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十三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乘百法明門論》(第十三講)

【原文】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

  分位差別者,謂此不相應行,不能自起,藉前三位,差別假立。前三是實,此一為假,所以第四明之。

甲一、經文簡釋

  五位百法的第四位是心不相應行法。心不相應行法是從心法、心所法、色法三者上假立的,所以叫做“三位差別故”。

  甲二、廣學多聞,建立正知見

    乙一、學習佛法的目的:通過名言、法相來觀照本性

  我們學百法,要在每一個法上觀照二空,通達二空。通達二空,就是見道。禅宗裡說“明心見性”,見到我們自己的本性。看到自己的本性,也就是我們內在的執著破除。沒有執著、障礙、煩惱才能夠見到本性。

   這些心性、真如,怎麼去認識呢?首先要從依言真如到離言真如。

  依言真如,就是需要靠語言文字,然後到達離開、不需要語言文字見到真如,(離言真如)。

 

  喻禅宗的公案說,要看到月亮,要借助手指頭,手指頭一指,就看到月亮。

  語言文字就猶如我們的手指頭一樣。

  我們要證二空、明心見性、見到真如,必須要依靠經論、佛法,最後才能到達離言真如,遠離語言文字相。

     乙二、我們在學習佛法過程中的常見錯誤

       丙一、對佛法的認識片面又執著——“盲人摸象喻”

【認識問題:既迷又執】

  問題是,我們現在對佛法的認識、體會,都是非常片面、局部、膚淺的,每個人只是看到佛法全貌的一部分。

  盲人摸象,摸到大象耳朵、鼻子、腿的人,感受都是不同的。

  我們對整個佛法的認識只有一小部分,非常局部,非常有限,把它當成全部的佛法,把它當成佛法的最高境界,無異於盲人摸象,盲目的執著、迷執。

  我們既迷又執。迷,沒有覺悟,迷惑一個方面的問題;同時我們還執著,執著於我們所迷惑的這些現象、問題、認識的缺陷、片面、局限。

【樹立正確標准】

  實際上,我們學佛法要通達。怎麼通達呢?

  要通達前生後世,通達事跟理,通達自己與他人。即自己跟眾生、事跟理、前世後世——三世聯系起來,自己和眾生聯系起來,現象和本質聯系起來,有為法的現象和無為法的本質聯系在一起。

【教授一:樹立無常正見】

  一切法無我,就說明能夠改變。

  無我:無常、無一、無主宰。

  喻貧窮、富貴、聰明,不等於就永遠貧窮、富貴、聰明,都是可以改變的。

  改變,不是說一定要等到死了以後才能改變,現在就能改變。無我,時時刻刻都在變化。

  怎麼改變呢?就要靠發心,發菩提心,從心方面來改變;從知見方面來改變,從見解方面來改變,見道也需要靠正見。

  佛教中,正見非常重要,若沒有正見,它的反面就是邪見。

  ◇邪見即兩邊:斷、常,這都是很可怕的。

  ◇正見:不迷惑,不執著。

  見到什麼呢?見到因緣果報,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

  這些道理都是能夠相通的。

【教授二:通過修行的方式建立內心清淨莊嚴相】

  如果我們不能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的話,就不能見到法,見到的只是名言。“依言真如”,我們見到的只是“言”,沒有見到“如”。我們見到的只是虛妄的東西,而不是真實的東西,因為我們以虛妄的心去緣外境。

  實際上我們的心都是在“受、想、行”三個字上——感受、心裡的取相、心裡的各種活動,這些都是屬於有為法的范疇。

  在有為法的范疇,怎麼能夠看到本性呢?我們看到的都是虛妄的,都是有為法,就出不去了,就被這些困惑住了,產生種種情緒,這些情緒都是我們的分別心、偏見。

  我們如果去修觀,發菩提心,觀照二空,種種依正二報的莊嚴,我們內心的行相就不一樣了。

  如果我們沒有刻意去用功、修觀、建立種種依報、正報的莊嚴清淨相,那我們內心就是染污相,娑婆世界種種染污之相。

  染污相是我們自然現起的,清淨相是要我們刻意去修才會有的。

  因為我們的心是染污的,我們的心本身已經蒙上灰塵,只有把這些灰塵掃除干淨,剔除塵垢,才會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

