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人生系列開示之六
各位法師,各位同修:
“有情與諸佛,同能生佛法。”眾生跟佛平等,同諸佛都平等,都能夠生佛法。那我們怎麼樣來觀想眾生和諸佛都能夠啟發我們的佛法?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看到一個人,打比方講,在寺院裡頭,看到一個陌生的人,那個時候,我們會怎麼作意呢?我們看到一個人,有時候,看到就等於沒有看到一樣。為什麼會看到跟沒有看到一樣?他認為,在廟裡頭,公共場所,你也可以來,我也可以來,沒有必要去管你的事情,也沒有必要去了解。那麼你如果有去作意的話,情況又不同了。那麼你是怎麼作意、怎麼分別呢?關系就很大。跟你的心意識、心業力,就會有很大的關系了。
你一眼看到一個人,是什麼反應呢? 你也可能的反應:是個老人呢,還是一個小孩呢?是個男人,還是一個女人?這個人長得莊嚴不莊嚴呢?這個人態度對我好不好呢?對方會不會理睬我?也就是你去反應的時候,常常都是當下自己的感受、感覺聯系在一起。那麼你對對方,覺得這個人,我的感覺還不錯,那你就願意給他打個招呼,而且關心他一下。如果說你一見到他就不想看到,就想遠離,那你根本不會去管他。也就是你作意的時候已經在分別了,在比較。那麼在分別比較的整個過程當中,是否如理?是否如法?如果不是如理如法的話,這樣的觀察的過程或行為就會同對方產生障礙,就會產生問題。
我們修行的話,為什麼有情與諸佛都能夠生佛法?為什麼要自他相換?我們如果換一個心態來看待,來觀察,情況就不同。你會覺得他是一個人,他怎麼會在這裡走來走去呢?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呢?家裡有什麼問題呀?或者說他精神上面有什麼問題啊,有什麼病啊,有什麼想不開的事情。那麼這樣,他就會看到這種情景的時候,當下就會這樣子去反應。他不會反應說,他是一個什麼人,他先這樣子反應。那麼你就會去問他,怎麼回事啊?這麼晚還在這裡,什麼原因啊?他肯定會以這樣子的一個出發點為主。
那麼有些人的反應,他可能又是另外的一種情形:這個人很陌生,來到寺廟裡邊,是不是要來做什麼壞事?是不是一個騙子?那麼你這樣的話,就會有這樣的作意了,就會照著自己這樣的作意一直去推理,就會覺得對方可能是一個騙子。那你在跟他談話的整個過程當中內心會圍繞著自己這樣子一個安立的限制的宗旨, 你對他肯定就不會和顏悅色、客氣到哪裡去。那個時候對方恰恰也會有一些問題,肯定會有一定的原因。那麼你問得不善巧的時候,自然而然會引發很多問題出來,對方肯定也不會客氣,那這樣說來說去的話,就會引起矛盾、引起爭執。
我們通常的情況下,去觀察一個人,了解一個人,面對一個境界,都要去尋找一個答案:怎麼回事?為什麼?有時候這個答案,這個為什麼,你就找不出來,它也沒有什麼為什麼。比如說我們到廟裡邊來共修,來聽開示,他忽然間被你碰到,在廟門口被你碰到,那你說為什麼?他就是被你碰到了,就是有這樣子的因緣,他也沒有說,你見到他,或者他見到你,是為了什麼,沒有為什麼,就是碰巧碰到,一種緣份,他沒有其他的目的。但是我們總是要問一個為什麼,為什麼今天在這裡能夠見到你?你今天為什麼要來這裡?你到底怎麼想的?心裡怎麼想的,說說看,你對我什麼態度什麼看法?對我好不好?他總是內心當中要去尋求一個對方對自己評判、肯定的答案,到底對方對我怎麼樣。對方對我好,那你願意跟他多接近;你內心當中覺得對方,對我不怎麼樣,那麼我也對你不怎麼樣,那麼這些都是非理作意,都是不如法的,都是需要我們去修改的地方。
