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正確辨析心相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正確辨析心相

各位同修、各位同學:

一、勸自修佛法,非衡量他人。

我們常常聽到“佛光普照、*輪常轉”。佛的智慧光明,就猶如太陽一樣遍照大地;佛的法身,無時無處不在利益眾生,佛菩薩對眾生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些意思都是一樣的、一體的。我們又聽到說,“佛不度無緣之人、光照有緣”這是什麼意思呢?太陽雖然遍照大地,但是如果我們一個人,躲在房間裡頭不出來,躲在陰暗的角落不出來,那一樣得不到陽光的溫暖,得不到陽光的溫暖有原因:同陽光沒有這種緣份,就是自己遠離了,自己隔絕了。佛菩薩他對所有的眾生都是平等、都是一樣的,從大慈大悲心出發,我們又如何感受到佛菩薩這種智慧、慈悲的心呢?我們就要去創造這方面的緣份,如果我們不去創造這種緣份,我們一樣不容易得到佛菩薩、善知識的饒益。

在佛門裡頭,有時也會聽到人家說,自己歲數大了,學佛學不進去,業障很深重,問題很多,不容易把佛法學好;也有人認為說,我們在身體好的時候,精神好的時候,年輕的時候,多去忙世間上面的事情,到歲數大的時候,好好再來學;歲數大了之後,又學不進去,然後呢?是希望說,到臨終的時候再來好好學,就是心存僥幸嘛,而實際上,都是不能入道的,不能入門,沒有真正產生信心。

又有些人,自己也覺得佛法確實不可思議、無價之寶、 極其珍貴,但是呢,就是自己學不進去,不知道怎麼學,自己不能按部就班、腳踏實地,根據佛法的學修次第去努力,然後呢?他總是希望、鼓勵別人好好去學,當然我們鼓勵別人好好學修是我們的一份好意,別人聽了我們的鼓勵、勸導之後,是不是能夠很好地往下學呢?也有可能你今天很會說,口才很好,他聽了,覺得這個佛法有道理,我要對佛法產生信心、產生信仰,那麼接下去怎麼辦呢?

接下去的話,你自己本身在佛法的學修過程當中,沒有實際的經驗、沒有體會,再往下去的話,對方問你學修方面的問題、內心裡面的問題,你就回答不出來了,你就幫不上忙了,這樣子的情況下,時間長了,幾個月以後、一兩年以後,別人一樣也是學不進去的,也是學不好的。因為你前面的人,都不容易學得扎實、不容易有次第感、有成就感,好樂心、歡喜心,更有甚者,學得比較久以後,沒有學好,往往還容易把佛法評判一番,這個佛法應該怎麼用功、應該怎麼學習才是正確的,如果不是怎麼用功、不是怎麼修行就是走偏,甚至就是走錯了。


那些情況都是我們拿著佛法的標准去套別人、去評判別人,都是不對頭的。我們學習佛法,不是要用佛法的尺子去衡量別人;更不是說,我們學習佛法,就要來當裁判去審判別人,學習佛法是我們自己的受用,是自己需要。其他的人,其他的眾生,都是我們修行實踐六度萬行的境界、對象;而不是說,我們自己本身同其他的人,同其他的眾生對立起來; 或者說,其它的眾生修行修好了,我們修行也就修好了,每個人的業都是自修自得、自食其果,肯定是這樣子了。所以我們對佛法產生信心以後,就進一步去學習佛法究竟講的是什麼,然後一步一步去實踐,去體會佛法的要義。

二、以聖者的時空觀破除我們對時、空、內心的著相;以清淨相淨除染污相。

《華嚴經》的時間空間觀念是無盡的時空,沒有盡頭、無始無終、無邊無際……在時間上面來講無始無終,在空間上面來講無邊無際。建立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時空觀,其目的是為了破除眾生對現世時間空間狀態的錯誤執著。眾生就是因為在這樣子一個非常有限的、非常局限的時空因緣狀態下分別、比較、執著,引發很多的煩惱,造作很多的業,不能把時間看得更加久遠,把空間看得更加廣闊。