  如果我們沒有刻意去修觀、觀照,這些清淨相是出不來的。

  喻三寶地就跟其他地方不一樣,出家的法師就跟一般的社會上的人不一樣,這種相就不一樣,依報、正報,肯定不一樣。

  心和心所對我們內在心相的關系是很密切的,我們所有的戒定慧、禮拜、念經、打坐等等,都是(為了)在我們內心中建立清淨莊嚴相。如果沒有這些內容,我們就建立不起來。

    丙二、用染污心理解佛法——“學我”

【修行用功的重點是心而非外在境界:明鏡喻】

  心不相應行法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如前面談到的“得”。你說得是什麼行相呢?很不好說,講不清楚,這種概念不是具體的,是抽象的、假設的,假設我得到什麼、失去什麼。

  實際上,雖然心不相應行法是假設的,但是跟心法、心所法、色法都是有關聯的,並且聯系還非常緊密。這些心相、抽象的概念,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工作、思維,所以就需要去了解。

  佛教講惑業苦,起惑就造業,造業就受苦,感果,受報,所有的這些都是自作自受。自己造作,自己受報。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造業,自己受報。

  “能”跟“所”都是我們自己的,但是我們常常認為“能”跟“所”是主觀與客觀,(其實,“所”是)客觀在我們主觀上面的反應,也就是說:能是我們自己,所也是我們自己。能變是我們的心,所變是我們的心上所變現出來的東西。

  心就猶如鏡子一樣,鏡子上所顯現出來的形象好不好,與鏡子有關系。

  喻鏡子非常明亮,現出來的境界就非常分明、清楚;鏡子模模糊糊,外在的境界再清晰,鏡子裡頭的境界也依然是模糊的。

  這什麼意思呢?外在沒有善惡,善惡都在我們自己的心。

  喻外在如果是一個窮凶極惡的人,我們以善良、慈悲的心去面對,我們的心也會善;外在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非常有修行的人,我們對他觀過的話,也就變成惡法。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法)跟我們心的分別是有關系的。

  在一切法上都能夠體悟到它的真理,體會到一真法界,我們需要這樣去認識我們的本心。

   如果從外在上去分別事物的差別相,那是世間法,不是佛法;是有為法,是世間的善惡、是非、得失、你我,跟佛法沒有關系,佛法不是這麼來看待的。

  世俗社會的名言體系是什麼,佛教的名言體系是什麼,不能搞混淆。

  如果把世俗的名言體系當作佛教的,問題就很大;如果把佛教的名言體系應用到世俗上去,也不行。

  我們的動機、目的、心態是這樣的,世間上的人不是為了修道,而是為了生活、工作、事業,他所追求的都是有為法上的成就,物質上的成就,目標、方向都不一樣。

【認識問題:把名言當實有,用虛妄心理解佛法】

  但是我們常常把名言當成實有的,不知道名言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看到真如。把名言當成實有的也很可怕,這是另外一種執著,即把文字當作佛法,把佛經上的概念當成真如、法性、本性,沒有真正了解到這些名言都是假名安立的,要讓我們悟到無我、本性,體會到真如,這才是對的。

  我們的心是生滅、虛妄的心,以生滅、虛妄心來看,本身就是錯的,看的佛經也是錯的,因為在分別。

  怎麼樣才是對的呢?只有聞思修,思維修才是對的。只有真正根據佛經,根據善知識的教授、原話,原原本本,聽聞准確無誤,然後去觀想、思維,才不會錯。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們聽到一句佛經的名詞,用種種世間的名言體系去演繹,自己隨便去解釋一通。

  佛經的名詞、法相,和我們自己的解釋是了不相干的。

   法相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看到諸法實相,我們如果不會在法相上起觀照、通達,只有離實相越來越遠。

