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從“聞、思、修”趣入佛法(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從“聞、思、修”趣入佛法(一)

 ——2006年7月29日講於北京龍泉寺

  我們要去思考:如何來認識自己的生活,怎樣的生活才是對自己最豐富、最有價值的生活?學習佛法,首先要擁有一種正確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有了這種正確的生活目標和方式,生活才能發生改變。

  學習佛法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一個正確的生活目標,獲得生命上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同時能夠逐步逆生死流,走上解脫道、菩提道。
  如何來改進自己的生活?諸位來到寺院裡,會覺得寺院不同於自己在俗世的家庭。寺院生活,也不同於在世俗時的家庭生活。這些“不同”表現在哪裡呢?首先,是戒律。戒律是規范所有出家、在家佛弟子生活的具體要求。寺院裡除了戒律以外,還有很多清規、制度等等,這些都是保證佛弟子在寺廟中能夠如法修行的重要體現。我們要有超越於世俗的生活,就要在戒律的守持上得到驗證。出家的法師要持很多戒律,在家居士來寺院裡,也要遵守居士戒律和寺院規矩。戒律和規矩生活化了,不知不覺就會改變一個人的身語意三業,使之朝向良善的方向發展。
  為什麼能夠如理如法守持戒律,能夠按照寺廟裡的規定行事,原因就是出家法師,以及在家居士們:有一個高遠的追求目標,它超越於對世俗生活的認知。我們要去思考:如何來認識自己的生活,怎樣的生活才是對自己最豐富、最有價值的生活?學習佛法,首先要擁有一種正確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有了這種正確的生活目標和方式,生活才能發生改變。當生活上的點點滴滴發生變化之後,生命價值自然而然就會不斷的增大,生命的品位就會不斷得到提升,心靈也能夠不斷得到淨化。
  在世俗社會裡,大多數人生活都是很無奈,生活的目標也不清楚,不知道怎樣才是一種正確的生活。通常會認為,衣食住行具足了,生活就會好起來。實際上衣食住行僅僅是生活的條件而已。在社會上,每個人都希望,“我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我要有一份好的工作;我要有一部好的車子;我要有一座好的房子”等等。也就是說,所有的一切,跟“我”是相聯系的。別人有的東西想擁有,別人沒有的東西也想擁有,並且自己有的,想要比別人更多、更好、更新。這就說明,我們的內心是不斷往外貪求的,向物質層面不斷掠取,不知不覺就會追求物質,依賴物質,而不能自拔。
  佛法不這樣看問題。在佛法的概念裡,一個人物質條件越豐富,不等於他幸福快樂就越多。一個人的幸福快樂,也不能說和物質條件沒有任何的關系,但卻不是根據物質的多寡來判斷的,更多的是一個人是否能從依賴物欲當中解脫出來,能否獲得心靈上的喜悅和自在來判斷。這種追求目標不僅僅是在寺院裡面才有所體現,在社會上,在家裡,在自己工作崗位上,也是如此。我們對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認知和追求,這種認識和追求用佛教的語言來講,就是自己的知見。
  不少人在社會上很痛苦,痛苦的表現是方方面面的。但是痛苦的根源卻是同一個,即:“無知、無明”。不是說沒有知識、沒有文化、沒有能力就是無明,“無明”是因為對事物、萬法不能正確認知,對於染淨的因果即雜染的業因、清淨的業因,迷惑而看不清楚。染污的果報就是六道輪回;清淨的果報,就是“四谛”、“十二因緣”、“六度萬行”,聲聞、緣覺、菩薩、佛等等。透由無明一分分地去除,智慧一分分地增長,就能夠慢慢認識清楚:什麼樣的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自己現在所受的痛苦與快樂,是過去的行為造成今天這樣的結果。學習佛法,就是來認清痛苦的根源和究竟快樂的根源,這就在於無明和智慧、暗與明的區別。
  什麼叫做智慧呢?我們常常講:“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聽聞正法是聞慧,如理作意是思慧,法隨法行是修慧,這便是聞思修的三種慧。智慧就是這麼來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認識。也許每個人都會說,自己很無明,經常發脾氣、想不開、想不清楚等等,比較容易認識到這方面的問題,但是如何來認識智慧?對大家來說就是一個比較難的題目了。千經萬論,無非是引導我們開智慧、得大智慧,得大智慧才能夠破無明。反過來說,破無明的結果,就是得到智慧。比如一間屋子裡一片漆黑,就好比無明的狀態,燈光一亮,黑暗(無明)自然就沒有了,就好比智慧狀態;燈一閉,黑暗(無明)又出來了,無明和智慧就是暗和明的關系,不可能同時存在。
  所以,要知道如何讓自己的本心一直充滿智慧,充滿光明。這是很重要的。在漢傳佛教裡有一位禅師:六祖慧能禅師。他沒有文化——至少說他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是慧能大師所講出來的法語開示卻能夠被稱為“經”,叫做《六祖壇經》。這說明什麼呢?我們古來祖師大德,比慧能大師有文化、通教理的,不知有多少,可以說是數不清的,但是只有慧能大師的開示,才被稱為“經”。
慧能大師在五祖弘忍大師門下開悟,他作的那首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傳誦古今。最後得到五祖弘忍大師的印證,大師便把自己的衣缽傳給慧能大師。慧能大師得了衣缽之後,連夜離開了寺院,當時寺裡很多人得知弘忍大師把衣缽傳給慧能大師之後,都去追趕。其中有一位慧明法師,他出家以前是一位將軍,體質很好,因此跑得最快,最後追到了慧能大師。慧能大師見他遠遠追來,心裡想:他是來搶衣缽的,和他爭執沒有意義,弘忍大師把衣缽傳給我,只是一種證據,是表法用的,表示我得到了法,所以他要這個衣缽的話,就送給他。於是他就把衣缽放在石頭上,自己躲到樹林裡去。慧明法師去拿衣缽的時候,卻發現他搬不動放在石頭上的衣缽,當下就悔悟了,感慨地說:“我是為法而來,不是為衣缽而來。”六祖大師在樹林裡聽了慧明法師這麼講,就走出樹林,對他說:“你既然是為法而來,我現在就為你說法。”大師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於是,慧明法師就在慧能大師言下大悟,也就是在問,我們的心,不起善念惡念的時候,哪一個才是本來面目?過去禅宗裡常常有參“念佛是誰”,“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拖那個屍體的是誰?”等等,這些都是要讓人去認清我到底是誰?禅宗常常在這方面去追究,引發門人去思考,我是誰,誰是我。

 

 

上一篇:楊曾文教授:新時期的佛教研究--《佛教與歷史文化》代前言
下一篇:楊曾文教授:《御選語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