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認識人生系列開示之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認識人生系列開示之二

各位法師,各位同修:

  因為昨天刮了大風,又停電了,所以開示只講了一次。

一、通達經論生信解•唯賴尊重入法藏
  1.經論匯通斷惑疑•斷章取義增法執
  大家來到寺廟裡,修行,聽開示,學佛法的經論,怎樣把這幾個方面很好地結合起來呢?
  我們自己的思考、思維,自己對佛說的經論,祖師的注解,以及在寺院裡面聽到的開示,常常不容易匯通。不容易匯通,內心當中就會產生種種的疑惑、矛盾。本來我們讀經也好,聽經也好,是要讓我們的問題越來越少;把很多佛教的道理,或者說我們聽到的佛法的開示,能夠逐步總攝、濃縮、概括起來。用三法印可以概括整個的佛法: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而我們在聽經、閱讀的時候,非常容易發生斷章取義的情況,對於圓滿的、系統的佛法造成分分取片。所以我們認真念經,也是為了培養這樣的一種能力,就是既能把一個圓滿的佛法彰顯成一部論,又能夠條分縷析,分成一個個科目,每個科目裡又有好多的經論來證成這些觀點的成立。而且,祖師大德們不同的理解,都有著比較好的敘述,讓我們一看就非常的分明。
  那麼我們不容易把握的原因就是常常自己聽到、理解到的某一句話、某一個觀點,就當成是究竟的、全部的;而這個觀點、這句話,法師告訴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要對治和破斥當下現行的問題,本來就是一個對治的法,如果問題不存在了,這個法就用不上了,“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所有的法都是為了要對治我們現前的一念心、當下的問題。由於這些問題常常會出現,所以《廣論》也告訴我們:“若於教授雖多練習,然於廣大佛語釋論所有的義理,不能授與決定信解,或反顯示彼不順道,唯應棄捨”,三藏十二部都是為了要幫助我們成佛,幫助我們能夠非常便捷、便利地來修行。如果我們不能真正對佛言祖語、對諸經論產生定解,會覺得這些經論跟我們自己究竟成佛沒有什麼關系,只有聽法師的開示才是有關系的,這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因為法師的開示也是根據經論來開示的,法師開示的目的,是讓我們對經論產生信解,產生信心,產生正解,而不是對法師開示的語言產生一種依賴感。某某法師說一句,我們就去做一句,沒有說我們就不做,這本身對名言就產生了一種執著,久而久之,有些居士就比較相應聽這位法師講法的風格,有些居士就比較相應那位法師講法的風格,等等,諸如此類的情況常常會有。再擴大來講,這個廟的法師的弘法風格,那個廟的法師弘法的風格,這個宗派的法師弘法的風格,那個宗派的法師弘法的風格,都是有差異性的。即便在經論當中,諸菩薩,諸佛的弟子,十大弟子,他們說法的風格也是各個不同的。但是我們學來學去,學久了,就會變成這些經論,尤其是大乘的經論,以及其它法師講的佛法,同自己對不上號,掛不上鉤,不相干。這種狀況,究竟我們是否同佛法相應?有沒有相應呢?
2.深入經藏入佛慧•頓根小智依師要
  我們也可能常常認為這位法師、那位法師,修行不好,戒律做得不圓滿,等等,也可能會有這樣觀過的心理。但是我們對經典會不會觀過,或者說會不會輕忽呢?會認為經典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希求解脫、希求佛果的人,必須要靠經論,否則就得不到解脫,不能成佛,不能修行,修不了嗎?
  我們聽法師、聽善知識的開示,因為自己的智慧不夠,智慧比較小,煩惱很大、很嚴重,所以,我們是帶著煩惱的心情去聽開示的,帶著煩惱的心去依止善知識、親近善知識,帶著煩惱的心去聞思經論。這樣自然而然,時間長了,經論的法義不能入心,善知識的開示也不能入心,我們煩惱心在起作用。因為經論很深、很廣,都是佛菩薩對大根大器的弟子們、甚至聖人講的佛法,而我們現在人的根基本身就比較差,只有用更加白話的語言,更加容易接受的語言,更加容易理解的語言來表達,我們才有辦法入門。不然很深奧,接受不了,覺得太復雜、太深,所以就需要不斷來稀釋。那我們的根基、條件夠了,當然自己看,也能夠得到很大的加持、很大的受益。而最初,我們自己看,看不了,看不進去,看不懂,看得容易走偏,不知道我們怎樣從經文的文字上面來真正悟出它的道理,悟出文字背後的內涵,方法不得要領,所以需要有人引導我們,啟發、幫助我們。也就是我們要做一件事情,而這件事情本身很復雜,也很重要。比如說蓋房子,我們過去沒有蓋過,或者說只是會蓋幾間房子,那麼你要蓋一個大樓,就必須要靠專家來設計,必須要靠技術工人來施工,我們頂多只能幫忙,跟著去做,挑點土,搬搬木頭、磚頭等就可以了,但是讓我們自己去做的話就做不來。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做過,不具有這種能力,所以必須要根據人家的經驗,根據人家的要求去實踐,最後才能夠把房子造出來,才能夠造得好。修行亦復如是,是生命的經驗的指導,如果我們不能很真切地認同這一點,肯定會隨著我們自己的想象去學習,去修行,去做事。