【用現實中“見行分裂”的例子來說明我們對佛法誤解的地步】

  在佛門中,為什麼做事的與說理的不容易統一,原因就在這裡。

  我們常說“甚深見”、“廣大行”。

  ◇甚深見是從理上來講,理悟得很透徹。

  ◇廣大行是從事上來講。

  事和理要統一,如果不能統一,就會造成矛盾,就是見跟行不能統一。

  表面上看,好像廣大行與甚深見不能統一。或者去分類,哪些人屬於甚深見,哪些人屬於廣大行,這本身就是錯誤。

  這是我們自己沒有統一,自己根據自己的判斷把哪些人劃分到甚深見裡去,哪些人劃分到廣大行裡去,然後認為這兩類人不能調和。因為這麼去觀照、思惟、分別,所以就不能調和。

  廣大行、甚深見都是我們內在的一種功夫,如果我們對佛法有真正意義上的甚深見,肯定會有廣大行;如果能真正做到廣大行的話,肯定有甚深見。

  有時認為說:這個人事做多了,佛法就學不好,就荒廢了聞思;有些人說,聞思了,不好去承擔。

  這就是把自己分成兩半:一半是事,一半是理;一半是見,一半是行。這兩半又不能統一,修行的時候不要做事,做事的時候又不要修行。

  喻這就猶如說:我吃飯的時候不要吃菜,吃菜的時候不要吃飯。

   吃飯就包括了吃菜,吃菜的時候也包括了吃飯,不可能說專門吃菜,不吃主食也吃不飽。我們請人家吃飯,肯定也要有菜。

  這都是不能偏廢的。

  廣大行屬於形相部分、事項部分,甚深見是屬於對法的理解、體會部分,是體會有多深的問題。

  而不是說,你現在在做什麼(就能代表是甚深見或廣大行)。你在讀經,就是甚深見?弄不好迷信都很難說!或者你在那裡昏沉、打妄想,都很難說。不能這麼去理解佛法說的甚深見和廣大行。

       乙三、判斷自己是否具備正知見

【判斷標准】

  我們的念頭是不是正念?我們自己的心念中所認知的對象是不是正知?

  所謂正知,是指我們非常清楚自己能認知的是什麼、所認知的是什麼。

要正念而住、正知而住。

  如果我們有正念、正知,就可以互相印證:我們學的東西有沒有錯,我們學的東西能不能憶持、受持。

  受:領納;持:不要讓它忘失掉,執持。

  這樣的話,我們知道的東西,我們心裡的東西可以互相印證。

  如果我們所了解的、學習的佛法或佛法的名相,不能和自己內心的正念互相印證的話,就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正知。

【陷入誤區的外在表現】

  錯誤現行一:有些人學一學,一年、兩年、三年以後,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學到佛法,似乎自己內心中空蕩蕩的。