我們所有的思想都是我們念力的反應。“念”什麼意思呢?就是人記憶力了,銘記不忘。那麼你腦筋當中記了什麼東西,記多了,長時間延續下去,就成了你的思想。就是你天天念什麼東西,那麼如果我們一個人不是念佛念法念僧,那麼我們心裡念的東西都是妄想,都是分別、執著,都是一些染污的東西,佛法很難很難在我們的內心當中形成念力,念則銘記不忘,然後它產生一種力量,產生我們的一種內心的狀態。所以我們發生很多的問題,就是因為對佛法缺乏最基本的念力,沒有念力的話,自然而然,我們會以煩惱心去面對所緣境,那麼你所緣境越專注,越明確,那麼對方越容易出問題。因為本身我們以一個分別的心、煩惱的心,去緣對方,去觀待對方,去作觀,那麼因為我們許許多多的非理的分別,所以所得出的很多很多的答案是不對頭的。
那麼我們如果要成佛,必須要靠有情。為什麼要靠有情呢?因為在有情份上才能修六度。我們遇到一個人,花一點時間打一個招呼,問候一下,就是布施。然後我們給他談話,符合佛法,符合戒律的要求,那就是持戒。對方如果對我們態度不好,我們如果能夠忍受——忍辱。我們有耐心,我們有慈悲心,我們能夠持之以恆,就是精進、禅定。我們能夠很善巧分別地來面對對方的問題,來幫助解決對方存在的困難,以及心理上面種種的負擔,就是智慧。所以,修佛法需要在具體的人跟事上面去用功、去觀察、去作意。
那二乘,聲聞果,因為不能廣行利他,他本身就沒有這樣子的發心,沒有對無上的正等正覺,對佛果發心,也就是,二乘所發的心就是成阿羅漢,他沒有發心說我要成佛、我能成佛。那大乘呢,他所發的心,自己能夠成佛,自己要成佛。那如果我們發了心,自己能夠成佛,內心的動力就很強,就會一直去努力,因為能夠做到,只是不是今天做到,通過努力能夠達到,多生多世的修行能夠達到,內心當中先建立了一個這樣子的宗旨,這就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常常建立了一個錯誤的宗旨,會認為自己根基很差,條件這麼差,怎麼有可能會成佛?不相信,有懷疑,不相信自己能夠成佛,當然,我們所有的對佛法的體認,以及佛法的實踐過程當中就很難發生作用。因為我們所有的這一套的理論,以及我們的修心目地為了要成佛,才這麼去用功。如果不是為了要修行,為了要成佛,大家也不會這麼冷跑到這裡來。又不是來湊熱鬧,也又不是來尋找什麼,都是有一個最終的目的、究竟的目的,只有究竟的目的建立起來,我們的所作所為才能夠持續、堅持下去,堅持戒定慧、堅持信仰、堅持佛法。如果內在的,自己能夠成佛、要成佛的宗放棄了,自然而然,我們其他的行為,也會隨之不能堅持,隨之也會放棄。
你要面對佛菩薩,很不容易修,因為你只能修觀想,觀想佛菩薩是一個什麼境界。但是你面對日常生活當中一個具體的人,就容易修。那麼因為你在修法以前,我們已經認識到對方有種種的問題,貪欲、嗔恚、愚癡、我慢、懷疑等等,會造種種的惡業。這本身我們自己了解了,會知道凡夫眾生,有這樣種種的特點、規律。那麼我們如果對佛法的這些規律, 對人生的規律、對人性的種種的弱點,以及種種的問題,知道了,我們就會懂得怎麼樣子與人相處,怎麼樣去幫助人、去利益人。反過來說,我們如果是以一個佛法的標准,來對待對方,說:做人應該要怎麼做,學佛應該要怎麼學。那麼對方他可能還沒入門,還不是佛教徒呢,或者說他在學佛的過程當中,用心沒有對路,用功沒有用好,實際上依然還是許許多多的煩惱充斥內心。那麼我們要以一個答案,要以一個標准來觀待對方的話,那麼對方的身語意行為,必將也不會符合我們自己內心的想象的佛法的標准。那麼這樣下去的話,我們就非常很容易說對方不如法,對方不是真心實意的學佛,等等,我們就會下這樣的結論。
所以我們在寺廟裡頭,修行比較好修的原因也就在這裡,因為比較容易常常能夠想起佛法,能夠觀想起佛法。這樣的話,不容易造成我們自己同佛法的距離很遙遠。但是我們要心心念念保持佛法,那是非常不簡單的事情,非常難非常難的事情。
