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認識人生系列開示之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認識人生系列開示之五

一、覺觀喜樂自心求•四無量心善護念

  我們談到粗分別心、細分別心,覺跟觀的問題。覺,覺察,比如我們在走路,在吃飯、穿衣服、休息、苦惱、快樂等等,自己會覺察到,就是自己特地去注意,注意自己在做什麼。
  當我們覺察到自己的行為的時候,我們身心就會有反應。比如我們高興的時候,身心就愉悅了,我們苦惱的時候、憂愁的時候,想不開,那我們的表情肯定就是不好。
   那麼前面就是“覺”的過程,後面就是“觀”的過程。 就是歡喜的境界、快樂的境界,身心舒暢、沒有障礙;逆境不順心、不如意,就有障礙。有障礙,我們的身心就出問題。所以,修定、坐禅、打坐,這樣就是在覺跟觀方面去用功,這方面做的比較好,人就會歡喜、就會快樂。
   歡喜快樂,比如我們在這邊念經、聞法,非常相應、非常歡喜,也會產生現法樂,產生快樂。快樂是因為我們用功,跟佛法相應得到的,煩惱遠離得到的,內心寂靜得到的。 常常聽說離苦得樂,得到快樂,那麼快樂怎麼得到?就這樣得到了,不是說我們要去追求快樂。
   快樂不是一個具體的物質,它是人內心的一種覺受,苦樂憂喜捨,它在外面去追求怎麼能夠追求得到呢?我們以什麼心情來追求快樂?如果我們已經有了快樂的心情,那麼你不需要再去追求,你已經有了。 如果我們以苦惱的心情怎麼能夠追求到快樂的境界呢?這也講不通,也不切合實際。這個快樂就跟佛法相應得到了,內心專注得到了。

   智者大師寫了一本《釋禅波羅密》,這裡面也專門談到覺觀喜樂,最後要達到一心,就是喜樂的情緒、覺受慢慢也很淡了,沒有了,完全一種平等的心態,捨念清淨。
   四地之禅: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到無色界、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非想非非想,就更高了。 所以,我們要獲得快樂不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他求不到了,自心中求。
     你在佛堂,來拜佛的時候,你的座位被人家占了;你來聽課的時候,你的經本被人家拿走了,那你就起煩惱了,“這個位子本來就是我的,你怎麼坐在這裡?這本來就是我的經本,你怎麼把我的拿走?”這就是因為我們自己安立了:這個位子是我的,那麼你不能坐;這個本子是我的本子,那你不能用。但是另外一個人呢,他來的時候覺得,這個位子空的,我可以在這裡坐。這經本沒有人用,我拿來用用,看一看。那你很難說誰錯誰對。他看到佛堂坐滿了,只有這個位是空的,當然我可以坐在這裡。那麼你這種嗔心,而且這種內心的不愉悅就是因為這樣的境界引起的,你的位子,你的本子被人家占了、拿走產生的。不管是誰拿了你的本子,不管是誰占了你的位子,他都會起煩惱,他不管是什麼人,認識的,不認識的。
   在我們內在當中,就會有一種自我的保護的意識:就是我自己需要的東西,別人不能侵犯;我自己喜歡的東西,別人不能來影響來妨礙,如果影響妨礙,我們內心就會煩惱。 那麼覺察到了之後怎麼辦呢?
  比如說,別人占了你的位子,那麼你就觀了,我這個位子有必要讓給他嗎?如果讓給他,那我站在後頭去,或者我沒地方坐,就得站在那裡;如果說不讓給他,可以好好給他商量,說這個是我的位子。但你可能覺得,“哎呀,人家坐在那裡,又不好意思讓人家起來”,但是你又不願意讓給他,那你常常會這樣子……是不是?其實內心常常會自我矛盾。 這個時候你怎麼觀就很關鍵。你用智慧來觀,你用利他的心來觀,還是以自利的心來觀就很關鍵。
  如果我們是利人的心,利他的心,那都好說。那反過來那就不好說了。 每個人他都有一種自我意識,那這個就需要去觀。我們觀錯了,就會有很多後患引發出來。我們觀對了,我們前面已經覺察到,那我們內心可以轉化,這種境界產生,我們趕緊要調心,趕緊要想辦法,這樣的話就會很好。
  就比如我們昨天沒有電,我們的同學馬上就去買發電機,這很好,以後我們沒有電了馬上就可以啟動。如果我們不去考慮這個問題,沒有電了,我們課都講不了,暖氣都燒不了。昨天我就很擔心因為一個晚上沒有電,這鍋爐又燒不了,暖氣片都凍了,那就是很麻煩的事情,這幾天下去都會很麻煩,還好後來又有電了。
  很多事情會有一種連鎖的反應,只要我們沒有觀察到,下面的問題是不斷的。那我們去觀的時候,還要以智慧、要以歡喜的心、以平等的心、以快樂的心情,四無量心去觀,這是大乘佛法所強調,要逐步逐步去培養。培養起來之後怎麼辦呢?還要善護念之。如果我們不善護念之,這個念頭過去了,我們的心力馬上又會低沉。因為你遇到境界的時候,內心很高昂,境界一去,就會形成落差。