二、正法久住賴僧傳•世染障蔽善取捨
  佛陀出世的時候,有很多的聖賢同時出世,彌勒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阿難、迦葉,等等,非常多,看得到的,看不到的,有好多都是古佛再來。為什麼古佛再來?就是來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助佛揚化。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的佛法的流傳、廣大,固然是由佛陀的願力,但是這裡面也匯集了古往今來許許多多聖賢、佛弟子們的努力、心願。不然佛陀滅度了,如果教法沒有人去傳持、流通,我們今天也學不到。這就說明佛法要長久住世,需要靠很多有心的人、有能力的人,共同去努力。
  佛陀在世時的弟子,滅度以後的弟子,他們最大的責任就是不能把佛陀講的佛法忘記了或者記錯了,所以當時佛陀的很多弟子都是會背的,不僅僅聽過的這些佛法會記住,乃至於從其他的比丘那裡聽到的也能夠記住。也就是出家的目的,很大的一個因素、很多的時間都是來受持佛法、傳持佛法。以後,文字印刷越來越發達了,慢慢把佛經記到經本上面,現在做成電子產品,到處都有,但是我們的心裡實際上記不了多少,能夠把早晚功課背了的都很了不得。這種對佛法記憶的能力逐步逐步在喪失,在減弱,因為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記一些與佛法不相干的事情,就是去記很多世間的知識了。世間的知識,就從世間來講,有些是有價值的,有些是沒有價值的,甚至有些是垃圾。是垃圾我們要把它去掉,沒有價值的知識我們不要去記它,有價值的,對於弘法修行用功有用處的我們要掌握。
  我們常常聽到一個名詞——知識產權。不過,不是所有的知識都有產權的,一些通過獨特的研究而得出的成果,並且是很有價值的,是不共別人的,才有產權,受到法律保護。大量的日常生活當中的常識,大家都是可以共有的。我們一生當中能夠去認識世間哪些知識是有價值的,哪些知識是沒有價值的;哪些知識是有產權的,哪些知識是沒有產權的,都不是很容易弄得清楚。佛法更是如此了,它更深奧,更不容易懂,也不容易掌握。

三、次第步驟修道要•三學得慧樂成滿
  1.佛法深廣次第學•按部就班依教修
  我們發心修行、學習佛法,不能著急,著急反而會學不好。因為一著急,就不容易按部就班用心去體會,按照步驟去努力實踐。一部經、一部論、一份開示,我們聽的時候覺得很簡單很容易,但是要去實踐就不是這麼簡單了。《彌陀經》也好,《法華經》也好,《廣論》也好,我們怎麼實踐呢?我們怎樣拿經本來對照自己的行為呢?我們的行為如何照這個經論去實踐呢?一年365天,是不是我今天就修第一頁,明天修第二頁?還就說我這個月就修第一頁,我這個月就修這個法類?無論怎麼修,很多都是無常的,就是自己願意修哪一個科目就修哪一個科目,自己願意翻哪一頁就翻哪一頁,願意聽哪一段就聽哪一段,實際上是不容易按照科目來學修的。我們在學校裡要做一個實驗,要讀書,次第、步驟、方法是很重要的,因為步驟沒有過關,違越了次第,方法不得要領,最後肯定要返工。那麼修行也是如此,這些步驟、方法、要領沒有把握住,修來修去,很難修得上去,很難修好。

