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李利安教授:當代中國佛教公眾形象的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當代中國佛教公眾形象的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
  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 李利安教授
  佛教形象具有多重的內涵。從廣義來看,佛教的形象包括佛教自身的存在形態和佛教在世人心目中的存在形態兩種。前者是佛教外加於社會的,以客觀性形象表現出來,後者是社會對佛教的評價,以主觀性形象表現出來。佛教的客觀存在形態可以劃分為內在和外在兩重結構,內在形態由佛教的教義理論、修道方法、信仰心理構成,外在形態由佛教信徒、佛教寺院、佛教活動構成。六種要素相互影響,相互關聯,形成整體的佛教形態。佛教的公眾形象其實就是佛教存在於世人心目中的形象,它以客觀性形態為觀察的基礎,以主觀性判斷為呈現的方式。
  作為一種延續兩千多年的社會實體與依然廣泛存在的社會現象,中國佛教在與社會諸多要素的相互作用中不斷發展演變,呈現出不同的存在形態,既為自身的存在與發展鋪設演進的道路,也為社會大眾所認知,為社會輿論所評判,從而形成既來源於自身形態又有別於自身形態的公眾形象。如果說自身存在形態是一種客觀的真實,那麼公眾形象則是一種社會的總體評價與總體輿論。由於任何評價和輿論都是來自對客觀實際的某種觀察,所以,公眾形象其實是主客觀兩重因素的糅合體。中國佛教公眾形象正是由中國佛教的客觀實際和社會的觀察評價兩種因素相互激蕩而形成的。由於中國佛教的公眾形象取決於兩種不同的要素,所以它既具有客觀性的一面,也具有主觀性的一面;又由於佛教的存在形態具有多重要素,而且呈動態發展的趨勢,社會大眾對其的認識渠道、認識方法以及評判標准各不相同,所以,中國佛教的公眾形象既是一種宏觀而總體的社會評價的結果,也是一種具有可變性、模糊性、矛盾性的評價體系。
  佛教公眾形象來源於世人對佛教實際的觀察評判,而佛教的實際是由眾多要素構成的,所以佛教公眾形象的內在構成要素也是多重的。對佛教公眾形象構成要素的劃分,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取捨,這主要是取決於佛教存在諸要素的發展狀態,特別是優劣兩種相反的狀態,以及社會大眾對佛教存在形態諸要素的關注程度,由於佛教自身的發展在不同時代之間、不同地域之間、不同要素之間呈現出不平衡性,所以,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中的佛教公眾形象可以通過不同的構成要素來體現。從當今中國大陸地區來看,佛教公眾形象主要通過以下三個基本要素體現出來:第一是佛教的理論形象;第二是佛教的僧眾形象;第三是佛教的場所形象。
  所謂理論形象是指當今大陸流行的佛教理論在人們心目中的定位。這是中國佛教形象的基礎,是其他形象的根本支撐。喪失了理論形象,其他一切形象都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都將化為空而不實、腐而無味的怪象。理論形象可以劃分為三種,其一是理論的超越性,這是從理論的內涵和品質方面來講的。佛教理論是一種既不同於自然科學、也不同於社會科學,既不同於一般哲學,也不同於其他宗教的學說體系,它對宇宙世界,對社會人生,對現世來世,對痛苦快樂,對人我關系等均有一套深刻而獨特的看法,具有強烈的現實關注性、現實批判性和現實超越性,其超越理性的認識方法和四聖超凡榜樣的確立,使佛教具備了神聖性的內涵和超越性的品質,這是佛教理論不同於其他思想學說的本質所在,是佛教的魅力所在,也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其二是佛教理論的實用性,即佛教理論的現實適用性程度,這是從佛教理論的實踐應用方面來講的。佛教理論是一種救世的理論,具有強烈的實踐性。在實用性方面具有良好形象的佛教理論應該是,從佛法的角度來講是當機的,從眾生的角度來講是可用的,從社會的角度來講是積極的,從結果的角度來講是切實有效的。玄虛、高遠、神秘、繁雜、孤傲的理論是不具有接引性的,從而也不可能具有良好的公眾形象。其三是佛教理論的通俗性,即佛教理論的為眾生信仰、理解、修行和證悟的難易程度,這是從佛教理論被領悟的方面來講的。盡管按照佛教的理論,眾生能否領悟佛法取決於眾生的根機,但面對當代中國的實際情況,從佛教理論這方面來看,主要還是取決於理論接引大眾的靈活性、理論诠釋的通俗性、理論運用的簡易性、理論趣味的親切性等。以上三種理論形象在當代中國大陸總體上還是不錯的,因為宏觀來看,當今中國大陸社會對中國佛教理論的評價是積極的、正面的,特別是隨著中國社會轉型的不斷加速、社會矛盾的日益復雜尖銳,各個領域內競爭的日趨激烈、民眾日常工作與生活壓力的不斷加劇,精神空虛與信仰迷茫的不斷加重,佛教理論淨化人心、舒解壓力、撫慰孤獨、消除恐懼、超越凡俗、協調沖突等功能日益凸顯,佛教理論清新脫俗的神聖魅力日趨明顯,所以,從全社會來看,積極評價佛教理論的人不斷增多,佛教的理論形象呈現出良性上升的趨勢。不過,目前中國還依然存在著部分極左思想對中國佛教理論的某些誤解與負面判定;從佛教理論自身來看,也存在著佛教理論的膚淺化、詭辯化,特別是過分神秘化和過分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傾向,尤其是人間佛教理論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來的去神聖化趨向,從長遠來看,很可能會不斷消減佛教理論的公眾形象,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