釋迦牟尼佛,大家都知道,修行成佛。釋迦牟尼佛誕生的時候在無憂樹下,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在菩提樹下,釋迦牟尼佛涅槃的時候在婆羅雙樹下,他都跟樹有關系,所以佛教很注重環保。為什麼會跟樹有關系呢?樹呢,它有樹根。“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那麼你一棵樹,要想枝繁葉茂,這個根就是很重要,根深蒂固。所以,無貪無嗔無癡,名為三善根。沒有三種毛病,貪嗔癡的毛病,是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反過來說,我們很多善法生不起來,就是因為貪嗔癡。以前我在家的時候,很小,十歲八歲,常常家裡邊有人念經。有的居士到我們家裡念經、做功課,會聽到一句話。他們在交談的過程當中,一個居士問另外一個:“你最近修行修得怎麼樣?”他就會說修得不好,貪嗔癡,所有的就貪嗔癡。後來想想,也就非常有智慧。因為我們比較有文化的人,他不會這樣說自己是貪嗔癡;沒有文化的人會說貪嗔癡,那貪嗔癡它都概括了,把所有問題都包括進去了。那我們文化程度比較高的人,他不會那麼真切地去認知到,自己的貪嗔癡有多麼嚴重,不知道。當然,鄉下的這些老居士們,他們也未必知道,貪嗔癡的具體的形象是什麼。他認為是貪嗔癡嘛,總之沒有貪心就可以了,沒有貪別人的東西,沒有貪欲的念頭;嗔心總是不發脾氣,對人態度好一點;愚癡就是事情想不開,想不清楚,他可能理解就是很簡單。但是恰恰就是這些很簡單的,就是人內心的一些形象、心相。他說我還是有些脾氣的,還是有些不好的念頭,還是有無明,所以就是貪嗔癡,那麼他這種的力量就很強,他就認為我們自己有貪嗔癡。那麼反過來說,我們如果有貪嗔癡,但是不會認為有貪嗔癡,那麼這個就麻煩,就比較大,就不會想去對治我們內在的貪嗔癡的問題。所以,修行就是要轉變我們的心意。那麼心意當中的問題,貪嗔癡就是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必須要去面對。如果自他相換的話,貪嗔癡的煩惱就比較容易對治。
剛才我談到傍晚的時候我們在廟裡頭遇到一個人,那如果是換過來說,如果我是對方的話 那怎麼辦,他肯定到這裡來要尋求幫助,那麼這個陌生人希望,我們寺裡邊的人,如何來幫助他,這是肯定的。哪怕你跟他講話,對他也是一個幫助;你給他安慰,對他也是一個幫助;肚子餓了,把他帶到雲水堂去吃飯,那也是一個幫助;他晚上沒有地方睡覺,你安排給他一個位置給他睡,也是一個幫助,等等,那個時候我們的作意又是一回事。那麼有些人,我們看到這樣一個人,會覺得這個人我要去了解了解,到底對我們這個寺廟會產生什麼影響。如果這個人對寺廟會有好的影響,那可以讓他住下來;如果來歷不明,會有不好的影響,那麼要請他走。但是呢,我們這樣子的一個結論,也就看眼前的,我們不能放得長久。比如我們廟裡邊,沙彌也好,我們的淨人也好,他歲數很小,歲數小的時候他有時候很淘氣,那你這樣淘氣 你回去吧,不要在這裡呆了,那你也不能下這樣一個結論。他今天淘氣,明天就好了,他後天就很修行,他可能就比我們大人還修行。你是怎麼來看待的,根據什麼標准來評判呢?就是你有沒有潛力呢,有沒有未來呢,未來能不能越來越好,這都是會有關系的。那你如果只是根據此時此刻來判斷,根據這一個禮拜來判斷,根據一年來判斷,根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根據一生一世、根據多生多世,這個判斷的時間的長短也會有關系的。就我們的判斷是以怎麼樣子的一個范圍,這跟我們的結論都有很大關系,對自己對對方也有關。