2.心續調伏得正見•戒定生慧離惡作
  《瑜伽師地論》裡講:“初善住根本,次樂心寂靜,後聖見惡見,相應不相應。漸次為因緣,純雜而修習,最先離惡作,最後樂成滿。”“初善住根本”就是戒,七眾弟子都有戒,戒律就是對我們佛教徒的日常生活中的身語意行為的具體要求。就是我們應該要怎麼作意,身體應該怎麼做,說話應該怎麼說,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能夠說,哪些不能說,做了規定。只有照著這個規定去做,我們內心才能夠寂靜;如果不這麼去做,我們內心寂靜不了,就是行為不能得到規范、得到約束。戒律的目的就是調服我們的煩惱,讓我們內心獲得清涼,獲得解脫。只有內心寂靜了,我們才能夠認得清楚哪些是正見,哪些是惡見;我們到底是跟佛法的正見相應,還是我們的惡見在起現行。正見跟惡見都是見,五鈍使、五利使。
  我們常常把好多的見解混合在一起,佛法的正見的力量非常微弱,很多的惡見非常猛烈、強盛,這樣的話,我們常常會有惡作。“惡作”在唯識裡也談,不定法、睡眠、惡作、尋思。惡作,用現在的話來講,即後悔。後悔跟忏悔不同。忏悔,我們做錯了,我們要忏悔。無始以來的煩惱、業,把它忏悔干淨,發露。後悔是一個什麼狀態呢?就是好事做多了,有時候也後悔,好事做少了也後悔;壞事做多了也後悔,做少了也後悔;做也很後悔,沒有做也很後悔。就是內心是一種不確定的因素。比如說,下課了,准備去哪裡呢?准備下山、爬山或者散步?因為你內心不寂靜,所以無論下山、爬山還是走路,回來你都會覺得,剛才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是在浪費時間。那我們做了好事怎麼會後悔?你常常幫助別人,給他開示、引導、關心,但是到最後他不領情,他覺得不需要你關心,那你就會覺得,我剛才給他說了這麼多白說了,你會後悔。有時候,本來你不喜歡說話,別人硬要找你說,那你又不好意思拒絕,你就陪著他一起談天說地,說完了自己又會後悔,剛才又浪費了半個小時的時間,說了很多無益的話。那麼你覺得要陪別人說話也不是,不陪也不是;你不陪別人說話,你會覺得對方會不會對自己有意見,會不會傷感情,以後不好相處。再小到我們過堂用齋的時候,我們究竟要吃多少飯呢?要吃一碗,還是要吃兩碗?要不要吃饅頭?都會後悔,只是比較微細。這說明我們內心裡面不決定,因為我們內心對於大事沒有決定,所以會在很多具體的小事上得到反應。總之,沒有一件事情自己覺得是做得滿意的。如果有一件事情自己覺得是滿意,最後又成了自己的執著。就會覺得我自己行,別人都不行,又會成了問題。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去遠離的,所以《瑜伽師地論》裡頭談到了“最先離惡作,最後樂成滿”。
  戒定慧,歸根究底,我們要擁有一種慧力,如果我們沒有智慧的能力,對任何事情都決定不了,決斷不了。“慧力破諸暗”,很多的迷惑就是因為我們缺乏慧力。聽經聞法,持戒修定,目的也就是讓我們增長智慧的能力。

