂是色界天,就是色界天所擁有。

三者法樂樂,謂智慧所生樂。

法樂,這個樂是來自於智慧所生、聖者所守護、智者所偏愛,跟前面這二種樂呢,是有很大的差異了。不管是色界天還是無色界天,或者是我們這個欲界,他們終是六道輪回啊,這個樂畢竟是不自主的,或者說是相對的;那麼智慧之樂是方便的、是慈悲的、是究竟的。

妙勝真

此智慧所生樂,從愛佛功德起。是遠離我心、遠離無安眾生心、遠離自供養心。是三種心,清淨增進,略為妙樂勝真心言其好,以此樂緣佛生故。

因為我們緣佛法而生樂,那麼世俗之樂、五欲之樂、包括禅定之樂,你也就很容易逾越,也很好運用它,不染著它。所以緣佛而生,勝法之樂,也就是所謂的法樂。

以前看過其他善知識解釋昙鸾法師的這一段文字呢,解釋了大概五種樂、八種樂。講了好比說,利益世間眾生之樂,大慈悲善巧之樂,講了很多樂,講了七種八種,這個地方我們就按他說的三種樂。

言勝出三界中樂

因為三界中無外乎是禅定、五欲之樂,我們這個欲界有情中,以色聲香味觸法,在這個五根中、五識中得到滿足,所謂的欲樂、禅定之樂,非想非非想這種色界、無色界這樣的樂,但是都在三界之中,所以言勝出三界樂。

言不虛偽、不顛倒。

這一段文字他剖析了三種心聚集的這種勝樂真心,妙樂勝真心。

佛法不離佛法受用,佛法不壞佛法受用,佛法雖然遠離為自身心受諸樂故,但是受真實之樂,就是無染無著,清淨安樂,智慧慈悲,方便之樂。這個需要我們一定要有深入實踐的機制,要不然我們會墮入世俗的為自已的身心求安樂,而不是因為法樂建立。所以這三種樂中要我們以法樂緣佛而得以成就,以智慧、慈悲、方便、無染心、樂清淨心、安清淨心來運用這種妙樂勝真心。實在是有樂的,這個樂是無畏的樂、智慧的樂、無染著、威德的樂,這個樂是可行的,是逾越三界的。這種隨順著佛的果德,廣大圓滿的回施令我們生起廣大的法喜,所以是法喜之樂,這個地方還是鼓勵我們大家來實踐、成熟這樣的樂。

這一段文字在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中是一個綱目性的文字,就是《往生論》的主題,講到菩提心上了。所以往生之樂,沒有離開三種心的成熟,就是妙樂勝真心的具足。我們在妙樂勝真心這個地方若是有疑,或者說智慧、慈悲、方便上面有疑慮,下面一定要去審視思維;有疑慮的要提出來我們不妨有一個剖析,能除你的疑,那你就好用了。在這個地方要是一般剖析的不透啊,就會產生疑慮的,就是於法有障礙,行法有障礙。

願大家都入妙樂勝真心,都得到真正的法樂!

時間又到了。明天我們接著學習。

錄音記錄:明璃

 

上一篇:方立天教授:“正見”乃和諧之源
下一篇:方立天教授:禅風如何由“不立文字”到文字禅?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