在社會上面做事情也是一樣,你要去尋求合作的伙伴,覺得對方很可信,有潛力,那麼你就願意跟他合作,最後事業做成功。那麼你的判斷錯誤,覺得剛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談的很好,最後為什麼會搞成不歡而散,因為你當時沒有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你如果說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的時候,你就會提早做准備,應該怎麼樣子同對方相處,應該怎麼做。
反過來說,你要跟對方合作,合作到什麼程度,關系也很大。和合嘛,一合相。那麼你如果合作不來,和合不來,那麼你硬要和合硬要做,那麼就把事情做到反面去,會有一個相反的結果得到。
所有一切的有為法都是無常。無常不是不好,就是因為無常,所以才能夠改變,因為能夠改變才能夠越變越好,因為越變越好所以才能夠成佛,無常的特點。那麼關鍵的問題,我們怎麼變呢?哪些要改變、哪些不要改變,變與不變,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那對人也是一樣,如果我們以一個非常固定的,並且非常有局限的觀點,去看待對方以及對方的行為就是有限的,我們的認識就是有限的,有限的認識就不是佛法的標准。佛法是從無限生命來看待問題,是從人的初發心來看待問題,是從發心以後的行為來認識問題,並且也是非常注意這個行為的結果,都是很注意的。所以它不是很簡單取捨於一點,說我們只要執取這一點就可以了,執取某一點是不對的,是不夠的,就非常容易在這一點上面發生問題,成了我們致命的弱點。
剛才談到,你在寺院當中遇到一個人,那麼你可能說這對我有什麼利弊,這對這個道場有什麼利弊,這對佛教有什麼利弊,這對對方有什麼利弊,至少的話你會有這幾個角度,當然還有更多的角度,更多的立場,那麼你所得出的答案都是不同的。那麼這個人,可能你跟他談的時候因為你的智慧不夠,悲心不夠,不容易去感化對方。反過來你去請一位法師,這個法師跟他談,沒有三分鐘就可能把對方度化,他以後成廟裡邊的護法,都是有可能性的。所以不等於說,我們遇到的人事都能夠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都能解決。有時候是解決不了的,但是自己解決不了,不等於別人也解決不了。我們可以請別人來解決,因為別人幫助你解決了問題,也就等於說你的問題解決了。但是,我們常常的問題就是會試圖靠我們的能力來解決一切問題,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很多事情肯定解決不了,因為你沒做過,你就不知道怎麼做。你做得了這一件事情,很多很多的事情,你不能同時來做。但是你可以請別人來做,你可以安排別人去做,你可以鼓勵別人去做,引發大家發心,事情也就做了,也就做好了。未必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去做,都要跟自己聯系在一起。這些觀念,我們都是要常常去觀察,去注意,佛法才能夠入心,才能夠把佛法學活,在日常生活當中才能夠兌現。