二、身心堪能奢摩他•依法降伏煩惱心

1、身心踐法雲何住•廣大承擔堪能心
   那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究竟要以一種什麼心情和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面對自己的未來?我覺得,我們要以整個的生命、整個的身心去做同佛法相應的事情,去做同自己根器相應的事情。如果我們好高骛遠又不切合實際,如果去做我們不想做的事情,也做不好。

  如果我們沒有全心全意、用所有的精力、用整個生命來實踐佛法,那不可能會有很大的結果,更不可能說會有很好的結局了。

  《金剛經》裡頭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服其心。”我們菩提心發起來了,怎麼住呢?怎麼能夠持續下去呢?持續不了,就會起煩惱。起煩惱的時候我們又如何來降伏呢?這就是修心、就是修行的過程,不斷要來降伏我們自己的煩惱心。煩惱是非常多的,不計其數的,時時刻刻都要很注意,很用心來降伏。不然的話,我們的菩提心、我們的善心、我們的寂靜都沒有辦法安住嘛,更沒有辦法持續,所以人的心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在《廣論》裡頭,定學兩種:一種共定,一種不共定。共定由奢摩他得堪能心,不共定,生起次第; 慧學,是止觀雙運毗缽捨那;不共慧學,圓滿次第,殊勝三摩地,都有共跟不共。慧學已經是止觀雙運的毗缽捨那。定學,奢摩他。奢摩他讓我們內心有堪能性,有堪能心,堪能就是內心有力量,有承擔心。有這種承擔心、有這種力量,慢慢慢慢,我們的智慧才能夠開,才會內心當中對佛法的種種的境界,種種的功德,才能夠承載。那如果我們沒有這樣子的一種堪能心、廣大心、菩提心、大悲心,無量無邊的功德,我們怎麼來接受吶?接受不了,負荷太重。我們事情做多了,修行修好了,資糧累積多了,當然我們的功德也會越來越大。我們功德越來越得到生長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堪能心,我們很容易就會覺得,我們自己修得不錯了,比別人好很多很多了。這樣下去就不容易再進步,就是自己本來還有很大的潛能,但是我們一旦這樣子作意的話,就會出問題。我們的潛能就發揮不了,我們的作意就把自己局限住。

