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十四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十四集

內容提示

解義分中第三義 觀行體相 觀菩薩者菩薩四行

解義分中第四義 淨入願心

原文:

觀菩薩者

〖雲何觀察菩薩莊嚴功德成就?觀察菩薩莊嚴功德成就者,觀彼菩薩有四種正修行功德成就,應知。〗
  真如是諸法正體。體如而行,則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體唯一如,而義分為四。是故四行以一正統之。
  〖何者為四?一者於一佛土身不動搖,而遍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故。開諸眾生淤泥華故。〗
  八地以上菩薩,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動本處,而能遍至十方,供養諸佛,教化眾生。
  “無垢輪”者,佛地功德也。佛地功德,無習氣煩惱垢。佛為諸菩薩,常轉此*輪。諸大菩薩,亦能以此*輪開導一切,無暫時休息。故言“常轉”。
  法身如日,而應化身光遍諸世界也。言“日”未足以明不動,復言“如須彌住持”也。
  “淤泥華”者,經言:“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蓮華。”此喻凡夫在煩惱泥中,為菩薩開導,能生佛正覺華。諒夫!紹隆三寶,常使不絕。
  〖二者彼應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除一切眾生苦故。偈言“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故。〗
  上言不動而至,容或至有前後。是故復言一念一時無前後也。
  〖三者彼於一切世界,無余照諸佛會大眾,無余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贊歎諸佛如來功德。偈言“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贊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故。〗
  “無余”者,明遍至一切世界一切諸佛大會,無有一世界一佛會不至也。肇公言:“法身無像,而殊形並應。至韻無言,而玄籍彌布。冥權無謀,而動與事會。”蓋斯意也。
  〖四者彼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實修行。偈言“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上三句雖言遍至,皆是有佛國土。若無此句,便是法身有所不法,上善有所不善。
  觀行體相竟。
  ▲以下是解義中第四重,名為淨入願心。
  淨入願心者:
  〖又向說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
  “應知”者,應知此三種莊嚴成就,由本四十八願等清淨願心之所莊嚴。因淨故果淨,非無因、他因有也。
  〖略說入一法句故。〗
  上國土莊嚴十七句、如來莊嚴八句、菩薩莊嚴四句,為廣。入一法句,為略。何故示現廣略相入?諸佛菩薩有二種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異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廣略相入,統以法名。菩薩若不知廣略相入,則不能自利利他。
  〖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此三句展轉相入。依何義名之為法?以清淨故。依何義名為清淨?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真實智慧”者,實相智慧也。實相無相,故真智無知也。“無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滅,故法身無相也。無相故能無不相,是故相好莊嚴,即法身也。無知故能無不知,是故一切種智,即真實智慧也。
  以真實而目智慧,明智慧非作、非非作也。以無為而標法身,明法身非色、非非色也。非於非者,豈非非之能是乎?蓋無非之曰是也。自是無待夫非是也。非是、非非,百非之所不喻。是故言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
  〖此清淨有二種,應知。〗
  上轉入句中,通一法入清淨,通清淨入法身。今將別清淨出二種故,故言“應知”。
  〖何等二種?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眾生世間清淨。器世間清淨者,如向說十七種莊嚴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間清淨。眾生世間清淨者,如向說八種莊嚴佛功德成就、四種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是名眾生世間清淨。如是一法句,攝二種清淨義,應知。〗
  夫眾生為別報之體,國土為共報之用。體用不一,所以應知。然諸法心成,無余境界。眾生及器,復不得異,不得一。不一則義分。不異同清淨。器者,用也。謂彼淨土,是彼清淨眾生之所受用,故名為器。如淨食用不淨器,以器不淨故,食亦不淨。不淨食用淨器,食不淨故,器亦不淨。

講解:

《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的學習我們繼續進行。我們學習《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依止昙鸾法師的《往生論注》作為一個學習的主線,在一個整體的機制上,對淨土法門有一個了解認識。那麼淨土一法在我們中國,或者說是震旦的傳播是很普及的一個修行方法。但真正能深入實踐,於此法得到真正的清晰完整的實踐機制,或者說實踐的成就,這不敢說是普及不普及。那我們有這樣的依止,文字依止的學習,也就是我們欲成就、實踐這個法的完整機制的這樣一個好的機會。

昨天我們把菩薩四種正修行的第一種修行機制作了前一段文字的一點開示或者說啟發,我們不妨重復昨天的菩薩四種正修行的文字來讀誦一下。

觀菩薩者

觀菩薩者

〖雲何觀察菩薩莊嚴功德成就?觀察菩薩莊嚴功德成就者,觀彼菩薩有四種正修行功德成就,應知。〗

昨天我們提示到菩薩四種正修行功德成就。因為在菩薩行中,乃至在一切行法中,有相應的行法,有不相應的行法。這個地方給我們提出了正修行的一個法則,或者說一個標准。

真如是諸法正體

這給我們一個標准。昙鸾法師施教的機制,基本是依止法界緣起的這個真如緣起的一個機制來啟發我們來念佛。

所以不管是自心佛、自性佛,還是阿彌陀佛報德佛,或者說應化佛,那麼從這個真如機制上是不會丟失根本的。

體如而行,則是不行

體如而行,如如而行,不增減行,清淨行啊。

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體唯一如

這個地方呢,給大家作一個提示,過去的人在這個地方有一個墮處,在這個地方要是不在無修修處,就是不行而行處,不念而正念處去實踐,就會墮入原始墮(編注:滯墮於某種知見)。就是說法無本所修證,就墮在這個地方了;煩惱即菩提,不假修證,墮在這個地方;那墮在這個地方不生諸功德與善巧,反而成為墮落的一個緣起。就是以如是之力,產生墮落、墮落的知見。應該防范這樣一個如是原始之墮。就是自圓其說,然後放逸自己的心智,不能生諸功德,與這個所謂的不行而行、不念而念的正修行路、了了分明的這種法則反而相違背了,墮入懈怠放逸之中,我們平時有時間就應該觀察到這個地方。

體唯一如,而義分為四。是故四行以一正統之。

這個一真法界緣起,不能墮到這一個知見上而不去依知見而行持,那樣就會產生特別大的一個過失,就是產生邪見。所以宗密大師在他的《圓覺經本起章》中,有這樣一個清晰的舉例,說有信無解,人就會迷失自心,生迷信之智;有信有解,無有正行,人就會生起邪見之智;那我們這個地方有信有解,還要有行證,有實際的利益。

何者為四?

1、不動遍至德

一者於一佛土身不動搖,而遍十方種種應化

種種應化,這個用知見是難以趣入的。你說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怎麼於一佛土身不動搖?所以能不能如實了達不動智、我們本具的這個清淨心智呢?要是不了達呢,用思維是十分難以趣入的。

而遍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故。

我們一般說若是隨順佛願,得見自性光明,也可以照了覺知,十方法界本淨圓明,一時照耀世間,令眾生出於淤泥,猶如蓮花。那麼世人得到所謂的三昧之力照耀十方,實際這就是三昧之力所產生的正受覺知延續。

“化佛菩薩日”,昨天我們作了這個提示。

開諸眾生淤泥華故。八地以上菩薩,常在三昧。

八地菩薩是報德三昧,無需造作,所以稱為淨心三昧。那作為一個薄地凡夫有情,若隨順佛願佛德,以果地覺為因地心,雖是在作意之中,亦可以無用功善巧安立世間,就是我也可以用無用功心智,來饒益有情,自他二利。所謂的無用功,但是隨順作意即可,隨順用心即可,不假其他方便。所以這個地方與八地菩薩同一功用。八地菩薩只是報德而來,我等是以隨順法度,以相應力而得到的這種功德。