《維摩诘經》裡頭維摩诘居士示現生病,釋迦摩尼佛差遣弟子們去看病,人家都不敢去,那麼唯有文殊師利菩薩才敢去——文殊師利菩薩大智慧,其他的聲聞弟子去,都是被維摩诘居士呵斥了,即便聲聞乘弟子裡頭最有智慧的捨利弗,他去看望維摩诘居士的時候,都會有疑問,疑問說維摩诘丈室裡面,那麼小的空間,一平方丈,為何能夠容納那麼多人,他一動了這個念頭,維摩诘馬上就知道。再下面呢?捨利弗又講到說,這房間裡面有這麼多的人,中午的時候,吃飯了怎麼辦呢?那維摩诘居士他馬上就知道,他就告訴他,中午要吃飯的時候,我們到香積國,到香積廚那邊去吃,這什麼意思呢?就是維摩诘居士的層次,那種的空間的概念,跟我們凡人的、空間的概念不一樣的。

我們凡人的空間會受到物質條件的局限。聖者就不會受到這些東西的妨礙,比如天人,天人他有天眼,天眼的話,他坐在房間裡頭,他能夠看到房間外頭去,牆壁對他來講是阻隔不住、是擋不住的。所以我們所說的大小,是我們凡夫眾生的概念,不是聖者的概念。打比講,我們看到佛前的一張供桌,我們看到一張供桌,我們僅僅看到它的表相、看到它的外表、外表的形象,實際上我們看不到供桌的自體、它的本體、它的體性。它的體性是什麼呢?比如說木頭、木頭做的就是木頭;比如說這個木頭,是非常堅硬的木頭。也就是我們第一念看到這一張桌子的時候,我們還不容易想到說,它是木頭;我們還不容易想到說,它的堅硬的程度,我們只是看到一張木頭的、桌子的外表的形象存在。

我們人的心也是一樣的,就是當你起心動念、身語造作的時候,表現出來的行為的狀態。所謂行為的狀態,就是自己內心的行相在外在的體現,那個時候你才了解別人的心是什麼意思,而實際上我們內心的行相,非常復雜,非常多、非常豐富,就猶如外在的、物質的形象一樣,我們看到客觀環境上面的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看到人,男女老少,每個人的形象都不同;看到所有的花草樹木,也是各各不同的;看到山河大地,也是各各不同……這些形象是千差萬別的。但是我們非常容易把客觀事物外在的這些形象當成是真實的,我們也非常容易把內心當中所產生的那樣子一些行相當成真實的,就是看到的東西、聽到的聲音、自己意識當中所想象的那些概念、以及我們所接觸到的境界、所吃的東西、所嗅到的味道等等,把這樣子內心當中的一些錯誤的行相當成真的,當成實在的,當成自己的,如此下去的話,我們就不容易在人、事、物,一切的一切份上,去體會到佛法的內涵,就是眾生著相的毛病之所在——在外在著相、在內心也是著相。

在內心著相,所以在外在才會有那麼多的執著。佛法本意就要讓我們去除這樣子的一些境界,就要把這些相去掉,相去掉的話,你這個執才能夠去掉;反過來說你執去掉,它這個相才能夠去掉。如果我們沒有在這方面去下手用功的話,我們的心會把這些的相執著得非常地堅固、非常地堅強,那麼佛法就進不來,慈悲就進不來,我們的內心就很難非常地柔軟、非常地活潑、圓滿、清淨。當然佛菩薩、祖師大德、善知識,也有他的形象,也有他的表相。但是這些形象、表相,是很深的戒定慧功夫的顯露,在任何一法上,都能夠體現出佛法的次第、圓融和圓滿,正法、像法、末法,什麼意思呢?正法時期只要我們聽到佛陀說法,我們即刻就能夠產生信解行證,就即刻就能夠同法相應,就能夠發揮作用,就進入到法的境界,法的內涵就能把握住;到像法的時期呢?眾生離佛陀涅磐的時間越來越遙遠,那麼怎麼辦呢?它就需要靠像。所以我們要供佛像,我們需要取菩薩的相、同行善友的相,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眾生取相,也就是你要有這些佛菩薩、善知識清淨的形象,才有辦法對治自己的散亂心、染污心,如果沒有這些像,借助這些佛菩薩的清淨的形象,用功是難的,是很不容易的,會胡思亂想一通的。