2、時長時短從心觀•作意對治法修心
  虛雲老和尚,禅宗的祖師,天天打坐,打坐很有功夫。他一打坐,不像我們,半個小時,十幾二十分鐘,他一坐就是幾天、半個月、十幾天。那麼他坐十幾天出來的時候,就好像幾分鐘一樣,感覺時間非常短。
   有一年過年的時候,他在小廟裡頭,一邊煮了芋頭,一邊在打坐。有一個客人到茅棚來看他,向他拜年,他看到虛雲老和尚在那邊打坐,就知道老和尚已經入定了。這個朋友就拿一把引罄,在他的耳朵旁邊敲一敲,敲三下,虛雲老和尚就出定了。出定後,虛雲老和尚說,“你們來了剛好,我們過年,現在鍋裡面有芋頭,拿出來大家一起吃。”但他去看的時候,所有的芋頭毛都長得非常長了。實際上虛雲老和尚入定已經二十幾天了,但是他感覺似乎就是幾分鐘,似乎芋頭剛剛下鍋一樣。
   這個就是有禅定的人,他內心專注,所以時間就快。極樂世界一天,那我們娑婆世界一劫了,天人也是一樣。我們人間,你對做一件事情非常有興趣,它就非常快。你跟一個朋友喜歡談話,談一談,談了半天,也覺得很快就過去了。你不願意跟他說話的人,你就很難受,你跟他講三句五句,都覺得很多,講不下去,就不願意多呆。這些都是我們人的心、人的念頭在起作用。
 
  那麼為什麼我們人會有這樣子一些奇奇怪怪的念頭?那麼有些念頭我們明明知道是不對的,要不得的,應該要改進的,但是就不容易改,很難改,那怎麼辦呢?就需要靠佛法。沒有用佛法,對治不了,所以需要修行。

三、大乘成就賴尊重•恭敬承事唯法求
1、菩薩行道依尊重•外緣知識破慢執
    《華嚴經》裡頭說:“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善知識所有教誡,諸佛世尊心正歡喜。若諸菩薩於善知識所有言教,安住無違,近一切智。於善知識言教無疑,則能近於諸善知識。作意不捨善知識者,一切利義悉能成辦。”
 就是我們修行、修心,法師們對我們的教授教誡非常重要。 善知識的教誡“諸佛世尊,心正歡喜”,為什麼呢?佛菩薩看到我們、知道我們能夠如理如法依止善知識學佛法,心正歡喜。對“於善知識所有言教,安住無違,近一切智”, 為什麼呢?善知識告訴我們的佛法,我們能夠安住無違,也就是能夠照著去做,佛法就起功用了,佛法就起了妙用,當然慢慢慢慢就接近一切智,就逐步逐步在佛法的道路上走。
   “於善知識言教無疑,則能近於諸善知識”,就是我們聽到佛法的時候,不產生懷疑,有信心,這樣子的話,我們的功德,我們對佛法的成就近於諸善知識,前面是近一切智。“近於諸善知識”,就是所有的善知識。“於善知識言教無疑,則能近於諸善知識”,對一位善知識言教無疑的話,則能近於諸善知識。為什麼呢?諸善知識其目的也是引導我們對佛法、對佛陀的言教,產生信心,產生正解。我們對於一位法師的開示的佛法能夠不產生懷疑,就表明我們對佛法已經建立了信心。
    “作意不捨善知識者,一切利義悉能成辦”,我們要去作意不捨,這個也是很關鍵的。那我們能不能?有沒有呢?會不會去作意不捨善知識呢?今天我們覺得這裡講的好,聽得高興。過幾天我們自己起煩惱,覺得再換一個地方去聽一聽,這裡講的也很好;再換一個地方聽一聽呢,那裡也講的不錯。
  實際上,無論出家的法師也好,我們在家的居士也好,你在一生一世當中,能夠真正親近依止到善知識是很少的。無論我們北方的也好,南方的也好,出家眾也好,在家眾也好,好多是一種名義上頭的,名義上說“我要親近善知識,我要依止善知識,要對善知識所有的教授教誡無違,”這說說好聽而已。 就有如我們每天發四宏誓願一樣,“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順口溜的嘛。 那實際上面你要度幾個呢?屈指可數的,可能一個都沒度。你一生能夠度幾個?不容易度的事情。你要度他,他不讓你度,這是不容易的事情。怎麼去度呢?