以三昧力,身不動本位,而遍至十方,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無垢輪”者,佛地功德也。

因為淨土一法以果地覺為因地心,甚難理解,若依理解是無以趣入的。那我們怎麼來實施這個法則呢?所以用念佛殊勝功德名號,作為趣入一個善巧罷了。若有相應機制,一時得以佛的心智的得見得用。所以“佛地功德也”。

佛地功德,無習氣煩惱垢。

我們現在學佛這個機制中,往往被煩惱業習所牽制,雖於佛法正理有所了解,但這個煩惱垢習會蒙蔽、牽制我等。業習、煩惱一來呢,你所有的對教理的認知、平時法則的認知,往往就會放棄,或者說這只是一個道理罷了,不能真正產生力,就是法的力量、法的善巧。阿彌陀佛教言中,就是清淨平等的回施,能泯滅一切眾生煩惱業習的垢障,令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得以坦露。這主要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令我們的心智無所掛礙。這個“令”,就是鼓勵、牽制、隨順的這樣一個法則。

佛為諸菩薩,常轉此*輪。諸大菩薩,亦能以此*輪開導一切,無暫時休息。故言“常轉”。法身如日,而應化身光遍諸世界也。言“日”未足,以明不動。

這個不動法則,實際是表達著諸佛所證的這種,我們稱為諸佛通過無量兆載永劫的修持,或者通過三大阿僧劫的修持,他證實了不動智。就是所謂在眾生不減、在佛不增的這個不動智,也就是我們常談的佛性。因為佛性之說,或者如來藏之說,這個差異在大乘佛教是廣泛認取的;在聲聞中要談佛性,他是不認取的;那如來藏性教,因為淨土法門是開如來藏啊,與一切眾生打開這個寶藏,令一切眾生一時得以啟用,不假任何方便。就是阿彌陀佛所布施給你完整的佛果,令眾生雖未證果而親嘗果德受用,不在果位,享受果德。這就象別人種蘋果,我們來吃蘋果的這樣的機制是一樣的。別人來種麥子什麼的,你吃到麥子面做的饅頭什麼的。是一個這樣的機制、這樣一個法則。

復言“如須彌住持”也

因為此心智,無始以來無量煩惱罪惡不能減損、不能腐蝕此不動智;那無量的顛倒妄想呢,亦不能蒙蔽此心智;無量的善法,亦不能增長此心智,所以是為不動心智。

所以說此智如須彌山住持法界,住持一切眾生善惡二法,眾生若能得見,那麼就能照耀十方,一時歸入無上菩提。所以三世為一念,這種所謂的住持善惡法界。如此不動,非修得、非不修得,無以言狀,所以“復言如須彌住持也”。

淤泥華”者,經言:“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蓮華。”此喻凡夫在煩惱泥中,為菩薩開導,能生佛正覺華。

因為我們一切本源心智與諸佛菩薩是等一心智的,就是這個不動的心智,要是生得無畏,《方等經》是會不斷地來提示我們,還是希望大家看一看《大方等如來藏經》,我們若看這些比喻,都很能清晰地令我們啟用這個如來藏。以佛力、以佛的親證果德,來打開我們這個模中的金像(編注:見《大方等如來藏經》第九喻模中金像),使它放出照耀世間的光明,它珍貴的價值自然就會袒露出來。象《方等經》上世尊作的種種喻說,就是喻我們這一個不動的所謂的佛性,或者說不動的具足的如來藏。  

諒夫!紹隆三寶,常使不絕。

第一個菩薩正修行不離真如正體啊,就是非造作。那你不造作,你要是無所行法,那何以得以證道呢?所以此非修證之得,但是還要假以運用。所以菩薩正修行路,了了分明,無染無著,安樂世間,令眾生出淤泥,象蓮花一樣出於淤泥。所以我們一切煩惱垢習猶如淤泥,但是它正是滋養我們、坦露我們如來藏性之花的機制。我們每一個現前煩惱、現前的煩惱業習,本來是我們一切眾生所擁有的財富、成就菩提的基礎、諸佛之良導益師,也是我們的大師。那你說這個地方跟斷煩惱證菩提這樣說法能不能相應呢?

這個正修行的法則呢,非作為法,不捨於作為,但以現前業緣成熟之時,以無作為法,照了覺知,令人心智得以安樂住。

(下面讀了嗎?沒有。沒有讀吧?那我們就繼續讀。)

2、一時遍至德

〖二者彼應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除一切眾生苦故。偈言“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故。〗
  上言不動而至,容或至有前後。是故復言一念一時無前後也。

善哉!這個文字假設用對待心智去思維,是比較痛苦的一個事情。那你說我們在凡夫地的有情呢,假以思維已經習慣了,怎麼來對待這個法則呢?昙鸾法師慢慢地來引導我們進趣這種教化,來看看能不能在真如心智中,或者如來藏性心智中,有一個啟用的機會。

二者彼應化身。

那就隨順我們的心智來表達了。

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

你說我作意能不能這樣作意呢?

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除一切眾生苦故。

要是我們以不動心智守護,能滅一切苦。“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我們一般讀《心經》就會讀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們這個心智若不晃動、分明、無所對待,那麼一切苦一時消除,能照耀一切世間。

像我們現在這個凡夫心智中,他有一個被某一事、某一物、某一知見所局的局限的感知。一真法界的廣大平等心智、不造作心智、無對待心智,很難生起妙用,多墮在自己的一個知見、一個感知、一個事相中,被埋沒於此,那麼怎麼來使它產生這種所謂的普照十方、利益有情的善巧呢?

就象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在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之時,順應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名號功德力,就是光明之力,隨順這個光明之力,安住自己的心念,以令自己的心念隨著照十方國無所障礙而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在這種相應的機制下,你能感受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力報德成就,亦能體會到我們自身不動心、不染著心智的這種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機制。

雖然是相似的修持,象第二門中口業贊歎,稱如來光明名號,與光明名號相應,那麼這個相應的機制呢,可以在這不前不後中,普利十方。我們稱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有造作分,有無造作分。依佛願力無有造作,無生無滅,無來無去;若依我們自己的心智想法,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稱念之時有名號傳播,這是造作分,那有念時,有不念時。那念時傳十方,不念時何以安立呢?所以但顯無自性之法則,決定普利十方,普照耀於十方,普潤之於十方,悄然無聲啊。那麼這個法性周遍性,正是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真體,也是真如之體、不動之體、清淨之體。那我們造作分的稱念呢?只是我們取用之體,我們感知契入之體、方便之體。

就象我們擊這個鼓一樣,“咚咚咚咚咚”,鼓一打,你知道在打鼓了;不打的時候,這個鼓還是鼓,但你在擊鼓的時候你能使鼓音傳播十方,令眾生得聞得知,覺醒有情,產生妙用。實際說你不擊鼓的時候,鼓一樣圓滿安住。所以說有真如之體,有使用之體。

我們凡夫心智稱念之時呢,亦得相應應化施教的機制,所以各個取用;無量眾生一時稱念阿彌陀佛,各個取用;無量眾生聽聞阿彌陀佛殊勝名號,各個取用;不前不後,普利十方。猶如擊鼓,鼓聲傳播十方之時,各個聽聞,聽聞心智雖有差異,但以鼓名傳播十方。

那我們在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這種相應的修持中,容易契入這種機制。那我們說登地菩薩已斷煩惱,有意生身(編注:指不假父母精血等緣,唯由心意業力所化生之無實質之身。又作意成身、意成色身。《楞伽經》卷三有關於三種意生身的描述,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性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善巧,此語不假,他就有感受了,他有覺受方便了。我們現在只能隨順這種覺性,安立這種所謂的“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或者說“利益諸群生”的這種教言,放大光明,無動無搖,清淨守護。這個無動無搖就是大光明相,就是普照相、普利相,也是離苦相。離一切苦者,無動無搖!無動無搖,離一切苦!

