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遮三修明教授 無限生命修皈依
皈依三寶,就要靠三寶的力量,就要靠三寶對我們的幫助,才能夠解決我們內心的問題。
皈依三寶,有三種應該學,有三種不應該學,《廣論》裡面都有。
翻到《廣論》107頁,“若皈依三寶,是謂正近事。終不應皈依,諸余天神等。皈依正法者,應離殺害心。皈依於僧伽,不共外道住。”這就是三種遮止。
“皈依三寶,是謂正近事”,優婆塞、優婆夷,佛弟子。先三種不應作,然後三種應作;先三種不應學,然後三種應學。這裡第一段,談到了三種不應作。哪三種呢?
第一種就是不皈依諸天。只皈依佛,不皈依諸天。“終不應皈依,諸余天神等。”天、神等等,就是皈依佛寶。也就是說,你今天要受皈依,首先你自己要想清楚說,我要皈依佛,就不能皈依別的教主。在印度呢,他有大自在天啊、梵天啊等等這些天神,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宗教。各種宗教都有教主,釋迦牟尼佛是我們佛教的教主。你不能說,我現在信基督教,也信佛教,這就說明,我們的信仰不虔誠。信佛教就不能信別的教,但你可以跟別的教的教徒做朋友,這是兩回事。做朋友是可以的,但是不能皈依別的教的教主。所以我們要皈依的同修,首先要想清楚,你現在是皈依佛,其他的一切天神,一切神都不皈依,不是說我現在不皈依,以後也不皈依,一輩子都不皈依,只皈依佛,永遠不變。
第二個是皈依法。皈依法呢,應離殺害心。對於有情眾生,要捨離殺害之心、損惱的心。“損惱殺害諸有情”,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法對所有的眾生份上來體現。佛法要利益所有的眾生,如果我們的心沒有想說,我要捨離損惱有情的心,那麼就不叫做皈依法。什麼叫做皈依法,反過來說,就是你不能有這種起心動念,去損人、去害人,不僅是人,諸有情,這種心,螞蟻、蒼蠅、蟑螂啊等等,這些心,都不能有,才能夠長養我們人的慈悲。如果說,我們一邊皈依法,一邊我們沒有這種捨離損惱諸有情的心,那就不是皈依法。
(第三)“皈依僧,與諸外道不應共住”,與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不共住,你共住就會受他影響。
我們常常講,要親近三寶,因為親近三寶,我們功德才能增長。有些人說,我是居士,自己學就可以。居士自己學,你功德沒有那麼大,能量沒有那麼大,肯定不一樣。居士,三五個人,十個八個可以,超過三十個、五十個你就很難講,你肯定學不下來。三十個、五十個你試試看,一百個、兩百個你試試看,都會亂成一團糟。是不是?你不要說社會上面的一個居士,你住在廟裡面的居士,你天天學,都會有很多的問題,煩惱都調不過來,內心都對立。社會上面的人,大家的心跟心是很遠的,表面客客氣氣,實際說的話都不搭槓,對不對?各說各的,講什麼法?反正大家就是你好我好,客氣,一個禮拜聚一起,就等於聊聊天一樣,聊完了回去,受益,你有什麼問題啊、毛病啊肯定是不夠的,人的行為改不過來,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皈依是有標准的。你先不遮止這三種應該止的,就不符合皈依的要求,《廣論》裡面是這麼說的。至於我們很多個人想法,他不代表這個佛法的標准。你個人可以說,我這麼理解,如何如何,這是你個人的理解,不是經論裡邊的要求,你個人的理解跟經論裡邊的要求不能混為一談。所以我們就要搞清楚,要遮止三種不應該學的。
下面《廣論》又告訴我們三種應該學的。107頁,第二段。
第一,“謂於佛像,若塑若畫,隨好隨丑,不應譏毀,置塵險處及押當等。不敬輕毀,皆當斷除。應當執為是可敬田,猶如大師。”