   所以在經論當中,為什麼那麼強調呢?因為實際上面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所以他才要強調說依止善知識。因為沒有外在的善知識作為我們修行所依止的對象,就很不容易修。“內緣暇滿,外緣知識”,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慢心不能降伏,我們的我相不能得到破斥,就是我們內在當中對佛法的理解的那種執著去不掉,所以它必須靠外在更強的力量,才有辦法把我們內心當中的我執、法執去掉。
2、種因結緣尋師長•至心求法忏前愆
  那麼我們又怎麼樣能夠親近依止善知識來成辦所有佛法的義利呢?那麼這也就是究竟成就與否的關鍵。
  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修了有成就,他有些人為什麼修了慢慢就修不下去,他絕非偶然的,也是不會說無緣無故的。不會無緣無故我們這些人就坐在這裡,那不可能的事情。兩年前、三年前,我們都是很難想象,這個房子還沒有的時候,我們很難想象之後我們會坐在這裡,這都是有很多的因緣在裡頭。這種因緣它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所以才會有今天。反過來說,我們以後會有很大的成就,那我們今天就要種因,今天就要結緣、廣結善緣,那我們的明天未來才會有更大的收獲跟成就。
  但是我們常常會想,我們要去找一位大法師專門跟他修行,時刻不離,這是不切合實際的事情。如果一位大法師,他下面的弟子非常多,幾百幾千幾萬。你去了,他在外面的把門的侍者都不讓你進,那肯定的,他侍者好幾個都不讓你進,他要休息,法師要休息,也沒有時間,客人很多,他根本不理睬你。這不可能是一廂情願的事情。
   不要說什麼大法師,你們要來找我的話,我這個時間都不夠,都接待是不可能的事情,進來的話會影響到很多很多我的工作,要做的事情做不了。到一定的時候,他是根據上面的人來取捨的,不是根據我們來取捨的。這是很難的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要不斷這樣來作意,不斷來造這種業,不斷來種這種因,那麼慢慢慢慢才會感果。
   “善者我師,不善者吾資”,你順境的話,就是我的老師;不順境,逆境就是自己積資糧的機會。那如果說我們心裡覺得這世間上面沒有什麼人能夠當我的老師,有條件當我老師的人他又不肯來教我,這樣子自然而然就成獨覺了。 因為你安立了這樣的一個宗:能夠教你的人也不可能來教你,不配教你的人,不夠教你的人,這種人你也不會跟他學。最後,就只有自己學。就是自己立了一個錯誤的宗。那如果每個人都這樣作意的話,那佛教豈不完啦?這和你在學校裡面上課一樣,你覺得這老師都不行,還怎麼上課呢,怎麼學習呢,成績怎麼能好,最後怎麼能夠畢業呢?那不可能的事情。
   這只能不斷來創造這些因緣,你真正有這種求法的心,那就是不同,那就也許你能夠遇得到。 就是把求法的心、學法的心、聞法的心,作為我們生命當中最重要的部分。慧可大師斷臂求法,他為什麼要斷臂呢?他表示誠心。當然我們現在人不能去學了,這樣就麻煩了,馬上要送醫院去。
   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有沒有真正覺得這個佛法是最重要的,或者說,我們一生當中以佛法作為我們要成就的目標、目的。這就是一開始、從小就要去培養,很小很小的時候就要去培養。那我們歲數大了,本身就是打了很大的折扣。我們成年人,本身已經定型了,木已成舟,已經就這模樣了,再改的話,也很難大改,只能小改,大改都很難。歲數小就很容易了,他很多的習性還沒有形成,性格、心智都沒有形成,熏習就比較容易。那我們歲數大了,本身要把腦筋當中的那些垃圾清理掉,你都要花多少年的時間都清不掉,並且要下很大的工夫。
這污垢太深重,去不掉。他執著太嚴重,很不容易的,就是要想改,也很難改,它形成了。那怎麼辦呢?我們只有忏悔,忏悔業障。如果我們沒有忏悔的心,那這種業障不僅去不掉,還會越來越嚴重。那越來越嚴重時候,就會成為垢器了。 你垢器的話,佛法的甘露就裝不進去,裝進去的也變成毒藥,也不能吃,也不能用。
3、恭敬依止善加行•親近承事重意樂
      所以我們怎麼樣子來學佛法?那麼這些在經論當中,本身都是有非常清楚明了的要求的。
  《不可思議秘密經》當中有談到,“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應極恭敬依止親近承事尊重。若如是者,聞善法故成善意樂,及由彼故成善加行,由是因緣,造作善業,轉趣善行。能令善友,愛樂歡喜。由是不作惡業,作純善故,能令自他不起憂惱。由能隨順護自他故,能滿無上菩提之道,故能利益趣向惡道諸有情類。是故菩薩應依尊重,圓滿一切功德資糧。”