現在就是我們要對佛菩薩的這些形象有一個非常正確的認識,他這種形象安立到我們內心以後,才能夠把那些有為有漏的心境去除掉,而如果時時刻刻我們緣到佛菩薩這些清淨相,我們的內心就清淨、圓明、智慧就具足。而不是說,我們要去執著於那些形象。就是借助佛菩薩的清淨的相,來去除我們內心的染污相,因為凡夫你內心不取相,你內心不生起種種的形象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不起心不動念。你這個心念總是在動的,總是會在起心。你只要一起心動念,你內心就會有行相出來,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色香味觸法的形象,都會在我們內心裡頭出現,那麼你是什麼色、什麼身、什麼香、什麼味、什麼觸、什麼法,就是非常的關鍵的。

所以我們要把佛法體現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上;反過來說, 在色聲香味觸法上都能夠體現佛法,那麼我們內心所緣到的,色聲香味觸法,就會變成佛法。這樣子的話,我們吃飯也是佛法,我們穿衣也是佛法,我們走路也是佛法,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沉浸在佛法當中。如果我們內心不是緣到佛法,這樣子的話,我們吃飯穿衣、我們做事,跟不學佛法的人是一樣的。只是說我們在寺廟裡頭,人家是在社會裡頭,所以不一樣的地方,是在內心的行相、內心的狀態,內心上面的境界和功夫。

三、從佛化身的形象去領會佛法,認識佛、善知識體性一樣。

佛陀成道,為什麼是化身佛呢?八相成道,所謂八相成道,他就是有相的,八種相,八種的表相,他留下來的化身的這些部分,能夠利益很多很多的人。也就是更多的人是因為從化身佛的身上,去體現佛法。你看這些佛陀的聖跡、這些佛菩薩的形象、佛陀的捨利,供佛的寺廟、供佛的塔,這個書籍,佛的言語的這些經典,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佛菩薩的形象,都是化身佛的一種示現。那麼化身佛他跟法身佛是不一不異的。就是眾生他要從佛的化身的這些有形象的份上去領會佛法,去體會法身,去受用佛法。那佛本身他自己具足的智慧、神通、自在,四無畏,十八不共法,成就無量的功德,一一都是具足的。並且對十方眾生、所有的人內心裡頭的念頭都是完全了知的,悉知悉見的。

我們會懷疑佛菩薩會有那麼厲害嗎?我們心裡頭想什麼,佛菩薩會知道嗎?肯定知道啦,智慧高一點的人都會知道,為什麼呢?世間上面人的想法,說復雜,非常地復雜 說簡單也很簡單。為什麼說簡單很簡單,因為通常的人,大家只是說,我的日子過得幸福一點、健康一點、平安快樂、心情舒暢,有一份好的工作,家庭比較美滿,這是也很簡單的。現世安樂就是這些東西了,是不是?然後呢,再好一點呢,就是自己壽命能夠長一點,最好不會死——長生不老,是不是?其實就是這些東西啦。一個生活、一個健康,不要生病,壽命活長一點,歸納起來就是這樣,是不是?但是,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顧慮,就是雖然自己希望不要死,但是他知道,還是遲早會死,並且呢,還是知道,不知道死亡是哪一天,所以再厲害的人,他還是有後顧之憂。為什麼他有後顧之憂呢?他比量而知的,他看到別人死了,看到很多古人、過去人都死了,他知道自己也會死,這是肯定的。過去很多的皇帝 他就是找了很多這種世外高人來煉丹,吃這種丹藥,最後還是會死的,不可能不死的,這是業決定的。

那我們死了以後怎麼辦呢?業決定。但是往往有些人會認為,佛大慈大悲,死了以後,佛會來接引我,佛陀會照顧我,讓我去好的地方、去更好的地方。這些都是追逐果相嘛,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造作死亡以後去更好的地方的因,那麼你就不能夠去更好的地方,因為你沒有用功、沒有修行、沒有用法,只是希望說自己死了以後,佛陀、菩薩們為自己網開一面,開開後門,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個是自己的一種理想,實際上每一個人的未來的情況如何,都是自己決定的。如果能夠這麼做的話,那我們娑婆世界上面,所有的有情不用修行,佛陀一用神通,都讓大家去成道,是吧?這是不可能的,就是這些神通,也去除不了你的所有的業障,它能夠消除一部分,即便要消除你的業障,如果我們自己不忏悔,自己不用功,自己不修行,還是沒有辦法的。