皈依佛,佛已經滅度了,哪裡(還)有佛呢?怎麼皈依呢?佛像,佛像就是佛。佛像,無論是泥巴塑的、紙繪的、石頭打的、木頭雕的,無論是莊嚴,或者是不莊嚴,都不應該譏毀。“置塵險處”就是,不能有很多的灰塵,衛生不干淨啊,或者放在一個不安全的地方,不安全的地方,佛像會損壞。有灰塵的地方,就是不干淨、不衛生的地方,不清淨、不莊嚴的地方。“及押當等”,不能拿佛像去作抵押,拿到當鋪裡面去當。有金的佛像、有玉的佛像,這個佛像是古董,可能沒有錢的時候,拿去抵押,這些都是不允許的,不可以用錢來寄轉。“不敬輕毀”,就是不恭敬,“皆當斷除”。“應當執為是可敬田,猶如大師。”也就是我們看到佛像,“猶如大師”,大師就是佛。我們眼前木頭雕的佛像,你說他是佛嗎?他是佛。為什麼說他是佛呢?佛的化身,“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圓滿報身盧捨那佛,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佛有三身,法報化三身,法身遍一切處,法身是法。你如果把佛像當成佛的話,那就是佛的法身,就是法了,就是佛了。你如果把它當成木頭,那就不是。
歷代祖師大德做佛像的目的、供奉佛像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容易觀想,如果沒有佛像,我們就不容易觀想。我們看到佛像本身,就是需要我們這麼去觀想,而不是說佛像本身是不是佛,我們要把它觀想成是佛,我們要這麼想,我們要這麼作觀、我們要這麼作意,這個就是皈依了。我們(這麼觀想,)才會有殷重心、虔誠心、恭敬心,信心才能夠培養起來。這個就是修皈依,就這麼修。不是說哪裡有佛啊?這是佛像,哪裡有法?皈依,不是說把它念三遍就是皈依,它是告訴我們,經論裡面告訴我們,你就是要這麼想。你不這麼想,就是你皈依沒有做好,你方法不對路,三寶的形象建立不起來,三寶的功德不能憶念,我們人的心都是煩惱,煩惱擋道。
第二應該學的是法,108頁第一段的中間,“雖於正法四句以上應離不敬,又應斷除一切不敬,謂抵押經卷、貿為貨物,置禿土地灰塵險處,鞋襪並持及跨越等,應起恭敬,等如法寶。”哪怕四句的經文,我們都應該要恭敬。最少,四句在印度來講是最少(的意思),(四句以上)才能成話。“又應斷除一切不敬”,就是對所有的經文、經卷,都應該斷除一切不敬。為什麼《廣論》裡面告訴我們,佛法告訴我們,要斷除一切不敬?就是因為我們會經常不敬,所以它才會讓我們要斷除一切不敬。我們不容易對三寶有恭敬心,所以修皈依本身要培養恭敬心。不是說這個經本、佛像、出家的法師需要我們去恭敬,而是說我們應該去恭敬,我們佛法才會學得進去。如果我們對三寶的這種恭敬的心培養不起來,就說明我們皈依心沒有修起來,我們對皈依認識有偏差,我們打了折扣,所以內心就沒有敬。不能拿這個法寶去抵押,不能去做交易,當成東西買賣;也不能放在不干淨的地方、放在有危險的地方。“鞋襪並持及跨越等”,就是不能又拿了鞋、拿了襪,一起拿,拿在一個手上。“及跨越等”,就是我們沒有把經本當回事,跨越,跨越過去。這些行為是對法寶不恭敬的表現,本質是對法寶不恭敬,表現的形式非常多。這主要告訴我們的是,應起恭敬,對法寶應起恭敬,對佛像應當視為是可敬田,猶如大師。又於法,於法寶,應當恭敬。
108頁第二段,第三,“若於僧伽,或出家眾,持沙門相及於其相不罵不毀,又於一切種不應分黨,視如怨敵,雲汝等我等,應當敬重,猶如僧寶。”就是說對出家眾,或具足沙門相的,“不罵不毀”,不能謾罵,不能輕毀。“於一切種不應分黨”,所謂一切種,就是對所有的出家人,不能分黨。皈依僧,就是皈依法界一切賢聖僧,包括諸佛菩薩,不僅僅只是說我們眼前的這些僧。這種功德是包括一切的,一切賢聖僧都包括進去了。分黨,乃至視如怨敵,哪個法師對我不好,哪個法師不給我說法,哪個法師說的我聽不懂,不喜歡聽,都是毛病。“雲汝等我等,”這個我的法師,你的法師,等等。這都是有問題。你對這個法師也恭敬,對那個法師也恭敬、對第三個法師也恭敬,你也沒什麼損失,對不對?不能說,我對我跟他學法的法師我恭敬,對不學法的法師我就不恭敬。恭敬心,是我們人的心。不是說你對他恭敬,你一定要給他錢那才叫恭敬,那兩回事。那個是供養了,恭敬跟供養,那兩回事了。那你說,這個法師跟我不相干,我不需要去恭敬他,那我們人就沒有平等心,我們皈依就會有問題,“應等敬重,猶如僧寶”。