  這就是說我們學的東西不能變成我們的正知——能知、所知;我們心已經忘念、散亂、失念,沒有正念。

  沒有正念,學的東西又不是正知,就是沒有正知正念。

  沒有正知正念,我們人就在煩惱狀態。人在煩惱狀態的時候,過去學習的東西忘失掉了,此時此刻起不了現行。雖然學過,但是種子放在倉庫裡,起不了現行。

  錯誤現行二:有些人學了佛法以後,看了幾個法相名詞,自己跟自己不能互相溝通,這也很麻煩。

  為什麼不能互相溝通呢?比如念咒、磕大頭、持戒、念佛,他認為這個最好,這才符合自己的根性。念了幾天後,覺得這個也不靈驗,就不願意去磕、去念了。

  這就是很簡單的,我們學到的法相名詞自己跟自己無法溝通。就是這個法類與那個法類不能互通,這就很麻煩。

  喻我們進到佛堂,如果旁邊這個門沒有開,我們就進不去隔壁的房間,雖然有門,但是門是關的,進不去。這個門開了,那個門關了,進去以後又到不了外面去。

   這就是把佛法學死了,處處障礙。不知道說,我們上課的時候,門都要打開;下課,大家回去,這些門都要鎖掉。平時沒有用的時候門都要關掉,這個才是對的。

  因為我們佛法學不好,此時此刻我們內心呈現出來只是一個法相,別的法相都被這個法相擋住,起不來,內心沒有。

  他會認為說:只有我這個門才是對的,大家都要走我這個門。

  你的門是開的,他的門還是關的,他怎麼走得進來呢?只有先把他的門打開,才有辦法走進去。

  “百法明門論”,悟了,明白了,就是“明門”,知道這個門在什麼地方;迷了,不清楚了,就出不來,就是“黑門”。

乙四、出現種種錯誤的根源——我執:常,一,主宰

   諸法的本性是不生不滅的,無為法。

   學法成迷、學法成執,(都是錯誤的),(諸法)都是無我的。

  我們常說:學佛不要學我。學我就是執著,就是常、一、主宰,常、一、主宰就錯了。

  釋迦牟尼佛所悟的道理就是這些:一切事物、現象都是虛幻的,生老病死、春夏秋冬,所有的一切都是生住滅,都是變化、都是無常。人的情緒、煩惱,也是無常的。因為無常,產生種種問題、誤判、對立。

  實際上,如果我們用佛法來體會、理解、觀照,無常反而會變成一個善法。

  世間上不學佛的人,你說無常他就很怕,怕得不得了,覺得要死了。尤其歲數比較大的人或生病的人,你問他“什麼時候無常?好好念佛,准備無常。”他就非常怕。

  實際上無常是善法。

  甲三、有方法有次第,如理修行

    乙一、如理認識修行——“學語言”喻

【認識修行的對象:心】

  我們人的情緒、心所,五十一個,何止五十一個?法是不計其數的,八萬四千,無量無邊的法。非常多的法,非常多的情緒,我們是認識不到、認識不了的。世親菩薩把它概括成五十一種心所,是主要的,而不是我們人只有這五十一種心理狀態,不是的,再分的話,可以分得非常多非常多,是分不完的。

【隨舉二例體會心所的復雜微妙】

   例1  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人,他很高興,你會不高興。為什麼呢?你平時對這個人看不慣,或是怨家,你說:“他今天得到什麼好處,這麼高興?”你看到他高興,自己就變成不高興,會起煩惱。

  這是非常常見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容易遇到。

   例2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別人應該要不高興,應該要起煩惱、生氣,才對。“我這麼去說他,罵他,作弄他,這麼多人諷刺他,他怎麼不生氣呢?”對方不生氣,你自己反而生氣。

  (比如)我們這裡的法師,你再怎麼說他,他都不生氣;反而說他的人,自己說一說會生氣。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你說這種心態在心所裡屬於哪一個?都不好說。

  人的這些煩惱、情緒,是非常不可思議,也是非常莫名其妙的。他為什麼這麼反應,都是有原因的。這種原因說不清楚,或我們悟不到,所以就給他加了個名字叫“無明”。

  無明,就是說不清楚;明呢,就變成“明門論”。

  但是好多修行的人非要把它搞清楚不可,一定要找答案。

【教授:注重過程,踏實用功】

   實際上,答案是找不到的,只有去找過程。只有注重過程,最後才會有答案。

  為什麼有些同修修行的功夫這麼好?你說好的事他也不會高興,說不好的事也不會起煩惱。你去猜他有什麼原因,猜不出來。

  這是修行的過程形成的一種功夫,不是故意做的。裝是裝不了的,一天、兩天、三天可以,一個禮拜、兩個禮拜,一個月就不行了,絕對受不了。只能在我們心裡去用功,才有辦法。

【以學語言喻來體會學好佛法的不易】

  學佛法,用最簡單的例子來做比喻。比如學外語,你會念字母、念音標、念單詞,甚至一篇文章讀得下來,乃至一篇文章背得下來,你敢講說我的英語學好了嗎?哪有這麼簡單的事情!

  不要說學外語,就是學普通話,學中文,學一輩子都很難說我們學好了。你寫一篇文章看看?不一定寫得出來,至少是寫不好。

  學佛法更是如此,那麼容易佛法就學好了?不可能的事情。

  我們讀一篇文章,中文也好,英文也好,一個中文的老師給我們讀,他的語感就不同。我們剛剛開始讀外語的人,語感和外國老師的語感就不同,人家聽了以後感受也不同。我們學中文也好,外語也好,就包括這些內容。你要說話,就存在語感的問題;你翻譯要准確,就要去記很多單詞、很多詞語,這樣才有辦法翻譯,才有辦法把文章寫通順,把我們內心世界完全表達出來,或者說表達得更好一點。

  但是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我們自己認為比較親切的佛學名詞,就認為這是最好的,我們這樣就可以,這就很有問題。

  百法都是法,最後的目的都是匯歸到無我。

  它是從一個法又一個法,一種心相又一種心相來破斥的:這是我們的心相,這些心相為什麼會產生?產生後我們怎麼辦?從一一法上來認識:這個法的自性是什麼?業用是什麼?名言是什麼?

