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認識人生系列開示之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認識人生系列開示之一

各位法師、各位同修:

  再過三天就要到2008年了,我們趁著這三天的時間,進行共修。這次共修以常住眾為主體,有出家的法師,也有一些義工、淨人。

一、從心谛觀相應義•敷演清淨二種說
  1.心法相應願導行•行持無矩心無法
  修行的方法有很多,“八萬四千”法門,但是目的只有一個:為了要成佛。我想大家來到山上,做護持工作也好、出家也好,目的也就是為了要修行、為了要成佛。
  如何讓自己最初的發心,以及發心以後的所作所為,能夠在實際上越來越真實地感受到是走在成佛的路上,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具體的問題。
為什麼好多的人,佛法學久了,反而看不清方向,越來越迷茫,心裡越來越不踏實?這就是同佛法不相應的一個表現。我們常常講“相應”,講起來好講,但做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的。我們常常說:內心要同佛法相應,那我們的心是什麼?怎麼來修心?怎麼來用心?如何來認識我們自己的心,來看清我們的心相?我們自己身、語、意上面的行為,能不能相應?我們昨天、今天、明天所做的事情,能不能相應、能不能連貫?過去、現在、未來,前世、今生、後世……我們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感受不到是在相應,那怎麼能夠同佛法去相應呢?佛法本身是一個境界,而自己的行為是錯亂的、是混亂的、不規范的,那我們的心的境界怎麼樣能夠得到提升?內心怎麼會有方向感呢?內心怎麼會有力量?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沒有得到真正的佛法。
  2.清淨傳承二種說•講聞相應如法心
  《廣論》一開始,就談到清淨的問題。我們也常常聽到傳承的清淨的問題。清淨在《廣論》當中有兩種表述。
  第一種是:軌范語清淨、學者相續清淨、所說的佛法清淨。軌范語清淨,就是說法師的三業很清淨,以及所談出來的佛法能夠啟發人家;對大乘佛法入道之門的引導能使我們趣向大乘道、趣向菩薩道,最後成佛,就是以引導我們圓滿佛果為目的。學的人要清淨,為什麼呢?因為學的人如果不清淨,接受不了,也聽不進去、聽不懂。比如說:我們坐在佛堂裡,你的心一直在躁動,坐臥不安,一直在想:自己的什麼事情還沒做完;我們在共修的時候,能不能修出什麼名堂?修行會不會有什麼結果,等等。諸如此類,都是一種懷疑,都是一種散亂。也就是我們內心已經是煩惱在躁動,不是一個清淨的心。
  第二種是:佛法的傳承的清淨。也就是《廣論》裡頭所談到的:正法造者殊勝、正法殊勝、如何講聞彼法軌理,據說這是阿底峽尊者的說法。造論者的殊勝、正法殊勝、講聞彼法軌理——就是怎麼聽跟怎麼講的道理,也就是我們常常所聽到的:聽聞軌理、講說軌理、共作軌理。就是聽的時候,要遵守聽聞的軌理;講的時候,有講的軌理、規矩。講跟聞是要相應的,就是佛經當中第一句話“如是我聞”。如果不相應的話,很容易以自己內心當中所理解到的佛法的常識概念,拿出來衡量和評判法師們所講的佛法。也就是你拿一個標准出來,去衡量另外一個標准。那麼這本身就不符合聽聞時候的規矩。在聞法的時候,應該要保持一個什麼心態,這很重要。不然的話,我們內心當中的那些佛法、名相、概念常常都會湧現。因為這些名相、概念,自己經常在熏習,不斷串習,所以心裡就有很多名言種子。這些名言種子,不知不覺遇到因緣就會起現行。所以《廣論》一開始,就非常強調:這個佛法,不是一般人能夠悟得出來,不是一般人能夠講得清楚,也不是一般人能夠聽得明白。