依止善知識,很多人常常會說,我們非常缺乏長時間依止親近善知識的機會,就是這種機會非常的缺乏,那麼這是什麼原因?不僅僅很多人會這麼說,並且很多人會有這種感覺,會有這樣的一個觀點。我們缺乏親近善知識的機會,我們會不會缺乏親近佛菩薩的機會?也就是說佛菩薩我們也看不到,那我們怎麼來禮敬呢?我們怎麼來用功呢?就是靠觀想的能力了,那並不等於說天天佛菩薩都要在面前了。我們對法師也是如此,我們一定要去樹立這種信心,培養這種正確的依師學法的知見、正知見,這種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信心有問題,即便是為我們說法的法師,依然會觀過念怨,這是絕對的。因為我們佛法的信心沒有樹立起來,沒有培養起來,內心不清淨,有貪嗔癡,那麼很容易在事物的表象上面來看問題。
就例如我剛才談到的,到廟裡面遇到一個人一樣,我們很容易根據我們的情緒來判斷,根據我們的分別心來判斷,我們沒有辦法,如理如法來作意,沒有辦法,我們內心是一個菩提心,是一個佛法的標准來對待,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恰恰,我們要根據外緣,佛菩薩、眾生、善知識的外緣,來啟發自己的信心,來培養自己的善根,來建立正知見。我們內心當中對佛菩薩、善知識、眾生,同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同自己生命的關聯,這種概念還沒有建立起來。我要成佛,成佛需要眾生,所以要自他相換,因為對眾生才能夠修六度,怎麼修,需要善知識的引導,需要同行善友的幫助,也就是我們內心當中這樣一套基本邏輯還沒有建立起來。這些基本的邏輯概念沒有建立起來,就不會有自己對佛法認知的思想。 那麼有的一些思想呢,什麼思想呢?就認為最好有什麼辦法我能夠很快就成佛了,很快已經就功夫很好,會有一些異相、瑞相的出現,有一些奇異的功能,對不對?或者呢,佛菩薩能夠給自己什麼好處,都是這些亂七八糟的思想,它不是佛法的思想。所有的佛法內在的邏輯就是這樣一套規律,這是肯定的。意樂本身還沒有堅固,並且意樂你都沒有,內心沒有這個意樂,怎樣能夠把這個意樂建立起來,就要花很長的時間了。意樂就是我們很樂意去做,很樂意去付出,我們成佛很樂意去成佛,我們很樂意去依師,就這種意樂,你要建立起來、培養起來,有這種意樂,然後要讓這種意樂固定下來,不會變化,你這麼去修的話,都很不簡單,都不知要修多久,你才會有這種意樂。因為你沒有這樣一種意樂,我們行為的過程做得再好都是表面的好看,都沒有用。因為你意樂不堅固,實際上都是內在的煩惱起作用,內在的煩惱起作用的話,它都是一些表面的文章。
世間上面,假的真的有時候很難分,假的你做得很像有時候變成真的,你真的,太真了,有時候人家覺得也是假的,所以搞不清楚真的假的,根據佛法的觀點來講,全是如夢幻泡影,都是假的,沒有真的,真的也是假的,假的也是假的,空假中,假的也是空,見到諸法的實相,那我們的知見、就是見解了。那麼這種見解的建立,很重要,見解跟我們的思想都有關聯,那麼人的思想跟人的記憶的能力也有關系,念力。念力跟你天天的熏習也有關系,所以為什麼要聞思呢,你沒有聞思的話,就沒有念力了,沒有念力的話,佛法都是斷斷續續的、支離破碎的,不能貫穿起來。經者徑也,經者線也。徑就是路徑、途徑、道路,所有的經典就是告訴我們修道的。經者線也,我們所有的珠寶、所有的鮮花,它是要拿一條線把它捆起來,才不會散失掉,這就是佛經的本意,佛法的本意。我們如果缺乏了這條線,缺乏了念力,所有佛法的珠寶就也不能貫穿了,就是一塊一塊的、支離破碎的、一片一片的,就是因為我們內心當中沒有念力,沒有正聞熏習(44`40``),沒有正知見。我們所有的知見是個人的知見,我執法執的知見,恰恰我執法執的這樣子的一種見解是需要放棄的。我們在道場當中,遇到同行也好,法師也好,有時候修行、用功,常常會有一些很感動的畫面、很感動的鏡頭。也許我們辦法會,分享心得的時候講一講都哭起來了,非常感人。那麼非常感人,也非常感謝,我們一講起話每個人都感謝,感謝這個人、感謝那個人、感謝法師、感謝同行、感謝道場、感謝佛教,很感動。你很感動也好,你感謝也好 你感人也好 你感恩也好 你不一定說你要依止、你要親近,這是兩回事情。講這些他不一定說我要依止道場、依止法師,概念不同啊,不同的概念,他也不明白這樣一個內涵。