這樣子的話,我們要獲得幸福美滿的生活、人生,讓它越來越好,肯定要靠佛法,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比如說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大勢至菩薩……許許多多的菩薩,他們也是一種表相呢。比如文殊師利菩薩,他騎的是獅子,普賢菩薩騎的是大象,觀音菩薩手裡拿的楊枝,地藏菩薩拿的錫杖,大勢至菩薩拿的如意,是不是?這些如果從法身的角度上來講,都是無形無相的,但是從化身的角度上,他有形象的,有形象的話就有它的用意了,有它特殊的含義在裡頭,從他的體性講又是一樣的,都是菩提心的示顯,一致的。但是凡夫眾生不容易從這些相上去理解佛法的內涵。反而我們會在這些相上去分別,去分別文殊師利菩薩,為什麼他騎的是獅子呢?普賢菩薩,為什麼騎的是大象呢?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拿的是楊枝呢?地藏王薩菩薩,為什麼拿的是錫杖呢?然後自己就會去比較一番,不了解這種相的一種含義。

同樣如此,我們在佛門裡頭修學、用功、辦道、依師學法也是一樣的。常常在寺廟裡邊,會遇到也會聽到有些居士說,你的師父是誰,我的師父是誰,我的師父要比你的師父厲害,我的師父有傳承,你的師父沒有傳承,是不是?我的這個師父傳承怎麼樣,怎麼樣子圓滿,你那個師父傳承不清淨,一大堆的意見。其實呢?所有佛菩薩、善知識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要利益眾生的,體性都是一樣的,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是否究竟對善知識生起了信心,我們是否對善知識有緣,我們是否依照善知識的教授、教誡去實踐?這才是關鍵的地方。而不是說哪個善知識、哪個師父是我的,這不可能的事情,你怎麼能夠代表哪個善知識呢?你是哪個善知識的化身,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有善知識都是一致的,都是依法行持的,都是依法來饒益眾生的,如果在善知識的份上,還不一樣的話,那這個佛法就五花八門了,就是稀奇古怪的佛法。

這佛法本身是圓滿的,他展現不一樣,所以我剛才談到了:拿著錫杖、拿著楊枝、騎著大象、騎著獅子……它是有一定的用意在裡頭。《廣論》裡邊告訴我們:修行要殷重修,怎麼樣子殷重修呢?就是如實行持善知識的教授。什麼教授呢?取捨處,什麼叫作取捨呢?哪些該要哪些不該要,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做決定,然後呢,去如實行持。那麼這些行持,首先要知道,知道了以後要照著去做,那麼首先我們要清楚,善知識的教授是:諸取捨處,如實行持。那麼我們不能如實行持,是因為“此復行持,先需了知”——因為不知道;“知者需聞”——首先要聽聞,聞了才知道,知道了的話,才能夠照著去做。

那麼我們首先要取什麼,要捨什麼?捨什麼呢?捨現世後世的安樂;取什麼呢?取佛法、菩提心、增上生、決定勝。那麼在這樣子的一些關鍵點,我們能不能照著去做,如實行持呢?就是實實在在去行持,那這才叫作殷重修嘛。如果我們沒有殷重去修,你該取的取不到,你該捨的捨不掉。反過來說,你捨不掉,所以你也就取不著,這是肯定的。就是你必須把世俗的這些放下,才能夠把佛法拿起來。我們要聽聞,我們要了知,我們要行持,我們要實踐,我們殷重修,最關鍵的就是指這一點。而不是說在外在的形式上表現出你多麼多麼地虔誠,那都是一種情感。實際上我們對世俗生活當中的一切,還是非常地在意,哪怕小小的事情都非常在意,只有同佛法越來越遙遠,只有越來越遠離佛法。

學習佛法,如果不能很好地認識自心,不能很好地去認識自己,是很麻煩的,是學不進去的。認識自己,認識自心,同認識自己的知識,認識自己的經驗,認識自己的能力,認識自己所擁有的,過去的文字,過去的境界,過去的回憶是不一樣的,我們所認識到的都是自己過去的事情,過去讀的書,過去工作的經驗,過去生活的寫照,就是這樣子的一些痕跡和等流。這些不是認識自己的心,是認識自己心上面,所遺留下來的一些回憶。 就是你在回憶,不等於說你認識到你自己的心,因為你一直在回憶這些文字,在回憶自己的這些過去,然後就會意識到說,自己還有很多的缺陷。比如說自己能力不足,比如說文化不高,比如說自己經驗不夠、知識貧乏、人緣不好……然後呢,你就對那些有豐富知識、能力強的人,經驗豐富的人,福報大的人,非常地向往,甚至非常地崇拜。對那些非常精明的人,聰明的人,能干的人,博學的人,就非常的羨慕,所有這些心態,都不是佛法的心態,都是錯上加錯。那一個人他為什麼學問好、能力強,也是等流了,他前生前世等流下來,再加上今生今世的努力;反過來說,這些都是人的一種善巧方便、一種技巧——佛法是告訴我們要修心的,不是在這些方面去用心,就是我們用錯了心。