四、直下承擔開智慧•斷疑除慢發大心
  我們學佛法如果沒有廣大的承擔心就不可能得到廣大的智慧。佛,是一個究竟圓滿覺悟的境界,我們要發心成佛,沒有廣大的心,就不敢成佛,不會認為自己哪一天會成佛。也就是說,雖然我們在學佛法,但自己對學佛所要走過的路,通過修行最後成佛沒有信心,沒有絕對的信心說自己通過修行以後也能夠成佛。就是缺乏一種直下承擔的信心和能力,這要培養起來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我們常常說建立宗旨,說一說是可以的,但是說過了就忘記了,實際上沒有這種信心了。在世間,人人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在法律上來講你只要是一個國家的國民,都有可能當國家的主席,但是真正讓你去當的話你能不能、敢不敢呢?很少人有這種廣大的志向,從小學生開始就說我以後要當國家的總理。很少人有這種抱負,大部分人就是以後當官可以當大一點,錢賺多一點,日子好一點,這個目標都是很模糊的。為什麼不敢有那種心呢,因為大部分的人覺得這不太現實,不太可能。但很不容易,不等於說沒有機會,沒有可能。我們要成佛,同世間上的成就比起來,更是遙遙無期了,那還不得經過多少劫、多少萬年,都數不清了,那怎麼來對證?這就要憑信心了,就是要憑直下承擔的能力、當下承擔的能力。
  我們如果沒有這種當下承擔、直下承擔的能力,自然而然,我們所想的事情只是我們個人的事情,自己今天怎麼過,明天怎麼過,後天怎麼過;今年怎麼學,明年怎麼學,後年怎麼學。就如世間上讀書一樣,一年級讀什麼課程,二年級什麼課程,三年級、四年級什麼課程;小學、初中、高中讀什麼課程,大學讀什麼課程。但是我們沒有很真切地注意到,這些課程,不僅有老師引導,有學校、社會、國家做保障,同時還有許許多多的專家在研究,研究什麼時間這些小孩要讀什麼書,要安排什麼課程,安排這些課程的目的何在,為什麼要讀這些科目,許多教育的專家在研究。也就是說這些課程安排是有用意的,是有道理的,只有照著這些課程安排去學習,最後才能夠成為符合社會、國家需要的人才。那我們學佛法的,也是一樣的道理了。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到現在學的這些內容跟我們最後要成就的目標是有關聯的,自然而然,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我們很多的學習、修行、做事,就會沒有目標,盲目。照道理,所有的經論已經是非常有體系,非常完整了,我們只要去看去學習,慢慢就會有成就,有比較大的成就,甚至有很大的成就。它不像世間一般的知識那樣支離破碎,千頭萬緒。世間的知識,表面看起來很好學,實際上也很不好學,為什麼呢?學科太多,頭緒太多,沒有最後的結論。但佛法看起來難學,實際上好學,為什麼呢?千經萬論都匯歸一心,都跟我們的心有關,並且都有最後的結論。所以學佛法都是結論後的研究,世間上是假設一個結論然後來證實它能夠成立。佛法已經給你做了結論了,你只要給人家講這個結論怎麼好就可以了,讓人家相信、尊重這個結論。這是不同的,一個是研究一個結論出來,一個是結論後的研究。
  但是我們這種承擔心不容易培養,這種責任心不容易培養,那不是一朝一夕短時間能夠培養起來的。世間上的那些英雄、豪傑也好,那些聖賢也好,他們的胸懷只是跟常人不同,他們所關心的是眾人的事情,他不是只關心個人的。那麼我們學佛法所關心的是一切眾生,六道眾生都關心,更寬廣,種類更多。所以我們要逐步逐步在用功的過程當中,讓內心越來越寂靜,懷疑的心、我慢的心、污濁的心越來越少,做每一件事情,說每一句話,都非常的明確。這樣久而久之我們的功夫就會逐步逐長進了。

五、修身修行唯修心•學法弘法為利生
  修行就是修改自己的心,修正自己的內心,就是我們內心有煩惱,內心有偏,不正,要糾正,讓我們內心的起心動念都是清淨的,都是善良的。那麼內心清淨,內心善良,內心圓滿,我們身語的行為自然而然也就是善良的。反過來說,我們沒有在內心上面改變,僅僅在行為上面要求、改進,那麼久而久之我們的行為就會變得很機械,很單調。只有我們從內心上面真正糾正過來,我們的行為才不會變成單調,才能夠顯示出它的善良的意義。
  大家住在寺院裡,感覺到寧靜、平安、吉祥,這本身就有很大的功德。為什麼這麼說?在社會上,要做到平安,要做到寧靜,要做到祥和,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也就是說不是你有錢你就能平安,你官當的大你就能夠寂靜,就能夠寧靜祥和,恰恰相反,那麼世間上各行各業各界充滿了競爭,每個角落都是如此,世間法都是在競爭的過程中發展的。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文化程度也不同,世間上自然就有強者、有弱者,就有不平衡的現象的發生、出現。那麼要讓所有的人,男女老少,癡愚、賢不肖,都能夠感受到安和樂利,感受到和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一個遠大目標,是一個需要努力實現的過程。我們常常講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這是一個永恆的主題。為什麼需要和平,就說明說還有很多不和平的因素,還有很多的問題,所以大家都渴望、期盼和平。那我們能在廟裡擁有這種氛圍,本身就是很殊勝的。我們怎樣在這種非常殊勝的環境當中,對佛法產生一種更堅定的信心,更深入的體會?能夠把我們內心當中對佛法充滿的善的力量,通過我們的行為,不斷地去影響和幫助更多的人?這也就是我們學佛法,弘揚佛法,讓佛法住世的意義、價值之所在。

 

 

上一篇:楊曾文教授:佛教戒律與道德
下一篇:楊曾文教授:培養適應現代,面向未來的優秀佛教人才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