這種修持實踐的法則呢,修證上、機制上他有個得見,在次第法則中,像我們在凡類有情怎麼來進趣呢?所以五念門的修持就尤為重要,這個也是菩薩正修行的一個法則。

前者說啊,“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就是說身不動搖,後面就普利十方,決定是以具足圓滿平等的心智觀察十方,觀察一切因緣,普利、不增減於世間。所以“令無量眾生入無余涅槃,而實無眾生得度者”。這令無量眾生入無余涅槃,實在令無量眾生一時得見如來藏性。所以“為眾開法藏”,此法藏者,一切眾生本具,一切眾生本來不可丟失,諸佛亦無可增減。這就是開眾生法藏,令眾生安住無疑。

“悉能遍知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一切眾生苦故。”

若是我們在念佛過程中,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的這樣的修持念佛,這個大光必然是廣播於世間。很多人在念佛一日、七日乃至九十日這種念佛中呢,就會感動十方諸佛光明廣泛地傳達於世間,諸佛菩薩都會來贊歎的,來守護我們實踐的法則。所以象佛在經典上經常會講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乃至九十日、百二十日等等說法,無外乎是讓我們這一心一念實踐一個法則,無動無搖,觀察世間,了曉法性,真實住於無染無著之中,遠離一切塵勞垢習。

我們這個塵勞垢習就是造作分的染著,造作分的索取,得失分的索取。這個正修行路離我們有沒有距離呢?我感到漸次修行,它會逐步地貼切這個法則,貼切進趣這個法則。

偈言“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故。上言不動而至,容或至有前後。是故復言一念一時無前後也。

這可以舉個例子,像有意生身的這些菩薩們、入地菩薩有這種善巧,他身相是不會需要動搖的,若分一身、百身、千身、萬身、塵剎身,身不動搖,隨機感應,莫不周遍,利益有情,無前後際。例子可以舉,“千江有水千江月”是可以舉的。就是說菩薩在不動心智守護中,猶如虛空之月,照耀著這個世間。世間若有河水可映照於月,池塘水、露珠水、盆中水、種種水、種種映光之處皆可以映出月相。菩薩亦復如是,心智如月,無所動搖,普照十方,圓光普照故,所有的這種相應心智皆得到相應的取用。

象我們在這個世間,月亮會有這樣的作用,那菩薩行法,在這個不動三昧力中,或者說我們隨順佛陀的光明願力之中,也會得到這樣的善巧機制。我們只是說怎麼趣入與實踐,來享受這種法則,安住這種法則的機制呢?我感覺到我們應該去實踐觀察。

月亮可能是一個比類說,但“千江有水千江月”,我們是能感知得到的,可以用一個感知來體驗菩薩於一切時處,不動不搖,普利十方的這種機制,消除一切眾生苦難的善巧。實際我們在修法中,念南無阿彌陀佛,若不以得失心、不以動搖心、不以增減心來稱念,分明稱念之時,亦在普利十方。這個知與不知實在是沒有太大的遮護的,它遮蔽不住阿彌陀佛無礙的光明。

象月亮一樣,月亮照耀著十方,你睡與不睡,月亮都在照耀著,圓光普照,所有的水中都能映出來,只要無有遮蓋,都能映出空中之月是一樣的。那我們在昏睡的時間,月光還是在普照。不是月光不周,只是你在昏睡、蒙蔽之中,不能得見月光之圓明。那我們念佛呢,最主要是很容易晃動、蒙蔽、昏睡自己,無明業蒙蔽自心,得失心蒙蔽自心。這個呢,是依這樣一個機制狀態,說“無有前後”。

若是以分別心智,來作對治利益,好比說我念佛回向給某個人,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說法,哎呀!家裡某某親人有病了,某某人去世了,某某人做什麼事情需要念念佛加持了,這就是一個具體針對性的回向。就象一個燈光手電筒一樣,單照一個地方來表達,它不是周遍性的,這是個擇取的法則,對治與擇取。

在這個淨土法門的修持中,在果地教言中,都是周遍平等回施,普利十方,不疏漏任何有情,也不減損任何法界。普等回施,圓滿回施。

在菩薩正修行中呢,就是不捨任何……你看 “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一念及一時,無有前後際,不捨任何諸佛世界,不捨任何眾生世界,不捨任何機類,普等回施。所以無有前後際,就是令我們這個不動的心智、平等的心智、圓滿的心智,在念佛中、實踐淨土法則中運用出來。

凡夫心中因為執著分別,親疏、凡聖之感、得失之感,往往是取於親疏,親人我就利益他,善人我就利益他,我們同一道場的我就利益他,我們是同參道友就利益他;我的怨對、這個惡性人,這個眾生跟我沒有緣,那我就不去利益他。那這個就不是淨土一法的正修行路了,不是光明遍照的正修行路。所以佛的果地覺是周遍性的,佛證法性周遍哪,無有任何虧欠,但順應法性周遍之力,我們稱念佛時,就如摩尼寶珠一樣,能出生一切功德,利益一切眾生。

慢慢地我感覺我們會熟悉這種思維機制的。主要是我們這種擇取對待的思維、狹隘的思維已經形成了這種習慣。通過不斷的熏習呢,會正修行人們的心智,所以隨順佛果地覺的心智我們會逐漸趣入與純熟。

好,我們看看下面的文字。

3、無余供養德

〖三者彼於一切世界,無余照諸佛會大眾,無余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贊歎諸佛如來功德。偈言“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贊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故。〗
  “無余”者,明遍至一切世界一切諸佛大會,無有一世界一佛會不至也。肇公言:“法身無像,而殊形並應。至韻無言,而玄籍彌布。冥權無謀,而動與事會。”蓋斯意也。

因為四種正修行證量以真如為體,一舉法界。也就是說諸佛親證周遍心智啊,我們慢慢來感觸它。實際是我們一切眾生本具功德,只是說被平時的這種擇取蒙蔽,作了相似的減損,實在是不干體相的,我們永遠毀滅不了這個真如之體。

三者彼於一切世界,無余照諸佛會大眾。

這個無余就是諸佛親證周遍之法則,一切菩薩不能親證,若親證者,是名為佛。所以淨土一法的修持呢,就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的。他把這個果地覺用平白的法則,不斷地給我們一個揭示的方法,讓我們去親近、了解、感知這個周遍的心智。實際是一切眾生本具的心智,但我們太生了,久久以來我們已經被這種分別、執著、妄想、狹隘的東西純熟了。那麼四種正修行,不斷地讓我們去體解大道,體解這個真如心性,體解這個周遍心智。周遍心智實是諸佛親證,實是一切眾生本具。我們要不斷的去感知它,去觀察它,去實踐它,乃至去印契它,去挖掘、成熟它。

無余照諸佛會大眾。無余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贊歎諸佛如來功德

這唯佛與佛能信之法,那為什麼回施給我們眾生呢?就是要把果地覺回施給眾生,令眾生得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的真正機制,就是說平等智的機制,或者說法性周遍的機制,令我們真正地圓滿覺悟,生起圓滿覺、無上覺,也就是說以佛覺為自覺,所以稱為果地覺,因地心之覺,這正是這個法門修持的一個綱領性的、抉擇性的、必須性的一個法則。