 這裡邊講得也非常的清楚。“應極恭敬依止親近承事尊重”,這些都是我們學佛法所應該要具有的心情:恭敬心、依止心、親近承事心,對善知識應該有的這些心理。
   我們透過對法師的恭敬、依止、親近、承事,來表明我們對佛法的重視,來說明我們對佛菩薩的恭敬,對佛菩薩的一種祈求。 如果這樣做的話,因為都是善法,所以它就成了善的意樂,通過依止親近善知識來培養自己善法的意樂。因為你有意樂,才會去依止、親近、承事;因為你依止、親近、承事,所以就成了自己善法的加行。 因為有了這種加行,久而久之就會成善業,就造了善業,善的行為。那因為我們有善業,有善行,就會令善友,令我們的同行愛樂歡喜。因為我們造的都是純粹善業,對別人也不會起憂惱,不會損傷,並且對其它類的有情、對惡道的有情還能夠利益,給它講佛法。“是故菩薩應依尊重,圓滿一切功德資糧”,菩薩都要如此,就是菩薩通過這樣子來圓滿佛果。
   我們建立尊師重道的心,建立依止親近承事善知識的心,不是說外在哪一個法師他需要我們去恭敬、依止、承事,不是那麼一回事。如果一個法師下面幾百幾千弟子每天都是恭敬、依止、親近、承事,那還了得,那就路都走不開,那都搞得佛教不正常了。
  它這個是告訴我們修行用心的一種法門,而不是外面做一些形式了,如果說你作一個樣子的話,那就很不好。 所以我們要去理解它的意思,就是我們需要有形式的時候,有形式。它不需要有形式的時候,它更多的是在我們人的一種意樂。
    就像我們拜佛一樣,我們拜佛,它有時間段,什麼時間來拜佛,有共修有自修。那你如果一整天拜佛,當然也可以。如果每一個人一整天都來拜佛的話,那你什麼也不要管了,是不是?人家客人來了怎麼辦,居士來怎麼辦?要不要接待等等,都一一會有很多的問題。
四、對境修心點滴處•行住緣法念起時
1、日常生活勤用心•善言善行利有情
   其實,我們不僅僅對學法的善知識,缺乏這種心,恭敬依止親近承事的心,我們對佛菩薩也是一樣缺乏恭敬心、信心、虔誠的心。 我們不僅對佛菩薩,甚至對我們自己家裡邊的父母、弟兄姐妹,學校裡面的老師,單位裡面的上司,我們都很難有一種恭敬心,都是非常缺乏的,更不要說對一般的朋友啦,對跟我們平起平坐的人,對跟我們了不相干的人。你說,“你跟我一點關系沒有,我為什麼要去恭敬你呢?”不會有,不會說去恭敬的。在一個單位當中,能夠相安無事已經很了不起了,你說“我為什麼去恭敬呢?” 那你去恭敬他不很好嗎?你去恭敬他,他也恭敬你,這個關系就很好啊,是不是?你對別人尊重,別人肯定高興,別人高興,那你肯定也有好處。你為什麼要讓別人不高興?你不恭敬、不尊重對方,對方就不高興。 你對別人善言善行,恭敬別人,尊重別人,你也不要花成本,是不是?說兩句好話也不要花成本。 那你就是因為有煩惱,你好話講不出來,你只有講粗話,只有講損惱有情的話,你利樂有情的話講不出來,是不是?所以它需要去串習啦。
   現在我們聽佛法的時候,你說“我可以講利樂有情的話,”那實際上你下課了,你自己就講,“哎呀,我得回去還有什麼事情沒有完,回去還要寫日記,回去還要洗衣服,”你要洗衣服,你怎麼去管別人的事情?你就不會管的,是不是?遇到誰,你也不會跟人家打招呼,別人給你打招呼,你也不理,因為你自己要辦你自己的事情去。 所以不學佛法的人,他常常都緣著自己的,緣著自己就會有很多的痛苦,痛苦的來源都是這樣。那如果我們花一點心思去考慮別人,就不一樣,角度就不一樣。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儒家談到物我同根,道家談到天人合一,佛家談到最後生佛平等,眾生跟佛都平等,心佛即眾生,自身無差別,非常高的一種境界。但是我們在眾生的份上就不好講這個話,在理性上面是平等的,在事項上面,眾生就是眾生,佛就是佛,佛,他不受苦,你眾生要受苦,眾生要輪回,佛已經解脫了生死,已經不要在輪回當中。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是可以用心的。
 2、行住坐臥皆佛法•起心動念修自心
   打坐打得很高興,念經念得很有收獲,禅悅為食。禅悅能不能當飯吃呢?它跟我們吃飯是不同的,但是也是一種食啊。食有四種,段食、觸食、思食、識食。 段食什麼意思呢?比如吃的饅頭、面包啊、面條啊、水果啊,這些以香味觸這三法為體性,欲界的眾生才有,需要段食、粗食、這些粗糧。 觸食什麼意思呢?接觸的觸,接觸的觸它也是人的一種心所,那麼這種靠的是什麼呢?靠的是一種快樂,叫你身心快樂,身心愉悅,它一樣的能夠滋養、滋長我們的色身。思食什麼意思呢?思考的思,思維的思。那麼思考、思維,常常跟我們說的造業也有關系。也就是比如你坐在這邊思維,思維佛法,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甚至一天兩天都非常高興,可能吃飯,睡覺都忘記掉,喝水都忘記掉,也有可能,但這種人比較少,也有這樣的人,他可以不用去吃飯,可以當飯吃。