二、如法行持須助緣•了達諸法善修心
  1.修心修行淨自心•增上環境助道緣
  要真正去修心,我們內心當中,有那樣子的一個清淨的境界,才有辦法理解佛法。如果內心是渾濁的、污濁的,內心不清淨,肯定就理解不了。就猶如鏡子上面有灰塵一樣,那麼任何事物出現,都看不明白。
  比如我們在這裡念經,一個字一個字往下念、往下讀。如果心非常專注的話,眼睛看到經文,心裡專注見到的文字,然後一個字一個字在念,這樣的話,我們的散亂心、狂亂心、分別心,逐步逐步就會淡化、止息;妄想也就少了,甚至沒有了;我們的念力就會不斷得到增強;我們的心就能夠持續安住在經文上。這就是經文對我們的作用,佛菩薩、祖師大德們對我們的加持的一種力量。
換一個角度說,如果自己僅僅在趕時間、趕速度,為了要完成任務,情況又不同了。趕時間,一卷本來一個小時,因為想快點念完,50分鐘、45分鐘把它念完;早晨念兩卷,念完了可以去休息,那念快一點可以省一點時間。這樣的作意就不對頭,就不是一種修心,就不是一種修行。修心也好、修行也好,恰恰都是為了要對治我們的心。因為是我們的心不能安住,所以想辦法讓你安住下來;因為你的心不能持續,所以要讓你持續安住;因為你的心一直在躁動,所以要讓你靜下來,就用強制的辦法讓你靜下來,才會有種種的參禅、念佛、拜忏、打坐、持咒、誦經等等方法。我們的心本來散亂慣了,也就是它在散亂,自己認為、感覺比較習慣了,要讓你專注、寂靜,就會覺得不習慣。但是我們修行,恰恰就是要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習慣。
  修行是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習慣,聽起來好像很簡單,實際上不是很簡單的事情。我們在寺院裡,吃飯、穿衣服、走路、說話、睡覺,跟社會上不學佛法的人,都是不一樣的。不學佛法的人,肯定不知道出家人吃飯怎麼吃,穿衣怎麼穿。你拿一個袈裟給他搭,他肯定不知道怎麼辦,他肯定搭不起來、穿不起來。那拿缽盂怎麼拿,他也拿不起來。也就是我們在寺院當中的行住坐臥的一切,這種規律,這種生活的內容,已經跟社會上一般不學佛的人有很大的不同。當然這些僅僅是形式方面。要把形式方面的改變過來,也不是很簡單的事情。我們多生、多劫、多世,在生死當中輪回習慣了,要還原成同佛法比較相應的一種行為習慣、一種行為規范,如果沒有特地去注意,或者說沒有一個好的環境,大家一起來用功、修道的話,是非常困難的。也就是,修道的環境對我們自己用功有一種幫助。
  2.對境修心觀諸法•如理作意法調心
  我們在寺院當中集資糧,發心、修行,一年來,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等等,會有很多很多的境界。遇到這些境界之後,自己如何起心、動念,很關鍵。如何在“心意未生之時”、“事物始生之處”做功夫、用心,這是很重要的。“心意未生之時”,就是念頭還沒有起來的時候;“事物始生之處”,就是這個事情還沒有發生、就要發生的時候,我們能不能觀察到。比如,看到那個地方有火苗,趕緊要把它滅掉,要不然它就起火了;這顆種子要發芽了,就要保護它,給它很多的條件,最後它就能夠發芽、成長、開花、結果。但是我們不容易看到這些。
  “萬物始生之處”,一切法都是生住異滅的,心也是一樣的,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生老病死。從身體方面有生老病死,從心理有生住異滅,從事物有成住壞空、世界也成住壞空。它是怎麼生的?它是怎麼成的?就是事物的生相是什麼,我們的心的生相是什麼,住相是什麼,滅相是什麼?涅槃是不生不滅,生死是有生滅。這種生滅相,它時時刻刻都是存在的,我們起心動念就是我們的生滅相。我們的心如果如如不動,就是涅槃的不生不滅相。我們如何來感受到內心的生滅和不生滅?反過來說,我們生滅也不知道,不生不滅也不知道。因為不知道內心的生滅相,所以也就體會不出不生不滅相的境界。那我們如果能夠了知,自己的心是怎麼生起來、怎麼滅下來的,就要去修心。如果沒有修心的話,我們都是粗心大意,怎麼能夠感受得到呢?
  我們常常說“無常”,生滅法都是無常。那我們怎麼樣在生滅法當中體會無常;怎麼樣用無常來觀待世間的生滅法?
  過去有一個人,他家裡有一個非常珍貴的古董,不小心被他的朋友摔到地上打破了。這個朋友嚇得不得了,想這下子麻煩了,賠不起,價值連城,不知怎麼辦好。那個物主呢,他就在那裡如如不動,好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朋友就覺得很奇怪,我把你這麼重要的東西給弄破了,你坐在那裡如如不動,好像很高興,那通常人會傷心死了,他一點沒事。就問他,說:“哎,我把你這麼重要的東西搞壞了,你坐在那裡怎麼一點事沒有?”物主說:“我是學佛法的人,我在修無常觀。”他說:“這個東西本來就要會壞掉,只是會壞到誰的手而已。只能說你運氣不好,它壞在你的手上。所以呢,怨你、苦惱也沒用啦,沒有不壞的東西。”這個人就能夠知道用無常來觀待事物,那就是一種功夫、一種境界。也就是遇到很大的逆境、挫折的時候,我們能不能真正用佛法來觀察。我們常常遇到一些不如意、不順心的事情,同我們習氣不符合的時候,不容易觀察得到這就是無常;更多的情況下,我們會在這些無常的境界上,進行非理作意。這種非理作意,本身就是我們學佛法很大的一個障礙。學佛法所要培養的,就是對事物的一種如理作意的能力和方法。能夠如理作意,那不管我們看到、聽到什麼,遇到、接觸到什麼;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我們內心就會有這種佛法的力量。