  例如:定、慧、貪、瞋、癡,都是名言,有什麼作用,自性是什麼,都講得清清楚楚。

  目的是讓我們了解這個法有什麼功能,有什麼性能,叫什麼法,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我們才能多多少少感受得到,不然的話,我們無法表達出內心中的種種感受。

  這些感受,用我們自己的、世間的語言體系不足以表達,不足以把我們內心這麼復雜、細膩、深廣的境界表達出來,表達不了,一表達都是支離破碎的。

  乙二、了知自身修行狀況:我們是否學得對路呢?

    丙一、聽法很歡喜,實際上並沒有領納受持——“愛車喻”

  如果我們認為得到了什麼東西很好很好,很歡喜,會有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我們所得到的這一句佛法,我們自己沒有真正領納、受持。

  我們認識到這句佛法很好,怎麼沒有受持呢?

   因為,這句佛法,你認為它很好的時候,還沒有匯歸到我們的自性,沒有通達二空,還沒有真正起觀照

   喻:我們看到一句佛法名言很好,就如我們看到一樣東西很好一樣的道理。會照照片的,看到一部照相機很好,心很歡喜;會開車的,看到一部好車會很歡喜;喜歡讀佛經的,看到這部佛經很好,心生歡喜。實際上就是這樣一種狀態,同一種狀態。

  實際上還沒有完全消化,如果完全消化,是不會改變的,一句能頂萬句,真正能夠頂一萬句。因為通,觸類旁通。

    丙二、內心常有失落感、挫折感——“晚會喻”

【失落感】

   又一種狀態,有時自己覺得我們學來學去,不僅歡喜心沒有,沒有得到什麼佛法上的成就,還會覺得很失落。因為沒有得就(覺得)失,所以心裡感覺到很失落。

  失落,實際上內心是非常空虛、沒有力量、低落的,猶如生病一樣,(生病時)我們人身體的機能是很差很差的。

   很空虛的時候,就會很注意別人對我們怎麼看,就會非常在意。非常在意自己的虛榮,別人說:“這個人很不錯,有進步”,就會很高興。如果法師說:“你學這麼多年了還是老樣子,一點進步都沒有!”那就完了,他永遠爬不起來,正好印證了這個法師的話。

  名言是很不可思議,很厲害的。

  實際上都是這樣的問題,這樣的一個心態。

【挫折感】

  喻1:我們看到一場法會做完了,一個晚會辦完了,下雨了,辦不成,我們內心中就好像受到挫折一樣,覺得辛辛苦苦排練這麼長時間,挖空心思想了這麼多台詞……突然下雨,內心就非常有挫折感。

  喻2:這個同修非常好,大家也很用功、精進,正知正見,過一段時間他不來了。(你心裡就會嘀咕:)“他怎麼不來了?什麼原因?”心裡就很難受,好像自己失去了什麼一樣,也有一種挫折感。

  不知不覺(總是)在熏習失落感、挫折感,人就會很麻煩。積累負面消息的感受就會越來越多。

  這都是不通達無我、不明白無常的道理。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肯定要散的。法會辦得再好也要結束,晚會,三個小時、四個小時、五個小時,也會結束。這都是果相。

  果相也是因緣和合,眾緣和合,也是無自性的。

【錯誤原因:不通因緣,只看果相】

   我們看到果相存在的時候(產生)成就感,看到果相分開的時候,因緣分離的時候,人就有一種挫折感,這就是對因緣、緣起不通達的表現。

   晚會辦得成是有因緣的,辦不成也是有因緣的。如下雨了,缺少一個因緣,氣候不行,辦不成;停電了,沒有光明,也辦不成;沒有話筒、擴音器,都辦不成。這都是有原因的。

  我們要探討什麼問題呢?我們要探討的人、事、物都是跟我們的心有關。

  我們看到這些果相的時候,如何來認識它的價值?即:和合的時候,如何來認識和合的價值;分離的時候,如何來認識分離的價值。這是很重要的。

【不通緣起的其他現行】

  如果反過來,那我們的用心就會有問題。

  怎麼反過來呢?