   社會上面有些人打游戲機可以當飯吃,他一直打,他都不用回家。上次看一個報紙:重慶的一個中學生,他打了七天七夜,最後那個游戲機的老板都怕了,得趕緊回家,不能再打,打了要出人命。那個小孩呢已不知道回家,他家在哪裡不知道,怎麼走搞不清楚。然後怎麼辦,他報110報警,110給他送他到家裡。他完全進入到另外一個世界,進入到一個虛假世界裡頭,這個是很典型的思食,他整個的思想都投入在那裡。這就是因為人不成熟,他反而還更容易專注,小孩更容易專注。很少說大人打游戲機打到七天,也有著迷的,但不會那麼著迷,打一打不打了。他小孩你十幾歲的人他就不管,他忘記掉了,非常投入。
 那麼第四種,識食,第八阿賴耶識,就是我們人的內心平靜,內心專注,心理狀態比較好,睡眠也好、飲食也好,他可以減少。那如果我們這種工夫不夠的話,那我們就要靠段食,就要靠這些營養來輔助。所以我們人的色身的延續下去,它不僅僅依靠吃飯,它其他的因素也有關系,觸食,思食,識食。所以我們喝水的時候,我們過堂的時候,他為什麼要觀想呢?食存五觀呢?我們供一杯水的時候,也要觀想。那觀想的時候,四種食都有了,觸食,思食,識食都有。你用心,那麼它有識食;你在作意,有思食;那麼你手上拿的缽,或者拿的甘露瓶,它有觸食;那本身它就是食物,段食。這樣你喝的水,你吃下去的東西,它的營養至少是四倍,是不是?這是肯定的。