三、福慧雙修菩薩行•佛法對治凡夫心
  1.福報受用三寶恩•廣集資糧納法義
  剛才談到,我們如何來起心動念。心指“三心”,即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佛陀出現世間,他本來已經福德智慧圓滿,其目的是要來覺悟有情,廣度眾生。菩薩初發心,他還沒有圓滿福德、智慧,就是在發心的過程當中,不斷來累積福德、智慧的資糧。阿羅漢只修慧不修福,菩薩福慧雙修,福也修、慧也修,不是偏慧的,而是兩種並重的,兩足尊。
  佛陀在世的時候,比丘都要去托缽。托缽時,每個人福報不一樣,所以所得到的供養也不同。當然,我們現在寺廟裡,出家人不用去托缽,寺廟裡有齋堂、大寮等等,來提供我們修行上面所需要的物質、後勤的一些條件。但是反過來說,我們出家,如果沒有這份福報,那麼情況又不同了。
  比如,世間上的一個不學佛的人,同家裡沒有來往、沒有關系了。也就是,你不給家裡面找麻煩,但是你也不去幫助家裡。你在外的話,要怎麼生活呢?你要不要去工作?肯定要去工作,不去工作,就活不下去,你要住哪裡,要吃什麼,還得穿衣服、也要坐車。那這就是福報的問題了。你必須要去工作,不然生活沒有來源,就會餓死。要麼你去討飯,討飯也是一種工作。要麼你要去求人,求人也算是一種工作。要麼,你讓社會上的一些慈善團體對你進行救助。
但是我們到廟裡來,情況就跟在社會上不一樣了。為什麼很多人會到廟裡來供養、頂禮呢?他有信心。一方面,是施主自己修福報,一方面,也是三寶的福報。當然,還有一方面,就是我們自己也有一定的福報。因為你住在一個廟中,大家變成一家人一樣。一家人,只要有一個人很有福報,別人都不會發愁了。所以我們這麼多人,不知道哪個有福報,出一個,其他就不用干了。
  也就是說,我們在佛門當中所消受的許許多多的福報,都是三寶給予我們的。但是,我們要體會得到,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我們總覺得:這裡本來就應該有一個廟,廟裡的出家人本來就應該好好修行。就是,對許許多多的事物的認識和看法,總以為本來就應該如此,原來就應該如此。那我們作為寺院當中的一員,如何來認識發心,來認識福德、智慧資糧的重要性,就顯得尤其重要了。不然的話,我們自己的發心、所作所為,同佛法的這些基本的概念不能結合了,甚至會背道而馳。所以在寺院裡,自己要常常去感受到三寶對我們的功德。自己在三寶地,如何來成就福德、智慧的功德,怎麼樣讓我們的資糧累積得越來越多?資糧累積得越來越多,就表明我們內心越來越充實,內心越來越有力量。
  一年到頭,我們也做了很多的事情,大家也很用功、精進,也能夠吃苦耐勞,這樣也就在慢慢累積資糧。資糧得到累積之後,逐步對佛法當中的一些觀念,我們會有一點點的體會。如果沒有用功,沒有用心,沒有真正求法、求道的心,就不容易感受得出來。能夠有感受,能夠相應,就說明此時此刻我們有一定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剛才我所談到的,講說跟聽聞相應的一種境界。
  2.講聞相應入道基•善察因果締觀心
  講說跟聽聞相應,也是很不容易的,並且是非常重要的。在聽的時候,如果能夠很快覺察到、感受到說法的法師所講出來的這些話的內涵、意義,我們的心就有辦法領納。講佛法的法師,只有對聞法的人根機、狀況了解,才有辦法講佛法,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所有的佛法,都是為了要對治我們的散亂心、分別心。
  《楞嚴經》裡談道“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所有的這些妄念止息了,清淨心就顯示出來,菩提心就顯示出來。就如我們早上念經的時候,念到最後,大家越來越齊心,大家的心力越來越強,內心的力量也越來越大,並且越來越專注。很容易感受得到,大家讀誦經文的時候的內心的力量。如果我們內心是散亂的、不平靜的、躁動的,去念經的時候,所發出來的聲音,又不一樣了;我們坐在這裡的威儀,又不一樣了;我們整個的身心的外相,又不一樣了。所以我們在佛堂當中用功、修行、修心,就是慢慢慢慢來認清自己的心,認清自己在起什麼心,動什麼念;什麼因,什麼果。起什麼心就種什麼因。什麼因?善因還是惡因?世間的因還是出世間的因?今後的果是什麼?這些因跟果在佛法當中,應該是屬於哪一道、哪一類?這樣子只有在內心非常清明的時候,才能夠有所覺察。