  喻1 如大家在一起,互相觀過、障礙、排斥,一個事情自己想做又不好去做,別人去做了,我們看別人做不好就觀過,觀過的話,就種下分離的因。這樣一念一念的熏習,熏習到最後就完了,你一直在觀過。

  喻2 有時,某位法師或哪一位講師講課講得很好,忽然間不講了,就很難受。如果他天天在上面講,你就會想:“他怎麼天天講這個內容呢?”又會有另一種心態。人的心都是非常無常的。

  喻3 有時,過去有的東西現在也有,不容易接受,如“怎麼天天都上課?”;過去沒有的東西現在有了,也不容易接受,例如“過去沒有這麼做,你現在為什麼這麼做?”

    丙三、看不清自己的心念的產生和變化——“魔術喻”

  人的心無常到我們自己都搞不清楚,就那麼無常。 

  釋迦牟尼佛悟道,從時空的維次上悟到無常的道理——無常迅速,非常非常快速。

  所有一切的業、煩惱,都是從心生、心造,然後受果報。

  喻:變魔術,一下子變出一只老鼠或兔子、魚,你眼睛看不出來,想象也想象不出來。他隨便一抓,一只兔子就抓出來了,你知道是假的,肯定是躲在什麼地方,但是你看不出來。

  我們人的心念也是一樣,它就這麼想,你說它是怎麼出來的,不知道。就是不了解自己的心,就是這麼一回事。你說:“為什麼會這麼想呢?”不知道。想完了之後知道是對是錯,但是為什麼這麼想,自己看不出來,沒有這種觀照的能力,觀照不到。

     丙四、稀裡糊塗,不識緣起

  任何一個法都是有自性的,“任持自性,軌生物解”。法任持了自性,我們才能有辦法去認識它;法有了名言,我們才有辦法去表達。

  但是法的本性是因緣有,自性無。

  如果我們顛倒過來,“因緣無,自性有”,這就麻煩了。

  “自性有”就是認知不變;“因緣無”,就是你看不到任何一個法是緣起的。這是不是人的認識上的問題?

  如果一個法我們能用因緣去觀照,自然就沒有執著了,因為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緣一個緣,一個條件一個條件,就不會在這些緣上去分別、執著。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們學了百法、經論,但是我們所講出來的東西依然還是有我的,依然還是會變成名言所執,依然還是自以為是。

  自以為是,就是自己以為是,不是本來是或不是,而是我們自己認為它是,認為它對,自己認為它是佛法。

  諸法的差別性是很重要的,諸法的差別性是緣起。

  我們有時對一個事情解釋不了,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常常就說“這是緣起”,這是錯誤的。緣起恰恰是能夠說得清楚才叫緣起,不是說不清楚才叫緣起,那緣起就變成自己說不清楚的一個代名詞了。緣起是有,自性是無。

  佛說緣起,他說得清楚,什麼因導致什麼果。

【教授:培養佛法力量面對種種境界】

  我們人在這些成就感、挫折感、失落感的境界、過程上,是否能夠作為自己心靈提升的機會和條件、境界,就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如果我們有了成就感,就會越做越有興趣,越來越努力;如果我們有了挫折感、失落感,就會想“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為什麼做不好?我們內心為什麼會有這些感受?”那我們就會提升、進步。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們就走不出這些陰影。要麼心很高,要麼很失落。“今天做不好,今天又在空過,沒有達到理想的目的”,人就會有失落感。我們看到別人都進步那麼快,學得這麼好,就會有挫折感。