所以學佛法,它不是要讓我們的這些經驗、知識、文化、能力、影響越來越大,不是這麼一回事,而是從自己的內心淨化,內心轉變,內心對煩惱的對治開始。然後呢,讓自己的內心清淨,內心善良,有願力,有力量,這樣子我們所散發出來的一種業的氛圍,以及通過我們身語的造作,對別人的利益,才是一個真正的利樂,才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體現。 如果我們是照著前面的,那些世間的,過去文字的回憶,以及基於這樣子的常識和經驗去利人,同樣還是世間心,不是菩提心。世間心它只能對別人有一定的幫助,非常容易就枯竭了,因為你這些的知識的來源,知識的結構,以及這種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它這是同世間的人, 同自己過去的這些經驗接軌,而不是同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大圓滿的境界去接上軌。那麼如果我們是同佛菩薩的境界相應,同佛菩薩的電線接上去,就不一樣了。

在佛門裡邊用功修行,其目的就是要非常深刻來認識自己,更准確地來講,就是要非常深刻、非常系統、非常全面來認識自己的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究竟有哪些特點,究竟有哪些行相,以及有哪些問題。然後時時刻刻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對治、來用功、來觀察、來思惟,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去接受、學習、體會佛法的不可思議,佛法的甚深功德。然後呢,不斷擴展自己的心量,讓自己的心量越來越廣大,才有力量去包容,包容更多的人,包容更多的事,包容更復雜的情況,包容更大的問題。不然的話,一點點小問題,我們自己就過不去,把自己障礙住,這怎麼行呢?這怎麼能夠資糧增長呢?增長不了了。那麼我們的心量得到擴大以後,還需要,要有一顆非常敏銳的心、柔軟的心、速疾的心、活潑的心,去面對一切境界,也就是說我們內心,要敏銳、敏感,反應要迅速,同時要非常柔軟,而不是佛法學久了,反而變成很遲鈍,很不敏感,甚至呢?變得很無奈、很無助,無可奈何,不知如何是好……這些都是錯誤的行相。

在什麼情況下自己都知道怎麼做是對的,怎麼取怎麼捨,非常清楚,這才是有智慧的一個表現。而不是說我們依師,善知識每天都要告訴我們,今天做什麼,明天做什麼,現在做什麼,以後做什麼,這個不是的——如果這樣子的話,那佛菩薩他忙不過來了,他要應對那麼多眾生,那麼多眾生都要去問,他回答都來不及,是不是?他就告訴你,取什麼捨什麼,然後你在整個取捨的過程中,還有什麼問題再告訴你,這個問題對大家來講,都是一致的,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差別的。有差別的是在無為法上面的差別,在有為法上面是沒有差別的,都是一樣的——就是我們自己有沒有去做,做得怎麼樣子,以及在實踐過程當中所存在的問題,佛陀完全了知,所以這點,我們要非常地相信。

如果不相信的話,肯定學不好了,覺得我們做的,我們自己的功夫,可能別人還不知道,法師還不知道,佛菩薩不知道——那不可能的事情,好也知道,不好也知道,肯定是知道。我們只有這樣下去,才不會活在自己的經驗世界當中去,才不會被自己所擁有的那些世間知識塞住自己的心空,我們生命的內涵才能夠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充實。如果我們內心的空間,一直都是塞滿了世間上面的這些觀念,然後自己一直還來回憶這些世間的觀念,更加相信這些世間的觀念和經驗。本來佛法就非常的微弱,就很不容易增長起來,就不容易能夠真正讓佛法走到自己生命當中,那麼我們還不斷去緣這些世俗的經驗,就越來惰性越大,我們就懶惰,為什麼會懶惰呢?原因就是世間法的份量太重,佛法的力量太輕,所以這個心不能向上緣,心就往下墮,往下墮……所以你自己的動力就不強,斷惡修善的力量就不足,顯示出懶惰、放逸這樣子的一些狀態。