四、善修慈悲趣大乘•離諸衰患種正因
  1.體認慈悲菩薩行•世間善法凡夫心
我們常常講“慈悲”,慈能予樂、悲能拔苦。予樂、拔苦,拔誰的苦呢?給予什麼人快樂呢?眾生。拔眾生的痛苦,給眾生快樂。那麼,對眾生的痛苦和快樂,我們怎麼樣才會有這份慈悲心?怎麼來培養這份慈悲心?怎麼來認識慈悲心生起的心相?剛才談到“心意未生之時”,那它出現的時候,這種心是怎麼起來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所謂“緣”,就是條件;那“無緣大慈”,就是沒有條件的大慈。所謂沒有條件的大慈,就是任運的。“同體大悲”,自他不二、一體。那這樣的境界,就非常不簡單。既要任運,又能夠感受到眾生的苦樂就是我們的苦樂。
  但是,我們去幫助別人的時候,何時能夠談得到無緣大慈呢?都是有分別心的,也就是都是有條件的。那麼有條件、有分別心就不是真正的慈悲心,就不是真正任運了,不是真正悲天憫人的菩薩胸懷。當然,我們一下子要做到,談何容易。可是,我們可以去體會,是一種什麼心情,是一種什麼境界。俗話說,“可望不可及”,但我們至少可以看一看,體會一下、感受一下;甚至我們也可以推測,慈悲心究竟是什麼。不然的話,很容易把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的善行就當成慈悲心。日常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的善行,更多的是屬於世間的善法。因為這些世間的善法比較具體,冷了,給一件衣服穿;肚子餓了,給兩個饅頭吃。你需要什麼,給你幫助一下。你情緒不好,給你安慰安慰,頂多如此而已。當然,這種助人為樂的行為,也是值得贊歎的,但究竟同慈悲心的本意,還是相距甚遠。
  2.入大乘門學發心•把握要旨離二乘
  我們學佛,發菩提心、發慈悲心,這些本身都是要去學習的。如果有了慈悲心,自然而然我們同許許多多的人都能夠相安無事、都能夠互相包容,很容易去感受到別人的心情,別人的內心的境界、內心的狀況。這樣的話,慢慢才有辦法趣入大乘道。當然,趣入大乘道,有共、不共兩種道。
  “共道”就是二乘當中所談到的諸道。那這些道,要除去什麼呢?少分希求獨自寂靜樂。希求獨自寂靜樂,就是有一部分二乘的人,他所希求的是獨自——單獨、寂靜——的快樂,寂靜樂。這個要除掉,才有辦法趣入大乘道。除此以外,大乘人也應修持二乘藏中所說的諸法、諸道,都應該要修學。方廣藏中所有的法,我們都應該要學跟修。
  為什麼“希求獨自寂靜樂”不可取呢?其原因就是容易偏到二乘道當中去。在二乘道當中,我們越走越遠,就不容易轉到大乘道當中來。也就是,我們的心逐漸地不容易去感受到別人的心,去感受到眾人的心,去感受到別人需要什麼、眾人需要什麼、大眾需要什麼;更不容易有我應該去為別人、為眾人、為大眾、為群眾做些什麼事。所以,獨自寂靜樂時間長了,如果修的好的話,也可能證到羅漢果;修不好的話,那很難講會修到什麼地方去,就會成為很麻煩的事情。就是,我們的心慢慢地同現實生活當中的境界遠離了、隔絕了,這樣的話,就不是在學佛法,就不是在發菩提心。所以,對我們三乘佛法的因相的把握是很重要的。因相、果相、生相、滅相,你的因相是什麼?你的果相什麼?成佛的目的,為了度眾生;度眾生的目的,為了成佛,這就是我們佛法同世間法,佛教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

 

 

上一篇:楊曾文教授:達摩的禅法
下一篇:楊曾文教授:佛教戒律與道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