恰恰在這個淨土的傳播中,就在這個地方被埋沒的多;在眾生分別心智中、狹隘心智中,大家修行的多是:功夫啊、得失啊、善惡啊、誰坐的時間長時間短啊、誰能念幾遍經啊、誰念多少佛號啊、誰供養多少鈔票啊,誰建了多少廟子啊,落到這個(地方),這跟真如之體毫不相干,但是世間差別之相,但是所謂的造作之分,皆有對待。那麼我們在這個地方用功,塵沙劫不得成就菩提,沒有成就菩提的機會,因為跟你真如之體無有相應的機會。

所以我們在學菩薩四種正修行中呢,可以看得到這個真如之體正修行的啟用剎那,會使我們契入如來知見,就是說以如來的果地覺為現下因緣之心,就是我們現量之心,就是用我們現在的量來體契諸佛本來親證的量,此量無別。要是以這個次第修持的量來說,從信位菩薩一直到等覺菩薩,按四十一位也好、五十二位菩薩次第也好,來算起,我們不知道站哪一位。但是位位次次中不能究竟了知這個諸佛如來究竟圓滿的心智,不能周遍這個心智的。所以此地果地覺為因地心就十分清晰地透視出來,阿彌陀佛的願力就是“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把他的所有諸佛親證的功德,平等地回施一切眾生,普利一切眾生,所以無余照諸佛會,無余供養諸佛,贊諸佛功德,這個無余贊諸佛功德,這個諸佛是何有情呢?就是十方眾生!你要不多親觀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平等供養十方諸佛,這十方諸佛何以安立呢?所以呢,佛見眾生眾生即佛啊,那眾生見眾生呢,眾生落眾生分啊,因為執著分別心故,所以他所有的覺知照見就是分別執著;諸佛如來以廣大清淨圓明心智,照耀一切世間,所以就平等供養一切諸佛。

我們一般稱諸佛是視一切眾生視若自己,視一切眾生視若父母,視一切眾生視若一子,此子者正是佛子分,正是供養分,所以諸佛報眾生恩德啊!因為眾生諸佛而成佛。那我們在這個地方能得見這種廣大無余的心量、廣大無余的善巧、廣大無余的供養,那我們的心智能不能隨順這個心智得見不動的真如心體呢?這正是我們念佛人要解決的一個根本問題,就是順性起修的問題,順性延續法身慧命的問題,實在是一個大問題。

經常到一些念佛堂,或者到一些堂口去住,他們就經常給我講這個事情,說某某某法師啊,一天休息兩個小時,很能念佛啊;某某某善知識,很能坐啊,一坐就是很長時間哪;某某某善知識,很能讀經啊……。但是很少有人說佛功德不可思議啊,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啊,佛普利一切有情啊……。很少贊歎這個的。贊歎功夫的多,贊歎法性的少。功夫是何意呢?是對待而言的,高低而言的,差別而言的,確能令眾生向往,有增上鼓勵,但不為解脫,不為究竟,不為安慰,只為鼓勵,它不能令眾生得究竟的安樂。

這個地方它有差別,像世間說你怎麼開了這車子呢?你怎麼不買個什麼什麼車子呢?你怎麼不買個寶馬?你看誰誰都買什麼車子;你怎麼住這個房子?怎麼不買個別墅呢?跟這是一樣的,所以令佛法墮入世俗差別,令人心智熱惱。

阿彌陀佛的教言不是這樣,他是周遍的、平等的、真實的,令一切眾生趣入平等周遍心智,安樂清淨平等法則。那他每一個修行的機制都是令一切眾生趣入平等安樂住。所以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一念及一時,這個是普遍供養一切諸佛,無余遍知一切剎土,入一切諸佛大會。那我們這個腿子你說你能一坐三百年,你能無余照一切諸佛大會嗎?跟這有沒有關系呢?

在淨土一法的修持中,逾越了對待的法則,照耀著對待的世間,要是我們還用對待的心智來念阿彌陀佛,來修行淨土法門,實在很難趣入果地覺為因地心的這樣一個大的機制,可能是會修證出一點功夫,得到一點相似的感受,但在這幻化的感受中,剎那生了,剎那又滅了,無有自性可得,無有實法可得。所以要是不用清淨平等心智來修行淨土,多生驕慢,在感應差別中相互攀比,不能真正的安樂。我感覺諸位知識呢,會在平時的念佛中,有這樣的體察的。在淨土一法的修持中,果地覺為因地心,甚為重要。所以無余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贊歎諸佛如來功德。

偈言“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

這個雨衣在我們中國可能這概念不太清晰,就算是鋪地毯吧。

妙香等供養,贊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故。

那我們在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時間,也就是把分別心徹底地消融、對待心徹底地消融、不平等的心徹底地消融的這種機制中建立起的修法,表達的這種功德與利益。

“無余”者,明遍至一切世界一切諸佛大會,無有一世界一佛會不至也。

這個肇公可能是僧肇大師,他有一個《肇論》,這個肇公應該是名詞,歷史上僧肇大師後人對他極為地推崇,正在青年時間就去世了,英華之年就取滅了,但他這個《肇論》在我們中國傳誦十分廣的。

肇公言:“法身無像,而殊形並應。”

他這文字十分的簡練哪,看過僧肇大師的《肇論》的,你就能感覺出他講真如之體。

至韻無言

真正美妙的韻律是沒有聲音的,就象中國道家的老子的《道德經》講“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之類的說法。

而玄籍彌布

他描述真如之體啊,佛親證真如之體,親證這個功德藏啊,實際他為了把我們一切眾生這個虛妄、對待、分別的心智安排到我們本來的心智中去,或者說讓我們回歸到本來的心智中去,來提示我們。

冥權無謀

真正的權力啊,是不謀而得的。像我們這個法性、我們這個如來藏性具足的本心,不需要你造作的。你怎麼樣的造作都是有對待性的,都是生滅法。所以造作分中終是對待啊,終是無常,終是無我。所以這個“冥權無謀”正是說我們與諸佛等法味的周遍心智與功德是不假修證的。

只要我們不墮到原始墮中就行了,就是不墮到這種平庸心中,來放逸自己,那我們學到這樣的理論都是十分有意義的。雖知無所可得,常行一切善法,普利十方有情。這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機制。你要是認為無所得,你就生放逸心、平庸心、墮怠心,那就成為邪見了。這樣的邪見在世俗中,有很多人很多人在運用著,認為我本具啊,我象佛一樣的具足安樂,那我什麼也不要干了,你這樣不但不生福慧妙用,還墮入邪見。這是一定要引起我們重視的。

學習淨土的這個實踐呢,象我這也不是一個真正的所謂淨土實踐者吧,有時候實踐一段回頭看一看,淨土法門有一個特別大的暗點,就是一個不容易突破的地方,就是這個放逸。要麼就是勤苦於作為之法,要麼就在這個所謂的真如體制中墮怠。要真正地了解了這個真如之體,那你就會勤行於一切念佛功德的善巧,利益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還歸於清淨法性之中,不會墮怠此處。所以“冥權無謀”,無謀不是斷滅。

這個機制中呢,往往墮怠有情順理就滑下去了,要順從一個理就滑到自己的墮怠心智中去了,可找到一個放逸的機會了,可找到一個理由了,這一次,本來圓滿嘛,就天天吃飯睡大覺就行了,做個閒人,實際是不是閒人?是放逸懶惰,那不叫閒人了。閒人者,心閒啊,多行於善法;懶惰者多墮於心智。過去古人講:智者心得閒,勤行於世,福德具足;愚人呢,放逐於世相,心智苦勞。你坐下來不得安穩,一時都不得安穩,坐那滿腦子都是妄想。所以福慧的實踐,無造無作,順應法性,這樣是福德具足。