  這樣的境界都是很強烈的,我們肯定過不去。所以我們需要培養佛法的力量來面對這些名言。

   這些感受也可以說是在不相應行法的范疇。

   乙三、通過學習法相,破除我執來解決問題

     丙一、我執深重的表現

  釋迦牟尼佛及過去的祖師大德們,他們悟到了凡夫心裡的種種問題,不平衡、失調,所以就告訴我們怎樣讓我們的心態平衡,怎麼把握這些規律。佛法就是告訴我們用心的規律。如果我們沒有根據佛法善用其心,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剛才說到盲人摸象,我們聽也是一樣。

【六根隨自性執著而產生幻覺】

  常常,用功的人會聽到別人跟我們說話,耳朵裡聽到什麼聲音,或者說什麼菩薩給他說話,這是常常會有的。你不信,自己心靜下來坐在那裡不動,你去想:耳朵裡面是不是有什麼聲音在說?這個聲音就出來,你想什麼聲音什麼聲音就出來。這就是返聞聞自性。每個人都有聞的自性,你一聽,怎麼一只蚊子飛過來了?或者說,前面汽車的聲音叫了,都知道。再聽一聽,自己的脈搏在跳動,自己的呼吸,都聽得到。自然而然腦子裡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聲音,沒有也會想象出一個聲音出來。

  只要你想聽,就能聽到聲音;你想看,就能看到東西;鼻子想聞,就能夠聞到味道。這就是人的分別,就是很奇怪的,這麼分別就能分別出來。

  六根、六境、六識,你只要這麼去分別,就能夠分別出什麼答案來。

【把自己所緣的感受強加給別人】

  我們還會把自己去分別出來這個答案當成別人也是這個答案,問題就會很大。

  喻1 打比講,我們現在在佛堂中,(溫度)三十度,有的人會覺得這個溫度剛好;有的人會覺得三十度太熱了;有的人身體不好,還覺得比較涼。你說到底是涼還是熱?每個人的感覺、認識不一樣。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把我們六根所緣的部分當成別人也是這麼認識的,別人也是這種境界。

  喻2 吃飯也是一樣。你說:“你怎麼吃這麼一點點呢?”有時看別人,又說:“你怎麼一頓吃這麼多?”沒有想到這個人就是要吃這麼多,這個人只需要吃這麼一點點就可以了。每個人的身體對食物的適應能力、情況、量都不同,我們有持午的,吃兩餐的,還有吃一餐的。

  所以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少分見解當成別人跟我們一樣,或者說別人都應該像我們這樣,這就會有很大的問題,就沒有看到諸法的差別相。

  看到別人與自己不同,內心中的自性執、自性見解就會發生碰撞。人的很多不和都是因為見解的不同,見解的不同就是因為有執著。

  你執著“應該這樣”,(就會以此要求別人)“你明明知道應該這樣做,為什麼不這樣做?”其實你沒有理解到,他根本沒有搞清楚,根本沒有這個概念,就不知道這回事。

   丙二、解決問題的方法:建立佛法的共同標准——“直播喻”

  我們對佛法需要重新認識的一個共同的標准,就是法相。如果沒有這個共同的標准的話,怎麼來通達諸法的實相呢?肯定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他說他的,扯不到一塊。

  喻就如我們做直播一樣,必須大家都清楚怎麼做最好,才不會有爭執。剛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各有不同的看法,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只懂一點。如果來了一個高手,一下就明白了,每一步怎麼做,一點問題都沒有。

  學佛法跟這一模一樣!我們剛開始有很多很多的問題,全是見解上的對立,如果來了一個大德,自然這些問題都不在話下,都不成問題。都是一樣的。

【佛法名言是不會產生對立的】

  我們的見解上的執著以及名言方面的對立,常常都是這樣的:我們內在的執著是佛法名相的執著,語言上的對立是世俗名言的對立——還不是佛法上名言的對立,佛法上的名言不可能會對立,布施、持戒、忍辱、四谛、十二因緣……不可能會對立。但談世間法就容易對立。

  一對立,就會用外在的一些條件來逼迫對方接受。“你要這麼聽,你要這麼說,你必須要跟我這麼學”,讓大家勉強地、威逼地(接受)跟自己一樣的見解、觀點、行為,這樣,你自己很苦,被說的人也很苦。

  有時要你管學生,學生很苦,管的人更苦。(大家)有時不知道我們當法師、講師,要去說別人,其實更苦。因為說別人還要考慮你說的對方聽不聽,接受不接受,講多還是講少,講輕還是講重,說出來有沒有效果,等等,這些都是要考量的,都會造成我們心裡的苦受。如果角色換過來,我們就會有體會。

  我們學這些法相,就是要建立大家都一樣的對佛法的認知。

【如理認識法相殊為不易——顏色喻】

【起诤】你(也許會)說:“我們學佛的人怎麼會不一樣呢?對佛法的認識怎麼會不一樣呢?”