  所謂僧眾形象,是指中國佛教出家二眾在世人心目中的定位。中國佛教歷來遵循僧主俗從的信眾結構和教化格局,僧人被認為是續佛慧命、傳佛心燈、主持佛法、教化天下的唯一權威的特別群體,所以僧眾是佛教存在形態中最活躍、最有力、最具現實感召性的因素,作為中國佛教存在形態的核心要素,僧眾始終中國佛教發展的中堅力量,所以也是中國佛教形象的最直接、最明顯、最廣泛的體現。細化來講,當代中國僧眾形象由以下三個要素構成:其一是僧眾的神聖性。作為僧眾形象的首要因素,僧眾的神聖性是指僧眾掌握佛教智慧、內具超脫精神、外現莊嚴威儀、續佛慧命、感召信眾的程度。在長達兩千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國佛教僧眾始終在神聖性方面保持著不衰的魅力,盡管各個時代在不同的地域內均出現很多消解神聖性的因素,甚至出現背離神聖性的庸俗卑劣現象,但宏觀上來看,神聖性從古到今一直是中國佛教的核心資源。今天,中國佛教僧眾在保持神聖性方面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應該引起中國佛教的高度重視。其二是僧眾的人文性。所謂僧眾的人文性,是指僧眾具有人文素質的程度,而人文素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文化功底,如在哲學、歷史、文學、藝術、書法等方面的理解力、鑒賞力和創作力;二是倫理素質,即在個人品德方面所擁有的境界。僧眾人文性在歷史上曾經是社會諸群體中最優秀的代表,尤其是在古代印度佛教早期和中期發展階段以及中國佛教昌盛的隋唐時代。相比與明清時代,當今中國佛教僧眾的人文性正處於不斷充實上升的時期,但還有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其人文形象急需盡快重新樹立。其三是僧眾的社會性。所謂社會性是指僧眾認識社會、理解社會、把握社會、進入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和程度。一個逃避社會、不認識社會的人,是不可能理解證悟佛智慧的;一個不願進入或無法進入社會的人,是不能契理契機地傳播佛法的;一個不願意或不能服務社會的人是不會體悟大乘佛法的。歷史上,中國佛教僧眾在認識社會、服務社會方面功績卓著,今天,台灣佛教僧眾在參與社會方面遠遠勝過大陸,他們無論在社會救濟方面,還是經濟發展,乃至政治生活方面,均顯示了很強的能力,相比之下,大陸僧眾在這三個方面均顯虛弱,形象有待改善。
  所謂場所形象,是指佛教寺院或佛教居士林、佛學院等佛教專有場所在公眾心目中的定位。佛教場所既是佛教精神的物質載體,也是佛教其他各種構成要素的匯聚地。一個完整的佛教場所一般都會具有佛教的崇拜對象,即諸佛菩薩,具有诠釋佛教理論的經典,具有僧眾的宗教活動和其他各種文化與經濟或社會活動,是僧眾集體生活、集體辦道的基地,是接引眾生、傳播佛法的道場,是面向大眾、服務社會的窗口。所以,佛教場所是佛教形象的重要承載。具體來講,佛教場所形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種因素:一是事務運行的有序性程度,指佛教場所管理體制健全,宗教事務、後勤事務和社會事務運行良好,相關的文物、園林、文化、旅游、商業等方面的管理到位,運轉順利,這是佛教場所形象的基礎;二是僧伽共住的和合性程度,主要表現為六和的程度,這是佛教場所形象的關鍵;三是場所氛圍的肅穆性程度,即佛教場所所具有的清淨之象、莊嚴之氣,這是佛教場所的神聖性所在,既來自佛教的理論,也來自佛教的僧眾,還取決於佛教場所的景象,是內外諸多因素彼此影響、和合共成的精神性形象,具有神聖性和感召性,是佛教場所形象的靈魂。當代中國佛教場所由於受經濟開發與旅游發展等眾多因素的影響,莊嚴肅穆的氛圍多有丟失,應該引起有關部分的高度重視。
  上述三種形象彼此聯系,密不可分,共同塑造了中國佛教的公眾形象。其中佛教的理論形象是佛教說教在世人心目中的定位,這是佛教公眾形象的基礎,目前在中國大陸基本保持著良好的評價;佛教僧眾形象是僧尼內在品格在世人心目中的定位,屬於公眾形象的集中體現,目前在中國大陸受到褒貶不一的評價,需要努力改善;佛教場所形象是場所運行機制與氛圍在世人心目中的定位,目前存在的問題很多,應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上一篇: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一集
下一篇: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二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