懶惰、放逸、無明,就是自己內心行相的外在體現,佛法沒有學好。所以呢,如果一個人總認為說,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那麼你就不會進步了——但是往往,我們會這麼認為,我自己對我自己最了解, 別人不了解我,別人不理解我,別人經常誤會我,別人經常跟我過不去——如果自己最了解自己,那麼就是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那麼你就會認為說,自己的所作所為,常常會被別人誤會,會被別人誤解,這樣子的話,我們自己也不會容易去尋求別人對自己的幫助,那麼我們怎麼能夠會進步呢?就進步不了了,進步都不能進步, 我們怎麼能夠成長呢?

我們要認識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你如果沒有真正把自己內在的一些觀念捨去,捨自宗,自己內在這個主張去掉,這個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內心自己對事物的認識的出發點,評判的標准,徹底完全放棄,那麼要同佛法相應,是很難的。要說能很好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是很難的。如果我們說自己最了解自己,這個都是從世間法出發的,因為從世間法出發,過去你做過的很多事情,別人不知道的,所以你最了解自己;如果從佛法來的角度,他可以去分析,分析你大概,做過什麼事情就知道了,從業果去分析,能夠分析得出來。

那麼我們講,自己了解自己,是了解自己的心,是了解自己的心相,以及我們如何來對治自己心相上面種種的問題,要把它去掉。然後要讓好的心相出現,要讓光明出現,讓智慧出現,讓慈悲出現,這個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自己能夠了解自己的話,那麼你能不能把自己內在這些骯髒的、染污的、不好的行相去掉嗎?不可能的事情呢,去不掉啦,就是因為去不掉,所以我們就要到三寶地來用功、修行。

我們需要來依師學法,為什麼呢?因為善知識、師長比我們清楚,需要怎麼樣子來清除我們內心那樣子一些錯誤的、染污的行相,這個是我們內心當中的一個心理的、立論的一個基點,這是非常的重要的。在我們自己的生命的深層次當中,這一個認識是一個最基本的點,我們無明的盲點就在這裡。如果沒有在這一點上發生變化,進行革新,那麼我們就會非常堅強地執著我們的觀點和我們的主張。如果這樣子下去的話,等同於一個人的思想已經僵化,已經得了不治之症,還會進一步嚴重和惡化下去。那怎麼會有可能來接受和包容佛法的智慧與慈悲?常常自己感到痛苦、煩惱、不能解脫,為什麼不能解脫呢?因為你沒有生起斷除煩惱的心,所以只會越來越煩惱,會越來越痛苦。

五、以清淨意樂,調服煩惱,造善業,集資糧;以緣起空性之佛法驅除由自性執產生之非理作意的幻想。

我們常常講“業決定”,那我們造業的時候,有時候是我們要做前行嘛,前行的話,就是非常注重意樂,把握意樂。所謂意樂,就是我們有意去做;第二種方法跟可能,就是我們在做事的過程當中沒有意樂去做,就是隨便去做;第三個我們有意樂,但是不去做;那麼第四種情況呢?去做的時候,沒有意樂,那麼這些狀況,都是有的。有意樂去做,沒有意樂去做,有意樂不去做,甚至呢?也沒有意樂,也沒有去做.

那麼意樂是什麼呢?不是我們念念有詞,把這裡念一段。所謂意樂,就是你在做事情之前,首先調伏自己的煩惱,這個才叫作意樂。我們意念我們的心,產生對做事情的好樂心,為什麼我們要對做事情的好樂心?因為我們對佛法產生好樂心,做事情就是集資糧,就是佛法的體現:因為我們要解脫,就要集資糧;因為我們要解脫,所以我們要依師;因為我們要解脫,所以要按照佛法去實踐。那麼這個也就是,我們在做事情以前,首先呢,內心裡邊,安立這樣一些觀念,讓這種心生起來,就是自己所做的這一切,同成佛,同積集資糧,同依師,同學法是一致的,是一體的,是無二的;反過來說,依師、學法、集資糧,就是我們身語的造作了,那麼至於說,我們去造作什麼,我們去洗菜啊,我們去刷碗啊,我們去掃地啊,那都是其次的問題,而不是說洗碗、洗菜、掃地,它本身上面的功德有大小,這些功德大小純粹在我們的意樂的安立,意樂的清淨不清淨,煩惱調伏不調伏。那如果我們調伏了,我們意樂純淨了,去做一件事情,自然會非常的歡喜。