  喻其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法相是心相,內心的相狀。外在的物體也有相狀,比如我們看到這個柱子,牆壁,是什麼顏色?柱子是灰色的,牆壁是黃色的,桌布也是黃色的,怎麼來表達這兩種黃色的不同?我們穿的海青也是黃色的,雖然都是黃色,但這三種黃色差別非常大,只用一個“黃色”就不足以說明牆壁、桌布、海青三種黃色之間的差異,只有一樣一樣說。

  對人也是一樣,只能一個人一個人說,不能說大家都怎麼樣,肯定不行;一個人也只能一件事一件事說,很難下結論說這個人怎麼樣,一下結論就會有問題,人家絕對不會接受;只能說你這個(事如何如何),而這個(事情)也只有搞得非常清楚去講,才不會出問題,如果沒有搞清楚去講,都會出問題。

   這都是叫做緣起,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依照次第漸次通達法相——三種形相】

【物質的形相】我們常常會把一點當成全部,我們對物的形相都說不清楚。

  吃菜,你中午吃了什麼菜?都不知道,忘記了。菜裡面放些什麼東西,什麼佐料?你記得住嗎?吃完了都不知道。人都非常無明,不是一般的無明。

【情緒的形相】人情緒的形相更復雜。

  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很開朗,其實內心很苦;有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很苦,其實內心不苦,因為他內心有佛法,就不會苦。

   你是看不出來哪個人苦,哪個人不苦的,這都是內心的功夫,只有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才能看清人情緒的形相,情緒的形相比物質的形相要復雜多少倍,非常復雜。

【思想的形相——法相】人的思想的形相,即法的形相,就更復雜,更不容易看。

  只有從物質的形相、概念的形相、情緒的形相(層層深入了解),最後我們才會了解佛法的形相是什麼。

【破斥不依次第的誤區】

  一下子就說“佛法是什麼形相”,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學來學去,我們只有更加無明。無明到什麼程度呢?

  無明到:菜是什麼我們也不知道,菜怎麼炒的我們也不知道,菜從哪裡來我們也不知道,這個菜放在那裡會不會壞掉我們也不知道,米會不會壞掉我們也不知道,米應該怎麼保存,面應該怎麼保存,油應該怎麼保存……也搞不清,也不去管它。這都是會有的(情況)。

  喻1 有時我們廟裡面菜多了,這個菜怎麼堆都是有技術的,堆不好下面的菜都爛掉了。(這都是)常常發生的(情況)。菜多了怎麼處理?怎麼讓菜通風、透氣它才不會爛,這裡面都是非常有學問的。但我們認為這都是有別人管的,(我自己)不要去管那麼多。

  喻2 但是有時候,別人多用一點水,你馬上就起煩惱——(別人)刷牙的水多用一點,(你就會想:)“缺水還用那麼多水!”

  一大堆菜放在那裡也不管,視而不見,人家多用一點水,就起煩惱。

  喻3 人家吃飯沒吃完,剩下兩粒米,你就說“(要)下地獄!”

  你說這是一種什麼心態?

  這些都是我們的一些偏差、錯誤、問題,都是造成我們生死輪回的原因,造成不和合、對立的原因。

   我們的內心變化是非常快的,轉變是非常快的,我們內心世界都非常豐富。怎麼樣對外的形相認識清楚,物的形相認識清楚,人的情緒的形相認識清楚,再到心的形相認識清楚,最後到法的形相認識清楚,這樣一個層次一個層次來提升,我們在學法的路上就會越來越穩定,就會越走越好。

 

上一篇:洪修平教授:般若與禅觀
下一篇:洪修平教授:惠能南宗禅學思想辨義與新探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