而動與事會。蓋斯意也。

他這個名詞用詞十分干練。象這後面這一段解釋呢,但顯大道之機制、法性之機制、眾生本具之機制罷了。像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怎麼來運用這個清淨的法身、無相的法身呢?很多人都讀過《金剛經》,說“諸相無相,即見如來”,那我們是不是在諸相無相中、無染無著中,真正地運用這個法則呢?所以這四種正修行中,每一個修行的機制莫不是周遍平等普利的心智,就是順性建立的心智。

因為我們長時間或者說是生死海中蕩漾著自己的業力與感知,於這個地方我開始感覺到十分生、十分生的。最早接觸這些教言的時候,歡喜,感覺到陌生,常有畏懼感。就是很喜歡,但是又感覺什麼東西又有點畏懼,這種感受。我不知大家有沒有這個感受啊,可能我是善根薄少吧。希望大家不要有畏懼,要在這個地方去純熟它,轉我們業力的熟處變成生處,對這個法則的這種周遍、清淨、平等的生處變成熟處,那我們就真正地有實踐法則的機制了。

4、遍示三寶德

〖四者彼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實修行。偈言“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上三句雖言遍至,皆是有佛國土。若無此句,便是法身有所不法,上善有所不善。觀行體相竟。

善哉!昙鸾法師這文字啊,都是十分地要命的。把我們那種不平等的、執著的、不周遍的命呢,投到周遍的智海中。

看那個鉛字,

四者”,

這是個誓願性的守護。

彼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

你看我們現在呢,我們願生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有三寶處,有佛國土,來住持聖教,來習法,成就。那這個誓願,你這個念佛的人,你怎麼念,怎麼沒有三寶處呢?這真是一個大的機制問題了。這在第五念門中,可以認取這個法則。

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實修行。

這個文字呢,以前我就把它當成自己的誓願了。好比這麼說,我們念阿彌陀佛時,是有阿彌陀佛,你感覺到也有,你體驗到也有,心裡也放心,相似的,相對放心。那不念的時候、顛倒的時候、業力成熟的時候,有沒有阿彌陀佛呢?有沒有佛法呢?你要知道它的法性之體一如平等,那就是“何方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在哪個地方示呢?就在你業習生起的時候,煩惱生起的時候,沒有佛法表現的時候,那個機制是不是一樣有佛法的機制呢?哪個世界有佛法啊?所以“住持莊嚴佛法僧寶”,莊嚴功德。

“遍令”,這個“遍示令解”,這四個字可能還真是有個份量啊。

“如實修行”,我們現在的修行要是以邊見修持,是不能如實的,不相應的,是偏執的。

(偈言)“何方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這四句偈子啊,真希望大家常念一念,這真正的淨土所在,這正是阿彌陀佛的“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這種名號功德、剎土功德、果地覺的因地心的作為,正修行的路。就是以果地覺來透觀無佛法世界,利益此類有情,那正是阿彌陀佛的使者啊,真正作阿彌陀佛的使者,體現阿彌陀佛的無礙的威德與善巧,清淨的願力,普利十方有情。

所以,偈言“何方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我們能不能示佛法如佛呢?我們能不能有這樣的機制呢?那要是用分別執著心,用自己的功夫心,那太難了,大難,十分難!

怎麼來示佛法如佛?後面他有個解釋。

上三句雖言遍至,皆是有佛國土。

在有佛國土,有佛光明,那我們得到了安樂,就是自利的安樂,因為被佛所攝啊。

若無此句,便是法身有所不法

什麼此句呢?就這四句——“何方無佛法,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便是法身不法。這句話說的,昙鸾法師說的真是很有意思,就是法身不周遍之義啊,法身不法。

上善有所不善

上善者,究竟極致之善,無有不達之處啊。

除了這一段文字呢,還是希望我們大家在真如法體上去審觀,在一如心智上審觀,在平等妙用上審觀,在非造作上來審觀,在有佛的國土、無佛的國土,平等一味的法味上審觀。這樣的審觀就能示佛法如佛,令一切眾生若有佛施教、若無佛施教,皆得佛法利益。有佛施教處,佛自傳法;無佛施教傳法呢,我等正應示佛法如佛,令一切眾生得見得聞。使法性周遍之法則於我們的業相中得以延續。

觀行體相竟。

這個觀行是十重義中第幾義?我們看一看,來回顧一下。因為昙鸾法師把長行的文字判成十重義,這是第三重,就是所謂的“三者,觀行體相”。那麼他這個解釋呢,下面就是解義了。(……還不是第四呢,第四重是淨入願心,還沒有到第四呢,解義分,解釋這第四重的,對吧?)第四重淨入願心。

我們把這第三重義,因為依止昙鸾法師對長行文字的解釋呢,他把它分成十重義。首先我們把這偈的大意,第二起觀生信,第三觀行體相,就是真如體相啊。乃至這整個文字啊,菩薩的四種正修行啊,這些文字,乃至說佛的八種自受用、國土的十七種莊嚴,整體都是來觀體,觀它的真如之體、平等之體、法性之體、周遍之體、具足之體,令一切眾生得以趣入。所以稱為觀行體相。

行,我們依止他這個次第,來看第四重淨入願心。

四、淨入願心

以下是解義中第四重,名為淨入願心。
 淨入願心者:
  〖又向說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
  “應知”者,應知此三種莊嚴成就,由本四十八願等清淨願心之所莊嚴。因淨故果淨,非無因、他因有也。
  〖略說入一法句故。〗
  上國土莊嚴十七句、如來莊嚴八句、菩薩莊嚴四句,為廣。入一法句,為略。何故示現廣略相入?諸佛菩薩有二種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異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廣略相入,統以法名。菩薩若不知廣略相入,則不能自利利他。
  〖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此三句展轉相入。依何義名之為法?以清淨故。依何義名為清淨?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真實智慧”者,實相智慧也。實相無相,故真智無知也。“無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滅,故法身無相也。無相故能無不相,是故相好莊嚴,即法身也。無知故能無不知,是故一切種智,即真實智慧也。
  以真實而目智慧,明智慧非作、非非作也。以無為而標法身,明法身非色、非非色也。非於非者,豈非非之能是乎?蓋無非之曰是也。自是無待夫非是也。非是、非非,百非之所不喻。是故言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
  〖此清淨有二種,應知。〗
  上轉入句中,通一法入清淨,通清淨入法身。今將別清淨出二種故,故言“應知”。
 〖何等二種?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眾生世間清淨。器世間清淨者,如向說十七種莊嚴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間清淨。眾生世間清淨者,如向說八種莊嚴佛功德成就、四種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是名眾生世間清淨。如是一法句,攝二種清淨義,應知。〗
  夫眾生為別報之體,國土為共報之用。體用不一,所以應知。然諸法心成,無余境界。眾生及器,復不得異,不得一。不一則義分。不異同清淨。器者,用也。謂彼淨土,是彼清淨眾生之所受用,故名為器。

如淨食用不淨器,以器不淨故,食亦不淨。不淨食用淨器,食不淨故,器亦不淨。要二俱潔,乃得稱淨。是以一清淨名,必攝二種。
  問曰:言眾生清淨,則是佛與菩薩。彼諸人天,得入此清淨數否?
  答曰:得名清淨,非實清淨。譬如出家聖人,以殺煩惱賊故,名為比丘。凡夫出家者,持戒、破戒,皆名比丘。又如灌頂王子,初生之時,具三十二相,七寶即為所屬。雖未能為轉輪王事,亦名轉輪王,以其必為轉輪王故。彼諸人天,亦復如是,皆入大乘正定之聚,畢竟當得清淨法身。以當得故,得名清淨。