大家在寺廟裡邊做事情,我們常常非常強調意樂、強調動機,就是這樣一個原因,我們經常去強調,就意味著,我們在造業以前,先把煩惱去掉,先把煩惱放一邊,遠離煩惱,那麼我們才能夠逐步向究竟解脫靠攏,向究竟解脫靠近。我們所造的業,才是一個沒有以煩惱為助伴的業,如此下去,才會有一個佛果,才會有快樂的結果。反過來說,如果我們造業,我們身語意造作,我們所做的事情,沒有通過意樂去做的話,那麼是從煩惱心出發,去造作的,從煩惱心造作去造的業,都是非理作意的,非理作意所造作出來種種的惡業,都是不如法,這樣子話,就會引發我們輪回,帶來更大的痛苦,甚至墮落的原因。

非理作意是因為我們內心的一種幻相產生出來的,也就是我們內心的問題——我們內心世俗上面的那些行相引起的。所謂世俗的那些幻相,是認為說,怎麼樣子才是佛法,怎麼樣子不是佛法,念經是佛法,持咒是佛法,磕頭是佛法;掃地不是佛法,洗碗不是佛法,打水不是佛法……就是內心裡面會有這些幻相,什麼是,什麼不是;怎麼好,怎麼不好;什麼對,什麼錯……進一步來講還會分,這個人對我好,那個人對我不怎麼樣子,那個人對我很不好;這個法師對我好一點,那個法師對我不好等等,它會這樣子等流下去,那麼這些都是我們內心的問題。

這些內心的問題,這些幻相,就需要靠佛法去驅除。所以我們在做事以前的緣念,就是要去除這些幻相,但是這些幻相、這些行相,有時候你要做事的時候它去不掉,去不掉怎麼辦呢?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常常去串習佛法,串習各種各樣的法類,特別是緣起、空性的,這些道理,能夠讓我們內在的這些錯誤的行相去掉,因為你觀察到諸法無自性、是空的,所有我們所執著的這些行相也是空的。比如說我們看到一幅照片,那一幅照片,打比講是龍泉寺的照片,你去年的今天拍下來的照片,跟今年拍下來不一樣,因為一年下來,我們寺廟裡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樣如此,一個人也是一樣的,一年前跟現在是不一樣的,兩年以後、三年以後、四年以後,甚至一天又一天,這些人的形象、這些物的形象、這些境界的形象,都是不一樣的,都是在變化的,因為是有為法嘛。但是呢?我們內心會固著一個不變的形象。我們內心固著一個不變的形象,跟外在的實際的境界,是不一樣的。實際的境界,它是時時刻刻、天天在變化的,但是我們把這些會變化的無常的境界,當成一個常、當成一個一來執著,來固守,這樣子的話,自己就會非常的痛苦,就會非常的麻煩,非常的想不開,就跟佛法背道而馳。

如果我們緣到一個境界,在這個境界上,能夠思惟到它是緣起無自性,那麼我們內心的這個有自性的行相就去掉了,我們的自性執就斷除了。外在的境界,同內在的相、識,絕對是不一樣的,外在的境界,它是緣起的、是無自性的,所以我們要通過觀察外在緣起無自性,然後放下我們內心,有自性的這些行相,這樣子的話,我們內心才會有一個真正的一種包容心,內心真正才不會有執著,內心對佛法才不會有動搖,任何的力量才不會改變、影響自己對佛法的信心。因為我們就是要把內心當中所有的這些不好的東西、世俗的東西,把它清理干淨,給它清空。我們內心當中就不會,也不要,受到世俗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零零碎碎,那一些的境界,那一些的事務,執著牽掛,執著束縛,執著影響和妨礙。如此下去,我們逐步逐步,在佛法的學修上,資糧增長,福慧增長,功德增長,阿彌陀佛!

 

 

上一篇:宋智明居士:圓覺經直講 第七章 斷疑生信 絕相超宗
下一篇:宋智明居士:圓覺經直講 第八章 輪回種性 示現方便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