這些問題是我們常常會發生的毛病。佛教為什麼不容易發展呢,就是會有很多的黨執。很多的黨執怎麼產生?我們聽法的時候,這個法師講的究竟了義法聽不進去,最後他會把不究竟、不了義的法聽進去。不究竟、不了義的法怎麼聽進去呢?比如說聽有些法師說,最近佛教很亂,最好不要亂跑廟,對不對?或者說現在這個,有些法師講,這裡面有問題,有錯誤,不能聽。這裡面是有前提的,他這不是說對所有的,他是有前提,有這種因素我們要注意,他是給我們提醒,而不是說我們對出家的法師不應恭敬,只是說可能有這種問題,跟你對出家的法師不恭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個是不了義的說法,並且是有一定的界定、有一定的前提的情況下。那麼你把前提不要了,只是要一個結論,那就會有問題,就會出很大的問題。我們皈依心就培養不起來,不僅培養不起來,我們的分別心(還)會增長,不斷增長分別心,那我們就麻煩。
109頁第一段,“敦巴仁波卿及大瑜伽師見碎黃布,在行路中,皆不輕越,抖置淨處,如是行持,應隨修學。自能如何恭敬三寶,則諸眾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敦巴仁波卿和阿底峽尊者,他看到碎的黃布,不敢輕越,“抖置淨處”,他給它撿起來,都給它抖得干干淨淨,放在干淨的地方。“如是行持,應隨修學。自能如何恭敬三寶,”就是說我們自己怎麼樣恭敬三寶,“則諸眾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那麼一切眾生也會如何來恭敬自己。我們恭敬三寶的目的,不是說要讓別人來恭敬自己,只是說你自然而然會感得別人來恭敬自己。
比如我們寺廟裡邊,一些法師非常用功,精進修持,護持三寶,別人就很恭敬。這個法師天天默默無聞在做事,他這個人來,義工,他也很了不起,所有的人聽到、見到,都會起恭敬心。如果我們對三寶沒有恭敬心,那你在僧團當中,就是“說起來我最辛苦”,在居士這個團體裡面,認為“我做的活最多,大家都應該恭敬我”,那就麻煩。反過來,如果我們恭敬三寶,對大眾都有恭敬心,自然而然大眾都恭敬你。恭敬眾生就這樣,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
我們首先對三寶的恭敬、承事、信心培養起來之後,對同行善友自然比較容易。因為佛不會說話;法,也不會開口,不會說話;僧,畢竟距離也很遠,也很少能夠在一起,你接觸的,或者說你見面的法師,畢竟是少數、個別的,同行善友、同學同參,經常會在一起,我們如果對這些佛、法、僧,這種恭敬心、虔誠的心培養起來,我們內心就有一種力量,就有一種功德,我們這種功德是自己成就的一種功德。我們有了這種功德之後,再去用在對人對事的境界上,也就是說,你把別人,對方當成佛、當成法、當成僧,把別人說的話當成法,對對方人,就把他當成一個很高的、清淨的一個境界,那就是很了不起的。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他看到一切清淨、莊嚴,因為我們有煩惱,所以看到一切都相反。有煩惱就猶如我們帶著有色的眼鏡看問題,看人、看事。
所以皈依三寶,三種應學,三種不應學,這不僅僅是對今天要皈依的同修講的,皈依過的、皈依一次兩次三次,不一定就能做到,不一定就能做好,不一定就能堅持。也就是說,我們很多問題的出現,都是因為基礎不扎實,對三寶的恭敬心沒有真正培養起來,引發一切的問題。
今天我們第一堂課、第一堂講法,就講恭敬三寶,就講皈依,這是一個非常殊勝的因緣。
(北京龍泉寺2009年十一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