過去有一個寺院、寺院裡邊有一位法師,他很有修行。忽然間晚上來了一個強盜,他來偷廟裡面的東西。法師說,沒關系,你要什麼你自己拿,隨你拿,那個強盜覺得很奇怪,這位法師是不是有什麼功夫,我拿的時候到時候手都麻了。47:25 然後這個強盜他東西拿完了,那個法師說:你還夠不夠?他說從來沒遇到這樣好的人。那個法師坐在那裡干什麼呢,他說你念觀音菩薩,你要拿,你自己缺乏東西,你自己貧窮,你現在到廟裡面拿東西 也造了很多的業 我正在為你修法、為你忏悔、為你回向,那他功夫都非常高。當然我們如果根據一般的邏輯也就很難理解,你說一個小偷到廟裡面偷東西,你說隨便拿,這個就是說你沒有這樣的一個境界,你如果有這種境界的話你做這就對的。你如果沒有這種境界,那你說你來到廟裡面來偷東西,來盜我三寶物,這還了得,後世你就下地獄。那麼你這樣作意的話,你可能不讓他拿,當然也是對的,但不讓他拿,他可能把你人都給你殺掉都有可能。所以我們怎麼作意就是很重要的,很關鍵很關鍵。所以修行的人,你不能從一般的表象特征來看,這是看不出來的,你要看到人內心的世界,內心是一個什麼世界。
《金剛經》裡面講:“須菩提,如我解佛所說意,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法沒有定法。就是沒有固定的你所認為的佛法是什麼樣子一個標准的答案。它是一個境界,所以不能用是什麼、不是什麼來衡量,來下結論。“尊者無說,我乃無聞。無說無聞,是真般若。”佛法到最高的境界,不需要說也不需要聽,才是一個真正的般若,能所雙亡。佛法要表達的是一個意思、內涵,你聽的也是根據意思來聽,根據佛法的內涵來聽,聽的人跟說的人這種境界能不能相應,就是能不能對機、能不能契理契機的一個關鍵。不然的話,我們說的人是一個境界,聽的人是一個境界,這裡面就有很大的差距,並且容易聽錯。就是你聽的意思,不是說話的人、說法的人要說的意思。或者說,你說法的人,這種意思呢,對方領會不了,領會錯了,領會偏了,領會不到位,會有曲解,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那麼我們怎麼樣要把佛法說出來,讓人家能夠很准確地領會,反過來說我們要怎麼樣來領會,法師們為我們說出來的佛法,講跟說的軌理就是很關鍵。如果不是這樣子的話,有可能我們講得天花亂墜,對方不接受。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聽的人會認為,你這講的很多道理都是很空洞的,不切合實際的。他先建立了這樣一個宗,他就不接受,不管你講什麼他都不接受。他內心當中已經做了這樣子的加行,前行他已經做好了,每個人要來聽法他都做了前行,你跟人家說話以前,你也做了前行,我要以一個什麼樣的心態來給人家說。或者說對方怎樣,因為你要跟他說話,你要聽話,你肯定要去屬意,屬意就是作意,你已經作意了,你去作意的時候,對方的話你才能夠聽得進去,才能夠聽得懂對方在講什麼。那麼你作意的時候你已經有了一個對對方認識的一個思想,一個觀念已經就有了。這種觀念很難以一句話來概括,比如說:你的媽媽對你很好,那麼你問他:你媽媽對你怎麼好?你很難講啊,講不清楚,你可能講半天,也敘述不清楚。這個好不好啊,它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境界,你兩個朋友,兩個朋友關系很好,你說這個朋友對我不好,這個朋友對我很好,那這個好,跟你的媽媽對你的好的意思是不一樣的,肯定是不一樣的。那一個法師對我很好,他的意思又不一樣啊。比如說兩個同行,互相切磋,對你很好,他的意思又不一樣。