    在廚房裡面做飯的人,炒菜的人,你自己炒的,吃起來味道特別好,是不是?特別喜歡吃。因為你一直在那邊作意,一直在那邊接觸、用心,當然就符合自己的口味。那麼你拿給別人吃,這個人如果想吃的時候,你做得再難吃,他也覺得好吃;他不想吃的時候,你做得再好吃,他也不吃,是不是?

   這跟吃飯的人的這種作意又有很大的關系,他不僅僅在這個飲食的本身,也就是我們吃飯的人那個時候的心情,那個時候的接觸、思考,那個時候人內心的狀態,都是有關系的。

  你吃飯的時候你如果不作意,“說我今天肚子餓了?還是飽的?今天要不要吃?吃多少?”你搞不清楚,沒有定論,那當然你就吃不下去。 你覺得,我最近早晨要吃多少,中午要吃多少,晚上要不要用藥食,飲食知食量嘛,什麼時間吃,吃多少,那時間到了,你自然而然就會想吃。它有固定的,我們一天要吃多少。 那如果我們自己很隨意,不知道什麼時候吃,吃多少,不知道什麼時候休息,生活沒有規律,吃了沒有吃也搞不清楚,吃多少也搞不清楚,當然我們就不知道了。
   所以我們學佛法的人,吃飯、穿衣、迎來送去、掃地、倒茶,都能夠體會佛法。
   經典當中常常看到“著衣持缽,入捨衛國托缽去”,常常也會描述這些場景,佛弟子們,大比丘們拿著缽,自己披著袈裟了,到了什麼地方去托缽,我們覺得這些似乎很瑣碎一樣,但是這些恰恰就是佛法生活化的一種表現嘛。
 甚至你看經典當中《律藏》裡面,“偏袒右肩”它裡邊也有介紹,合掌它也介紹,就是要描述那種場景了。那種場景,那個時候的佛弟子、比丘們的一種狀態。
   因為你去托缽,你去乞食,很多人看到出家人,就能夠種善根。托缽乞食的時候,能夠接觸到社會上面種種的境界,遇到很多的事情,想不到的事情、看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遇到、也可能看到等等。這些就是現實生活當中,作為我們出家人,或者作為我們居士們如何來面對生活的一種能力。
   所以我們看那些戒律,看佛在世時,佛陀也好,佛弟子他們的生活也好、用功也好,都是活生生的,“洗腳”經論裡面也有,“濯足”,洗腳,都是非常的具體,不是說非常抽象。這些對我們都是有很大的啟發意義,為什麼佛經結集的時候也要把這些一起記載下來,一起的流通結到佛經當中去?都是有很深的用意。
   如果我們學佛法,學來學去,我們的念頭不能得到改變,我們的觀念不能得到改變,那麻煩就很大了。佛法本身就是要糾正自己的觀念。觀念怎麼糾正呢?就是在舉心動念處,在我們心念還沒有起的時候,來改變,你起的時候已經沒有辦法了,事已至此,就沒有辦法。

  那麼你這個念頭沒有生起,可以讓你生別的念頭,讓你生菩提心,讓你生慈悲心,讓你生包容心,那麼你這種心一生起來,他別的心就起不來了,你的觀念就改變了。

  所以我們坐禅也好,念佛也好,《金剛經》也好,《楞伽經》也好,《六祖壇經》也好,《楞嚴經》也好,《十六觀經》也好,以及天台的種種禅觀也好,都是要來告訴我們把握好我們的念頭,讓我們的起心動念符合佛法。

 

 

上一篇:楊曾文教授:唐代馬祖和中國禅宗
下一篇:楊曾文教授:巨贊法師對佛教教育的看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