這段文字還是很長。願心,這真正地契入話題了,願心,淨入願心。昨天我們談到心不可自見哪,以願標心這個話題。我們看他怎麼來解釋這個話題。

以下是解義中第四重分,名為淨入願心。

我們怎麼來通過這個標題來入這個法則呢?標題者就是一個綱目啊,綱舉目張,能令我們趣入一個法則。

願心莊嚴

淨入願心者:〖又向說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

那麼極樂世界的國土莊嚴也好,眾生世間莊嚴也好,成就這個願心莊嚴,皆是以阿彌陀佛的願心所成就,國土與情世間二種世間表達了阿彌陀佛的願心,願心功德所在。

“應知”者,應知此三種莊嚴成就,由本四十八願等清淨願心之所莊嚴。

這講得很平白的話,但你要去細細地觀察,不可輕易帶過。

因淨故果淨,非無因、他因有也。

因淨果淨,他的誓願是清淨願,所以果也是淨。那我們作為一個凡夫地的有情,了解自己的心願嗎?是淨啊是濁啊?此淨,阿彌陀佛的淨是無對待的淨;我們世間的淨往往是有對待,有濁淨之對待;阿彌陀佛之淨是無濁淨之對待,無分別對待之淨。

我們下面看他的文字,所舉真如之體。

一法句廣略相入

〖略說入一法句故。〗

這一句是清淨句啊,但顯法性之句。

上國土莊嚴十七句、如來莊嚴八句、菩薩莊嚴四句,為廣。入一法句,為略。

說一法句清淨句,囊括這種清淨願心,表達了清淨願心。那麼這二十九種莊嚴,是廣說;入一法句是為略說;若廣若略,是為互攝。所謂的互攝,如珠照珠,我們要是到一間房間幾面都有鏡子,就很好看得到了。一個人在這一面鏡子裡照到了,它不斷的反射,不斷的反射。那麼你很難辨識說,分這是這個鏡子裡的相,是那個鏡子裡的相,若這個鏡子沒有相,那個鏡子裡沒有相,很難說得出來了,無以分開了。但你這個相,人一走出去了,一切相都消失了。所以一相中映出多相,相相互攝,那麼在廣略二法種中呢,亦復如是。我們看看下面怎麼來解釋。

何故示現廣略相入?諸佛菩薩有二種法身

他從兩種法身來解釋。

法性法身方便法身

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

按照後人解釋,對這個方便法身就是說呢,報身應化身分,這樣比較容易理解一些,比較好容易理解。若單說法性身,無以啟用;單說方便身,無以依止。所以他說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就是由法性身,出生報化二身。古代人還舉月亮這個“體、相、用”說,月亮就如法性之體,圓光就如報德之相,映到水月之中,有應化之身,體、相、用所顯。那麼法性身,生方便法身。

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

是互相映攝的。那麼由應化身我們可以追隨到、看到月亮的本體,由光相,由水中之月,我們可以追尋到月亮的本體,實際這個三身不相隔離,那麼方便化身、法身、法性法身是不相隔離的,不能說同、不能說異,取之異亦不可得,全體不可得的。那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得到的。所以“由方便法身出生法性法身”,這是互容互攝的。

此二法身,異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

你說水中的月亮跟天上的月亮是同一個月亮嗎,那不能那樣說;但你不能說它異,異又不能出生,絕對不能出生。我們要有這種參照的審視,這樣我們就對這個法性就有一個回歸的依靠,我們就沒有畏懼,“一而不可同”。

是故廣略相入,統以法名。菩薩若不知廣略相入,則不能自利利他。

這是真實說,就是說我們不能順應著佛陀的報化二教的這種利益的回施,我們不能得見法性身,不能見周遍的法性身的安樂住,就是不能識諸佛教化之真體、真如之體。你不能趣入,那你何以自利利他呢?若我們但是執著於所謂法性之體,不了解方便法身,就是報化二身的妙用,那我們就拘泥於一個所謂的斷滅層中了,斷滅心智中,就是寂滅斷滅,不能生起悲智二種方便,所以不能入所謂的方便法身,就是悲智二利不能生起,不能純熟,利他不能建立方便。所以,“菩薩若不能知廣略相入,則不能自利利他。”這是顯而易見的。

清淨句

〖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是法性身份,無為無作,無造無起,清淨廣大。那麼所謂的法性身如實建立,照耀十方普利有情,那就是悲智二身。有作有為,方便法身,利益世間。所以有作有為,無離無作無為之體。

還舉例月亮吧。月亮照耀著這個山河大地,太平洋上也好,大西洋上也好,這個月亮到哪個地方就會照耀哪個地方,水中大水小水都有月,普照於十方,各各映化,各各同一月而映化之。所以法性之體莫不如是,隨一切眾生之需求,普利於十方有情。本體無造作,作用各顯其用。這個我感覺我們都能感知得到的,月亮不會造作的,但它的光相在照耀著池塘裡的水、盆子中的水、草上的露水,每一個地方的水都會顯現月光的妙用、月光的這種圓相,佛法利益亦復如是,法性之妙用亦復如是,法性無造作,光相圓照十方,各個取用,各個得相應分,所以眾生各個隨類而取用。就是法性分,應化所現。

“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這個法性法身是無作無為,無造無起,所以猶如月光之體。

此三句展轉相入。依何義名之為法?以清淨故。依何義名為清淨?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因為這個無造無起呀,是為清淨,我們隨著彌陀的報德名號回施,還令我們回歸到這個無作無為的清淨法身所攝、所住、所安樂中。

“真實智慧”者,實相智慧也。實相無相,故真智無知也。

真智無知,這個無知,我們往往會產生一個推測一樣的什麼。真智無知,無知者正遍知處啊,正遍知著,但顯無知。還舉月亮吧,我們容易看得到,我們把這個月亮例子舉到底就對了。月亮無知,照耀之處,各個取用,取用有知,但是分別。盆子水說我這個水中是月亮,露珠水說我這個是月亮,江河水說我這個是月亮,各個都說自己是月亮,但月亮本體了無所知,但它映照著每一個能稱為月亮的地方。

那麼眾生偏知分呢,就是這個知分就是這個露珠中的月亮、碗中的月亮、盤中的月亮、池塘中的月亮、河水中的月亮,但這個月亮本體它並不知道自己是月亮,它不需要知。為什麼這個露珠水它認為自己是月亮呢?它執著這個月亮了,雖然得不到,它還認為是月亮。回觀本體無動無搖,即見真如之體,即見月光之體了。所以我們還是從方便法身中,回歸到法性法身中來,得見其體、得究竟安樂住,無造無作,無畏無懼。

這個無知啊,真智無知,實在就是說真智之體就是清淨之體,入一法句,但表清淨之體,就是法性法身。要是不了解法性法身,自他二利,決定會離體的,就會出現偏差,就會染著所謂利他的這種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若是說直知清淨之體,但令無量眾生入無余涅槃而實無度者,實無滅度者,人就得清淨智,就是所謂的方便法身。這個就會把驕慢與貢高泯滅在當下了,就是清淨法體之中、對待取捨之中。

“無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滅,故法身無相也。無相故能無不相。

還說月亮吧,還說月亮比較好說。那月亮本身它不知自相,放射著光明,周遍照耀。你看露水中的月亮,它是有相的,它就取月亮這個相。我們晚上可以做個實驗,放十個盆子八個盆子,每個盆子都是有月亮的,它都要取相的時候才知道是月亮,但月亮本體不用取相,它才知道月亮,要一取相就不名圓滿的相了,你得不到這個相,所以實相無相。他是喻說,不可確定,喻說。但我們可以有相似的感受,你可以觀察這個地方。“故能無不相”。說月亮本體它沒有一個確定的量,所以它能普照於十方,能令各個地方得見不同的月亮,所以無不相,處處顯現月亮。