那麼你很難辨別,世間上面的一個朋友,以及佛法當中的一個同參,以及我們跟他學佛法的一個法師,和我們父母,他對你關懷、對你幫助、對你有利益的,它是什麼差別的,你就講不清楚。你只能引一些別人說過的話,古人講過的話,經論上面講過的話來作為自己的答案,而實際上這些都不是你內心當中的狀態。你講這個善知識能夠引導我們由六道,增上生道走到成佛,這個全是大道理,他是一個公共的標准、公共的答案,對不對?實際上面的話他跟你沒什麼關系的,跟你此時此刻的內心的狀態沒有關系。那麼這個是一個非常浮泛的一個答案,一個境界,那究竟這位法師對我學佛法有多大的幫助,有多大的利益,我們內心有沒有呢?有沒有作意?有沒有加行?有沒有意樂?剛才談到,這些都還沒有建立起來。
所以在道場當中,我們修行用功,都是要在這些境界上面去努力,所有的語言的敘述,都是有限的。《維摩诘經》當中,維摩诘居士,文殊菩薩,最高的境界都不用講話,默然。我們戒律當中也是一樣的,有作羯磨,大家默然,默然就表示通過,都不用說話。你看到一個非常有修行的人,他整天不說話。或者說我們整天不說話的人,我們會認為很有修行,話說多了人家就覺得你很散亂。但是,是不是我們話講少了,那就等於說是一個默然的境界?默然跟少說話跟不會說話是不一樣的。你不會說話,我不說話,那這種默然跟你這種境界的默然不同。默然他一切都很清楚,不需要去表達,因為很難把我們內心的世界講清楚,所以他默然。默然他也不會做錯,不會做錯事,他做什麼事情,他還是很清楚應該怎麼去做,就是不在語言的本身,一切盡在不言中。
我們遇到順境、遇到逆境,都是自己的習氣。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順境,符合自己的心意,遇到逆境,不符合自己的心意,都是自己的習氣的反應,境界上面沒有順沒有逆。它對不同的人,都會有一個不同的答案。有些人覺得這是一個逆境,有些人會覺得這是一個順境。比如吃辣椒,會吃辣椒的人,越辣就越好吃,順境。你不會吃,放一點你都受不了,不敢吃了,他就變成一個逆境了。你說這個辣椒到底是順境還是逆境?它跟人的習性有關系,你認為它好就是順境,認為它不好就是逆境。那修行它剛好就是要改變,順境、逆境,最後呢,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是我們修道的增上緣。而不是說對順境去貪著,對逆境去遠離,在這些境界上面去分別,這些都不是我們正確用心的一個方法。所以修行就是要修心,我們這心很重要。
過去淨土宗的祖師講“明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我們內心迷惑、迷茫、內心非常混亂,就是因為散亂、分別心、執著、狂妄心,都是這樣子,內心不能寧靜、不能寂靜、不能清淨所引起的。如果我們心靜如水,自然而然對所有的外境都了了分明。
所以我們在學佛法,就是要真正去體會、認識我們生命當中的佛法,讓我們生命當中怎麼樣子擁有佛法,佛法怎麼樣子真正在自己生命當中能夠體現、能夠展現;般若智慧究竟是什麼?不生不滅究竟是什麼?空性究竟是什麼?這些都是能夠感受得到的,而不是很遙遠的事情。這些要通過聞思修,通過淨除自己的業障、培養信心、建立正確的知見,慢慢慢慢就會越來越得到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