是故相好莊嚴,即法身也。

我們要是順應法性修持,清淨法性的修持,清淨無為心智的修持,我們就會得到正遍知的抉擇與安樂住、無畏安樂住。

無知故能無不知,是故一切種智,即真實智慧也

一切種智,它這稱為所謂的種相智啊,無知正遍知之智,也稱為種相智。

以真實而目智慧,明智慧非作、非非作也。

這個智慧不是作,也不是不作,要是我們落到這個作與不作上,對待心智一時生起。非對待心智所攝,這個智慧法性之智非對待心智生起。我們一般立一個非作,就要立一個作;要是沒有作,就要立一個非作,那麼這是不攝的,就是無有此語,這是戲論,對待法中所生戲論說,所以作與非作皆是戲論。

以無為而標法身,明法身非色、非非色也

所以說非相非不相,非此處攝。那你說我水中的月亮,我說這就是月亮,你要是定死說這就是月亮,或者這就不是月亮,這都是戲論,這跟月亮不相干,但它可以回歸到月體。但你要執著於這個盆子裡就是月亮,那就是非說;那說不是月亮,也是非說。不是月亮何以應名呢?此月亮但不是月亮的本體。所以是非說,它沒有直達本源,在某一事相上墮入染著了。我們往往做事情都會有這樣的機制,執著於事,昧失本心,就是昧失清淨心,昧失無對待的心智。這個慢慢地我們可以思維觀察。所以“非色非非色也”。

非於非者,豈非非之能是乎?

這話呢,給我們來三轉六繞的,主要是引發我們大家的思維。“非於非者,豈非非之能是乎?”這不是我們應該陷入的一個困境,我們不應該陷到這裡邊來,就是是非對待的心智,不應該在這個地方用功夫。所以“非於非者,豈非非之能是乎?”你要陷入這個是非,這個是非永遠指使你的生命,浪費你的生命,浪費你的意識。就是邊見就會糾纏我們,這不是我們用功的地方。所以,“非於非者,豈非非之能是乎?”那我們要是在這個是非中爭論了,那你就建立是非百句,不能出離了。這就是這個五濁惡世,對待世間,邊見所生。這是非百句終非佛法啊,但佛法可以利益是非百句之類有情,圓解圓用。是這樣說的。

蓋無非之曰是也

就是這個非、非非我們都不取了。“是也”,這個反正有點繞嘴一樣。

自是無待夫非是也。

這個地方無染無著,“非是”就沒有意義了。

非是、非非,百非之所不喻

我們要在裡邊永遠說不清楚,永遠說不明白了,所以說是非百句終不相干。古人你一說是非,別人就擺擺手說:你休息吧,不給你談了,因為啥?和你談不下去。

所以在我們世間學佛的機制中,有人好談是非,你與他擺擺手,“止止止,莫須說。”說不明白。尤其是女眾菩薩們,要注意,誰說是非,跟她擺擺手,不行給她磕個頭都行,作個揖也行,要不然說不完倒不淨,越說越多,是非百句都來了,這個地方是無限繁衍的,所以我們要制止於當下,誰說是非跟她擺擺手,合合掌,不行磕個頭,就制止住了。要不然呢,就苦了!苦也無涯,是非也無涯,生死輪回亦無涯。就從這來,從當下的是非心、對待心一生起來,就開始了,是非、是非、是是非非,無窮無盡。我們學佛之人呢,關鍵機制上抓住一點了,把這是非解決於當下,無對無待,一時匯入法性,平靜安樂住,自利利他。這個真是很方便的。學佛一定要用的,不用不行啊,不用可就虧負了自己的機制了,一定要用。所以呢,“非是非非,百非之所不喻。”

是故言清淨句。

清淨句者,遠離對待。所以彌陀教言中,為什麼一說就是凡聖同修,凡聖同往,一切蜎飛蠕動之類鹹因此法而得度脫,就是給你個清淨,把一切對待、善惡、是非徹底取消了,但叫你照見法性,覺了本源,直指法性之真如,讓我們在這個真如的心智上得到安樂住,遮一切是非倒見,特別方便的一個修法。

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

所以是非百句,不相干啊,我們就回歸到這個清淨句了,所以清淨句者,無須說,無須說是,無須說非,即得度脫。不再說是非了,是非一來,解決當下,即為清淨。那你心很清淨啊、平等啊。他是、他非由他去,你不是、你不非就可以自利,可以利他。那我們要是一來是非,隨著是非就跑了,那大家就開始苦了,真是苦了。

我們現在的這個僧團機制中、寺院機制中、學佛機制中,一定要把是非制止於自己心裡的當下、誓願的當下、現緣的當下,時時這樣處理,就在阿彌陀佛,就在住清淨平等法性之中,就在普利十方,就在方便法身中運用著,就在法性法身中安住著,那就是無為真實智慧法身了,那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無造無作,遠離是非,畢竟得以安樂住。

那你在法性法身上是不造不作的,在方便法身上就是利益當下是非有情,令其安樂,遠離是非,人得安樂住啊。那你學佛有意義了,有智有悲。悲者無染無著於這個是非之知見,自心守護,自心守護是體呀,無依無靠智慧力嘛,那我們無依無靠無染無著的智慧力回施給有情,回施給什麼有情呢?是非有情!是非就是苦,沒有其他結果,那你悲心就建立了。所以在同一心念中,建立悲智,方便一門啊。這個法則十方的簡單明快,所以佛法無多子,(編注:“佛法無多子”,是禅宗的話,臨濟禅師悟道以後說:原來佛法是這個樣子,無多子。這三個字,是當時的土話;用現在話來講,無多子就是這麼一點點東西,沒有什麼多的。)但顯此處妙用,不需要太多的假設,什麼太多的理論啊,很多繁鎖的東西,直指法用,實在是很不可思議的。所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

一法句攝二種清淨義

〖此清淨有二種,應知。〗

上轉入句中,通一法入清淨,通清淨入法身。

那我們慢慢能體會到這個法則的運用了。

今將別清淨出二種故,故言“應知”。何等二種?一者器世間清淨

我們看看我們這個五濁惡世的山河大地是不是清淨呢?其本質決定是清淨的。你這不要畏懼,你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清淨的,那娑婆世界這個國土不清淨。不!其本質決定是清淨的,但是你取用分別之時,產生了不清淨見、不清淨業、不清淨用,如此而已。後面有說的。這個地方是個要命的地方,我們要是稍微不注意,就又產生是非了——國土是非,在國土上產生是非,說極樂世界是個是的世界,我們娑婆世界是個非的世界。那你又不清淨了,又開始生煩惱了,不得安樂住。我們看:

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眾生世間清淨。器世間清淨者,如向說十七種莊嚴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間清淨。

這個地方給我們抉擇明白了,抉擇什麼明白了呢?極樂世界十七種莊嚴功德成就是器世間清淨相。相,這個相是什麼呢,這十七種表達了極樂世界器世間清淨的相。那我們要認取此世界清淨相,能不能認取呢?

我們慢慢地看,後面他講的特別妙,我感覺昙鸾法師啊,昙鸾法師是一個特別……當時講《大般若經》的一個大善知識,講《大集經》、《大般若經》,他智慧如海啊,善用言詞,令眾生心開意解,我們只要遵循他這個意識的主機,言詞的主機,也能心開意解的,能解決你很多心理問題的,他後面的言詞講得很精彩的。

是名器世間清淨。眾生世間清淨者

他先把器世間清淨放在這個地方了,他不給你講了,要是我我就會講一講,我怎麼講呢?我說:哎呀,法性身表達器世間無造作,器世間雖然是以願心表達,但無造無作啊。器世間,我們一般看器世間不是造作的,它沒有情感分,能令眾生得以安住。我這個解釋實在是畫蛇添足,不需要說了,我們看他怎麼講。

眾生世間清淨者,如向說八種莊嚴佛功德成就、四種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是名眾生世間清淨。

這一句話一定要重重地去反復地體驗它。這一句話不體驗,下面就會出事情。因為啥呢?我們知道眾生是正報啊,器世間是依報,你要了解的,正報不圓,依報何干?你正報是圓滿的,依報就好解決了;我們正報不圓滿啊,依報一定隨之流轉,你放心。這個一定我們要看得到的。他下面就講。

是名眾生世間清淨

我感覺需要大家特別關注“眾生世間清淨”這六個字了。那我們現在所在的娑婆世界,這個五濁惡世,我們這個眾生世間是一個什麼樣的世間呢?我們一般稱為五濁惡世嘛,就是不清淨的世間。這個不清淨的世間是從什麼地方生起的呢?是我們的受用中、知見中、業報中,還是共同產生的呢?這個地方需要大家觀察了,要不觀察,我們修法真是難。就是前面講的法性法身與方便法性法身互入啊,要不能互入,自他二利是不能建立的。十七種莊嚴是廣說,清淨句是略說,廣略互入,你要是不知也不能得到利益的。

但這個地方他為什麼要講“是名眾生世間清淨”呢?這佛菩薩……眾生世間的心智一旦清淨,那是名佛菩薩;我們這個心智不清淨,就名眾生。這個心智歸結到心源上來了,又找到我們學佛的本源機制上,就又歸結到本源機制上,還沒有離你的心念。所以心念為正報之依止啊,菩薩們!這是修法的一個焦點依止,那丟開這個依止了,你很難去從正報上來調整自己。

是名眾生世間清淨。如是一法句,攝二種清淨義,應知。

這一法句者,顯法性身、平等法性身,也就是所謂的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安立的世界海。那麼這一法句啊,後面他會展開它。

如是一法句,攝二種清淨義,應知。夫眾生為別報之體,國土為共報之用。

這已經開始了,昙鸾法師開始安排我們了,開始安排凡聖了,他這個唯心造的法界,阿彌陀佛開始制造眾生世間與佛世間,一定要注意了。他怎麼講呢?

“一法句二種清淨義,應知。夫眾生為別報之體。”

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個眾生啊,夫眾生中,“夫眾生”中有凡夫眾生,也有諸佛菩薩眾生,你一定要注意了,要不注意給你安排到濁惡世界就痛苦了,我們就不能往生了。這是別報之體,就是我們現在啊,每一個人所擇取的心智,是別報之體,你一定要關注了,有凡有聖,一定要關注,這個不關注要出問題。昙鸾法師講法呢,十分貼切地直指你所需要用的方法。

國土為共報之用。

那我們現在看這世界,大家說這世界,說這是五濁惡世,那我們的共報產生了。我們說西方有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正在說法,我們大家都這麼認為了,那麼這一個共報也產生了。這共報到底是一個可變的不可變的?是有自性還是無自性的?是有常的還是無常的?你一定要審觀了,這是法則的問題了。不審觀我們就不能往生,那你永遠安住在這個娑婆世界吧。要是常,你就安住在這個地方;要是斷滅,你也永遠安住在這個地方了。看他下面怎麼來講。

體用不一

他前面講的是眾生是別報之體,後邊講是共報之用,他為什麼要把這個體用不放在一個因緣上呢?我感覺需要諸位善知識真是應該注意。我們這樣講吧,法性一如,我們跟諸佛如來同一法性啊,這是不是一個體呀?那為什麼用有異呢?那諸佛如來為什麼放大光明、無量神通、善巧自在力,我們在這個地方沉淪、煩惱、憂傷、輪回呢?

所以他講“體用不一”,我們可以感知到了,現在感知到了,“體用不一”。我們與諸佛同體呀,為什麼用不一呢?若“用一”會出問題了,看啊。

所以應知。然諸法心成

這個地方給我們抉擇了,諸法心成啊,就是說萬法唯心。所以聽一群人說念佛不能往生,唯心!念佛能往生,唯心!唯你擇用之心!你這個用啊,體是一如,用則有異啊。所以說,能往生、不能往生,在於你取用。

然諸法心成,無余境界

一切境界莫不都是由心所現,這個你不需要疑慮的。你不能說極樂世界是由心成的,娑婆世界可能不是由心成的。不是!一樣的!萬法由心所成,只是取用有異罷了。

無余境界。眾生及器,復不得異,不得一

“不得一”,那我們與佛的世界,凡夫眾生與諸佛眾生,不得同不得異,這個地方一定要注意了,萬法唯心在此顯示出來了,萬法唯心在這個地方能顯示出來了。要不然我們就沒法抉擇法則。所以“無余境界中,眾生及器,復不得異,不得一”。

過去說:異者,無以成佛,你永遠不能成佛;同者,因果散壞。假設說我們跟佛一樣,你什麼一樣啊?你這麼煩惱、這麼顛倒怎麼一樣啊?說法性一樣,你還是壞了因果,你不在因果上努力去改造它了,所以說壞因果,所以不得一。

“不得異”,要說異,我們跟佛不一樣,那你怎麼成佛啊?

此語都是剩余語啊,都是多話了。所以是非建立,一、異都是是非啊,沒有入平等句。所以入清淨句者,遠離是非,不說同異,自然安樂住。一定要注意這個地方,不注意這個地方這個機制轉不過來,我們就又掉到法的是非上去了,濁淨的是非上去了,所以“不得異,不得一”。

不一則義分

他又細分一下,不一則義分,從意義上來分說。

不異同清淨。

為什麼義分呢?我們取用之差別,顯報之差別,你沒法說是一。所以我們這個造作解釋分也丟失了,人心裡就得真正的清淨與安樂了。實際我們很多言說呢,都能令眾生產生分別對待,無意識就會令人分別對待。他所有的言說,你看我們這正修行路上的言說呢,都是為了去掉分別對待、是非的心智,令我們還歸清淨無造作之體,清淨法身。

不異同清淨。器者,用也

山河大地是不是用呢?我們自己看,山河大地是不是在用啊?誰在用啊?眾生在用啊。所以一切器不離於正報使用,正報者眾生是!沒有眾生你這個世間說好說壞沒有啥意義啊。所以,“器者,用也。”

謂彼淨土,是彼清淨眾生之所受用

這點到關鍵問題了。下面舉了一個器皿淨、食淨的問題,我們要認識不到這一點,我們就壞因果,就不會去真正主動地、意樂地順應法性,來走出生死對待,我們不會主動了。他後面這個進趣的比喻是十分重要的。

“謂彼淨土,是彼清淨眾生之所受用。”為什麼他這個淨器是彼清淨眾生受用呢?那你濁惡眾生能不能受用呢?這肯定是給我們列出一個話題了。清淨眾生與濁惡眾生有沒有自性呢?又回到心法上來了,不回到心法上我們就沒法修持,沒法抉擇,沒法運用。

故名為器

下面是說這個器的問題了。

如淨食用不淨器,以器不淨故,食亦不淨。

依正二報表達出來了。食好比說是正報,那器不清淨,食也就不清淨了。

食亦不淨。不淨食用淨器,食不淨故,器亦不淨

依正二報互相表體表用,體用一體故。這個地方表現了一個法則。情世間與器世間這個剖析還不敢帶過。

時間又到了,明天接著學習,謝謝大家!

錄音記錄:明璃

 

上一篇:方立天教授:普賢的實踐品格及其現代價值
下一篇:方立天教授:“正見”乃和諧之源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